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經營武泯島
聽劉雲這樣問,陳玉鋒沒等張知木說話先說:“這樣的畜生絕對不能留下他,放了他也是禍害。”
張知木猶豫了一會兒說:“他的事兒先放一放再說,問題是那個大當家我們怎麽辦?送到官府,銀庫的事兒沒法保證他不說出去。不送過去,我們的又不能名正言順的占領這裏。”
歐陽鶴說:“沒事兒,告訴他,他要是說出去,他兒子就沒命了,他會聽話的。”
等陸成祥和李治過來之後,陸成祥和劉雲、李菁等人下到金庫裏麵核對清點了一下,回來說:“金銀的數目大當家的記的很清楚,沒有差錯。我看這些東西就先放在這裏,我們把那些首飾珠寶帶走就行,這些東西應該變成現銀,這樣我們才能用得上。”
李治和三當家的談完話後,對張知木說:“這個人我要帶走,他還是有點用處的。”
張知木問:“這人你覺得可靠嗎?”
李治微微一笑說:“沒有絕對可靠的人。但是他的家人都在這裏,我們帶他走不送到官府,就是救他一命,我有辦法讓他聽話。”
“你是看好了他外麵的幾處店鋪了吧?”張知木問。
李治回答說:“不隻兩處店鋪,他為了活命,還交代了幾處埋藏了多年的眼線,這是我感興趣的。”
張知木對李治說:“還有一個任務要交給你。那個二當家的你帶走後,給他一點銀子,放了他吧。告訴他以後做個好人吧。”
李治有一個特點,張知木交代的任務,他一般不問為什麽,隻是執行。
劉雲他們也早就將四散逃跑的水匪們照名單一個個的都收攏回來,一共還有四百多名水匪,死在三道和二道寨門之間的水匪竟然有六百多人。
劉雲還是用老辦法對付這些水匪,讓他們互相揭發,結果有殺人和奸**女的水匪一共有二百多名。為了籠絡和安撫這裏的百姓,張知木決定要給這裏的百姓們一個交代。問二當家的如何能將寨子裏的百姓門都召集起來,二當家的說隻要敲鍾就行,聽到鍾聲的百姓沒人敢不出來。
在聚義廳的院子裏豎著一個大鍾,當鍾聲“當當”的敲響之後,寨子裏男女老少,一個個互相參扶著都來到聚義廳門前的空地上。看來平時水匪們對百姓們一定是非常的殘暴,才使百姓們不敢不盡快的出來集合。
當把這些五花大綁的水匪們都拉出來站在這些百姓的麵前時,這些百姓們發出了一陣詫異聲。但是沒有人敢吱聲。
張知木站在這些百姓麵前,大聲說:“鄉親們,你們好!我是窯崗的張知木。大家已經看到了,在你們麵的綁著的水匪,他們在這裏盤踞多年,把鄉親們欺壓苦了。我們馬上就會把他們這些罪惡累累的水匪送到官府去,等著他們的必定是極刑。他們欠下的債是要還的,那些死在他們手裏的和受他們欺辱的人會得到安慰。鄉親們的苦難從今天起就結束了。我也看到了,這也曾經是一個富足的鎮子,以後大家就可以繼續過上自由的日子,以後你們自己生產的稻米、自己打上來的魚蝦、自己踩上來的珠子,就都屬於你們自己的,你願意賣到哪裏就賣到哪裏,再也沒有人敢來幹涉你們。我希望鄉親們能夠自己選出帶頭人來,由他們管理大家的事物,安全問題有我們窯崗人為你們保障。”
下麵的百姓們一個個悄悄的議論,誰然很高興,可是還是沒人敢出來說話。張知木知道他們長時間被水匪們嚇得怕了,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所以張知木也不著急,開完會就讓大家散去,各自回家。這些綁好的水匪由劉雲和範成坤押著送回到徐州,交給徐州知州。那些膽大的百姓們眼看著這些水匪都給押走了,紛紛的跑回家去通知家裏人。
