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鹽幫來闖
張知木指著畫的示意圖對陸琪等人說:“一是開口機構,基本原理和手工織布機一樣,就是讓經線上下開合,開出的口讓緯線通過;二是引緯機構,劍杆兒引緯就是將劍杆兒作為引緯器,將從儲緯器上解下來的緯線引過經線開口的機構。我們這次采用雙劍杆兒,由兩根兒在開口兩側的雙劍杆兒完成緯線的傳遞。其中一個劍杆兒將緯線送到織機的中部,稱為送緯劍。另一個劍杆兒從織機的中部接過緯線將其引過開口,稱為,接緯劍。由於我們的織機一開始速度不會太高,我們就采用剛性劍杆兒。劍杆兒上的劍頭也分送緯劍頭和接緯劍頭。送緯劍頭被送緯劍杆兒送到織機中央時,鬆開緯線。接緯劍頭夾住緯線,緯線被接緯劍杆兒的帶出開口。三是打緯機構是控製劍杆兒的來回傳動的機構,這也是我們設計織布機的一個難點,這一點可以有用連杆兒傳動辦法和凸輪傳動的辦法來解決。這就需要你們來考慮了;四是卷取機構,它的作用是將在織口處初步形成的織物引離織口,卷繞到卷布棍上,同時與織機上的其他機構相配合,確定織物的緯紗排列密度和緯紗在織物內的排列特征。”
陸琪等人聽完張知木的講解,也就大概的明白點兒張知木說的意思。陸琪因為做木匠時製作過手動織布機,對織布還了解一點,所以明白的還多一點兒。但是越明白他越覺得這事兒難度大。
張知木看出了陸琪的為難,說:“這事兒還不能太著急,要慢慢的把原理捉摸透了,再考慮下手的事兒。到那時候,我會要求盧炳義的弟子們幫你們計算一些相關的參數。你們要先將原理機搞出來,這樣就離實用的織布機不遠了。”
離開陸琪他們,張知木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正想考慮一下發電的事兒,因為矽鋼片已經搞出來了,隻要把電搞出來,好多事就都好辦了。自己的電子專業的本行才有可能發揮點專業優勢。
可是沒等張知木靜下心來,盧炳義和劉本勝帶著幾個人來找他了。原來他們有一個關於碼頭客運大樓的的設計問題定不下來,想讓張知木定奪。他們一共有幾個方案,各自的意見都不統一。張知木看過他們的方案後,也覺得不太滿意。
張知木考慮一下說:“我們的客運碼頭從功能上來講,你們考慮的已經很周到了。可是我們的新碼頭、新大樓的新字體現的不好,至於什麽你們懂的‘門光尺’‘魯班尺’等營造法度我都不懂。但是我想這個樓頂應該搞一個帶指針的大鍾,而且是可以到點打鍾報時的那種。”
盧炳義說:“你是說,搞一個大型的西洋鍾?聽說宮裏皇上有西洋人進貢的西洋鍾,不過也沒聽說有那麽大的。我們自己能造得了嗎。”
張知木說:“其實,鍾的原理很簡單,這幾天,我正要給大家開課,課上我抽點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鍾的事兒我們必須解決,不然我們好多事都沒法計量,比如說‘頻率’等等。所以不但要造大鍾,以後還要造每個人都能戴在手上的小鍾。”
劉本勝說:“能造出來大鍾當然好了,不過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
張知木說:“一定能在你麽封頂前搞好,就是稍晚一點兒也沒事。鍾可以在樓造好了之後再安裝。我讓李雲鶴馬上過來,看看他有沒有人能抽出來幾個搞這個。”說著張知木起身,去讓楊玉琳把李雲鶴找來。
盧炳義說:“這個事兒有意思,我安排一個人參加這個事兒。”
張知木說:“那太好了,現在就派人去把你的人找來吧。我一起介紹一下。”楊玉琳又馬上安排人去請盧炳義的那個學生過來。
李雲鶴一進張知木的辦公室,看到這麽些人在這裏,以為出啥事兒了,問:“出啥大事兒了?”
