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打左良玉見八大王
在鄱陽湖兩次都吃了虧,這讓性暴如火的左良玉怒不可遏,不過左良玉可不是莽夫。他仔細的了解了兩次吃虧的原因後,沒有責罰手下。讓他們仔細研究再次遇到窯崗戰船的應對辦法。告訴手下:“窯崗人是靠做生意起家的,他們為了掙銀子,啥買賣都做。所以他們就一定還會再來景德鎮,這樣我們就還有機會報仇。”
左良玉恨恨的在想,我可不管你們窯崗人是何方神聖,到了這裏就是我說了算。別拿啥禦賜銅牌嚇唬我,就是皇上現在也不敢對我怎麽樣。
這次孫傳庭出兵南下剿賊,命令左良玉出兵助戰,左良玉也是明著聽令,而實際上主力根本沒動。事後左良玉心說:“多虧老子沒去給你們陪葬。不然的話,我們兵馬沒了,誰還會把老子當回事兒。”
左良玉的兵馬軍紀很壞,可是左良玉練兵可是不含糊。他的水軍早就想出來了幾套對付蒸汽船的辦法。他們總的策略是,不能讓蒸汽船利用速度優勢跑了,再就是利用自己船多的優勢想辦法圍上他們,爭取進行近戰盡量不讓他們發揮炮火優勢。
這次李茂他們的船隊一到景德鎮,就有消息通知左良玉的大營。
左良玉的水軍就在鄱陽湖的出口處設下了一張大網等著李茂他們。
雖然李茂他們來到景德鎮的時候,沒有遇到麻煩,可是李茂和穆義都沒敢放鬆警惕,反倒是讓他們格外的小心,因為左良玉守著長江,是有名的活扒皮,沒遇到他們是非常不正常的。其實李茂他們還真的錯了,由於長江上被幾路人馬分割成幾節,長江上已經很少有船在運輸了,他們長時間的等不到船也就沒有了興趣,也都回港呆著了。因此李茂和穆義他們沒遇到攔截的。
這次由於李茂他們有了兩艘戰船,而且還有兩艘平底拖船,心裏有底,所以他們是白天起航離開景德鎮碼頭的。
兩艘戰船一路先行,在前麵引路。
李茂和穆義知道,最危險的地方就是鄱陽湖出口的那個地方,因為那裏是船隻進出的必由之路。
快到這個危險區域的時候,穆義命令了望台上的士兵,注意觀察。穆義剛說完,了望兵就喊道:“前方發現大量的戰船。”
穆義喊道:“繼續觀察!”就和李茂一來到駕駛室裏,用架起來的望遠鏡進行觀察。不過由於位置沒有了望台上的高,暫時還看不見船的影子。穆義說:“我們應該讓兩艘平底船帶著船船隊,拖後一些,我們兩艘戰船先去會會他們,看看他們又有啥花招了?”
李茂說:“看來左良玉一定是得到了我們要來的情報,不然他們不會出來這麽多的戰船等著我們。今天他們是要群毆了,我看我們就和他們保持距離,用我們的迫擊炮打他們,不讓他們靠近,一個個消滅他們。”
穆義說:“其實近戰我們也不怕他們,就是小心一點兒他們的紅衣大炮就行。不過他們也就是靠近到三四百米左右才有效。不然我們停在那讓他們打,他們也打不著。”
穆義命令給後麵的平底船發信號,讓他們暫停前進,命令另一艘戰船,跟著穆義的這艘指揮船,做好戰鬥準備,並行前進,慢慢的接近鄱陽湖口。
等在鄱陽湖口左良玉的水軍官兵們早就等的不耐煩了,終於聽到遠遠的傳來“轟轟”的蒸汽船聲音,他們都互相發信號,提起了精神。因為他們這次出動大小戰船十六艘。準備徹底的報兩次被羞辱的大仇。
當雙方慢慢的接近的時候的,穆義他們放慢了船速,通過望遠鏡觀察,木易發現對方的船實在是不少,自己絕對不能衝進他們的船隊中間讓他們給包圍了。再說了,對方要是沒啥表示自己還真的不能隨便開炮。最後穆義命令停船觀察。
左良玉的水軍見李茂他們的兩艘船過來了,本打算讓他們再靠近一點兒,他們就一擁而上,把他們圍在中間,一舉殲滅。可是狡猾的對手突然停船了。不過此時對手離自己的船隊已經很近了,帶隊的頭領命令:“現在開炮,一起衝上去圍上去。”
左良玉官軍的船就遠遠的開著炮圍了上來。其實這麽遠開炮隻能起到造聲勢的作用,造不成任何實質的威脅。
李茂對穆義說:“現在看你們的了。”
穆義一笑說:“我等這一天,等的都有點兒著急了。命令倒車,和敵船保持距離。”
這一下,敵船的問題暴露出來了。
