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滅掉王府衛隊


    劉雲計算的沒錯,他們向南走不長時間,窯崗的第二撥商隊就按約定時間到了。商隊是李雲鶴幫著押運過來的,由於李雲鶴在窯崗的事兒實在太多,他會跟著回窯崗的商隊回窯崗。雖然他非常想跟著商隊一起北上,但是也沒辦法。


    第二撥商隊雖然沒有第一個商隊的車輛多,也沒有第一個商隊的對伍長,但是這個商隊沒拉糧食,拉的都是高價值的商品,所以商隊的價值要比第一個商隊還要高得多。等李雲鶴和劉雲進行了交接以後,不長時間,南北兩隻商隊就相遇了。閻興李威李雲鶴往南行,按照和閻興定好的,劉雲留下一百個對馬匹非常熟悉的騎兵,然後劉雲就帶著其他人跟著北上的商隊向北走。北上的商隊先等在路邊,讓南行的商隊先走,因為南行的馬群不好管理。北行商隊裏的人看著幾千匹馬從身邊走過後,又來了一千五百頭牛,接著又是一萬隻羊。最後才是車隊駱駝隊。很少有人能有這樣的機會,看見這麽大的商隊。說有人都覺得太壯觀了。


    南行的商隊都過完了,北行的商隊才開始起步,走在路上,劉雲突然想到,應該給張知木去報個信,以免張知木擔心。所以他派快馬先行一步,把商隊的行程通報給張知木了。


    大同的張知木等人也在安排去張家口的事兒。張知木想等商隊到了之後,在大同城外就停一晚上,把運來的一百石鹽留給薑總兵。他們走後,留下幾個人,等著李威再次送來糧食時,幫著他們和薑總兵聯係,不然李威他們不了解這裏的情況。陸成祥說:“沒辦法,就把我的一個助手留下吧。別人對情況也都不了解,他留下幫著處理交糧和交二百輛車,再把銀子和銅收回來的事兒。”


    還有一天時間,張知木和陳玉鋒說,“我想再去看一看桑幹河,我們過來時我覺得這條桑幹河以後可以利用一下。”這次閻伯駒陸成祥等人都有興趣,也都跟著一起去看桑幹河。這條桑幹河是永定河的上遊,由於每年桑葚成熟的時候河水幹涸,所以叫桑幹河。


    張知木感興趣的是,這桑幹河的上遊恢河發源於寧武,而汾河的一條支流的源頭,與寧武的恢河距離不遠。如果能修一條渠道把兩處連起來,那汾河的船就可以進到恢河再到桑幹河、到永定河、到北京、到天津入海。這時河水流量要比前世時都大得多。


    看來陸成祥對這一帶還是了解一些。他去過寧武縣,說汾河和恢河都發源寧武。恢河經常斷流,不過“恢河伏流”可是寧武一景,值得一看。


    張知木對陳玉鋒等人說:“隻要有水就行,想辦法把這些河流連上,這北方邊關的運輸問題就解決了。中原地區的糧食就可以通過水路運到北方邊關;北方邊關的牛羊毛皮也可以直接運到中原。水運成本最低運量也大。解決了這個運輸問題,邊關的事兒就有了一半兒的保障。”


    歐陽鶴說:“不過我看這水的含沙量比黃河少不了多少,河道的淤積將是一個大問題,這水的流量又有限,冬天封凍,夏季幹涸。能有多長時間能通航可不好說。”


    張知木說:“歐陽先生說的對,我們今天就是來看一看,等我們真的有這個實力搞這些時,還要請盧炳義先生帶人實地考察一下,看看可行性到底有多少。我們今天隻是暢想一下。不過,這條水路要是能通行的話,它的意義這麽說都不過分。夏季隻要有幾個月通航那就不得了了。我們也可以象京杭運河那樣,用水閘蓄水,一段段提升水位。這樣讓它夏季也不斷流。”


    “冬天河麵凍冰平溜,也可以用馬爬犁運輸。”楊玉琳插話說。


    “哈哈!”大家都笑了。


    楊玉琳說:“你們笑啥?我說的不對嗎?”


