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殲滅鑲紅旗


    這哥三個報仇心切,拚命地向前追趕,可是追著追著。這三人頭腦有些清醒了,因為他們也是久經沙場的。他們發現前麵的路越來越窄,自己兩萬多人馬的隊伍拉得太長了,如果有事打起來,那就會首尾不得相顧。他們有些害怕了。


    不過這時候再害怕已經晚了。等追兵隊伍的後隊剛剛過去,閃在一邊的柳成璜的二百火槍兵和王公公帶來的五千官軍,就出來把回去的路給堵上了。這是一個早就選好的狹窄的路口,軍士們扛來砍倒的大樹,在路上一排一排的設好障礙拒馬,這些都是給那些滿清鐵騎準備的。他們失去快馬衝擊的優勢以後,就隻有等著挨刀的份了。因為等著他們的對手,現在不但人數上有優勢,火力上更不用說。還有占了伏擊的先手和地利。他們覆沒的命運已經決定了。


    這哥三個中老五嶽樂是最有頭腦的,如果按照以前的曆史發展,就是這個老五嶽樂繼承了阿巴泰的爵位。他對兩位哥哥說:“我們不能再往前追了,我覺得他們好像是在引我們到這裏來,這四周太適合設埋伏了。在這裏我們的騎兵一點優勢沒有,我們快撤吧。”


    另外哥倆也覺得今天有點不妙,他們就命令前隊邊後隊,後隊變前隊,向後撤。可是當他們撤到回去的路口時,發現路口已經被封住了。


    這時他們兩邊的山坡上,冒出無數的士兵。一會從山上滾下了無數的捆紮成大團子的柴草,這些大團子的柴草滾到路中間時,兩邊山上的士兵射下來了無數的火箭和轟轟炸響的火油雷。山穀裏的士兵馬上就都亂了套了。這哥三個指揮身邊的士兵,向他們大喊:“唯一的活路是衝回去。”


    他們就領著騎兵向被堵著的路口衝去,可是馬匹能跳過前幾排障礙,跳不過後幾排障礙好多馬匹就在障礙陣裏,動不得。可是柳成璜他們在這裏可不是看熱鬧的,他們用火槍不緊不慢的把衝進來的騎兵都給打下馬來。


    這哥三個見這邊衝不出去,想回頭時,發現後麵的隊伍被衝下來的敵兵已經分成幾節,真的是前後不能相顧了。這哥三個互相看了一眼,老五嶽樂說:“橫豎是死,我們就向回衝一次,衝過去算,衝不過去,我們一起去見二哥得啦。”


    那哥倆也點點頭。然後他們把還能收集到士兵,都召集在一起,嶽樂說:“勇士們,這次我們哥三個跟大家夥一起衝一次,衝出去了,是我們的福分,衝不出去我們陪著大家一起死。”


    這次他們集中起來的騎兵有兩千多名,這兩千名騎兵在這個狹窄山間小路上匯成一股滾滾洪流,向山口那個他們唯一的活路衝了過去。


    衝擊的過程中,騎兵們借著馬的速度,射出了一排排的弓箭。等馬匹衝到障礙前時,並不減速,而是直接撞在障礙上,他們就是想借著馬匹的速度,用血肉之軀撞開障礙物,場麵是驚心動魄。可是血肉之軀撞在那些大樹上,隻能是撞斷馬腿,將騎兵摔在地上。可是前仆後繼騎兵很快的就在障礙前麵堆成小山,可是後麵的騎兵就踩在這個小山上向前衝擊,沒有猶豫的,就這樣,硬是用馬匹在障礙上鋪成一條路。可是柳成璜他們盡管被這種場麵震懾心驚肉跳,可是他們還是沒敢放鬆,在王公公的官軍用盾牌保護下,一槍一搶的將衝近的騎兵一個個打下馬來。一個小山口二百隻火槍,將出口堵的死死地,看見前麵的騎兵衝的快完了,這個哥三個,最後互相看了一眼,啥都沒說,一起策馬跟著隊伍向前衝去。


