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宋少揚和雲嵐兩人, 真是模範夫妻典範,兩他們二人從不吵架紅臉, 這個原因主要還是宋少揚是個‘老婆奴’,老婆的話他從不反駁;兩人夫妻生活和諧, 宋少揚不在家,雲嵐就打理家裏的一切,宋少揚回家後,他能幹的從不讓老婆動手,當然,兩人那點事更是和諧。
宋少揚有個兄弟和老婆吵架,就提他倆的名字, 女方就說, 你看你人家宋少揚,對媳婦多好多好,然後一一列舉宋少揚做的疼老婆事件;男方就說,你看弟媳婦雲嵐, 多賢惠, 丈夫不在家,自己照顧老人孩子,又一一訴說雲嵐的豐功偉績,最後是越吵越臭。
後來兩口子都偷偷來找宋少揚和雲嵐問哪裏出了問題,宋少揚和雲嵐隻能回答:兩口子之間能有什麽過去的事,回去好好反省自己做的事,看看哪裏不對, 好好和對方道歉,夫妻兩人之間就得寬容理解對方,有事多替對方考慮一下,哪有那麽多架可吵,有那時間還不如多親熱親熱,當然這話是宋少揚告訴兄弟的,因為這個,兩人也成就了一對好丈夫、好妻子,一個好家庭。
去年宋少揚就和同來的戰友退出了秘密部隊,新的一批隊員頂替了他們。由於宋少揚這批人近幾年多次給國家立了大功,上麵讓他們自主擇業,可以複原回地方當官,也可以回自己原來的部隊,還可以提出要求,上麵會考慮實際情況安排這批人。後來他們各自分到了不錯的職位,宋少揚選擇在北京某部隊擔任訓練精兵強兵,秦宇還是緊隨老大步伐,他堅信,跟著老大走,有肉吃,同樣有這想法的還有周祥。
這幾年周祥多次跟著宋少揚執行任務,也很佩服組長的臨危不懼和冷靜執著,忘了提了,那次宋少揚就是為了救他才受傷的,所以周祥也當了跟屁蟲,跟著老大步伐走。其實這幾年宋少揚經常帶戰友回家吃飯,戰友都知道他家有兩寶,一個就是雲嵐做的飯菜,那個當然就是四胞胎,周祥對嫂子做的飯菜可是一直念叨,沒事就跟著老大回家蹭飯吃,不是他一個人這樣做,很多光棍戰友都這樣,誰讓老大家飯菜好吃孩子可愛呢。
1985年,嵐雅服裝公司在北京成立裏分廠,由雲嵐的大姐負責,這兩年,楊家人做生意長了不少見識,已經不再是土的掉渣的鄉巴佬,每人都能獨擋一麵,就算是有什麽問題,可以直接問雲嵐,這都是大家養成的習慣。
此時嵐雅專賣店已經遍布全國各大城市,公司名氣傳遍全國各地,小雅阿姨就任公司老總,雲嵐依舊做個幕後策劃,雲嵐基本上就完全放手了,隻拿紅利不幹活。
公司還從美術學院招攬了一些搞服裝設計的學生,為公司也是為個人創造機會。嵐雅公司現在也是全國知名企業,那些美術生覺得在公司能一展所長也是件幸運的事。雲嵐又不是專業設計服裝,就算她會畫畫,也知道前景,可她誌不在此,覺得不如把機會留給更合適的人。
宋爸退休後也回到北京,享受起天倫之樂,沒事就看看孩子,逛逛公園,每天問候老爺子,和親家喝喝茶,和朋友下下棋,小日子過得那就一個字:爽!
