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揚州城堡


    按照約定,下午窯崗人按時來到糧食貨場,貨場的東家和掌櫃的一群人也早已在這裏等著了。大家按照約定起了文書,一起派人到官府做了手續。這邊雙方的人員同時在清點銀子。


    張知木對這貨場的東家說:“東家,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這位東家說:“請張東家不用客氣,請講!”


    張知木說:“我希望這個貨場原來的掌櫃的能留下來,不知道可不可以?因為從我一進到這個貨場,我就對這裏的管理很滿意,沒有一處很亂的地方,所有物品堆放的都很有條理,我想這裏的掌櫃的一定是一個很負責任的人。”


    這位東家正為這些人貨場的人員去留問題發愁呢,張知木這樣問,他當然會做順水人情了,說:“張東家好眼力,不愧是名揚四海的大東家。你說的掌櫃的是我們家多年的掌櫃的,如果他自己若是願意到你們窯崗,我們沒意見,人往高處走,我們希望他更能上一步。”


    這掌櫃的姓蔣,名叫蔣鋒,他也正發愁呢,這個貨場賣了,東家不會再白養活著自己,新來的東家一般的都會用自己的人。他聽說張知木想留他,自然大喜過望,更何況是為窯崗這樣的東家來工作,這是他做夢也沒想到的,不過他說:“我感謝張東家看看得起我,我留下來可以,可是我有一個條件?”


    張知木說:“請講!”


    蔣鋒說:“張東家也看見了,我們這裏的夥計們做事情都十分的敬業,我每天檢查,都很難挑出來毛病,我希望張東家能把他們都留下來,他們已經熟悉這裏的事情,讓他們再重新找一份新的活計也很難。我不能丟下這麽好的活計,隻考慮自己的事情。”


    “好,就依你。就衝你這番有情有意的話,我就沒看錯人。我也告訴你,我們窯崗人對自己的弟兄有句話叫‘不拋棄,不放棄!’你不用學,就已經具有我們窯崗人的精神了。”張知木說。


    蔣鋒連忙施禮說:“我替所有夥計們謝謝東家,我們會用忠誠來回報您的。”


    張知木說:“不過這裏的管理由你負責,但是我們會派來新的賬房,因為我們的管理和記賬方法都和你們以往不一樣,我們有我們的規矩,希望你能理解。你們這裏直接由李茂李公子負責。今後具體工作,你就聽他的安排就行了。我們的工資待遇可能都比以前的要高一些,你回去告訴弟兄們,今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我們會努力讓大家把日子過好的。”


    蔣鋒從沒想到過還會有這樣的東家,他會盡量的讓夥計們的日子過好。這一切,他就覺得象做夢一樣。


    原來的東家抬著銀子頭也不回的走了。


    蔣鋒領著張知木等人在新買下的貨場裏,到處轉著,見到夥計,蔣鋒都會告訴他們,他們都被留下來了,這消息很快的就傳遍了整個貨場,貨場裏麵的夥計們再也不用愁眉苦臉的了。


    李茂的人和陸成祥留下的人,一起接管了這裏的賬目。張知木對原來的賬務人員說:“大家別緊張,今後你們也是我們窯崗人當中的一員了。等我們陸先生回來,他會安排給你們上課,學習我們窯崗人的記賬方法,以後這裏的賬務,還會安排你們負責。現在你們要配合把賬務清點好就行。”


    這些賬房們知道哪個東家接管這裏都會先把帳接過去的,自於能不能再用他們,他們也是心裏沒底兒,隻有好好表現,看看人家能不能賞一口飯吃了。


    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轉了一圈兒之後,回到會客廳,張知木說:“看來,淮安這裏也要設一個分店才行啊。以後我們的蒸汽船多了以後,廣州和泉州的糧食要經常的運來,在這裏結算的銀子少不了。我看這裏和揚州的事,李公子就都管起來吧。好在這裏離揚州不遠,水路也方便。”


    李茂點頭說:“沒問題,不過這裏的人才還要陸總給配齊,我們那裏的剛剛開業,人員也是勉強夠用。”


    張知木說:“這事兒都好辦,過幾天陸先生回來再和他商議吧。我看我們還是商議下你們揚州的事情。說說你們那裏啥時候開工吧!”