張知木笑著說:“沒出啥大事兒,但是我們想辦點兒大事兒。”
張知木就把要造鍾的事兒說了,然後問李雲鶴能不能再安排幾個人出來參加造鍾的事兒。李雲鶴說:“安排三四個人沒問題。我們有一些人可以單獨的做點事兒了。再有陸先生的學生幫著計算就更沒問題了。其實好多東西我們也能算,就是算完了心裏也沒底兒。好在盧先生弟子們搞計算有一套,我們那些齒輪傳動的關係都是盧先生弟子們幫著推導出來的。”
等盧炳義的那個學生到了之後,張知木用一個細繩拴上了一個陸琪送過來的一把鎖頭,左手提著繩,右手一推懸掛著的鎖頭說:“大家觀察一下,這個鎖頭的擺動頻率,一直是不變的。而且這個頻率和擺動的幅度沒有關係,隻與這個繩的長度有關係。其實,這個道理完全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來論證。等下次講課的時候,我會把這個論證推導的過程講給大家。有興趣的話,大家也可以自己先推導一下。”
李雲鶴忍不住的問:“這個東西又怎麽能做計時用呢。”
其實張知木小的時候,家裏就有一個老式的大坐鍾,那時覺得那個鍾比自己還高。他經常看父親拆卸那個大鍾,父親不在家的時候,張知木也經常的打開那個大坐鍾擺弄,那時候家裏人都覺得那個鍾的時間不準,這很可能是與張知木的好奇有關。這個好奇心,一直伴隨著他到了中學,等到上物理課時,通過老師的講解,張知木才真的明白了鍾為啥能走的那麽準。後來找到了一本介紹鍾的原理方麵的書,才對鍾不感到神秘了。
張知木說:“這樣講吧,如果我們讓這個擺動的頻率為一秒鍾一次,這個擺每一次擺動,讓一個有六十個齒的小輪轉動一個齒,這個小輪上安裝一個指針,我們稱其為秒針。那麽這個指針就會每一秒鍾,轉一個角度,這角度是360度除以六十為6度。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鍾轉一圈。如果用一個轉動比為一比六十齒輪和這個齒輪相齧合的話,這個被動的齒輪也帶一個指針我們稱其為分針。這個帶秒針的齒輪每轉一圈,這個分針轉一個角度,也就是六度。如果秒針轉六十圈也就是六十分鍾或者叫一小時,那麽分針也就會轉一圈。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在安裝一個時針用來指示小時為單位的時間。”
聽完張知木的講解,大家一起議論了一陣後,李雲鶴問:“問題是這個擺終究有越擺幅度越小最後就停下來的時候了。”
張知木說:“雲鶴說得對,這個鍾還要有一個動力裝置。我們要製作的用鍾擺控製秒針的轉動的裝置叫擒縱裝置。這個擒縱裝置,既要控製秒針的轉動又要從這裏沒次都獲得一點動力。這樣鍾擺就不會停下來了。這個動力來源有很多種方式,可用重力,也可以用彈簧力。我們要設計的這個鍾樓的大鍾,就要用重力的辦法提供動力。”
接著張知木又畫了一張圖給大家講解了棘輪和擒縱機構的原理。
張張知木說:“以後我們通過設計,就可以設計出棘輪和擒縱叉之間一擒一縱時不同的滴答聲了。”
李雲鶴說要讓家都看清楚大鍾的秒針、分針、時針,那麽指針就要很大,鍾的麵盤就很大,這樣就很麻煩。
張知木說:“我們可以用空心輪的辦法,把秒針分針時針都設計成一個同心軸,這樣隻要用一個圓盤鍾麵就可以了。其實我隻是給大家講了一個大致的原理,詳細設計時,還有很多事兒,比如那做動力的重錘有多重,如何把它提起來還要一套機構。到點時,如何敲鍾報時,敲鍾的次數,都要你們設計完成。”
李雲鶴沉吟了一會兒說:“這個道理不是太複雜,我們都能克服,說實話,比我們蒸汽機簡單多了,隻是要多花費多點時間,慢慢的考慮周全。”
張知木說:“這一關,必須早一點兒過。把這些消化了,還要馬上製作能用手拿著的鍾,因為你們的蒸汽機的轉速沒有時間計時,就沒法測量,以後都是大概怎麽樣是不行的。”
一直沒說話的盧炳義說:“這個計時工具解決以後,它的意義怎麽說都不過分。好多事兒都可以量化比較了,這是一大進步。另外,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商機。”盧炳義原來是一個純粹的學者,到了窯崗以後也知道生意經了。
最後決定成立一個鍾表組,由李雲鶴派出的三個人和盧炳義的一個弟子組成,不過李雲鶴和盧炳義都對這件事兒有興趣,也表示要親自關注這件事兒。
等大家都走了,張知木把李雲鶴留下來。
讓楊玉琳換了熱茶後,張知木說:“雲鶴,這段時間我們發展的太快,好在一開始我們上下都頭腦清醒,都注意人才培養,這樣我們才能放手做很多事兒。”
李雲鶴說:“是啊,現在好多事兒,我都不用具體參加,不然的話,你左一件事兒右一件事兒,我哪能應付得了。”
張知木說:“這就對了,除非萬不得已,一個領導千萬別陷進事務裏。你要騰出時間,組織你的團隊協同作戰,這樣才行。”
喝了點水,張知木又說:“我們目前的幾個主要項目,都有人在負責,你要考慮一下,下麵的發展問題了。我認為你應該主抓基礎。比如我們的加工手段還是不足的。下一步要搞出來刨床、銑床、鏜床、衝床,還有空氣錘,鍛壓設備。”
李雲鶴說:“上次你跟我說過,我一直想搞這些可是,哪有時間啊。我這次選了一些人,已經安排人給他們上課,每個人都給安排了師傅,可是也不是一下子就頂用的。我那些頂用的都是實際幹出來的,逼出來的。”
張知木說:“還是那句話,你還是要抓基礎。比如,現在製約我們的一個東西必須解決.”
