第一百三十六章準備出關磺胺抗菌素
這李公公人是鬼機靈,他知道現在是窯崗人想出關到蒙古草原去,至於他們是要幹啥,鬼才知道,可是他們卻要把北方危險的情報報告給皇上,而他們明明知道,皇上得到消息也沒兵可派,弄不好又是請他們兵。他們還弄個半推半就的,還要皇上領他們的情。忍不住李公公心裏罵了一句“他娘的!”
久經風霜的李公公,還是笑嗬嗬的一語雙關的說:“不過,皇上給你們下旨的話,你們也不能拒絕。窯崗人這一點兒做的朝廷上下都知道。”
“皇上聖旨要求的事,我們能做的會盡量去做。不能做的也會努力爭取去做。實在做不到的沒辦法,我想皇上也能理解。”張知木也是不軟不硬的回答。
晚上的酒宴還是少不了李公公,除了李公公對皇上忠心耿耿的,李公公和窯崗這些人還是處的很好的。張知木知道隻要把北邊危機的事兒報告給皇上,皇上很快的就會有回信兒。至從明太祖開始,大明朝對北邊的防範就一直看作是重中之重。盡管李自成對大明朝已經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可是北方幾十萬邊關守兵,崇禎皇上就是沒敢動。北方的威脅,那是滅族滅種的威脅,皇上不敢不重視。因此張知木和李公公都知道皇上一定會有反應。
酒宴間,李公公沒忘了耍心眼兒。借著酒勁兒,李公公說:“張東家,你說你對皇上忠心耿耿,可是為啥您能把電報通到寧武關、大同,而不把電報通到京城去?”
張知木也借著酒勁兒說:“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你知道通電報是要花很多銀子,用很多銅的。這通到大同和寧武關的電報是周遇吉和薑鑲兩位總兵花了不少銀子,銀子不夠代王爺也花了點銀子。他們還送來不少銅。又是派兵幫著立電杆子。你以為通上電報容易嗎?”
“你們整個山西不是都通了電報,少通一點兒也通到北京了。”李公公還很執著。
“這麽大的山西,我們就這麽一點兒人。沒有快捷的通信手段,我們守得了嗎?所以我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電報修通。”張知木說。
陳玉峰也借酒勁兒不客氣的說:“我們通到北京有啥用,朝廷除了向我們借銀子之外,就是讓我們幹這幹那。我看不通更好。”
張知木也應和著說:“對!就連皇上都同意我們不在北京設分公司,就是想讓我們和朝廷的聯係越少越好。”
李公公頭一次聽說,皇上還同意張知木他們不在京城設分店。他一想,也是啊,窯崗人把分店開到了大江南北,可是就不在京城開店。看來是皇上同意了,不然皇上也會不滿意啊。這個張東家和皇上到底是啥關係。我說話辦事可見千萬別把自己卷進去。弄不好啥事兒沒辦好,自己都不知道咋回事兒就當作替罪羊了。
“我知道皇上對你們格外的好。上次你們在鄱陽湖打沉了官軍的兩艘船,左良玉把你們告到朝廷,皇上都給壓下來了。”李公公看來知道的事情不少,今天也是想打聽一下,那件事兒到底怎麽回事兒。
“你說的那件事兒啊。我們已經和左良玉將軍把誤會說開了。”張知木說,“你恐怕也知道,左將軍的軍紀實在是不敢恭維。我們的商船到景德鎮去買東西,遇到他們的戰船,我們出示了皇上禦賜銅牌,可是他們不管,說皇上管不到這裏,非要扣我們的船,這不是謀反嗎?我們就打了起來。後來這些官兵哪敢把事情真相說給左將軍啊,就回去胡說了一番。我想他是那時候上報給皇上,說了這件事兒。後來我們派人好好的解釋了一番。左將軍知道真相之後,處罰了那幾個肇事者,我們現在是好朋友。相約一起對付反賊。”
李公公一聽,這可不得了。那個左良玉連皇上的聖旨都不理睬,這些窯崗人打沉了左良玉幾艘船不算,還成了好朋友了。不知道這事兒對皇上來說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
李公公應聲說:“原來是這樣,我說皇上還是了解你們嗎。不過還有一件事兒。據報你們在和反賊張獻忠做生意,可有這事兒。要是有的話,可是通敵的大事兒。”李公公沒用通敵的大罪,而是用了通敵的大事兒。
“有啊!”張知木很認真,對李公公說:“告訴你一個天大的秘密,我們生產的火槍裏麵都需要加一種特殊的東西。這東西隻有張獻忠那邊有。我們也不是通敵。我們第一次去到武昌附近就和張獻忠的水軍打了一仗,那次打沉了他們兩艘大型戰船。以後我們再去那邊他們就躲得遠遠的,我們也知道,隻要我們不把他們逼急了,我們買完我需要的東西,他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他們也犯不上和我們拚命。我們這樣就解決了生產火槍的問題。你說這事兒做得不?”