    張知木說:“你說得對,大家是笑你太聰明了。你知道,這裏的冬天有多冷嗎?到時候牲口都冷得受不了。那人就更受不了了。”


    楊玉琳說:“最冷的時候,也就是那麽幾天,太冷了就別出來嘛。冷的時候出來也可以,給馬披上點東西就行。冬天不都是這麽弄的嗎。”


    張知木說:“玉琳說的也有道理,我們買的那些羽絨,冬天是很好的保暖用品。沒準我們的冬天運力不比夏天差尼。”


    “冬天有冬天的好處,好多大的東西,夏天運不了,全指望冬天運呢。”閻伯駒說。


    “哎呀,若是我們真的能開出來一條水路,江南的稻米、絲綢、瓷器就可以用船直接運到張家口,那人也少遭老了罪了。這運費就能省下老了銀子。到那時,哈哈!我們就慢慢點銀子吧!”陸成祥也跟著暢想。


    大家的情緒都被張知木的想法給調動起來了。因為張知木好多想法,他們剛一聽是都覺得是不可能的,可是經常是他的想法不久就會變成現實,所以張知木現在說的,他們基本都會當成真的。


    張知木說:“我們這次回去,實用的蒸汽機就會弄得差不多了,我們就可以造出來蒸汽驅動的火輪船。到時候,不用管有沒有風,我們就可以大江大海任意馳騁了。如果這條水路通了,用一條蒸汽船拖著一串木船,速度會比原來的船快十倍。”


    閻伯駒問;“就你鼓搗那個蒸汽兒的東西就能開船?還能讓船頂風走?”


    張知木說:“閻伯,你就等著瞧好吧!”


    大家又是一陣開心的大笑,所有人都對未來充滿信心和無限的遐想。至從他們遇到張知木開始,他們的就始終在不斷地見證奇跡,也一直在期待著奇跡。尤其是那個楊玉琳,在她的心中早已把自己當做張知木的人了,心裏已經裝不下任何其他的人。她自己知道,如果張知木遇到危險,她一定會舍身相救。她也知道,張知木也了解這一點。所以她現在也很滿足,因為她可以天天的和張知木在一起。每時每刻都在等著張知木帶來新的奇跡。


    當劉雲派人通報商隊就要到了的時候,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迎出大同城,本來想在大同城外住一晚就走,可是張知木覺得楊靖還沒回來,這一百石鹽還是自己親自交給薑總兵的好。跟陳玉鋒一商量,就決定商隊在大同休整一天。明天城門開了的時候,張知木帶人進城,把鹽交給薑總兵,再把留下等李威送糧的人介紹給薑總兵,以便他和薑總兵聯係。


    晚上,就在帳篷裏,窯崗的幹部們開了一個會。張知木簡單的把在大同的收獲,介紹給劉雲他們。劉雲等人一聽也是很興奮。


    劉雲也把他們一路上的事兒匯報了一下。


    張知木對張家口那些商人的糧食一直沒動有些不解,因為大同總兵的糧食到不了,張家口漕運的糧食也運不到。那麽張家口應該非常缺糧才對,他們為啥還不動呢。在沒有弄清前麵的糧食是怎麽丟的之前,他們一時半會兒不會動。看來他們很能沉住氣,這是一些難對付的對手。


    現在窯崗的兵力留在冶廠一百騎兵一百步兵,這次跟李威回去一百騎兵,應該還有一百警衛的兵力。不算範成坤的其它的,都在這大同了。一共有騎兵八百,步兵三百。不過現在劉雲親自帶的步兵也都有馬匹。這三百步兵,可都是精兵,大多跟著南下回來的,有些還是第一次北上時就在隊伍裏的。劉雲是準備把他們都培養成軍官的。另外李菁還有五十人,陸成祥這邊的業務人員加楊靖的人也有七十多人。隻要是窯崗過來的都進行過軍事訓練,雖然這些非軍事人員的軍事能力可能要差一些,可是這打起來也頂一個人用。另外這二百輛馬車的車夫也是從冶廠和範成坤那裏調過來的,到時候也都是可以使用的。張知木有些後悔,殺胡口賣了和留下二百輛馬車後,那二百名車夫,幫著商隊趕牛馬,跟著回窯崗了。當時留下一百就好了。他隱隱覺得人越多越好。


    第二天,張知木帶著鹽車隊,坐著玻璃馬車來到總兵府,門軍向裏麵通報後,張知木他們被讓到大堂內。一會薑總兵就出來了,客氣一番,張知木說:“我們的商隊到了,本來有一百石鹽我們準備運到張家口的,這次決定留給大同的官兵了。”


    薑總兵連忙說:“太謝謝張賢弟了。現在有了鹽,再有了糧食,我就啥都不怕了。”


    張知木說:“我已經派三個人,每人雙騎給窯崗送信去了。他們接到信兒,馬上就會把糧食運來來。估計明天殺胡口的糧食就會運到,大人不必著急。”


    “那就太好了。”薑總兵說。


    突然,張知木發現薑總兵的臉色有些不對,跟他說話時的笑臉完全是努力擠出來的。


    張知木問:“我看大人臉色不悅,一定有啥事兒吧?”


