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後,李大石正想去準備收玉米用的背簍,王琳便叫住了他:“大石,等一下,到堂屋來我給你說件事兒。”
李大石依言到堂屋坐下,問道:“媳婦兒,什麽事?”
“我想咱們收玉米時能不能將玉米棒子大,玉米粒飽滿,玉米杆又壯又矮的玉米包分開放著?這種玉米粒做玉米種子最好,它的杆長得又矮又壯就算吹大風時也不容易倒,大石,你看怎麽樣?”
聽後李大石驚奇的說:“媳婦兒,你怎麽想到的,我看這樣肯定能行,咱們就這樣辦吧,以後吹大風時我就不用再擔心咱家的玉米被吹平(即全部被吹到)了。”
“好,那我就專門來掰這種玉米包,你來掰其他的,嗬嗬。”
“行,媳婦兒,你把你掰的玉米包倒在一邊就行了,我來把它們背回家。”
“嗯。我就把我掰的玉米包都倒在地邊堆著,你把它們背回家單獨倒在堂屋裏堆著,到時候我再來整理。”
“媳婦兒,沒問題。”說完就去雜物房拿背簍去了,專門給王琳找了個小一點兒的背簍,看來應該給媳婦兒專門編個小背簍,這些背簍對媳婦兒來說都太大了。
兩人背著背簍就向玉米地去了,到了玉米地王琳和李大石就開始分工合作。
兩畝地的玉米王琳一共找了大概有2石多的粒飽滿,杆又壯又矮的玉米包,曬幹的話應該能得五鬥左右(100斤左右)的玉米粒,這些玉米種子種兩畝地那是綽綽有餘了。
酉正(即晚上6點)時就掰完了兩畝地的玉米,王琳他們沒有將背回來的玉米包直接堆在院子裏,而是堆在了堂屋,主要是怕掰回來如果來不及把玉米棒子收拾好就下雨的話,那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這可是關係口糧的大事啊,馬虎不得;還有就是害怕晚上被有些個手腳不幹淨的偷了,那也是得不償失啊。
兩畝地的玉米將要做玉米種子的和不做種的分開堆著,占了大半個堂屋。
吃完飯,兩人就坐在堂屋裏就著油燈開始剝玉米,兩人先剝要做種子的玉米,剝的時候留著穗子,這樣可以十幾個玉米棒子捆成一小堆,方便屋裏屋外拿出拿進的晾曬,這樣將玉米棒子曬幹就算來不急把玉米粒脫了,也不怕玉米會發黴會壞。
不做種子的玉米,應王琳的要求這次也沒有將玉米粒又大又飽滿的玉米棒子(即上等玉米)、玉米粒不怎麽好的玉米棒子(即中等玉米)、玉米粒實在不好的(即下等玉米)和玉米殼還是綠的的玉米包都分開單獨放著。王琳叫李大石把上等玉米也留著穗子,方便晾曬。
李大石將捆好的一小堆一小堆的玉米放進小臥房,要做種子的就堆在炕上,上等玉米就堆在炕旁邊,等秋收後有太陽時就拿出來曬。中等玉米就放進背簍裏,等背簍裝滿後就背進小臥房,倒在小臥房的地上攤開晾著。下等玉米就放在籮兜裏,等有時間了再處理。
玉米殼還是綠的的就選出來,單獨堆在堂屋的角落裏,等有空了就可以從這些玉米裏麵選出嫩玉米棒子,脫了玉米粒磨成玉米漿(磨嫩玉米粒時不用加水,所以磨出來的玉米漿比較幹),在玉米漿裏加些糖就可以做成水粑饃饃,也可以直接用油炸熟了吃。
玉米殼就背去倒在院子裏攤開晾著,等晾幹了再背進豬圈裏堆著,這些玉米殼可以用來引火,等以後喂豬喂雞時也可以給豬和雞做窩,冬天時還可以用來喂牛。
剝到亥初兩人就沒有再剝了,趕緊洗漱睡了,明天還要收黃豆。剩下大半的玉米包就每天晚上剝一點,大概再剝個一兩晚就應該剝完了。