左良玉他們想的幾件對付窯崗蒸汽船的高招裏就有一件,是將攔住去路的幾艘戰船用大繩連在一起,如果對方從兩船之間衝過去的時候,必然北大繩攔住,帶著兩側船靠向被攔住的船。這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可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對手沒衝過來,而是撤退了。而他們的頭領又命令追擊,再加上追擊的船隊裏船型不一樣,他們水軍中船的前後距離就拉開了。穆義用望遠鏡一看其中有兩艘戰船,剛剛開完炮,追得最積極,位置非常突出。
穆義命令發信號,讓另一戰船和自己的船停止後退,前進擊敵。穆義這條船和另一艘戰船,很默契的各對付一艘突出追擊的敵船。等雙方靠近到一千多米,穆義的船上首先開炮了。這麽遠的距離,又都是在船上對付運動目標,命中率是非常低的。每艘船上有二十們迫擊炮,可是炮彈落在對手的戰船周圍,馬上令對手產生了慌亂,就在雙方進一步接近的時候,對手船上終於看見有爆炸的火光了。由於都是木船,一發****的殺傷力也是不小的。等對手的船上落上兩發炮彈的時候。對手的船已經沒有人操控,幾乎就停在那裏,任憑風的吹動了。
穆義命令換火油彈,結果發射兩批炮彈過後,有一發火油彈落在對手的船上。煤焦油立刻就將對手的帆具索具都給點燃了。這艘船也立刻燒成了一個水麵上的大火炬。
穆義看見另一艘戰船的對手船上也冒起了煙先,看來也是中彈了。剛想過去支援另一艘戰船。突然冒煙的那艘敵船也燃起了大火。
穆義命令發信號,繼續倒車後退。
兩艘戰船,各打著火一艘敵船就後退了。
左良玉的水軍見有兩艘船被打著火了,有幾艘戰船準備靠過去救援,可是到了近前,他們也不敢靠近了,火勢太猛了,隻能救援一下跳進水裏的水兵,然後看著這倆艘船燒著。
左良玉水軍的頭領看到不斷後退的兩艘戰船,他還是以為窯崗的船少,害怕自己船多,他又發信號繼續追擊。
可是現在窯崗的戰船已經遠離了鄱陽湖出口,進到鄱陽湖內,湖麵寬闊,窯崗的兩艘戰船利用船的機動性,不是直線後退,而是做左右機動,很快左良玉水軍的戰船,左右之間的距離就被拉開了。
穆義抓住機會,又是一個反擊,每艘戰船又各打沉一艘左良玉水軍的戰船。這下子,左良玉水軍帶隊的頭領腦子有些發熱了,就象輸紅了眼的賭徒。拚命命令追擊這兩艘戰船,其實此時他也知道追也是追不上,可是現在不追又能怎麽樣呢。
這時李茂從望遠鏡上看到,那兩艘平底船一起開了過來。隻是他們後麵都沒有拖帶駁船。原來後麵的兩艘平底船在後麵一直等著,可是好長時間了,隻是偶爾能聽到一陣炮聲,最後兩艘平底船的船長一商量,一定是前麵的敵船太難纏了,不如我們就把駁船都拋錨了,前去助戰。兩位船長其實心裏早就都癢癢了,他們是一拍即合。
穆義見到他們來了,也就命令他們每艘平底船配合一艘戰船作戰。這樣一大一小兩艘船配合,隻要看準機會遇到落單的船,就配合著衝上去,很快的就會打沉對手。因為平底船上也配有十門迫擊炮。這樣的火力對付木帆船,就象貓戲老鼠一樣。終於左良玉的水軍損失了七艘戰船之後,抵擋不住了,開始全麵的撤退。
此時,李茂沒有命令追趕,他知道隻要打服了他們,讓他們對自己沒有威脅了就行,留著他們製約張獻忠、李自成他們還是有用的。再說了,李茂一直有個想法,就是見見這位左良玉大人,盡管李茂實在是反感左良玉,可是李茂知道如果能和他結盟,他們對李自成和張獻忠絕對是一股牽製的力量。
看著遠遠逃走了的左良玉水軍戰船,李茂命令平底船回去把駁船拖回來後,就直奔鄱陽湖出口,這次在沒有船隻攔截了。他們出了鄱陽湖口,就進到長江,一路向西加大馬力,逆流而上。
進到長江之後,李茂說:“看來今天到不了漢口了。”
“能到,隻是要晚上了。”穆義說。
李茂說:“不行,我們必須白天到那裏。”
“哈哈!李公子,我看你是有些不夠意思了。到現在你還有事兒瞞著我。”穆義有些不滿意了。
李茂對穆義比量個八字,說:“我要見這個人,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這件事兒想瞞著你也不行啊,沒有你,我也見不到他。”
穆義自得的說:“哈哈!你知道就好。如果非要白天到漢口的話,我們在天黑前找一處水緩和的地方下錨等一晚上。”
李茂說:“隻好如此了。”