    李茂說:“這些天我想了一下,我還是堅持建一個圈樓式的商場,因為揚州這地方,是南北的交通要道,也是貨物的集散地,我們把商場建起來,就可以召來八方客,既可以出售我們自己的貨物,又可以經營八方的貨物。即可以大宗的批發,也可以零售。建起來的圈樓,平時是商場,是店鋪,有事時,門一關,就是城堡。”


    張知木說:“我也考慮了李茂的建議,我們同意他的建議,我們窯崗也要建一個同樣規模的商場,也用同樣的模式經營。這樣南北呼應,生意會都好起來。”


    歐陽鶴也說:“李公子設計的圈樓我看很好,方方正正的圈樓西麵臨運河,西門就是水門,船可以直接通過水門開進城堡,圈樓的四周都是由河水圍繞。其它的三門,也要用吊橋隔開,這就是揚州城外的一座獨立的城堡了。”


    張知木說:“我建議你的圈樓就修四層或者五層,全用鋼筋水泥做骨架,二層以上再開窗戶,都安上玻璃窗,窗外在安上鋼板窗,窗戶上也要安上鋼筋窗欄杆。有急事的時候,窗戶即是射擊孔,以後有電燈就好了,晚上還可以夜間營業。”


    李茂笑著問:“張總,我多次聽您說過電燈的事,電燈是啥樣的,是和碳弧燈一樣嗎。”


    張知木笑了笑回答說:“別急,這次回去,我就搞電燈,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陳玉鋒說:“既然大家都同意李茂的建議,我看我們就開始準備吧。我看要用到它的時候不遠了。這事我們回去,讓盧炳義幫著看看圖紙,我們就該準備鋼筋水泥了。”


    李茂說:“這是我的大事,大事說完了,我在把這次下江西湖廣的事,給大家說說吧。”


    李茂把他們這次下江西湖廣的經過一說完,陳玉鋒說:“看來我們是和張獻忠、左良玉結下梁子了。不過不管惹到誰,也要先保證我們自己不吃虧才行。”


    張知木聽到連錫和錳礦石的礦場位置都能找到心理就放心不少,對於得罪這兩人還是沒太放在心上,說:“隻要我們人沒事兒就行,下次再去的時候,我們可以派蒸汽戰船從淮安入海,再從海裏進到長江,有我們的蒸汽戰船在的話,誰也不怕。”


    歐陽鶴說:“我們回去後,先向皇上告狀,不然他們會跟皇上說,我們襲擊官軍。”


    張知木說:“這是個辦法,不過皇上估計也知道左良玉他們的德行,隻是人家擁兵自重,皇上也是沒辦法而已。沒準我們滅了左良玉威風,皇上還高興呢。”


    陳玉鋒說:“我就是擔心一旦我們和朝廷關係緊張的時候,你們在揚州要有危險。所以你們的城堡還是要盡快的準備,能在這裏買的材料就早點準備吧。人員也要準備。”


    李茂說:“我留在窯崗訓練的那四十個人,就是為了揚州有事的時候用得上的,他們在窯崗訓練一些日子,回來就可以做幹部用了。還有的就是,現在揚州的銀子還是太多,我們在武泯島還有一些,不如這次你們都帶回去,這裏留五十萬就已經不少了。上次一萬多匹馬和貨物,再加上這次的貨物,我們在揚州的銀子太多了,這樣不安全。”


    張知木說:“行啊,你們這裏買完夏糧之後,留下五十萬兩銀子就行,不夠的可以去武泯島去取。以後淮安這裏的分店留二十萬就行,不夠的你們可以互相穿換著來。以後泉州、淮安和徐州武泯島這一帶,你都要管起來。你離這裏近。”


    歐陽鶴說:“你們留在窯崗嚴格訓練的那四十個人,素質不錯,好多人都識字,學習也認真。回來當幹部用沒錯,我們對他們也沒少花時間下功夫。”