忘了提的事,劉嬸和退伍的劉叔在j市生意做的不錯,已經由地攤混成大飯店了。部隊也給劉叔安排了份工作,隻是他是個悶罐子,不會說話,也不適應機關單位上那些應酬和耍心眼,幹了沒一個月就辭了,天一暖和,就跟劉嬸擺起地攤賣羊肉串,賺了錢冬天又開火鍋店,現在生意是紅紅火火,劉嬸一個勁給宋爸說雲嵐的好話,說多虧了雲嵐,她家如今才能過上好日子;還說宋家來j市時,就去她那裏吃飯,她還沒好好謝謝雲嵐呢。
楊家家裏親戚少牽連少,全家搬到北京來居住,宋少揚和雲嵐早就打聽著在附近買了幾處四合院等著把楊爸楊媽接來,連雲嵐的舅舅都讓楊媽說服,也搬到了北京開了門診。
而楊家村在楊爸和雲嵐的指引下也今非昔比,已經建立了蔬菜批發基地,附近很多村子都種植大棚蔬菜和瓜果,規模越來越大。當地政府看楊家村發展前景好還特意撥款修路,當然這也少不了雲嵐的那句‘要致富先修路’的話,恰好讓宋小叔聽到,他覺得這話很有道理,回去就開會研究修路問題了,所以在後來的幾年中j市是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個城市,宋小叔也得以升遷,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雲嵐的一句話。
自83年以後,國家經濟政策一年好過一年,這兩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開始了衣食住行方麵的追求。雲嵐就想悄悄引領宋家人向建材和地產進軍。
當然這事宋少揚也知道,不過他就是沒時間也不允許經商罷了。雲嵐就瞄上了宋少涵,他可是學經濟的,現在在政府部門上班真是大財小用了,雲嵐覺得宋少涵下海最合適,既有學識,也有能力,怎麽說他也在單位混了幾年,膽量肯定有的。
雲嵐就讓丈夫勸說小叔子下海,她想宋少涵要真是不願意,那她就把這塊大餡餅讓哥哥姐夫吞了,雖然不如宋家人直接參與好幹,可是有宋家這棵大樹,怎麽也不會遇到大問題。宋少揚在空間中的書上早已了解到後世房地產變化,覺得自家做了這行也算是對家裏的一種扶持,就答應讓弟弟打頭陣,做房產。
宋少涵雖然和可馨結了婚,也沒改變多大性子,他還是很活躍的那種人,一聽哥哥說讓他經商,嫂子出錢,頓時來了興趣,以他的性子能在單位熬幾年也算是不容易。就這樣,宋少涵被哥哥嫂子拐去下海當老總了,是勞心勞力的老總,後來他總算明白哥哥為啥讓他下海了,可是他還真感興趣,雖然累點,他還隻能感激哥哥,誰叫他哥哥總能知道他的弱點。
宋少涵做房產,楊二哥和大姐夫就就做建材,相互配合,再有宋家的庇護,一路順風順水地做成了龍頭企業。
四胞胎已經五歲了,宋少揚開始叫兒子練武,平時四胞胎都是一起行動,所以姐姐妹妹也加入了,宋少揚雖然心疼姐妹倆,可是想到書上那些花花公子什麽的,覺得女兒練練武也不是什麽壞事,到時候遇到心思不軌的壞小子,自己就能打發了,所以也教給了倆姑娘練武。
宋子琴長得像奶奶小時候,可也是個小美人兒,白嫩嫩的小臉,水盈盈的杏眼,圓潤潤的俏鼻,紅豔豔的小嘴,一開口叫奶奶,宋媽就趕緊問小寶貝怎麽了,怎麽說這個孫女最像宋媽,所以宋媽也最寵她。
宋子畫就像是媽媽的翻版,皮膚白的瑩透,那睫毛長得卷翹又纖長,眨起亮若星辰的大眼來撲閃撲閃的,像是蝴蝶剪影般靈動無比,軟嫩的聲音總像羽毛般刷過爸爸的心尖尖,生氣時小嘴一翹,能掛住把小油壺,讓宋少揚這爸爸心疼的不行,就趕緊給女兒做牛做馬,除了媳婦,他最喜歡小女兒了。
