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自己的兒子留在齊國。這樣做,明擺是準備無後顧之憂地幹一番大事。他平時就對我不友善,每次與他四目相接,我就渾身發抖。他要幹什麽勾當時,一定會把我當做第一個下手對象的!"西施邊喘氣邊說了這些話。


    "你不用擔心。伍子胥這個家夥!他要幹大事,我偏偏要讓他連個小事都幹不成!……西施,有我在,你還擔心什麽呢?"夫差摟著西施的肩膀說。


    西施之名未見記載於《春秋左氏傳》及《史記》等正史,隻出現於後漢時代編纂的《吳越春秋》等野史中。但西施似乎是真正存在過的人物。


    吳王夫差為她大興土木,建造一些宮殿,海靈館及館娃宮等就是。此外,他又在清宵宮建造以"響屧廊"為名的回廊。據傳,當她穿"屧"(木靴)走過時,這個回廊會發出敲鼓一般的樂音。


    建造宮殿及庭園當然要花費龐大費用,國力因而為之削減。


    但伍子胥這時候的任何諫言,隻會帶來相反效果。


    夫差是憧憬中原燦爛文明的浪漫君主,與鞭打屍體以達複仇目的的人根本扞格不入。


    伍子胥察覺西施後麵有範蠡在操縱,但他知道把這樣的事情說給夫差聽也是於事無補——


    你為什麽疑心這麽重?莫非你的腦筋已經老得不管用了!?


    其結果,必然會受到如此奚落,他想。


    把兒子留在齊國,也是因為對吳國絕望的緣故。


    吳王夫差針對此事有所指責。


    我猜得一點沒錯……伍子胥閉上雙眼。


    "你有話要交代嗎?"


    頭上傳來這個聲音。


    吳王使者前來,伍子胥跪聽聖旨。


    伍子胥睜開眼睛。


    眼前擺著名劍"屬鏤"。


    這是國王所"賜",但並非"饋贈"。賜這把劍的意思是——要伍子胥用它自盡。


    使者的問話,意思不是"有沒有話要辯白?"而是"有沒有遺言?"


    士大夫不為自己辯白,是古代中國的官場習慣。一旦被君主懷疑,唯有就死一途。正因如此,士大夫非常謹言慎行。


    "你回去告訴君王吧。"伍子胥站起來說。他的這個態度表示不再以臣屬之禮對待君王。他聳著肩膀,厲聲道:"我使你的父親成為霸主,也從諸多公子之中選你即位,當初你要給我半個吳國,我沒接受。現在,竟然因懷疑而準備殺我!你到現在才學會懷疑別人,是不是!?你卻不知道該懷疑的是越王勾踐和範蠡!你不是個有眼無珠的大混賬嗎!?這樣的你也想自立,笑死人了!哈!哈!哈!"


    《史記·伍子胥傳》以"仰天長歎"描述這一段情事,《越世家》則使用"嗬嗬大笑"之詞。


    憤怒到極致往往會帶來嗬嗬大笑。因此,作者認為伍子胥當時確實發出笑聲了。


    接著,伍子胥對家人和屬下說:"我要你們在我的墳地種棵梓樹,吳王夫差死後就用這棵梓樹做他的棺木!還有,把我的眼睛挖出,擺在吳都東門城牆上!我要親眼看到越兵攻來、吳國滅亡的樣子!"語畢,雙手執起名劍屬鏤,刀刃對準喉嚨刺去。


    他的頭顱當場落地。


    由使者口中聽到伍子胥最後說的這些話時,夫差怒不可遏地喊道:"老家夥!你以為死後會被安葬入土是嗎?別做夢了!"


    以文人自居的夫差,由於怒火難抑,竟然下了殘酷的命令。這大概是受了伍子胥剛烈個性的感染吧?


    "把子胥屍體用馬革裹起來,丟入江(長江)中!"


    這是伍子胥成為與水有關之冤魂的緣由。


    拿到綬的夫差對家臣說:"我死後,用這條綬覆蓋我的臉。因為到冥域時,我無顏見伍子胥呀!"說完刎頸自盡。


    伍子胥死後,夫差身邊已無進諫之臣。


    大臣伯噽是整日忙著貪汙勾當的人。這樣的人在負責國政。


    子胥死後,又三年。


    越王勾踐叫來範蠡,問道:"子胥死後,吳國已無人才。可以舉兵了嗎?"


