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安置災民建軍計劃


    參加窯崗學院開學典禮的來賓們,帶著窯崗人送給的精美而且實惠的紀念品,陸續的都走了。正像楊玉琳預料的那樣,還有有幾位找了各種借口,就是不願意走。也難怪整個大明朝再也找不到如此舒適的地方了,而且大魚大肉管夠。


    邱老東家也沒走。他是留下來和陳玉峰、歐陽鶴商量大事的。


    邱老東家雖說年紀不小了,可是耳聰目明,張知木幾句話的提醒,老東家馬上心領神會。他回到自己的客房的時候,心裏想多虧交了窯崗人這些做朋友,這些人真的是不簡單,把事情想的很遠。這可是鹽幫這些人沒法相比的。李自成的兵一過來,就會橫掃一切,自己那幾萬烏合之眾,平時捕賊捉盜還能湊合,要是對付軍隊,那是沒有勝算的。好在靠上了窯崗這棵大樹,就聽聽他們怎麽安排吧。


    當陳玉峰把整個形式和窯崗的打算和邱老東家的說完之後,邱老東家的說:“我家幾代人經營鹽業有一些積蓄,我想情況不好的時候。送到窯崗來你們看行嗎?當然我會按照規矩該交費用就交費用。”


    陳玉峰開玩笑說:“老東家就不怕窯崗也被李自成攻破?”


    老東家哼哼一笑:“我那點家當,不夠你們窯崗一個零頭,你們都不怕,我就跟你們一起賭一把又如何?”


    歐陽說:“曆山那邊就要早做準備,那邊的後山,可以多建一些保暖的窩棚,一旦運城危險,人員可以就近撤到曆山時好有準備,不然現準備就麻煩了。”


    邱老東家的說:“回去我就派人到曆山去,幫著他們準備這事兒。”


    歐陽鶴說:“不可,你們千萬不要在曆山露麵,就讓哪裏不聲不響最好,等有事的時候,你們突然撤到那裏,李自成沒有準備對付那裏最好,不然他們事先有準備就不好辦了。再說準備一些住的地方,曆山還是能有辦法,我們通知他們一下就行。”


    邱老東家說:“那就不客氣了。到時候我們的人會分兩部分,一部分撤到窯崗來,一部分撤到曆山。我回去以後會把精壯都編隊,到時候由你們統一安排指揮。不過你們這裏可要多備一些房子了。”


    陳玉峰和歐陽鶴同時哈哈大笑,說:“知木還沒跟你說吧,給你留的一處房子已經建好了。你回去前自己看看去。至於其他房子,你也放心,我們窯崗從開春起,房子就一直沒有停止建,你沒看到處都在建房子嗎?”


    老東家笑著說:“嗬嗬,知木還跟我打啞謎,一直沒給我露一點兒風。我要謝謝窯崗的各位了。就是沒有李自成的事兒,冬天我也要到這裏來享享福。不然我看著你們享福,我在家裏生氣。”


    幾個一笑算把鹽幫的事安排好了。


    陳玉峰介紹說:“沁水來的幾個人我也都打好招呼了,他們也都同意一旦有事兒大家互通信息。因為他們來的人都很散,回去後估計他們也會聚一起研究對策。”


    窯崗學院的開學典禮,開的隆重熱烈,對窯崗的宣傳作用實在是太大了。不過事情也是有不利的一麵,那就是災民越來越多的奔窯崗過來,要不是窯崗設了幾道關卡擋著,災民很快就會把窯崗淹沒了。進不來的災民就都聚在秀容城外,因為也隻有秀容還能勉強的放一點粥。


    經過盧炳義派人和陸呈祥親自參與,在西山泡子建了十個墾荒點,前期的路已經基本修通了。現在就決定開始在災民中招收人員,人員的待遇是每天管吃管住,每天給半斤米。這在當時可是個天價了。不用說給米,就是管吃這一項報名的人就會把頭擠破。可是窯崗人就是這樣把告示貼出去了。按照窯崗商議過的,招人的事絕對不在窯崗進行,因為怕把災民都引到窯崗來。劉雲派軍隊在秀容城外重新搭建了一個大鵬,選上的災民叫墾荒工人,登記編隊後,馬上在大棚子裏吃一頓飯,然後排隊直接到墾荒點兒。每隊人員都是由劉雲的士兵當頭帶隊,直接帶到墾荒點兒後,開始到山上伐木建窩棚,要先把住的地方建起來。好在天熱,不需要太多的被褥,陸呈祥準備的蚊帳可以每人發一個,有的是一個大文帳十幾個人住。這些條件對於掙紮在生死邊緣的人來說,有飯吃餓不死了,那就是天堂了,所以幹起活來沒有偷懶的。更讓他們高興的是嗎每人都是提前預發了五天作為工錢的糧食,這樣的目的是讓他們的家屬也都不會餓死了。


