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說服左軍準備建黨


    九江的地理位置怎麽說重要都不過分。他地處長江中下遊,有贛江水、鄱水、餘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九條江河匯集於此,濱江靠湖,背倚廬山。曆來就是商賈雲集,更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在這座曆史名城,自古以來演繹無數的金戈鐵馬,榮辱興衰的故事。


    左良玉占據九江,有他不敵李自成和張獻忠的原因,更有他看好這富饒之地可以養兵,進可攻退可守原因。不過左良玉敗壞的軍紀,已經讓這昔日富饒的魚米之鄉,民生凋敝,十室九空。


    李茂被左良玉的軍兵押著去見左良玉的路上,看到車外昔日繁華的街道上,行人稀少,一片死寂的樣子,心裏是很沉重。


    李茂的到來,早有人快速的通報給左良玉的大營。左良玉沒想到李茂還真的敢來了。他命人擺成刀陣來迎接李茂。


    看到前麵,左良玉的士兵站成左右兩隊,用刀架成一個刀陣。李茂心裏一笑,心想:“這個左良玉有些心虛了,看來今天的事兒有門兒。”


    李茂帶著兩個隨從,從容的從刀下走了過去。


    坐在椅子上的左良玉忍不住點點頭。


    見到中間椅子上坐著的人,李茂知道那一定就是左良玉了。此人正象傳說的那樣,身材魁梧,麵色赤紅。李茂施禮道:“秀容窯崗李茂見過將軍大人。”因為左良玉曾經做過總兵,後來又被封為“平賊”將軍,所以李茂見到左良玉稱他為將軍。


    左良玉用鼻子哼了一聲,問:“你就是一直與我做對的李茂?”


    “大人,在下就是李茂。不過我不敢與將軍作對。”李茂回答說。


    “大膽李茂,你打沉我們那麽些戰船,打死我們那麽多人。你就不怕我殺死你嗎?”左良玉問。


    “我也是怕死的,不過為了解除我們之間的誤會,左大人請我來我們不能不來。”李茂回答說。


    “誤會,你一句誤會就能抵得上我那多弟兄的命嗎?信不信我可以讓你碎死萬段。”左良玉怒目圓睜的說到。


    “以將軍的虎威,我當然相信。不過我想你不會這樣做。”李茂也不示弱。


    “歐?你是以為我不敢嗎?”左良玉一拍座椅扶手喝到。


    “大人,螻蟻尚且求生,何況我呢?我是帶著法寶來的護身的,保證將軍大人不會殺我的。”李茂從容的回答說。


    “法寶!啥法寶?”左良玉有些好奇了。


    李茂淡淡一笑問:“大人,我能坐下說話嗎?”


    “看座。”


    有人給李茂搬來一把椅子,李茂大大方方坐下,說:“我的法寶是,第一你不能殺我;第二,你不敢殺我;第三,你不願殺我。”


    “哼哼!不能殺你,不敢殺你,不願殺你?”左良玉有些不解。


    李茂說:“第一是你不能殺我,因為我是您請來談事情,您不至於就為了擺上刀陣嚇唬我一下,就殺我吧。就算我們是兩國交兵,還不斬來使呢,何況我是您請來的客人。第二是您不敢殺我,你殺了我,我們之間的的事兒就不是誤會了,那就是和我們窯崗人徹底為敵。我們窯崗人不想與任何人為敵,尤其是你們是官軍,我們是大明朝的百姓,我們沒有為敵的道理,可是我們也不拍於任何人為敵,大人知道李自成為啥進不了潼關嗎?就因為我們有強大的水軍,水軍現在已經裝備上了重炮,這種重炮可以隔著潼關城打過去,直接準確的打擊李自成攻城軍隊,這種重炮的炮彈的落點四周幾仗遠範圍內不會有活人,如果我們的水軍都開到九江城下,我們可以把九江城轟平了,這絕對不是嚇人的假話。第三個,我給將軍大人帶了很好的建議,或者說,我會給你帶來莫大的好處,我想你會不願意殺我。”


    左良玉雖然沒有文化,不識字,可是口才也是不錯的,他說:“第一我可以把你當作與官軍作對的反賊殺掉,不把你當啥狗屁的來使;第二,我征戰幾十年,不會怕你的啥狗屁水軍,所以我可以殺你;不過我倒是要看看你能給我帶來啥好處,或許這樣能留你一命。”


    李茂心裏知道,左良玉不可能完全不害怕窯崗人的實力,可是此時他又不能完全害怕窯崗人,因為那終究離得遠著呢。李茂著重要說的就是第三點兒。李茂說:“將軍大人,我們之間的仇殺,說來有些奇怪,也沒有道理。起因是,上次我們路過九江被貴部船隻攔截,我們出示了禦賜銅牌,可是他們還不放行,非要罰沒我們的船隻。按大明律,這視同謀反。此事大人知道嗎?”