    這哥三個都是衝到馬匹人員堆成的小山頂上時被火槍擊中摔下馬的。


    要說滿清軍隊能打仗還真不是虛的,那些被分割的清軍很少有投降的,隻要有幾個人聚在一起,不打死他們,他們就是不投降。這清軍被一團團大火在路上分割成幾段,王公公的官軍在前麵舉著盾牌,後麵跟著窯崗的火槍手和下馬的騎兵和步兵。前麵的士兵用弓箭不斷地向山下射擊,火槍兵一直沒有動。因為大勢已定,自己這方麵占有主動和人數的優勢。所以,火槍兵的自信是可以理解的。隻有到近前,遇到難對付的,火槍兵才過去,給一槍解決問題。那些漢旗軍就很容易對付,拚命抵擋一陣,見到大事不好,早就放下武器,在旁邊等著投降了。


    那些王公公帶來的官軍,都是剛剛打了敗仗的,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到了這裏一下子就反過來了。現在他們是戰勝者了。他們就覺得奇怪了,他們總兵帶的隊伍馬也不比清軍差,人也不比清軍少,武器還比清軍強。可是為啥就打不過清軍呢。到這裏一看清軍也是一個腦袋兩隻手,一刀下去也是腦袋就掉了,也沒啥了不起的。以前為啥就那麽怕清軍呢。


    戰場形勢一定,就由劉雲指揮收拾殘局了。


    張知木、陳玉鋒、歐陽鶴還有王公公已經開始研究下一步的行動了。


    歐陽鶴說:“如果真的象清軍號稱的那樣,他們這次出動了十萬大軍,那我們已經滅他們一小半兒了。他們的軍隊已經不足以再在大明境內活動了,恐怕他們得知這股清軍被殲滅之後,一定會開始逃跑。我們要趕快打掃戰場,貼上去,纏住他們,等明軍大隊過來了。我們就配合他們滅了剩下的清軍。”


    戰場很快的就簡單的打掃完了,這次一共捉了清軍俘虜五百多人,漢旗軍俘虜七千多人,馬匹一萬七千多。


    這些戰馬,張知木和陳玉鋒、歐陽鶴一商量就全都給了王公公,因為他的人多但是馬少。這讓王公公很高興,他說:“這麽多戰馬都給我們,我受之有愧啊。這次功勞主要的是你們的,可是得到馬匹卻都給了我們。”


    張知木說:“沒有你領來的兩萬虎狼之師,我們哪敢伏擊這麽些清軍啊。主戰場還是你們解決的,你就別客氣啦。現在,我們別讓這些清軍跑了,這兩次,清軍已經傷了元氣,他們一定會準備逃了。”


    王公公說:“我說張東家,現在清軍還是比我們人都勢強啊。我們這次取勝,還是用了巧勁兒,硬碰硬我會次虧的。”


    張知木喊過來李菁,說:“你們還能堅持不?如果還行的話,就再出去偵察一下,看看清軍有啥動靜沒有。”


    李菁說:“沒問題,方才的圍殲,我們沒參加,都抓緊時間睡覺了。我們知道這邊是完了,就該我們有事兒了。”


    張知木很高興,他就喜歡李菁的聰明勁兒,說:“那就快去吧!注意安全。”“注意安全”純屬廢話,隻是表示張知木關心他們的意思。


    李菁剛走,李治領著孟四兒過來了,李治說:“剛剛審過俘虜得知,這次率隊的是阿巴泰的三個兒子,那個阿巴泰在我們襲營的時候受了重傷,這次整個鑲紅旗都來了,也就是說。鑲白旗和鑲紅旗都被我們滅了。”


    這時陳玉鋒和歐陽鶴過來說:“張總我們趕緊的行動吧,不然清軍就跑了。”


    張知木沒回答,對李治和孟四兒說:“你們一定要把阿巴泰的三個兒子找出來,我有大用。”


    李治和孟四兒答應一聲,下去了。


    這時張知木見沒有別人,說:“我們該回家了,不然年前趕不回去了。我還想回家過個年呢。”


    陳玉鋒和歐陽鶴對一下眼色,他們都沒明白張知木啥意思。


    張知木說:“這兩仗已經使清軍傷了元氣。八旗中兩旗被滅了,他們要想再戰,還要恢複一段時間。我們的目的達到了。再說了,困獸猶鬥,我們現在追上去,清軍必然為了活命,跟我們拚死相鬥。我們沒別的辦法,隻能硬拚。這樣我們就要吃大虧了。剩下的事兒交給明軍吧,那些明軍會打便宜仗的。你們不知道兔死狗烹嗎。”


    歐陽鶴和陳玉鋒恍然大悟,歐陽鶴問:“張總的意思是,現在還不是兔死的時候?”


