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敬啟:
連日來諸事繁忙,以至耽誤了回信,勿怪。
聽師兄詢問老師近況,在此回複,老師近日一切安好,身體已經無恙。
讀信知師兄擔憂北平局勢變幻、風波詭譎,因而建議老師與我南下避難。師兄之關切我已知曉,然而師兄卻不知整個中華,從東北至廣州,無一不處在紛亂間。若要列舉天下不可安身立命之地,非僅指北平,而是寸寸土地,處處城郭,皆已戰火飛紛。讀來可悲,偌大中國,竟已無一淨土。
即便如此,老師決定留守北平,我也與老師共守。有朋友多方支援,我們生活可保無恙,無甚煩擾,也無甚懼怕。若說有憂慮,老師曾說:隻悲痛苦難之群眾,朝生夕死如蜉蝣,人命輕薄如草芥。更心痛四千年文明之中華,如銀盤碎裂,如屍骸四散。
若有朝一日能止幹戈,建新國,乃吾等舍生求死之願也。
附:得友人推薦,兼《婦女之友》雜誌主編,為女子同胞明心智、開視野。初獲此重任,與師兄同享喜悅。
再附:今日見堂妹得嫁良人,偶想起師兄已然二十六七,還未考慮成家立業。甚憂。
張蘭。
五月二十七。】
【敬啟者:
小友安好。
近日聽聞君諸多傳聞,雖傳言流入耳中,已知不可盡信,仍不免擔憂。
聽聞君辭掉金陵教職,與一段係子侄交好,身險亂局;又聞君赴上海,共建三方之友好會麵,化解一場風波。初聞此二事,吾心喜悅也煩擾。
小友之天資,在校時已得以明鑒,諸師長皆甚喜愛。吾雖不曾授課一日,卻也將君視作共建未來之棟梁。
在此,僅以微末之言相贈。
北伐已是大勢所趨,奉張之輩末路在即。何以擇之,何以棲之,望君慎重。
鶴卿頓首。
六月三日。】
許寧放下信封,眉頭已經悄然蹙起。這兩封信,一封是他北平的師妹張蘭所寄,看來許寧勸老師與她南下的建議,是不能達成了。北平之亂局,許寧夢中所見也不甚清晰。他隱隱之擔憂,果然不被人重視。
另一封信,則是——
“鶴卿?這鶴卿是誰啊?為什麽說話這麽文縐縐的,叫人怪難受的。”
旁邊探出一個腦袋,張三偷看得光明正大。
許寧把這熊腦袋推開,笑道:“這已是用白話文寫的信了,再早幾年都是文言格式,怕你偷看都看不懂。”
段正歧聽到鶴卿這個名字就抬起頭來,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字鶴卿的,隻有那位北大校長。這個時節,他給許寧寫什麽信?
他瞪了眼睛去瞧張三,隻恨這傻小子鬥大的字不識得幾個,不然回去也好問問他,許寧這封信上究竟寫了什麽。
張三被瞪得無辜,許寧轉身見段正歧臉上神情,笑道:“你不看自己那兩封?”
兩封急信而已,段正歧早已看完。一封是南方戰事,告之他葉挺獨立團已於六月五日攻下湖南攸縣,北伐軍馳援在後。另一封則是義父得知他拿下金陵,寫信恭賀,並表示會派一長輩前來助力。
段正歧隨手將這兩封信都交給許寧,大有坦蕩蕩、赤誠誠,你想看便看的意思。許寧也不和他客氣,匆匆閱覽。
他眉頭微皺。
“段公信上所說之長輩,你可知道是誰?”
