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喇叭廣播堵住退路


    張知木和李雲鶴來到揚昌他們的實驗室,揚昌領著一群人正在這發愁呢。


    看見揚昌他們一個個熬得通紅的眼睛,張知木很心疼。他知道揚昌他們的這邊的人不是在工作,簡直是在拚命。很多的時候,他們進了實驗室就是幾天的不出來。而且他們這些人不是一兩個人這樣,而是他們整個團隊都是這樣。張知木幾次提醒揚昌,長期這樣不行,可是揚昌每次都是答應的很好,結果效果甚微。


    見張知木和李雲鶴進來,揚昌給他們讓個座,又讓屋裏的同事們都先休息一下。


    見揚昌情緒不高,張知木笑著問:“看來遇到困難了!這是正常的,你們做的事情,都是前麵沒人做過的,每一樣東西都是創新。你們可能不知道,你們現在做的東西,對整個人類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你們既然走到這條路了,解決困難就是你們日常工作。”


    揚昌垂著頭說:“道理我懂,可是有的時候就是太難了。可怕的是,我們經常覺得哪裏都對,可是就是結果不對。弄得你一籌莫展。”


    “說說,你們具體遇到啥事兒了。或許我會幫你們的幫忙。”張知木說。


    揚昌用手指著屋裏放著的幾個號角形喇叭,說:“張總,你看到了。那是我們搞出來的喇叭,可是我們接上放大器和麥克,沒說話,就開始發出來刺耳的尖叫聲。我們想盡了辦法也不行。”


    張知木聽了哈哈大笑,這樣的事兒,在前世的時候經常出現。有的時候,給一個會議室安裝會議音響係統,這是最常出的問題。看起來簡單,弄不好對付這種嘯叫聲,會讓你花費很多時間。


    見張知木大笑,沒等他說話,揚昌就站起來問:“張總,你別笑了。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張知木說:“這樣,你把所有的喇叭都拿到窗台上,打開窗戶,喇叭口朝外。你們再試試。”


    揚昌馬上喊來了他的同事們,按照張知木的說法,試了一下,果然嘯叫聲沒了,用話筒說話,聲音從喇叭裏麵放大後發了出去。


    張知木過去調了調音量,“喂喂”的試了試,感覺還行,就對著話筒唱了一曲《小城故事》。


    張知木的歌聲,經過這幾隻喇叭放了出去。窗外好多人,從沒聽過這麽大的聲音,還是歌聲。窗外一會兒就聚滿了人。張知木一曲唱完,外麵的人就喊“再來!再來!”。


    看見外麵的人興致很高,張知木對著話筒說:“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我們前線的將士們在打勝仗,我們後方的同事們也不斷的創造奇跡。今天大家就是這個奇跡的見證者。今天高興,我最後再給大家唱一曲《又見炊煙升起》。”


    張知木一曲唱完,外麵的人更多。不過張知木知道不能再唱了。否則話就沒完沒了了。


    不管外麵“再唱一個”的聲音,張知木讓揚昌把窗戶關上。


    屋裏麵靜下來了,張知木說:“揚昌,祝賀你們的放大機和喇叭都成功了。我也看到你們的眼睛都是紅紅的,我看你們都先回去休息一下,身體要緊。”


    揚昌說:“張總,你給我們說說是啥道理吧,不然我們回去也睡不著覺。”


    “是啊,是啊!張總。”揚昌的弟兄們,也七嘴八舌的說。


    “好好!我告訴你們是怎麽回事兒。由於你們的放大器增益太大了,從話筒出去的聲音被放大以後,從喇叭出來又進入到話筒裏,形成了正反饋,所以產生了震蕩,因此產生了嘯叫聲。你們看,我們把喇叭口衝外麵就好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采用減小放大增益和話筒遠離喇叭的辦法。其實有些情況,你們調轉一下喇叭的方向或者話筒的方向就可以解決決問題。不過有的時候,靠這樣的辦法不行。技術上可以把輸出的話音進行頻率改變也可以避免形成正反饋,可是這樣的話,容易產生失真。我們還可以采用雙話筒的辦法,讓話筒一個對著說話者,另一個對著反方向,他們要反相想接,這樣反饋的生音信號就相互抵消了。這種用法特別適合適合象文化宮那種地方,不但可以去嘯叫,人多時很大的噪聲都可以抵消掉,還不影響對著話筒說話的聲音。”