陸成祥這次帶來了很多日用的商品,他也安排那些原來的店鋪酒館兒開業,當然掌櫃的是陸成祥派出的。這些商品比以前的要便宜的太多了,百姓們見窯崗的官兵一個個都很和氣,慢慢的也就不害怕。女人們也都拿出來自己的積蓄買一些東西回家。有些沒有銀子的百姓拿出來自己產的東西,也能換到很好的價錢,一下子就能比以前多好幾倍,這讓整個寨子慢慢的活躍起來了。到處也能聽到孩子們的笑聲了。
一天一早,有幾位寨子裏的老者過來找張知木。其實張知木等的就是他們。
大家互相介紹過之後,張知木很客氣的給大家讓座讓茶,這讓來到這的幾位老者很是感動,一位老者說:“張東家,你是我們武泯島的救星啊,我們被這些喪盡天良的水匪們害苦了。”說到這泣不成聲。同來的幾位也是不住的擦眼淚。
這個武泯島曾經是一個有幾千人居住的大島子,這裏既可以種稻米又可以下湖捕魚捉蟹,日子過得很富足。如果運氣好的撈到一顆極品珍珠,那就是可以一夜暴富。這樣的神話在島子上不少見,島子上的幾個大戶人家基本上都是這樣發財的。富有了也帶來不少麻煩,島子幾次遭到水匪的搶劫。沒辦法大家集資在島子上修建了寨牆,可是雖然寨牆修建了,但是島子上都是一些老實本分的人,還是在一次不小心的情況下,水匪偷襲寨子,把寨子給占領了。當時的匪首就是送走的那個大當家的父親,他們在寨裏奸淫燒殺,三天之內將島子上的人殺了近一半兒。這個大當家的是接替他的死去的父親班兒接管寨子的。他們父子在這裏一共幾十年,島子上的人口銳減,剩下的人隻是勉強苟活。
聽完幾位老者講訴,張知木說:“不瞞各位,現在外麵可說是天下大亂。我們大明朝是北有滿清、韃靼覬覦,南有李自成張獻忠作亂,天下實在是不太平。我們窯崗人也沒有把法才拿起武器以求自保。”
一位老者說:“張東家,千萬不要不管我們,我們再也經不起那樣的侵擾了。那樣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
張知木說:“大家放心我們會留下一些人幫著大家守衛寨子,但是從長遠看,守島的事兒還要靠你們自己。當然我們會給你們提供一些武器,絕對不能讓水匪進寨子的悲劇重演了。我希望大家能有選舉出自己的代表,有事情我們大家好商量。”
一位老者校長說:“不瞞張東家,我們就是大家推舉出來和您見麵的。有事情我們可以代表大家。”
張知木要求他們陪同自己到其它幾個島子上看一看,這幾人欣然應允。
乘坐蒸汽船,張知木在他們幾個陪同下,到周圍的幾個島子上轉了一遍,由他們出麵將這幾天發生的事兒,向周圍及島子上的居民說明一下,這些人當然高興了,他們總算解放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在受水匪門的壓榨。
回到大島之後,張知木等人又商量一下留下誰在這裏。劉雲最後說:“唉,我是舍不得啊,隻好把石秀留下來了。他也是從淩水碼頭跟著師叔過來的老人了。這人膽大心細,遇事兒能動腦子,我是想以後有大用的。”
張知木說:“讓他在這裏打開局麵再說吧,太嶽山留下的那倆人,以後也要換下來。現在必須留一個可靠的人,把這裏鞏固住。這是我們黃河以南的唯一的據點,不可大意。”
範成坤說:“把我的水兵留下五十名吧,他們熟悉水性,那二百多火槍兵,在岸上行,到水裏就要差一點兒了。”
歐陽鶴接過話說:“範司令說的是,這樣的話,我們留在這裏的士兵和陸總的人應該有三百人了。再加上投降的水匪有四百人,好好地訓練一下,一般事情就應付得了。隻要不大意,少量的人進不來寨子。”