管他是誰,段正歧想,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無論是誰來,都得安安分分在他麾下待著,別動分權奪利的心思。
許寧歎了口氣:“我竟忘了,你畢竟是段公義子,這些年受他幫助頗多。雖然段公如今龍困淺灘,你的許多行動卻還要受他置喙。”
段正歧揚眉想要說些什麽,許寧連忙阻止道:“我不是想煽動你父子反目,目前你們既然並無多少爭執,此事容後再議。”
容後再議?段正歧忍不住腹誹,再議的話倒是把正事先解決了,我才好去辦別“更重要的事”。不得不說,憋了太久的段將軍,此時大概真是叫那精蟲上了頭腦,拎不清了。
許寧望著兩個人四封信,倒是感慨道:“天下局勢,皆盡在這四封信裏了。”
文人學子的處境,政壇風波的動蕩,南北戰事之行止,還有蒼生百姓之朝朝暮暮。
眼下的中國猶如一個大染缸,被來自各方的勢力盡染了顏色。而許寧與段正歧,自己也是這染缸裏的一抹染色,能浸染多久、浸透多深,還是被其他雜色吞噬怠盡,卻還要看他們自己。
目前金陵雖然取下,卻還有諸多事要準備。鞏固江北、金陵、安徽三地陣線,才是段正歧站穩腳跟的根本。
許寧想了想,覺得段正歧從軍良久,調兵遣將穩固一地,必定不需自己多言。而他唯一能做的,除了在未來指明方向,或許就是在一些擅長的事情之上稍盡綿薄之力。比如若要金陵長治久安,按照軍閥占據的老路數必定是行不通的。許寧心裏剛剛有了些想法,正要開口,抬頭卻見段正歧虎視眈眈盯著自己手上的兩封信。
那眼神好似在說:我都給你看了,你怎麽不給我看?真是如此小氣。
許寧:“……”
他把信收到懷裏。
“我想起有事還需出門一趟,段將軍先忙。”
說完,就帶著信封腳下生煙地出了門。段正歧留都留不住,兩眼送著肥羊飛走,隻能磨牙狠狠笑了一下,眼神閃動似在謀劃著什麽。身旁張三看見他的表情,突然一個哆嗦,想起孟陸的話來——替那肥羊惋惜。他此刻,也從心底替許寧惋惜。
雖然段正歧在許寧麵前總是人模人樣的,但是許先生,你也別忘了這小狼狗的本性啊。
而許寧此時還不知道自己招惹到了什麽後果,他雖然是故意避開段正歧,卻也真的有事要外出。師妹張蘭的信,讀來太過親密,段正歧難免要呷醋。而校長蔡先生的信,則讓人心頭沉甸甸。蔡師信中口吻,明顯是將段正歧比作奉張之流,告誡他不可深交,早日另選立場。
可許寧卻注定要辜負師長的期待了。他不想讓段正歧看到這封信,因為段小狗必定要生氣,對蔡師心生芥蒂,說不定又要疑神疑鬼,猜測許寧是否會後悔。許寧不想讓段小狗犯疑心病,更覺得要解決此事,還是得先解決段正歧的軍閥出身。
所以他出門,來找一位友人。
“元謐?”
梁琇君驚訝道,“你是何時回來的,我還聽說你在上海呢?”
許寧上海出門一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現在風頭正盛,他卻隻是苦笑,道:“今日剛回,琇君,我又有事要麻煩你了。”
梁琇君卻笑道:“我還正怕你不麻煩我呢。”
兩位好友,便約到梁琇君家中相談。
“琇君。”許寧開門見山道,“你消息靈通,我想知道如今城內各界,對段係軍閥是什麽看法?學生文人們如何看他?”
“還能有什麽看法?”梁琇君直言不諱道,“走了一個張宗昌,來了一個孫傳芳,現在輪到段小狗坐台,他們都在看好戲,等著他能占據金陵到幾時。”
果然是這樣,許寧歎了口氣。
“那工人與商會呢?”
“商會?隻要有利可圖,他們何處不鑽營?我聽說近日已經有幾個大商人去府上找段將軍了,你不知道?”
許寧的確是沒關注此事,想來也是姚二和丁一他們負責處理的。不過,商界向來不輕易站隊,他們聯係段正歧,未必就是表明了立場。
“至於工人。”梁琇君道,“這次倒是不一樣,或許是因為段正歧趕走了杜九,又恢複了城內正常交易。現在金陵工人小販,對他倒是頗有好感。再加上你這次在上海一番作為,我相信不久之後,便會有金陵工會的人上門去找你們吧。”
梁琇君出於各種原因,對段正歧倒是也無惡感,因此提醒道:“工人與佐派向來聯係緊密,我想這倒是一個機會,讓他在佐派之中博得好感。畢竟無論是奉張還是廣州蔣汪,都不見得是什麽值得信賴的盟友。”
她還不知道早在上海,段正歧就已經與佐派締結盟約。此事,現在還是保密階段。
“不過,元謐,你問這些做什麽?你是想讓段正歧鞏固江山,還是幫他拿下更多土地,難不成你還想要他做皇帝?”