等船隊過了大冶(黃石),又過了鄂州以後,在長江的一處轉彎處,找到一處江麵比較寬,水流平緩的地方,穆義給其他船發信號,命令停船下錨,在這裏休息一晚上。下錨以後,李茂讓穆義放下小船,去把另外三位船長接過來。在指揮船上,李茂給他們開了一個會。
李茂很嚴肅的對穆義和幾位船長說:“今年天我們開會的內容需要嚴格保密,請大家一定記清楚了。包括明天的整個行動都是需要嚴格保密的。”
說完,李茂抬頭挨個的看看各位,看到每個人都莊重的點點頭。李茂接著說:“我們這次帶來的船都是我們自己的船,人也都是自己的人,我想保密工作應該好辦。明天我們就要把兩隻駁船的貨物在武昌碼頭上和八大王的人進行交易,這事兒要是傳出去,被官府知道了,那就是通匪之罪。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大意。明天我帶著那艘拉著給八大王貨物的平底船靠碼頭上岸,和他們交易,穆義帶著其他船在旁邊警戒,以防不測。如果真的出啥不測,穆義帶隊不要停留,繼續把剩下工作做完,千萬不要管我。我們交易完立即啟程,繼續逆流而上。大家清楚了嗎?”
“清楚了!”大家一起說。
“還有啥問題沒有?”李茂問。
“沒有!”
“沒有好,大家就先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我們就起航。”李茂說。
小船把大家送走以後,穆義問李茂:“我說,你自己直接去交易是不是有些冒險啊?”
“不僅僅是交易的事兒,我這次還要見他,仔細的談一談。估計沒啥事兒。隻是有備無患吧。”說著李茂筆畫了個八字。
穆義知道,李茂見張獻忠絕對是個大事,其他人都以為是和張獻忠的部下做一單有些違法的生意,他們不知道還有這樣一件事兒在他們眼皮底下發生。
穆義開始佩服李茂來,如果沒有類似的事兒,大家在一起還看不出有啥區別來,一有這樣的事兒,人和人的差別就出來了。
不知道李茂他們背後做了多少工作。
早晨,李茂用過早飯,就乘小船來到那艘平底船上。穆義的指揮船首先加煤燒火,等到蒸汽已經嗤嗤的直冒,船長看看壓力表,然後告訴穆義,可以了。
穆義說:“鳴笛起航!”
“嗚嗚!”一聲長笛,戰船慢慢的卷起大鐵錨,啟動螺旋槳,繼續前進了。
其它的船,也都拉起汽笛,跟著起航了。
江上有些薄霧。
等船隊來到武昌前麵的江麵上,瞭望兵報告“前麵發現兩艘戰船!旗幟不明。”
穆義命令:“再看!”
等再近一些,看清了前麵就是張獻忠水軍的船,按照約定的,穆義命令抬出一門紅衣大炮,裝上**,衝天放了一炮。
平時,穆義他們根本不用這種炮,可是用他進行聯絡還好用,炮聲傳得遠。對麵很快的就回了兩聲炮聲。因為紅衣炮是對方的主力大炮,他們是長準備著,所以開炮也快。也是按照約定。對方在桅杆上掛起了一串紅旗,穆義這邊掛起了黃旗。
張獻忠的戰船掉頭,在前麵領路,穆義的戰船在後麵跟著。
來到江南岸的一處碼頭,張獻忠的戰船,就停在了不遠處。
穆義的戰船和後身後的戰船讓出來航道,讓李茂的平底船,拖著五艘戰船,向碼頭靠去。
碼頭上已經有很多人,他們幫助平底船拖著一串駁船,緩緩的停靠在碼頭上。雖然船停穩了,可是李茂並沒有離開駕駛室。他用望遠鏡,向碼頭的四周看了看。沒有看見他要等的人,就沒有動。
等了一會兒,遠處飛馬趕來幾個人。這些人來到碼頭上,就要上船,可是船上的火槍兵止住他們。李茂看見了,連忙走出駕駛室把來人接上船。
來人是老朋友,第一次從窯崗人手裏買馬的就是這個人,此人自稱叫宋濤,一直代表張獻忠和窯崗人做生意。
鬆濤來到船上,喝了一口茶,說:“李掌櫃的,我等你等的好苦啊!你怎麽才到啊。”
李茂說:“哎,別說了,昨天被左良玉的水軍給纏住了,我們好不容易把他們打跑了才過來。”
李茂說的輕描淡寫,可是宋濤聽得可是心驚肉跳的,他說:“哎呀,左良玉的水軍可是厲害啊,我們和他們打了幾仗,互有勝負。現在我們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過界。沒想到你們竟然把他們打退了過來的。”
李茂說:“這都沒啥。李自成的水軍在黃河裏也是被我們一個晚上就打敗了。”
宋濤說:“我們東家要過一會兒才能過來。不如我們先清點貨物吧!”
