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邱老幫主斬首行動
從冶場過來的這些文人們,以前都是當過官兒的。而且官兒小了還到不了冶廠這裏。今天張知木的講話,也就算是和他們打了一聲招呼,這一聲招呼,可是在他們那些經死了的心裏引起陣陣波瀾。在他們的心裏,隻有當官兒才算是人上人,才是人生成功的標誌。可是當窯崗人的官兒,讓他們還是沒有心理準備。盡管他們早就對朝廷失去信心了。可是這當窯崗人的官兒實際上也跟造反差不多了,盡管張知木說的很婉轉,這是組織民眾自治,好像還是替朝廷操心。可是等一切都穩定了,朝廷不派人接收來才怪呢。而窯崗人要是能放手不管那更是不可能的。聽張知木的意思,以後還要將所有的地方都建成和窯崗一樣的,那就是張知木已經下決心將打下來的地方據為己有了。從這一點兒也可以看出來,張知木根本沒把李自成就要打到眼前的百萬大軍放在眼裏。不過這是窯崗人又給自己重新出去當官兒提供了一個機會,這是絕對不能放過的機會。可是窯崗人的官要怎麽樣當,還真的不知道。不過窯崗的這些領導,可不是朝廷的那些昏官,自己出去當的這個官兒,絕對不會個輕鬆的事兒。不過張知木今天也說了,要是出去當官兒的話,還要好好的想想怎麽辦,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否則的話,可能還輪不到自己。
這些文人,大多數都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不過張知木的話也就說了一半兒,就把他們都放在了一邊,沒有下文了。因為需要他們出去當官兒,還要等一些日子。這段時間正好讓他們好好地想一想。
這段時間,李自成把晉南大部分州府縣都給打了下來。山西各地官員,有不少直接就丟下百姓跑沒影了。
秀容知縣可是沒跑,他不斷地組織訓練城中的軍人百姓準備迎戰。知縣大人一連幾次跑到窯崗來見張知木請求支援。因為修容守城的官軍太少。張知木也已經答應他,一定會協防他守住秀容。告訴他,如果打起來,最少會派一千火槍兵和炮兵支援他們。
張知木說:“大人,你來的是時候已經看見了,我們在離秀容四裏地的地方已經建了一個方城炮台,那就是為了支援秀容準備的,我們的重迫擊炮在炮台上就可以支援秀蓉城。另外我們已經為秀容準備了大量的**。秀容城牆高大堅固,我們有**從城上往下扔的話,效果會非常好。到了秀蓉城下,有多少人也不夠我們炸的。”
秀容知縣說:“那就快點兒把**給我送過去吧。我們也要訓練訓練。”
張知木說:“那東西練啥,點著火往下扔就行了。我害怕你們保管不好被人家的給點著了。對了,李自成有個習慣,他要是進攻哪一座城的話,會先派大量的奸細進城,你回去後要格外的提防。”
可是秀容知縣不放心,隔三差五的就又跑來窯崗和張知木說這件事兒。
這一天,鹽幫的邱老東家也來找張知木聊天。其實張知木明白邱老東家知道窯崗人現在是最忙的時候,聊天也絕對不會是閑聊。
張知木讓楊玉琳給邱老東家上了一杯黃山毛尖。老東家端起杯子聞了聞說:“嗯!好茶。還沒入口已經芬芳四溢。”
張知木說:“這是李公子從江西九江帶回來的黃山毛尖,今年的新茶。一會兒我讓玉琳給您帶一點兒回去。”
“好好!那可太好了。我除了酒之外就好這一口。”老東家說。
張知木說:“明年就好了,長江水路我們想全年打通。以後用點兒好茶就方便了。”
看著老東家喝了一點茶,品味著,張知木說:“哎呀,這段時間事兒太多。也沒到你家裏去看看家人安排的怎麽樣了。”
邱老東家放下杯子,擺著手說:“賢侄啊,你就別客氣了。他們是做夢都想不到,還能住這樣的地方。我回到家裏,第一個晚上,幾乎整夜沒睡。你們想的太周到了,牛肉羊肉大魚都是堆著吃。我知道了就罵他們都是敗家的東西。我們雖然也算是大富之家,可是我們從來是不敢過的太奢侈。我的家人也就是逢年過節才能見到葷腥,哪能像這樣過日子。可是他們說,窯崗人都是這樣過日子的。那些在學校讀了幾天書的小兔崽子,更是狂的沒邊。就是這樣的吃喝還不滿意,說照學校吃的差遠了。”
張知木說:“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的一定要營養平衡。”
“是啊,我看讀書的幾個孩子,個子格外的高。”老東家看起來心裏很滿意的說。
扯了一會兒閑事兒,老東家進入了正題,“知木,你能不能把你今後的整個打算和我說一說?”
