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建房子,張知木領著幾位在河邊脫了兩天與磚頭一樣大的小土坯,小土坯裏砂子稍多些,裏麵不放草。土坯在河邊涼著,又去磚瓦窯場拉回幾車青磚。然後在黃玉坤原來房子的東側開始挖坑,準備在那蓋房子。挖坑是準備修地下室的。完全按建四間房的麵積挖的,不過這四間房可比一般的四間房要大些,東西長六丈南北寬是兩丈五。設計的是西麵的房子獨立開門,兩丈五乘兩丈五的開間兒,另三間是中間一進東西分的,東屋盤成東北那種南北大炕,西屋一鋪南炕。地下室與上麵結構基本一樣,隻是不能獨立開門。一丈二深的坑挖了兩天。底下的牆基也是沙石打底,再起一磚半青磚,灰泥砌縫(石灰黃土加水混合),砌的同時,把磚牆與坑壁間的土填實,青磚與地平後,開始打地麵。地麵用灰土混合搗實,再鋪上青磚。然後敞口涼兩天。又去買了幾車五寸粗的圓木作梁用,在磚頂上每隔一尺擺放一根,用磚頂好,再用木條釘好。上麵鋪一層柳條排子,又鋪一層席子,席子上抹一層灰泥。幹了後,先鋪了一尺厚的一層黃土。接著用了八天時間,用土坯把上麵的房子蓋好,期間,大家都反對張知木把窗戶弄得那麽大,張知木堅持,前世大窗戶習慣了,雖然沒有玻璃,用窗戶紙,還是覺得大窗戶好。一個理由張知木現在還沒說出口,那就是等自己造出玻璃時要換玻璃窗的。地下室入口,修在隻有一鋪炕的那間房內,在一個木櫃低下。地下室的門是一塊倆寸厚的大木板,在大木板上用膠和釘子固定了一層青磚,木板在地上可揭起。扣地上,青磚與地麵上的青磚拚接的嚴絲合縫,看不出區別,門掀開就是個樓梯。有事時可以躲難,沒事可以放東西。那通風口張知木設計的讓大家覺得不可思議。一個通風口是和煙筒並排砌在一起的,為防止煙進去,比煙筒矮一行磚,遠看去,以為一個煙筒掉了一塊磚。另一個通風口,在屋子的牆外開了一個小口,這口對應在屋裏灶台的位置,實際與灶台沒關係,不知情的在外麵看就以為是一個灶台的放煙的地方。這樣一高一低兩個通風之間的壓差,就可以讓地下室自然通風了。從房子從外麵看是土坯房,裏麵卻是用石灰拌麻刀抹的,白牆把屋裏顯得非常亮堂。本來是讓黃玉坤過新房來住的,可她說老房子住慣了,不過來。沒辦法,就把那幾間老房子修了修,屋裏也用石灰抹一遍,感覺好多了。
房子蓋完了,又修了一排兩層的雞架,雞架是一段一段間隔的,上下一共有四十間。黃玉坤過來一看樂了,問:“哥你是準備一隻雞一個窩嗎?”
“不是,一窩五六隻吧!以後雞的數量,還得擴大。”張知木說。
“得了吧,現在這些雞蛋還沒去賣呢!在說這麽多雞蛋,也不好賣啊!”
“多了有多了的賣法,不能在到市場挎籃子去賣了。對了,差一點忘了,明天我得去把骨頭拉回來。你用籮筐裝好一百個雞蛋,一筐五十。”
“好吧!”黃玉坤正為這些雞蛋著急呢,以為這個哥哥早把這些雞忘了呢。
第二天,張知木帶著李雲鶴載著一百個雞蛋進城了。臨走時,讓劉雲領著那哥倆在牆邊挖一個一丈見方一丈深的坑。
到了匯仙樓,把車停在後邊,對李雲鶴說:“你進去就說找一個叫武大山夥計,說他老家來人了。”
一會李雲鶴領著武大山出來了。“哎呀,你可算來了,我還以為你不來呢。你看那邊骨頭給你留著呢,最少有五十斤,快拿走,別讓掌櫃的看見了。”張知木見兩個破筐裏有七八十斤骨頭。
張知木掏出一百個銅錢,遞給小夥計說:“這時五十斤骨頭錢。再有十天我再來。”小夥計接錢時手都有點顫,對一個小夥計來說,這是不少錢。可是張知木又掏出五十錢給他。小夥計不敢接。
張知木說:“那些骨頭不隻五十斤,另外,還有件事想問您。您這店裏,管采買的是哪位掌櫃的。”
“我們匯仙樓是大酒樓,貴重的掌櫃的自己管著,一些時令小東西二掌櫃的管。”
“你能不能幫忙把二掌櫃的請出來。我家養了些雞,每十天可以送一百個雞蛋來。”說著把錢塞他手裏。
小夥計說:“按理說,我一個小夥計,跟掌櫃的說不上話。可是我就是二掌櫃的介紹來的,有點遠親。你先等著,我去請一下看,就說你們是我老家來的,別說錯了。”
小夥計還真把人請了下來。張知木上前一拱手,說:“掌櫃的你好!”