劉雲和石秀談完話,石秀答應留下來守島子。
張知木單獨和石秀談了一次話,告訴他這座島子的戰略意義不可低估,就是從經濟上也是很重要的。有兩件事希望他把島上的人員整合好之後要做:
第一,通過查看,周圍和這座島子的四周岸邊都是十分的平坦,可以在枯水的季節在岸邊遠遠地修上圍堰,不讓漲水的時候衝進圍堰就行。把圍堰裏的水打出用湖泥添上去,平整好就是好地。這裏灌溉方便,以後窯崗會給這裏運來化肥,一定會多產很多糧食。
第二,張知木悄悄跟石秀說,可以試驗人工養殖珍珠。對於如何養殖珍珠張知木也就是以前看過電視的科教片,太細的事兒自己也不知道,就是告訴他將河蚌的外套膜組織用消過毒的小刀割下來弄成小球,放到河蚌裏生產珍珠。這事兒要慢慢的先了解這裏那些河蚌能產珍珠之後在考慮,以後窯崗會給你們送來消毒用的藥品和玻璃板、手術刀等東西。事情要慢慢的摸索。
石秀聽了張知木的話說:“張總放心,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把這幾個島子管理好。”
張知木說:“你的工作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團結好這裏的百姓;二是如果情況有變,和窯崗聯係不上一定不要慌張,自己要有獨立作戰的長期準備。”
石秀說:“我也是從淩水碼頭的窮人堆兒裏出來的,我知道百姓們生活不容易。我沒有辦法讓這裏的人都過上窯崗那樣的日子,但是我會盡力讓他們過的好一些。”
這話讓張知木聽了很感動,他說:“回去以後,我會盡快的改造一艘適合這裏航行的蒸汽船,配給你們。這裏的百姓生產的魚蝦吃不完賣不掉,可以醃成鹹魚或晾成幹兒,我們來收購,這樣就會提高這裏百姓的收入。讓這裏的日子好過一些。前期需要銀子,你盡管開口,比如修圍堰需要木樁子都需要外運。這些銀子我們自己出,不要加重這裏百姓的負擔。他們出工出力要付報酬,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會和我們一心的。”
押送那些水匪的船隻再回的時候,帶回來不少布匹和油鹽等許多日用品。張知木讓那些百姓的代表,幫忙按戶分給了大家,告訴他們,窯崗人知道他們被水匪壓榨的時間太長了,日子太苦了,這些東西是窯崗人送給他們的。
武泯島上的人一時覺得就像做夢一樣,還沒想明白這是怎麽回事兒,張知木他們已經在晨霧中離開島子了。他們還有更大的事兒要辦。等島子上的人知道張知木等人已經離開了的時候,他們才知道大恩人已經走了。他們好多人都感到很遺憾,因為他們還沒來得及謝謝自己的恩人。
張知木剛剛回到徐州,知州大人就派人來請了。
張知木帶著楊玉琳來到知州衙門,知州大人遠遠地迎過來,說:“張義士,您是立了大功一件啊。這是造福百姓,為朝廷解憂的大功啊。我們官軍花了多少時間,耗費多少銀兩也沒辦了的事兒,讓您揮手之間就辦了。”
張知木回答說:“朝廷的官軍已經不會剿匪了,隻會花費銀子。所以他們就剿不了匪。”
張知木的話,讓知州大人很尷尬,但是張知木說的是實話,他也沒法反駁,說:“啊啊,你的這件事我已經上報到朝廷了。朝廷一定會對您有嘉獎的。”
張知木明白上報的時候,他一定會說,這事兒是在他的英明領導下進行的,這和前世時是一樣的。
張知木問:“那些水匪們如何處置?”
知州大人說:“這些人犯,立秋一道問斬,決不輕饒。”
張知木故意問:“大人,那幾個島子上的百姓,被水匪禍害的不輕,大人能不能去救濟一下?”
