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新炮露麵治氨初成
張知木他們到了李雲鶴他們的射擊場,看見李威他們已經在這裏等著了。見到張知木和陳玉峰他們過來了,李威跑了過來,說:“張總,師叔,歐陽先生,你們來了。這回我們可真有大炮了。”
陳玉峰笑著說:“你小子,上次見到120重迫擊炮之後,就把所有的六零炮都不用了,這次你是不是又要喜新厭舊啊。”
“師叔,你不知道,這次和上次不一樣。你看看就知道了。”李威有些讓陳玉峰說的不好意思了。
張知木和陳玉峰等人跟著李雲鶴他們,向停在炮位的那門130大炮走去。
雖然大炮還沒有刷上油漆,可是威武的炮管子,已經讓他顯得格外的威武。撫摸著炮管子,陳玉峰說:“這家夥象個煙筒似的。”
張知木問李威,“打過幾炮感覺如何?”
“和這家夥比,我們其他炮就不叫炮了。”李威回答說。
“這裏沒法實驗最遠射程啊?”張知木突然發現了問題。
李雲鶴說:“是的,沒辦法這裏的距離有限。不過我們正在想辦法,先找一個寬闊點的地方建一個靶場。不然我們的火炮射表也沒法製作。”
“別光說了,我們來是想看看你們的炮打的怎麽樣?”陳玉峰想急著看看炮的效果怎麽樣。
李雲鶴說:“張總,你們還要離這遠點兒才行!”
“嘿嘿!你們在這打炮,我們看看都不行?”陳玉峰假裝不滿意了。
“陳叔,我們真的不能在這裏,這樣的炮和迫擊炮不一樣。雲鶴說的對,我們需要遠一點兒。”張知木知道陳玉峰不了解這樣的火炮聲音有多大。
李雲鶴拿過來幾個望遠鏡說,“陳叔,你拿著這東西看也一樣。”
張知木臨往外走的時候,對李雲鶴說:“沒有耳罩,用棉花做個簡易的耳罩也行。”
“不用了,李威他們自己弄了耳罩過來。”
張知木他們後退到離開火炮一百多米的地方,那裏擺了一些椅子。
陳玉峰說:“我們還至於離的這麽遠嗎?”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張知木笑著說。
炮口指向的靶場對麵的山坡上,那個山坡上用白灰畫了兩個圓圈兒。距離大概有兩三裏地。
一會兒李雲鶴也跑了過來。李威安排完了,也到離開火炮很遠的地方站著。氣氛顯得有些緊張。李雲鶴說:“大家注意點兒,一會兒用手捂著耳朵。”
這時張知木和陳玉峰等人都拿著望遠鏡,看著炮手們在忙活著。一個炮手從箱子裏麵,抱出來一發炮彈,送進炮膛裏,另一位炮手關上炮閂。這時所有的炮手都背對著火炮雙手捂著耳朵,隻有一個炮手一手捂著耳朵,另一隻手牽著炮繩。好像聽到命令,牽著炮繩的炮手一拉炮繩,就雙手捂著耳朵。這聽著“咣”的一聲巨響,炮口噴出來一大團火光,火炮四周,也震起來一陣煙塵。很快對麵山坡的白灰圈兒裏麵冒起了一陣爆炸的煙塵。接著一陣“轟”的爆炸聲隨著大地的顫抖傳了過來。盡管李雲鶴一再說火炮的聲音太大,可是聲音的威力還是遠遠出了大家的想象。不論發射的炮聲還是炮彈的爆炸聲都讓人覺得心裏都跟著顫抖。
楊玉琳這回真的害怕對肚子裏的孩子有影響了,她看了張知木一眼,忍不住摸了一下自己的肚子,有些後怕。陳玉峰他們這會兒也知道為啥讓他們離得這麽遠了。
接著又打了幾發炮彈之後,張知木說行了。李雲鶴對李威擺擺手,李威示意炮手們不打了。張知木他們再次來到火炮旁邊,與炮手和李威說話的時候,就需要大點兒聲音了。
李威講話的時候,明顯的是加大了聲音,“這門炮不但威力大,而且瞄準方便,就象用步槍瞄準是的。你們看對麵,山坡上的兩圈兒。雖然我們的射表還沒做完,可是我現在想打哪一個,就打那一個,一炮一個。”
張知木對李雲鶴說:“盡快的找到一個可以作為實驗場的地方。我想近處是沒有了。我們需要一個有幾十裏開闊地的試驗場。”
陳玉峰說:“這樣的地方,就隻有到長城外麵的草原上了。”
“那就先把近處的射擊的射表先做出來。”張知木說:“我們還是老辦法,我們的射表可以先做著,我們的生產可以同時進行。等我們的火炮用了一陣之後,你們還要研製安裝到我們鋼殼船上的火炮。這艘鋼殼船,需要在前甲板安裝兩坐雙連130火炮,前後高低配置,後甲板上布置一座雙聯130火炮。”
李威說:“六門130火炮,這樣的戰船就會無敵天下了。”
張知木說:“我們要是能在**福船上配置火炮的話,還可以加大火炮口徑。不過目前來說,我們的130火炮夠用了。等清風子他們研製出來*****,同樣口徑的炮彈,威力就能大幾倍。比增加火炮口徑效果要好得多。”
陳玉峰說:“我們現在的戰船能不能裝上這樣的火炮?”