“你家裏養雞啊,準備多少錢賣啊?”二掌櫃的問。
“就比市場上便宜些,十四文一個吧”
“能五天送一百來嗎?”
“那得過一些日子,現在還不行。十天能保證一百,能多幾個,也多不了多少。”
“那就十天來一次,能有多少就都帶來吧。‘大山’幫著把雞蛋抬進去。”沒一句廢話,轉身就走了。
張知木趕緊讓李雲鶴幫著把雞蛋抬進去。
見武大山和李雲鶴出來了,張知木一語雙關地說:“十天後我還來。”
李雲鶴拿出了一兩銀子四百個銅錢遞給張知木,問:“這掌櫃的,怎麽沒回個價?”
“回什麽價,為幾個雞蛋?他這麽大的酒樓,每天他買的時令用品多了去了,我們的已經比市場上的少了一文,又不用他滿市場去收了。沒聽說嗎?五天就想要一百嗎,我們是給他分憂啦,現在能有幾個一下養那麽多雞的,人都養不過來。”
裝好骨頭,經路人的指引,倆人來到黃先生的學館。張知木問黃先生現在收不收學生,黃先生說,一般都是每年秋糧收了時收一批,中間插班進度不一沒法教。
別了黃先生,倆人又來到市場上,見有能下蛋的母雞又買了十隻,然後買了些飼料和糧食,又買來些竹竿,往回走了。
到了城門,張知木又給了老門軍幾個銅錢,老門軍說:“告訴‘山鷂子’我有點好貨,他腿能走了,找我。”
回到窯崗,幾人已經把坑挖好了。
黃玉坤過來問:“雞蛋怎麽這麽快就全賣了。”
“不但全賣了,把還沒生出來的都賣了。”張知木把銀子銅錢遞了過去。
把賣雞蛋經過一說,大家都覺得張知木太厲害了。
黃玉坤說:“這要是搞得好,幾隻雞就可以養活一家子人啊。一個月賣雞蛋的錢能買一石好糧,剩的錢還能買些好飼料。”
張知木也很得意地說:“等把這些骨頭弄成粉,填進飼料裏喂雞,那雞蛋骨碌骨碌地你就檢不過來了,哈哈。”
“我幫媽媽檢。”小青擠過來說。大家一聽,都笑彎了腰。
張知木對小青說,在城裏我去黃先生的學館了,現在還不能收學生,得到秋天一起收,到時候,你和銀鳳、貴祥一起去。
“哎呀,好吧。我以為舅舅早就忘了呢。”
徐嫂和那倆孩子都感動不已。
下午,張知木又領著哥幾個,在那個坑裏按修地下室的辦法用磚砌了。
然後,就用挖出來的土圍個圈,把矛廁裏的大糞掏出來放進去,又把牛馬糞和雞糞、小豬糞都放進去攪開,又澆了點水,就用土蓋上,漚了起來。這一弄把看熱鬧的孩子們都熏跑了。大人也鬧不明白啊,漚糞也不用這麽大動靜啊。問張知木,張知木回答:“天機不可泄。”然後,張知木又辦一件,讓大家說起來直樂的事——改廁。就是重新修了一個廁所,男女分廁,蹲坑全用磚修砌,糞便通過斜坡可以直接流到外邊的池子裏,糞便也可以從外麵直接掏走,廁所裏麵髒了可以用水衝洗。這些事,這些人從沒聽說過。
這些天,大家都很累,但心情都很好,夥食是幹的管飽,而且每天都有葷菜,張知木每天親自變著法的做魚吃,現在是不可一日無魚了。幾個孩子吃的油光滿麵,大人也吃得紅光滿麵。尤其是,張知木這個實質上的當家人和藹可親,風趣幽默,哪位有啥愁事,幾句話一片雲彩全散。這是這個時代的人,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就是黃玉坤、徐嫂這樣的所謂大戶人家裏的人,也不曾過過這樣的舒心的日子。那些大戶人家規矩多得很,女人們其實活得都很壓抑。
