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妮是第二次來長林公司。
上次沒有仔細參觀,這次,她要好好看看!
外界傳言長林最大的財富就是智囊團…
華語電影製作公司學習好萊塢,在好萊塢,一個故事創意出來以後,為了保證創作者不陷入盲目自信,往往會邀請來自各方的專業人士提供意見。
國內很多公司也搞這樣的模式。
但在沈長林看來,這種做法非常荒謬,很多意見小組的人完全不懂創作,更不能深刻理解故事,屬於無效反饋,更糟糕的是,他們意見會導致創作者失去激情。
沈長林組織了智囊團,每次有新的劇本了,智囊團就會聚到一起頭腦風暴,為作品出謀劃策。
智囊團提的意見,從來不是泛泛的感受,他們要為作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哪個角色性格有矛盾,哪個行為缺少動機,哪個場景缺少表現力等等。
當然啦,最終決定權交給沈長林…
一般劇本,他是不會過問的,除非是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另外,還有一個醜陋嬰兒試驗場…
其實就是孵化培育計劃,用以開展了獨立的實驗項目——一年二十個名額,成本基本都在300萬以下,主要來鼓勵新人創作影片,不用聽從公司任何人的建議。
為什麽是300萬以下?
因為,賣給電影頻道、視頻網站,300萬足夠回本!
逛了一圈,也沒發現什麽異常。
更沒有發生偶遇明星的事情。
幹脆跟著工作人員下喝咖啡去了!
咖啡廳,沈長林正在跟郭鬆薑聊事情。
郭鬆薑指著手上的文件:“電影票房吧最先爆料幽靈場…”
“微博已經沸騰了!”
沈長林拿起文件,翻閱一下,隨口道:“…我記得《太平輪》就已經出過幽靈場了…”
“但《太平輪》總票房太低,被人忽視了…”
當初《太平輪:彼岸》上映時候,一天770萬票房,基本都是淩晨場。
古時上朝點卯,《太平輪》的影迷可是比上朝還早,而且這種情況還持續了好幾天…
午夜場場均163人次,上座率百分之百,力壓無數新片大片,也因為其超可怕的午夜場上座率,《太平輪》贏得了《幽靈船》以及《夜場逆襲之王》的美譽…
但沒用,《太平輪:彼岸》攏共才五千多萬票房,發行公司帶了幾天,實在帶不動…
索性放棄了!
郭鬆薑接著道:“但這次《葉問3》有點明目張膽了…不僅刷午夜場,還把價格提高到了兩百多塊一張票!”
“…這宣發方果然夠膽!什麽來頭?”
“是一家以前搞p2p集資的資本公司,跟黃百銘買了《葉問3》的發行權…”
沈長林終於想起來了——這他媽不是影史有名的《葉問3》造假嘛!
三步:票房造假,拉高發行方股價,套現走人。
至於真正有多少人看電影,嗬嗬,股市套現了十幾億,你還會關心一部電影?
其實,嚴格意義上講,《葉問3》並不屬於8.3%換100%,而是注水刷成績,然後要金融…
8.3%換100%就是花費8.3%的資金(交5%的專項資金和3.3%的營業稅)製造100%的票房,“幽靈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
發行、放映都是你的,你想怎麽操作都行。
隻不過,從目前的“幽靈事件”來看,院線多選擇觀眾最少的早場和晚場來操作,在影院排片和購票係統上都能看到這個場次,但均為“售罄”,其實根本沒觀眾到場。
這種方式容易被觀眾發現破綻,一旦被截圖、拍照傳到網上,製片、發行、院線都很難自圓其說。
《葉問3》是實打實的自己掏錢買票房…
原時空,發行方仗著總局管不了金融,逼得總局找審計的去了!
審計部門介入…
嚴厲處罰!
不處罰不行啊,《葉問3》之後還準備如法炮製《大轟炸》呢…
沈長林翻看了一下文件,然後道:“上報給總局吧…就說數據異常,影響不好!”
“總局辦事效率…”
“放心吧,去年《捉妖記》鬧了一場,總局不是出台了《電影院票務係統(軟件)管理實施細則》嘛,我跟你說,《葉問3》純屬作死,正要殺個雞駭個猴呢!”
準確點講,《電影院票務係統(軟件)管理實施細則》針對的就是幽靈場,除了《捉妖記》還有《清風徐來》…
光線的新發明:包半場——製片、發行先悄悄把黃金場次中間的好位置買下來(實際沒有人看),但能製造出上座率高的假象!
老郭搖頭:“真要殺雞,也應該撿《功夫熊貓3》來殺!”
“《熊貓》也包場了?”
“你說呢?”
沈長林趕忙打開手機,好嘛,《功夫熊貓3》也開始注水了…
估計是想打破《大聖歸來》的票房紀錄!
沒什麽用,《瘋狂動物城》已經上映了!