“不知道我們戰船能不能承受火炮的後坐力。這件事兒我們還要和林宗偉和盧炳義先生一起研究一下。如果是能用,我想最次也要將戰船的甲板都焊成一體的。要讓整個甲板一起承受火炮的後座力。”張知木說。
楊玉琳插言說:“我看不行。這樣的跑沒把別人打死,自己倒先震死了。”
“不會的,上艦的火炮外麵是有一個密閉的炮塔的。這個炮塔可以大大減少聲音的振動。”張知木又對李雲鶴說:“不過上艦的艦炮,炮的航向和俯仰需要電動和手動兩種工作模式。你們設計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到,最好能搞成測距儀和瞄準儀做成一體,使俯仰參數自動修正。”
“這件事兒,孫亮他們已經在搞。你放心吧!”李雲鶴說。“有了幾次炮瞄儀的製作經驗,他們已經很老到。而且培養了一大批人。”
“振興的時代,需要人才也造就了人才。”張知木突然想起了前世時,那位偉人的一句名言,不過他修改一下。
陳玉峰和歐陽鶴對新炮顯然非常滿意。陳玉峰過來對張知木說:“知木啊!你看看,你就應該抓這些事兒。這炮要是拿出去打仗,不用打嚇也把他們嚇跑了。”
張知木說:“加農炮的優點是射速高,彈道平直,易於直接瞄準射擊。可是他不能攻擊障礙後麵的目標,對付障礙後麵的目標還是需要我們的迫擊炮解決,或者我們以後研製大口徑**炮。”
李雲鶴和李威一聽大口徑**炮,又來了精神,李威問:“張總,你說說啥是大口徑**炮?現在就讓李雲鶴他們搞吧,搞一種新炮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
“以後再給你們說**炮的事吧。”張知木說:“李威你現在就要著手準備組建一個重炮兵團,以後要擴大到一個炮兵師。統一配備130加農炮和120重迫擊炮。作為指揮中心直屬炮兵。”
“是!我馬上就準備。”不過,李威很快就又提條件了,說:“我們窯崗學院的學生畢業後能不能多分給我們幾個。我們這裏需要大量能寫會算的人才。”
陳玉峰馬上不幹了,他害怕張知木一高興脫口就答應了,那可大家都盯著的寶貝,“李威,這件事兒你就先別惦記了。我們會全麵考慮怎麽分配這些人的。你好好的表現,我們不會忘了你這個地方。”
歐陽鶴也在旁邊直樂,方才他也和陳玉峰一樣,非常害怕張知木一口就答應了。因為這些畢業生,很大一部分是要留在新建軍事學院當教員用的。都說‘餓死爹娘不吃種子糧’,所以這些種子可一定要留著。
“各位好不容易的來了一會,大炮仗我們放完了。我在讓大家看看小炮仗。”說完,李雲鶴對身後喊:“把東西拿上來。”
後麵上來幾個人托著盤子就過來了。來到近前,大家一看是一些很小的手槍。這是按照張知木說的勃朗寧樣式製造的小型手槍。
大家沒見過這麽小的手槍,每個人都拿起一把。
李雲鶴如數家珍似的說:“這搶是七點兒六五毫米口徑,彈容量七發,重量一斤多,有效射程三十米,是最新式手槍。”
李威用他的大手拿著手槍說:“你啥時候弄的這麽小的手槍,這就是給娘們兒用的。”
“你說對了,這要是想給女兵們,和每天在辦公室裏工作的領導們護身用的。”李雲鶴說:“在一般近距離作戰三十米的射程夠用了。”
歐陽鶴說:“是啊!我看那些女兵們每人配一把大手槍是顯得太笨重。那些電報兵、話務兵都沒有必要配那麽重的手槍。
楊玉琳說:“我們女兵都需要這樣的手槍。就是不知道這麽小的**,能不能打死人。”
“你試試不就知道了?”李雲鶴有些不滿意了。
楊玉琳打趣說:“好啊!就拿你試試你的槍。”
楊玉琳的話引來大家一陣大笑。這時二十米的遠的半身靶已經樹好了。
李雲鶴給大家講了這手槍的使用要領。由於大家也都用過手槍,射擊不是啥難事。
楊玉琳帶頭,“啪啪”的很快打完了七發子彈,說:“是好搶啊,這槍口一點不上跳。射擊穩定性很好。”
“啪啪啪”的一陣槍響過之後,大家對槍都很滿意。
李雲鶴說:“近距離殺人一點兒問題沒有。不過,還要給這種槍專門生產一種子彈。”
張知木說:“這種槍值得。以後我們要是做軍火生意的話。就可以把這種槍賣出很高的價錢,因為那些有錢的人都會買一隻自己留著用。”
陳玉峰說:“這種槍也要快點生產,我們的高級幹部都可以配這種槍防身。近距離這是最好的武器。你武功再好,躲不過連續射擊。”
大家心滿意足的往回走的時候,李雲鶴還是坐在張知木車上。
張知木問:“你們的輕機槍和新的重機槍研製的怎麽樣了?”