    其實左良玉怎麽能不知道呢,可是這大庭廣眾之下,他不會承認,因為那等於說自己謀反一樣,他猶豫一下說:“歐!還有這樣的事兒?哪個人敢如此大膽,我查出來定斬不饒。”


    左良玉說的是應承的話,不過可是把水軍的將領們嚇了一跳,如果真的查起來真倒黴的可是他們。


    李茂這樣的機會哪能放過,說:“大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之間的事兒就真的是誤會一場。您看您是大明朝的官軍,我們是大明朝的百姓。我們都是為朝廷出力的,我們互相廝殺,沒有任何道理。我們東家跟我們說過,將來能為朝廷做中流砥柱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孫傳庭,再就是九江的左良玉將軍。現在孫傳庭總督實力大傷,能為朝廷解難的隻剩下左將軍您了。我們東家跟我說,有機會最好能和將軍聯係一下,看看我們能不能攜起手來。也是我做事無能,沒見到將軍,還和您弄得產生了如此深的誤會,讓親者痛仇者快。李自成和張獻忠知道我們如此廝殺,還不是蹦高的高興啊。”


    左良玉也是個吃軟不吃硬得主,他聽李茂說這樣的話,問:“你們張東家真的是這麽說的?”


    李茂見氣氛有緩,說:“的確如此。我們張東家說,我們可以和陝西總兵周遇吉、大同薑鑲總兵、三邊總督孫傳庭做好朋友,為啥就不能和左將軍做朋友呢?”


    左良玉的確被李茂有些說動了,其實冷靜下來之後,他也不願意和窯崗人結怨太深,就象李茂的信中說的那樣。兩家結這麽深的怨,沒有任何道理。尤其是他也對窯崗人充滿好奇,再說了上次的確是自己的人太狂妄,才把事情越鬧越大。左良玉說:“你還是說說,你給我帶來啥好建議吧?”


    李茂等的就是這樣的機會,他說:“大人,有些話我們能不能單獨的說說。我們東家有些話要帶給您。”因為張知木給裏麵的信中,說了一些事兒,意思最好能和左良玉聯係一下,讓他在這邊牽製一下李自成和張獻忠。


    左良玉說:“好吧,內堂說話。”


    左良玉的一班文武,沒想到李茂的幾句話,就把左良玉給說動了。真的是對李茂佩服的不得了。


    在後堂坐下之後,左良玉讓人上了茶之後就退下了。


    李茂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說:“左將軍,孫傳庭總督這次敗得很慘,他是把朝廷最後的一點能動的兵力都丟光了,如果不是我們給他提供糧餉,他可能都回不到陝西去。即使這樣,我們東家判斷,孫傳庭總督也不會挺到年底,明年李自成一定會進攻山西,甚至他們會在黃河和汾河沒有開化的時候就會行動。我們東家已經去聯係周遇吉總兵和薑鑲總兵一起研究對敵辦法。我們有信心把他們打出山西去。我們東家說了,這次李自成一定會大傷元氣。也是左將軍您出兵收拾失地的機會。我們最好互相配合一下。”


    左良玉說:“你們窯崗人的事兒我們沒少聽說。我就不明白了,你們憑啥就那麽一點兒人,就敢打蒙古騎兵,打滿清軍隊,回來又對付李自成?”


    李茂說:“我們也是被逼出來的。一開始我們就知道,商路要是不通的話,老百姓就無以為生。我們就組織人用武力把商路硬打通了。不管誰,誰擋我們的路,我們就打誰,慢慢的也就有一點力量了。大人,現在大明朝就剩我們南北兩股說的上來的力量,我們不能再為一點兒小事兒意氣用事。我們聯起手來才有力量。大人你說是不是?”


    “哈哈!你這家夥是巧舌如簧,你咋不早點來。讓我們死了那麽多人你才過來,就憑這點,我就該殺了你。不過給你一個機會,說說給我的建議吧。”左良玉很看好李茂。


    李茂說:“大人,我的第一個建議是,我們化幹戈為玉帛,我們和九江這裏通商。您在這裏鼓勵農商,讓百姓修養生機,這樣您就不會捧著金飯碗要飯吃了。”


    “捧著金飯碗要飯吃?”左良玉沒明白。


    李茂說:“我說的大人別生氣,我知道大人擁兵十幾萬,可是朝廷沒有糧餉,大人的軍兵到處劫掠,世人都有耳聞。可是大人要想久在九江發展,就不能做這竭澤而漁的事。我剛從湖廣回來,我聽說張獻忠在那裏免除了三年稅賦。你也知道,張獻忠更能斂財的主,他為啥這樣做。就是他明白活水養魚的道理。我們九江也是魚米之鄉,桑茶兩項收入就不菲。如果大人能嚴肅軍紀,實行養民的政策,用不了多久。我們在將南北的商路開通,人民很快的就會恢複生機,您的稅賦也就上來了。”


    左良玉點頭說:“有道理。”


    李茂繼續說:“我說的是其一。還有我建議左將軍開放長江水道。不要再攔截江上過往的船隻。這樣的話,凡是到九江的船隻您都提供保護,適當的收一點兒大家都能承受的銀兩,九江的船隻就會越來越多,您收的銀子也會越來越多。同時也會給九江的各業帶來機會。如果這些事情大人能聽我的建議,一個富饒的九江不久就會回來。大人你說是不是?”