    揚昌一拍腦袋說:“我們這些人,就在這個屋子裏麵調啊,改啊!都快瘋了。”


    張知木說:“揚昌,現在該給你們的弟兄們放個假休息一下吧。這些搞完了,你們要先給文化宮和我們的學校操場都搞出來這樣的擴音係統。還要搞出來戰場上可以用的,更大功率的擴音係統。我們可以用擴音器進行心理戰。還有你們的紙盆式喇叭還要搞,以後這東西會進到千家萬戶的。”


    揚昌說:“好!放心,這些事兒我都會安排專人來搞。我們有了電子管兒這東西真好,這段時間我們的電流表和電壓表已經可以測量很小的信號。那個頻率計也開始使用。有了這東西,上次你交帶的那種音頻振蕩器調試起來何容易。我們馬上就要用新搞出來的音頻振蕩器把所有的電報機都改造一下。改造完了的話,收發電報就方便多了。還有,我們研製那個電焊機,可是浪費很多電子管兒。現在我們把製冷問題解決了之後,已經沒問題。陸文臣他們用起來很滿意,正在試用。不過我已經安排人專門搞他們用的那種大電流的電子管。那樣的話使用壽命還會長一點兒。”


    張知木說:“電焊機你們要抓緊。我們造船的工作就要開始,陸文臣正在大批的培訓焊工,很快的就要大量的用到電焊機。”


    揚昌說:“我會親自抓這件事兒。”


    “你千萬不要陷在這些具體事務裏。你要把能安排下去的工作盡量安排下去。你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張知木說。


    揚昌問:“我們搞的東西還不重要嗎?”


    張知木一笑說:“你們現在搞的都是最基礎的。記得我跟你說的,你們要搞無線電話和無線電報嗎?你們現在做的都是為那些打基礎的。不過我沒想到你們的進展會這麽快。現在我們已經具備了搞無線電的條件,那才是你們的重點。那些一搞出來,整個世界都要為之一變。”


    張知木的話讓揚昌已經興奮的滿臉通紅,“張總,至從跟著你走上了這條路,我和我的弟兄們都知道,我們這輩子活的值。”


    張知木說:“別激動。以後的事兒多著呢。你們休息一下,我安排時間來給你們講講課。不過,你們生產、外麵施工和家裏科研的人員都安排好人。我覺得你們還是要多找一點年輕人,現在就要培養。我還是那句話,現在有多少人將來都不夠用。”


    揚昌說:“是啊,張總。不用將來,現在我們的人就是已經不夠用了。當初你這樣說,我們還覺得有點不信。現在知道的有點晚了。”


    離開揚昌這裏,張知木對李雲鶴說:“陸琪幫完劉本勝他們的忙,還要撤回來,讓他在你們這邊搞機械設計。我忘了問,他們的麻紡設備搞的怎麽樣了?”


    “搞完紡織機,搞麻紡機就是簡單事兒,他們早搞完了。不過前一陣一直打仗,也沒有麻可紡,機器也一直停著。不過陸總已經安排人采購麻去了。”李雲鶴回答,又說:“我們的麻紡廠也需要很多人。幾個場子都要擴建,也需要很多工人。我看這次俘虜回來了,我要去挑幾千年輕的。先安排人培訓著,等用人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用。”


    張知木說:“你就別小心眼了,一下子挑出來萬把千的十七八歲的,培養個一年半載的就可以上崗了。有老師傅帶著,很快就能頂人用。你這邊需要的人將來都是要搞技術的,所以人要你們這邊先挑選。”


    “好吧!”李雲鶴答複了一句,腦子又想到別的事兒,他問:“張總,太原我們已經打下來了。我們啥時候搬到太原去啊?”


    “我們搬到太原去幹啥?我們去了那裏,皇上知道了,還不以為我們要謀反啊?所以啊,太原我們是堅決不能去的。不過我也看好了太原哪個地方,以後我想在太原那裏建一所學院。那些什麽王府之類的改造一下就是很好的一座學院的校園。”張知木說。


    張知木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小紅玉在這裏等著呢。


    楊玉琳對張知木說:“小紅玉等你等的心焦啦,也不知道心疼人?”