“輕機槍很快就能實驗了。我隻是給自動步槍的槍管兒加長加厚之後,加上雙腳架,**也略微改進了一下。應該問題不大。我估計打個幾百發子彈再換槍管兒沒問題。”李雲鶴說:“那種風冷式重機槍,我們考慮了一下,要想換槍管兒方便,我們在整個結構上都需要有很大的改變,另外我們發現用帆布做彈帶可靠性不行,我們還是按照您說的采用鋼鏈送彈。這樣的不管射速多大不用考慮彈帶的問題。”
“我們馬上就要擴軍,你們的槍支夠用嗎?”張知木問。
“放心吧!我要是按您說的準備一萬隻不搶,就不夠用了。多虧我留個心眼兒,多備了一些。”李雲鶴說:“機槍、迫擊炮都足夠用。要不是事先有準備,我們軍工廠都在向北山搬遷,哪有能力馬上生產這麽些武器。”
“有一件事兒,你盡快的安排一下。揚昌他們的電子產品越來越精細了,需要高純度的銅。你要安排人組建一個電解銅廠。”張知木說。
“電解銅怎麽弄?”李雲鶴問。
“其實很簡單,在一個槽子裏麵,放上硫酸和硫酸銅溶液,用一塊純銅板作陽極,用一塊粗銅板做陰極,通上電以後,粗銅板上的銅就會以離子態聚集到陽極上。隻要控製好電壓,就會把除了銅之外的鐵等離子分離出來,得到純電解銅。這樣的銅才能拉出來更細的銅絲。他的導電率才能最高。”張知木解釋說。
“行這事兒,我安排吧。不過是不是這東西要很費電啊?”
“當然,是很費電。”
“這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我看我們先建廠。等李迪他們在冶場那兩台兩兆瓦的發電機發電了之後再生產。”李雲鶴說:“李迪說了,他們要把我們要把窯崗這台兩兆瓦的和冶場那台兩兆瓦的發電機並網發電,這樣我們的電就可以更穩定一些。冶場那邊的電解鋁和電解鎂的爐子都建好了,可是害怕他們的用電影響鋼廠的用電,一直沒敢試驗。就等著那兩台發電機發電呢。”
張知木說:“要是他們的鋁能產出來就太好了。把那東西輕便不說,導電能力僅次於銅,好多地方都可以代替銅來用。如果用它給士兵製作水壺、飯盒、水缸等東西就會輕便很多。把鋁粉添加到**裏麵也會大大的增加威力。尤其是把他們加到電焊用的焊藥裏麵會大大的提高焊接的溫度。總之還有太多的優點。”
李雲鶴最願意和張知木閑聊,通過閑聊它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這不是張知木能在課堂上講出來的。可是現在張知木實在是太忙了,很少有時間和他閑聊。
到了窯崗,張知木對楊玉琳說:“我和李雲鶴還要去清風子師傅那裏,你是回去還是一起去。”
“我跟你們去。”楊玉琳也不願意總悶在屋子裏。
和陳玉峰他們打個招呼之後,張知木他們的馬車就來到了窯崗學院。
清風子見到張知木他們來了,知道一定有事兒,讓過座之後,沒等張知木他們說話,清風子先說了,“張總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今天才接到他們的電話,我們的合成氨可能成功了。他們說合成率太低,隻有百分之一點兒幾。不過我覺得這就是突破啊。有了這百分之一點兒幾,我們就可以慢慢的增加。是不是?”