    “好啊,好建議!不過長江的事,不是我一家說了算。往上遊有張獻忠,再往上遊有李自成,我們一家這樣做不行啊。”左良玉說。


    李茂說:“隻要大人您想做這件事,其他的事兒我們去解決。我們的戰船會在長江上巡航,有誰不守規矩我們就不客氣。上我們次打沉了張獻忠兩艘戰船之後,他已經通過別人傳過話來,說不會與我們為敵。這樣的話,我們要是決定了,就送個信兒給張獻忠。我想這對我們大家都有好處的事兒,他不會拒絕。”


    左良玉突然感慨起來,說出了和張獻忠差不多一樣的話:“可惜啊,我謀士成群,竟然沒有一個像您這樣的。你的建議很和老夫的胃口,我今天就不殺你了。哈哈!”


    李茂說:“我們今天的事兒就算說定了?”


    “說定了,你回去和你們張東家說,有時間我想見見他。我們攜手對付李自成和張獻忠。我們九江你們啥時候來都行。我也要鼓勵農商。這樣既可以收民心又可得實利。好主意!”左良玉說。


    李茂一看行了,說:“左將軍,我帶來幾樣我們窯崗人自己產的東西,請大人看看。”


    李茂讓外麵的隨從,把帶來的一個箱子抬進來。當然這裏麵有窯崗生產的各種東西。這些東西讓左良玉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李茂拿出來一盒火柴對左良玉說:“左將軍,這裏有件東西,您能感興趣!”


    說著李茂拿出火柴,輕輕的一劃,火柴就點燃了。


    左良玉真的來了興趣,也拿過火柴,按照李茂說的,也劃著了火柴。這讓左良玉大喜,說:“行軍打仗有這樣的火柴可是方便多了。你們下次來一定多帶些這種火柴來。”


    李茂說:“我們窯崗的東西多著呢,下次我給左將軍帶來幾壇子我們窯崗的好酒。那位周遇吉總兵,,喝了我們的好酒以後,就不再喝別處的酒了。”


    左良玉可是頭腦清楚的人,他知道窯崗人的火槍太厲害了,他說:“我們現在是好朋友了,我們也要買一些你們的火槍,你看行不行?我們不差銀子。”他不知道窯崗人會不會賣給他火槍。


    李茂說:“當然行了。周遇吉、孫傳庭、薑鑲幾位大人都在我們窯崗買了火槍。我們東家說了可以賣給您的,而且也要按照一樣的優惠條件賣給您。不過,您要火槍的話,也要等到明年開春了。那時黃河開化了,我們也打跑了李自成。”


    左良玉大喜說:“太好了。說說火槍的價錢?”


    “火槍一千兩銀子。子彈一兩銀子十發。分霰彈和子彈兩種,一般**的時候都是每隻火槍各配霰彈和子彈一百發。”李茂回答說。


    左良玉算了一算,說:“那你們給老夫弄五百隻火槍,就按你說的每支槍各配一百發子彈。”


    李茂一算心說:“天哪,五十一萬兩。這左良玉到底是搶了多少銀子啊?”


    李茂說:“大人,您不知道這火槍威力很大,可是生產這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們每次給您供貨一百支。您要的五百隻火槍我們分五次給您送來。”


    “好吧,你們越快越好。老夫有了火槍就去找李自成和張獻忠報仇雪恨去。”左良玉說。


    李茂和左良玉談的非常的好,左良玉非請李茂喝完酒才放他回去。


    穆義在景德鎮等的是心急火燎的,好不容給李茂盼了回來,見李茂容光煥發,穆義知道李茂談成了。


    迎上前去,穆義說:“哎呀,你怎麽去的這麽久,我真以為你回不來了呢。可急死我們了。”


    李茂說:“我也知道你們會著急,可是左良玉請我吃飯,我不能不給他一點兒麵子啊?這不是就喝完了才回來。”


    李茂把見左良玉的經過說了一遍。穆義他們聽的是,時而提心吊膽,時而歡聲笑語,都為解決了和左良玉之間的恩怨而高興。


    穆義說:“鎢礦石已經裝完了。瓷器還有一點兒剛出窯,涼一凉就要裝船。那些瓷土要有些麻煩,衙門有人不準瓷土往外運。我看,還是李公子你去一趟衙門吧,知縣一定會給您麵子。”


    李茂去衙門一問才知道,因為景德鎮害怕別處有競爭對手,就開始限製瓷土外運。


    李茂解釋說:“景德鎮能做的瓷器,我們都會在景德鎮買,我們回去燒的東西都是景德鎮不做的。我們燒的都是用在工業生產上,不和景德鎮有任何衝突。”


    那知縣也知道窯崗人非要運走自己也攔不住,就不再堅持。李茂又把見到左良玉的經過和知縣說了。


    知縣問:“左大人沒為難你?”