原時空,《功夫熊貓3》注水問題也是《瘋狂動物城》的影迷爆料的…
雙方的粉絲大戰,各種撕逼!
什麽?
《瘋狂動物城》跟《功夫熊貓》有什麽可以撕逼?
這年頭,殺阡陌和重樓誰是魔界之主能撕起來…
萬物皆可撕嘛!
郭鬆薑接著問:“那我們要發公告嗎?”
“…公司就不用發了,我發個微博吧!”
沈長林打開微博,直接輸入:互聯網+電影+金融=()
“聊什麽呢?”
妮妮走過來。
“沒什麽,扯閑篇呢…”沈長林指了指老郭:“介紹一下,這是郭鬆薑,我們公司的業務經理…”
妮妮趕緊打招呼:“久仰大名!”
郭鬆薑很感興趣:“是嘛?外界有我的傳言?”
沈長林插話:“嗯,我也聽說過!”
“怎麽說的?”
“…說你一手挖掘了我,締造了長林影視…”
“扯淡,我要是有那本事,早就辭職創業去了!”
……
沈長林的微博並沒有指名道姓是哪部電影…
但上網衝浪的人都知道他指的是《葉問3》。
這片太有名了,首日就瘋狂注水。
底都被扒了,從2月底爆出“10億自保底”的消息開始,《葉問3》背後涉及投資方、上市公司、擔保機構和p2p眾籌等的龐雜棋局便浮出水麵。
正式上映後,網上隨即出現對其“買票房”的激烈質疑聲,異常選座截圖、手寫影票滿天飛…
業內知名的自媒體、公眾號“娛樂資本論”、“電影票房”、“晴天雨的2011”等紛紛發聲予以譴責。
但一直沒有業內權威人士站起來說情況…
沈長林是第一個!
很自然的,成了網友的發聲渠道…
即便他沒有回複網友,這也夠了!
很快的,這段話衝上了熱搜…
然後有網友找出了幾年前沈長林參加上影節講話的片段:‘互聯網+電影+金融…我感覺都不合法!’
總局反應很快,3月5號晚,電影局旗下的“中國電影報”官方帳號發布了《重磅|電影局就電影市場專項治理嚴正表明態度》矛頭直指《葉問3》…
‘為了維護電影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對采用違規手段獲取的票房,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係統及各票務平台將不予統計,不予承認,對已經計入平台的票房數據將予以剔除!’
沒錯,僅僅上映兩天,《葉問3》就成為第一部被電影局“不點名”嚴令喝止的影片…
上次沒有仔細參觀,這次,她要好好看看!
外界傳言長林最大的財富就是智囊團…
華語電影製作公司學習好萊塢,在好萊塢,一個故事創意出來以後,為了保證創作者不陷入盲目自信,往往會邀請來自各方的專業人士提供意見。
國內很多公司也搞這樣的模式。
但在沈長林看來,這種做法非常荒謬,很多意見小組的人完全不懂創作,更不能深刻理解故事,屬於無效反饋,更糟糕的是,他們意見會導致創作者失去激情。
沈長林組織了智囊團,每次有新的劇本了,智囊團就會聚到一起頭腦風暴,為作品出謀劃策。
智囊團提的意見,從來不是泛泛的感受,他們要為作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哪個角色性格有矛盾,哪個行為缺少動機,哪個場景缺少表現力等等。
當然啦,最終決定權交給沈長林…
一般劇本,他是不會過問的,除非是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另外,還有一個醜陋嬰兒試驗場…
其實就是孵化培育計劃,用以開展了獨立的實驗項目——一年二十個名額,成本基本都在300萬以下,主要來鼓勵新人創作影片,不用聽從公司任何人的建議。
為什麽是300萬以下?
因為,賣給電影頻道、視頻網站,300萬足夠回本!
逛了一圈,也沒發現什麽異常。
更沒有發生偶遇明星的事情。
幹脆跟著工作人員下喝咖啡去了!
咖啡廳,沈長林正在跟郭鬆薑聊事情。
郭鬆薑指著手上的文件:“電影票房吧最先爆料幽靈場…”
“微博已經沸騰了!”
沈長林拿起文件,翻閱一下,隨口道:“…我記得《太平輪》就已經出過幽靈場了…”
“但《太平輪》總票房太低,被人忽視了…”
當初《太平輪:彼岸》上映時候,一天770萬票房,基本都是淩晨場。
古時上朝點卯,《太平輪》的影迷可是比上朝還早,而且這種情況還持續了好幾天…
午夜場場均163人次,上座率百分之百,力壓無數新片大片,也因為其超可怕的午夜場上座率,《太平輪》贏得了《幽靈船》以及《夜場逆襲之王》的美譽…
但沒用,《太平輪:彼岸》攏共才五千多萬票房,發行公司帶了幾天,實在帶不動…
索性放棄了!
郭鬆薑接著道:“但這次《葉問3》有點明目張膽了…不僅刷午夜場,還把價格提高到了兩百多塊一張票!”