“哎呦!這可是大喜事,是重大突破。”張知木說,“以後我們有了合成氨就會有大量的硝酸,我們也可以大規模的生產化肥。這樣的事兒,太鼓舞人。花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
李雲鶴說:“這回終於見到天亮了。為了給你們生產高壓設備,我派出了我最強的隊伍給你。用掉了大量最好的剛才。不過看起來還是值得的。”
張知木說:“合成氨的成功意味著我們窯崗的生產能力,已經上了一個新台階。下麵他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需要逐漸的提高合成率。我們也要鼓勵他們一下。該給他們一些獎勵,也要讓《窯崗周報》好好的報道他們一下。他們這兩年默默的努力,一次次失敗實在是不容易。”
清風子說:“還有一件事兒,我們按照你說的方法在硝化棉中加入樟腦是可以製作出來膠片,可是這東西穩定性太差。隻要不小心磨擦了都能燃燒。”
“硝化纖維的含氮量越高越不穩定,你可以減少硝化時硝酸量,盡量減少含氮量。”張知木說“不過你要是想徹底解決這不穩定的問題。你們可以研究用醋酸和醋酐處理纖維,那樣產生的膠片才是最穩定。不過可能要複雜一些。首先要用醋酸活化纖維,然後用醋酸喝醋酐處理。至於具體怎麽弄,還要你們試驗著弄。”
“我們還是在硝化纖維上改進一下,這東西馬上就能用。你說的醋化纖維我們安排人慢慢的搞吧。”清風子對他的膠片還是很上心的。
“你要知道,醋化纖維搞出來對我們的世界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那可是十分穩定的塑料,那東西既可以熱壓出來我們需要的製品,又可以注塑出來我們需要的各種形狀用品。”張知木提醒清風子這東西的重要性。
“我會重視這件事兒。”清風子點點說,“我想沒猜錯的話,張總這次來還是關心那個煤焦油分餾的事兒吧?”
張知木一笑說:“主要的是這件事兒。”
“這件事兒張總不用擔心。我們已經開始試驗了。不過我們分離的油好象不明顯。我們還需要再試試,會很快見效過果的。”清風子說,“至於你需要的甲苯我們還沒開始進行。隻要我們的分餾塔可以正常工作,我想甲苯分離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我知道清風子師傅,你們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這件事兒就請你們抓緊進行,我們的柴油機和汽油機基本搞出來了,就等著油進行實驗。”李雲鶴說。
“好了我知道,我們會抓緊的。張總還有事情,請講吧!”清風子說。
“我們馬上要搞一種陰極射線管兒顯示器件,需要用氧化鋅。還要請您幫幫忙。”張知木說。
“氧化鋅用處太大了,為了李雲鶴他們的橡膠,我們就給他們生產了不少。還有那些搞搪瓷的,也是我們的氧化鋅給他們幫了不少忙。還有鋅白做的漆和塗料,用處越來越多。你們用就得了。”清風子沒覺得這還是個事兒。
張知木說:“我們用的熒光粉用的氧化鋅需要純度很高,而且還需要在裏麵添加少量的硫化鋅、氯化鋅,這樣才能搞出來發光效率很高的熒光粉。可能是需要做不同比例的材料,才能試出來哪種材料比例效果最好。”
“這件事兒,我們可以幫他們搞。可是最好的辦法是,他們學會怎麽製作不同添加劑的材料製作方法,這樣他們自己搞試驗就方便多了。這件事兒難度不大,他們掌握起來也很容易。”清風子很痛快。
“行這件事兒,我就讓揚昌他們直接來找您。”張知木說。
知道清風子的時間太緊張,他們就趕緊告別出來了。
回到窯崗的崗上,張知木說:“我要見一下閻興,然後和他去秀容見那位知縣大人。”
楊玉琳說:“我可不去了,去秀容的路越來越不好走了。坐車也不舒服。”
張知木對李雲鶴說:“對了,我還要找你說這件事兒呢。我們準備在秀容和窯崗之間,建一條電車道。就是修一條比我們現在的火車要窄的鐵軌路,我們造一種用電驅動的電車,來回運送客人,這樣就能減少這條路上運輸的壓力。等我有時間把李迪他們請來,我們一起研究一下如何搞這東西。”
“這是好事,我看能行。我就等著聽你的。”李雲鶴說完走了。張知木徑直來到閻興的辦公司。
閻興辦公司可是人來人往的很熱鬧,見到張知木到了,閻興說:“知木,你先坐。我這邊馬上就完。”
等了一會兒,閻興把圍著他的人都打發走了,對張知木說:“我這裏每天都是這樣,很熱鬧。”
“別搞的太累了。”張知木說。
“現在,要是沒有人來找我,我還要不習慣呢。”閻興說,“你來一定是有事兒。說吧。”
“我看你現在沒有事兒了,就跟我去一趟秀容,我們去見見那位知縣大人。”張知木說。
“你還真的需要去見見這位知縣大人。”閻興說,“不然這個人還是很尷尬的。你說他沒有離開秀榮,還是做著大明朝的知縣。可是警察都換成我們的人了,他還是拿著我們的俸祿。你說他別扭不別扭。不過我們沒有給他再派其他官員,秀容的事兒還都歸他管。可是我們下一步要有很多政令要下達了。不把他的事兒理順也不好辦。再說了,我也要給老三一個交代啊。”
-------------
五線曲譜、振蕩電路、剖腹產手術。郭守敬製造合金炮,關漢卿創作《西遊記》。--《南宋記憶》進展
張知木他們到了李雲鶴他們的射擊場,看見李威他們已經在這裏等著了。見到張知木和陳玉峰他們過來了,李威跑了過來,說:“張總,師叔,歐陽先生,你們來了。這回我們可真有大炮了。”
陳玉峰笑著說:“你小子,上次見到120重迫擊炮之後,就把所有的六零炮都不用了,這次你是不是又要喜新厭舊啊。”
“師叔,你不知道,這次和上次不一樣。你看看就知道了。”李威有些讓陳玉峰說的不好意思了。
張知木和陳玉峰等人跟著李雲鶴他們,向停在炮位的那門130大炮走去。
雖然大炮還沒有刷上油漆,可是威武的炮管子,已經讓他顯得格外的威武。撫摸著炮管子,陳玉峰說:“這家夥象個煙筒似的。”
張知木問李威,“打過幾炮感覺如何?”