    李茂說:“我看出來了,他們回來後一個個躍躍欲試的,一定是學了不少東西。有了這些骨幹就好了,沒事兒的時候做生意,有事兒的時候,也衝得上去。”


    為了把揚州的銀子帶回來,也要把李茂他們采買的夏糧要弄到淮安,平底蒸汽船又跟李茂回到揚州。在楊玉琳的死纏下,張知木隻好也帶著楊玉琳跟著回到揚州,把淮安的事兒就交給陳玉鋒和歐陽鶴他們。其實淮安有劉雲他們,陳玉鋒也操不著不少心。


    張知木陪著楊玉琳繼續采購,楊玉琳不知道為啥有那麽大的采購欲望,好像永遠不夠似的。張知木小聲的在楊玉琳耳邊說:“你買東西,就象在床上一樣,永遠沒夠。”


    楊玉琳氣的直翻白眼,看見後麵有人跟著,又不好發作。隻能咬牙切齒的說:“看你求饒的時候!”


    在揚州等了兩天,李茂買的糧食回來了二百多艘船,李茂沒讓他們卸貨,等著一起回淮安。等李茂又買了兩船茶籽油以後,才和張知木帶著這二百多條船一起到了淮安。


    此時陸成祥已經回到淮安。一看陸成祥的臉,就知道有好事兒了。


    陸成祥對張知木說:“周王說了,這次糧食一定會不會讓我們虧了。等你到開封,還有皇上的獎賞呢。徐州的事兒,都已經主備好了,他們搶到麥子九萬石,我已經讓他們裝好船準備和我們一起走。張總要的礦石,有石墨五千石、沸石五千石、還有你要的磷灰石有一萬石。我這次讓他們每種礦石運回去五隻船的。我們的糧食要先運回去,用船太多。”


    這次從揚州過來的二百隻船,在運河裏隻裝四百石,現在順風的話,水夠深可以裝六百石,船家都願意多裝,都想多掙一點兒,這些船就可以多裝四萬石糧食。那麽在淮安再雇上二百條船的話,每艘船裝六百石就可以裝十二萬石糧食,這樣大部分的糧食就運回去了,因為給開封周王的十萬石糧食已經運完。其實上一次淺船都是裝到八百石糧食的,可是上次張知木和大家都看出來,那樣的話太勉強,很不安全。為保險起見這次每船都不超過六百石。


    定下這些事兒之後,張知木就和陸成祥先行一步到開封,因為開封的分店還要有一個開業儀式,和周王也還有事情要辦。這邊留下的陳玉鋒他們,裝完糧食就可以前行,到了開封,再和張知木他們會和。


    張知木這次是乘坐平底蒸汽船先走的,因為從淮安到開封這段,正好是順風,糧船不用蒸汽船拖著就行。


    這段時間,開封分公司的各位從經理到員工都沒少費心思,把店改建的非常好,就連一向挑剔的陸成祥都是都不住的說好。見到張知木和陸成祥到了,開封分公司的經理王景遇問:“我們是不是擇日開業啊?”


    陸成祥說:“越快越好,我們辦完這裏的事兒,還要馬上回窯崗。”


    留下陸成祥和王景遇安排開業的事兒不管,楊玉琳和楊玉琳在李菁的陪伴下,來到王府,拜見周王。當然到了王府,楊玉琳就直接帶著東西見安平公主去了。


    周王見到張知木,別提多高興了。


    不過周王沒忘了先辦正事兒,宣讀了聖旨。皇上因為張知木的窯崗人打敗了李自成水軍和剿滅了武泯湖的水匪,嘉獎窯崗人,將原來的稅費減半的時間順延五年。


    周王宣讀完,張知木謝恩之後,二人目光一對,都明白皇上沒有啥可獎勵的了,這樣做也就是表個姿態,讓張知木明白,他做的事皇上都知道了。


    辦完這事兒,周王說:“我兒子的事兒都安排好了,隨他去讀書的有十幾個人,一起上課的有五個,其他的張東家就在窯崗給他們安排一處房子,我兒子有不願意在學校呆著的時候,可以有一個去處。你放心,這一段時間我就要求他們注意改口,不許在稱他們原來的稱呼。他的身份就是一個開封富商的兒子,這些人也都是隨從。”