“歐!是這樣。”李公公說:“做得,做得。”
“是啊!不去買那東西,我們憑啥打敗李自成把萬大軍。”張知木知道,以後到南昌漢口開分公司的事兒好辦了。李公公會把今天談的事兒都報給皇上,當然包括為啥跟張獻忠那邊做生意。
不過,李公公也覺得今天這頓酒沒白喝,因為他又有好多事兒可以向皇上匯報了。
窯崗的眾人也覺得這頓酒喝得值了,因為好多事情都可以通過李公公報給皇上,比自己直接匯報給皇上要好得多。
這段時間,窯崗的喜事也多,隆重的本初子午線紀念塔和標誌物的揭幕儀式以後,窯崗醫院正是揭牌兒了。
為了窯崗醫院的建設,‘神手張’張本貴和張炳臣師徒二人,可是操了太多的心。一座四層的大樓,按照張知木的建議,暫時分成了外科、內科、骨科、婦科、和兒科,住院處有二百多張床位。各科都配有這個時代的先進儀器,有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搶救室裏麵有氧氣袋和和氧氣瓶。手術室裏麵有無影燈,外麵有消毒藥水,消毒高壓鍋。
這個時代能有的藥物基本都全了。每個科室張本貴都以高薪請來了坐科主任醫生,每個可還有普通醫生和實習醫生。護士也都是經過培訓的。由張本貴親自擔任院長,張本貴任副院長。夜間還設有急診值班醫生。夜間在醫院的門前有兩盞大大的電石燈,將門前照的通亮。醫院門診還設有輪椅和帶四個輪子的擔架床。醫院進門的地方都有輪椅和擔架床可以推上去緩坡。
醫院裏還配備了一輛救護車,有人日夜值班兒。醫院電話有人日夜值守。當然救護車是四輪膠皮軲轆鋼簧馬車,救護車出診的時候,會有醫生和護士跟隨出診。
張本貴還要求醫院的醫生,還要到學院去給學生們講課。根據張知木的建議,醫院和學院還準備一起合辦一本兒《醫學》月刊雜誌。由醫生們來寫文章探討醫學問題,和介紹醫療保健知識。
醫院的設置也很人性化,病人一進門兒就會有人進行導診。告訴病人該到哪一個科室。
開業前,張知木親自給張本貴他們開了一個會。
張知木很謙虛,說:“對於治病救人我是外行,以後我們窯崗人甚至我們山西人,有了病以後,能不能治好,很可能就要看大家的醫術了。我知道,張院長憑著在杏林中的威望,請來了不少專家。這些專家都是杏林高手。我也聽到了專家們不少救死扶傷,醫治不少疑難雜症的故事。但是我知道,我們麵對的,更多的是還有許多我們不能治的病人。還沒有一個萬能的醫生包治百病。能治百病的醫生一定是不包治好。”
張知木的話,引起大家一陣笑聲。
張知木接著說:“所以我建議,我們有這麽多好醫生在一起,一定要有一個會診的風氣甚至是一種要求。對那些一個醫生不能確診的病情,我們要采用會診的辦法。因為有些事情對某個人是難事兒,對另一個人可能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兒。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我這個病人沒看出來是啥毛病,被別人看出來了,就會很沒麵子。因為每個人都有局限性。我更想說的是,每個人的生命都比我們的麵子重要。”
張知木沒想到,他的這番話得到了大家的一片掌聲,這讓張知木感到非常欣慰。
張知木最後說:“我們這裏聚集一批優秀的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的醫生。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將窯崗醫院辦成一個最好的一流的醫院。給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醫院開業典禮完了之後,張知木就來到張炳臣他們的實驗室。實驗室裏麵,有清風子派過來的幾個弟子。他們是和張炳臣他們一起研製青黴提取的。
見到張知木過來,大家都一起站了起來。張知木坐下後,也讓大家都坐下。看到大家的表情,張知木知道製取青黴屬的進展不順利。張知木說:“怎麽了,看你們的情緒不高啊!”