“和這家夥比,我們其他炮就不叫炮了。”李威回答說。
“這裏沒法實驗最遠射程啊?”張知木突然發現了問題。
李雲鶴說:“是的,沒辦法這裏的距離有限。不過我們正在想辦法,先找一個寬闊點的地方建一個靶場。不然我們的火炮射表也沒法製作。”
“別光說了,我們來是想看看你們的炮打的怎麽樣?”陳玉峰想急著看看炮的效果怎麽樣。
李雲鶴說:“張總,你們還要離這遠點兒才行!”
“嘿嘿!你們在這打炮,我們看看都不行?”陳玉峰假裝不滿意了。
“陳叔,我們真的不能在這裏,這樣的炮和迫擊炮不一樣。雲鶴說的對,我們需要遠一點兒。”張知木知道陳玉峰不了解這樣的火炮聲音有多大。
李雲鶴拿過來幾個望遠鏡說,“陳叔,你拿著這東西看也一樣。”
張知木臨往外走的時候,對李雲鶴說:“沒有耳罩,用棉花做個簡易的耳罩也行。”
“不用了,李威他們自己弄了耳罩過來。”
張知木他們後退到離開火炮一百多米的地方,那裏擺了一些椅子。
陳玉峰說:“我們還至於離的這麽遠嗎?”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張知木笑著說。
炮口指向的靶場對麵的山坡上,那個山坡上用白灰畫了兩個圓圈兒。距離大概有兩三裏地。
一會兒李雲鶴也跑了過來。李威安排完了,也到離開火炮很遠的地方站著。氣氛顯得有些緊張。李雲鶴說:“大家注意點兒,一會兒用手捂著耳朵。”
這時張知木和陳玉峰等人都拿著望遠鏡,看著炮手們在忙活著。一個炮手從箱子裏麵,抱出來一發炮彈,送進炮膛裏,另一位炮手關上炮閂。這時所有的炮手都背對著火炮雙手捂著耳朵,隻有一個炮手一手捂著耳朵,另一隻手牽著炮繩。好像聽到命令,牽著炮繩的炮手一拉炮繩,就雙手捂著耳朵。這聽著“咣”的一聲巨響,炮口噴出來一大團火光,火炮四周,也震起來一陣煙塵。很快對麵山坡的白灰圈兒裏麵冒起了一陣爆炸的煙塵。接著一陣“轟”的爆炸聲隨著大地的顫抖傳了過來。盡管李雲鶴一再說火炮的聲音太大,可是聲音的威力還是遠遠出了大家的想象。不論發射的炮聲還是炮彈的爆炸聲都讓人覺得心裏都跟著顫抖。
楊玉琳這回真的害怕對肚子裏的孩子有影響了,她看了張知木一眼,忍不住摸了一下自己的肚子,有些後怕。陳玉峰他們這會兒也知道為啥讓他們離得這麽遠了。
接著又打了幾發炮彈之後,張知木說行了。李雲鶴對李威擺擺手,李威示意炮手們不打了。張知木他們再次來到火炮旁邊,與炮手和李威說話的時候,就需要大點兒聲音了。
李威講話的時候,明顯的是加大了聲音,“這門炮不但威力大,而且瞄準方便,就象用步槍瞄準是的。你們看對麵,山坡上的兩圈兒。雖然我們的射表還沒做完,可是我現在想打哪一個,就打那一個,一炮一個。”
張知木對李雲鶴說:“盡快的找到一個可以作為實驗場的地方。我想近處是沒有了。我們需要一個有幾十裏開闊地的試驗場。”
陳玉峰說:“這樣的地方,就隻有到長城外麵的草原上了。”
“那就先把近處的射擊的射表先做出來。”張知木說:“我們還是老辦法,我們的射表可以先做著,我們的生產可以同時進行。等我們的火炮用了一陣之後,你們還要研製安裝到我們鋼殼船上的火炮。這艘鋼殼船,需要在前甲板安裝兩坐雙連130火炮,前後高低配置,後甲板上布置一座雙聯130火炮。”
李威說:“六門130火炮,這樣的戰船就會無敵天下了。”
張知木說:“我們要是能在**福船上配置火炮的話,還可以加大火炮口徑。不過目前來說,我們的130火炮夠用了。等清風子他們研製出來*****,同樣口徑的炮彈,威力就能大幾倍。比增加火炮口徑效果要好得多。”
陳玉峰說:“我們現在的戰船能不能裝上這樣的火炮?”