    由於陸呈祥組織的充分,墾荒點兒很快就安排下去兩萬五千多人,每個墾荒點兒都有兩千五百多人。這樣秀容這邊放粥的壓力也就減輕了不少。在這之前,劉雲先下手,招收兩千會騎馬身體靈活青年參軍。


    李雲鶴派人在災民裏麵將十五歲到十八歲的年輕男孩子,招收兩千人,分配到各個工廠裏當學徒的。又在年輕的女子裏麵挑選了選了二千人作紡織女工培訓,又招了五百女工到被服廠。年紀大的一些的但是身體還有勞動能力的又招了男女各五百人到養殖場去。秀容這邊剩下的一萬多災民,基本上是年老體弱的和孩子們。還有將近五多名孩子讓人揪心,他們一個個骨瘦嶙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個個卻都是營養不良。


    張知木讓陸呈祥把年紀大的女人組織起來,成立一個幼兒園,負責照看幼小的孩子,讓那些女人能騰出手來參加工作。


    其實那些所謂的老人也就是四五十歲,不過由於飢俄顯得老態龍鍾。真正的年齡大的很少能挺到現在。由於秀容知縣在秀容城外搭了很多窩棚,而且剩餘的人也不是很多了,陸呈祥就讓秀容知縣給他們的夥食裏多添一點幹的。慢慢的開始給他們供應幹食物和肉湯蔬菜。等他們身體情況好一些,再看情況,能工作的盡量給他們安排工作。


    秀容知縣的沒想到窯崗人竟有如此大的手筆,把五萬多人給安排到了隻剩一萬人。那些孩子們,張知木還在考慮如何安排呢。


    孩子是未來是希望,這近五千多孩子多數是該念書的年齡,張知木下決心都要安排他們念書,張知木知道這可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但是張知木決定了之後,就把盧炳義和陸呈祥召集在一起商量這事兒。張知木看出來陸呈祥是不太支持這件事兒,盧炳義也覺得有些為難。張知木說:“要想讓這些孩子們一下子都象窯崗小學那樣,都有一樣的學習條件,一定是做不到。不過你們知道,他們長大後可就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我下決心了,今天不研究安不安排這些孩子的問題,而是研究怎麽樣安排的問題。”


    陸成祥苦笑了一下說:“這些孩子們住處,我看就都跟著他們的大人住。孤兒沒幾個,一般孤兒活不到現在。隻是上課要怎麽安排?一個班兒五十個人,還要一百個班兒。”


    盧炳義說:“現蓋房子建學校不趕趟,我看選一千年紀大的孩子先安排在窯崗學院念書,那裏本來就留有給明年招生留的地方,先讓孩子們用吧。窯崗中學一直作為工人晚上補習用,可以安排一千五百人,白天就給小學生上課吧。窯崗小學擠一擠也可以再安排五百人。剩下的,我看有倒出來的廠房,可以間壁一下當教室用,至於老師,就有我來安排。”


    陸呈祥說:“盧先生還是要好好的規劃一下,我們最少還要建設幾所學校,建完小學以後還要建中學,我們的規劃都要考慮到。”


    盧炳義苦著臉說:“哎呀,我的規劃可不好搞,你看情況總是變化。”


    張知木說:“盧先生,我們就超前一點,你還要做再接收一萬孩子的準備。”


    陸呈祥和盧炳義同時“啊”的一聲出口,張知木的話實在是讓他們吃驚不小。


    張知木說:“等李自成進攻山西,你們想象一下,會有多少人跑到窯崗來避難。我們現在有條件就要提前多準備點兒吧。這就是我為啥不停的讓他們蓋房子的原因。其實你們不用怕,如果我們安排好了,可能是我們發展壯大的機會,我可以斷言。如果戰後的形式由我們所預期的那樣,我們窯崗就會是整個是山西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你們要有魄力迎接這一切的到來。那時候,我們不僅僅會有一座窯崗學院,應該有很多窯崗學院的這樣的學校才行。”


    陸呈祥說:“天哪,多虧李茂來信說,他們又從廣州和泉州弄來了不少稻米,看來還得要李茂公子再弄糧食。”


    張知木聽說有糧食也是很高興,說:“我們的蒸汽船改造好了,應該停在淮安兩艘,需要的話給李茂他們護航。這次李茂他們弄回來多少糧食?”