知州大人沒想到張知木會提這事兒,說:“這這,你看,我們每年上交朝廷的銀子都是勉強湊齊的。沒有銀子,我也是有心無力。不如這樣吧,張東家既然把他們從苦海裏解救出來,你好人做到底,伸手幫幫他們吧。”
其實張知木給他出難題,也就是不想讓再打那裏的主意。沒有哪一個官員願意再多管一個需要救濟的地方。
在徐州又整整停了兩天多,一是李治接管一個商鋪和一個眼線需要時間,另外那些徐州的商家非要請客不可,因為張知木本來就是他們的要想聯係的大商人,再加上張知木為他們除掉了匪患,他們都是掙破了頭的想請張知木。結果張知木這兩天是天天晚上十大醉而歸。晚上全靠楊玉琳照顧,楊玉琳既心疼張知木,又覺得有機會照顧張知木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在徐州除了酒有些受不了之外,還有一件事兒讓張知木很為難。這些商家都提出來要一份兒《窯崗周報》,因為在這裏,如果誰說沒見過《窯崗周報》已經是遇見很沒麵子的事兒,如果誰家有一份兒《窯崗周報》,那絕對是一件很風光的事兒了。
張知木是堅決的挺主,沒動留給李茂的那五千份兒報紙。不然的話,在這裏都發了也不夠。
離開徐州的時候,把剩下的三百頭牛還有兩千匹馬留在了徐州,徐州的這地區牛馬大牲口都不愁賣。其他的貨物,陸俊一直在和他父親爭著要多留下一些,陸成祥沒辦法又多留下一點兒。
離開徐州的時候,按範成坤要求將那些車輪舸就留在徐州,剩下的船隊繼續南下,直奔淮安。這次到淮安,張知木他們上岸領著幾位喝一頓酒,停了一夜之後就沒在淮安停留。
這幾艘戰船,進不了運河,就停在淮安,有範成坤領著人負責。小船就統一拖在那艘平底蒸汽船後麵,一起向揚州進發。在這千年的古老運河上,響起汽笛聲和蒸汽機的轟鳴聲,這也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了。
岸上,一路都人再看這艘冒著濃煙的蒸汽船,他們實在是覺得不可思議,就這樣的一艘船竟然能拖著那麽一串船隻在運河前進。
岸上的馬隊,有劉雲負責,這一段路程應該是安全的隻要管好馬匹就行了。長長的馬隊也是大家感興趣的事情,因為一下子有幾千匹馬拉著十幾裏的隊伍前進實在是不多見。快到揚州的時候,李菁帶人上岸,親自騎著快馬去給李茂送信去了。
船隊到了揚州的時候,李茂一班子人早就在碼頭上等著了。最讓人想不到的是,陸成祥的侄子陸琪和範成坤的兒子範鬆在碼頭上迎接人群裏。一開始張知木還沒看清,隻是覺得岸上的人群裏有幾個皮膚特別黑的人有些眼熟,等靠近一看原來是陸琪和範鬆他們回來了,這讓張知木尤其是陸成祥大喜。
大家在碼頭上客氣一會兒,李茂就開始指揮人安排貨船停泊的位置。
由於劉雲的馬隊快到了,李茂又給馬匹安排地方。盡管揚州分公司的地方足夠大了。可是也放不進去五六千匹馬。就在院牆外搭了不少馬欄子。
張知木對李茂說:“這次南下感覺比上次輕鬆多了,盡管這次是一路打著仗過來的。因為到了徐州和揚州就有了自己的地方住,不用找客店。心裏踏實得很,有了到家的感覺。下次到開封也有自己的店了,你買的那處房子大家都是讚不絕口。那地方麵積夠大,位置還好。”
張知木興奮地和李茂說了不少話。其實張知木此時心裏更想了解是陸琪和範鬆他們下南洋的事情。
------------------
聽劉雲這樣問,陳玉鋒沒等張知木說話先說:“這樣的畜生絕對不能留下他,放了他也是禍害。”
張知木猶豫了一會兒說:“他的事兒先放一放再說,問題是那個大當家我們怎麽辦?送到官府,銀庫的事兒沒法保證他不說出去。不送過去,我們的又不能名正言順的占領這裏。”
歐陽鶴說:“沒事兒,告訴他,他要是說出去,他兒子就沒命了,他會聽話的。”
等陸成祥和李治過來之後,陸成祥和劉雲、李菁等人下到金庫裏麵核對清點了一下,回來說:“金銀的數目大當家的記的很清楚,沒有差錯。我看這些東西就先放在這裏,我們把那些首飾珠寶帶走就行,這些東西應該變成現銀,這樣我們才能用得上。”
李治和三當家的談完話後,對張知木說:“這個人我要帶走,他還是有點用處的。”
張知木問:“這人你覺得可靠嗎?”
