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薛宸的絹花鋪子送了好些時興的款式來府裏,薛宸給自己和薛繡留了兩隻,剩下的全都給靜姐兒、蘭姐兒、琴姐兒她們挑去了,想著好幾天沒見著薛繡了,便親自給她拿了過去,誰知道她竟不在家裏,問她的婢女隻說最近她挺忙,薛宸見不到她,就留下絹花,自己回來了。
蘭姐兒和琴姐兒今天又出門去,打扮的相當靚麗,薛宸也是聽門房說的,這兩天三小姐和四小姐出門很勤,每回都有不同府邸的人來接她們,薛宸擔心她們,便去找了蕭氏。
蕭氏從東府裏回來,坐在案前看著什麽,見薛宸進來,便對她招招手,說道:“宸姐兒來了,快過來,替我瞧瞧。”
薛宸過去之後,就看見蕭氏手邊放著幾個像是冰人館中的花名冊子,抬眼看了看她,問道:“太太在看什麽呀?”
這東西,薛宸是認得的,上一世她雖然沒有生孩子,可是宋安堂的幾個妾侍卻是生了的,她去世前兩年,還在給宋安堂的兩個庶子挑人家呢,所以,這冰人館的冊子她是見過的,蕭氏也不瞞她,說道:
“這是我讓人從冰人館中拿回來的,靜姐兒和蘭姐兒,琴姐兒,今年都十三,十四了,是該給她們挑個人家了。”
薛宸看著她,有些不解,若說她那這個冊子給魏芷蘭和魏芷琴挑,那薛宸還能想的明白,可靜姐兒是她的嫡親閨女,難道也從這裏麵挑嗎?
蕭氏似乎看出薛宸有疑問,說道:“你別怪我先給她們挑,這冰人館裏的人,都是些極為普通的人家,你是老爺的嫡長女,自然是不能從這裏麵挑選的。”
薛宸倒不是想說她不給自己先挑,而是覺得很奇怪,幹脆問道:“那靜姐兒呢?她也是太太的嫡親女兒,如何就能從這裏麵挑呢?”
蕭氏自嘲一笑,說道:“靜姐兒不能和你相比,她出生的時候,就給魏家的老夫人抱走,說是帶在身邊教養,養成了如今這綿軟的性子,若是給她挑個高門大戶的人家,將來她也撐不起那個家來,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就給她找個殷實人家,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也就得了。蘭姐兒和琴姐兒倒是會來事,可就是心眼子太多,若是也給她們挑高門,又怕今後攪得人家不安生,也挑這種殷實人家就得了。”
薛宸隨手翻看著這花名冊,覺得蕭氏的確是在為靜姐兒做準備,靜姐兒的性格若是進了高門,的確是會受委屈,想著親娘總是疼孩子的,處處都會替孩子想,薛宸想起自己的母親盧氏,心中感傷,將花名冊子合上,說道:
“既然要嫁殷實人家,那也太早了些,靜姐兒才十四呢。”
蕭氏看著冊子也繼續歎了口氣,說道:“唉,不怕你笑話,我是個沒用的人,從前在魏家沒能立足,讓靜姐兒的爹跟我那弟妹娘家外甥定下了婚約,那戶人家不是個懂規矩的,她那外甥小小年紀,就有了三房妾侍,庶長子都生下來了,靜姐兒那樣的脾性嫁過去還不得被他們生吞活剝了,所以,我就想趕緊給靜姐兒找個人家嫁了,省得還讓他們惦記著。”
這些事情,昨天薛宸已經從靜姐兒口中得知了,蕭氏並沒有對她隱瞞,顯然是當她自己人的,想著昨天那王嬸娘看自己那種審視貨物的目光,薛宸心裏也不痛快,說道:
“太太如何能為了那樣的人家,隨便找個人將靜姐兒嫁了呢?先不說您是縣主,靜姐兒的身份高貴,就算您不是縣主,但總是您的嫡親閨女,您嫁來了薛家,薛家總要護著你們娘兒,不管怎麽樣,我爹好歹還是個三品官,等過一年,讓他去給您求個誥命,那靜姐兒的身份就更加不同了,到時候再看看,定要挑個知禮識趣的人家,才不會委屈了靜姐兒呀。”
蕭氏真的沒想到會從一個繼女的口中聽到這番話,頓時覺得心中一暖,摟過了薛宸的肩頭,在她肩上拍了拍,由衷說道:“能嫁入薛家,是我和靜姐兒的福氣。”
薛宸又看了看那花名冊,這才想起來自己來的目的,對蕭氏說道:“哦,對了,最近蘭姐兒和琴姐兒出門出的琴,太太可知道她們是去哪裏?”
