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群雄觀望窯崗神槍


    這幾天大順軍沒有進攻,窯崗的街上好像更熱鬧了。商場裏麵是整天的人來人往的,這些人好像是每天來一遍商場也不夠是的。因為能躲到窯崗來的人都是有錢人,他們能在這戰亂的歲月裏,找到窯崗這樣的一個安全的地方覺得非常的幸運,就連那些平時非常節儉的人,到了這裏也舍得花銀子了。窯崗的大小飯店酒館兒,一到晚上幾乎的是滿的。白天那些女人們,差不多把各個商鋪,特別是窯崗圈樓百貨的各個櫃台都看個仔細。那些有銀子的公子少爺,在這裏更是有難得的露臉機會。他們專門在商場裏麵最貴的地方吃飯,要讓大家都看他在裏麵顯富。窯崗文化宮的演出門票,幾乎是場場爆滿,尤其是那些甲等票更是早早的告罄。窯崗這裏除了煙花柳巷之外,是應有盡有。那些公子哥們,這時才知道窯崗這樣的地方,是有多少銀子也顯不出多來。特別是窯崗人把每個客店和酒樓等公共場所,都安裝上了公用電話的時候,更讓這些公子哥兒們著了迷。他們可是不在乎打一次電話要花兩個銅板,就是聽一聽接線員含糖量極高的聲音,他們也願意花兩個銅板兒。


    這些電燈電話和冬日裏的暖氣,讓這些有錢人羨慕不已。他們以前覺得過得比別人強得多的日子,相比之下才知道和窯崗這裏相比差的太遠了。那些年輕心活的公子哥們兒到處向人打聽,窯崗那一片要向外麵的房子啥時候開始賣。


    一次晚上張知木帶著小青小虎遊泳的時候,小虎說了一個秘密,“舅舅,那天我舅舅來了,說要買房子,把我媽媽氣哭了。讓我媽媽給趕走了。”


    小青聽小虎說完,有些生氣了,說:“小虎,不是不讓你說嗎?你還是給說出來了。”


    張知木說:“沒事兒,就當我沒聽見,好吧。”


    原來,是黃玉坤的哥哥他們也躲到窯崗來了。本來他們是沒有臉麵來見黃玉坤的,可是聽說了窯崗有一片房子要賣,許多人都在惦記著,可是看起來是狼多肉少,誰隻要能買到手房子,到手裏就能賺銀子。這黃家的哥倆,猶豫來猶豫去,覺得還是要厚著臉皮求求自己妹子。他們想黃玉坤終究是自己的親妹子,他一定能給個麵子,可是他們沒想到,當初黃玉坤落難的時候,他們就沒想到黃玉坤是他們的親妹子。


    所以,他們上門兒來找黃玉坤的時候,黃玉坤幾乎沒讓他們進門兒。還是表姐在這裏一直勸,黃玉坤才勉強的讓他們哥兒倆進屋坐著。


    當這哥倆說要黃玉坤幫著買房子的時候,黃玉坤說,這事兒她不上忙。


    結果黃家哥倆就生氣了,老大說:“玉坤,我們是你的親哥哥,你這點事兒都不幫忙,太說不過去了。你過得好了,就不認家裏人了,父母地下有知,也不會讓你的。”


    這話真的給黃玉坤惹火了,她說:“你們現在到認我是你們親妹妹,我當初落難時,你們為啥不認我這個親妹妹。今天別說我不會管買房子的事兒,就能管也不會管你們這樣的白眼狼。我要是管你們了,父母在地下也不會原諒我的。你們趕緊給我滾吧,別讓我再見到你們!”