李雲鶴放下水杯不解的望著張知木。張知木說:“我們需要滾珠軸承。跟我們現在用的滾柱軸承一樣也是滾動軸承的一種,將球形鋼珠安裝在內鋼圈和外鋼圈的中間,以滾動方式來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摩擦力和提高機械動力的傳遞效率。滾珠軸承也叫球軸承。它的特點是精度更高,也可以承受更高的速度,以後我們的機床都離不開這東西。”
說完張知木拿出紙畫了一張草圖,說:“滾珠軸承主要包含四個基本元件:滾珠、內環、外環與保持器。這個保持器是保持軸承裏的滾珠等距離均勻分布的。這東西是我搞機械裝置的基礎的東西,以後要標準化生產。我馬上要搞發電機、電動機沒這東西也不行。所以你要花點時間安排人做這事兒。”
李雲鶴說:“別的好說,就是那個球,歐,叫滾珠沒法做的那麽圓啊。”
張知木笑著說:“這個不難,你可以製作一個球磨機。這球磨機其實很簡單,是由上下兩個帶多道尺寸相同的同心環狀、截麵為三角形磨槽的磨盤組成的,上磨盤轉動、下磨盤不動。加工滾珠分幾個步驟:
先是粗磨,先把鍛好初步加工沒磨圓的鋼球放進球磨機裏,然後放進油和粗磨料。跟具情況粗磨可以進行幾次。磨好後洗淨後再細磨,就是將粗磨好的胚料放進細磨機裏,在放進低粘度油和細磨料,磨到標準尺寸。最後用拋光粉再磨一次,也就是拋光。”
李雲鶴說:“行,我回去就安排人做這件事。”
張知木遞給李雲鶴幾張圖紙說:“這是我畫的幾種軸承的圖紙,你先按造尺寸做幾個試一試。”
送李雲鶴出門時,張知木看見小虎像個小大人似的,在外麵和楊玉琳等三位美女一起喝茶呢。張知木一看就樂了。
小虎見張知木出來了,說:“你才辦完事啊,我都等你好長時間了。”說著小虎就過來拉住張知木的手。
張知木說:“哎呦,讓小虎久等了,那就裏麵請吧。”
進了屋,張知木問:“小虎怎麽好長時間不到辦公室來看我了?”
小虎低著頭說:“媽媽說,沒事兒不讓我來打擾你工作。我早就想來,怕媽媽說我。”
張知木知道小虎和小青都願意到他的辦公室來玩兒。這些天倆孩子沒來,看來是黃玉坤管教的結果。張知木對小虎說:“以後願意來就來,隻是別影響別人工作就行。”
小虎說:“真的?”
張知木說:“真的,拉鉤。”
這時窗外,遠遠地能聽見吵鬧聲,張知木剛想讓楊玉琳去問問怎麽回事兒,接著又聽見“碰”的一聲槍響。張知木順手從牆上摘下一支火槍,這時楊玉琳衝過來,對張知木說躲在裏屋別出來,別在窗前。張知木就把小虎按在沙發上說:“聽話,趴著別起來。”
說完張知木上好子彈點上火繩,持槍出來。楊玉琳正守在外麵的門口。屋裏的另兩位美女臉色煞白的坐在那裏。這一聲槍響後,窯崗外麵亂了套了,很多人都拿著家夥衝出去了。
張知木知道這時自己最好呆在辦公室裏,因為附近四周有很多火槍兵在保護他,隻要他安全,窯崗就沒大事兒。一會兒李菁跑過來對張知木說:“師叔讓你過去一趟。”
張知木問:“到底出啥事兒?”
李菁說:“來了一群鹽幫的,說要找你算賬。我過去勸不住,就開了一槍,把他們都震住了。現在把他們的兵器都下了,押在那邊呢。”
張知木心想,我啥時候得罪過鹽幫的,他們要找我算啥帳。不管了,過去看看再說吧。
張知木在李菁和楊玉琳的陪伴下,來到崗下的道旁。陳玉鋒等人正在這談論什麽,見到張知木來了,陳玉鋒指著地上蹲著的二十多人說:“他們是運城來的,說是鹽幫的,要找你算賬。”
張知木說:“我沒和鹽幫有過接觸啊,他們找我算不著帳啊。”原來山西商幫有糧幫、鹽幫等等之分。山西運城的鹽池自古就是鹽產地,鼎盛時的鹽稅占全國鹽稅的三分之一,以運城附近的鹽商為代表的鹽商組成的鹽幫,是一股實力強大的一個商幫,他們在商場非常團結,一個個有錢有勢,其它商人都不願意惹他們。這些人也在外麵顯得很強勢。
陳玉鋒指著蹲在地上一個衣著不錯的人說:“他是他們的東家,你問問他吧。”
李菁一使眼色,一個看押他們的兵過去,提了那家夥一腳,說:“起來,過去說話。”看來張知木來之前,這些人已經被教育過了,這人臉上還有青紫的痕跡,所以這人也很聽話,就起身過來了。
張知木問:“這位東家您貴姓?”