    "還得等待一段時期。吳國正在急速消耗國力,良機很快就會到來的。"範蠡回答。


    這樣的你也想自立,笑死人了!聽到伍子胥臨死前說的這句話時,吳王夫差不禁思欲有所奮發。


    沒有子胥輔佐,我也會成為霸主的!夫差一心想要成為霸主。


    這是虛榮心作祟,不是為了吳國,也可以說是跟死去的伍子胥賭氣。


    伍子胥托交兒子的齊國大臣鮑氏,向來與主君悼公不合,知道長此下去,總有一天會被誅殺,遂先下手為強,弒殺悼公。


    "這等逆臣,我非代天誅伐不可!"


    吳王夫差依照儀禮,在門外連續哭泣三日,表示哀悼之意後,舉兵攻向齊國。


    夫差認為這是"替天行道"。


    他的想法是,借此累積霸主的聲望。結果,吳軍卻被齊軍擊退。


    "勝敗乃兵家常事,這算不了什麽。"


    夫差未因此一挫折而停止取得霸主地位的企圖。


    三年後,夫差於中原中心地黃池與諸侯會盟。在這個全中國高峰會議席上擔任議長職務的人,就是諸侯霸主。


    吳國始祖泰伯,原是周王室長子,因此,會盟之首非吳國國君莫屬。夫差堅決主張這一點。


    晉定公卻以當仁不讓的態度說:吳隻是子爵之國,而晉則為伯爵之國。會盟之首,除晉國外不做他人想!


    這當然不是能以選舉方法就能決定的事情。這時候,決定一切的是實力——也就是軍力。夫差因而率領全國精兵北上。


    "吳國目前由太子留守,國內隻有老弱婦孺。看樣子,洗雪會稽恥辱的機會到了。"範蠡作如此判斷。


    "我等這一天等很久了,快下動員令吧!"勾踐精神煥發地說。


    吳國境內布滿運河和湖泊,因此,戰爭將以水戰為主。針對這一點,越國尤其注重水軍訓練。


    四萬將士外加兩千名遊泳能手,此外就是六千名禦林軍和幕僚,以及負責兵站事宜的人員一千名——這是越國討吳軍的陣容。


    國內幾無兵力的吳,當然無力抗拒如此龐大的越國軍隊。


    "什麽?越兵攻來?哪會有這樣的事情呢?"


    聽到越兵入侵信息時,吳國少數留守部隊起先還難以置信。


    吳王夫差本身不把越國看在眼裏,軍隊內部因而也受到影響。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是範蠡所領導的"恭順作戰"奏效。勾踐的恭順態度,偽裝得實在太逼真了。


    唯一有能力看出此一破綻的伍子胥,現在已是入了鬼籍的人。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482年)六月,越軍攻入吳國。


    乙酉日,五千越兵於吳都前方,將吳國留守部隊殲滅。


    勾踐率領的越國大軍,由吳都東門入城。這便是伍子胥臨死前喊道"把我的眼睛挖出擺在吳都東門城牆上!我要親眼看到越兵攻來、吳國滅亡的樣子"這句話中的東門。


    由於被拋進長江,所以此處並無伍子胥的眼睛。而且吳國此時也尚未滅亡。雖然如此,大勢還是朝伍子胥預言的方向邁進著。


    越兵攻入吳都的消息,很快由快騎急速稟報正在黃池的夫差。


    "可惡!"


    夫差震怒至極。


    倘若攻打吳國的是齊或楚,夫差還能忍受。畢竟齊楚都是強國。可是,越國膽敢如此,能不叫人氣絕嗎!當年圍攻會稽,本來可以一舉亡越,後來因一念之仁而予以饒恕!這樣的越國竟敢對吳國幹闖空門的勾當,這口氣還咽得下嗎!


    實際上,夫差震怒的原因還有一個。


    在這關鍵時刻幹這樣的事情,不是存心砸我的場嗎!


    這是諸國正在爭取高峰會議議長席位的時刻。誰的實力大,誰就能占霸主之位。在這樣的時候,國都卻被弱小越國侵占,豈不成了決定性的負麵影響嗎?


