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準備製堿


    清風子師徒剛開始聽課時,本來是想看看熱鬧,想看看這些人到底能講些啥.這二人隻是對手裏鉛筆感興趣,一直不停的玩弄著,在紙上寫寫畫畫的。


    可是聽著聽著,這二人就被張知木所講的內容吸引住了。他們覺得不可思意,這都是很高深的東西,怎們能這麽隨便的就講給這些工人們聽呢。隨著張知木的不斷深入的講解,以前自認為博學的這二人,也不得不全身心的集中在聽講上了。好在這二人手裏的鉛筆已經運用得很靈活了,可以和大家一起記著筆記。由於沒有教材,張知木講課時,的別注意板書,好讓記筆記的能跟著記得更有條理。


    等張知木的課程講完了,這師徒二人也鬆了一口氣。回到客房,二人還在對著筆記研究張知木方才講的課程。這二人都是第一次見到有用這種方式講課的,這樣授客方式可以讓很多人在最短的時間裏學到最多的東西。


    清風子說:“這張施主,一下子就講這麽多東西,他的員工們能聽得懂嗎?”


    徒弟李守壇說:“他心裏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東西,恨不能一下子就都倒出來。”


    “這人看著滿臉微笑,對人客客氣氣,可是深不可測啊!”清風子說:“難道這就是我們要尋的異人?不過這年齡不對啊?”


    李守壇說:“我現在可不管他是不是什麽異人,我一定要把他心裏的東西學到手。”


    “這不難,我看他不是個小氣的人,覺得他恨不得大家一下子就把他的東西都學到手。我有一種感覺,這人絕對不是一個普通人,他心裏的東西可能你一輩子也學不完。”


    李守壇上來了公子哥的強脾氣,說:“那我就下輩子還跟他學。”


    張知木的辦公室是一個套間,平時張知木是在裏間辦公,有客人來時,就在外間會客。


    張知木剛剛來到自己的辦公室,清風子師徒二人就被楊玉琳領進來了。原來張知木一進辦公室,就對門口的楊玉琳說:“清風子他們來了就領進來。”


    張知木讓楊玉琳上了從杭州帶回來的龍井茶。二人喝著茶,清風子連誇,這是好茶。而且這裏的水也好,真是好水配好茶。並說:“聽說張施主,去了九江、景德鎮那一帶。為啥不帶回來一些黃山毛尖,那種茶也是別有一番味道。”


    張知木說:“我這裏有黃山毛尖,一會我讓楊玉琳送你們一些。”


    清風子連說:“謝謝!謝謝!多年沒喝黃山毛尖了,沒想到在張施主這能遇到黃山毛尖兒。”


    張知木說:“還不是這戰亂鬧得,黃山茶農賣不出茶去,而我們喝不到黃山的茶。清風子師傅是化外高人,你如何看待這這亂世。”


    “這世上事,是久亂必治,久治必亂。這就是定數。”清風子答道。


    張知木心想,這清風子還懂得一點辯證法,見識倒是不錯。又問:“請問師傅,那這亂亂治治的根源在哪裏呢?”


    清風子這可說不上來了,說:“這就是定數。”其實他說的沒錯,按辯證法來說任何事物從生到滅是自然規律。


    “其實我倒有些看法。”張知木說:“曆朝曆代開國之初都是想均貧富,可是各朝各代都沒有避免少數人越來越多的人聚斂財物,聚斂土地,搞得越來越多的人生存不下去了。隻好揭竿而起,結果又是改朝換代。可是這些奪取政權的人,又開始了新的一輪聚斂財物聚斂土地,然後又是一個輪回。每次輪回中都有無數人的流血犧牲。這就是這亂亂治治的根源。”


    張知木一席話,說的清風子二人直點頭。


    清風子問:“張施主,可有讓世間脫離這個輪回的辦法?”