“怎麽可能。”許寧苦笑,“袁世凱前車之鑒,現在誰敢再稱帝稱王。”
梁琇君冷冷笑:“不敢稱帝稱王,可各大小軍閥割地自據,也算是一方土皇帝,作威作福呢。”
許寧歎息:“軍閥在世人眼中,果然如同過街鼠輩人人喊打。”
“那可不是。”
許寧想了想,開口:“所以我想,讓他不做這軍閥。”
“你這是?”梁琇君驚訝,“可段正歧是皖係領袖,他還能摘幹淨這個帽子不成?”
“摘不下帽子,便換一頂。”許寧說,“而在此之前,我得要叫人明白,段正歧這個人即便是軍閥後裔,也是與旁的人不同的。”
明白,怎麽明白?梁琇君剛想問他。
許寧已經開口:“此時用說是不能叫人明白的,便隻能以行動表明心誌,我是想對段正歧建言,讓他撤去金陵英租界。”
哐當一聲,梁琇君手中杯盞掉落在地。
“你可……你可明白你在說什麽?”
許寧重重地點頭。
“去了上海,我才明白,一國之內卻不能由自己的百姓自由生活,一城之內卻遍布數十個法外治權。無數國人生生活成低人一等,是多麽可痛。上海是我力不能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想金陵也淪落至此。”
許寧:“也好叫人明白,拿下金陵的段正歧,不是張宗昌,不是孫傳芳,他不會趨炎附勢、媚外討好,他要叫金陵隻成為中國人的金陵,他會讓這座城市,再特踏不進任何侵略者的步伐。”
他又想告訴師妹那樣赤子之心的學人們,偌大中國,並非真已無淨土,已無容身之處。他要與段正歧,協力造一個淨土!
“元謐。”梁琇君深吸一口氣,“這件事,你和他、和他段將軍說了嗎?”
“……還沒來得及。”
“那你怎曉得他就會同意!趕走一個英領事,撤掉一個英租界,你可知會招來什麽禍患?你覺得,他會冒這個險嗎?英國人的艦隊,隨時可以從黃浦江開入金陵,你認為他段正歧能抵得住洋槍與炮火?”
許寧沉默,卻在此時,有人笑道:“我們將軍頂不頂得住洋槍與炮火,梁小姐還是先別妄下判斷。”
隻見是孟陸,他從門外進來。
“不過我倒是很喜歡先生這個提議,我想將軍也會喜歡的。”
孟陸?許寧睜大眼,剛想問這人怎麽闖進來了。
“你。”梁琇君氣道,“你是不是又砸了我的門鎖,自己跑進來?”
“哎呀,小姐,我已經聽了你的勸,這次沒砸門鎖,我翻窗進來的。”
梁琇君氣惱道:“有什麽區別!你幾次三番闖進來,究竟是想做什麽?”
孟陸彎起眉眼笑:“以前,我是聽從許先生的吩咐,時時來照看,確保他友人的安危。今日,是恰巧見許先生與你同行,卻悶悶不樂,因擔心你們二人才進來看看。都是一片好心,梁小姐卻總是冷眼相對呢。”
梁琇君冷笑:“你怎不說,好心喂了驢肝肺。”
這兩人……
許寧左看右顧,摸了摸下巴。
什麽時候這麽熟絡了?
他正思索,孟陸卻已將話頭轉向他。
“說來我這次出門,是特意要來找先生的。”
“嗯?”
“不知先生是喜歡紅蓋頭,還是白頭紗?將軍說,要挑一個您喜歡的,等到洞——唔!”
“洞什麽?”梁琇君。
“沒什麽。”許寧捂著孟陸的嘴,笑,“琇君你說的對,剛才那事,還需要回去與段正歧仔細商議,我先走一步。”說罷,拽著孟陸的胳膊,就把人扯出了房間。
孟陸摸著青了的胳膊,道:“這可是將軍要我問的,許先生,您還是好好想想。我看將軍是來真的。”
許寧白了他一眼,卻想到張蘭的信。
四封信,攬盡天下大事。歎民生、分政局、論戰事,還有那——師兄已然二十六七,怎的還不嫁娶?