    "誰把這個消息泄露出去,誰的腦袋就得搬家!"夫差下達了嚴厲緘口令。


    雖然如此,依據《史記》記載,因泄露秘密而被處斬者有七名之多。


    黃池會盟,結果選定晉定公就任盟主。諸國做此決定的理由是:晉國在地理上的條件較佳,隨時皆能派出大軍,對時局安定會有所貢獻。由於條件確實略遜一籌,夫差隻得退讓。


    "都是勾踐幹的好事!"夫差氣憤地叫了起來。之所以沒有和晉定公爭取到底,完全是因為自己有"國家生變"這個隱憂的緣故。


    "大王,請您再也不要提起勾踐這個卑鄙小人的名字!"西施蹙著眉頭說。


    夫差連出征時也帶著西施。他是片刻不能離開她的。


    蹙眉時的西施,顯得更加美麗。微鎖的眉際,使她更增魅力。據說,當時的吳國宮殿,因此流行宮女無悲戚之事也學著她蹙眉的風氣。"東施效顰"之語,由此而來。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考量自己適合與否,隻知道一味模仿別人——語源來自西施的故事。


    "你說勾踐是個卑鄙小人?"聽到同為越國人的西施以這樣的話批評越國國君時,夫差多少感到寬慰。


    "他的嘴巴尖得像烏鴉。"西施回答。


    "沒錯。勾踐的嘴巴尖得像烏鴉。"


    嘴巴尖凸是卑賤之相,這是當時一般人的看法。


    "和這樣的人爭,豈不是降低自己格調?大王何必拿這樣的人來和自己相比呢?……您應該把他當狗看待才是啊!"


    "說得好!勾踐確實是一條狗!狗咬你時,罵它也沒用,因為畜生聽不懂人說的話嘛!"


    把對方視做狗,這是最大的侮辱。但不把對方當做同類的結果是:懶得與之計較,也就是怒意隨即衝淡。


    怒意是一種爆發性力量。按理夫差應趁這個力量熾烈之時,趕緊折返東南、討伐越國才對。而西施卻巧妙地控製了夫差的怒意。


    "勾踐不過是一隻野狗,我隨時都有辦法把他幹掉!"夫差說。


    黃池會盟後,夫差沒有立即歸國,依舊停留中原之地,企圖攻打宋國。


    "攻打宋國並非沒有勝算,但國內情勢不穩,我們最好回國一趟再說吧!"大臣伯噽說。


    在歸國途中攻打宋國,為的是顯示自己有足夠餘力。由於自己不在國內而被如同野狗之越國咬了一口,但因此而受的傷卻輕微得很——有意逐鹿中原的夫差,有必要給予諸侯此一觀感。為此,他必須拿出證明。所以,他並沒有直接返國,而在途中向宋國挑戰。


    吳確實非泛泛之國,被越偷襲也無動於衷!夫差企求獲得諸侯如此評價。


    有誌於成為霸主的夫差,此時完全是作秀心態。


    但現實是冷酷的。隨著詳細報告陸續傳來,他開始知道越國不是入侵擾亂,而吳國蒙受的損害,遠比想象中還大!


    給予夫差最大的衝擊是太子友被殺的情報。


    殺害太子一事,充分顯示越國的自信。一定要和吳國周旋到底!這是出自於堅定決心的挑戰。


    倘若隻是擾亂,為了顧忌後患,應不致殺害太子才對。


    至此,夫差明白事態嚴重,便取消攻打宋國,率軍急劇返國。


    "我們再也不能過著如同往日的快樂生活……哦!舊日美夢多麽令人感懷……"西施站在宮殿廢墟旁,雙手捧著心說。這哀傷神態和蹙眉同樣深深扣動了夫差的心弦。


    "西施捧心"後來成為美女哀傷時的標準神態。


    "放心吧,我很快會使它恢複原狀的!"夫差說。


    夫差第一項指令是,著手修複被破壞了的宮殿、庭園。


    這樣的事情優先於與庶民生活相關的事宜!同時,軍事設施亦同樣遲遲未見修複。


    另一方麵,越國則將由吳國運回的戰利品悉數充當民生物資,並加強戰備。


    兩者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夢想成為霸主的吳國,以"正義之軍"標榜自己,經常出兵各地。每次出征,將士捐軀是難免的,曾幾何時,吳國的精兵愈來愈少了。


    越國絲毫沒有停止攻擊的跡象。


    吳國邊境屢次受到侵犯。


    被折騰的吳,每次都以割讓土地或支付賠償款項來解決事情。形勢可說是完全改觀了。


    越國還是不斷給予吳國壓力。


    在國家多難之際,宮殿卻建得比以前更為豪華。由於多年征戰,吳軍士兵使用的武器不是破舊就是不夠齊全,政府卻為籌措宮殿營造費用而屢次增稅。這怎麽抗拒得了士氣高昂的越軍呢?