提起那兩個庶女,蕭氏又是愁眉苦臉的:“唉,她們呀!自從那日跟我去了元府之後,交際圈子就大了,原本姑娘們交往交往也沒什麽,前天李夫人就來跟我哭訴,說是蘭姐兒有意招惹她們家的哥兒,若是這哥兒一個也就罷了,可她們同時招惹,就愛看那些哥子們為了她們爭風吃醋,甚至還大打出手,李夫人的兒子就因為她們,被孫家的人給打傷了,這才來找我。”
薛宸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倒是沒想到魏芷蘭和魏芷琴竟是這樣的,平日裏隻覺得她們活潑熱情罷了。
見蕭氏為難,便說道:“既然出了這樣的事,那就該暫時將她們拘在家中,太太如何還讓她們日日出門去呢?”
“她們與人約好了,都是些官家小姐,若是失信,我怕傷了薛家的體麵,也不想將家裏的事情鬧到外麵去,叫人知曉。”薛宸總算知道靜姐兒的綿軟脾性從哪裏來的了。覺得這事兒不能放任,於是又對蕭氏說道:
“太太這事兒處理的不對。蘭姐兒和琴姐兒既然在外麵已經惹了是非,太太就不該讓她們再出去,這回隻是讓李公子傷了,下回呢?若是鬧出其他事來,豈不是更傷體麵?並且您這樣放任不管,也會讓李夫人覺得您不管教庶女,終究也是不好,會落人口實。”
蕭氏聽了薛宸的話,想了想,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點頭說道:“宸姐兒說的對。是我糊塗了。待她們今天回來,我便拘她們在府裏。”
薛宸搖搖頭,說道:“不是今天回來之後拘她們,而是現在就派人去將她們帶回來,她們是庶女,您是嫡母,您有義務管教她們,卻沒有義務給她們麵子,更何況,薛家麵子,不是靠那兩個庶女出去與人交際便有的。太太千萬不能糊塗,錯失了輕重。”
蕭氏看著薛宸,見她不是說笑,神情端正,說的在情在理,當即就喊了管家過來吩咐,讓帶著兩個婆子去孫家把三小姐和四小姐帶回來。
薛宸看著她的樣子,覺得蕭氏還不算無可救藥,最起碼能聽得進話,她管家的確是有些能力,隻不過在人情方麵,拿捏的不太準確,這樣子就和薛宸的母親盧氏一樣了,盧氏經商和管家有一套自己的手段,可就是在人情道理上,沒有人教她,性子不通透,這蕭氏就和盧氏是一樣的類型,是個做實事的人,卻不是個能權衡利弊的人,她和盧氏都太正直,全都有著天生的自卑感,對人對事,縮手縮腳,雖然她有身份,可是從小並不是在一個高高在上的環境中長大的,她習慣性退縮,不管閑事,不說閑話,不惹是非。
盧氏從前身邊沒有人提點,便隻能得過且過,如今蕭氏進門,薛宸怎麽著都要把這些道理說給她聽的,也算是對亡母的一些安慰吧。
蕭氏吩咐完管家之後,過來和薛宸誠懇的說道:“宸姐兒莫怪我,有些事我不太通透,你多與我說說,我一天學一樣,總有能學會的時候。”
薛宸對她笑了笑,說道:“太太快別折煞我,將來有什麽拿不定主意的事兒,都可以來問我,隻要是我知道的,一定會告訴太太。”