    張知木聽出來了一點酸味兒,說:“有你陪著,小紅玉還能心焦啊?”


    小紅玉也不是善茬子,“哎呦!你們兩人一唱一和的到是很默契啊。讓我們外人都沒法說話了,我都不知道是該走還該留?”


    張知木是哈哈大笑,說:“哈哈!你沒法說話都說了這麽多,要是有法說話,該說多少啊!”


    “嗬嗬!你看看,還是一家人向著一家人。我真的不敢說話了!”小紅玉笑的花枝亂顫的說。


    跟著張知木來到了裏屋,小紅玉坐下,說:“張總,我這次來是想和你說,我們想到前線去慰問我們的前線將士。希望你幫我們安排一下。”


    “這可是好事兒啊,我替前線的將士們謝謝你們。不過這件事兒可能要等一些日子,因為現在前線正是很亂的時候,陣線一直沒穩定。每天都在變,你們現在過去,前線還要安排人保護你們的安全。等過一些日再說吧!”張知木說。


    小紅玉點點頭說:“哦!是這樣。張總,我們仗啥時候能打完啊?”


    張知木說:“快了!我們不想死太多的人,所以一直控製著戰爭的進程。”


    “張總真的是絕世英雄啊!戰爭的進程竟然也能控製。不知道能不能問一下,打完山西,張總下個目標是哪裏啊?”小紅玉由衷的讚歎,又問。


    張知木說:“我倒是想讓山西先修養生機,別的地方我們還沒有能力顧及得上。看來小紅玉也是女中豪傑,不知道你有啥看法?”


    “陝西!”小紅玉斬釘截的鐵的說,一雙明眸望著張知木。


    張知木從心裏佩服這個小紅玉,要說思想上的,黃玉坤和楊玉琳都達不到小紅玉的水平。


    看到小紅玉麵露得意之色,張知木故意說:“小紅玉,難道你不懂女子無才便是德嗎?”


    “張總是在誇我嗎?”小紅玉問道。


    張知木說:“我們做的事兒,就象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山西守是守不住的。我們絕對不會讓李自成再打過來一次,所以有機會兒,我們會出去收拾他們。”


    小紅玉說:“記得我和張總說過,您缺一位丞相嗎?”


    張知木很莊重的看著小紅玉說:“李茂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選,隻是一直沒機會給他表現。”


    此時張知木已經把小紅玉當作一個朋友來談這件事兒了。


    小紅玉說:“李公子一直遠離你的身邊,如果他突然回來負責大事兒,你就不怕他‘一任群芳妒’嗎?”


    “沒事兒。龍到哪裏都是龍,熊到哪裏都是熊。該做的我會都做好。”張知木對小紅玉的好感一點點的在增加,在自己的身邊,除了陳玉峰還沒有誰和他談過如此深入的問題。這讓張知木心裏感到很溫暖。


    不過張知木知道,小紅玉在屋裏和他談話,楊玉琳在外麵可是坐不住的。張知木趕緊收住話頭說:“這樣的事兒,出去不要再說了。”


    “張總,放心,紅玉知道輕重。”小紅玉說。


    “那就好。”張知木說話的時候,看著小紅玉。小紅玉眼裏的目光暖暖的。


    這次是小紅玉不好意思了,說:“這仗要是早點打完就好了。我已經好久沒回南方看看。好多衣服也要回南方買一些。”


    “是想家了吧。放心吧!很快的。我們沒時間陪著李自成玩。”張知木說。


    往南推進的窯崗民軍,一共有三路人馬。


    第一路的是李菁他們的小分隊;第二路的是柳成潢他們在汾河西麵的一路;第三路的是陳玉峰他們率領的大隊人馬。


    李菁他們一路跟著撤退的大順軍士兵們,來到運城前麵的時候,了解到,運城是大順軍的匯合地。可是有不少人已經向風陵渡方向開拔,而且得到了消息,到這裏的李岩和紅娘子,已經被李自成給騙到大帳裏麵就給捉了起來,李自成已經率領人馬離開了運城。運城隻留下軍師和劉宗敏收攏後麵的人馬。