    以局部戰事作弄吳國之後,越王勾踐終於親自率軍,展開大規模作戰。這是黃池會盟後第四年的事情。結果,吳軍於接近太湖的笠澤,遭越國大軍擊潰。


    吳國鬧窮的情形越來越嚴重。


    越國三番兩次地出兵攻打吳國。


    笠澤之役的兩年後,入侵吳國的越軍滯留下來而不返國。


    吳國國都姑蘇被圍。包圍戰前後達三年之久。


    吳王夫差終於投降。不但霸主之夢破碎,更成了亡國之君。


    吳國大臣公孫雄以投降使節身份來到越軍陣地。裸露膀子的他,膝行來到越王麵前——這是奴隸應守的規矩。


    "過去,我國於會稽圍困大王時,曾經締結和議,退兵歸國。祈求大王以此為例,許以締結和議終止此次戰爭……"這是聲淚俱下的懇切央求。


    範蠡凝視著勾踐的表情。他在勾踐的臉上看到了動搖之色。


    "對,兩國間過去的確有過此事……"


    二十一年前,於會稽被包圍的勾踐,在麵臨即將被殺、眼見國土也要淪陷時,由於夫差的慈悲為懷,所以幸免於死,國土也得以保存。


    現在,以恩報恩,放過夫差,應是可行之道……


    這時候,範蠡站起來說:"會稽之事是天將越賜給吳,而吳王夫差卻違背天意,有所不受。現在是天將吳賜給越。天意可以違背嗎?二十一年前違背天意的夫差今日的下場就是教訓!"


    "這太不人道了……"越王勾踐喃喃地說。


    他不是忘了在會稽受到的屈辱。但九年後的現在,越已挽回劣勢,居於優勢。也就是說,屈辱已在九年內分段洗清了。


    範蠡卻徑自擊鼓道:"議和之事已被拒絕,吳國使者快回去吧!"


    吳國使者公孫雄揮淚而去。


    和範蠡單獨麵對時,勾踐說:"我們都已年邁。夫差未免太可憐了。夫差於會稽最大的敗筆是不但沒有殺我,更將越國留存下來……我想饒夫差一命,至於吳國,則將之納入版圖,這樣可以吧?"


    "大王準備如何處置夫差?"


    "流放到舟山小島,讓他當漁村村長吧!他想在那個地方招兵買馬是不可能的。"


    "您實在是個很會替人操心的人。這是因為自己吃過苦,所以會體諒別人吧?"


    "沒錯。我實在不忍看夫差受此之苦。"


    "可以。讓夫差在舟山島當百家之長……可是,夫差會接受嗎?"


    "這還由得了他嗎?"


    "依我看,他是不會接受的。"


    結果範蠡猜對了。


    越王密使前往傳旨時,夫差稱謝道:


    "我已年老體衰,無力為大王效命……不過,這條綬我還是拜領了。"


    "綬"是用來係官印的飾帶,一方麵代表官職,戰爭時用以權充旗幟。密使帶去的是百家之長的綬,寬約三尺。


    拿到綬的夫差對家臣說:"我死後,用這條綬覆蓋我的臉。因為到冥域時,我無顏見伍子胥呀!"


    夫差刎頸自盡,吳國滅亡。


    這是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的事。


    "這個方法是,將韓氏管轄區內的大堰之水,轉個方向,向知氏軍陣地大量放出……"張孟談道。


    "什麽?"韓康子不覺錯愕地叫了一聲。


    因為自己吃過苦,所以很會體諒別人……


    範蠡以此批評其主越王勾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戰國:戈馬鍾鼓殺與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舜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舜臣並收藏春秋戰國:戈馬鍾鼓殺與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