    張知木說:“我要是說了,就是對朝廷和皇上的大不敬了。我想不管啥事兒,隻要看透了,就有解決辦法。”


    見張知木不往下說了,二人心裏直癢癢。可是也知道,對兩個並不了解的人,張知木說的已經夠多了。


    清風子說:“昨晚我師徒二人,聽了張施主講的課,受益多多。我們想再叨擾幾日,把張施主的課聽完,你看可以嗎?”


    “歡迎二位在此多留幾日,我還要向二位請教煉丹方麵的事兒呢。”


    清風子說:“好說好說,我們可以互相切磋。等我們學完張施主的課程。我也學著給張施主上上課。”


    送走了,清風子師徒。楊玉琳匯報了幾件事兒。


    一是,冶廠那邊的焦子已經煉出來了。出焦率將近五成,煤焦油和氨水已經用壇子裝好,壇子口已經用灰泥封好。


    二是,李雲鶴過來說,張知木安排他們做的壓力表,差不多了,可做實驗了。


    三是,歐陽先生想和張知木好好的談一談,希望張知木給安排一個時間。


    四是,楊靖給牛頭山送糧食和鹽已經回來,閻興也跟著下山了。閻興現在去秀容辦事兒了。晚上回來,他讓楊靖告訴張知木,要備好酒菜等著他。


    五是,盧炳義先生來說,所有的公製重量砝碼都已做好了,有時間讓張知木過去看一看。


    張知木說:“閻興來了太好了。你和你媽媽也可以見一見閻興了。不知道楊靖身子剛好,一下子就跑這麽遠的路,能不能行。”


    楊玉琳說:“我們都勸楊靖先別逞能。可是再不讓他去,他就急了。不過還行,跑了一趟,精神頭比以前好多了。這些日子,看著大家南南北北的闖,他早就急壞了。”


    張知木說:“沒事兒就好。關於歐陽先生,你就安排他下午來見我吧。我早就該和他談一談了,下午別讓人打擾我們。”


    “我看歐陽先生,不像一個算命先生。”楊玉琳道。


    “你看他像啥?”


    “說不好想啥?”


    “他可是個了不起的人。如果回到三國時代,他或許是個諸葛亮。不過他生的時代不好,有些生晚了。不管怎麽說,他還是個了不起的人,我早就注意到他了。就等著他自己露出真容呢,他到底沉不氣了。哈哈!你現在趕緊去把李雲鶴叫來。這才是要緊的事兒。”張知木說。


    “原來你早就留意他了。你這人有點可怕。”楊玉琳說完就出門,找李雲鶴去了。沒辦法,前世一個電話的事兒,還要麻煩大美女去跑一趟。


    李雲鶴是帶著陸琪、劉本勝、劉寶學一起過來的。這四個工廠的領頭人對研製新東西簡直就入迷了。現在劉寶學到了窯崗這邊,簡直變了一個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啥,自己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兒。現在窯崗這邊的兩個煉鐵爐他完全接管過去了。當他發現,這邊試用的石棉防護服時,大喜。連忙來找張知木,建議給冶廠那邊送去這種防護服。他說,有了這樣的衣服,工人就可以少受點傷,工作也可以放開手腳,幹活效率也會大大的提高。張知木很快就采納他的意見,給冶廠那邊送去了防護服。不過張知木知道,這石棉製品對人還是有一定的危害的,石棉的細小纖維被人吸入肺子裏,會對人的肺子產生危害,甚至可以致癌。所以他告訴工人們,不在爐前工作,就把這種工作服,放到衣櫃裏,沒事時,用水衝一衝工作服。