沒活了,張知木可不想讓大家閑著。知道李雲鶴手巧,就叫他做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大木蓋兒,上麵鑽兩個眼,一個安上一個木頭做的開關,另一個插上一個一尺半長的竹管。又找了個木桶,蓋上一個分布著兩眼的蓋子,釘好,用油漆把風封嚴。
沒其它事時,張知木領大家上山上去抓野兔子。下套子,結果套到的很少,還都是死的。後來,改進方法,去找兔子洞,有賽虎幫忙容易的多了。找到兔子洞,先不急,再找到後洞,用一個口袋,套在後洞口,在前麵洞口,點火往洞裏灌煙,結果,兔子從後洞往外跑,就鑽進口袋裏了。就這樣,大大小小的,弄了二十來隻兔子。野兔野性大,回來第一天不喂食,用布把籠子蒙著,不見光,第二天見光喂食不見人。開始吃食了就好了,養幾天,可以天天見人了時,就按大小分公母,一對對分別關在不同的籠子裏。
一天,張知木見賽虎滿院子捉老鼠吃,老鼠很多,就覺得資源不能浪費。問黃玉坤;“狐狸皮貴嗎?”
黃玉坤說:“狐狸皮可貴,那可是稀罕物。若是紅的白的更貴。”
徐嫂正好在旁邊,接著說:“都說狐狸是千年紅萬年白,不易得的很。而這東西品相也很重要,毛好不好,啥時候打的,有沒有刀劍傷口,差別太大了。我公公一次給一個大官送禮,求人購得一件紅狐皮,用了五千兩銀子。”
聽到這張知木心裏樂了。領著哥幾個在院子裏那個狗洞的前麵挖了一個大坑,又把一個大缸下到坑裏,缸口離地麵也有三尺深,在地麵上做了個翻板。晚上,就把賽虎拴上了,把一隻公雞拴在離狗洞前一丈遠的地方。
等大家剛睡下,就聽見雞也蹦,賽虎也叫。趕緊掌燈出去一看,原來是一隻黃鼠狼掉缸裏了。李雲鶴就把黃鼠狼拿給賽虎吃了。大家又回去睡了。半夜時分,又是雞飛狗跳。又掌燈出去,這回樂了。缸裏有狐狸,用麻袋把狐狸裝出來,共有五隻狐狸,原來是狐狸媽媽帶著四個孩子,出來打獵來了,沒想到載了。都是一窩,就都放一個狐狸圈裏,圈裏扔幾隻賽虎捉的老鼠和一些茅草。這狐狸圈四周連地麵都是用磚砌的,怕它們掏洞逃了。
這樣一連幾天共捉了捉了五隻大狐狸四隻小狐狸,隻有一隻是灰色的,其餘都是紅色的,分別關在五個圈裏。除了喂老鼠外,還經常喂小魚。偶爾,也扔點玉米麵窩頭。大家都覺得有些奇怪,張知木怎麽什麽都養,狐狸也能養?特別是黃玉坤,講了不少關於狐狸的種種傳說,張知木都不信,就微微一笑。有一點,大家都知道,這幾隻狐狸值很多錢,所以喂窩頭時,也沒人覺得不應該。
又到送雞蛋取骨頭的時候,這次還真湊夠了二百個。張知木囑咐了李雲鶴幾句,就讓他領著這“神猿”李菁和他一起去送貨了。
張知木留在家裏,又辦了一件讓大家感到很奇怪的事情。
房子蓋完了,又修了一排兩層的雞架,雞架是一段一段間隔的,上下一共有四十間。黃玉坤過來一看樂了,問:“哥你是準備一隻雞一個窩嗎?”
“不是,一窩五六隻吧!以後雞的數量,還得擴大。”張知木說。
“得了吧,現在這些雞蛋還沒去賣呢!在說這麽多雞蛋,也不好賣啊!”