宋子棋和宋子書長得一模一樣,他倆就是父母的結合體,總的來說像爸爸多一些,隻是眼睛像媽媽,黑幽幽的亮眸透露著機敏和靈氣,高興時會幫爺爺搬著小馬紮去公園玩,不高興了就撇嘴扮鬼臉,比較得爺爺的喜歡,宋爸就和孫子講打仗的事情,聽得倆孫子整天拿著木槍玩打仗遊戲,一個是八路軍,一個是小日本,倆人都爭著做八路,開始因為這個還打架打得倆人都哭了,後來雲嵐教育倆人兄弟要相親相愛,不能打仗,每人做一次八路軍,輪著來就行,這才歇了倆人爭搶的心思,以後倆人也學聰明了,隻要分不過來的玩具,就每人玩一次,這樣媽媽就不會生氣了。
宋少揚經常告訴兒子他倆是家裏的小男子漢,遇到事情要堅強,不能哭,上學後還要保護姐姐妹妹,不能讓別人欺負她們,這是他倆的任務,要是誰欺負姐姐妹妹,咱就得欺負回去,讓一旁聽到這話的雲嵐哭笑不得。
就這樣,自從四胞胎孩子們一起上了軍區幼兒園,家裏的大人是清閑了發黴,可學校的老師就忙得不得閑。為啥,因為宋子琴和宋子畫這倆洋娃娃唄,小男孩都調皮好奇,還是軍區大院的一幫皮小子,看到這倆穿得美美的小公主,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
老師出去沒一會兒,一個穿著海軍服的小子跑到宋子琴麵前問:“你叫什麽?”說著就想去捏宋子琴小嫩臉。
宋子琴當然不可能等著被捏,一扭頭就躲開了。
海軍服小子的這一舉動可就像是捅了馬蜂窩一樣,倆弟弟看到有人欺負姐姐,想到爸爸的殷切囑咐,馬上跳出來撲倒想捏姐姐臉的小子,直接把那小子摁在地上胡亂捶了一頓,倆人對付一個,穩贏。老師還沒來,膽小的女生開始哭了,刹那間,教室裏混亂無比,隻有宋子畫和宋子琴十分淡定地看兄弟倆打架。
老師在室外就聽到教室裏孩子的哭聲,匆匆跑了進來,一看兄弟倆把一個孩子放倒捶哭,馬上過去拉開三人,“哎呀,真是小祖宗,我這就出去上個廁所,怎麽就打起來了?怎麽回事,說說。”
宋子棋說話清晰又有條理,“老師,他想捏我姐姐的臉,我爸爸說不能讓人欺負姐姐和妹妹,誰欺負就揍誰,我和弟弟就把他揍了。”宋子書也在一旁直點頭。要是宋少揚聽到兒子這樣和老師告狀,估計隻能先望天長歎,再教育兒子怎麽遮醜,你小子說的是沒錯,可是能不能別出賣你爸爸。
這是家長的通病,誰也不想讓孩子受欺負,一般哥倆在一個班裏,大人們肯定是叫大的護著小的,眼前這四個就是男孩護著女孩。老師也很理解家長的想法,可是也不會允許孩子打架,“好學生不能打架,這是第一次,就不叫你們的爸爸媽媽了,下次再犯,就把你們家長叫來。你捏女孩的臉也不對,下次不要這樣了,行了都回去坐好。”女老師威嚴地教訓這幫小子。
哥倆想起媽媽說過的話,上學要聽老師的,誰聽話,媽媽就會給他做好吃的,就乖乖回到座位上坐好。
海軍服小子也被老師拉起來檢查一番,小孩子沒有多大力氣,看著也沒什麽傷,就拍拍他的腦袋說:“好了,回去吧,下次不要欺負女孩子了,這樣做是不對的。”老師隻能先叫孩子辨別是非。
宋媽宋爸閑的發慌,孩子都去上學了,轉來轉去就覺得心裏空落落的,跟少了什麽似地,宋媽一個勁地嘮叨歎氣:“孩子走了,我怎麽就覺得家裏和少了不少人一樣,原來少揚和少涵都在外麵,我也沒這感覺,怎麽就是不知道幹什麽好呢?”