“好啊,正合我意。”
由於有兩艘駁船上的貨物都是給宋濤他們的,雙方就分開兩撥人,對卸下的貨物進行清點。
宋濤對李茂說:“其實我們這裏不遠的大冶就是產好鋼的地方,可是和你們的好剛一比,我們的就差太多了。”
李茂知道他說的是錳鋼,錳鋼的價格在這裏和同重量銀子差不多。
窯崗產的各種工業品裝了一船半,其他的是牛皮牛筋牛角等北邊的貨物。
不久一大隊望不到頭的馬車過來了。
宋濤說:“怎麽樣,我們到碼頭上看看你要的絲綢和繡品如何吧?”
李茂把賣出去商品所獲銀子的一半兒,交給宋濤讓他們幫著買成絲綢和繡品。這都是事先說好的。
看來宋濤為了做成這一筆生意。是很用心的,李茂看完很滿意。
宋濤說:“李掌櫃的,這樣的生意要經常做啊,你知道這一次生意,我們能讓多少織繡的女人們獲利嗎?”
李茂當然這次的織品和繡品能讓很多人受益,不過這樣的話,從宋濤嘴裏說出來,讓他對宋濤格外的另眼相看。
李茂說:“就憑宋掌櫃這句話,這樣的生意我們做定了,還盡量的做大。讓千千萬的人都跟著我們受益。”
宋濤說:“現在戰亂不斷,百姓日子過的艱難,我們努努力,自己掙些銀子,也讓百姓受益。”
“就憑你心中裝著百姓,我們的生意還要擴大了做。宋掌櫃的,隨我來。”李茂說。
李茂領著宋濤來到船倉,讓人拿出一卷,一丈寬幅的經過漂白的機織布讓宋濤看。
這宋濤可是個懂行的人,他打開布卷一看,是沒見過的,白的耀眼平整光亮柔軟的寬幅機織布。宋濤眼睛放著光說:“好東西,好東西!你們是怎麽能織出這樣的好布的。這東西你們有多少我們要多少。”
李茂說:“這一卷布是送給你做樣品的,我們以後會大批的生產者種布。有一丈寬幅的和三尺、五尺寬幅的。等我們做好價格後,我們再聯係,爭取多運來一些,也多買走有些絲綢和繡品茶葉。讓這裏的百姓也跟著受益。”
卸完貨後,又把宋濤帶來的貨物裝上了駁船,宋濤帶來銀子也裝到平底船上。
兩人又在船上喝了一會兒茶,碼頭上就來了一隊人人馬,把碼頭的四周都給圍上了。
宋濤馬上下船,來到碼頭上。一會兒又一隊人馬過來了。李茂也來到碼頭上,宋濤說:“他來了。”
李茂見來人翻身下馬,顯得身手很矯健。宋濤和李茂迎了上去。
李茂早就聽說張獻忠生的相貌奇特,這個奇特相貌還救他一命。早年張獻忠在延安府當過捕快,後來被革職,就到延綏鎮從軍。因犯法當斬,主將陳洪範看他狀貌奇異,為他向總兵王威求情,重打一百軍棍除名了,而其他十七個同案卻都被斬首了。今日一見果然,張獻忠的確相貌不同凡響,他生得長身虎頷,麵色金黃,難怪有人叫他"黃虎"。
按照事先的約定,為這次會見能保密,都用了特別的稱呼。李茂上前施禮說道:“窯崗李茂,見過張東家。”張東家就是稱張獻忠的。
張獻忠一愣,馬上反應過來,說:“免禮免禮,李掌櫃的,我老張可算見到你們的人了。”
李茂忙說:“張東家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船上說話。”
張獻忠也忙說:“好,好。”
張獻忠就在宋濤和李茂的陪同下往船上走。張獻忠的親兵們,想先上去,張獻忠一擺手說:“都滾回去!”
親兵們隻好止住腳步。
進到駕駛室後麵的一個上層艙裏,張獻忠坐下就發現,坐的地方是軟的。李茂忙說:“張東家這是沙發,您不習慣吧?”
張獻忠說:“習慣習慣,你們窯崗人盡弄些怪東西,這屁股底下的事兒,你們也能弄出個道道來。哈哈!”