張炳臣說:“唉!實驗多次,就是不行,我們弄的都沒有信心了。”
“不要沒有信心。你們的成績就是,已經發現了有很多種方法製取青黴屬是不行的。你們已經向成功又接近了一點兒。”張知木鼓勵著大家。
張炳臣說:“是啊!最少我們培養的青黴菌已經很成功了,已經可以大量的繁殖培養。”
張知木深深的感到,沒有抗菌素人是很脆弱的,有一點感染控製不住,一個人活生生的人就死掉了。你在旁邊一點幫不上他。那種很無奈的感覺,深深地刺痛著張知木,所以他無論如何也要支持張炳臣他們研製出來抗菌素。可是青黴素的研製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兒,一時半會兒很難有突破。突然張知木想起了,自己小的時候用的磺胺類藥物過敏的事兒,那時過敏,臉都腫了,好長時間才好。
有一次和朋友聚會的時候,談到哪一行利潤高,一個搞醫藥的朋友說:“哪一行也沒有搞醫藥的利潤高,幾分錢甚至幾厘錢的成本就可以賣到幾元錢,甚至十幾元錢。”
張知木問他是搞那一類藥物的,他說搞磺胺類藥物。張知木還笑他說:“我用磺胺類藥物過敏。現在都用青黴素類的誰還用磺胺類藥物。”
他說:“你們不懂,有些藥物現在還廣泛使用。以前沒有發現青黴素之類的抗菌素,全靠磺胺類藥物治病救人。其實現在磺胺類藥物已經有很多類別。不過你都不能用,隻要你有一種磺胺類藥物過敏,就會有很多種磺胺類藥物過敏。這東西很怪,隻要一種病菌對一種磺胺類藥物有耐藥性,這種病菌就會對很多種磺胺類藥物具有耐藥性。”
滿桌的人都對藥物很外行,聽他說的津津有味。他看見都想聽他說,他也來精神。他說:“這藥品啊,最他媽的簡單。就說最早發現的磺胺吧。苯這東西我們都知道,從石油或者煤焦油裏麵都能提取出來,然後用硝酸和濃硫酸硝化成硝基苯,硝基苯中加入鐵粉後再加入氨水就可以生成苯胺,將苯胺和過量冰醋酸放在玻璃反應器內,流動十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製成乙酰苯胺,乙酰苯胺經過***磺化就可得到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中通入濃氨水就可以生成乙酰氨基苯磺胺,乙酰氨基苯磺胺中加入濃鹽酸就可以生成對氨基苯磺酰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磺胺了。其實乙酰苯胺本身可用作止痛劑、退熱劑。”
當時由於對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之類的名字太長大家誰也沒記清楚。隻是張知木回去看了一些資料,知道了***的分子式和乙酰苯胺的分子式才記住這個名字。因為乙酰苯胺在藥物裏麵實在是太重要了。
不過大家聽他說完,都說難怪藥物這麽貴,生產這東西也他媽的太複雜了。這個哥們本是想說生產藥物是如何的簡單,可是效果正相反。氣得他說:“你們這群笨蛋,這些東西對於搞化學的就是小兒科。”
這東西可能就是隔行如隔山吧,事後由於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張知木看一點兒那哥們建議的書。不過也沒深研究。
張知木覺得或許讓他們先研究磺胺類藥物能快一點兒。不管怎麽說,雖然自己不知道具體怎麽做這東西,可是思路還是有的。比這青黴素一點兒不懂要強。其實很多東西成與不成就差在一個思路上。
想到這裏,張知木對張炳臣他們說,青黴素沒有思路可以先放一放,過一陣兒再搞,搞科研就是這樣,現在你可能覺得無路了,過一陣就又有辦法。還有一種抗菌素,你們不妨試一試。不過這東西要等到清風子師傅他們從煤焦油裏麵提取了苯之後,你們才可以開始研製,這東西是以苯為基礎原料的。不過有一點,這東西研製出來也不能在試管兒裏見到殺菌的效果,隻有在人體內才有抗菌的效果。你們也可以用動物做實驗。
接著張知木就給他們上了一個下午的課,先仔細的給他們講了,磺胺的製作過程。這幾個跟著張炳臣做實驗的清風子的弟子高興了。
一個說:“張總,這件事我們能使上勁兒。都是我們化學的事兒。不象這青黴素,我們不知道怎麽辦。”
張知木說:“不過這回和以往不一樣,生產過程中的東西有毒的多,危險性也大,你們需要格外的注意。”