    張知木說:“正是。”


    陳玉鋒說:“那也不能在這等著,他們逃得快的話,會丟下很多東西,我們弄點東西再回去。”


    張知木說:“他們把漕糧的水道給截斷了,糧食不能少了。我們回去那麽些人,糧食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不過我們把這些俘虜處理完再說。”


    清軍俘虜已經全部交給了王公公的官軍,漢旗軍的俘虜,劉雲正按他們的原來編製分組處理。還是老辦法,讓他們互相揭發,看誰殺過人,戰場上殺人不算。主要是指殺過百姓的,最後把殺過兩人以上的挑了出來,有四千多人,殺過一人的有一千多人,還有強奸過婦女但沒殺過人的一千多人,隻有一千多人沒幹過壞事兒的,可見這些漢旗軍幫著清軍沒少做壞事。


    這一千多沒幹過壞事兒的是因為將領降了,自己沒辦法,不得不跟著降了。但是他們堅決地不殺自己的同胞。張知木親自去看望了他們,對他們表示極大的同情。


    張知木說:“你們能在這樣的環境裏保持自身的清白,難能可貴。我向你們表示敬意,你們的投降不是你們的錯,你們的將領投降了,你們不能不聽從命令,責任不在你們。但是朝廷是不會管這些的,你們都知道如果到了官軍的手裏,你們會是啥樣的下場。現在我給你們一個機會,願意加入我們的,我們給你們提供保護。”


    張知木的話,讓好些人流下了眼淚。


    接著張知木又把那一套念熟了的有關窯崗的情況講給了他們聽。這一千多人很痛快的也就答應加入窯崗的隊伍了。劉雲把這一千多人,帶到另一處給他們講了窯崗的規矩。然後把他們編成一個大隊,十個中隊,一百個小隊。所有的隊長都由現在隊伍裏的人出任。有些新加入窯崗的一些被蒙古軍俘虜過的明軍,還沒到過窯崗,現在就開始擔任一定職務了。


    張知木又找到王公公,對他說:“這些殺過百姓五千人給你帶走,那些沒殺過人的我帶走。因為我的冶廠礦山需要很多人,他們對我來說就是大把的銀子。那些俘虜對你來說也是銀子。”


    王公公說:“其實回去殺他們,和在這殺他們一樣。這些人回去也必死無疑。不如在這殺了省事兒。”


    張知木說:“我可不願意殺那麽多人。”


    王公公嘎嘎一笑說:“難怪皇上說你,心太善,沒有帝王心。”


    張知木一聽這句話,心裏十分高興。這個皇上不懷疑自己就太好了。


    張知木說:“王公公你這回立的功勞可是太大了。回去皇上一定會不少的賞你。”


    王公公說:“賞不賞都行,就是跟著張東家出來做事痛快。”


    張知木說:“王公公,這次還有機會為皇上立下更大的功勞。你可願意?”