“…這宣發方果然夠膽!什麽來頭?”
“是一家以前搞p2p集資的資本公司,跟黃百銘買了《葉問3》的發行權…”
沈長林終於想起來了——這他媽不是影史有名的《葉問3》造假嘛!
三步:票房造假,拉高發行方股價,套現走人。
至於真正有多少人看電影,嗬嗬,股市套現了十幾億,你還會關心一部電影?
其實,嚴格意義上講,《葉問3》並不屬於8.3%換100%,而是注水刷成績,然後要金融…
8.3%換100%就是花費8.3%的資金(交5%的專項資金和3.3%的營業稅)製造100%的票房,“幽靈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
發行、放映都是你的,你想怎麽操作都行。
隻不過,從目前的“幽靈事件”來看,院線多選擇觀眾最少的早場和晚場來操作,在影院排片和購票係統上都能看到這個場次,但均為“售罄”,其實根本沒觀眾到場。
這種方式容易被觀眾發現破綻,一旦被截圖、拍照傳到網上,製片、發行、院線都很難自圓其說。
《葉問3》是實打實的自己掏錢買票房…
原時空,發行方仗著總局管不了金融,逼得總局找審計的去了!
審計部門介入…
嚴厲處罰!
不處罰不行啊,《葉問3》之後還準備如法炮製《大轟炸》呢…
沈長林翻看了一下文件,然後道:“上報給總局吧…就說數據異常,影響不好!”
“總局辦事效率…”
“放心吧,去年《捉妖記》鬧了一場,總局不是出台了《電影院票務係統(軟件)管理實施細則》嘛,我跟你說,《葉問3》純屬作死,正要殺個雞駭個猴呢!”
準確點講,《電影院票務係統(軟件)管理實施細則》針對的就是幽靈場,除了《捉妖記》還有《清風徐來》…
光線的新發明:包半場——製片、發行先悄悄把黃金場次中間的好位置買下來(實際沒有人看),但能製造出上座率高的假象!
老郭搖頭:“真要殺雞,也應該撿《功夫熊貓3》來殺!”
“《熊貓》也包場了?”
“你說呢?”
沈長林趕忙打開手機,好嘛,《功夫熊貓3》也開始注水了…
估計是想打破《大聖歸來》的票房紀錄!
沒什麽用,《瘋狂動物城》已經上映了!
原時空,《功夫熊貓3》注水問題也是《瘋狂動物城》的影迷爆料的…
雙方的粉絲大戰,各種撕逼!
什麽?
《瘋狂動物城》跟《功夫熊貓》有什麽可以撕逼?
這年頭,殺阡陌和重樓誰是魔界之主能撕起來…
萬物皆可撕嘛!
郭鬆薑接著問:“那我們要發公告嗎?”
“…公司就不用發了,我發個微博吧!”
沈長林打開微博,直接輸入:互聯網+電影+金融=()
“聊什麽呢?”
妮妮走過來。
“沒什麽,扯閑篇呢…”沈長林指了指老郭:“介紹一下,這是郭鬆薑,我們公司的業務經理…”
妮妮趕緊打招呼:“久仰大名!”
郭鬆薑很感興趣:“是嘛?外界有我的傳言?”
沈長林插話:“嗯,我也聽說過!”
“怎麽說的?”
“…說你一手挖掘了我,締造了長林影視…”
“扯淡,我要是有那本事,早就辭職創業去了!”
……
沈長林的微博並沒有指名道姓是哪部電影…
但上網衝浪的人都知道他指的是《葉問3》。
這片太有名了,首日就瘋狂注水。
底都被扒了,從2月底爆出“10億自保底”的消息開始,《葉問3》背後涉及投資方、上市公司、擔保機構和p2p眾籌等的龐雜棋局便浮出水麵。
正式上映後,網上隨即出現對其“買票房”的激烈質疑聲,異常選座截圖、手寫影票滿天飛…
業內知名的自媒體、公眾號“娛樂資本論”、“電影票房”、“晴天雨的2011”等紛紛發聲予以譴責。
但一直沒有業內權威人士站起來說情況…
沈長林是第一個!
很自然的,成了網友的發聲渠道…
即便他沒有回複網友,這也夠了!
很快的,這段話衝上了熱搜…
然後有網友找出了幾年前沈長林參加上影節講話的片段:‘互聯網+電影+金融…我感覺都不合法!’
總局反應很快,3月5號晚,電影局旗下的“中國電影報”官方帳號發布了《重磅|電影局就電影市場專項治理嚴正表明態度》矛頭直指《葉問3》…
‘為了維護電影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對采用違規手段獲取的票房,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係統及各票務平台將不予統計,不予承認,對已經計入平台的票房數據將予以剔除!’
沒錯,僅僅上映兩天,《葉問3》就成為第一部被電影局“不點名”嚴令喝止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