***
第二天王琳和李大石很早就到地裏去收黃豆了,收黃豆比較簡單就是將黃豆連根拔起,然後一小把一小把的用野草捆好,這樣就可以直接背回家放在太陽底下曬,曬幹後再把黃豆粒從殼裏脫出來,將黃豆粒曬幹後就可以裝袋儲存了。
一畝地的黃豆很早就收完了,兩人又拿了鋤頭、籃子,背著背簍去收花生和紅苕。一畝地的花生和紅苕王琳和李大石收了一天多,第二天末正(即下午2點)才收完,收回家的花生和紅苕就堆在院子裏,方便晾曬。
剛從地裏收回來的花生和紅苕千萬不要用水洗上麵的土,不然花生和紅苕不好保存,容易發芽、壞掉。
“媳婦兒,現在咱們把地裏的糧食都收回來了,據我觀察這10來天都要曬太陽,不會下雨,所以我們可以慢慢地收拾這些糧食。”
“嗯,好。”王琳有時真的很佩服古人隨便看看日頭就能知道是什麽時辰了,晚上隨便看看天空就知道第二天是什麽天氣了,比天氣預報都準,這是一項多麽牛逼的本事啊!
兩人剛進堂屋剝了一兩個玉米包就聽見外麵王劉氏的聲音:“小琳,大石。”
王琳和李大石趕忙迎了出來,看王大山也來了,王琳高興地說:“爹、娘,你們怎麽來了,家裏的莊稼都收完了嗎?”
王大山放下扛在肩頭的鏈架才對王琳和李大石說:“我見小琳你還沒有叫大石到家來拿鏈架打黃豆脫粒,我和你娘就估計你們倆地裏的糧食還沒有收完,這不今天剛把收回來的糧食收拾好放進雜物房裏,就和你娘過來幫幫你們,隨便把鏈架拿過來,你們就不用再跑一趟了。”
“爹、娘,你們就在家好好歇歇,我和小琳慢慢收拾就行了,不用麻煩爹娘的,嗬嗬。”
王劉氏看著李大石,帶笑的說:“看這孩子說的,既然我和你爹來了你就不要再說什麽歇不歇著的話了,我看你們這黃豆也幹得差不多了,快去拿竹墊出來鋪好,和你爹一起脫粒,順便叫你爹教教你怎麽用這鏈架,我和小琳就先去剝玉米。放心吧,我和你爹累不著的。”
聽王劉氏這樣說,李大石就乖乖的去張羅竹墊了,王琳看有王大山在,就和王劉氏一起進屋剝玉米去了。
“娘,這剝好的玉米棒子要分開放,像我這樣,玉米粒好的就留個穗子放在這裏,中的玉米就放在這個背簍裏,還是綠的的玉米包就放在角落裏,下等玉米就放進這個籮兜裏。”王琳一一指著給王劉氏說。
王劉氏覺得特別麻煩,說:“這樣多麻煩啊,直接把玉米粒壞的選出來,其他的放在一起就行了,這樣多好啊,還快。”
王琳不想過多的解釋,就把李大石搬出來,“大石叫我這樣弄的,說是以前他爹在世時就是這樣做的,所以他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聽王琳說是李大石說的,王劉氏就不再說什麽了,就照王琳說的做了。
王琳和王劉氏把玉米收拾好後就去幫王大山和李大石的忙。由於王琳家的竹墊比較小,隻有6尺寬,一丈2尺長,所以王大山和李大石就分幾次脫粒,把脫好的黃豆連黃豆殼和一些打斷了的小的黃豆杆一起裝在旁邊的大籮兜裏。
王琳到雜物房取了小簸箕和竹篩子,打算和王劉氏一起將黃豆粒篩選出來。王劉氏先將大籮兜裏的帶黃豆殼和豆杆的黃豆粒一起倒了適量的在簸箕裏,將大些的黃豆殼和豆杆去除後,又倒進竹篩子裏篩,將黃豆殼和豆杆徹底的去除隻留下黃豆粒。
等他們把黃豆粒收拾好,已經是戌初了,王大山和王劉氏不顧王琳和李大石的挽留,連晚飯也沒有吃就匆匆趕回家去了。
李大石對此顯得很不安,覺得嶽父嶽母到家裏來幫忙連飯也不吃就走了,是自己哪裏做的不好惹他們生氣了,忐忑不安的問王琳:“媳婦兒,是不是我做了什麽惹爹娘不高興了,所以他們連晚飯也不吃就走了?”