    陸呈祥說:“帶信兒的人沒說清,估計能有三十多萬石。現在到淮安的沒有,不過我們船隊已經出發去運糧食了。有了糧食我們才能心不慌。”


    盧炳義說:“我就是使勁兒想也沒想到,我們會發展的這樣快。”


    陸呈祥說:“我就得盯住銀子和糧食這兩件事,有了這兩樣我心裏就不慌。”


    張知木把難題交給陸呈祥和盧炳義就不管了,因為建軍的事兒更複雜,需要花費一些精力。還有機槍、火炮的事兒,都要抓緊。能交出去的事兒,就都交出去。


    關於軍隊建設,張知木準備參考前世的軍隊,實行軍銜製。目標是割據山西時組建六萬步兵,一萬騎兵。如果四處防守的話,再有這樣多的兵力也不夠,將來山西的策略就是讓對手不敢進攻自己,要實行攻勢防守。


    軍隊按軍師團營連排班來組織。


    以連為基本單位。一個連有一個連部三個排步兵排。步兵排有排長副排長三個步兵班,一個步兵班有九名戰士一個班長一個副班長組成,三個士兵是一個戰鬥小組,其中一名是組長。一個排有三十五人,一個連有一百一十人。


    一個營由營部、三個連和一個炮兵連組成,一個炮兵連有五門迫擊炮,三十人組成。炮兵連可以單獨跟隨營隊行動,也可以由上級統一指揮集中使用。一個營有三百八十人。


    一個團由三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營組成,一個炮兵營由三個炮兵連組成。一個團有一千二百五十人。


    一師由四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一個運輸團組成。一個炮兵團組成由三個炮兵應組成。一個師有六千五百人。


    步兵最終將組成九個師三個軍。


    騎兵也基本上是按步兵的編製組建,不過騎兵的炮兵要單獨組建,需要的時候按情況配置。


    騎兵基本上是組織一百個騎兵連,十個炮兵連,每個炮兵連有十門迫擊炮。每門炮需要五名騎兵和五匹馬托運迫擊炮和彈藥。


    騎兵還有一個專門後勤團,有二千人組成。他們是隨行騎兵進行後勤補給,以滿足騎兵對後勤高速機動的需要。


    由楊靖的運輸公司組建後勤運輸部,運輸部要做到平戰兩用,戰時以軍事運輸為主,平時兼顧客運和貨運。


    以李威為主組建炮兵總隊,戰時支援前線作戰,平時負責新炮試製的工作,以後生產新型火炮再組建新型直屬部隊。


    以李菁為主組建特種兵總隊,由窯崗軍事委員會直屬。


    組建一支專門負責通信的通信兵總隊,戰場電報通信兵都由通信總隊負責指派,戰場通信線路也由通信總隊負責。


    楊玉琳組建的女兵有五百人,編製也按步兵的編製,也由窯崗軍事委員會直屬。


    這是窯崗組建的精銳直屬部隊,是武裝力量的核心。


    以後還要組建一萬名武裝警察部隊,配合各地政府,負責各地的治安工作。


    張知木本來想為窯崗軍隊取的名字叫窯崗自衛軍,可是想起了前世的自衛隊,覺得不好。就改為窯崗民軍,意思是窯崗民眾的軍隊,和民兵是一個意思。這也是給皇上看看,讓皇上看看我們是民兵,不是軍隊。


    張知木給士兵們設計作訓服就是前世的迷彩服,其實麵對的敵人基本上不需要迷彩保護,可是張知木就是覺得迷彩服適合作訓需要。迷彩服的布料都是厚實的斜紋布製作的,每名士兵是兩雙黃膠鞋,一雙是短腰鞋一雙是長腰鞋。平時可以穿短腰鞋,行軍時為了防止沙土進到鞋裏可以穿長腰鞋。