張知木知道老東家是久經風雨,對啥事兒都看得很清楚,也不用瞞著他,“老東家,我們很快的就會等來李自成的大軍。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因為他們終究是幾十萬的人馬。不過,對此我們也做了萬全的準備。我想老東家關心的也不會這個事情。你是要問,打完這一仗以後怎麽辦。是不是?”
邱老東家喝著茶,點點頭。
張知木說:“我們防守的目的是消耗李自成的有生力量,之後還是要把他們打跑才行。不然就我們窯崗自己在這裏,李自成在外麵圍著,我們也生存不了。我的想法是把李自成趕出山西去。我們把山西全部接管下來。老東家,你看如何?”
“好,我就想聽你這句話。這個朝廷我們指望不上,不如我們就不管他,我們自己來。”邱老東家說。
張知木說:“現在我們還不能和朝廷完全翻臉。我們的反擊,是替朝廷收複被賊兵占領的失地。”
邱老東家說:“得啦,我不管啥名目,造反的話,別忘了算我一個。”
“事情我也不瞞著老東家,我們現在沒有能力造反。北麵有蒙古在虎視眈眈,東麵是大明朝。西麵和南麵是李自成,如果我們反了的話,就憑我們窯崗這幾個人,會十分的困難。我們的策略是,支持朝廷,讓他們守住北方邊界。驅趕李自成讓他們把大明朝的殘渣餘孽替我們清除幹淨。我要建立一個新世界。”張知木解釋說。
邱老東家聽了點點頭說:“想法很好,說說我能幹些啥?”
張知木說:“邱老東家,我們是老朋友了,話都說到這份兒。我就把我們的想法和老東家說說。”
邱老東家坐直了腰,說:“我就想聽你的實話。”
張知木說:“老東家你說,我們現在天下大亂的原因是什麽?”
“這我可說不好。”邱老東家說。
張知木就把那個由於土地大量集中的原因造成的周期律等事情說了一邊。
邱老東家口對張知木的說法,表示讚同,又問:“你找到了跳出這個周期律的辦法嗎?”
張知木問:“老東家,能告訴我你家裏有多少土地嗎?”
“我家的主業是鹽業。可是各處買的地也有近千畝。”老東家說。
張知木問:“如果有人要把您的地都分了,你會怎麽樣?”
“當然和他們拚命了。難道你們也要搞那些均田地的事兒?”邱老東家說。
張知木說:“我們的主張,就是要讓農民人人有地種,這樣才能不會造成大量的失地農民造反。可是我們不想搞那種簡單的均田地的事兒。就象你家吧,你們有很多田地,可是那也是你們辛辛苦苦賺來銀子買來的,憑啥無緣無故的就分給別人。還有那些小地主,節衣縮食積攢一點銀子買來土地,憑啥就分給別人。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搞均田的事兒。可是地集中在少數人手裏絕對不行。我想搞一種政府出麵,對土地所有者進行土地贖買的辦法。給每個人都留一點兒自留地,多餘的部分,都歸政府所有,由政府出銀子和政策進行贖買,然後分給無地的農民耕種。地主手裏有銀子可以鼓勵他們進行工商投資。”
邱老東家說:“如果這樣的話,那些地主還是不願意怎麽辦?”