張知木的話說完,清風子的弟子們都笑了。一個大膽的說:“張總,我們不是初學化學的。我們吃過的虧,和遇到的教訓,早就把我們鍛煉出來了。我們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您就放心吧。隻要您把思路告訴我們。剩下的事兒,您就看我們的吧。”
另一個說:“做實驗就是這樣,一次不行,我們就換一種方式或者配比再試,總會得到最佳的效果。”
張知木說:“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就是盲目的實踐。你們需要消化了原理再進行試驗。”
清風子的幾個弟子笑了笑沒說話,張知木很喜歡他們的自信。
突然他們中的一個人問:“那個***是啥東西,我們以前沒用過。”
張知木說:“這可能也需要你們自己製取。我隻是知道他們是由幹燥的氯化氫與三氧化硫在合成器內直接合成的。”
“行啦,張總!有您這些思路,剩下的事由我們進行反複試驗就行了。”
張知木說:“有些人對這類藥物過敏,不過反應不是太劇烈。服用這種藥物需要大量的喝水,因為他們在尿液裏麵的溶解度很低,容易造成尿路結石。必要的話可以配合碳酸氫鈉一起服用。這種是一種廣譜抗菌素,能治療很多疾病,象腦膜炎、肺炎以及各種感染都能治。”
正像張知木他們預料的,李公公離開不久就又回來了。
滿臉堆笑的李公公,對張知木說:“張東家,這回你們如願了。皇上回信說,現在朝廷官軍正全力在山海關對抗滿清軍隊,抽不出軍力,希望你們窯崗人能為朝廷分憂,想辦法製止蒙古草原上的情況進一步惡化。必要的時候請你們出兵相助。皇上已經給殺虎口和張家口的守軍下令,準許你們的軍隊進出關口。”
“李公公,話說得不對。這怎麽是我們如願了。”張知木說,“我跟你說了,我們現在無兵可出。你還是把我們的情況給皇上說說吧。”
“該說的我都說了。”李公公說,“不用我說,皇上手裏根本無兵又無糧草軍餉。你們也知道這事兒還會落到你們頭上。”
“你說說,李公公。我們得到了北方草原上的消息,能不通報給皇上嗎?”張知木很無奈,“這怎麽就又成了我們的事兒?”
“情況就是這樣,”李公公嘿嘿一笑,“嘿嘿!你們不出兵,那就看著事態的惡化吧!”
“兵我們是沒有,再說那是蒙古大草原,去少了也沒有用。”陳玉峰看著張知木,說:“不行的話,我們先趁著草原還沒下雪。給托裏王子的部落送去一些糧食武器,支援一下吧。他們的部落都已經退到山裏,我們不幫一下,不用人家打,困也被困死了。”
歐陽鶴撚著胡子,慢慢的說:“把糧草送過去也不是容易的事兒。在大草原上,車隊很容易被人發現。恐怕到不了托裏王子的部落,就給別人送去了。”
“能不能請大同和偏關的守軍幫著送一下?”張知木問。
“張東家,你不明白啊?”李公公說:“我們官軍出關那就是開戰。少了兵馬出去也開戰也沒用,打不過人家,還惹**煩。”
張知木說:“北方草原上的事兒,我們不能不管。所謂唇亡齒寒。等北方草原完全被滿清統一了。那時候我們更被動。”
“盡快的把潼關的騎兵收攏回來,潼關那邊就完全采取守勢。”歐陽鶴說,“我們再組織一些騎兵,然後組織行動速度快的膠皮軲轆馬車,讓托裏王子配合一下。我們可以偷偷的出關,將糧食給養給他們送過去。這件事隻要行事保密我們就能成功。他們任何人想截擊我們有騎兵押送的大型運輸隊,沒有做好充分準備話,也不可能成功。”
“那就以運送給殺虎口分公司物質的名義,先把物質車輛先集中到殺虎口,然後我們的騎兵悄悄的運動到殺胡口,再突然集結出發。我還可以利用晚上時間出關,因為關口平時晚上是閉關的。這樣更能有突然性。”陳玉峰說的,其實都是是事先商量好的,今天是說給李公公聽。
“我看這樣吧!”張知木說,“李公公您就跟皇上說,現在讓我們出兵,我們確實沒兵可出。但是我們不能看著北方草原的情況惡化下去。我們想先給於北方傾向於我們的部落一些物質上的支持。至於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朝廷先辦法。我們也再進行努力。”
“好吧!我盡快的就把你們的意思報告給皇上。”李公公說,“我覺得皇上一定會對你們的再進行努力感興趣。”
“算啦!”張知木說,“您就把這句話給我們省了吧。”
“嘎嘎!”李公公嘎嘎的笑了幾聲,說,“張東家你們到處都通電話,也給我們那裏安一部電話吧!”