*******
從主院回去之後,就看見一隻信鴿停在了她的筆架上,正發出咕咕咕咕的聲音,看樣子,它應該沒來多久,因為籠子裏的水和食物都沒動過。
薛宸取下了它腿上的竹筒,將它捧著送入了籠子裏,讓它歇歇腳,自己就坐到了書案後頭,將信從竹筒中取出,展開閱讀。
自從那日石亭中的烏龍事件之後,他們就沒有見過麵,薛宸也覺得矛盾極了,既覺得丟人,又覺得該見個麵,好好的解釋一下,可始終沒有機會。她又不好意思開口讓婁慶雲晚上過來找她,而婁慶雲最近好像也很忙的樣子,信鴿原來都是傍晚時分飛來,可近來幾天,都是在酉時三刻到戌時一刻之間飛來,比從前晚了半個時辰。
婁慶雲在信中告訴薛宸他這幾天忙的原因,原來,皇上過兩天要他陪著一同去西山別宮中住幾日,這些天他都在北鎮撫司裏親自挑選隨駕人選,挑選出人之後,還要對他們進行訓練,再還要事先趕到別宮去提前布防什麽的,這些天忙的連飯都吃不上,有的時候就啃個饅頭對付對付。
薛宸看了他說的這些,心中竟然緩緩的升起一股子的心疼來。腦中想象著他吃不飽飯,還成天奔走的模樣,就覺得心裏堵得慌,連帶皇帝都開始埋怨起來,那麽多人可用,幹嘛非要婁慶雲跑前跑後的呀。
然後她意識到自己這種心理,又趕忙壓製下去,就這麽糾結了好長時間,才把回信寫好,送入了竹筒,將鴿子放了出去。
薛宸的絹花鋪子送了好些時興的款式來府裏,薛宸給自己和薛繡留了兩隻,剩下的全都給靜姐兒、蘭姐兒、琴姐兒她們挑去了,想著好幾天沒見著薛繡了,便親自給她拿了過去,誰知道她竟不在家裏,問她的婢女隻說最近她挺忙,薛宸見不到她,就留下絹花,自己回來了。
蘭姐兒和琴姐兒今天又出門去,打扮的相當靚麗,薛宸也是聽門房說的,這兩天三小姐和四小姐出門很勤,每回都有不同府邸的人來接她們,薛宸擔心她們,便去找了蕭氏。
蕭氏從東府裏回來,坐在案前看著什麽,見薛宸進來,便對她招招手,說道:“宸姐兒來了,快過來,替我瞧瞧。”
薛宸過去之後,就看見蕭氏手邊放著幾個像是冰人館中的花名冊子,抬眼看了看她,問道:“太太在看什麽呀?”
這東西,薛宸是認得的,上一世她雖然沒有生孩子,可是宋安堂的幾個妾侍卻是生了的,她去世前兩年,還在給宋安堂的兩個庶子挑人家呢,所以,這冰人館的冊子她是見過的,蕭氏也不瞞她,說道:
“這是我讓人從冰人館中拿回來的,靜姐兒和蘭姐兒,琴姐兒,今年都十三,十四了,是該給她們挑個人家了。”
薛宸看著她,有些不解,若說她那這個冊子給魏芷蘭和魏芷琴挑,那薛宸還能想的明白,可靜姐兒是她的嫡親閨女,難道也從這裏麵挑嗎?
蕭氏似乎看出薛宸有疑問,說道:“你別怪我先給她們挑,這冰人館裏的人,都是些極為普通的人家,你是老爺的嫡長女,自然是不能從這裏麵挑選的。”
薛宸倒不是想說她不給自己先挑,而是覺得很奇怪,幹脆問道:“那靜姐兒呢?她也是太太的嫡親女兒,如何就能從這裏麵挑呢?”