這人見張知木問話很和氣,估計自己不會再挨打了,也就硬氣起來了,用鼻子哼一聲,沒說話。
張知木說:“聽說,你們是來找我算賬來了,你不說話,那算啥帳啊。”
這人一聽也是,就一更頭說:“姓張的,我是運城邱家老三邱基業,你們殺死的是我二哥邱建業,今天我是來向你討個說法來了。”
張知木一聽,忍不住樂了,心想這是一個二彪子,說:“我不認識啥邱建業,更不可能殺了你二哥。不過若是我真的殺了你二哥,你帶著這麽幾個人,也討不到啥說法啊?”
這家夥被張知木一番話說得沒詞了,憋得臉色發紅。張知木一想別逗他了,說:“慢慢說,你來是不是有啥疑問,想問問,不然你不會這樣就來了,是吧?”
這人這才接過話說:“我哥的商隊是今年三月被劫的,我們一直在追查凶手,有人說是‘晉北雙雄幹’,後來‘晉北雙雄’失蹤了,最近我們查到我哥的‘赤龍馬’是在秀容被人賣出手的,最後查到的是你在秀容馬市賣的馬,我哥的商隊一定是你們這些人劫的。”說著這位邱基業,有些抽泣。看來實在是有些傷心了,忍不住有些悲戚。
張知木說:“你知道是我賣的馬,你確定不了是我殺的人,隻是懷疑,先過來問問對吧?”
邱基業點點說:“是,我就要問問你…..”他不知道後麵的話怎麽說。
張知木說:“你有喪兄之痛,我能理解。可是我告訴你,那‘晉北雙雄’就是我殺的,馬是我從他們手裏得的。”
邱基業顯然還沒冷靜下來,說:“我不信。你….”說著想靠近張知木,李菁在旁邊一腳把他踢翻。邱基業蹲在地上的幾個隨從一看主人被踢翻了,剛想站起來,被旁邊看守的士兵用**一下子都砸倒了。
張知木連忙製止李菁他們。對陳玉鋒說:“看來事兒清楚了。”
陳玉鋒說:“運城邱家是個大戶,幾代鹽商,不可小覷。他家邱老東家,在鹽幫裏很有威望,山西商界都很敬重。他有三子,老大邱開業,老二邱建業。這是老三邱基業。我們還是把事情好好地和解釋一下,最好少結仇人。”
張知木說:“這樣吧,我們也給鹽幫立點兒規矩。讓邱老東家來接人吧。我們窯崗不能誰都來闖。更何況這個渾人,也沒法跟他講清道理。”
陳玉鋒說:“那就放一個人,回去給邱老東家送個信兒,讓他來接人吧。”
張知木問邱基業:“我們想放一個人回運城,讓你父親來接你回去,你看派誰回去好啊?”
這個邱基業說:“不用我父親來接我,我自己能回去。”
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都大笑起來,覺得這個邱基業有點太可愛了。張知木說:“你走不了了。還是選一個送信兒的人吧。”
可是這個邱基業就是不選,沒辦法李菁到那群蹲在地上的隨從麵前問:“我們想放你們一個人回去,給你們老東家送信兒,讓他來接人。你們誰回去一趟。”
這時有一個人戰戰兢兢地站起來說:“我回去吧,老爺隻能相信我,我是從小和二少爺一起長大的。”
陳玉鋒對他說:“給一匹馬和路上的幹糧。你回去跟你家老爺說,我們窯崗不想和誰結仇,可是如果他非要跟我們過不去,我們滅了他們也不是啥難事兒。我們不管他是啥幫的。”
李菁讓人牽過來一匹邱基業他們騎來的馬,給了送信人一點幹糧,放他走了。然後把剩下的這些人押走了。張知木對李菁說:“給他們點兒好吃好喝的,別虧了他們。”
張知木問李菁剛才為啥開槍啊,李菁說:“我們站崗的人,看到他們二十多人持槍帶棒的要上我們崗上,站崗的攔他們,他們不聽還要硬闖,我趕過來怎麽勸也沒用。沒辦法我就衝天開了一槍,把他們鎮住,我們的人這才上去就把他們的兵刃都給卸了。”
張知木對陳玉鋒等人說:“看來,我們想消停點兒也不行啊。”
----------
推薦:氫氣爆炸,發電機運轉,郭守敬上任。顯微鏡,聽診器,新醫學起步。--《南宋記憶》。