王琳聽李大石那又自責又不安的表情,就知道他又在胡思亂想了,遂安慰道:“不是,是爹娘覺得太晚了,擔心小萍和小山,而且看我們兩個也累了,才回去的。爹娘這是心疼你,怕你累著了!”
李大石聽了王琳的解釋狠狠的鬆了一口氣,他就怕爹娘生他氣,不喜歡他,覺得自己不好,然後把媳婦兒帶回家去,不和自己過了,所以自己一直對嶽父嶽母都是小心翼翼的。自己現在已經離不開媳婦兒了,每天都想時時刻刻呆在媳婦兒身邊。
王琳知道他內心的不安,抱著他的腰,愛嬌的說:“放心吧,這輩子我都不會離開你,我們要這樣幸福的過一輩子,除非你不要我了,否則不管是誰都阻止不了我呆在你身邊的,所以你就不要胡思亂想了。”
“嗯。”李大石回抱著王琳。
兩人靜靜的抱著,都不說話,抱了一會兒,王琳便對李大石說:“大石,餓了吧?我去做飯了。”就去把晌午剩的飯菜熱了吃了。
由於今天兩人都忙了一天了,累得慌,飯後匆匆洗了個澡,倒在床上就睡著了。
李大石依言到堂屋坐下,問道:“媳婦兒,什麽事?”
“我想咱們收玉米時能不能將玉米棒子大,玉米粒飽滿,玉米杆又壯又矮的玉米包分開放著?這種玉米粒做玉米種子最好,它的杆長得又矮又壯就算吹大風時也不容易倒,大石,你看怎麽樣?”
聽後李大石驚奇的說:“媳婦兒,你怎麽想到的,我看這樣肯定能行,咱們就這樣辦吧,以後吹大風時我就不用再擔心咱家的玉米被吹平(即全部被吹到)了。”
“好,那我就專門來掰這種玉米包,你來掰其他的,嗬嗬。”
“行,媳婦兒,你把你掰的玉米包倒在一邊就行了,我來把它們背回家。”
“嗯。我就把我掰的玉米包都倒在地邊堆著,你把它們背回家單獨倒在堂屋裏堆著,到時候我再來整理。”
“媳婦兒,沒問題。”說完就去雜物房拿背簍去了,專門給王琳找了個小一點兒的背簍,看來應該給媳婦兒專門編個小背簍,這些背簍對媳婦兒來說都太大了。
兩人背著背簍就向玉米地去了,到了玉米地王琳和李大石就開始分工合作。
兩畝地的玉米王琳一共找了大概有2石多的粒飽滿,杆又壯又矮的玉米包,曬幹的話應該能得五鬥左右(100斤左右)的玉米粒,這些玉米種子種兩畝地那是綽綽有餘了。
酉正(即晚上6點)時就掰完了兩畝地的玉米,王琳他們沒有將背回來的玉米包直接堆在院子裏,而是堆在了堂屋,主要是怕掰回來如果來不及把玉米棒子收拾好就下雨的話,那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這可是關係口糧的大事啊,馬虎不得;還有就是害怕晚上被有些個手腳不幹淨的偷了,那也是得不償失啊。
兩畝地的玉米將要做玉米種子的和不做種的分開堆著,占了大半個堂屋。