“多了有多了的賣法,不能在到市場挎籃子去賣了。對了,差一點忘了,明天我得去把骨頭拉回來。你用籮筐裝好一百個雞蛋,一筐五十。”
“好吧!”黃玉坤正為這些雞蛋著急呢,以為這個哥哥早把這些雞忘了呢。
第二天,張知木帶著李雲鶴載著一百個雞蛋進城了。臨走時,讓劉雲領著那哥倆在牆邊挖一個一丈見方一丈深的坑。
到了匯仙樓,把車停在後邊,對李雲鶴說:“你進去就說找一個叫武大山夥計,說他老家來人了。”
一會李雲鶴領著武大山出來了。“哎呀,你可算來了,我還以為你不來呢。你看那邊骨頭給你留著呢,最少有五十斤,快拿走,別讓掌櫃的看見了。”張知木見兩個破筐裏有七八十斤骨頭。
張知木掏出一百個銅錢,遞給小夥計說:“這時五十斤骨頭錢。再有十天我再來。”小夥計接錢時手都有點顫,對一個小夥計來說,這是不少錢。可是張知木又掏出五十錢給他。小夥計不敢接。
張知木說:“那些骨頭不隻五十斤,另外,還有件事想問您。您這店裏,管采買的是哪位掌櫃的。”
“我們匯仙樓是大酒樓,貴重的掌櫃的自己管著,一些時令小東西二掌櫃的管。”
“你能不能幫忙把二掌櫃的請出來。我家養了些雞,每十天可以送一百個雞蛋來。”說著把錢塞他手裏。
小夥計說:“按理說,我一個小夥計,跟掌櫃的說不上話。可是我就是二掌櫃的介紹來的,有點遠親。你先等著,我去請一下看,就說你們是我老家來的,別說錯了。”
小夥計還真把人請了下來。張知木上前一拱手,說:“掌櫃的你好!”
“你家裏養雞啊,準備多少錢賣啊?”二掌櫃的問。
“就比市場上便宜些,十四文一個吧”
“能五天送一百來嗎?”
“那得過一些日子,現在還不行。十天能保證一百,能多幾個,也多不了多少。”
“那就十天來一次,能有多少就都帶來吧。‘大山’幫著把雞蛋抬進去。”沒一句廢話,轉身就走了。
張知木趕緊讓李雲鶴幫著把雞蛋抬進去。
見武大山和李雲鶴出來了,張知木一語雙關地說:“十天後我還來。”
李雲鶴拿出了一兩銀子四百個銅錢遞給張知木,問:“這掌櫃的,怎麽沒回個價?”
“回什麽價,為幾個雞蛋?他這麽大的酒樓,每天他買的時令用品多了去了,我們的已經比市場上的少了一文,又不用他滿市場去收了。沒聽說嗎?五天就想要一百嗎,我們是給他分憂啦,現在能有幾個一下養那麽多雞的,人都養不過來。”
裝好骨頭,經路人的指引,倆人來到黃先生的學館。張知木問黃先生現在收不收學生,黃先生說,一般都是每年秋糧收了時收一批,中間插班進度不一沒法教。
別了黃先生,倆人又來到市場上,見有能下蛋的母雞又買了十隻,然後買了些飼料和糧食,又買來些竹竿,往回走了。
到了城門,張知木又給了老門軍幾個銅錢,老門軍說:“告訴‘山鷂子’我有點好貨,他腿能走了,找我。”
回到窯崗,幾人已經把坑挖好了。
黃玉坤過來問:“雞蛋怎麽這麽快就全賣了。”
“不但全賣了,把還沒生出來的都賣了。”張知木把銀子銅錢遞了過去。
把賣雞蛋經過一說,大家都覺得張知木太厲害了。
黃玉坤說:“這要是搞得好,幾隻雞就可以養活一家子人啊。一個月賣雞蛋的錢能買一石好糧,剩的錢還能買些好飼料。”
張知木也很得意地說:“等把這些骨頭弄成粉,填進飼料裏喂雞,那雞蛋骨碌骨碌地你就檢不過來了,哈哈。”
“我幫媽媽檢。”小青擠過來說。大家一聽,都笑彎了腰。
張知木對小青說,在城裏我去黃先生的學館了,現在還不能收學生,得到秋天一起收,到時候,你和銀鳳、貴祥一起去。
“哎呀,好吧。我以為舅舅早就忘了呢。”
徐嫂和那倆孩子都感動不已。
下午,張知木又領著哥幾個,在那個坑裏按修地下室的辦法用磚砌了。