宋爸也回應:“今天倆小子不能和我去公園下棋了,我還覺得不得勁呢。”他也是覺得渾身無力。
他們都想去學校看看孩子,一下子少了四個孩子,尤其是宋媽,孩子是她帶大的,她最難受了,雲嵐就讓宋媽去找楊媽聊天解悶,讓宋爸趕緊去公園,這也就是第一天上學,時間長了,大人孩子就能適應了。
中午,雲嵐接孩子們回去吃飯,在回家路上孩子們就把今天的插曲告訴媽媽了,兄弟倆還覺得自己特英勇地保護了姐姐,得要獎賞,也不知道藏著掖著,雲嵐聽到孩子們的話是又氣又樂,樂的是孩子的爸爸被孩子們出賣給老師了,氣的是小孩子逞強好勇也不是好事,脾氣太衝動,老是先動手,那腦子是幹嘛用的,就告訴孩子們:“以後再有這樣的同學,你們先阻止他的動作,問問他想做什麽,要是他不是故意的,你們就不能和人打架,要是他故意惹事,你們也不要打架,去告訴老師好了。”其實雲嵐還有一句:要是非有找揍的,你們就把他揍服氣,以後他就會躲著你們了。不過孩子還太小,是非觀念還不強,好苗子不能種歪了,這話還是以後讓他們的爸爸告訴他們,自己還是保持慈母形象好了。
宋少揚有個兄弟和老婆吵架,就提他倆的名字, 女方就說, 你看你人家宋少揚,對媳婦多好多好,然後一一列舉宋少揚做的疼老婆事件;男方就說,你看弟媳婦雲嵐, 多賢惠, 丈夫不在家,自己照顧老人孩子,又一一訴說雲嵐的豐功偉績,最後是越吵越臭。
後來兩口子都偷偷來找宋少揚和雲嵐問哪裏出了問題,宋少揚和雲嵐隻能回答:兩口子之間能有什麽過去的事,回去好好反省自己做的事,看看哪裏不對, 好好和對方道歉,夫妻兩人之間就得寬容理解對方,有事多替對方考慮一下,哪有那麽多架可吵,有那時間還不如多親熱親熱,當然這話是宋少揚告訴兄弟的,因為這個,兩人也成就了一對好丈夫、好妻子,一個好家庭。
去年宋少揚就和同來的戰友退出了秘密部隊,新的一批隊員頂替了他們。由於宋少揚這批人近幾年多次給國家立了大功,上麵讓他們自主擇業,可以複原回地方當官,也可以回自己原來的部隊,還可以提出要求,上麵會考慮實際情況安排這批人。後來他們各自分到了不錯的職位,宋少揚選擇在北京某部隊擔任訓練精兵強兵,秦宇還是緊隨老大步伐,他堅信,跟著老大走,有肉吃,同樣有這想法的還有周祥。
這幾年周祥多次跟著宋少揚執行任務,也很佩服組長的臨危不懼和冷靜執著,忘了提了,那次宋少揚就是為了救他才受傷的,所以周祥也當了跟屁蟲,跟著老大步伐走。其實這幾年宋少揚經常帶戰友回家吃飯,戰友都知道他家有兩寶,一個就是雲嵐做的飯菜,那個當然就是四胞胎,周祥對嫂子做的飯菜可是一直念叨,沒事就跟著老大回家蹭飯吃,不是他一個人這樣做,很多光棍戰友都這樣,誰讓老大家飯菜好吃孩子可愛呢。
1985年,嵐雅服裝公司在北京成立裏分廠,由雲嵐的大姐負責,這兩年,楊家人做生意長了不少見識,已經不再是土的掉渣的鄉巴佬,每人都能獨擋一麵,就算是有什麽問題,可以直接問雲嵐,這都是大家養成的習慣。
此時嵐雅專賣店已經遍布全國各大城市,公司名氣傳遍全國各地,小雅阿姨就任公司老總,雲嵐依舊做個幕後策劃,雲嵐基本上就完全放手了,隻拿紅利不幹活。
公司還從美術學院招攬了一些搞服裝設計的學生,為公司也是為個人創造機會。嵐雅公司現在也是全國知名企業,那些美術生覺得在公司能一展所長也是件幸運的事。雲嵐又不是專業設計服裝,就算她會畫畫,也知道前景,可她誌不在此,覺得不如把機會留給更合適的人。
宋爸退休後也回到北京,享受起天倫之樂,沒事就看看孩子,逛逛公園,每天問候老爺子,和親家喝喝茶,和朋友下下棋,小日子過得那就一個字:爽!