“哎呦!對不起,李公公。”張知木說,“怪我們忙的把您這件事兒給忘了。我們馬上就安排給您安裝電話。”
李公公走了沒兩天,陳玉峰和歐陽鶴正忙著準備出關送給養的事情。
托裏王子急匆匆的來到了指揮中心。
-------------
五線曲譜、振蕩電路、剖腹產手術。郭守敬製造合金炮,關漢卿創作《西遊記》。--《南宋記憶》進展
這李公公人是鬼機靈,他知道現在是窯崗人想出關到蒙古草原去,至於他們是要幹啥,鬼才知道,可是他們卻要把北方危險的情報報告給皇上,而他們明明知道,皇上得到消息也沒兵可派,弄不好又是請他們兵。他們還弄個半推半就的,還要皇上領他們的情。忍不住李公公心裏罵了一句“他娘的!”
久經風霜的李公公,還是笑嗬嗬的一語雙關的說:“不過,皇上給你們下旨的話,你們也不能拒絕。窯崗人這一點兒做的朝廷上下都知道。”
“皇上聖旨要求的事,我們能做的會盡量去做。不能做的也會努力爭取去做。實在做不到的沒辦法,我想皇上也能理解。”張知木也是不軟不硬的回答。
晚上的酒宴還是少不了李公公,除了李公公對皇上忠心耿耿的,李公公和窯崗這些人還是處的很好的。張知木知道隻要把北邊危機的事兒報告給皇上,皇上很快的就會有回信兒。至從明太祖開始,大明朝對北邊的防範就一直看作是重中之重。盡管李自成對大明朝已經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可是北方幾十萬邊關守兵,崇禎皇上就是沒敢動。北方的威脅,那是滅族滅種的威脅,皇上不敢不重視。因此張知木和李公公都知道皇上一定會有反應。
酒宴間,李公公沒忘了耍心眼兒。借著酒勁兒,李公公說:“張東家,你說你對皇上忠心耿耿,可是為啥您能把電報通到寧武關、大同,而不把電報通到京城去?”
張知木也借著酒勁兒說:“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你知道通電報是要花很多銀子,用很多銅的。這通到大同和寧武關的電報是周遇吉和薑鑲兩位總兵花了不少銀子,銀子不夠代王爺也花了點銀子。他們還送來不少銅。又是派兵幫著立電杆子。你以為通上電報容易嗎?”
“你們整個山西不是都通了電報,少通一點兒也通到北京了。”李公公還很執著。
“這麽大的山西,我們就這麽一點兒人。沒有快捷的通信手段,我們守得了嗎?所以我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電報修通。”張知木說。
陳玉峰也借酒勁兒不客氣的說:“我們通到北京有啥用,朝廷除了向我們借銀子之外,就是讓我們幹這幹那。我看不通更好。”
張知木也應和著說:“對!就連皇上都同意我們不在北京設分公司,就是想讓我們和朝廷的聯係越少越好。”
李公公頭一次聽說,皇上還同意張知木他們不在京城設分店。他一想,也是啊,窯崗人把分店開到了大江南北,可是就不在京城開店。看來是皇上同意了,不然皇上也會不滿意啊。這個張東家和皇上到底是啥關係。我說話辦事可見千萬別把自己卷進去。弄不好啥事兒沒辦好,自己都不知道咋回事兒就當作替罪羊了。
“我知道皇上對你們格外的好。上次你們在鄱陽湖打沉了官軍的兩艘船,左良玉把你們告到朝廷,皇上都給壓下來了。”李公公看來知道的事情不少,今天也是想打聽一下,那件事兒到底怎麽回事兒。
“你說的那件事兒啊。我們已經和左良玉將軍把誤會說開了。”張知木說,“你恐怕也知道,左將軍的軍紀實在是不敢恭維。我們的商船到景德鎮去買東西,遇到他們的戰船,我們出示了皇上禦賜銅牌,可是他們不管,說皇上管不到這裏,非要扣我們的船,這不是謀反嗎?我們就打了起來。後來這些官兵哪敢把事情真相說給左將軍啊,就回去胡說了一番。我想他是那時候上報給皇上,說了這件事兒。後來我們派人好好的解釋了一番。左將軍知道真相之後,處罰了那幾個肇事者,我們現在是好朋友。相約一起對付反賊。”
李公公一聽,這可不得了。那個左良玉連皇上的聖旨都不理睬,這些窯崗人打沉了左良玉幾艘船不算,還成了好朋友了。不知道這事兒對皇上來說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
李公公應聲說:“原來是這樣,我說皇上還是了解你們嗎。不過還有一件事兒。據報你們在和反賊張獻忠做生意,可有這事兒。要是有的話,可是通敵的大事兒。”李公公沒用通敵的大罪,而是用了通敵的大事兒。
“有啊!”張知木很認真,對李公公說:“告訴你一個天大的秘密,我們生產的火槍裏麵都需要加一種特殊的東西。這東西隻有張獻忠那邊有。我們也不是通敵。我們第一次去到武昌附近就和張獻忠的水軍打了一仗,那次打沉了他們兩艘大型戰船。以後我們再去那邊他們就躲得遠遠的,我們也知道,隻要我們不把他們逼急了,我們買完我需要的東西,他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他們也犯不上和我們拚命。我們這樣就解決了生產火槍的問題。你說這事兒做得不?”