李治微微一笑說:“沒有絕對可靠的人。但是他的家人都在這裏,我們帶他走不送到官府,就是救他一命,我有辦法讓他聽話。”
“你是看好了他外麵的幾處店鋪了吧?”張知木問。
李治回答說:“不隻兩處店鋪,他為了活命,還交代了幾處埋藏了多年的眼線,這是我感興趣的。”
張知木對李治說:“還有一個任務要交給你。那個二當家的你帶走後,給他一點銀子,放了他吧。告訴他以後做個好人吧。”
李治有一個特點,張知木交代的任務,他一般不問為什麽,隻是執行。
劉雲他們也早就將四散逃跑的水匪們照名單一個個的都收攏回來,一共還有四百多名水匪,死在三道和二道寨門之間的水匪竟然有六百多人。
劉雲還是用老辦法對付這些水匪,讓他們互相揭發,結果有殺人和奸**女的水匪一共有二百多名。為了籠絡和安撫這裏的百姓,張知木決定要給這裏的百姓們一個交代。問二當家的如何能將寨子裏的百姓門都召集起來,二當家的說隻要敲鍾就行,聽到鍾聲的百姓沒人敢不出來。
在聚義廳的院子裏豎著一個大鍾,當鍾聲“當當”的敲響之後,寨子裏男女老少,一個個互相參扶著都來到聚義廳門前的空地上。看來平時水匪們對百姓們一定是非常的殘暴,才使百姓們不敢不盡快的出來集合。
當把這些五花大綁的水匪們都拉出來站在這些百姓的麵前時,這些百姓們發出了一陣詫異聲。但是沒有人敢吱聲。
張知木站在這些百姓麵前,大聲說:“鄉親們,你們好!我是窯崗的張知木。大家已經看到了,在你們麵的綁著的水匪,他們在這裏盤踞多年,把鄉親們欺壓苦了。我們馬上就會把他們這些罪惡累累的水匪送到官府去,等著他們的必定是極刑。他們欠下的債是要還的,那些死在他們手裏的和受他們欺辱的人會得到安慰。鄉親們的苦難從今天起就結束了。我也看到了,這也曾經是一個富足的鎮子,以後大家就可以繼續過上自由的日子,以後你們自己生產的稻米、自己打上來的魚蝦、自己踩上來的珠子,就都屬於你們自己的,你願意賣到哪裏就賣到哪裏,再也沒有人敢來幹涉你們。我希望鄉親們能夠自己選出帶頭人來,由他們管理大家的事物,安全問題有我們窯崗人為你們保障。”
下麵的百姓們一個個悄悄的議論,誰然很高興,可是還是沒人敢出來說話。張知木知道他們長時間被水匪們嚇得怕了,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所以張知木也不著急,開完會就讓大家散去,各自回家。這些綁好的水匪由劉雲和範成坤押著送回到徐州,交給徐州知州。那些膽大的百姓們眼看著這些水匪都給押走了,紛紛的跑回家去通知家裏人。
陸成祥這次帶來了很多日用的商品,他也安排那些原來的店鋪酒館兒開業,當然掌櫃的是陸成祥派出的。這些商品比以前的要便宜的太多了,百姓們見窯崗的官兵一個個都很和氣,慢慢的也就不害怕。女人們也都拿出來自己的積蓄買一些東西回家。有些沒有銀子的百姓拿出來自己產的東西,也能換到很好的價錢,一下子就能比以前多好幾倍,這讓整個寨子慢慢的活躍起來了。到處也能聽到孩子們的笑聲了。
一天一早,有幾位寨子裏的老者過來找張知木。其實張知木等的就是他們。