    這哥倆連滾帶爬的滾蛋後,黃玉坤氣的大哭一場。這件事兒,讓小青和小虎的心理很不好受。由於不想給張知木添堵,黃玉坤告訴姐弟倆,這件事兒別讓舅舅知道,可是小虎還是沒忍住,把這件事兒和張知木說了。


    不過通過這件事兒張知木知道窯崗的房價要漲,也說明窯崗的人氣會越來越旺。


    李自成的大順軍被窯崗人拖住了。高興的可是大有人在。


    北京紫禁城裏的崇禎皇上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李公公經常會發回來戰事的消息。當李公公發回來消息說,張東家說了,有他們窯崗人在,就絕對不會讓李自成他們進攻北京。這讓崇禎皇上格外的高興了幾天。隻是那些討厭的文臣們,卻說:“皇上,這下子張知木他們的翅膀硬了,我們更不好對付他們了。不如讓錦衣衛在他羽翼還沒豐滿的時候除掉他,等他飛起來,我們就奈何不了他了。”


    這讓崇禎皇上很惱火,他心想,我們現在花著窯崗人的銀子,窯崗人為我們抵擋著李自成的百萬大軍,他們不知道感謝,或者如何支援一下窯崗人,卻想著如何除掉這個窯崗的張知木,他們也不知道是怎麽想事情?如果沒有張知木,李自成的百萬大軍很快的就會打到北京城下,現在大明朝還有誰能擋得住李自成的大軍。


    不過要說崇禎皇上對窯崗的張知木一點戒備沒有也不是,現在窯崗人究竟有多大的本事,他也沒有個數了。據說,窯崗人老少加起來也沒有二十萬人,可是竟然能把李自成打的一點辦法沒有。崇禎皇上也擔憂,闖賊終究是有百萬虎狼之師,如果長久下去,他也怕窯崗人擋不住。可是現在自己想幫窯崗人的忙也幫不上。至於窯崗人肢膀硬了之後怎麽樣,崇禎皇上還管不了那麽多。


    按說,窯崗人和李自成打得不可開交,顧不上長江兩岸的事情,左良玉和張獻忠他們應該趁機多占一些李自成的地方才對。可是他們兩位誰也沒有動作。因為他們都是梟雄,他們更希望窯崗人和李自成打的兩敗俱傷,而且是傷的越厲害越好。他們才不會這時候給任何人幫忙的,要是想得利的時候,也要看是誰輸了,他們一起對付輸了那一個。


    不過讓左良玉和張獻忠都沒想到的是窯崗人竟然如此的厲害,以前他們都是希望李自成能在山西,多吃一點兒窯崗人的虧,因為李自成的力量太強大了。可是現在他們反過來了,他們倒是更害怕窯崗人。李自成如此強大的百萬大軍都打不過窯崗人,窯崗人不是更可怕嗎?所以他們更希望窯崗人能輸掉了。所以這個時候,他們更不會對李自成采取任何行動。


    遠在遼東的滿清,雖然這次進入大明朝遭到了大敗,可是現在已經修養完生機,那些碩貝勒們幾次向皇太極請戰,要一雪前恥。可是軍師範文程卻力排眾議,反對出征。


    他對皇太極說:“汗王,你知道的,大明朝至少有一萬萬人以上,幅員十分的遼闊,如果論起兵力,他們的兵員幾乎是可以無窮無盡的。我們幾次得勝,都是勝在他們官員政治腐敗貪生怕死不團結上了。如果每次他們都能象上次那樣和我們拚命,我們沒有勝算。”


    一位碩貝勒說:“難道鑲紅旗的仇就不報了嗎?難道老罕王滅掉大明朝的遺願就忘了嗎?”


    皇太極喝住這位碩貝勒說:“住嘴!讓軍師把話說完。”


    範文程說:“我們要想入主中原,一定要利用好漢人。他們現在正在窩裏打的熱鬧,我們就在這裏繼續修養生機,等他們打的兩敗俱傷,我們再去收拾殘局。如果現在我們的進攻,他們如果休兵一起對付我們,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挺著讓我們殺,我們也會殺得手軟。”


    皇太極說:“還是軍師說的對。你們都給穩住氣,等待時機合適再說。”