    薑總兵沒回答,而是說“唉,張賢弟你們商隊已經到了,我這有一封給張家口守備李清的信,你帶上,有事他會關照你的。沒其他的事兒,你們就早一點兒啟程吧!·


    張知木馬上明白了,一定是代王府又為玻璃馬車的事兒難為薑總兵了,說:“如果大人還是為了玻璃馬車的事兒為難,那我就把車給他們。我們一定要以大局為重,不能和他們賭氣。”


    薑總兵一拍座椅把手說:“邊關危機之時,這些混蛋不以國家社稷為重,卻要強取別人的馬車,真是天理不容。如果這樣我就回京辭職,這邊關我也不守了。”


    張知木心裏也是氣不過,說:“我們還是以大局為重吧。都不為朝廷考慮,那邊關不就完了嗎。”


    “不行,如果張賢弟馬車我都守不住,何談守邊關。絕對不能給他們。你們明天就走吧,剩下的事兒我來對付。”


    張知木隻好把留下和他接洽的人介紹給他,然後領著卸完鹽的車隊往城外趕。


    可是離開總兵府不遠,前麵有幾個騎馬的人攔住去路,李菁連忙上前,想問問是怎麽回事。結果對麵的人話還沒說一鞭子就抽了過來,李菁是何等的機靈,提馬閃身躲過。對麵人罵道:“狗奴才,這是你說話的地方嗎?讓你們東家出來說話。”


    李菁是強忍著沒有發火,因為張知木沒發話,他已經判斷出這些人大概是王府的。


    張知木此時在想能忍著就盡量忍著,下車後衝對麵的人拱手施禮,可是張知木不知道如何稱呼他們,隻好問:“幾位大人有何吩咐?”


    “你就是那個秀容商人張知木?”騎馬的人傲慢的問。


    “正是在下。”張知木答道。


    “我以為是啥樣的人呢,不過如此啊!哈哈!”騎馬的人一起大笑。


    張知木一直在忍著,問:“大人有啥吩咐?”


    騎馬的人笑著說:“你的車撞我的馬,你說怎麽辦吧?”顯然是在欺詐,張知木的馬車還沒到他們麵前呢。


    張知木說:“大人搞錯了吧。我的車好沒到您的麵前怎麽能闖到你了?”


    這些人,以前聽到不少有關張知木的事兒,今天是來搶車的。來時還有些顧忌,因為外麵傳的張知木是如何的不得了。今天一見這張知木表現的很軟弱,他們的底氣也就上來了。


    一個人說:“我們站在這兒,你的馬車如果過去不就撞到我們啦,哈哈!”說完這幾個人又是哈哈大笑。這時四周已經聚滿了看熱鬧的人,紛紛說,這回這個張知木可是要倒黴了。


    張知木知道今天的事兒不能善了了。他說:“這麽說,你們是要擋我的路了?”


    “哈哈!擋你的路由如何?”一人說。


    “我有皇上禦賜的銅牌,你們擋我的路知道是啥罪嗎?”張知木正色道。


    這句話,還話真的把他們鎮住了,這幾個人麵麵相覷,不敢吱聲了。


    李菁大喊一聲:“還不讓開道路。”


    這幾個人乖乖的讓開了道路。周圍看熱鬧的,轟的一聲都大笑起來。這讓他們覺得很解氣,平時這些王府的狗,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今天有人治他們一下,讓圍觀的人覺得很開心。


    張知木上車趕著馬車,繼續向城門走去。


    當車剛到城門時,後麵一隊馬隊趕了上來,並向城門大喊“攔住他們,攔住他們。”


    城門的門軍門知道張知木是給薑總兵送鹽去了,他們也知道王府惦記張知木的馬車的事兒。從後麵追來的馬隊的盔甲上他們就知道是王府的衛隊追來了。所以他們不但沒攔著張知木他們還悄悄的說:“快走快走,王府的衛隊來了。”


    張知木他們也給馬來上幾鞭子,這車隊就衝出城去。張知木心想,出了城我就不怕你們了。


    王府的衛隊看見門軍們沒攔下張知木的車隊,氣的用鞭子狠抽這些門軍。門軍們氣的牙咬得嘎嘎也不敢吱聲。


    原來,方才攔張知木的人也是王府的,本來王府派人告訴薑總兵把張知木的馬車留下來,他們覺得這是一件太平常的事兒了。可是薑總兵沒辦成。他們在去找薑總兵時,薑總兵說現在糧食缺的很多,正在請張知木幫忙買糧食,人家不願意把馬車交出來,自己不好在說啥。結果薑總兵被王府的人一頓奚落。