張知木說:“和我們合作的地主,我們盡量照顧。如果不合作那就沒收所有土地。再不服氣的就消滅他們。社會進行大變革,也需要強硬手段。”
“你這個王法和別人就是不一樣。”邱老東家說。
張知木說:“還有就是,我要告訴老東家,我們以後不實行王法,我們要實行約法。王法,是皇上坐了天下以後,給臣民規定法律。我們的目標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永遠不是某個人家天下。我們製定的法律,是大家共同認可共同遵守的法律,所以叫約法。以後國家領導人和平民都要同樣遵守共同製定的法律。以後沒有皇上,領導人都有大家共同選舉產生。如果領導人不好好幹,或者幹的百姓不滿意,可以撤換。不用造反解決問題。”
邱老東家一下子還理解不了張知木說的這一切,他說:“我年紀大了,你說的東西我要回去再好好想想。不過自從我認識了你們窯崗人以後,我覺得我活的和以前不一樣了。我的大部分家產也都放到了窯崗這裏,那些金子銀子我家幾代人也吃用不完。我還一直沒收手,是因為我們鹽幫還有幾萬弟子,我還要為他們著想。來過幾次窯崗以後,我就在想,我有生之年,要是能讓我們鹽幫弟子過的日子,能到窯崗人的一半兒就好了。”
張知木說:“其實,要是說吃用,我們窯崗人啥也不幹了,也能吃幾年。可是我們的想法是,首先要讓整個山西人都過上和我們窯崗一樣的好日子。所以我們才要奮鬥。”
“你們窯崗的幾位都是這個想法?”邱老東家問。
張知木說:“是的,不光我們窯崗的這幾位,還有幾位和我們有共同的理想的人,願意和我們共同奮鬥。你要知道,這可能是需要犧牲自己的性命的。”
邱老東家不是個可以輕易表示態度的人,他說要跟著造反時,沒想過張知木說的這些。突然腦子裏麵一下子接收了這麽多信息,他需要好好想想。
二人又說了一會閑話,邱老東家就回去了。
張知木來到指揮中心,向陳玉鋒和歐陽鶴說了和邱老東家談話的內容。歐陽鶴說:“邱老東家要是能加入我們的話,對我們十分有利,不用說他們有幾萬人馬,他們鹽幫的影響力更大。再說了邱老東家可是一個很有智慧很有心計的人。對我們會有很大幫助。”
陳玉鋒說:“放心吧,他這種人要是考慮好了會來找知木的。不過這樣的人,對我們想法不一定能認同。”
張知木說:“看看再說吧。”
歐陽鶴說:“是啊,邱老東家的事兒,放放再說吧。現在官軍大批潰軍已經開始湧過來了,秦鵬他們已經挑選出來五千多人。李治也派人幫著他們進項甄別。那些說不上來來路的和沒有人證明的人一律不要,絕對不能讓李自成的人滲透進來。還有大批的難民,我們都沒有讓他們進到窯崗來,告訴他們都到西山泡子那邊去,那裏每天可放粥救急。我就是怕李自成的人混進來了。”
陳玉鋒說:“正好墾荒點的那些房子可以給他們住了,李自成的軍隊去了也不會燒了難民的住處。等李自成走了,難民撤了,房子還留下來了。”
張知木說:“李自成解決了晉南之後,馬上就會集中力量對付太原(晉陽)。那時候潰兵和難民會更多,西山泡子的糧食壓力也會很大。告訴秦鵬他們,一定要借機會多招一些兵。這場仗他們用不上,可是我們反攻的時候就會用上。等我們和李自成形成僵持的時候,我們的步兵就要慢慢的擴編,把新招的兵都分到原來的隊伍裏,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一個團變成一個師,而且核心骨幹不變。戰鬥力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你放心吧,秦鵬他們和劉雲反複商量後,調出來的骨幹也都是做軍官準備的,他們都培訓了很長時間。”歐陽鶴說。
見陳玉鋒和歐陽鶴準備的很充分,張知木反倒覺得輕鬆了。離開指揮中心,張知木沒有回到辦公室,而是直接去楊昌他們的實驗室。
楊昌他們現在可是真正的科技工作者了,外麵熱火朝天的備戰,好像對楊昌他們沒有一點兒影響。見到張知木進來了,楊昌放下手裏的工作,迎了過來。張知木說:“楊昌啊,你要多把工作分配下去,讓大家去做,你隻要領導協調好他們的工作就行。不一定非要事事都親自己動手。”