他此時隻想回道:師兄哪怕七十六七,也不想去蓋那紅蓋頭。
這段狗剩,究竟在搞什麽名堂。
連日來諸事繁忙,以至耽誤了回信,勿怪。
聽師兄詢問老師近況,在此回複,老師近日一切安好,身體已經無恙。
讀信知師兄擔憂北平局勢變幻、風波詭譎,因而建議老師與我南下避難。師兄之關切我已知曉,然而師兄卻不知整個中華,從東北至廣州,無一不處在紛亂間。若要列舉天下不可安身立命之地,非僅指北平,而是寸寸土地,處處城郭,皆已戰火飛紛。讀來可悲,偌大中國,竟已無一淨土。
即便如此,老師決定留守北平,我也與老師共守。有朋友多方支援,我們生活可保無恙,無甚煩擾,也無甚懼怕。若說有憂慮,老師曾說:隻悲痛苦難之群眾,朝生夕死如蜉蝣,人命輕薄如草芥。更心痛四千年文明之中華,如銀盤碎裂,如屍骸四散。
若有朝一日能止幹戈,建新國,乃吾等舍生求死之願也。
附:得友人推薦,兼《婦女之友》雜誌主編,為女子同胞明心智、開視野。初獲此重任,與師兄同享喜悅。
再附:今日見堂妹得嫁良人,偶想起師兄已然二十六七,還未考慮成家立業。甚憂。
張蘭。
五月二十七。】
【敬啟者:
小友安好。
近日聽聞君諸多傳聞,雖傳言流入耳中,已知不可盡信,仍不免擔憂。
聽聞君辭掉金陵教職,與一段係子侄交好,身險亂局;又聞君赴上海,共建三方之友好會麵,化解一場風波。初聞此二事,吾心喜悅也煩擾。
小友之天資,在校時已得以明鑒,諸師長皆甚喜愛。吾雖不曾授課一日,卻也將君視作共建未來之棟梁。
在此,僅以微末之言相贈。
北伐已是大勢所趨,奉張之輩末路在即。何以擇之,何以棲之,望君慎重。
鶴卿頓首。
六月三日。】
許寧放下信封,眉頭已經悄然蹙起。這兩封信,一封是他北平的師妹張蘭所寄,看來許寧勸老師與她南下的建議,是不能達成了。北平之亂局,許寧夢中所見也不甚清晰。他隱隱之擔憂,果然不被人重視。
另一封信,則是——
“鶴卿?這鶴卿是誰啊?為什麽說話這麽文縐縐的,叫人怪難受的。”
旁邊探出一個腦袋,張三偷看得光明正大。
許寧把這熊腦袋推開,笑道:“這已是用白話文寫的信了,再早幾年都是文言格式,怕你偷看都看不懂。”
段正歧聽到鶴卿這個名字就抬起頭來,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字鶴卿的,隻有那位北大校長。這個時節,他給許寧寫什麽信?
他瞪了眼睛去瞧張三,隻恨這傻小子鬥大的字不識得幾個,不然回去也好問問他,許寧這封信上究竟寫了什麽。
張三被瞪得無辜,許寧轉身見段正歧臉上神情,笑道:“你不看自己那兩封?”
兩封急信而已,段正歧早已看完。一封是南方戰事,告之他葉挺獨立團已於六月五日攻下湖南攸縣,北伐軍馳援在後。另一封則是義父得知他拿下金陵,寫信恭賀,並表示會派一長輩前來助力。
段正歧隨手將這兩封信都交給許寧,大有坦蕩蕩、赤誠誠,你想看便看的意思。許寧也不和他客氣,匆匆閱覽。
他眉頭微皺。
“段公信上所說之長輩,你可知道是誰?”