張知木指著畫的示意圖對陸琪等人說:“一是開口機構,基本原理和手工織布機一樣,就是讓經線上下開合,開出的口讓緯線通過;二是引緯機構,劍杆兒引緯就是將劍杆兒作為引緯器,將從儲緯器上解下來的緯線引過經線開口的機構。我們這次采用雙劍杆兒,由兩根兒在開口兩側的雙劍杆兒完成緯線的傳遞。其中一個劍杆兒將緯線送到織機的中部,稱為送緯劍。另一個劍杆兒從織機的中部接過緯線將其引過開口,稱為,接緯劍。由於我們的織機一開始速度不會太高,我們就采用剛性劍杆兒。劍杆兒上的劍頭也分送緯劍頭和接緯劍頭。送緯劍頭被送緯劍杆兒送到織機中央時,鬆開緯線。接緯劍頭夾住緯線,緯線被接緯劍杆兒的帶出開口。三是打緯機構是控製劍杆兒的來回傳動的機構,這也是我們設計織布機的一個難點,這一點可以有用連杆兒傳動辦法和凸輪傳動的辦法來解決。這就需要你們來考慮了;四是卷取機構,它的作用是將在織口處初步形成的織物引離織口,卷繞到卷布棍上,同時與織機上的其他機構相配合,確定織物的緯紗排列密度和緯紗在織物內的排列特征。”
陸琪等人聽完張知木的講解,也就大概的明白點兒張知木說的意思。陸琪因為做木匠時製作過手動織布機,對織布還了解一點,所以明白的還多一點兒。但是越明白他越覺得這事兒難度大。
張知木看出了陸琪的為難,說:“這事兒還不能太著急,要慢慢的把原理捉摸透了,再考慮下手的事兒。到那時候,我會要求盧炳義的弟子們幫你們計算一些相關的參數。你們要先將原理機搞出來,這樣就離實用的織布機不遠了。”
離開陸琪他們,張知木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正想考慮一下發電的事兒,因為矽鋼片已經搞出來了,隻要把電搞出來,好多事就都好辦了。自己的電子專業的本行才有可能發揮點專業優勢。
可是沒等張知木靜下心來,盧炳義和劉本勝帶著幾個人來找他了。原來他們有一個關於碼頭客運大樓的的設計問題定不下來,想讓張知木定奪。他們一共有幾個方案,各自的意見都不統一。張知木看過他們的方案後,也覺得不太滿意。
張知木考慮一下說:“我們的客運碼頭從功能上來講,你們考慮的已經很周到了。可是我們的新碼頭、新大樓的新字體現的不好,至於什麽你們懂的‘門光尺’‘魯班尺’等營造法度我都不懂。但是我想這個樓頂應該搞一個帶指針的大鍾,而且是可以到點打鍾報時的那種。”
盧炳義說:“你是說,搞一個大型的西洋鍾?聽說宮裏皇上有西洋人進貢的西洋鍾,不過也沒聽說有那麽大的。我們自己能造得了嗎。”
張知木說:“其實,鍾的原理很簡單,這幾天,我正要給大家開課,課上我抽點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鍾的事兒我們必須解決,不然我們好多事都沒法計量,比如說‘頻率’等等。所以不但要造大鍾,以後還要造每個人都能戴在手上的小鍾。”
劉本勝說:“能造出來大鍾當然好了,不過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
張知木說:“一定能在你麽封頂前搞好,就是稍晚一點兒也沒事。鍾可以在樓造好了之後再安裝。我讓李雲鶴馬上過來,看看他有沒有人能抽出來幾個搞這個。”說著張知木起身,去讓楊玉琳把李雲鶴找來。
盧炳義說:“這個事兒有意思,我安排一個人參加這個事兒。”
張知木說:“那太好了,現在就派人去把你的人找來吧。我一起介紹一下。”楊玉琳又馬上安排人去請盧炳義的那個學生過來。
李雲鶴一進張知木的辦公室,看到這麽些人在這裏,以為出啥事兒了,問:“出啥大事兒了?”