忘了提的事,劉嬸和退伍的劉叔在j市生意做的不錯,已經由地攤混成大飯店了。部隊也給劉叔安排了份工作,隻是他是個悶罐子,不會說話,也不適應機關單位上那些應酬和耍心眼,幹了沒一個月就辭了,天一暖和,就跟劉嬸擺起地攤賣羊肉串,賺了錢冬天又開火鍋店,現在生意是紅紅火火,劉嬸一個勁給宋爸說雲嵐的好話,說多虧了雲嵐,她家如今才能過上好日子;還說宋家來j市時,就去她那裏吃飯,她還沒好好謝謝雲嵐呢。
楊家家裏親戚少牽連少,全家搬到北京來居住,宋少揚和雲嵐早就打聽著在附近買了幾處四合院等著把楊爸楊媽接來,連雲嵐的舅舅都讓楊媽說服,也搬到了北京開了門診。
而楊家村在楊爸和雲嵐的指引下也今非昔比,已經建立了蔬菜批發基地,附近很多村子都種植大棚蔬菜和瓜果,規模越來越大。當地政府看楊家村發展前景好還特意撥款修路,當然這也少不了雲嵐的那句‘要致富先修路’的話,恰好讓宋小叔聽到,他覺得這話很有道理,回去就開會研究修路問題了,所以在後來的幾年中j市是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個城市,宋小叔也得以升遷,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雲嵐的一句話。
自83年以後,國家經濟政策一年好過一年,這兩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開始了衣食住行方麵的追求。雲嵐就想悄悄引領宋家人向建材和地產進軍。
當然這事宋少揚也知道,不過他就是沒時間也不允許經商罷了。雲嵐就瞄上了宋少涵,他可是學經濟的,現在在政府部門上班真是大財小用了,雲嵐覺得宋少涵下海最合適,既有學識,也有能力,怎麽說他也在單位混了幾年,膽量肯定有的。
雲嵐就讓丈夫勸說小叔子下海,她想宋少涵要真是不願意,那她就把這塊大餡餅讓哥哥姐夫吞了,雖然不如宋家人直接參與好幹,可是有宋家這棵大樹,怎麽也不會遇到大問題。宋少揚在空間中的書上早已了解到後世房地產變化,覺得自家做了這行也算是對家裏的一種扶持,就答應讓弟弟打頭陣,做房產。
宋少涵雖然和可馨結了婚,也沒改變多大性子,他還是很活躍的那種人,一聽哥哥說讓他經商,嫂子出錢,頓時來了興趣,以他的性子能在單位熬幾年也算是不容易。就這樣,宋少涵被哥哥嫂子拐去下海當老總了,是勞心勞力的老總,後來他總算明白哥哥為啥讓他下海了,可是他還真感興趣,雖然累點,他還隻能感激哥哥,誰叫他哥哥總能知道他的弱點。
宋少涵做房產,楊二哥和大姐夫就就做建材,相互配合,再有宋家的庇護,一路順風順水地做成了龍頭企業。
四胞胎已經五歲了,宋少揚開始叫兒子練武,平時四胞胎都是一起行動,所以姐姐妹妹也加入了,宋少揚雖然心疼姐妹倆,可是想到書上那些花花公子什麽的,覺得女兒練練武也不是什麽壞事,到時候遇到心思不軌的壞小子,自己就能打發了,所以也教給了倆姑娘練武。
宋子琴長得像奶奶小時候,可也是個小美人兒,白嫩嫩的小臉,水盈盈的杏眼,圓潤潤的俏鼻,紅豔豔的小嘴,一開口叫奶奶,宋媽就趕緊問小寶貝怎麽了,怎麽說這個孫女最像宋媽,所以宋媽也最寵她。
宋子畫就像是媽媽的翻版,皮膚白的瑩透,那睫毛長得卷翹又纖長,眨起亮若星辰的大眼來撲閃撲閃的,像是蝴蝶剪影般靈動無比,軟嫩的聲音總像羽毛般刷過爸爸的心尖尖,生氣時小嘴一翹,能掛住把小油壺,讓宋少揚這爸爸心疼的不行,就趕緊給女兒做牛做馬,除了媳婦,他最喜歡小女兒了。
宋子棋和宋子書長得一模一樣,他倆就是父母的結合體,總的來說像爸爸多一些,隻是眼睛像媽媽,黑幽幽的亮眸透露著機敏和靈氣,高興時會幫爺爺搬著小馬紮去公園玩,不高興了就撇嘴扮鬼臉,比較得爺爺的喜歡,宋爸就和孫子講打仗的事情,聽得倆孫子整天拿著木槍玩打仗遊戲,一個是八路軍,一個是小日本,倆人都爭著做八路,開始因為這個還打架打得倆人都哭了,後來雲嵐教育倆人兄弟要相親相愛,不能打仗,每人做一次八路軍,輪著來就行,這才歇了倆人爭搶的心思,以後倆人也學聰明了,隻要分不過來的玩具,就每人玩一次,這樣媽媽就不會生氣了。