吃完飯,兩人就坐在堂屋裏就著油燈開始剝玉米,兩人先剝要做種子的玉米,剝的時候留著穗子,這樣可以十幾個玉米棒子捆成一小堆,方便屋裏屋外拿出拿進的晾曬,這樣將玉米棒子曬幹就算來不急把玉米粒脫了,也不怕玉米會發黴會壞。
不做種子的玉米,應王琳的要求這次也沒有將玉米粒又大又飽滿的玉米棒子(即上等玉米)、玉米粒不怎麽好的玉米棒子(即中等玉米)、玉米粒實在不好的(即下等玉米)和玉米殼還是綠的的玉米包都分開單獨放著。王琳叫李大石把上等玉米也留著穗子,方便晾曬。
李大石將捆好的一小堆一小堆的玉米放進小臥房,要做種子的就堆在炕上,上等玉米就堆在炕旁邊,等秋收後有太陽時就拿出來曬。中等玉米就放進背簍裏,等背簍裝滿後就背進小臥房,倒在小臥房的地上攤開晾著。下等玉米就放在籮兜裏,等有時間了再處理。
玉米殼還是綠的的就選出來,單獨堆在堂屋的角落裏,等有空了就可以從這些玉米裏麵選出嫩玉米棒子,脫了玉米粒磨成玉米漿(磨嫩玉米粒時不用加水,所以磨出來的玉米漿比較幹),在玉米漿裏加些糖就可以做成水粑饃饃,也可以直接用油炸熟了吃。
玉米殼就背去倒在院子裏攤開晾著,等晾幹了再背進豬圈裏堆著,這些玉米殼可以用來引火,等以後喂豬喂雞時也可以給豬和雞做窩,冬天時還可以用來喂牛。
剝到亥初兩人就沒有再剝了,趕緊洗漱睡了,明天還要收黃豆。剩下大半的玉米包就每天晚上剝一點,大概再剝個一兩晚就應該剝完了。
***
第二天王琳和李大石很早就到地裏去收黃豆了,收黃豆比較簡單就是將黃豆連根拔起,然後一小把一小把的用野草捆好,這樣就可以直接背回家放在太陽底下曬,曬幹後再把黃豆粒從殼裏脫出來,將黃豆粒曬幹後就可以裝袋儲存了。
一畝地的黃豆很早就收完了,兩人又拿了鋤頭、籃子,背著背簍去收花生和紅苕。一畝地的花生和紅苕王琳和李大石收了一天多,第二天末正(即下午2點)才收完,收回家的花生和紅苕就堆在院子裏,方便晾曬。
剛從地裏收回來的花生和紅苕千萬不要用水洗上麵的土,不然花生和紅苕不好保存,容易發芽、壞掉。
“媳婦兒,現在咱們把地裏的糧食都收回來了,據我觀察這10來天都要曬太陽,不會下雨,所以我們可以慢慢地收拾這些糧食。”
“嗯,好。”王琳有時真的很佩服古人隨便看看日頭就能知道是什麽時辰了,晚上隨便看看天空就知道第二天是什麽天氣了,比天氣預報都準,這是一項多麽牛逼的本事啊!
兩人剛進堂屋剝了一兩個玉米包就聽見外麵王劉氏的聲音:“小琳,大石。”
王琳和李大石趕忙迎了出來,看王大山也來了,王琳高興地說:“爹、娘,你們怎麽來了,家裏的莊稼都收完了嗎?”