楊昌說:“好的,張總。不過這電子管兒,我還是要親自開一個頭才好。”
“現在二極管怎麽樣了?”張知木問。
“小電流的沒問題了。我們正在做壽命試驗,有幾個二極管正在連續通電,進行實驗呢。我們用二極管兒做的整流電路的確很好用。”楊昌說著,拿過來幾個二極管兒,給張知木看。
張知木看著二極管兒說:“大電流的,需要考慮好散熱問題,有的需要用風扇吹風製冷,甚至需要水冷。為了整流方便,你們可以考慮將二極管弄成兩個陽極,也就是一個二極管裏可以封裝成兩二極管,這樣用起來就更方便了。”
張知木還想和楊昌說說三極管兒的事兒,可是李治又匆匆的找到這裏來了。楊昌一笑說:“這樣吧,我們就先把雙二極管兒和大電流二極管弄好,同時把二極管的各種參數都測出來。三極管有時間再說。”
張知木點點頭,就和李治一起出去了。
一出門兒,李治就興奮的說:“張總,**又有信來了。”
“快說!”張知木也很高興。
李治說:“**來信說,他是隨著李自成的老營一起行動的,這次李自成把他們大順朝大部分官員都帶上了,隊伍十分龐大,行進緩慢。而且隊伍裏的人員也十分的混亂。可是對外封鎖很嚴,**是進了山西晉南之後才有機會發出來這封信。關鍵的是,李自成命令沒有解決太原(晉陽)之前,不許任何人進攻窯崗。拿下太原(晉陽)之後,也要等等,聽李自成的命令才能進攻窯崗。”
張知木聽了李治介紹的情況後,心裏有些犯嘀咕。李自成有幾十萬大軍,為啥對我們窯崗如此的忌憚呢?他完全有能力同時對付太原和窯崗啊?李自成到底是要等什麽呢?
突然,張知木腦子裏一閃念,難道李自成也要等他們的斬首行動?張知木問:“李自成的細作情況了解到啥樣了?”
李治說:“那個和我們窯崗的叛徒聯係,給李自成送《窯崗周報》的人我們已經知道是哪一個了。原來就是一個給窯崗送貨物車夫。不過其他人沒有消息。”
張知木歎口氣說:“有消息的話,就會是大事兒。”
結果,張知木的話出奇的準確。
=======================
滑翔飛傘、橡筋航模、製作鋼琴、組建空軍。--《南宋記憶》進展。
從冶場過來的這些文人們,以前都是當過官兒的。而且官兒小了還到不了冶廠這裏。今天張知木的講話,也就算是和他們打了一聲招呼,這一聲招呼,可是在他們那些經死了的心裏引起陣陣波瀾。在他們的心裏,隻有當官兒才算是人上人,才是人生成功的標誌。可是當窯崗人的官兒,讓他們還是沒有心理準備。盡管他們早就對朝廷失去信心了。可是這當窯崗人的官兒實際上也跟造反差不多了,盡管張知木說的很婉轉,這是組織民眾自治,好像還是替朝廷操心。可是等一切都穩定了,朝廷不派人接收來才怪呢。而窯崗人要是能放手不管那更是不可能的。聽張知木的意思,以後還要將所有的地方都建成和窯崗一樣的,那就是張知木已經下決心將打下來的地方據為己有了。從這一點兒也可以看出來,張知木根本沒把李自成就要打到眼前的百萬大軍放在眼裏。不過這是窯崗人又給自己重新出去當官兒提供了一個機會,這是絕對不能放過的機會。可是窯崗人的官要怎麽樣當,還真的不知道。不過窯崗的這些領導,可不是朝廷的那些昏官,自己出去當的這個官兒,絕對不會個輕鬆的事兒。不過張知木今天也說了,要是出去當官兒的話,還要好好的想想怎麽辦,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否則的話,可能還輪不到自己。
這些文人,大多數都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不過張知木的話也就說了一半兒,就把他們都放在了一邊,沒有下文了。因為需要他們出去當官兒,還要等一些日子。這段時間正好讓他們好好地想一想。
這段時間,李自成把晉南大部分州府縣都給打了下來。山西各地官員,有不少直接就丟下百姓跑沒影了。