大家互相介紹過之後,張知木很客氣的給大家讓座讓茶,這讓來到這的幾位老者很是感動,一位老者說:“張東家,你是我們武泯島的救星啊,我們被這些喪盡天良的水匪們害苦了。”說到這泣不成聲。同來的幾位也是不住的擦眼淚。
這個武泯島曾經是一個有幾千人居住的大島子,這裏既可以種稻米又可以下湖捕魚捉蟹,日子過得很富足。如果運氣好的撈到一顆極品珍珠,那就是可以一夜暴富。這樣的神話在島子上不少見,島子上的幾個大戶人家基本上都是這樣發財的。富有了也帶來不少麻煩,島子幾次遭到水匪的搶劫。沒辦法大家集資在島子上修建了寨牆,可是雖然寨牆修建了,但是島子上都是一些老實本分的人,還是在一次不小心的情況下,水匪偷襲寨子,把寨子給占領了。當時的匪首就是送走的那個大當家的父親,他們在寨裏奸淫燒殺,三天之內將島子上的人殺了近一半兒。這個大當家的是接替他的死去的父親班兒接管寨子的。他們父子在這裏一共幾十年,島子上的人口銳減,剩下的人隻是勉強苟活。
聽完幾位老者講訴,張知木說:“不瞞各位,現在外麵可說是天下大亂。我們大明朝是北有滿清、韃靼覬覦,南有李自成張獻忠作亂,天下實在是不太平。我們窯崗人也沒有把法才拿起武器以求自保。”
一位老者說:“張東家,千萬不要不管我們,我們再也經不起那樣的侵擾了。那樣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
張知木說:“大家放心我們會留下一些人幫著大家守衛寨子,但是從長遠看,守島的事兒還要靠你們自己。當然我們會給你們提供一些武器,絕對不能讓水匪進寨子的悲劇重演了。我希望大家能有選舉出自己的代表,有事情我們大家好商量。”
一位老者校長說:“不瞞張東家,我們就是大家推舉出來和您見麵的。有事情我們可以代表大家。”
張知木要求他們陪同自己到其它幾個島子上看一看,這幾人欣然應允。
乘坐蒸汽船,張知木在他們幾個陪同下,到周圍的幾個島子上轉了一遍,由他們出麵將這幾天發生的事兒,向周圍及島子上的居民說明一下,這些人當然高興了,他們總算解放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在受水匪門的壓榨。
回到大島之後,張知木等人又商量一下留下誰在這裏。劉雲最後說:“唉,我是舍不得啊,隻好把石秀留下來了。他也是從淩水碼頭跟著師叔過來的老人了。這人膽大心細,遇事兒能動腦子,我是想以後有大用的。”
張知木說:“讓他在這裏打開局麵再說吧,太嶽山留下的那倆人,以後也要換下來。現在必須留一個可靠的人,把這裏鞏固住。這是我們黃河以南的唯一的據點,不可大意。”
範成坤說:“把我的水兵留下五十名吧,他們熟悉水性,那二百多火槍兵,在岸上行,到水裏就要差一點兒了。”
歐陽鶴接過話說:“範司令說的是,這樣的話,我們留在這裏的士兵和陸總的人應該有三百人了。再加上投降的水匪有四百人,好好地訓練一下,一般事情就應付得了。隻要不大意,少量的人進不來寨子。”
劉雲和石秀談完話,石秀答應留下來守島子。
張知木單獨和石秀談了一次話,告訴他這座島子的戰略意義不可低估,就是從經濟上也是很重要的。有兩件事希望他把島上的人員整合好之後要做:
第一,通過查看,周圍和這座島子的四周岸邊都是十分的平坦,可以在枯水的季節在岸邊遠遠地修上圍堰,不讓漲水的時候衝進圍堰就行。把圍堰裏的水打出用湖泥添上去,平整好就是好地。這裏灌溉方便,以後窯崗會給這裏運來化肥,一定會多產很多糧食。
第二,張知木悄悄跟石秀說,可以試驗人工養殖珍珠。對於如何養殖珍珠張知木也就是以前看過電視的科教片,太細的事兒自己也不知道,就是告訴他將河蚌的外套膜組織用消過毒的小刀割下來弄成小球,放到河蚌裏生產珍珠。這事兒要慢慢的先了解這裏那些河蚌能產珍珠之後在考慮,以後窯崗會給你們送來消毒用的藥品和玻璃板、手術刀等東西。事情要慢慢的摸索。
石秀聽了張知木的話說:“張總放心,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把這幾個島子管理好。”
張知木說:“你的工作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團結好這裏的百姓;二是如果情況有變,和窯崗聯係不上一定不要慌張,自己要有獨立作戰的長期準備。”
石秀說:“我也是從淩水碼頭的窮人堆兒裏出來的,我知道百姓們生活不容易。我沒有辦法讓這裏的人都過上窯崗那樣的日子,但是我會盡力讓他們過的好一些。”
這話讓張知木聽了很感動,他說:“回去以後,我會盡快的改造一艘適合這裏航行的蒸汽船,配給你們。這裏的百姓生產的魚蝦吃不完賣不掉,可以醃成鹹魚或晾成幹兒,我們來收購,這樣就會提高這裏百姓的收入。讓這裏的日子好過一些。前期需要銀子,你盡管開口,比如修圍堰需要木樁子都需要外運。這些銀子我們自己出,不要加重這裏百姓的負擔。他們出工出力要付報酬,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會和我們一心的。”
押送那些水匪的船隻再回的時候,帶回來不少布匹和油鹽等許多日用品。張知木讓那些百姓的代表,幫忙按戶分給了大家,告訴他們,窯崗人知道他們被水匪壓榨的時間太長了,日子太苦了,這些東西是窯崗人送給他們的。
武泯島上的人一時覺得就像做夢一樣,還沒想明白這是怎麽回事兒,張知木他們已經在晨霧中離開島子了。他們還有更大的事兒要辦。等島子上的人知道張知木等人已經離開了的時候,他們才知道大恩人已經走了。他們好多人都感到很遺憾,因為他們還沒來得及謝謝自己的恩人。
張知木剛剛回到徐州,知州大人就派人來請了。
張知木帶著楊玉琳來到知州衙門,知州大人遠遠地迎過來,說:“張義士,您是立了大功一件啊。這是造福百姓,為朝廷解憂的大功啊。我們官軍花了多少時間,耗費多少銀兩也沒辦了的事兒,讓您揮手之間就辦了。”
張知木回答說:“朝廷的官軍已經不會剿匪了,隻會花費銀子。所以他們就剿不了匪。”
張知木的話,讓知州大人很尷尬,但是張知木說的是實話,他也沒法反駁,說:“啊啊,你的這件事我已經上報到朝廷了。朝廷一定會對您有嘉獎的。”
張知木明白上報的時候,他一定會說,這事兒是在他的英明領導下進行的,這和前世時是一樣的。
張知木問:“那些水匪們如何處置?”
知州大人說:“這些人犯,立秋一道問斬,決不輕饒。”
張知木故意問:“大人,那幾個島子上的百姓,被水匪禍害的不輕,大人能不能去救濟一下?”