蕭氏自嘲一笑,說道:“靜姐兒不能和你相比,她出生的時候,就給魏家的老夫人抱走,說是帶在身邊教養,養成了如今這綿軟的性子,若是給她挑個高門大戶的人家,將來她也撐不起那個家來,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就給她找個殷實人家,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也就得了。蘭姐兒和琴姐兒倒是會來事,可就是心眼子太多,若是也給她們挑高門,又怕今後攪得人家不安生,也挑這種殷實人家就得了。”
薛宸隨手翻看著這花名冊,覺得蕭氏的確是在為靜姐兒做準備,靜姐兒的性格若是進了高門,的確是會受委屈,想著親娘總是疼孩子的,處處都會替孩子想,薛宸想起自己的母親盧氏,心中感傷,將花名冊子合上,說道:
“既然要嫁殷實人家,那也太早了些,靜姐兒才十四呢。”
蕭氏看著冊子也繼續歎了口氣,說道:“唉,不怕你笑話,我是個沒用的人,從前在魏家沒能立足,讓靜姐兒的爹跟我那弟妹娘家外甥定下了婚約,那戶人家不是個懂規矩的,她那外甥小小年紀,就有了三房妾侍,庶長子都生下來了,靜姐兒那樣的脾性嫁過去還不得被他們生吞活剝了,所以,我就想趕緊給靜姐兒找個人家嫁了,省得還讓他們惦記著。”
這些事情,昨天薛宸已經從靜姐兒口中得知了,蕭氏並沒有對她隱瞞,顯然是當她自己人的,想著昨天那王嬸娘看自己那種審視貨物的目光,薛宸心裏也不痛快,說道:
“太太如何能為了那樣的人家,隨便找個人將靜姐兒嫁了呢?先不說您是縣主,靜姐兒的身份高貴,就算您不是縣主,但總是您的嫡親閨女,您嫁來了薛家,薛家總要護著你們娘兒,不管怎麽樣,我爹好歹還是個三品官,等過一年,讓他去給您求個誥命,那靜姐兒的身份就更加不同了,到時候再看看,定要挑個知禮識趣的人家,才不會委屈了靜姐兒呀。”
蕭氏真的沒想到會從一個繼女的口中聽到這番話,頓時覺得心中一暖,摟過了薛宸的肩頭,在她肩上拍了拍,由衷說道:“能嫁入薛家,是我和靜姐兒的福氣。”
薛宸又看了看那花名冊,這才想起來自己來的目的,對蕭氏說道:“哦,對了,最近蘭姐兒和琴姐兒出門出的琴,太太可知道她們是去哪裏?”
提起那兩個庶女,蕭氏又是愁眉苦臉的:“唉,她們呀!自從那日跟我去了元府之後,交際圈子就大了,原本姑娘們交往交往也沒什麽,前天李夫人就來跟我哭訴,說是蘭姐兒有意招惹她們家的哥兒,若是這哥兒一個也就罷了,可她們同時招惹,就愛看那些哥子們為了她們爭風吃醋,甚至還大打出手,李夫人的兒子就因為她們,被孫家的人給打傷了,這才來找我。”
薛宸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倒是沒想到魏芷蘭和魏芷琴竟是這樣的,平日裏隻覺得她們活潑熱情罷了。
見蕭氏為難,便說道:“既然出了這樣的事,那就該暫時將她們拘在家中,太太如何還讓她們日日出門去呢?”