“不知道我們戰船能不能承受火炮的後坐力。這件事兒我們還要和林宗偉和盧炳義先生一起研究一下。如果是能用,我想最次也要將戰船的甲板都焊成一體的。要讓整個甲板一起承受火炮的後座力。”張知木說。
楊玉琳插言說:“我看不行。這樣的跑沒把別人打死,自己倒先震死了。”
“不會的,上艦的火炮外麵是有一個密閉的炮塔的。這個炮塔可以大大減少聲音的振動。”張知木又對李雲鶴說:“不過上艦的艦炮,炮的航向和俯仰需要電動和手動兩種工作模式。你們設計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到,最好能搞成測距儀和瞄準儀做成一體,使俯仰參數自動修正。”
“這件事兒,孫亮他們已經在搞。你放心吧!”李雲鶴說。“有了幾次炮瞄儀的製作經驗,他們已經很老到。而且培養了一大批人。”
“振興的時代,需要人才也造就了人才。”張知木突然想起了前世時,那位偉人的一句名言,不過他修改一下。
陳玉峰和歐陽鶴對新炮顯然非常滿意。陳玉峰過來對張知木說:“知木啊!你看看,你就應該抓這些事兒。這炮要是拿出去打仗,不用打嚇也把他們嚇跑了。”
張知木說:“加農炮的優點是射速高,彈道平直,易於直接瞄準射擊。可是他不能攻擊障礙後麵的目標,對付障礙後麵的目標還是需要我們的迫擊炮解決,或者我們以後研製大口徑**炮。”
李雲鶴和李威一聽大口徑**炮,又來了精神,李威問:“張總,你說說啥是大口徑**炮?現在就讓李雲鶴他們搞吧,搞一種新炮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
“以後再給你們說**炮的事吧。”張知木說:“李威你現在就要著手準備組建一個重炮兵團,以後要擴大到一個炮兵師。統一配備130加農炮和120重迫擊炮。作為指揮中心直屬炮兵。”
“是!我馬上就準備。”不過,李威很快就又提條件了,說:“我們窯崗學院的學生畢業後能不能多分給我們幾個。我們這裏需要大量能寫會算的人才。”
陳玉峰馬上不幹了,他害怕張知木一高興脫口就答應了,那可大家都盯著的寶貝,“李威,這件事兒你就先別惦記了。我們會全麵考慮怎麽分配這些人的。你好好的表現,我們不會忘了你這個地方。”
歐陽鶴也在旁邊直樂,方才他也和陳玉峰一樣,非常害怕張知木一口就答應了。因為這些畢業生,很大一部分是要留在新建軍事學院當教員用的。都說‘餓死爹娘不吃種子糧’,所以這些種子可一定要留著。
“各位好不容易的來了一會,大炮仗我們放完了。我在讓大家看看小炮仗。”說完,李雲鶴對身後喊:“把東西拿上來。”
後麵上來幾個人托著盤子就過來了。來到近前,大家一看是一些很小的手槍。這是按照張知木說的勃朗寧樣式製造的小型手槍。
大家沒見過這麽小的手槍,每個人都拿起一把。
李雲鶴如數家珍似的說:“這搶是七點兒六五毫米口徑,彈容量七發,重量一斤多,有效射程三十米,是最新式手槍。”
李威用他的大手拿著手槍說:“你啥時候弄的這麽小的手槍,這就是給娘們兒用的。”
“你說對了,這要是想給女兵們,和每天在辦公室裏工作的領導們護身用的。”李雲鶴說:“在一般近距離作戰三十米的射程夠用了。”
歐陽鶴說:“是啊!我看那些女兵們每人配一把大手槍是顯得太笨重。那些電報兵、話務兵都沒有必要配那麽重的手槍。
楊玉琳說:“我們女兵都需要這樣的手槍。就是不知道這麽小的**,能不能打死人。”
“你試試不就知道了?”李雲鶴有些不滿意了。
楊玉琳打趣說:“好啊!就拿你試試你的槍。”
楊玉琳的話引來大家一陣大笑。這時二十米的遠的半身靶已經樹好了。
李雲鶴給大家講了這手槍的使用要領。由於大家也都用過手槍,射擊不是啥難事。
楊玉琳帶頭,“啪啪”的很快打完了七發子彈,說:“是好搶啊,這槍口一點不上跳。射擊穩定性很好。”
“啪啪啪”的一陣槍響過之後,大家對槍都很滿意。
李雲鶴說:“近距離殺人一點兒問題沒有。不過,還要給這種槍專門生產一種子彈。”
張知木說:“這種槍值得。以後我們要是做軍火生意的話。就可以把這種槍賣出很高的價錢,因為那些有錢的人都會買一隻自己留著用。”
陳玉峰說:“這種槍也要快點生產,我們的高級幹部都可以配這種槍防身。近距離這是最好的武器。你武功再好,躲不過連續射擊。”
大家心滿意足的往回走的時候,李雲鶴還是坐在張知木車上。
張知木問:“你們的輕機槍和新的重機槍研製的怎麽樣了?”