宋少揚經常告訴兒子他倆是家裏的小男子漢,遇到事情要堅強,不能哭,上學後還要保護姐姐妹妹,不能讓別人欺負她們,這是他倆的任務,要是誰欺負姐姐妹妹,咱就得欺負回去,讓一旁聽到這話的雲嵐哭笑不得。
就這樣,自從四胞胎孩子們一起上了軍區幼兒園,家裏的大人是清閑了發黴,可學校的老師就忙得不得閑。為啥,因為宋子琴和宋子畫這倆洋娃娃唄,小男孩都調皮好奇,還是軍區大院的一幫皮小子,看到這倆穿得美美的小公主,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
老師出去沒一會兒,一個穿著海軍服的小子跑到宋子琴麵前問:“你叫什麽?”說著就想去捏宋子琴小嫩臉。
宋子琴當然不可能等著被捏,一扭頭就躲開了。
海軍服小子的這一舉動可就像是捅了馬蜂窩一樣,倆弟弟看到有人欺負姐姐,想到爸爸的殷切囑咐,馬上跳出來撲倒想捏姐姐臉的小子,直接把那小子摁在地上胡亂捶了一頓,倆人對付一個,穩贏。老師還沒來,膽小的女生開始哭了,刹那間,教室裏混亂無比,隻有宋子畫和宋子琴十分淡定地看兄弟倆打架。
老師在室外就聽到教室裏孩子的哭聲,匆匆跑了進來,一看兄弟倆把一個孩子放倒捶哭,馬上過去拉開三人,“哎呀,真是小祖宗,我這就出去上個廁所,怎麽就打起來了?怎麽回事,說說。”
宋子棋說話清晰又有條理,“老師,他想捏我姐姐的臉,我爸爸說不能讓人欺負姐姐和妹妹,誰欺負就揍誰,我和弟弟就把他揍了。”宋子書也在一旁直點頭。要是宋少揚聽到兒子這樣和老師告狀,估計隻能先望天長歎,再教育兒子怎麽遮醜,你小子說的是沒錯,可是能不能別出賣你爸爸。
這是家長的通病,誰也不想讓孩子受欺負,一般哥倆在一個班裏,大人們肯定是叫大的護著小的,眼前這四個就是男孩護著女孩。老師也很理解家長的想法,可是也不會允許孩子打架,“好學生不能打架,這是第一次,就不叫你們的爸爸媽媽了,下次再犯,就把你們家長叫來。你捏女孩的臉也不對,下次不要這樣了,行了都回去坐好。”女老師威嚴地教訓這幫小子。
哥倆想起媽媽說過的話,上學要聽老師的,誰聽話,媽媽就會給他做好吃的,就乖乖回到座位上坐好。
海軍服小子也被老師拉起來檢查一番,小孩子沒有多大力氣,看著也沒什麽傷,就拍拍他的腦袋說:“好了,回去吧,下次不要欺負女孩子了,這樣做是不對的。”老師隻能先叫孩子辨別是非。
宋媽宋爸閑的發慌,孩子都去上學了,轉來轉去就覺得心裏空落落的,跟少了什麽似地,宋媽一個勁地嘮叨歎氣:“孩子走了,我怎麽就覺得家裏和少了不少人一樣,原來少揚和少涵都在外麵,我也沒這感覺,怎麽就是不知道幹什麽好呢?”
宋爸也回應:“今天倆小子不能和我去公園下棋了,我還覺得不得勁呢。”他也是覺得渾身無力。
他們都想去學校看看孩子,一下子少了四個孩子,尤其是宋媽,孩子是她帶大的,她最難受了,雲嵐就讓宋媽去找楊媽聊天解悶,讓宋爸趕緊去公園,這也就是第一天上學,時間長了,大人孩子就能適應了。
中午,雲嵐接孩子們回去吃飯,在回家路上孩子們就把今天的插曲告訴媽媽了,兄弟倆還覺得自己特英勇地保護了姐姐,得要獎賞,也不知道藏著掖著,雲嵐聽到孩子們的話是又氣又樂,樂的是孩子的爸爸被孩子們出賣給老師了,氣的是小孩子逞強好勇也不是好事,脾氣太衝動,老是先動手,那腦子是幹嘛用的,就告訴孩子們:“以後再有這樣的同學,你們先阻止他的動作,問問他想做什麽,要是他不是故意的,你們就不能和人打架,要是他故意惹事,你們也不要打架,去告訴老師好了。”其實雲嵐還有一句:要是非有找揍的,你們就把他揍服氣,以後他就會躲著你們了。不過孩子還太小,是非觀念還不強,好苗子不能種歪了,這話還是以後讓他們的爸爸告訴他們,自己還是保持慈母形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