張知木笑著說:“沒出啥大事兒,但是我們想辦點兒大事兒。”
張知木就把要造鍾的事兒說了,然後問李雲鶴能不能再安排幾個人出來參加造鍾的事兒。李雲鶴說:“安排三四個人沒問題。我們有一些人可以單獨的做點事兒了。再有陸先生的學生幫著計算就更沒問題了。其實好多東西我們也能算,就是算完了心裏也沒底兒。好在盧先生弟子們搞計算有一套,我們那些齒輪傳動的關係都是盧先生弟子們幫著推導出來的。”
等盧炳義的那個學生到了之後,張知木用一個細繩拴上了一個陸琪送過來的一把鎖頭,左手提著繩,右手一推懸掛著的鎖頭說:“大家觀察一下,這個鎖頭的擺動頻率,一直是不變的。而且這個頻率和擺動的幅度沒有關係,隻與這個繩的長度有關係。其實,這個道理完全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來論證。等下次講課的時候,我會把這個論證推導的過程講給大家。有興趣的話,大家也可以自己先推導一下。”
李雲鶴忍不住的問:“這個東西又怎麽能做計時用呢。”
其實張知木小的時候,家裏就有一個老式的大坐鍾,那時覺得那個鍾比自己還高。他經常看父親拆卸那個大鍾,父親不在家的時候,張知木也經常的打開那個大坐鍾擺弄,那時候家裏人都覺得那個鍾的時間不準,這很可能是與張知木的好奇有關。這個好奇心,一直伴隨著他到了中學,等到上物理課時,通過老師的講解,張知木才真的明白了鍾為啥能走的那麽準。後來找到了一本介紹鍾的原理方麵的書,才對鍾不感到神秘了。
張知木說:“這樣講吧,如果我們讓這個擺動的頻率為一秒鍾一次,這個擺每一次擺動,讓一個有六十個齒的小輪轉動一個齒,這個小輪上安裝一個指針,我們稱其為秒針。那麽這個指針就會每一秒鍾,轉一個角度,這角度是360度除以六十為6度。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鍾轉一圈。如果用一個轉動比為一比六十齒輪和這個齒輪相齧合的話,這個被動的齒輪也帶一個指針我們稱其為分針。這個帶秒針的齒輪每轉一圈,這個分針轉一個角度,也就是六度。如果秒針轉六十圈也就是六十分鍾或者叫一小時,那麽分針也就會轉一圈。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在安裝一個時針用來指示小時為單位的時間。”
聽完張知木的講解,大家一起議論了一陣後,李雲鶴問:“問題是這個擺終究有越擺幅度越小最後就停下來的時候了。”
張知木說:“雲鶴說得對,這個鍾還要有一個動力裝置。我們要製作的用鍾擺控製秒針的轉動的裝置叫擒縱裝置。這個擒縱裝置,既要控製秒針的轉動又要從這裏沒次都獲得一點動力。這樣鍾擺就不會停下來了。這個動力來源有很多種方式,可用重力,也可以用彈簧力。我們要設計的這個鍾樓的大鍾,就要用重力的辦法提供動力。”
接著張知木又畫了一張圖給大家講解了棘輪和擒縱機構的原理。
張張知木說:“以後我們通過設計,就可以設計出棘輪和擒縱叉之間一擒一縱時不同的滴答聲了。”
李雲鶴說要讓家都看清楚大鍾的秒針、分針、時針,那麽指針就要很大,鍾的麵盤就很大,這樣就很麻煩。
張知木說:“我們可以用空心輪的辦法,把秒針分針時針都設計成一個同心軸,這樣隻要用一個圓盤鍾麵就可以了。其實我隻是給大家講了一個大致的原理,詳細設計時,還有很多事兒,比如那做動力的重錘有多重,如何把它提起來還要一套機構。到點時,如何敲鍾報時,敲鍾的次數,都要你們設計完成。”
李雲鶴沉吟了一會兒說:“這個道理不是太複雜,我們都能克服,說實話,比我們蒸汽機簡單多了,隻是要多花費多點時間,慢慢的考慮周全。”
張知木說:“這一關,必須早一點兒過。把這些消化了,還要馬上製作能用手拿著的鍾,因為你們的蒸汽機的轉速沒有時間計時,就沒法測量,以後都是大概怎麽樣是不行的。”
一直沒說話的盧炳義說:“這個計時工具解決以後,它的意義怎麽說都不過分。好多事兒都可以量化比較了,這是一大進步。另外,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商機。”盧炳義原來是一個純粹的學者,到了窯崗以後也知道生意經了。
最後決定成立一個鍾表組,由李雲鶴派出的三個人和盧炳義的一個弟子組成,不過李雲鶴和盧炳義都對這件事兒有興趣,也表示要親自關注這件事兒。
等大家都走了,張知木把李雲鶴留下來。
讓楊玉琳換了熱茶後,張知木說:“雲鶴,這段時間我們發展的太快,好在一開始我們上下都頭腦清醒,都注意人才培養,這樣我們才能放手做很多事兒。”
李雲鶴說:“是啊,現在好多事兒,我都不用具體參加,不然的話,你左一件事兒右一件事兒,我哪能應付得了。”
張知木說:“這就對了,除非萬不得已,一個領導千萬別陷進事務裏。你要騰出時間,組織你的團隊協同作戰,這樣才行。”
喝了點水,張知木又說:“我們目前的幾個主要項目,都有人在負責,你要考慮一下,下麵的發展問題了。我認為你應該主抓基礎。比如我們的加工手段還是不足的。下一步要搞出來刨床、銑床、鏜床、衝床,還有空氣錘,鍛壓設備。”
李雲鶴說:“上次你跟我說過,我一直想搞這些可是,哪有時間啊。我這次選了一些人,已經安排人給他們上課,每個人都給安排了師傅,可是也不是一下子就頂用的。我那些頂用的都是實際幹出來的,逼出來的。”
張知木說:“還是那句話,你還是要抓基礎。比如,現在製約我們的一個東西必須解決.”