上層倉兩麵都是玻璃窗戶,所以艙裏很亮堂,看起來張獻忠心情也不錯。
------------------
材料力學、理論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南宋記憶》進展。
在鄱陽湖兩次都吃了虧,這讓性暴如火的左良玉怒不可遏,不過左良玉可不是莽夫。他仔細的了解了兩次吃虧的原因後,沒有責罰手下。讓他們仔細研究再次遇到窯崗戰船的應對辦法。告訴手下:“窯崗人是靠做生意起家的,他們為了掙銀子,啥買賣都做。所以他們就一定還會再來景德鎮,這樣我們就還有機會報仇。”
左良玉恨恨的在想,我可不管你們窯崗人是何方神聖,到了這裏就是我說了算。別拿啥禦賜銅牌嚇唬我,就是皇上現在也不敢對我怎麽樣。
這次孫傳庭出兵南下剿賊,命令左良玉出兵助戰,左良玉也是明著聽令,而實際上主力根本沒動。事後左良玉心說:“多虧老子沒去給你們陪葬。不然的話,我們兵馬沒了,誰還會把老子當回事兒。”
左良玉的兵馬軍紀很壞,可是左良玉練兵可是不含糊。他的水軍早就想出來了幾套對付蒸汽船的辦法。他們總的策略是,不能讓蒸汽船利用速度優勢跑了,再就是利用自己船多的優勢想辦法圍上他們,爭取進行近戰盡量不讓他們發揮炮火優勢。
這次李茂他們的船隊一到景德鎮,就有消息通知左良玉的大營。
左良玉的水軍就在鄱陽湖的出口處設下了一張大網等著李茂他們。
雖然李茂他們來到景德鎮的時候,沒有遇到麻煩,可是李茂和穆義都沒敢放鬆警惕,反倒是讓他們格外的小心,因為左良玉守著長江,是有名的活扒皮,沒遇到他們是非常不正常的。其實李茂他們還真的錯了,由於長江上被幾路人馬分割成幾節,長江上已經很少有船在運輸了,他們長時間的等不到船也就沒有了興趣,也都回港呆著了。因此李茂和穆義他們沒遇到攔截的。
這次由於李茂他們有了兩艘戰船,而且還有兩艘平底拖船,心裏有底,所以他們是白天起航離開景德鎮碼頭的。
兩艘戰船一路先行,在前麵引路。
李茂和穆義知道,最危險的地方就是鄱陽湖出口的那個地方,因為那裏是船隻進出的必由之路。
快到這個危險區域的時候,穆義命令了望台上的士兵,注意觀察。穆義剛說完,了望兵就喊道:“前方發現大量的戰船。”
穆義喊道:“繼續觀察!”就和李茂一來到駕駛室裏,用架起來的望遠鏡進行觀察。不過由於位置沒有了望台上的高,暫時還看不見船的影子。穆義說:“我們應該讓兩艘平底船帶著船船隊,拖後一些,我們兩艘戰船先去會會他們,看看他們又有啥花招了?”
李茂說:“看來左良玉一定是得到了我們要來的情報,不然他們不會出來這麽多的戰船等著我們。今天他們是要群毆了,我看我們就和他們保持距離,用我們的迫擊炮打他們,不讓他們靠近,一個個消滅他們。”
穆義說:“其實近戰我們也不怕他們,就是小心一點兒他們的紅衣大炮就行。不過他們也就是靠近到三四百米左右才有效。不然我們停在那讓他們打,他們也打不著。”
穆義命令給後麵的平底船發信號,讓他們暫停前進,命令另一艘戰船,跟著穆義的這艘指揮船,做好戰鬥準備,並行前進,慢慢的接近鄱陽湖口。
等在鄱陽湖口左良玉的水軍官兵們早就等的不耐煩了,終於聽到遠遠的傳來“轟轟”的蒸汽船聲音,他們都互相發信號,提起了精神。因為他們這次出動大小戰船十六艘。準備徹底的報兩次被羞辱的大仇。
當雙方慢慢的接近的時候的,穆義他們放慢了船速,通過望遠鏡觀察,木易發現對方的船實在是不少,自己絕對不能衝進他們的船隊中間讓他們給包圍了。再說了,對方要是沒啥表示自己還真的不能隨便開炮。最後穆義命令停船觀察。
左良玉的水軍見李茂他們的兩艘船過來了,本打算讓他們再靠近一點兒,他們就一擁而上,把他們圍在中間,一舉殲滅。可是狡猾的對手突然停船了。不過此時對手離自己的船隊已經很近了,帶隊的頭領命令:“現在開炮,一起衝上去圍上去。”
左良玉官軍的船就遠遠的開著炮圍了上來。其實這麽遠開炮隻能起到造聲勢的作用,造不成任何實質的威脅。
李茂對穆義說:“現在看你們的了。”
穆義一笑說:“我等這一天,等的都有點兒著急了。命令倒車,和敵船保持距離。”
這一下,敵船的問題暴露出來了。