“歐!是這樣。”李公公說:“做得,做得。”
“是啊!不去買那東西,我們憑啥打敗李自成把萬大軍。”張知木知道,以後到南昌漢口開分公司的事兒好辦了。李公公會把今天談的事兒都報給皇上,當然包括為啥跟張獻忠那邊做生意。
不過,李公公也覺得今天這頓酒沒白喝,因為他又有好多事兒可以向皇上匯報了。
窯崗的眾人也覺得這頓酒喝得值了,因為好多事情都可以通過李公公報給皇上,比自己直接匯報給皇上要好得多。
這段時間,窯崗的喜事也多,隆重的本初子午線紀念塔和標誌物的揭幕儀式以後,窯崗醫院正是揭牌兒了。
為了窯崗醫院的建設,‘神手張’張本貴和張炳臣師徒二人,可是操了太多的心。一座四層的大樓,按照張知木的建議,暫時分成了外科、內科、骨科、婦科、和兒科,住院處有二百多張床位。各科都配有這個時代的先進儀器,有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搶救室裏麵有氧氣袋和和氧氣瓶。手術室裏麵有無影燈,外麵有消毒藥水,消毒高壓鍋。
這個時代能有的藥物基本都全了。每個科室張本貴都以高薪請來了坐科主任醫生,每個可還有普通醫生和實習醫生。護士也都是經過培訓的。由張本貴親自擔任院長,張本貴任副院長。夜間還設有急診值班醫生。夜間在醫院的門前有兩盞大大的電石燈,將門前照的通亮。醫院門診還設有輪椅和帶四個輪子的擔架床。醫院進門的地方都有輪椅和擔架床可以推上去緩坡。
醫院裏還配備了一輛救護車,有人日夜值班兒。醫院電話有人日夜值守。當然救護車是四輪膠皮軲轆鋼簧馬車,救護車出診的時候,會有醫生和護士跟隨出診。
張本貴還要求醫院的醫生,還要到學院去給學生們講課。根據張知木的建議,醫院和學院還準備一起合辦一本兒《醫學》月刊雜誌。由醫生們來寫文章探討醫學問題,和介紹醫療保健知識。
醫院的設置也很人性化,病人一進門兒就會有人進行導診。告訴病人該到哪一個科室。
開業前,張知木親自給張本貴他們開了一個會。
張知木很謙虛,說:“對於治病救人我是外行,以後我們窯崗人甚至我們山西人,有了病以後,能不能治好,很可能就要看大家的醫術了。我知道,張院長憑著在杏林中的威望,請來了不少專家。這些專家都是杏林高手。我也聽到了專家們不少救死扶傷,醫治不少疑難雜症的故事。但是我知道,我們麵對的,更多的是還有許多我們不能治的病人。還沒有一個萬能的醫生包治百病。能治百病的醫生一定是不包治好。”
張知木的話,引起大家一陣笑聲。
張知木接著說:“所以我建議,我們有這麽多好醫生在一起,一定要有一個會診的風氣甚至是一種要求。對那些一個醫生不能確診的病情,我們要采用會診的辦法。因為有些事情對某個人是難事兒,對另一個人可能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兒。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我這個病人沒看出來是啥毛病,被別人看出來了,就會很沒麵子。因為每個人都有局限性。我更想說的是,每個人的生命都比我們的麵子重要。”
張知木沒想到,他的這番話得到了大家的一片掌聲,這讓張知木感到非常欣慰。
張知木最後說:“我們這裏聚集一批優秀的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的醫生。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將窯崗醫院辦成一個最好的一流的醫院。給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醫院開業典禮完了之後,張知木就來到張炳臣他們的實驗室。實驗室裏麵,有清風子派過來的幾個弟子。他們是和張炳臣他們一起研製青黴提取的。
見到張知木過來,大家都一起站了起來。張知木坐下後,也讓大家都坐下。看到大家的表情,張知木知道製取青黴屬的進展不順利。張知木說:“怎麽了,看你們的情緒不高啊!”
