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川導演,水平怎麽樣,不好說…
但他身上有大導演的品質:酷愛裝逼,還有酷愛撕逼!
準確的說,喜歡上頭條出風頭。
而且很多時候,他不是為了自己的電影熱度,就是純純喜歡在人前裝逼,表示表示存在感!
常理推論,沈長林還有《大人物》這麽火熱,他應該不敢碰瓷吧?
想多了!
沈長林算個毛,疫情,我們的路川大導演都出來嗶嗶幾句,指導政府怎麽辦事。
人送外號路公知!
但他為什麽願意跳出來?
很簡單嘛,在沈長林橫空出世之前,圈中最出名的青年導演,除了寧昊,就是路川——內地第五位億元導演俱樂部成員!
現在,全是對沈長林的溢美之詞,他自然百般不爽。
但他也清楚,拚票房鐵定幹不過沈長林,那就酸幾句,過過嘴癮…
至於那句‘你猜’,根本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顯擺一下自己知道內情。
如果是以前,解釋這種可能還需要開個發布會,買通媒體啥的,現在,沈長林直接發微博:“一幫人有沒有腦子,你們都是知情者嗎?我要是這麽厲害,幹嘛做電影?我去做房地產,去做互聯網,不比電影賺的更多?而且,中影並不能代表什麽,寧昊的《無人區》到現在還沒有拿到放映許可,那電影是中影主控投資、製作!《大人物》中影隻投了10%不到。”
順便寫了關於《變形金剛3》延期上映的微博:
“《變形金剛3》的上映時間,日苯也是7月29號上映,推遲一個月而已,有什麽可吐槽的?是不讓你看了嗎?
全球哪個國家、地區,不保本土電影?
網絡時代了,能不能稍微動動手指頭搜索一下,再出來罵人?
但凡稍微了解下歐美國家電影發展曆史,你會發現他們自己也是有各種保護措施!
因為,相比較其他產品,電影贏者全拿的市場屬性表現的最明顯,經常一部電影獨領一整個檔期,以國產電影現有的產業格局來說,一旦解開限製,國產電影將會蕩然無存!
至於路川導演,我不認識這個人,沒打過交道,不過他既然點評了我,我還是回複一句:希望他以後不要提及我,我也不會提到他!江湖路遠,希望永不相見!”
其他的沒什麽,關鍵是最後的那句‘江湖路遠,希望永不相見’!
看似平淡的一句話,其實是在警告他‘不要蹭老子的熱度’…
這就很尷尬了,誰都知道路川出來裝逼,就是想站在前輩的角度指點一下沈長林,順便搏個版麵,然後沈長林直接甩一句‘老子跟你沒關係’…
太打臉了!
沈長林說到做到,之後《大人物》的采訪,禁止提問任何有關路川的新聞。
……
北電,大禮堂,沈長林坐在C位,跟師生做一些電影方麵的分享和交流。
也算榮歸故裏了!
榮譽牆新掛了一個沈長林的獎項:恭喜我校畢業生沈長林憑借《繡春刀》榮獲第47屆金馬獎最佳新人導演獎…
所以,還是得拿獎項,否則,不好上榜的!
交流,沒什麽可說的,也就聊創作感悟,鏡頭分析啥的…
沈長林既然敢來,就說明他已經提前做好了功課!
到了學生提問環節:
“師哥好,我想問一下,您是覺得電影票房更重要嘛?”
“得看什麽類型的電影,如果是商業片,那肯定要追求高票房…我這麽跟你說吧,理性的觀影環境下,口碑應該是票房的最強助推器,在電影宣發環節就有“打口碑”這一個常規動作!《失戀33天》宣發用到的就是口碑這招,很管用…”
“那如果是文藝片呢?比如說《鋼的琴》?”
“…《鋼的琴》已經是今年口碑最好的電影了!”
“那為什麽票房不佳?”
“應該是宣傳方麵的問題,幾乎沒什麽觀眾知道這部電影上映的消息!1”
勉強算是回答了…
然後,一個戴著眼鏡的男孩站了起來:“師哥,現在網上有一種聲音,說第六代導演拍的很多得國際獎項的電影,並不是出於社會責任感,而是為了獲獎的媚外?您覺得呢?”
沈長林愣了一下,然後才道:“…我可以告訴你,最開始他們肯定不是抱著媚外的心態,但後來的電影嘛,就不好說了!”