左良玉他們想的幾件對付窯崗蒸汽船的高招裏就有一件,是將攔住去路的幾艘戰船用大繩連在一起,如果對方從兩船之間衝過去的時候,必然北大繩攔住,帶著兩側船靠向被攔住的船。這應該說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可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對手沒衝過來,而是撤退了。而他們的頭領又命令追擊,再加上追擊的船隊裏船型不一樣,他們水軍中船的前後距離就拉開了。穆義用望遠鏡一看其中有兩艘戰船,剛剛開完炮,追得最積極,位置非常突出。
穆義命令發信號,讓另一戰船和自己的船停止後退,前進擊敵。穆義這條船和另一艘戰船,很默契的各對付一艘突出追擊的敵船。等雙方靠近到一千多米,穆義的船上首先開炮了。這麽遠的距離,又都是在船上對付運動目標,命中率是非常低的。每艘船上有二十們迫擊炮,可是炮彈落在對手的戰船周圍,馬上令對手產生了慌亂,就在雙方進一步接近的時候,對手船上終於看見有爆炸的火光了。由於都是木船,一發****的殺傷力也是不小的。等對手的船上落上兩發炮彈的時候。對手的船已經沒有人操控,幾乎就停在那裏,任憑風的吹動了。
穆義命令換火油彈,結果發射兩批炮彈過後,有一發火油彈落在對手的船上。煤焦油立刻就將對手的帆具索具都給點燃了。這艘船也立刻燒成了一個水麵上的大火炬。
穆義看見另一艘戰船的對手船上也冒起了煙先,看來也是中彈了。剛想過去支援另一艘戰船。突然冒煙的那艘敵船也燃起了大火。
穆義命令發信號,繼續倒車後退。
兩艘戰船,各打著火一艘敵船就後退了。
左良玉的水軍見有兩艘船被打著火了,有幾艘戰船準備靠過去救援,可是到了近前,他們也不敢靠近了,火勢太猛了,隻能救援一下跳進水裏的水兵,然後看著這倆艘船燒著。
左良玉水軍的頭領看到不斷後退的兩艘戰船,他還是以為窯崗的船少,害怕自己船多,他又發信號繼續追擊。
可是現在窯崗的戰船已經遠離了鄱陽湖出口,進到鄱陽湖內,湖麵寬闊,窯崗的兩艘戰船利用船的機動性,不是直線後退,而是做左右機動,很快左良玉水軍的戰船,左右之間的距離就被拉開了。
穆義抓住機會,又是一個反擊,每艘戰船又各打沉一艘左良玉水軍的戰船。這下子,左良玉水軍帶隊的頭領腦子有些發熱了,就象輸紅了眼的賭徒。拚命命令追擊這兩艘戰船,其實此時他也知道追也是追不上,可是現在不追又能怎麽樣呢。
這時李茂從望遠鏡上看到,那兩艘平底船一起開了過來。隻是他們後麵都沒有拖帶駁船。原來後麵的兩艘平底船在後麵一直等著,可是好長時間了,隻是偶爾能聽到一陣炮聲,最後兩艘平底船的船長一商量,一定是前麵的敵船太難纏了,不如我們就把駁船都拋錨了,前去助戰。兩位船長其實心裏早就都癢癢了,他們是一拍即合。
穆義見到他們來了,也就命令他們每艘平底船配合一艘戰船作戰。這樣一大一小兩艘船配合,隻要看準機會遇到落單的船,就配合著衝上去,很快的就會打沉對手。因為平底船上也配有十門迫擊炮。這樣的火力對付木帆船,就象貓戲老鼠一樣。終於左良玉的水軍損失了七艘戰船之後,抵擋不住了,開始全麵的撤退。
此時,李茂沒有命令追趕,他知道隻要打服了他們,讓他們對自己沒有威脅了就行,留著他們製約張獻忠、李自成他們還是有用的。再說了,李茂一直有個想法,就是見見這位左良玉大人,盡管李茂實在是反感左良玉,可是李茂知道如果能和他結盟,他們對李自成和張獻忠絕對是一股牽製的力量。
看著遠遠逃走了的左良玉水軍戰船,李茂命令平底船回去把駁船拖回來後,就直奔鄱陽湖出口,這次在沒有船隻攔截了。他們出了鄱陽湖口,就進到長江,一路向西加大馬力,逆流而上。
進到長江之後,李茂說:“看來今天到不了漢口了。”
“能到,隻是要晚上了。”穆義說。
李茂說:“不行,我們必須白天到那裏。”
“哈哈!李公子,我看你是有些不夠意思了。到現在你還有事兒瞞著我。”穆義有些不滿意了。
李茂對穆義比量個八字,說:“我要見這個人,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這件事兒想瞞著你也不行啊,沒有你,我也見不到他。”
穆義自得的說:“哈哈!你知道就好。如果非要白天到漢口的話,我們在天黑前找一處水緩和的地方下錨等一晚上。”