    王府的人決定自己把這輛馬車搞到手。今天知道張知木的馬車去總兵府了,他們就在外麵等著。他們覺得不管張知木是何人,外麵傳的如何,他還不敢對王府的人怎麽樣?今天留下馬車應該沒問題。


    隻是沒想到,張知木持有禦賜銅牌,不但沒劫下馬車,還在眾人麵前把王府的麵子都丟盡了。等著幾人回去跟王府總管一說。王府總管啥都沒說,揮手就是幾個大嘴巴。然後帶著王府衛隊就追了出來。他知道,今天丟了臉,還帶不回去馬車的話,挨嘴巴子的就會是他了。


    可是看著張知木他們跑出城外,這位總管有些猶豫了。因為在城內出啥事是一回事兒,出了城再出啥事兒可就是另一回事兒。


    這時衛隊統領說:“我們追出去,搶下馬車就回來,不會有事兒。”這位統領覺得他的衛隊都是百裏挑一的好手,從一個商人手裏搶下一輛馬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


    這王府總管一咬牙說:“追,搶下馬車別耽誤,立刻回城。”


    馬隊就有追了出去。


    張知木他們出了城門就快馬加鞭,向紮營的宿營地跑去。由於馬車已經卸完貨是空車,整個車隊速度並不慢。等張知木發現,後麵的馬隊出城追了上來時,張知木命令,別往商隊的營地跑,而是往一處偏僻點的小土路上跑。李菁明白了張知木的意思,命令他帶的十個人,點火撚上子彈。


    車隊剛跑進小路不遠,後麵的馬隊就追了上來。張知木命令停車。


    張知木下車等著。這時馬隊追到麵前,勒住馬停住了。張知木問:“各位這麽急著追我有什麽事兒嗎?”


    這王府總管和衛隊統領一下子還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王府總管沉不住了說:“大膽刁民,我們懷疑你私通反賊,捉你回去受審。”


    張知木一聽:“你就不能找一個更好的借口嗎?有拿著皇上禦賜銅牌,給斷糧的官軍送糧的人私通賊兵的嗎?”


    張知木的話還是讓這些人一下子不知所措。因為手持皇上禦賜銅牌,是到處可以通行的。如有攔阻視同欺君。


    這王府總管,心說:“今天是一不做二不休了,出了啥事兒。由王爺出麵吧。”


    因此他說:“休要用假銅牌欺騙我們,來人把他們拿下。”


    張知木大喊一聲:“我手有禦賜銅牌,你們這是謀反。”


    可是王府總管已經顧不得這些了,嘴上說:“大膽刁民。”手上鞭子向張知木揮來。


    站在張知木身邊的楊玉琳早就等得不耐煩了,手裏的鞭子閃電一樣出去了,直接打在他手上。他手裏的鞭子一下子就脫手了。這家夥剛要張嘴罵人,楊玉琳回去的辮梢直接就抽在他的眼睛上。那些衛隊的人一看動手了,都拔出兵刃。


    李菁等人知道不動手不行了,紛紛舉起槍射擊,一陣“砰砰”的槍聲過後那些騎馬的衛隊,隻有幾個人還在馬上,他們一愣神的功夫李菁等人又上了第二批子彈。第二批子彈沒打完,已經沒有可射擊的目標了。


    李菁讓人把沒了主人,驚散的馬都給圈回來,然後在山上找到一個以前雨水衝出來的一個大坑,把這些人都扔在坑裏,用石頭和土把他們都埋了。李菁又帶人把地上的血跡一點一點的都鏟幹淨,不留一點痕跡。張知木見李菁如此細心,覺得李菁越來越成熟了。這次讓他單獨出任務,對他也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


    埋完這些衛隊的人,李菁靠近張知木的車窗說:“繳獲三十六匹好馬,兵刃也都是好兵刃。”當然了,王府衛隊的兵刃還能差了嗎。


    張知木說:“往回走,回到營地去。”


    張知木他們剛剛走出這個小叉路口,劉雲、柳成璜帶著騎兵過來了。劉雲迎麵見到李菁問,“出啥事兒,方才我們聽到有槍聲。”


    李菁說:“沒事兒了,回去再說。”


    劉雲騎馬來到張知木的車窗前,張知木示意他回去再說。劉雲一擺手,大家一起向營地走去。


    回到營地,張知木把這個小插曲跟各位說了,陸成祥說:“我們現在就出發吧。就說我們不知道這件事兒。”


    陳玉鋒笑了說:“我們就當啥事兒沒發生,明天一早向張家口出發。如果我們今天走,這事兒不是我們幹的也是我們幹的了。”


    --------


    順便推薦《南宋記憶》,與本文類似,也是“技術流”穿越小說,但發生在南宋,崖山,抗元,複國,歐洲世界大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