    王公公說:“願意啊,我出宮來就是想多立功啊。”


    張知木說:“你的軍隊趕緊休息,一會兒李菁回來一定會有清軍的消息,等清軍撤退時,你就帶著隊伍跟緊他們。現在馬上派人給皇上送信,隻有他才能督促那些握有軍權的人出兵,你在後麵陪和行。我的隊伍一直打仗,要休息一下了。”


    王公公說:“別介啊。這麽好的機會,你不出手就太沒意思了。現在是你立功的時候啊。”


    張知木說:“王公公,我和你不一樣啊。我沒本錢和他們硬拚啊。我的人出來是士兵,在家都是工人,死一個,回去後,連家裏人都要給安排好。我能和官軍比嗎?他們死傷了由朝廷幫著安排,沒有後顧之有啊。我說過了,我出來就是纏住他們,等官軍大軍一到,由他們消滅這些清軍。”


    王公公一聽張知木說的也對,說:“哎呦,我就沒想帶這一層。難怪你要收留一些俘虜,是讓他們給你補償一下啊。”


    張知木說:“我們這次一別後,你就得跟緊清軍了。我休整一下就趕回去過年了。”


    王公公說:“過年您著啥急。哎呦,八成是你把今年是閏十一月給忘了吧?”


    張知木問:“今年真的是閏十一月啊?”


    “這還有假?”王公公說。


    張知木說:“今日一別後,不知道何日再見了。王公公回去跟皇上說,知木已經盡了自己的全力了。如果我在參與下去,已經沒力量了,所以我現在隻能回去做我的本行了。”


    李菁飛馬趕回來報告的消息,讓大家都吃了一驚。原來李菁發現事情不好,清軍已經有行動的跡象。所以李菁趕緊就回來報告。


    原來大家都以為,清軍一定會得到這些清軍被殲滅的消息以後,才會采取撤退行動。因為幾萬人的行動不是一下子就能動起來的。


    張知木和王公公商量,現在必須行動了。不然就可能跟不上清軍了,好在王公公的兩萬人都有馬匹了。


    王公公對張知木和陳玉鋒歐陽鶴說:“我先行一步了,大家多保重。我們來日方長。”轉身帶著人走了。


    張知木說:“我們跟著他們後麵走。他們跟上清軍後,我們就開始接收物資。”


    原來,阿巴泰的倆個兒子帶走部隊後,那些清軍將領不知道怎麽辦好,都很焦慮。那個副統領也在李威的攻擊中被火燒傷了,雖然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也很重。他上完藥,就在一個帳篷裏休息。他沒想到那個阿巴泰傷的比他還重。等了很長時間,這個副統領圖爾格覺得有點不對,他受了這麽重的傷,那個阿巴泰應該來看望自己一下才對啊,怎麽會連麵都不照呢。


    他就問旁邊陪著他的親兵,阿巴泰在幹什麽呢。親兵的回答木讓他大吃一驚,原來阿巴泰已經受傷了,比自己還重,已經昏迷不醒。本來他看到清軍輜重被搶,鑲白旗全軍覆沒,清軍已遭重創,今天攻城已成強弩之末,他準別勸阿巴泰盡早考慮撤軍之事。可是沒想到,這個阿巴泰自己卻受了重傷。當他聽到,阿巴泰的三個兒子,帶領兩萬人馬,出去追擊襲擊者時,他覺得如雷轟頂,知道大事不好了。襲擊者很明顯的是引誘他們追擊的,這兩萬人凶多吉少。原本被削弱的清軍,這兩萬多人再被消滅,那他們就更危險了。因為這裏終究是大明朝的腹地。他們這麽點兒軍隊,隨時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想到這個副統領圖爾格,強掙紮著坐起來,告訴親兵召集眾將開會。


    眾將領來到圖爾格的帳篷裏後,圖爾格告訴眾將領,馬山悄悄地做撤出大明朝的準備,丟下所有輜重,要輕裝快馬,準備好就立刻出發,不然明軍反應過來,我們就一個也走不了了。


    有人問那出去追擊的人怎麽辦?圖爾格說:“他們擅自行動,就聽天命吧。”他知道這些人能回來的可能性不大了,從襲擊者的手段就可以看出,這些襲擊者絕對不是一般大明軍隊可以相比的。