李雲鶴放下水杯不解的望著張知木。張知木說:“我們需要滾珠軸承。跟我們現在用的滾柱軸承一樣也是滾動軸承的一種,將球形鋼珠安裝在內鋼圈和外鋼圈的中間,以滾動方式來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摩擦力和提高機械動力的傳遞效率。滾珠軸承也叫球軸承。它的特點是精度更高,也可以承受更高的速度,以後我們的機床都離不開這東西。”
說完張知木拿出紙畫了一張草圖,說:“滾珠軸承主要包含四個基本元件:滾珠、內環、外環與保持器。這個保持器是保持軸承裏的滾珠等距離均勻分布的。這東西是我搞機械裝置的基礎的東西,以後要標準化生產。我馬上要搞發電機、電動機沒這東西也不行。所以你要花點時間安排人做這事兒。”
李雲鶴說:“別的好說,就是那個球,歐,叫滾珠沒法做的那麽圓啊。”
張知木笑著說:“這個不難,你可以製作一個球磨機。這球磨機其實很簡單,是由上下兩個帶多道尺寸相同的同心環狀、截麵為三角形磨槽的磨盤組成的,上磨盤轉動、下磨盤不動。加工滾珠分幾個步驟:
先是粗磨,先把鍛好初步加工沒磨圓的鋼球放進球磨機裏,然後放進油和粗磨料。跟具情況粗磨可以進行幾次。磨好後洗淨後再細磨,就是將粗磨好的胚料放進細磨機裏,在放進低粘度油和細磨料,磨到標準尺寸。最後用拋光粉再磨一次,也就是拋光。”
李雲鶴說:“行,我回去就安排人做這件事。”
張知木遞給李雲鶴幾張圖紙說:“這是我畫的幾種軸承的圖紙,你先按造尺寸做幾個試一試。”
送李雲鶴出門時,張知木看見小虎像個小大人似的,在外麵和楊玉琳等三位美女一起喝茶呢。張知木一看就樂了。
小虎見張知木出來了,說:“你才辦完事啊,我都等你好長時間了。”說著小虎就過來拉住張知木的手。
張知木說:“哎呦,讓小虎久等了,那就裏麵請吧。”
進了屋,張知木問:“小虎怎麽好長時間不到辦公室來看我了?”
小虎低著頭說:“媽媽說,沒事兒不讓我來打擾你工作。我早就想來,怕媽媽說我。”
張知木知道小虎和小青都願意到他的辦公室來玩兒。這些天倆孩子沒來,看來是黃玉坤管教的結果。張知木對小虎說:“以後願意來就來,隻是別影響別人工作就行。”
小虎說:“真的?”
張知木說:“真的,拉鉤。”
這時窗外,遠遠地能聽見吵鬧聲,張知木剛想讓楊玉琳去問問怎麽回事兒,接著又聽見“碰”的一聲槍響。張知木順手從牆上摘下一支火槍,這時楊玉琳衝過來,對張知木說躲在裏屋別出來,別在窗前。張知木就把小虎按在沙發上說:“聽話,趴著別起來。”
說完張知木上好子彈點上火繩,持槍出來。楊玉琳正守在外麵的門口。屋裏的另兩位美女臉色煞白的坐在那裏。這一聲槍響後,窯崗外麵亂了套了,很多人都拿著家夥衝出去了。
張知木知道這時自己最好呆在辦公室裏,因為附近四周有很多火槍兵在保護他,隻要他安全,窯崗就沒大事兒。一會兒李菁跑過來對張知木說:“師叔讓你過去一趟。”
張知木問:“到底出啥事兒?”
李菁說:“來了一群鹽幫的,說要找你算賬。我過去勸不住,就開了一槍,把他們都震住了。現在把他們的兵器都下了,押在那邊呢。”
張知木心想,我啥時候得罪過鹽幫的,他們要找我算啥帳。不管了,過去看看再說吧。
張知木在李菁和楊玉琳的陪伴下,來到崗下的道旁。陳玉鋒等人正在這談論什麽,見到張知木來了,陳玉鋒指著地上蹲著的二十多人說:“他們是運城來的,說是鹽幫的,要找你算賬。”
張知木說:“我沒和鹽幫有過接觸啊,他們找我算不著帳啊。”原來山西商幫有糧幫、鹽幫等等之分。山西運城的鹽池自古就是鹽產地,鼎盛時的鹽稅占全國鹽稅的三分之一,以運城附近的鹽商為代表的鹽商組成的鹽幫,是一股實力強大的一個商幫,他們在商場非常團結,一個個有錢有勢,其它商人都不願意惹他們。這些人也在外麵顯得很強勢。
陳玉鋒指著蹲在地上一個衣著不錯的人說:“他是他們的東家,你問問他吧。”
李菁一使眼色,一個看押他們的兵過去,提了那家夥一腳,說:“起來,過去說話。”看來張知木來之前,這些人已經被教育過了,這人臉上還有青紫的痕跡,所以這人也很聽話,就起身過來了。
張知木問:“這位東家您貴姓?”