    張知木其實覺得,帶著些隨從還是有些惹眼的,可是周王做到這樣已經不易了,要是不要這些隨從,周王會受不了的。張知木說:“這幾天我們的分店有一個開業儀式,完事兒我們的糧船也該下來了,我們就回窯崗。到時候王子,歐不對,公子就跟我們一起走吧。我對別人說他是我的一位好友的兒子。他也就委屈一下稱我為叔叔吧。”


    周王說:“這都是沒問題的,他有你這樣的一位叔叔是他的福分。我想跟你說說那批糧食的事兒。我知道你們從廣州和泉州買了一些糧食,也在揚州買了一些糧食,我就按在揚州買糧食的價格多一點付給你們糧款你看如何?”


    張知木說:“這事兒,就按周王的吩咐辦。如果開封銀子有問題的話,就不必勉強。再少一點也沒問題。”


    周王說:“這已經是很對不住張東家你了,我們要是出去買糧食,這個價格根本買不到。我們開封多少人都在外麵買糧食,可是都是高價買回來的,開封人聽說了窯崗人一下子就給運來了十萬石糧食,高興地滿城歡聲啊。”


    張知木也知道,李茂為了出去搶糧食,早早的就派人到產糧區蹲守,這才搶到糧食,不然很難買到這麽多糧食的。不過張知木覺得在開封留下這些糧食,雖然掙得不多,可是又一次在開封人心裏留下一點兒好印象,還是值得的。這樣讓張知木想到回到山西也要用糧食收買人心。這樣既救了災民又得了人心,是一舉幾得的大好事兒。


    開封分工公司的開業典禮,進行的十分隆重,開封各界都派人老送禮來了。周王更是很給麵子,也派人送來一個牌匾。牌匾上就兩個字“義商”。這讓分公司上下都感到很榮耀。


    大宴賓朋二天,開業典禮才算完事。


    張知木對這個分公司經理王景遇的辦事能力還是很欣賞的,這人頭腦靈活,說話得體,做事穩重,是個獨當一麵材料。


    很快的,陳玉鋒先派出來的一艘快船到了,通知張知木大隊的糧船就要下來。


    張知木等人帶上周王的王子,一起來到到船上,安平公主也一直送大家到船上。楊玉琳到了開封進了王府之後,就一直和安平公主在一起,沒分開。這次到了船上也是依依不舍,其實安平公主也是來送自己的弟弟來的,隻是在外人麵前不能說話,楊玉琳把他請到自己的倉裏時,姐弟才說上話。


    等到浩浩蕩蕩船隊出現在黃河上時,張知木他們的蒸汽船就起航了。楊玉琳和在碼頭上的安平公主,忍著淚揮手告別了。


    張知木他們很快的就回到船隊裏了。過了開封向西轉彎的時候,有幾段逆流頂風,以前需要纖夫拉纖,可是現在有了蒸汽船,一下子可以拖一串船前進,那些第一次見到蒸汽船的船家們這回可是開了眼界。船過三門峽開元新河的時候,更能看出來蒸汽船的優勢來,以前都是纖夫一條船一條船的拉過去,可是蒸汽船一次就可以拖一串船過去。先過去的船先到了潼關碼頭。巧的是窯崗那兩艘改造的蒸汽船和平底船也在潼關,因為他們試航完了,就到了潼關,由於不了解三門峽下遊的情況,他們沒敢過三門峽去。他們聽說自己的船隊都到了三門峽,正一批一批過開元新河。他們就也趕到這裏參加托運船隻過開元新河。有了他們兩艘船的加入,過船的速度就快多了。


    張知木等人,看到又有兩條蒸汽船投入使用,更是高興地不得了。


    ------------------


    微積分公式,化學元素表;東征日本,南擊麻逸;青黴素,注射器。--《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