    夏常服是春秋兩季穿著,襯衣為開關兒領,可以紮領帶,帶大簷帽。男褲為自己穿越過來的那條西褲加肥一點兒做樣式。女兵是長裙。襯衣分長袖和短袖兩種。


    肩章和臂章是軍種標誌,軍官佩戴姓名牌和皮鞋。


    冬裝有冬常服、內衣褲、男士兵配棉衣褲、女士兵配毛上衣和毛褲,以及栽絨(皮)帽、冬襪、防寒皮鞋,和皮大衣。


    步兵的衣服都是草綠色,水兵的衣服都是白上衣藍褲子。


    水兵還配有專門的水兵服,為白、藍色,上衣為套頭式,有披肩,藍色的披肩和袖口上有數道白線;褲子在側麵開口,褲口肥大。


    總之,張知木是絞盡腦汁的努力去想前世時解放軍穿的服裝。不過這些服裝配置,在這個時代就是顯得太奢侈了。當張知木把這些告訴陸呈祥時,陸呈祥臉都長了,他嘴都有點兒顫的說:“張總,士兵沒有必要弄的這麽些衣服吧。”


    張知木說:“我們的士兵是要比別人的軍隊待遇要好得多,我就是想,讓我們的士兵覺得當我們的兵是個十分光榮的職業,他們也會自覺的維護軍人的榮譽。我們也要讓全社會都敬重這些為我們去流血犧牲的士兵。”


    陸成祥說:“好在我們的紡織車間都開始生產了,也多虧我多買了不少棉花。那個服裝廠裝備了縫紉機,做鞋做衣服都很方便。等這些開荒的人都換完衣服,我們就開始加工軍裝。等我們的軍隊都換完新軍裝,嘿!那時候我們也就跟著神氣啦。”


    張知木建軍組建方式,早就以書麵的的形式給陳玉峰和歐陽鶴看了,他們現在對張知木的軍隊組織方式,已經非常的能理解了。


    張知木去到指揮中心和他們商量這件事的時候,陳玉峰說:“還商量啥,你都考慮好了,就按你的辦法辦就行了。”


    歐陽鶴說:“看完步槍之後,我們就理解你的軍隊編製方式了。你的基本作戰單位一個連,配上步槍和迫擊炮去進攻一個縣城都沒問題,這就說明了,你的編製是經過仔細思考的。以前一兩百人的軍隊,基本上不起多大的作用,我們的軍隊就不一樣了,可能一個排都會有很強的戰鬥力。這要打幾仗就知道了。”


    陳玉峰說:“我們現在的士兵都是當軍官培養。問題是我們那九個師長是要好好的選一下,首先是要忠誠,在其次也要又能獨當一麵的能力。”


    張知木說:“我看窯崗八傑除了範成坤、柳成璜、柳俊、範鬆之外另四傑也都鍛煉的不錯,等山西都安定了他們就都可以抽出來了。”


    陳玉峰說:“也可以征求一下劉雲的意見,他的隊伍裏也有不錯的人,我們也可以大膽的提拔。”


    張知木問:“你們看秦鵬這人怎麽樣?”


    歐陽鶴說:“秦鵬是個很好的將才,此人是個儒將,學富五車,他對太行山一帶是了如指掌。我覺得應該把他留在指揮中心,幫著協調指揮,要是打起仗來,我們的指揮中心會是個很忙的地方,情報匯總等都需要一些好人來做。”


    張知木說:“指揮中心裏要成立一個參謀部,由他們做好具體工作。這是要有一批各種各樣的人參加的工作。這也是鍛煉人培養人的方式。我看就由你們直接管理,成立一個總參謀部。有他們進行情報綜合,提供具體做戰計劃,協助你們決策指揮。這樣的話,人多容易減少遺漏,使我們少犯錯誤。”


    歐陽鶴問:“張總你的軍銜製,有啥作用?”


    張知木說:“簡單說實行軍銜製度的意義,主要是有利於提高軍人的榮譽感和責任心,加強軍隊的組織紀律性,方便部隊的指揮與管理。我們今後可以立法規定,軍人的軍銜是終生的,沒有特別的原因,不能撤銷。可是軍隊職務是可以撤銷的。”


    張知木在和陳玉峰等人還沒研究完事情,李雲鶴派來的一個人,告訴張知木趕緊過去一下。陳玉峰聽了說:“雲鶴這小兔崽子,越來越沒大沒小了,竟然指揮上知木了。


    歐陽鶴說:“全窯崗也就雲鶴敢這樣吧!哈哈!”


    張知木說:“陳叔別怪雲鶴,他一定是有啥急事兒。我馬上過去一趟。”


    ------------------


    材料力學、理論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