    進屋的李雲鶴手裏拿著一個帶指針的壓力計。


    這個壓力計也是張知木設計的。它的原理就利用彈簧的彈性形變,來檢測壓力值,把彈簧的形變值變成指針的指示讀數就可以顯示出壓力值了。


    首先是一個可以可以在腔體裏滑動的活塞外麵頂著一個彈簧,穿過彈簧內孔有一個銅杆兒連在活塞上,活塞上所受的壓力不同,彈簧的被壓縮的長度也不同,這個銅杆兒伸出的長度也不同。這銅杆兒與一個連著指針的小軸聯動,銅杆兒伸出長度不同指針的位置就不同。這樣就可以檢測出了,活塞上所受的壓力。把這個壓力計,通過螺紋扭在壓力容器上,這個活塞麵接觸容器內的氣體或者液體,通過指針就可以讀出容器內的壓力了。這個壓力計有兩個難點,一是活塞的密閉性。這個問題一是通過提高活塞和缸體的精度解決,二是在活塞上加工量了兩道密封槽,加了兩道密封環。為了進一步密封,在活塞的外部還加了一圈橡膠密封墊。由於透過活塞露出的氣體已經很少了,彈簧的行程又很短,在橡膠墊與活塞之間又加了一層石棉墊隔熱,所以這個壓力計在一定壓力範圍內,還是可靠的。為了計量檢測方便,這個壓力計活塞的麵積為一平方厘米。


    張知木親自定義了,壓強的單位為帕斯卡。就是一平方米的壓力是一牛頓壓力時,定義為一帕斯卡,標記為pa(n/m)。


    其中


    一公斤=9.8牛頓


    1pa=1牛頓/平方米=(1/9.8公斤)/平方米


    1兆帕(mpa)=1000000帕(pa)=10.3323kg/cm2


    為安全起見,張知木張知木先將壓力表的極限值設為1兆帕。前世煤氣罐的壓力是0.7mpa。


    壓力表的刻度是這樣刻成的,先把壓力表那個小活塞朝上固定好,然後在小活塞上沒放上任何重量時,在指針指示的位置刻上0壓力的刻度;在活塞上放上1.033231kgx10的重量時,把指針的指示調整到滿刻度位置。這樣通過反複調整,先確定0壓力和1mpa壓力的刻度。


    在活塞上放上1.033231kg的重量時,在表盤上刻上一個標誌,這是一十分之一的mpa刻度,加一倍的重量,這是十分之二mpa,又刻上一個標誌;一直這樣刻到十分之九mpa的標誌;整個量程的刻度就刻完了。


    張知木還告訴他們,這樣測得的是一個差壓,因為氣壓表外部還有一個大氣壓,這個大氣壓有0.1mpa=760mmhg水銀柱。這些以後會仔細講給大家。


    拿著李雲鶴等人精心製作、精心標注的壓力表,張知木對幾個人說:“我們這個表,將來就可以安裝在我們的實用型蒸汽機的鍋爐上,這樣鍋爐裏有多大的壓力,我們就可以知道了,再配上泄壓閥,使用起來就安全多了。不過現在這個壓力表,有一個其他用處。”


    張知木又拿出來的幾張圖紙讓幾個人圍過來。這幾個人除了新從冶廠過來的劉寶學都已經基本掌握了機械製圖識圖的技術。張知木告訴他們,這是一套手動活塞式氣體壓縮機的圖紙。其實這個手動活塞式氣體壓縮機的原理就是和前世常用的自行車打氣筒一個原理。隻是這個壓力要大一些,精度要高一些,結構也要複雜一些。


    這也是一個活塞在氣缸內運動的結構。當活塞從氣缸底處向外運動時,氣缸內容積增大氣壓降低,進氣閥在壓差的作用下打開,出氣閥關上正相反被關上,氣體從進氣閥進到氣缸內。當活塞運動到極限位置向回運動時,氣體體積減小壓力加大,進氣閥關上,活塞繼續運動,氣缸內的氣體壓力不斷加大,當這個壓力大於出氣閥外麵的壓力時,出氣閥打開,氣體被繼續運動的活塞,壓出氣缸。


    這個手動活塞式氣體壓縮機的外部的結構是,一個手動杠杆兒帶動一個扇形齒輪,這個扇形齒輪推動一個齒條,這個齒條又連著活塞。當前後扳動手柄時就帶動了汽缸裏的活塞運動了。也就可以把從進氣閥進到汽缸裏的氣體泵到出氣閥連接的容器裏了。