“輕機槍很快就能實驗了。我隻是給自動步槍的槍管兒加長加厚之後,加上雙腳架,**也略微改進了一下。應該問題不大。我估計打個幾百發子彈再換槍管兒沒問題。”李雲鶴說:“那種風冷式重機槍,我們考慮了一下,要想換槍管兒方便,我們在整個結構上都需要有很大的改變,另外我們發現用帆布做彈帶可靠性不行,我們還是按照您說的采用鋼鏈送彈。這樣的不管射速多大不用考慮彈帶的問題。”
“我們馬上就要擴軍,你們的槍支夠用嗎?”張知木問。
“放心吧!我要是按您說的準備一萬隻不搶,就不夠用了。多虧我留個心眼兒,多備了一些。”李雲鶴說:“機槍、迫擊炮都足夠用。要不是事先有準備,我們軍工廠都在向北山搬遷,哪有能力馬上生產這麽些武器。”
“有一件事兒,你盡快的安排一下。揚昌他們的電子產品越來越精細了,需要高純度的銅。你要安排人組建一個電解銅廠。”張知木說。
“電解銅怎麽弄?”李雲鶴問。
“其實很簡單,在一個槽子裏麵,放上硫酸和硫酸銅溶液,用一塊純銅板作陽極,用一塊粗銅板做陰極,通上電以後,粗銅板上的銅就會以離子態聚集到陽極上。隻要控製好電壓,就會把除了銅之外的鐵等離子分離出來,得到純電解銅。這樣的銅才能拉出來更細的銅絲。他的導電率才能最高。”張知木解釋說。
“行這事兒,我安排吧。不過是不是這東西要很費電啊?”
“當然,是很費電。”
“這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我看我們先建廠。等李迪他們在冶場那兩台兩兆瓦的發電機發電了之後再生產。”李雲鶴說:“李迪說了,他們要把我們要把窯崗這台兩兆瓦的和冶場那台兩兆瓦的發電機並網發電,這樣我們的電就可以更穩定一些。冶場那邊的電解鋁和電解鎂的爐子都建好了,可是害怕他們的用電影響鋼廠的用電,一直沒敢試驗。就等著那兩台發電機發電呢。”
張知木說:“要是他們的鋁能產出來就太好了。把那東西輕便不說,導電能力僅次於銅,好多地方都可以代替銅來用。如果用它給士兵製作水壺、飯盒、水缸等東西就會輕便很多。把鋁粉添加到**裏麵也會大大的增加威力。尤其是把他們加到電焊用的焊藥裏麵會大大的提高焊接的溫度。總之還有太多的優點。”
李雲鶴最願意和張知木閑聊,通過閑聊它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這不是張知木能在課堂上講出來的。可是現在張知木實在是太忙了,很少有時間和他閑聊。
到了窯崗,張知木對楊玉琳說:“我和李雲鶴還要去清風子師傅那裏,你是回去還是一起去。”
“我跟你們去。”楊玉琳也不願意總悶在屋子裏。
和陳玉峰他們打個招呼之後,張知木他們的馬車就來到了窯崗學院。
清風子見到張知木他們來了,知道一定有事兒,讓過座之後,沒等張知木他們說話,清風子先說了,“張總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今天才接到他們的電話,我們的合成氨可能成功了。他們說合成率太低,隻有百分之一點兒幾。不過我覺得這就是突破啊。有了這百分之一點兒幾,我們就可以慢慢的增加。是不是?”