李茂說:“隻好如此了。”
等船隊過了大冶(黃石),又過了鄂州以後,在長江的一處轉彎處,找到一處江麵比較寬,水流平緩的地方,穆義給其他船發信號,命令停船下錨,在這裏休息一晚上。下錨以後,李茂讓穆義放下小船,去把另外三位船長接過來。在指揮船上,李茂給他們開了一個會。
李茂很嚴肅的對穆義和幾位船長說:“今年天我們開會的內容需要嚴格保密,請大家一定記清楚了。包括明天的整個行動都是需要嚴格保密的。”
說完,李茂抬頭挨個的看看各位,看到每個人都莊重的點點頭。李茂接著說:“我們這次帶來的船都是我們自己的船,人也都是自己的人,我想保密工作應該好辦。明天我們就要把兩隻駁船的貨物在武昌碼頭上和八大王的人進行交易,這事兒要是傳出去,被官府知道了,那就是通匪之罪。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大意。明天我帶著那艘拉著給八大王貨物的平底船靠碼頭上岸,和他們交易,穆義帶著其他船在旁邊警戒,以防不測。如果真的出啥不測,穆義帶隊不要停留,繼續把剩下工作做完,千萬不要管我。我們交易完立即啟程,繼續逆流而上。大家清楚了嗎?”
“清楚了!”大家一起說。
“還有啥問題沒有?”李茂問。
“沒有!”
“沒有好,大家就先回去休息吧。明天一早我們就起航。”李茂說。
小船把大家送走以後,穆義問李茂:“我說,你自己直接去交易是不是有些冒險啊?”
“不僅僅是交易的事兒,我這次還要見他,仔細的談一談。估計沒啥事兒。隻是有備無患吧。”說著李茂筆畫了個八字。
穆義知道,李茂見張獻忠絕對是個大事,其他人都以為是和張獻忠的部下做一單有些違法的生意,他們不知道還有這樣一件事兒在他們眼皮底下發生。
穆義開始佩服李茂來,如果沒有類似的事兒,大家在一起還看不出有啥區別來,一有這樣的事兒,人和人的差別就出來了。
不知道李茂他們背後做了多少工作。
早晨,李茂用過早飯,就乘小船來到那艘平底船上。穆義的指揮船首先加煤燒火,等到蒸汽已經嗤嗤的直冒,船長看看壓力表,然後告訴穆義,可以了。
穆義說:“鳴笛起航!”
“嗚嗚!”一聲長笛,戰船慢慢的卷起大鐵錨,啟動螺旋槳,繼續前進了。
其它的船,也都拉起汽笛,跟著起航了。
江上有些薄霧。
等船隊來到武昌前麵的江麵上,瞭望兵報告“前麵發現兩艘戰船!旗幟不明。”
穆義命令:“再看!”
等再近一些,看清了前麵就是張獻忠水軍的船,按照約定的,穆義命令抬出一門紅衣大炮,裝上**,衝天放了一炮。
平時,穆義他們根本不用這種炮,可是用他進行聯絡還好用,炮聲傳得遠。對麵很快的就回了兩聲炮聲。因為紅衣炮是對方的主力大炮,他們是長準備著,所以開炮也快。也是按照約定。對方在桅杆上掛起了一串紅旗,穆義這邊掛起了黃旗。
張獻忠的戰船掉頭,在前麵領路,穆義的戰船在後麵跟著。
來到江南岸的一處碼頭,張獻忠的戰船,就停在了不遠處。
穆義的戰船和後身後的戰船讓出來航道,讓李茂的平底船,拖著五艘戰船,向碼頭靠去。
碼頭上已經有很多人,他們幫助平底船拖著一串駁船,緩緩的停靠在碼頭上。雖然船停穩了,可是李茂並沒有離開駕駛室。他用望遠鏡,向碼頭的四周看了看。沒有看見他要等的人,就沒有動。
等了一會兒,遠處飛馬趕來幾個人。這些人來到碼頭上,就要上船,可是船上的火槍兵止住他們。李茂看見了,連忙走出駕駛室把來人接上船。
來人是老朋友,第一次從窯崗人手裏買馬的就是這個人,此人自稱叫宋濤,一直代表張獻忠和窯崗人做生意。
鬆濤來到船上,喝了一口茶,說:“李掌櫃的,我等你等的好苦啊!你怎麽才到啊。”
李茂說:“哎,別說了,昨天被左良玉的水軍給纏住了,我們好不容易把他們打跑了才過來。”
李茂說的輕描淡寫,可是宋濤聽得可是心驚肉跳的,他說:“哎呀,左良玉的水軍可是厲害啊,我們和他們打了幾仗,互有勝負。現在我們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過界。沒想到你們竟然把他們打退了過來的。”
李茂說:“這都沒啥。李自成的水軍在黃河裏也是被我們一個晚上就打敗了。”
宋濤說:“我們東家要過一會兒才能過來。不如我們先清點貨物吧!”