張炳臣說:“唉!實驗多次,就是不行,我們弄的都沒有信心了。”
“不要沒有信心。你們的成績就是,已經發現了有很多種方法製取青黴屬是不行的。你們已經向成功又接近了一點兒。”張知木鼓勵著大家。
張炳臣說:“是啊!最少我們培養的青黴菌已經很成功了,已經可以大量的繁殖培養。”
張知木深深的感到,沒有抗菌素人是很脆弱的,有一點感染控製不住,一個人活生生的人就死掉了。你在旁邊一點幫不上他。那種很無奈的感覺,深深地刺痛著張知木,所以他無論如何也要支持張炳臣他們研製出來抗菌素。可是青黴素的研製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兒,一時半會兒很難有突破。突然張知木想起了,自己小的時候用的磺胺類藥物過敏的事兒,那時過敏,臉都腫了,好長時間才好。
有一次和朋友聚會的時候,談到哪一行利潤高,一個搞醫藥的朋友說:“哪一行也沒有搞醫藥的利潤高,幾分錢甚至幾厘錢的成本就可以賣到幾元錢,甚至十幾元錢。”
張知木問他是搞那一類藥物的,他說搞磺胺類藥物。張知木還笑他說:“我用磺胺類藥物過敏。現在都用青黴素類的誰還用磺胺類藥物。”
他說:“你們不懂,有些藥物現在還廣泛使用。以前沒有發現青黴素之類的抗菌素,全靠磺胺類藥物治病救人。其實現在磺胺類藥物已經有很多類別。不過你都不能用,隻要你有一種磺胺類藥物過敏,就會有很多種磺胺類藥物過敏。這東西很怪,隻要一種病菌對一種磺胺類藥物有耐藥性,這種病菌就會對很多種磺胺類藥物具有耐藥性。”
滿桌的人都對藥物很外行,聽他說的津津有味。他看見都想聽他說,他也來精神。他說:“這藥品啊,最他媽的簡單。就說最早發現的磺胺吧。苯這東西我們都知道,從石油或者煤焦油裏麵都能提取出來,然後用硝酸和濃硫酸硝化成硝基苯,硝基苯中加入鐵粉後再加入氨水就可以生成苯胺,將苯胺和過量冰醋酸放在玻璃反應器內,流動十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製成乙酰苯胺,乙酰苯胺經過***磺化就可得到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中通入濃氨水就可以生成乙酰氨基苯磺胺,乙酰氨基苯磺胺中加入濃鹽酸就可以生成對氨基苯磺酰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磺胺了。其實乙酰苯胺本身可用作止痛劑、退熱劑。”
當時由於對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之類的名字太長大家誰也沒記清楚。隻是張知木回去看了一些資料,知道了***的分子式和乙酰苯胺的分子式才記住這個名字。因為乙酰苯胺在藥物裏麵實在是太重要了。
不過大家聽他說完,都說難怪藥物這麽貴,生產這東西也他媽的太複雜了。這個哥們本是想說生產藥物是如何的簡單,可是效果正相反。氣得他說:“你們這群笨蛋,這些東西對於搞化學的就是小兒科。”
這東西可能就是隔行如隔山吧,事後由於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張知木看一點兒那哥們建議的書。不過也沒深研究。
張知木覺得或許讓他們先研究磺胺類藥物能快一點兒。不管怎麽說,雖然自己不知道具體怎麽做這東西,可是思路還是有的。比這青黴素一點兒不懂要強。其實很多東西成與不成就差在一個思路上。
想到這裏,張知木對張炳臣他們說,青黴素沒有思路可以先放一放,過一陣兒再搞,搞科研就是這樣,現在你可能覺得無路了,過一陣就又有辦法。還有一種抗菌素,你們不妨試一試。不過這東西要等到清風子師傅他們從煤焦油裏麵提取了苯之後,你們才可以開始研製,這東西是以苯為基礎原料的。不過有一點,這東西研製出來也不能在試管兒裏見到殺菌的效果,隻有在人體內才有抗菌的效果。你們也可以用動物做實驗。
接著張知木就給他們上了一個下午的課,先仔細的給他們講了,磺胺的製作過程。這幾個跟著張炳臣做實驗的清風子的弟子高興了。
一個說:“張總,這件事我們能使上勁兒。都是我們化學的事兒。不象這青黴素,我們不知道怎麽辦。”
張知木說:“不過這回和以往不一樣,生產過程中的東西有毒的多,危險性也大,你們需要格外的注意。”
張知木的話說完,清風子的弟子們都笑了。一個大膽的說:“張總,我們不是初學化學的。我們吃過的虧,和遇到的教訓,早就把我們鍛煉出來了。我們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您就放心吧。隻要您把思路告訴我們。剩下的事兒,您就看我們的吧。”