    皇太極的這位軍師範文程可是很有來頭。範文程祖籍江西,他是生於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遼東沈陽衛(今沈陽市),是北宋名相範仲淹第十七世孫。努爾哈赤攻陷撫順,範文程參加後金政權。由於範文程是漢人對漢人非常了解,凡是對付明朝的策略、策反漢族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製度的建設等等,他都參與決策,深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倚賴。如果曆史沒有改變,範文程還會侍奉順治和康熙皇帝。如果他祖上的那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知道,自己的後代會出了這樣一個大漢奸的話,會不會寧願斷子絕孫呢。


    不過曆史總是這樣的,漢奸這個事兒好像有的時候也不好說。前世的時候都說林則徐禁煙有功是個民主英雄,又有誰說他說是漢奸了呢!如果抗日戰爭沒有勝利,日本人一直占領著中國,汪精衛還是不是漢奸了呢?


    曆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一切都是按照張知木的預想的那樣發展的,軍事上的事兒張知木基本上不太擔心。不管外麵的事兒,張知木這兩天組裝的自行車有了點眉目,雖然好多零件都是進行了反複修改,可是終究是湊齊了一輛自行車的零件。李雲鶴給張知木找來幫忙的兩工人,說啥也不相信兩個軲轆的自行車能坐上去騎著走。張知木說:“你們照我說的做完就行,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這個自行車的鏈條是張知木看著兩個工人一節節鉚好的,因為這個鏈條太鬆了不行,太緊了也不行。鏈條最後和在一起的時候留出來了一節活扣,作為拆卸的接口。現在張知木要做的是自行車內胎的氣嘴,這需要將銅製的氣嘴和膠皮壓在一起後還要用膠粘在一起。沾完事兒需要壓一段時間,因為現在的膠沒有前世時的那種快幹膠。不過這樣的膠粘完了會更牢固。


    等著粘接自行車氣嘴的功夫,楊昌樂顛顛兒的來找張知木了。一見到張知木,楊昌就說:“我說到處打電話找你都找到不到呢,你這裏兩手黑泥幹啥呢?”


    張知木說:“我在搞一個新東西,暫時保密不告訴你們。看你樂嗬嗬的,是不是電子三極管兒弄好了。”


    楊昌說:“這次全弄完了,我們把它的各種參數曲線都給測完了。最主要的是我們再測的過程中,對電子三極管兒的認識更深了。起碼的我們可以用它們給信號太小的電話機加一級甚至幾級放大,這樣的話就能把電話傳的很遠很遠。”


    說完楊昌把幾張測試的參數曲線土遞給張知木。


    張知木說:“看來你們三極管兒的測試沒白測。你們想到了用電子管給電話做放大器是很好的想法,其實你們還可以給電報機做放大器,他們的靈敏度可是比繼電器中繼的靈敏度高上百倍甚至千倍,有了他們以後中繼站點就不用那麽多了。不過,你們要記住中繼的靈敏度太高了也不行,因為那會影響抗幹擾能力。”


    楊昌點頭說:“看來我們要學的東西,還太多了。”


    張知木說:“你算說對了。你們對電子通信的事兒還沒入門兒呢。你們安排一下,我還要給你們上課。我先要給你們講講簡單的放大電路,和簡單的濾波電路。”


    楊昌說:“好啊,我們隨時都有時間,你啥時候有時間我們就都來聽課。”


    張知木說:“你們還是多弄一些電子管兒,我們有很多實驗要做呢。另外,我看你們的碳膜電阻已經弄得不錯了,我想讓你們製作一些小容量的電容。這些東西是我們以後離不了的東西。”


    楊昌問:“小容量的電容也是用碳膜做嗎?”