管他是誰,段正歧想,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無論是誰來,都得安安分分在他麾下待著,別動分權奪利的心思。
許寧歎了口氣:“我竟忘了,你畢竟是段公義子,這些年受他幫助頗多。雖然段公如今龍困淺灘,你的許多行動卻還要受他置喙。”
段正歧揚眉想要說些什麽,許寧連忙阻止道:“我不是想煽動你父子反目,目前你們既然並無多少爭執,此事容後再議。”
容後再議?段正歧忍不住腹誹,再議的話倒是把正事先解決了,我才好去辦別“更重要的事”。不得不說,憋了太久的段將軍,此時大概真是叫那精蟲上了頭腦,拎不清了。
許寧望著兩個人四封信,倒是感慨道:“天下局勢,皆盡在這四封信裏了。”
文人學子的處境,政壇風波的動蕩,南北戰事之行止,還有蒼生百姓之朝朝暮暮。
眼下的中國猶如一個大染缸,被來自各方的勢力盡染了顏色。而許寧與段正歧,自己也是這染缸裏的一抹染色,能浸染多久、浸透多深,還是被其他雜色吞噬怠盡,卻還要看他們自己。
目前金陵雖然取下,卻還有諸多事要準備。鞏固江北、金陵、安徽三地陣線,才是段正歧站穩腳跟的根本。
許寧想了想,覺得段正歧從軍良久,調兵遣將穩固一地,必定不需自己多言。而他唯一能做的,除了在未來指明方向,或許就是在一些擅長的事情之上稍盡綿薄之力。比如若要金陵長治久安,按照軍閥占據的老路數必定是行不通的。許寧心裏剛剛有了些想法,正要開口,抬頭卻見段正歧虎視眈眈盯著自己手上的兩封信。
那眼神好似在說:我都給你看了,你怎麽不給我看?真是如此小氣。
許寧:“……”
他把信收到懷裏。
“我想起有事還需出門一趟,段將軍先忙。”
說完,就帶著信封腳下生煙地出了門。段正歧留都留不住,兩眼送著肥羊飛走,隻能磨牙狠狠笑了一下,眼神閃動似在謀劃著什麽。身旁張三看見他的表情,突然一個哆嗦,想起孟陸的話來——替那肥羊惋惜。他此刻,也從心底替許寧惋惜。
雖然段正歧在許寧麵前總是人模人樣的,但是許先生,你也別忘了這小狼狗的本性啊。
而許寧此時還不知道自己招惹到了什麽後果,他雖然是故意避開段正歧,卻也真的有事要外出。師妹張蘭的信,讀來太過親密,段正歧難免要呷醋。而校長蔡先生的信,則讓人心頭沉甸甸。蔡師信中口吻,明顯是將段正歧比作奉張之流,告誡他不可深交,早日另選立場。
可許寧卻注定要辜負師長的期待了。他不想讓段正歧看到這封信,因為段小狗必定要生氣,對蔡師心生芥蒂,說不定又要疑神疑鬼,猜測許寧是否會後悔。許寧不想讓段小狗犯疑心病,更覺得要解決此事,還是得先解決段正歧的軍閥出身。
所以他出門,來找一位友人。
“元謐?”
梁琇君驚訝道,“你是何時回來的,我還聽說你在上海呢?”
許寧上海出門一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現在風頭正盛,他卻隻是苦笑,道:“今日剛回,琇君,我又有事要麻煩你了。”
梁琇君卻笑道:“我還正怕你不麻煩我呢。”
兩位好友,便約到梁琇君家中相談。
“琇君。”許寧開門見山道,“你消息靈通,我想知道如今城內各界,對段係軍閥是什麽看法?學生文人們如何看他?”
“還能有什麽看法?”梁琇君直言不諱道,“走了一個張宗昌,來了一個孫傳芳,現在輪到段小狗坐台,他們都在看好戲,等著他能占據金陵到幾時。”
果然是這樣,許寧歎了口氣。
“那工人與商會呢?”
“商會?隻要有利可圖,他們何處不鑽營?我聽說近日已經有幾個大商人去府上找段將軍了,你不知道?”
許寧的確是沒關注此事,想來也是姚二和丁一他們負責處理的。不過,商界向來不輕易站隊,他們聯係段正歧,未必就是表明了立場。
“至於工人。”梁琇君道,“這次倒是不一樣,或許是因為段正歧趕走了杜九,又恢複了城內正常交易。現在金陵工人小販,對他倒是頗有好感。再加上你這次在上海一番作為,我相信不久之後,便會有金陵工會的人上門去找你們吧。”
梁琇君出於各種原因,對段正歧倒是也無惡感,因此提醒道:“工人與佐派向來聯係緊密,我想這倒是一個機會,讓他在佐派之中博得好感。畢竟無論是奉張還是廣州蔣汪,都不見得是什麽值得信賴的盟友。”
她還不知道早在上海,段正歧就已經與佐派締結盟約。此事,現在還是保密階段。
“不過,元謐,你問這些做什麽?你是想讓段正歧鞏固江山,還是幫他拿下更多土地,難不成你還想要他做皇帝?”