    李菁判斷,李自成的大軍想靠船通過風陵渡完全渡過黃河短時間是不可能的,後麵的範成坤他們的船隊很快的就會封鎖黃河,可是李自成他們還有沿著黃河跟著劉芳亮後麵的一條路。李菁的想法是,這個方向的大順軍跑多少都行,可是東西不能讓他們帶走。他決心已下之後,安排好自己的小分隊,親自帶人來到了曆山。


    曆山上的人見到李菁帶人來,差一點沒哭出來,他們這裏一點窯崗那邊的消息也沒有,那份焦急實在煎熬。見到了李菁,李菁把情況簡單的一介紹,曆山上的弟兄們都蹦了起來。有人說:“我就說,李自成到我們窯崗那邊更占不到便宜。”


    曆山的弟兄們也把他們打退了幾次李自成進攻的事兒介紹了一遍,李菁說:“你們的功績,窯崗那邊都會給大家記著。你們是立了大功啊。”


    曆山的頭領都是原來的官軍軍官,他們知道曆山不會再有戰事了,大頭領說:“我們這裏沒有事情了。李隊長我們跟你下山去吧,看看能不能撈到仗打。”


    李菁說:“實話告訴你們,我上山來就是請你們的。我們窯崗這次的計劃是,直接拿下整個山西,所以你們的山上,以後除了生產之外,沒必要屯這麽多兵了。現在你們選一些精兵跟我下山去。我們要把李自成東逃路給他們堵上。你們看怎麽樣?”


    曆山的頭領們高興的說:“太好了,這一陣子可把我們憋壞了。”


    大頭領說:“我們挑出來五百精兵沒問題。要需要的話,還有兩萬鹽幫弟子。”


    李菁說:“你們出五百人,剩下的留守山寨。從鹽幫裏麵挑出來兩千人跟著我們下山。另外告訴鹽幫兄弟,鹽幫到窯崗的弟兄們已經編到窯崗的隊伍裏麵。我們是一家人。”


    “放心,李隊長。在這裏。我們和鹽幫的兄弟們早就是一家。今天晚上好好的休息一下,明天一早我們帶領兩千五百人跟著你下山。”曆山的大頭領說。


    在河津安排好了一個營的步兵留守,柳成潢帶領著隊伍渡過汾河的時候,和陳玉峰他們取得了聯係。陳玉峰命令他們沿著黃河配合範成坤他們的水軍慢慢的逼近風陵渡。陳玉峰他們的大軍迅速的壓向運城。


    這時候,軍師宋獻策和劉宗敏在也不想再被窯崗人包圍了,他們丟棄大批輜重,一起逃向風陵渡。


    可是風陵渡附近黃河水流很急,船隻日夜不停來回運送大順軍士兵,速度也快不了。


    來到風陵渡的宋獻策,知道李自成已經到了潼關,心裏鬆了一口氣。可是當他發現,李自成攜帶的大批金銀珠寶的車隊還停在黃河北岸的時候,一股熱血在胸中上湧。可見李自成過河的時候是多麽狼狽了。可是這是大順軍的吃飯的本錢,怎麽會丟在這裏沒人管呢。


    宋獻策環顧四周,對劉宗敏說:“權將軍,如果我們用船運這些箱子,不讓擠在碼頭上的士兵上船的話,士兵們能把箱子推到黃河裏麵去。我看我們派一隊人馬,沿著黃河北岸追著劉芳亮進軍的方向向東走,遇到有碼頭有船的地方再過河。不能把這些留給窯崗人。”


    劉宗敏說:“軍師,我親自帶人去吧。”


    軍師宋獻策說:“不用啦!別為這些身外之物搭上你啦。我們做的夠多了。安排一個可靠的人帶領一萬騎兵就行。反正這裏也過不去了。”


    他們那裏知道,李菁已經算準了他們這條退路,正帶人等著他們呢。


    -------------


    麻醉、消炎、輸血、縫合,外科手術;郵編、憲法、專利、股票,科技創新。--《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