知州大人沒想到張知木會提這事兒,說:“這這,你看,我們每年上交朝廷的銀子都是勉強湊齊的。沒有銀子,我也是有心無力。不如這樣吧,張東家既然把他們從苦海裏解救出來,你好人做到底,伸手幫幫他們吧。”
其實張知木給他出難題,也就是不想讓再打那裏的主意。沒有哪一個官員願意再多管一個需要救濟的地方。
在徐州又整整停了兩天多,一是李治接管一個商鋪和一個眼線需要時間,另外那些徐州的商家非要請客不可,因為張知木本來就是他們的要想聯係的大商人,再加上張知木為他們除掉了匪患,他們都是掙破了頭的想請張知木。結果張知木這兩天是天天晚上十大醉而歸。晚上全靠楊玉琳照顧,楊玉琳既心疼張知木,又覺得有機會照顧張知木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在徐州除了酒有些受不了之外,還有一件事兒讓張知木很為難。這些商家都提出來要一份兒《窯崗周報》,因為在這裏,如果誰說沒見過《窯崗周報》已經是遇見很沒麵子的事兒,如果誰家有一份兒《窯崗周報》,那絕對是一件很風光的事兒了。
張知木是堅決的挺主,沒動留給李茂的那五千份兒報紙。不然的話,在這裏都發了也不夠。
離開徐州的時候,把剩下的三百頭牛還有兩千匹馬留在了徐州,徐州的這地區牛馬大牲口都不愁賣。其他的貨物,陸俊一直在和他父親爭著要多留下一些,陸成祥沒辦法又多留下一點兒。
離開徐州的時候,按範成坤要求將那些車輪舸就留在徐州,剩下的船隊繼續南下,直奔淮安。這次到淮安,張知木他們上岸領著幾位喝一頓酒,停了一夜之後就沒在淮安停留。
這幾艘戰船,進不了運河,就停在淮安,有範成坤領著人負責。小船就統一拖在那艘平底蒸汽船後麵,一起向揚州進發。在這千年的古老運河上,響起汽笛聲和蒸汽機的轟鳴聲,這也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了。
岸上,一路都人再看這艘冒著濃煙的蒸汽船,他們實在是覺得不可思議,就這樣的一艘船竟然能拖著那麽一串船隻在運河前進。
岸上的馬隊,有劉雲負責,這一段路程應該是安全的隻要管好馬匹就行了。長長的馬隊也是大家感興趣的事情,因為一下子有幾千匹馬拉著十幾裏的隊伍前進實在是不多見。快到揚州的時候,李菁帶人上岸,親自騎著快馬去給李茂送信去了。
船隊到了揚州的時候,李茂一班子人早就在碼頭上等著了。最讓人想不到的是,陸成祥的侄子陸琪和範成坤的兒子範鬆在碼頭上迎接人群裏。一開始張知木還沒看清,隻是覺得岸上的人群裏有幾個皮膚特別黑的人有些眼熟,等靠近一看原來是陸琪和範鬆他們回來了,這讓張知木尤其是陸成祥大喜。
大家在碼頭上客氣一會兒,李茂就開始指揮人安排貨船停泊的位置。
由於劉雲的馬隊快到了,李茂又給馬匹安排地方。盡管揚州分公司的地方足夠大了。可是也放不進去五六千匹馬。就在院牆外搭了不少馬欄子。
張知木對李茂說:“這次南下感覺比上次輕鬆多了,盡管這次是一路打著仗過來的。因為到了徐州和揚州就有了自己的地方住,不用找客店。心裏踏實得很,有了到家的感覺。下次到開封也有自己的店了,你買的那處房子大家都是讚不絕口。那地方麵積夠大,位置還好。”
張知木興奮地和李茂說了不少話。其實張知木此時心裏更想了解是陸琪和範鬆他們下南洋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