“你要這麽想,為什麽第六代導演們那麽熱衷於歐洲電影節,其實本質上是市場的使然。
第六代們在國際影展上展現高光的時候,恰逢中國電影市場不太景氣的時候。
那個時候他們的市場是哪兒呢?
國內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受過一定教育的觀眾,還有就是海外藝術院線。
所以他們拍出一部電影,最好的宣傳就是參加歐洲的電影節,因為電影節舉辦的時候,全世界的電影記者都回去報道,還有一大堆電影發行商去找電影,就算你一個獎不得也有被全世界電影媒體報道的機會,還有機會被外國片商看中可以賣電影版權。
如果得了獎,那就是一個免費的世界性宣傳,對電影的後續發行有巨大幫助。”
“那麽歐洲電影節的評斷標準,就是這些導演自己去參考的問題。看看那些年的電影,基本都有一定的創作邏輯,比如戛納要表達社會底層的痛苦,這就是社會責任,所以和媚外無關,是創作邏輯被國外引導。”
“一個導演自我表達,順便或恰巧得了獎,我覺得我們對創作自由要寬容,從動機去分析,不就是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走一人嗎?
好東西經得起時間考驗,媚外之人終將露出馬腳,不是嗎?比如說胡適之!”
“那你覺得真正的媚外是什麽類型?”
沈長林很想回一句:說到這個,我覺得我們可以討論一下《南京!南京!》,但想到了自己在微博上說過的話,還是改了說法:“我覺得可以討論一下《中國匣》,就是《雪花秘扇》導演王穎的作品…”
“咳咳,他是美國人!”
“哦,那就不算媚外,那叫政治正確!”
場下哄堂大笑——《中國匣》在北電蠻有名的,算是反麵教材,裏麵的政治隱喻玩的太Low,傻子都能看懂…
結束活動,沈長林準備離開,然後他的老師謝曉景攔住他:“你跟路川的矛盾,能和解嗎?”
“老師,你是知道我的,我一直為人和善,低調做人,總不能別人欺負到我頭上了,我還要好臉相迎?沒這個道理嘛!”
“我也就這麽一說…”謝老師笑了笑:“主要江教授找我想讓我調節一下…”
“江教授怎麽知道的?”
江教授,江世雄,路川的老師…
“估計有人說的吧…”
但他身上有大導演的品質:酷愛裝逼,還有酷愛撕逼!
準確的說,喜歡上頭條出風頭。
而且很多時候,他不是為了自己的電影熱度,就是純純喜歡在人前裝逼,表示表示存在感!
常理推論,沈長林還有《大人物》這麽火熱,他應該不敢碰瓷吧?
想多了!
沈長林算個毛,疫情,我們的路川大導演都出來嗶嗶幾句,指導政府怎麽辦事。
人送外號路公知!
但他為什麽願意跳出來?
很簡單嘛,在沈長林橫空出世之前,圈中最出名的青年導演,除了寧昊,就是路川——內地第五位億元導演俱樂部成員!
現在,全是對沈長林的溢美之詞,他自然百般不爽。
但他也清楚,拚票房鐵定幹不過沈長林,那就酸幾句,過過嘴癮…
至於那句‘你猜’,根本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顯擺一下自己知道內情。
如果是以前,解釋這種可能還需要開個發布會,買通媒體啥的,現在,沈長林直接發微博:“一幫人有沒有腦子,你們都是知情者嗎?我要是這麽厲害,幹嘛做電影?我去做房地產,去做互聯網,不比電影賺的更多?而且,中影並不能代表什麽,寧昊的《無人區》到現在還沒有拿到放映許可,那電影是中影主控投資、製作!《大人物》中影隻投了10%不到。”
順便寫了關於《變形金剛3》延期上映的微博:
“《變形金剛3》的上映時間,日苯也是7月29號上映,推遲一個月而已,有什麽可吐槽的?是不讓你看了嗎?
全球哪個國家、地區,不保本土電影?
網絡時代了,能不能稍微動動手指頭搜索一下,再出來罵人?
但凡稍微了解下歐美國家電影發展曆史,你會發現他們自己也是有各種保護措施!
因為,相比較其他產品,電影贏者全拿的市場屬性表現的最明顯,經常一部電影獨領一整個檔期,以國產電影現有的產業格局來說,一旦解開限製,國產電影將會蕩然無存!
至於路川導演,我不認識這個人,沒打過交道,不過他既然點評了我,我還是回複一句:希望他以後不要提及我,我也不會提到他!江湖路遠,希望永不相見!”