另一個說:“做實驗就是這樣,一次不行,我們就換一種方式或者配比再試,總會得到最佳的效果。”
張知木說:“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就是盲目的實踐。你們需要消化了原理再進行試驗。”
清風子的幾個弟子笑了笑沒說話,張知木很喜歡他們的自信。
突然他們中的一個人問:“那個***是啥東西,我們以前沒用過。”
張知木說:“這可能也需要你們自己製取。我隻是知道他們是由幹燥的氯化氫與三氧化硫在合成器內直接合成的。”
“行啦,張總!有您這些思路,剩下的事由我們進行反複試驗就行了。”
張知木說:“有些人對這類藥物過敏,不過反應不是太劇烈。服用這種藥物需要大量的喝水,因為他們在尿液裏麵的溶解度很低,容易造成尿路結石。必要的話可以配合碳酸氫鈉一起服用。這種是一種廣譜抗菌素,能治療很多疾病,象腦膜炎、肺炎以及各種感染都能治。”
正像張知木他們預料的,李公公離開不久就又回來了。
滿臉堆笑的李公公,對張知木說:“張東家,這回你們如願了。皇上回信說,現在朝廷官軍正全力在山海關對抗滿清軍隊,抽不出軍力,希望你們窯崗人能為朝廷分憂,想辦法製止蒙古草原上的情況進一步惡化。必要的時候請你們出兵相助。皇上已經給殺虎口和張家口的守軍下令,準許你們的軍隊進出關口。”
“李公公,話說得不對。這怎麽是我們如願了。”張知木說,“我跟你說了,我們現在無兵可出。你還是把我們的情況給皇上說說吧。”
“該說的我都說了。”李公公說,“不用我說,皇上手裏根本無兵又無糧草軍餉。你們也知道這事兒還會落到你們頭上。”
“你說說,李公公。我們得到了北方草原上的消息,能不通報給皇上嗎?”張知木很無奈,“這怎麽就又成了我們的事兒?”
“情況就是這樣,”李公公嘿嘿一笑,“嘿嘿!你們不出兵,那就看著事態的惡化吧!”
“兵我們是沒有,再說那是蒙古大草原,去少了也沒有用。”陳玉峰看著張知木,說:“不行的話,我們先趁著草原還沒下雪。給托裏王子的部落送去一些糧食武器,支援一下吧。他們的部落都已經退到山裏,我們不幫一下,不用人家打,困也被困死了。”
歐陽鶴撚著胡子,慢慢的說:“把糧草送過去也不是容易的事兒。在大草原上,車隊很容易被人發現。恐怕到不了托裏王子的部落,就給別人送去了。”
“能不能請大同和偏關的守軍幫著送一下?”張知木問。
“張東家,你不明白啊?”李公公說:“我們官軍出關那就是開戰。少了兵馬出去也開戰也沒用,打不過人家,還惹**煩。”
張知木說:“北方草原上的事兒,我們不能不管。所謂唇亡齒寒。等北方草原完全被滿清統一了。那時候我們更被動。”
“盡快的把潼關的騎兵收攏回來,潼關那邊就完全采取守勢。”歐陽鶴說,“我們再組織一些騎兵,然後組織行動速度快的膠皮軲轆馬車,讓托裏王子配合一下。我們可以偷偷的出關,將糧食給養給他們送過去。這件事隻要行事保密我們就能成功。他們任何人想截擊我們有騎兵押送的大型運輸隊,沒有做好充分準備話,也不可能成功。”
“那就以運送給殺虎口分公司物質的名義,先把物質車輛先集中到殺虎口,然後我們的騎兵悄悄的運動到殺胡口,再突然集結出發。我還可以利用晚上時間出關,因為關口平時晚上是閉關的。這樣更能有突然性。”陳玉峰說的,其實都是是事先商量好的,今天是說給李公公聽。
“我看這樣吧!”張知木說,“李公公您就跟皇上說,現在讓我們出兵,我們確實沒兵可出。但是我們不能看著北方草原的情況惡化下去。我們想先給於北方傾向於我們的部落一些物質上的支持。至於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朝廷先辦法。我們也再進行努力。”
“好吧!我盡快的就把你們的意思報告給皇上。”李公公說,“我覺得皇上一定會對你們的再進行努力感興趣。”
“算啦!”張知木說,“您就把這句話給我們省了吧。”
“嘎嘎!”李公公嘎嘎的笑了幾聲,說,“張東家你們到處都通電話,也給我們那裏安一部電話吧!”
“哎呦!對不起,李公公。”張知木說,“怪我們忙的把您這件事兒給忘了。我們馬上就安排給您安裝電話。”
李公公走了沒兩天,陳玉峰和歐陽鶴正忙著準備出關送給養的事情。
托裏王子急匆匆的來到了指揮中心。
-------------
五線曲譜、振蕩電路、剖腹產手術。郭守敬製造合金炮,關漢卿創作《西遊記》。--《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