這人見張知木問話很和氣,估計自己不會再挨打了,也就硬氣起來了,用鼻子哼一聲,沒說話。
張知木說:“聽說,你們是來找我算賬來了,你不說話,那算啥帳啊。”
這人一聽也是,就一更頭說:“姓張的,我是運城邱家老三邱基業,你們殺死的是我二哥邱建業,今天我是來向你討個說法來了。”
張知木一聽,忍不住樂了,心想這是一個二彪子,說:“我不認識啥邱建業,更不可能殺了你二哥。不過若是我真的殺了你二哥,你帶著這麽幾個人,也討不到啥說法啊?”
這家夥被張知木一番話說得沒詞了,憋得臉色發紅。張知木一想別逗他了,說:“慢慢說,你來是不是有啥疑問,想問問,不然你不會這樣就來了,是吧?”
這人這才接過話說:“我哥的商隊是今年三月被劫的,我們一直在追查凶手,有人說是‘晉北雙雄幹’,後來‘晉北雙雄’失蹤了,最近我們查到我哥的‘赤龍馬’是在秀容被人賣出手的,最後查到的是你在秀容馬市賣的馬,我哥的商隊一定是你們這些人劫的。”說著這位邱基業,有些抽泣。看來實在是有些傷心了,忍不住有些悲戚。
張知木說:“你知道是我賣的馬,你確定不了是我殺的人,隻是懷疑,先過來問問對吧?”
邱基業點點說:“是,我就要問問你…..”他不知道後麵的話怎麽說。
張知木說:“你有喪兄之痛,我能理解。可是我告訴你,那‘晉北雙雄’就是我殺的,馬是我從他們手裏得的。”
邱基業顯然還沒冷靜下來,說:“我不信。你….”說著想靠近張知木,李菁在旁邊一腳把他踢翻。邱基業蹲在地上的幾個隨從一看主人被踢翻了,剛想站起來,被旁邊看守的士兵用**一下子都砸倒了。
張知木連忙製止李菁他們。對陳玉鋒說:“看來事兒清楚了。”
陳玉鋒說:“運城邱家是個大戶,幾代鹽商,不可小覷。他家邱老東家,在鹽幫裏很有威望,山西商界都很敬重。他有三子,老大邱開業,老二邱建業。這是老三邱基業。我們還是把事情好好地和解釋一下,最好少結仇人。”
張知木說:“這樣吧,我們也給鹽幫立點兒規矩。讓邱老東家來接人吧。我們窯崗不能誰都來闖。更何況這個渾人,也沒法跟他講清道理。”
陳玉鋒說:“那就放一個人,回去給邱老東家送個信兒,讓他來接人吧。”
張知木問邱基業:“我們想放一個人回運城,讓你父親來接你回去,你看派誰回去好啊?”
這個邱基業說:“不用我父親來接我,我自己能回去。”
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都大笑起來,覺得這個邱基業有點太可愛了。張知木說:“你走不了了。還是選一個送信兒的人吧。”
可是這個邱基業就是不選,沒辦法李菁到那群蹲在地上的隨從麵前問:“我們想放你們一個人回去,給你們老東家送信兒,讓他來接人。你們誰回去一趟。”
這時有一個人戰戰兢兢地站起來說:“我回去吧,老爺隻能相信我,我是從小和二少爺一起長大的。”
陳玉鋒對他說:“給一匹馬和路上的幹糧。你回去跟你家老爺說,我們窯崗不想和誰結仇,可是如果他非要跟我們過不去,我們滅了他們也不是啥難事兒。我們不管他是啥幫的。”
李菁讓人牽過來一匹邱基業他們騎來的馬,給了送信人一點幹糧,放他走了。然後把剩下的這些人押走了。張知木對李菁說:“給他們點兒好吃好喝的,別虧了他們。”
張知木問李菁剛才為啥開槍啊,李菁說:“我們站崗的人,看到他們二十多人持槍帶棒的要上我們崗上,站崗的攔他們,他們不聽還要硬闖,我趕過來怎麽勸也沒用。沒辦法我就衝天開了一槍,把他們鎮住,我們的人這才上去就把他們的兵刃都給卸了。”
張知木對陳玉鋒等人說:“看來,我們想消停點兒也不行啊。”
----------
推薦:氫氣爆炸,發電機運轉,郭守敬上任。顯微鏡,聽診器,新醫學起步。--《南宋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