秀容知縣可是沒跑,他不斷地組織訓練城中的軍人百姓準備迎戰。知縣大人一連幾次跑到窯崗來見張知木請求支援。因為修容守城的官軍太少。張知木也已經答應他,一定會協防他守住秀容。告訴他,如果打起來,最少會派一千火槍兵和炮兵支援他們。
張知木說:“大人,你來的是時候已經看見了,我們在離秀容四裏地的地方已經建了一個方城炮台,那就是為了支援秀容準備的,我們的重迫擊炮在炮台上就可以支援秀蓉城。另外我們已經為秀容準備了大量的**。秀容城牆高大堅固,我們有**從城上往下扔的話,效果會非常好。到了秀蓉城下,有多少人也不夠我們炸的。”
秀容知縣說:“那就快點兒把**給我送過去吧。我們也要訓練訓練。”
張知木說:“那東西練啥,點著火往下扔就行了。我害怕你們保管不好被人家的給點著了。對了,李自成有個習慣,他要是進攻哪一座城的話,會先派大量的奸細進城,你回去後要格外的提防。”
可是秀容知縣不放心,隔三差五的就又跑來窯崗和張知木說這件事兒。
這一天,鹽幫的邱老東家也來找張知木聊天。其實張知木明白邱老東家知道窯崗人現在是最忙的時候,聊天也絕對不會是閑聊。
張知木讓楊玉琳給邱老東家上了一杯黃山毛尖。老東家端起杯子聞了聞說:“嗯!好茶。還沒入口已經芬芳四溢。”
張知木說:“這是李公子從江西九江帶回來的黃山毛尖,今年的新茶。一會兒我讓玉琳給您帶一點兒回去。”
“好好!那可太好了。我除了酒之外就好這一口。”老東家說。
張知木說:“明年就好了,長江水路我們想全年打通。以後用點兒好茶就方便了。”
看著老東家喝了一點茶,品味著,張知木說:“哎呀,這段時間事兒太多。也沒到你家裏去看看家人安排的怎麽樣了。”
邱老東家放下杯子,擺著手說:“賢侄啊,你就別客氣了。他們是做夢都想不到,還能住這樣的地方。我回到家裏,第一個晚上,幾乎整夜沒睡。你們想的太周到了,牛肉羊肉大魚都是堆著吃。我知道了就罵他們都是敗家的東西。我們雖然也算是大富之家,可是我們從來是不敢過的太奢侈。我的家人也就是逢年過節才能見到葷腥,哪能像這樣過日子。可是他們說,窯崗人都是這樣過日子的。那些在學校讀了幾天書的小兔崽子,更是狂的沒邊。就是這樣的吃喝還不滿意,說照學校吃的差遠了。”
張知木說:“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的一定要營養平衡。”
“是啊,我看讀書的幾個孩子,個子格外的高。”老東家看起來心裏很滿意的說。
扯了一會兒閑事兒,老東家進入了正題,“知木,你能不能把你今後的整個打算和我說一說?”
張知木知道老東家是久經風雨,對啥事兒都看得很清楚,也不用瞞著他,“老東家,我們很快的就會等來李自成的大軍。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因為他們終究是幾十萬的人馬。不過,對此我們也做了萬全的準備。我想老東家關心的也不會這個事情。你是要問,打完這一仗以後怎麽辦。是不是?”
邱老東家喝著茶,點點頭。
張知木說:“我們防守的目的是消耗李自成的有生力量,之後還是要把他們打跑才行。不然就我們窯崗自己在這裏,李自成在外麵圍著,我們也生存不了。我的想法是把李自成趕出山西去。我們把山西全部接管下來。老東家,你看如何?”
“好,我就想聽你這句話。這個朝廷我們指望不上,不如我們就不管他,我們自己來。”邱老東家說。
張知木說:“現在我們還不能和朝廷完全翻臉。我們的反擊,是替朝廷收複被賊兵占領的失地。”
邱老東家說:“得啦,我不管啥名目,造反的話,別忘了算我一個。”
“事情我也不瞞著老東家,我們現在沒有能力造反。北麵有蒙古在虎視眈眈,東麵是大明朝。西麵和南麵是李自成,如果我們反了的話,就憑我們窯崗這幾個人,會十分的困難。我們的策略是,支持朝廷,讓他們守住北方邊界。驅趕李自成讓他們把大明朝的殘渣餘孽替我們清除幹淨。我要建立一個新世界。”張知木解釋說。
邱老東家聽了點點頭說:“想法很好,說說我能幹些啥?”