王大山放下扛在肩頭的鏈架才對王琳和李大石說:“我見小琳你還沒有叫大石到家來拿鏈架打黃豆脫粒,我和你娘就估計你們倆地裏的糧食還沒有收完,這不今天剛把收回來的糧食收拾好放進雜物房裏,就和你娘過來幫幫你們,隨便把鏈架拿過來,你們就不用再跑一趟了。”
“爹、娘,你們就在家好好歇歇,我和小琳慢慢收拾就行了,不用麻煩爹娘的,嗬嗬。”
王劉氏看著李大石,帶笑的說:“看這孩子說的,既然我和你爹來了你就不要再說什麽歇不歇著的話了,我看你們這黃豆也幹得差不多了,快去拿竹墊出來鋪好,和你爹一起脫粒,順便叫你爹教教你怎麽用這鏈架,我和小琳就先去剝玉米。放心吧,我和你爹累不著的。”
聽王劉氏這樣說,李大石就乖乖的去張羅竹墊了,王琳看有王大山在,就和王劉氏一起進屋剝玉米去了。
“娘,這剝好的玉米棒子要分開放,像我這樣,玉米粒好的就留個穗子放在這裏,中的玉米就放在這個背簍裏,還是綠的的玉米包就放在角落裏,下等玉米就放進這個籮兜裏。”王琳一一指著給王劉氏說。
王劉氏覺得特別麻煩,說:“這樣多麻煩啊,直接把玉米粒壞的選出來,其他的放在一起就行了,這樣多好啊,還快。”
王琳不想過多的解釋,就把李大石搬出來,“大石叫我這樣弄的,說是以前他爹在世時就是這樣做的,所以他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聽王琳說是李大石說的,王劉氏就不再說什麽了,就照王琳說的做了。
王琳和王劉氏把玉米收拾好後就去幫王大山和李大石的忙。由於王琳家的竹墊比較小,隻有6尺寬,一丈2尺長,所以王大山和李大石就分幾次脫粒,把脫好的黃豆連黃豆殼和一些打斷了的小的黃豆杆一起裝在旁邊的大籮兜裏。
王琳到雜物房取了小簸箕和竹篩子,打算和王劉氏一起將黃豆粒篩選出來。王劉氏先將大籮兜裏的帶黃豆殼和豆杆的黃豆粒一起倒了適量的在簸箕裏,將大些的黃豆殼和豆杆去除後,又倒進竹篩子裏篩,將黃豆殼和豆杆徹底的去除隻留下黃豆粒。
等他們把黃豆粒收拾好,已經是戌初了,王大山和王劉氏不顧王琳和李大石的挽留,連晚飯也沒有吃就匆匆趕回家去了。
李大石對此顯得很不安,覺得嶽父嶽母到家裏來幫忙連飯也不吃就走了,是自己哪裏做的不好惹他們生氣了,忐忑不安的問王琳:“媳婦兒,是不是我做了什麽惹爹娘不高興了,所以他們連晚飯也不吃就走了?”
王琳聽李大石那又自責又不安的表情,就知道他又在胡思亂想了,遂安慰道:“不是,是爹娘覺得太晚了,擔心小萍和小山,而且看我們兩個也累了,才回去的。爹娘這是心疼你,怕你累著了!”
李大石聽了王琳的解釋狠狠的鬆了一口氣,他就怕爹娘生他氣,不喜歡他,覺得自己不好,然後把媳婦兒帶回家去,不和自己過了,所以自己一直對嶽父嶽母都是小心翼翼的。自己現在已經離不開媳婦兒了,每天都想時時刻刻呆在媳婦兒身邊。
王琳知道他內心的不安,抱著他的腰,愛嬌的說:“放心吧,這輩子我都不會離開你,我們要這樣幸福的過一輩子,除非你不要我了,否則不管是誰都阻止不了我呆在你身邊的,所以你就不要胡思亂想了。”
“嗯。”李大石回抱著王琳。
兩人靜靜的抱著,都不說話,抱了一會兒,王琳便對李大石說:“大石,餓了吧?我去做飯了。”就去把晌午剩的飯菜熱了吃了。
由於今天兩人都忙了一天了,累得慌,飯後匆匆洗了個澡,倒在床上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