“她們與人約好了,都是些官家小姐,若是失信,我怕傷了薛家的體麵,也不想將家裏的事情鬧到外麵去,叫人知曉。”薛宸總算知道靜姐兒的綿軟脾性從哪裏來的了。覺得這事兒不能放任,於是又對蕭氏說道:
“太太這事兒處理的不對。蘭姐兒和琴姐兒既然在外麵已經惹了是非,太太就不該讓她們再出去,這回隻是讓李公子傷了,下回呢?若是鬧出其他事來,豈不是更傷體麵?並且您這樣放任不管,也會讓李夫人覺得您不管教庶女,終究也是不好,會落人口實。”
蕭氏聽了薛宸的話,想了想,也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點頭說道:“宸姐兒說的對。是我糊塗了。待她們今天回來,我便拘她們在府裏。”
薛宸搖搖頭,說道:“不是今天回來之後拘她們,而是現在就派人去將她們帶回來,她們是庶女,您是嫡母,您有義務管教她們,卻沒有義務給她們麵子,更何況,薛家麵子,不是靠那兩個庶女出去與人交際便有的。太太千萬不能糊塗,錯失了輕重。”
蕭氏看著薛宸,見她不是說笑,神情端正,說的在情在理,當即就喊了管家過來吩咐,讓帶著兩個婆子去孫家把三小姐和四小姐帶回來。
薛宸看著她的樣子,覺得蕭氏還不算無可救藥,最起碼能聽得進話,她管家的確是有些能力,隻不過在人情方麵,拿捏的不太準確,這樣子就和薛宸的母親盧氏一樣了,盧氏經商和管家有一套自己的手段,可就是在人情道理上,沒有人教她,性子不通透,這蕭氏就和盧氏是一樣的類型,是個做實事的人,卻不是個能權衡利弊的人,她和盧氏都太正直,全都有著天生的自卑感,對人對事,縮手縮腳,雖然她有身份,可是從小並不是在一個高高在上的環境中長大的,她習慣性退縮,不管閑事,不說閑話,不惹是非。
盧氏從前身邊沒有人提點,便隻能得過且過,如今蕭氏進門,薛宸怎麽著都要把這些道理說給她聽的,也算是對亡母的一些安慰吧。
蕭氏吩咐完管家之後,過來和薛宸誠懇的說道:“宸姐兒莫怪我,有些事我不太通透,你多與我說說,我一天學一樣,總有能學會的時候。”
薛宸對她笑了笑,說道:“太太快別折煞我,將來有什麽拿不定主意的事兒,都可以來問我,隻要是我知道的,一定會告訴太太。”
*******
從主院回去之後,就看見一隻信鴿停在了她的筆架上,正發出咕咕咕咕的聲音,看樣子,它應該沒來多久,因為籠子裏的水和食物都沒動過。
薛宸取下了它腿上的竹筒,將它捧著送入了籠子裏,讓它歇歇腳,自己就坐到了書案後頭,將信從竹筒中取出,展開閱讀。
自從那日石亭中的烏龍事件之後,他們就沒有見過麵,薛宸也覺得矛盾極了,既覺得丟人,又覺得該見個麵,好好的解釋一下,可始終沒有機會。她又不好意思開口讓婁慶雲晚上過來找她,而婁慶雲最近好像也很忙的樣子,信鴿原來都是傍晚時分飛來,可近來幾天,都是在酉時三刻到戌時一刻之間飛來,比從前晚了半個時辰。
婁慶雲在信中告訴薛宸他這幾天忙的原因,原來,皇上過兩天要他陪著一同去西山別宮中住幾日,這些天他都在北鎮撫司裏親自挑選隨駕人選,挑選出人之後,還要對他們進行訓練,再還要事先趕到別宮去提前布防什麽的,這些天忙的連飯都吃不上,有的時候就啃個饅頭對付對付。
薛宸看了他說的這些,心中竟然緩緩的升起一股子的心疼來。腦中想象著他吃不飽飯,還成天奔走的模樣,就覺得心裏堵得慌,連帶皇帝都開始埋怨起來,那麽多人可用,幹嘛非要婁慶雲跑前跑後的呀。
然後她意識到自己這種心理,又趕忙壓製下去,就這麽糾結了好長時間,才把回信寫好,送入了竹筒,將鴿子放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