然後,就用挖出來的土圍個圈,把矛廁裏的大糞掏出來放進去,又把牛馬糞和雞糞、小豬糞都放進去攪開,又澆了點水,就用土蓋上,漚了起來。這一弄把看熱鬧的孩子們都熏跑了。大人也鬧不明白啊,漚糞也不用這麽大動靜啊。問張知木,張知木回答:“天機不可泄。”然後,張知木又辦一件,讓大家說起來直樂的事——改廁。就是重新修了一個廁所,男女分廁,蹲坑全用磚修砌,糞便通過斜坡可以直接流到外邊的池子裏,糞便也可以從外麵直接掏走,廁所裏麵髒了可以用水衝洗。這些事,這些人從沒聽說過。
這些天,大家都很累,但心情都很好,夥食是幹的管飽,而且每天都有葷菜,張知木每天親自變著法的做魚吃,現在是不可一日無魚了。幾個孩子吃的油光滿麵,大人也吃得紅光滿麵。尤其是,張知木這個實質上的當家人和藹可親,風趣幽默,哪位有啥愁事,幾句話一片雲彩全散。這是這個時代的人,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就是黃玉坤、徐嫂這樣的所謂大戶人家裏的人,也不曾過過這樣的舒心的日子。那些大戶人家規矩多得很,女人們其實活得都很壓抑。
沒活了,張知木可不想讓大家閑著。知道李雲鶴手巧,就叫他做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大木蓋兒,上麵鑽兩個眼,一個安上一個木頭做的開關,另一個插上一個一尺半長的竹管。又找了個木桶,蓋上一個分布著兩眼的蓋子,釘好,用油漆把風封嚴。
沒其它事時,張知木領大家上山上去抓野兔子。下套子,結果套到的很少,還都是死的。後來,改進方法,去找兔子洞,有賽虎幫忙容易的多了。找到兔子洞,先不急,再找到後洞,用一個口袋,套在後洞口,在前麵洞口,點火往洞裏灌煙,結果,兔子從後洞往外跑,就鑽進口袋裏了。就這樣,大大小小的,弄了二十來隻兔子。野兔野性大,回來第一天不喂食,用布把籠子蒙著,不見光,第二天見光喂食不見人。開始吃食了就好了,養幾天,可以天天見人了時,就按大小分公母,一對對分別關在不同的籠子裏。
一天,張知木見賽虎滿院子捉老鼠吃,老鼠很多,就覺得資源不能浪費。問黃玉坤;“狐狸皮貴嗎?”
黃玉坤說:“狐狸皮可貴,那可是稀罕物。若是紅的白的更貴。”
徐嫂正好在旁邊,接著說:“都說狐狸是千年紅萬年白,不易得的很。而這東西品相也很重要,毛好不好,啥時候打的,有沒有刀劍傷口,差別太大了。我公公一次給一個大官送禮,求人購得一件紅狐皮,用了五千兩銀子。”
聽到這張知木心裏樂了。領著哥幾個在院子裏那個狗洞的前麵挖了一個大坑,又把一個大缸下到坑裏,缸口離地麵也有三尺深,在地麵上做了個翻板。晚上,就把賽虎拴上了,把一隻公雞拴在離狗洞前一丈遠的地方。
等大家剛睡下,就聽見雞也蹦,賽虎也叫。趕緊掌燈出去一看,原來是一隻黃鼠狼掉缸裏了。李雲鶴就把黃鼠狼拿給賽虎吃了。大家又回去睡了。半夜時分,又是雞飛狗跳。又掌燈出去,這回樂了。缸裏有狐狸,用麻袋把狐狸裝出來,共有五隻狐狸,原來是狐狸媽媽帶著四個孩子,出來打獵來了,沒想到載了。都是一窩,就都放一個狐狸圈裏,圈裏扔幾隻賽虎捉的老鼠和一些茅草。這狐狸圈四周連地麵都是用磚砌的,怕它們掏洞逃了。
這樣一連幾天共捉了捉了五隻大狐狸四隻小狐狸,隻有一隻是灰色的,其餘都是紅色的,分別關在五個圈裏。除了喂老鼠外,還經常喂小魚。偶爾,也扔點玉米麵窩頭。大家都覺得有些奇怪,張知木怎麽什麽都養,狐狸也能養?特別是黃玉坤,講了不少關於狐狸的種種傳說,張知木都不信,就微微一笑。有一點,大家都知道,這幾隻狐狸值很多錢,所以喂窩頭時,也沒人覺得不應該。
又到送雞蛋取骨頭的時候,這次還真湊夠了二百個。張知木囑咐了李雲鶴幾句,就讓他領著這“神猿”李菁和他一起去送貨了。
張知木留在家裏,又辦了一件讓大家感到很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