    李茂說:“沒有。我和左大人把事兒說開了,他請我喝完酒,我就回來了。沒那麽多事兒。”


    弄得知縣大人是半信半疑的,可是不管咋說,人家的確是從左良玉那裏回來的,隻要不打仗了就行了。


    裝完瓷土和瓷器,兩艘戰船就起航離開景德鎮,經昌江進鄱陽湖,再進到長江順流而下,在應天府停靠,裝上定下的絲綢茶葉,繼續起行向東,一直到鎮江和前麵的先到的船隊匯合。


    在鎮江又租下十幾艘平底船,將十艘駁船上的的貨物分了下來一半兒,又將兩艘戰船上的貨物卸到平底船上。留下兩艘戰船在鎮江,駁船和平底船,在兩艘平底蒸汽船的拖拽下,進運河到揚州再到淮安然後進黃河後,進汾河直達淩水碼頭。


    張知木回到窯崗時,已經是十月中旬。非常湊巧,正好李茂也到了,前後就差半天。此時逃回陝西的孫傳庭沒有守住西安,而是帶著敗兵不知逃往何處。不過潼關也還沒失守。窯崗隻是留下兩艘戰船和四艘海滄船在黃河上為潼關護駕,不過看來李自成的軍隊也沒有進攻潼關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李自成的軍隊是等著黃河封凍了。窯崗的戰船撤退了再說。


    了解完情況的張知木心裏在想,曆史還是在這裏有了改變,潼關沒有按以前的曆史很快的失守。孫傳庭也沒在這裏戰死,而是撤回陝西了。不知道這樣的一點兒改變,對以後的曆史發展會有啥影響。是不是還會沿著自己的原來方向修正回去?


    等到李茂隨著船隊的回到窯崗後,聽他介紹了南方的情況後,張知木和陳玉峰歐陽鶴等人都高興壞了。歐陽鶴忍不住說:“李公子是窯崗第一說客。真乃奇才!”


    張知木也說:“李兄出馬就安半邊天下啊,是首功一件。這樣的我們的外部環境就對我們太有利了。我們隻要集中精力對付李自成就行了。”


    李茂說:“現在我們的商路就可以真正的擴展到長江的大部分沿岸。那可都是一些富裕的魚米之鄉。我們也可以那裏搞到糧食。說實話,我們帶出去的十個駁船的貨物到了那邊,拿出去就沒有影了。要是沒有戰亂,那就更不得了了。”


    陳玉峰說:“我對左良玉沒啥好感,我們賣給他火槍會不會將來給我們自己找麻煩?”


    歐陽鶴說:“沒事兒,我們給他們最好的火槍,給他們擊發底火的子彈。我們就能控製他們的彈藥。沒有我們的彈藥,他們的火槍就不如棍子好用。”


    李茂說:“他們那點兒子彈,讓他們去和張獻忠和李自成消耗去吧。”


    張知木說:“原來想給武泯島配一艘平底蒸汽船,可是平底蒸汽船太少了,目前不夠用。我們決定給那裏配上兩艘海滄蒸汽船和兩艘快艇。這樣的話,你們在南方聯係起來也方便多了。這次你回去時,多帶一些火槍,你們也要招一些會遊泳適應南方氣候環境的士兵,送到武泯島進行訓練。”


    這次張知木特意讓李茂和他的兩個隨從,跟著李菁學習了步槍的射擊。然後讓他們回南方的時候帶上三隻步槍。告訴李茂遇到危險的時候,有三隻步槍或許會救你的命。


    李茂學會了步槍射擊之後,對張知木說:“趕緊大量的生產這種步槍。有了這種步槍,天下是我們的了。”


    張知木說:“沒有這種槍,天下也是我們的。我們得天下的最大障礙是,我們沒有準備好坐天下。你這次回來我想我們是不是籌備一下建黨的具體工作。”


    李茂說:“我也覺得條件慢慢的成熟了,就是有不成熟的地方,也可以以後慢慢的完善。我們馬上就要開始大戰了。我們應該把我們的核心建立起來。”


    ------------------


    材料力學、理論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