“好啊,正合我意。”
由於有兩艘駁船上的貨物都是給宋濤他們的,雙方就分開兩撥人,對卸下的貨物進行清點。
宋濤對李茂說:“其實我們這裏不遠的大冶就是產好鋼的地方,可是和你們的好剛一比,我們的就差太多了。”
李茂知道他說的是錳鋼,錳鋼的價格在這裏和同重量銀子差不多。
窯崗產的各種工業品裝了一船半,其他的是牛皮牛筋牛角等北邊的貨物。
不久一大隊望不到頭的馬車過來了。
宋濤說:“怎麽樣,我們到碼頭上看看你要的絲綢和繡品如何吧?”
李茂把賣出去商品所獲銀子的一半兒,交給宋濤讓他們幫著買成絲綢和繡品。這都是事先說好的。
看來宋濤為了做成這一筆生意。是很用心的,李茂看完很滿意。
宋濤說:“李掌櫃的,這樣的生意要經常做啊,你知道這一次生意,我們能讓多少織繡的女人們獲利嗎?”
李茂當然這次的織品和繡品能讓很多人受益,不過這樣的話,從宋濤嘴裏說出來,讓他對宋濤格外的另眼相看。
李茂說:“就憑宋掌櫃這句話,這樣的生意我們做定了,還盡量的做大。讓千千萬的人都跟著我們受益。”
宋濤說:“現在戰亂不斷,百姓日子過的艱難,我們努努力,自己掙些銀子,也讓百姓受益。”
“就憑你心中裝著百姓,我們的生意還要擴大了做。宋掌櫃的,隨我來。”李茂說。
李茂領著宋濤來到船倉,讓人拿出一卷,一丈寬幅的經過漂白的機織布讓宋濤看。
這宋濤可是個懂行的人,他打開布卷一看,是沒見過的,白的耀眼平整光亮柔軟的寬幅機織布。宋濤眼睛放著光說:“好東西,好東西!你們是怎麽能織出這樣的好布的。這東西你們有多少我們要多少。”
李茂說:“這一卷布是送給你做樣品的,我們以後會大批的生產者種布。有一丈寬幅的和三尺、五尺寬幅的。等我們做好價格後,我們再聯係,爭取多運來一些,也多買走有些絲綢和繡品茶葉。讓這裏的百姓也跟著受益。”
卸完貨後,又把宋濤帶來的貨物裝上了駁船,宋濤帶來銀子也裝到平底船上。
兩人又在船上喝了一會兒茶,碼頭上就來了一隊人人馬,把碼頭的四周都給圍上了。
宋濤馬上下船,來到碼頭上。一會兒又一隊人馬過來了。李茂也來到碼頭上,宋濤說:“他來了。”
李茂見來人翻身下馬,顯得身手很矯健。宋濤和李茂迎了上去。
李茂早就聽說張獻忠生的相貌奇特,這個奇特相貌還救他一命。早年張獻忠在延安府當過捕快,後來被革職,就到延綏鎮從軍。因犯法當斬,主將陳洪範看他狀貌奇異,為他向總兵王威求情,重打一百軍棍除名了,而其他十七個同案卻都被斬首了。今日一見果然,張獻忠的確相貌不同凡響,他生得長身虎頷,麵色金黃,難怪有人叫他"黃虎"。
按照事先的約定,為這次會見能保密,都用了特別的稱呼。李茂上前施禮說道:“窯崗李茂,見過張東家。”張東家就是稱張獻忠的。
張獻忠一愣,馬上反應過來,說:“免禮免禮,李掌櫃的,我老張可算見到你們的人了。”
李茂忙說:“張東家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船上說話。”
張獻忠也忙說:“好,好。”
張獻忠就在宋濤和李茂的陪同下往船上走。張獻忠的親兵們,想先上去,張獻忠一擺手說:“都滾回去!”
親兵們隻好止住腳步。
進到駕駛室後麵的一個上層艙裏,張獻忠坐下就發現,坐的地方是軟的。李茂忙說:“張東家這是沙發,您不習慣吧?”
張獻忠說:“習慣習慣,你們窯崗人盡弄些怪東西,這屁股底下的事兒,你們也能弄出個道道來。哈哈!”
上層倉兩麵都是玻璃窗戶,所以艙裏很亮堂,看起來張獻忠心情也不錯。
------------------
材料力學、理論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