    張知木說:“不用。其實你們知道,電容就是兩個電極板間的加了電壓以後,能產生正負電荷的東西。我們可以在一個很薄瓷片兩麵,弄成金屬薄膜,再連上兩個導線,這樣就是一個以瓷片為介質的電容了。你可以按照這樣的辦法製作這種瓷片電容;也可以用這辦法,製作以雲母為介質的雲母電容。這樣的小電容一定要製作出來很多種成係列的不同容量的電容。以後你們就會知道這些東西的妙用了。”


    楊昌說:“我回去就安排他們製作電容。可是我們更希望你早一點的給我們講課。”


    馬上就要用到自己的專業了,張知木心裏有了一絲興奮,不會過現在搞微電子技術,幾乎沒有任何基礎,一切都要重來,包括從元器件的製作開始。為了能進行,將來電路的調諧,張知木回到辦公室,就拿出來圖紙和鉛筆,畫了幾張可調電容的圖紙。


    畫完圖以後,張知木打電話喊來了楊昌。


    楊昌來了以後,張知木說把圖紙遞給他說:“以前我們用的元器件參數都是做好了就固定的,可是以後我們會經常用到可變參數的元器件。這套圖紙就是一個可變電容的圖紙。”


    楊昌看了看圖紙,沒看明白,“可變電容?”


    張知木說:“對可變電容,也叫可調電容。它的原理就是通過改變電容極片間相對的有效麵積,來改變電容的容量。你看這個電容有兩組極片組成:固定不動的一組極片稱為定片,可動的一組極片稱為動片。這種可變電容也叫空氣介質電容,因為他的介質就是空氣。一般的我們還可以將倆個或者三個可變電容做在一個軸上,分別叫雙聯電容和三聯電容。”


    楊昌說:“這麽複雜的電容能幹啥用。”


    張知木說:“現在一下子跟你說不清這事兒,總之這東西以後會非常的有用,可能你都會離不開來這東西。你先拿著圖紙找李雲鶴讓他們安排生產吧。”


    楊昌卷起圖紙說:“好吧!我馬上就去找他。不過張總我有個想法不知道行與不行。你看我們的電子方麵的事兒越來越多,一點點兒小事兒都是找李雲鶴給安排,實在是不方便。我想我們電子廠是不是也可以弄一些簡單小型的機床過來,我們這邊的工人有不少以前都是開過機床的,這樣的話,有些小事兒我們自己就可以解決了。”


    張知木說:“這是個好想法,以後你們自己還要建自己的機加車間,自己獨立進行生產。現在條件不成熟,不過你們可以弄幾台小型的機加設備。這件事兒我見到李雲鶴我跟他說,讓他給解決。”


    楊昌走了不久,孫亮帶著幾個人來了。張知木看見孫亮他們有人拿著用布包著的步槍,問他們:“怎麽樣?是步槍瞄準鏡弄好了嗎?”


    孫亮說:“是的,我們是在李雲鶴為我們精心加工的步槍裏麵挑出來了幾把步槍,配合我們的瞄準鏡,經過仔細的瞄準較射,搞出來了幾隻瞄準鏡和步槍配合的非常好的步槍。”


    張知木說:“歐?說說看,你們挑出來較射好的步槍能打到啥程度?”


    跟孫亮一起來的一位李雲鶴配給孫亮的較槍射手說:“用這種步槍,單發射擊,四百米內標準靶子可以說能百發百中,打人頭根本沒問題。”


    張知木說:“這可是太好了,等李菁回來,我讓他們去你們那裏領槍去。你們要好好的教教他們的射手。”


    方才說話的較槍員說:“張總,還是他們的人來了之後,我們考一考吧,看看他們是不是適合使用這樣的槍。這些槍挑出來一支可是很不容易的。沒有一點兒射擊本事兒,使用這樣的槍,那是可惜了這種槍。”


    張知木知道孫亮和這幾位較槍員,在這幾支步槍身上花費了很大的精力,他們挑出來搶的,一定是槍中的極品。所以他們對使用它的人也會有要求,這事很好理解,張知木也願意鼓勵他們的這種敬業態度。


    張知木說:“你說得對,你們手裏的槍上已經融進很多人的心血,他們都是有生命的,是我們窯崗的神槍,一般人也沒有資格使用它們。你們是最有權利說誰有資格使用這種槍的。李菁他們來了,由你們負責考核。如果他們都不合格,我們的槍就放到庫裏,一直等到有人有資格使用這種槍為止。”


    =======================


    滑翔飛傘、橡筋航模、製作鋼琴、組建空軍。--《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