張知木說:“邱老東家,我們是老朋友了,話都說到這份兒。我就把我們的想法和老東家說說。”
邱老東家坐直了腰,說:“我就想聽你的實話。”
張知木說:“老東家你說,我們現在天下大亂的原因是什麽?”
“這我可說不好。”邱老東家說。
張知木就把那個由於土地大量集中的原因造成的周期律等事情說了一邊。
邱老東家口對張知木的說法,表示讚同,又問:“你找到了跳出這個周期律的辦法嗎?”
張知木問:“老東家,能告訴我你家裏有多少土地嗎?”
“我家的主業是鹽業。可是各處買的地也有近千畝。”老東家說。
張知木問:“如果有人要把您的地都分了,你會怎麽樣?”
“當然和他們拚命了。難道你們也要搞那些均田地的事兒?”邱老東家說。
張知木說:“我們的主張,就是要讓農民人人有地種,這樣才能不會造成大量的失地農民造反。可是我們不想搞那種簡單的均田地的事兒。就象你家吧,你們有很多田地,可是那也是你們辛辛苦苦賺來銀子買來的,憑啥無緣無故的就分給別人。還有那些小地主,節衣縮食積攢一點銀子買來土地,憑啥就分給別人。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搞均田的事兒。可是地集中在少數人手裏絕對不行。我想搞一種政府出麵,對土地所有者進行土地贖買的辦法。給每個人都留一點兒自留地,多餘的部分,都歸政府所有,由政府出銀子和政策進行贖買,然後分給無地的農民耕種。地主手裏有銀子可以鼓勵他們進行工商投資。”
邱老東家說:“如果這樣的話,那些地主還是不願意怎麽辦?”
張知木說:“和我們合作的地主,我們盡量照顧。如果不合作那就沒收所有土地。再不服氣的就消滅他們。社會進行大變革,也需要強硬手段。”
“你這個王法和別人就是不一樣。”邱老東家說。
張知木說:“還有就是,我要告訴老東家,我們以後不實行王法,我們要實行約法。王法,是皇上坐了天下以後,給臣民規定法律。我們的目標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永遠不是某個人家天下。我們製定的法律,是大家共同認可共同遵守的法律,所以叫約法。以後國家領導人和平民都要同樣遵守共同製定的法律。以後沒有皇上,領導人都有大家共同選舉產生。如果領導人不好好幹,或者幹的百姓不滿意,可以撤換。不用造反解決問題。”
邱老東家一下子還理解不了張知木說的這一切,他說:“我年紀大了,你說的東西我要回去再好好想想。不過自從我認識了你們窯崗人以後,我覺得我活的和以前不一樣了。我的大部分家產也都放到了窯崗這裏,那些金子銀子我家幾代人也吃用不完。我還一直沒收手,是因為我們鹽幫還有幾萬弟子,我還要為他們著想。來過幾次窯崗以後,我就在想,我有生之年,要是能讓我們鹽幫弟子過的日子,能到窯崗人的一半兒就好了。”
張知木說:“其實,要是說吃用,我們窯崗人啥也不幹了,也能吃幾年。可是我們的想法是,首先要讓整個山西人都過上和我們窯崗一樣的好日子。所以我們才要奮鬥。”
“你們窯崗的幾位都是這個想法?”邱老東家問。
張知木說:“是的,不光我們窯崗的這幾位,還有幾位和我們有共同的理想的人,願意和我們共同奮鬥。你要知道,這可能是需要犧牲自己的性命的。”
邱老東家不是個可以輕易表示態度的人,他說要跟著造反時,沒想過張知木說的這些。突然腦子裏麵一下子接收了這麽多信息,他需要好好想想。
二人又說了一會閑話,邱老東家就回去了。
張知木來到指揮中心,向陳玉鋒和歐陽鶴說了和邱老東家談話的內容。歐陽鶴說:“邱老東家要是能加入我們的話,對我們十分有利,不用說他們有幾萬人馬,他們鹽幫的影響力更大。再說了邱老東家可是一個很有智慧很有心計的人。對我們會有很大幫助。”
陳玉鋒說:“放心吧,他這種人要是考慮好了會來找知木的。不過這樣的人,對我們想法不一定能認同。”
張知木說:“看看再說吧。”