其他的沒什麽,關鍵是最後的那句‘江湖路遠,希望永不相見’!
看似平淡的一句話,其實是在警告他‘不要蹭老子的熱度’…
這就很尷尬了,誰都知道路川出來裝逼,就是想站在前輩的角度指點一下沈長林,順便搏個版麵,然後沈長林直接甩一句‘老子跟你沒關係’…
太打臉了!
沈長林說到做到,之後《大人物》的采訪,禁止提問任何有關路川的新聞。
……
北電,大禮堂,沈長林坐在C位,跟師生做一些電影方麵的分享和交流。
也算榮歸故裏了!
榮譽牆新掛了一個沈長林的獎項:恭喜我校畢業生沈長林憑借《繡春刀》榮獲第47屆金馬獎最佳新人導演獎…
所以,還是得拿獎項,否則,不好上榜的!
交流,沒什麽可說的,也就聊創作感悟,鏡頭分析啥的…
沈長林既然敢來,就說明他已經提前做好了功課!
到了學生提問環節:
“師哥好,我想問一下,您是覺得電影票房更重要嘛?”
“得看什麽類型的電影,如果是商業片,那肯定要追求高票房…我這麽跟你說吧,理性的觀影環境下,口碑應該是票房的最強助推器,在電影宣發環節就有“打口碑”這一個常規動作!《失戀33天》宣發用到的就是口碑這招,很管用…”
“那如果是文藝片呢?比如說《鋼的琴》?”
“…《鋼的琴》已經是今年口碑最好的電影了!”
“那為什麽票房不佳?”
“應該是宣傳方麵的問題,幾乎沒什麽觀眾知道這部電影上映的消息!1”
勉強算是回答了…
然後,一個戴著眼鏡的男孩站了起來:“師哥,現在網上有一種聲音,說第六代導演拍的很多得國際獎項的電影,並不是出於社會責任感,而是為了獲獎的媚外?您覺得呢?”
沈長林愣了一下,然後才道:“…我可以告訴你,最開始他們肯定不是抱著媚外的心態,但後來的電影嘛,就不好說了!”
“你要這麽想,為什麽第六代導演們那麽熱衷於歐洲電影節,其實本質上是市場的使然。
第六代們在國際影展上展現高光的時候,恰逢中國電影市場不太景氣的時候。
那個時候他們的市場是哪兒呢?
國內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受過一定教育的觀眾,還有就是海外藝術院線。
所以他們拍出一部電影,最好的宣傳就是參加歐洲的電影節,因為電影節舉辦的時候,全世界的電影記者都回去報道,還有一大堆電影發行商去找電影,就算你一個獎不得也有被全世界電影媒體報道的機會,還有機會被外國片商看中可以賣電影版權。
如果得了獎,那就是一個免費的世界性宣傳,對電影的後續發行有巨大幫助。”
“那麽歐洲電影節的評斷標準,就是這些導演自己去參考的問題。看看那些年的電影,基本都有一定的創作邏輯,比如戛納要表達社會底層的痛苦,這就是社會責任,所以和媚外無關,是創作邏輯被國外引導。”
“一個導演自我表達,順便或恰巧得了獎,我覺得我們對創作自由要寬容,從動機去分析,不就是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走一人嗎?
好東西經得起時間考驗,媚外之人終將露出馬腳,不是嗎?比如說胡適之!”
“那你覺得真正的媚外是什麽類型?”
沈長林很想回一句:說到這個,我覺得我們可以討論一下《南京!南京!》,但想到了自己在微博上說過的話,還是改了說法:“我覺得可以討論一下《中國匣》,就是《雪花秘扇》導演王穎的作品…”
“咳咳,他是美國人!”
“哦,那就不算媚外,那叫政治正確!”
場下哄堂大笑——《中國匣》在北電蠻有名的,算是反麵教材,裏麵的政治隱喻玩的太Low,傻子都能看懂…
結束活動,沈長林準備離開,然後他的老師謝曉景攔住他:“你跟路川的矛盾,能和解嗎?”
“老師,你是知道我的,我一直為人和善,低調做人,總不能別人欺負到我頭上了,我還要好臉相迎?沒這個道理嘛!”
“我也就這麽一說…”謝老師笑了笑:“主要江教授找我想讓我調節一下…”
“江教授怎麽知道的?”
江教授,江世雄,路川的老師…
“估計有人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