    因為害怕撤退時明軍展開追擊,這些清軍撤出營地時,都是悄悄地,所東西都沒帶,隻是一人雙騎,帶著一些吃的東西,倉皇的跑了。


    對他們來說,他們的人最重要,因為滿清人丁稀少,這也是他們和大明朝相比最薄弱的地方。所以這個圖爾格覺得現在能把人員損失絳到最低才是上策。


    等王公公發現清軍已經棄營出逃時,他馬上命令開始追擊,但要保持和清軍的距離。


    張知木等人到了之後,直接奔了他們的另一處輜重營地,這裏全都是糧食等用品。可是這裏的糧食,實在是太多了,有一二十萬石。張知木知道憑自己的力量運不走這麽些糧食。就把所有能用的馬車和駱駝都集中過來,盡量的裝糧食。後來歐陽鶴看到清軍的牛皮大帳也不錯,就開始裝這些帳篷等用品。


    陳玉鋒還發現有幾門炮清軍沒帶走,想把炮帶上。張知木說那些當廢銅用還可以,不好帶就算了。


    這次一共忙活了一整天,才把車都裝好。一共有馬車三千輛,駱駝一千多頭。騾馬二千多頭。青壯年一千多人,女人二百多人。


    大家忙的實在是太累了,張知木決定,今天休息一夜,明天早晨再走。可是就在這呆了一晚上,惹出來不少麻煩來。


    一早起來,張知木派人聯係河間城裏的守軍,讓他們來接管那些拉不走的糧食。這些守軍也發現清軍營地裏有了不尋常的動靜,今天一天沒攻城。聽到這個消息,自然高興的全城相慶。


    通知完他們,張知木的隊伍向西開拔了。可是沒走出去多遠,隊伍就被攔住了。原來是中書省總兵帶人攔住去路。這位總兵大人,在河間被圍攻時他不出來支援,可是聽到王公公給他傳報,說清軍已經跑了,讓他出兵跟著追擊時,他來了精神,帶軍隊出來了,正好堵住了張知木他們的去路。張知木讓劉雲給他們看了禦賜的銅牌。可是他們說,人可以放行,但是繳獲的物資必須留下。張知木親自過去跟他們說,可是怎說也沒用。


    張知木說我們退回去,從別處走。可是退回去他們也不讓。


    沒辦法,張知木想這些狗東西不給他們點教訓也不行了。連手裏有禦賜的銅牌他們都敢如此無禮,那普通百姓遇到他們還能好嗎?


    張知木問身邊的李治:“這裏離你們家很近了,正好我們去你家了看看,你看如何?”


    李治馬上心領神會,說:“好啊,從我家衡水那裏到真定(現正定)好走,從真定沿著滹沱河西行,越過太行山就到秀容了。”


    聽罷,張知木命令李菁和李治前麵帶路,劉雲和李威斷後,全隊開拔。遇攔截者“殺”。


    這等於張知木下了開戰令了。劉雲和柳成璜立刻接陣斷後。張知木讓李威參與是準備下死手了。


    這些不知死活的官軍,還要步步緊逼,他們覺得,大明朝的人沒人敢對他們怎麽樣,因為反抗他們那是謀反之罪。


    所以他們不但步步緊逼,還準備過來強搶了。


    劉雲一看不動手不行了,他抬手首先“碰”的一槍,就把那個準備動手的軍士打到了。霰彈把這家夥打的篩子一樣。


    這下子,官軍就亂了套了,大喊:“反了反了”。


    這些官軍們紛紛拔出刀來,衝了過來。劉雲的弟兄們早就等不耐煩了。火槍聲想起了一片,官軍也就倒了一地。剩下的官軍嚇的跑得遠遠的。劉雲他們跑了也沒去追趕。隻是帶著隊伍跟在大隊後麵壓陣。等了好一會兒,又有一隻官軍騎兵追了上來,大喊:“大膽反賊,下馬受死。”


    劉雲也大喊:“再追就打死你們。”


    可是這些狂妄的家夥,遇到清軍不怎麽樣。他看見前麵的隊伍是一些百姓裝扮,也就來了精神頭。揮著刀就衝了過來。劉雲他們沒辦法,隻好又開了一陣槍。這下子打倒了一多半兒的追兵。剩下的撥馬向回跑去。這以後就再也沒有見到有追兵過來了。


    --------


    順便推薦《南宋記憶》,與本文類似,也是“技術流”穿越小說,但發生在南宋,崖山,抗元,複國,歐洲世界大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