歐陽鶴說:“是啊,邱老東家的事兒,放放再說吧。現在官軍大批潰軍已經開始湧過來了,秦鵬他們已經挑選出來五千多人。李治也派人幫著他們進項甄別。那些說不上來來路的和沒有人證明的人一律不要,絕對不能讓李自成的人滲透進來。還有大批的難民,我們都沒有讓他們進到窯崗來,告訴他們都到西山泡子那邊去,那裏每天可放粥救急。我就是怕李自成的人混進來了。”
陳玉鋒說:“正好墾荒點的那些房子可以給他們住了,李自成的軍隊去了也不會燒了難民的住處。等李自成走了,難民撤了,房子還留下來了。”
張知木說:“李自成解決了晉南之後,馬上就會集中力量對付太原(晉陽)。那時候潰兵和難民會更多,西山泡子的糧食壓力也會很大。告訴秦鵬他們,一定要借機會多招一些兵。這場仗他們用不上,可是我們反攻的時候就會用上。等我們和李自成形成僵持的時候,我們的步兵就要慢慢的擴編,把新招的兵都分到原來的隊伍裏,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一個團變成一個師,而且核心骨幹不變。戰鬥力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你放心吧,秦鵬他們和劉雲反複商量後,調出來的骨幹也都是做軍官準備的,他們都培訓了很長時間。”歐陽鶴說。
見陳玉鋒和歐陽鶴準備的很充分,張知木反倒覺得輕鬆了。離開指揮中心,張知木沒有回到辦公室,而是直接去楊昌他們的實驗室。
楊昌他們現在可是真正的科技工作者了,外麵熱火朝天的備戰,好像對楊昌他們沒有一點兒影響。見到張知木進來了,楊昌放下手裏的工作,迎了過來。張知木說:“楊昌啊,你要多把工作分配下去,讓大家去做,你隻要領導協調好他們的工作就行。不一定非要事事都親自己動手。”
楊昌說:“好的,張總。不過這電子管兒,我還是要親自開一個頭才好。”
“現在二極管怎麽樣了?”張知木問。
“小電流的沒問題了。我們正在做壽命試驗,有幾個二極管正在連續通電,進行實驗呢。我們用二極管兒做的整流電路的確很好用。”楊昌說著,拿過來幾個二極管兒,給張知木看。
張知木看著二極管兒說:“大電流的,需要考慮好散熱問題,有的需要用風扇吹風製冷,甚至需要水冷。為了整流方便,你們可以考慮將二極管弄成兩個陽極,也就是一個二極管裏可以封裝成兩二極管,這樣用起來就更方便了。”
張知木還想和楊昌說說三極管兒的事兒,可是李治又匆匆的找到這裏來了。楊昌一笑說:“這樣吧,我們就先把雙二極管兒和大電流二極管弄好,同時把二極管的各種參數都測出來。三極管有時間再說。”
張知木點點頭,就和李治一起出去了。
一出門兒,李治就興奮的說:“張總,**又有信來了。”
“快說!”張知木也很高興。
李治說:“**來信說,他是隨著李自成的老營一起行動的,這次李自成把他們大順朝大部分官員都帶上了,隊伍十分龐大,行進緩慢。而且隊伍裏的人員也十分的混亂。可是對外封鎖很嚴,**是進了山西晉南之後才有機會發出來這封信。關鍵的是,李自成命令沒有解決太原(晉陽)之前,不許任何人進攻窯崗。拿下太原(晉陽)之後,也要等等,聽李自成的命令才能進攻窯崗。”
張知木聽了李治介紹的情況後,心裏有些犯嘀咕。李自成有幾十萬大軍,為啥對我們窯崗如此的忌憚呢?他完全有能力同時對付太原和窯崗啊?李自成到底是要等什麽呢?
突然,張知木腦子裏一閃念,難道李自成也要等他們的斬首行動?張知木問:“李自成的細作情況了解到啥樣了?”
李治說:“那個和我們窯崗的叛徒聯係,給李自成送《窯崗周報》的人我們已經知道是哪一個了。原來就是一個給窯崗送貨物車夫。不過其他人沒有消息。”
張知木歎口氣說:“有消息的話,就會是大事兒。”
結果,張知木的話出奇的準確。
=======================
滑翔飛傘、橡筋航模、製作鋼琴、組建空軍。--《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