    氣體壓縮機內的活塞兒,直徑是20mm,麵積為314,159mm2。大氣缸壓縮式,壓縮機的出氣口的壓力為1mpa的話,也就是氣缸內的壓力為1mpa,那活塞上的壓力為314,159x10.3323=3246kg。如果,杠杆兒長短力臂比為10的話,推動杆兒的力量為324.6kg。這需要兩個壯漢才能完成。所以這對整個手動活塞式氣體壓縮機的結構強度要求很高。


    進氣閥和一個出氣閥,都要用銅製作。由於要求氣密性,他們的精度要求很高。但他們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用一滑杆兒等連著閥門的活塞兒。


    這個氣體壓縮機說完了,張知木又指著其他幾張圖紙,說:“這是,我設計的儲氣罐兒。一是用來儲存煤氣。我們煉完焦子,收集完煤焦油後,煤氣水洗完就放到空氣裏,這可是寶貴的資源,就這麽浪費了,又汙染空氣,太可惜了。我們必須把他們都收集起來,以後我們有焊接技術了可以焊成大罐子,用來儲存煤氣。現在隻能用鋼鑄造這種儲氣罐子。當然了現在還顧不上煤氣的事兒。這就是我說的第二種用法,是用來儲存二氧化碳。你們現在還不知道啥叫二氧化碳。那我先告訴你們,就是武山他們燒石灰時冒出來的廢氣,要把那些廢氣用這種氣體壓縮機,壓縮到這種罐子裏。”


    現在還不能跟他們講,燒窯實際是把石灰石(碳酸鈣caco3)加熱分解成氧化鈣(cao)和二氧化碳(co2),我們收集的就是二氧化碳(co2)。


    劉本勝忍不住問了一句:“張總,你能不能跟我們說說,這次這些東西,你是要做什麽?我們也好心裏有個數。”


    “說實話吧,我現在最想做出來的是純堿。”張知木說。


    “純堿是幹啥用的?”


    “純堿的用處可是太大了,我說也說不完。不過我想先做出肥皂,有了它,我們就不用草木灰洗澡了。有了純堿,我也可以煉出玻璃來。用玻璃就可以做出墨鏡來,那些爐前工帶著墨鏡,不會讓爐火刺傷眼睛了。有了墨鏡防護,我們也可以搞金屬焊接了。有了玻璃我們還可以製出比銅鏡好百倍的玻璃鏡子。總之這東西一出來,還會帶來想不到的很多東西。”


    這幾個人現在不可能把張知木的話都聽明白,不過聽明白的已經讓他們興奮了。他們知道,這東西搞成了,窯崗又會出現新的變化了,可能這次變化還要遠遠的超過以前的變化。


    為了安全些,張知木設計的這個儲氣罐兒,是一個內部直徑是300mm壁厚30mm長1500mm、圓柱形的。罐口有一個個高壓閥,這個高壓閥完全是是用銅做的。罐子是要用鋼鑄出來的。


    怕有砂眼不安全,張知木又設計了一個做實驗用的鋼筋水泥屋。等這些罐子,鑄出來後。放在這水泥屋裏,打壓到1.5兆帕,放一段時間。沒有事兒,才可以在1mpa以下壓力下使用。這樣就基本可以保證它們的安全了。當然,以後裝煤氣時,還有一個防爆的問題。到時候再研究。


    這個安全閥門是這個罐子安全保證,加工精度更高。


    這幾個人看完張知木的圖紙之後,問了一些問題,也提了一些改進的意見。比如怎樣更安全,以及怎樣加工和安裝更方便。張知木聽到他們提出的意見都針對實際,提出了不少自己想不到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辦法。張知木心裏更是高興,這些人越來越成熟了。應該盡快的把數學知識給他們講完,等他們有了數學知識,理解問題就會更深入了。也就可以把齒輪傳動等東西講給他們了,雖然張知木不是機械專業的,沒完整的學過機械原理,但是在工廠的車間裏沒少接觸過機械設備,有關機械原理方麵的,還是可以憑借記憶整理出一些簡單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