“怎麽可能。”許寧苦笑,“袁世凱前車之鑒,現在誰敢再稱帝稱王。”
梁琇君冷冷笑:“不敢稱帝稱王,可各大小軍閥割地自據,也算是一方土皇帝,作威作福呢。”
許寧歎息:“軍閥在世人眼中,果然如同過街鼠輩人人喊打。”
“那可不是。”
許寧想了想,開口:“所以我想,讓他不做這軍閥。”
“你這是?”梁琇君驚訝,“可段正歧是皖係領袖,他還能摘幹淨這個帽子不成?”
“摘不下帽子,便換一頂。”許寧說,“而在此之前,我得要叫人明白,段正歧這個人即便是軍閥後裔,也是與旁的人不同的。”
明白,怎麽明白?梁琇君剛想問他。
許寧已經開口:“此時用說是不能叫人明白的,便隻能以行動表明心誌,我是想對段正歧建言,讓他撤去金陵英租界。”
哐當一聲,梁琇君手中杯盞掉落在地。
“你可……你可明白你在說什麽?”
許寧重重地點頭。
“去了上海,我才明白,一國之內卻不能由自己的百姓自由生活,一城之內卻遍布數十個法外治權。無數國人生生活成低人一等,是多麽可痛。上海是我力不能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想金陵也淪落至此。”
許寧:“也好叫人明白,拿下金陵的段正歧,不是張宗昌,不是孫傳芳,他不會趨炎附勢、媚外討好,他要叫金陵隻成為中國人的金陵,他會讓這座城市,再特踏不進任何侵略者的步伐。”
他又想告訴師妹那樣赤子之心的學人們,偌大中國,並非真已無淨土,已無容身之處。他要與段正歧,協力造一個淨土!
“元謐。”梁琇君深吸一口氣,“這件事,你和他、和他段將軍說了嗎?”
“……還沒來得及。”
“那你怎曉得他就會同意!趕走一個英領事,撤掉一個英租界,你可知會招來什麽禍患?你覺得,他會冒這個險嗎?英國人的艦隊,隨時可以從黃浦江開入金陵,你認為他段正歧能抵得住洋槍與炮火?”
許寧沉默,卻在此時,有人笑道:“我們將軍頂不頂得住洋槍與炮火,梁小姐還是先別妄下判斷。”
隻見是孟陸,他從門外進來。
“不過我倒是很喜歡先生這個提議,我想將軍也會喜歡的。”
孟陸?許寧睜大眼,剛想問這人怎麽闖進來了。
“你。”梁琇君氣道,“你是不是又砸了我的門鎖,自己跑進來?”
“哎呀,小姐,我已經聽了你的勸,這次沒砸門鎖,我翻窗進來的。”
梁琇君氣惱道:“有什麽區別!你幾次三番闖進來,究竟是想做什麽?”
孟陸彎起眉眼笑:“以前,我是聽從許先生的吩咐,時時來照看,確保他友人的安危。今日,是恰巧見許先生與你同行,卻悶悶不樂,因擔心你們二人才進來看看。都是一片好心,梁小姐卻總是冷眼相對呢。”
梁琇君冷笑:“你怎不說,好心喂了驢肝肺。”
這兩人……
許寧左看右顧,摸了摸下巴。
什麽時候這麽熟絡了?
他正思索,孟陸卻已將話頭轉向他。
“說來我這次出門,是特意要來找先生的。”
“嗯?”
“不知先生是喜歡紅蓋頭,還是白頭紗?將軍說,要挑一個您喜歡的,等到洞——唔!”
“洞什麽?”梁琇君。
“沒什麽。”許寧捂著孟陸的嘴,笑,“琇君你說的對,剛才那事,還需要回去與段正歧仔細商議,我先走一步。”說罷,拽著孟陸的胳膊,就把人扯出了房間。
孟陸摸著青了的胳膊,道:“這可是將軍要我問的,許先生,您還是好好想想。我看將軍是來真的。”
許寧白了他一眼,卻想到張蘭的信。
四封信,攬盡天下大事。歎民生、分政局、論戰事,還有那——師兄已然二十六七,怎的還不嫁娶?
他此時隻想回道:師兄哪怕七十六七,也不想去蓋那紅蓋頭。
這段狗剩,究竟在搞什麽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