“哎呦!這可是大喜事,是重大突破。”張知木說,“以後我們有了合成氨就會有大量的硝酸,我們也可以大規模的生產化肥。這樣的事兒,太鼓舞人。花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
李雲鶴說:“這回終於見到天亮了。為了給你們生產高壓設備,我派出了我最強的隊伍給你。用掉了大量最好的剛才。不過看起來還是值得的。”
張知木說:“合成氨的成功意味著我們窯崗的生產能力,已經上了一個新台階。下麵他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需要逐漸的提高合成率。我們也要鼓勵他們一下。該給他們一些獎勵,也要讓《窯崗周報》好好的報道他們一下。他們這兩年默默的努力,一次次失敗實在是不容易。”
清風子說:“還有一件事兒,我們按照你說的方法在硝化棉中加入樟腦是可以製作出來膠片,可是這東西穩定性太差。隻要不小心磨擦了都能燃燒。”
“硝化纖維的含氮量越高越不穩定,你可以減少硝化時硝酸量,盡量減少含氮量。”張知木說“不過你要是想徹底解決這不穩定的問題。你們可以研究用醋酸和醋酐處理纖維,那樣產生的膠片才是最穩定。不過可能要複雜一些。首先要用醋酸活化纖維,然後用醋酸喝醋酐處理。至於具體怎麽弄,還要你們試驗著弄。”
“我們還是在硝化纖維上改進一下,這東西馬上就能用。你說的醋化纖維我們安排人慢慢的搞吧。”清風子對他的膠片還是很上心的。
“你要知道,醋化纖維搞出來對我們的世界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那可是十分穩定的塑料,那東西既可以熱壓出來我們需要的製品,又可以注塑出來我們需要的各種形狀用品。”張知木提醒清風子這東西的重要性。
“我會重視這件事兒。”清風子點點說,“我想沒猜錯的話,張總這次來還是關心那個煤焦油分餾的事兒吧?”
張知木一笑說:“主要的是這件事兒。”
“這件事兒張總不用擔心。我們已經開始試驗了。不過我們分離的油好象不明顯。我們還需要再試試,會很快見效過果的。”清風子說,“至於你需要的甲苯我們還沒開始進行。隻要我們的分餾塔可以正常工作,我想甲苯分離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我知道清風子師傅,你們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這件事兒就請你們抓緊進行,我們的柴油機和汽油機基本搞出來了,就等著油進行實驗。”李雲鶴說。
“好了我知道,我們會抓緊的。張總還有事情,請講吧!”清風子說。
“我們馬上要搞一種陰極射線管兒顯示器件,需要用氧化鋅。還要請您幫幫忙。”張知木說。
“氧化鋅用處太大了,為了李雲鶴他們的橡膠,我們就給他們生產了不少。還有那些搞搪瓷的,也是我們的氧化鋅給他們幫了不少忙。還有鋅白做的漆和塗料,用處越來越多。你們用就得了。”清風子沒覺得這還是個事兒。
張知木說:“我們用的熒光粉用的氧化鋅需要純度很高,而且還需要在裏麵添加少量的硫化鋅、氯化鋅,這樣才能搞出來發光效率很高的熒光粉。可能是需要做不同比例的材料,才能試出來哪種材料比例效果最好。”
“這件事兒,我們可以幫他們搞。可是最好的辦法是,他們學會怎麽製作不同添加劑的材料製作方法,這樣他們自己搞試驗就方便多了。這件事兒難度不大,他們掌握起來也很容易。”清風子很痛快。
“行這件事兒,我就讓揚昌他們直接來找您。”張知木說。
知道清風子的時間太緊張,他們就趕緊告別出來了。
回到窯崗的崗上,張知木說:“我要見一下閻興,然後和他去秀容見那位知縣大人。”
楊玉琳說:“我可不去了,去秀容的路越來越不好走了。坐車也不舒服。”
張知木對李雲鶴說:“對了,我還要找你說這件事兒呢。我們準備在秀容和窯崗之間,建一條電車道。就是修一條比我們現在的火車要窄的鐵軌路,我們造一種用電驅動的電車,來回運送客人,這樣就能減少這條路上運輸的壓力。等我有時間把李迪他們請來,我們一起研究一下如何搞這東西。”
“這是好事,我看能行。我就等著聽你的。”李雲鶴說完走了。張知木徑直來到閻興的辦公司。
閻興辦公司可是人來人往的很熱鬧,見到張知木到了,閻興說:“知木,你先坐。我這邊馬上就完。”
等了一會兒,閻興把圍著他的人都打發走了,對張知木說:“我這裏每天都是這樣,很熱鬧。”
“別搞的太累了。”張知木說。
“現在,要是沒有人來找我,我還要不習慣呢。”閻興說,“你來一定是有事兒。說吧。”
“我看你現在沒有事兒了,就跟我去一趟秀容,我們去見見那位知縣大人。”張知木說。
“你還真的需要去見見這位知縣大人。”閻興說,“不然這個人還是很尷尬的。你說他沒有離開秀榮,還是做著大明朝的知縣。可是警察都換成我們的人了,他還是拿著我們的俸祿。你說他別扭不別扭。不過我們沒有給他再派其他官員,秀容的事兒還都歸他管。可是我們下一步要有很多政令要下達了。不把他的事兒理順也不好辦。再說了,我也要給老三一個交代啊。”
-------------
五線曲譜、振蕩電路、剖腹產手術。郭守敬製造合金炮,關漢卿創作《西遊記》。--《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