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橫死,一屍兩命。可恨,可悲,也可憐,可歎。這個自作聰明的女人,一手將自己送上了死路。如果讓她與肚裏的孩子活著,無疑是楊家莫大的恥辱,所以她必須死。


    楊烈未必真的就瘋了。自與李氏勾搭成奸致其有了身孕,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可謂飽受煎熬。李氏一死便死無對證,原本對他有利無弊。無奈這是個被慣壞了的可憐孩子,非但沒修煉到那個火候,緊繃的心弦反而因此驟然斷裂,言行舉止難免隨著心緒的崩潰而失控。


    隻要楊烈當時稍一冷靜,就應該知道,沒有反應就是最好的反應,但他偏偏說了許多“莫名其妙的瘋話”,老爺子對此必定也是始料未及。所謂的瘋話,恐怕一字不假。俗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也說虎毒不食子,所以楊烈隻能是“瘋了”。濟仁堂郎中的專業診斷,便是對此最好的佐證。


    李氏溺亡的時間,也頗為耐人尋味。晚飯過後已近掌燈時分,天色昏暗,正是楊家眾多仆婢即將結束一天的勞碌、精神上最為鬆懈的時候。但是眾目睽睽,豈能都對李氏跌入水池視而不見?是否真屬溺亡,更是值得推敲。


    老爺子將楊照支開,張雨及張家鄉鄰人等都是他不在場的有力證人。萬一出了紕漏,不至於把楊照牽連進去。


    精心策劃,幹淨利索。太狠了!


    張雨與楊照各懷心思,暗自思索,二人一時默然。


    隻聽楊貴繼續說道:“表少爺,老爺還吩咐,請你務必陪同二少爺回去一趟。”


    張雨真心不願摻和楊家的齷蹉家事,理由就是現成的:“貴叔,我畢竟是個外人,陪表兄回去也幫不上什麽忙,何況這幾****自家的瑣事才剛理清頭緒。你看是不是向舅父稟明……?”


    楊貴搖頭道:“表少爺,老爺再三囑咐我了,你家屋舍田地仍可托人照管,一應開銷都由楊家承擔,什麽都不會耽誤。老爺之所以請你回去,一是可以幫二少爺多出一出主意,必要之時可以為二少爺做個見證。二是前日有一位自稱寓居縣衙的王先生到訪,請你明日一早去河灘一會。”


    楊照不禁訝異的望向張雨:王先生?莫非就是他說的那個精於廚藝的釣翁?既是寓居在縣衙,想必與縣令大人交情匪淺。……父親真是一片苦心啊!


    “好吧!”張雨假作無從推諉,順勢應承下來。陡然問道:“貴叔,第一個發現舅姨娘落水溺亡的人,必定是你吧?”


    楊貴眼中登時掠過一絲慌亂,愕然問道:“你……你怎麽知道?!”


    張雨淡淡一笑:“我隨便猜的。——表兄,那便還是有勞你將這裏的瑣事交代清楚,我們也好盡早趕回去。”


    二人這幾日本來就是在磨洋工,委實沒什麽好交代的。有銀錢開路,受托的張家鄉鄰更是人人奮勇。不過頓飯功夫,三人便一同動身,一路無話。


    老爺子本已年邁,一夜之間遭逢愛妾橫死、嫡長子發瘋的大變,“哀傷憂急”之下,順理成章的病倒了。楊烈足足鬧騰了一宿,直到今日上午被強行灌下安神的湯藥,才沉沉睡去。睡醒之後神智是否會恢複正常,猶自不得而知。


    楊照的庶子身份,原本令他地位尷尬,如今儼然成了楊家的主心骨與實際掌舵人。楊府眾多仆婢的目光中明顯對他多了幾分恭謹,而楊照待人則愈發謙和。


    張雨深知,楊宏老謀深算,楊照精明幹練。請他回來,隻不過是以防萬一。是以此番去而複返,什麽都不問,什麽都不說。


    都說人命關天,哪家死了人都不是小事。楊照一進門便與老爺子計議了近一個時辰,爾後風風火火的忙活起來。直到掌燈時分,才來找尋張雨:“表弟,聽說大哥醒了,隨我一同去看看他?”


    楊烈頭發散亂、目光呆滯的蜷縮在床角,對楊照與張雨的到來視而不見,妻子陳氏陪坐在旁,一臉愁苦的默默垂淚。昨夜老爺子安排了幾名健仆輪流看守,布團與繩索赫然在目,顯見隻要楊烈再度鬧騰或是胡言亂語,看守的健仆便會立刻動手用強將他製住。


    李氏已然命歸黃泉,楊烈這貨本就是個混吃等死的主,受了這番巨大的刺激,不瘋也廢了。不知為何,張雨心中唯有無盡的唏噓,竟無絲毫複仇的快意。殺人不過頭點地,還要怎麽樣呢?


    二人都想開口勸慰幾句,卻因話題太過敏感,不知該從何勸起。楊照低聲吩咐幾名健仆好生看守照料,向嫂子陳氏告辭出來,將張雨邀到了自己房中。徑直問道:“阿雨,依你之見,三姨娘的喪事該當怎生操辦為好?”


    這個年代妾室的地位本就十分低下,加之李氏未曾育有子女,那就更是如此。魏國曹彰曾有“愛妾換馬”之舉,一度被傳為風流佳話,侍妾地位之低賤,由此可見一斑。楊照絕非不懂,而是略有做賊心虛之嫌心神不定,才會有此一問。


    若是逾規操辦,豈不是提前坐實了日後無法阻絕的流言?張雨言簡意賅的道:“依據常禮葬之即可。”


    楊照點了點頭,又皺眉問道:“那……要不要報官呢?”


    楊照之所以有報官的念頭,無非是想主動為楊家撇清,對李氏娘家有個正式的交代,也能剪斷鄉間鄰裏不少好事之人的舌頭。


    張雨敏銳的意識到,既然楊照敢於這麽做,那就說明李氏並無致命的外傷,縣衙仵作驗屍的關口是肯定過得去的。


    斟酌道:“是否報官,有利有弊。俗話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所謂民不舉、官不究,自古皆然。表兄,我建議你還是問一問舅姨娘娘家人的意思。這年頭誰敢保證沒個三病兩痛或是意外之災?詳細說明利弊,適當許以銀錢安撫。如若不成,他們想報官就任他們去報官好了。隻是天氣漸熱,屍身易腐,死者為大,最好是盡早入土為安。”


    李氏若是出身於高門大戶人家,也不會年紀輕輕的嫁與一個半百老頭為妾了。應付李氏的娘家人,顯然對楊家沒有太大壓力。李氏畢竟是橫死,最怕的是夜長夢多、久拖生變,必須從速下葬、息事寧人才是真的。


    楊照長歎了一口氣,不置可否的道:“我們都忙了一天了,想必你也累了,早點歇息吧!”


    次日一早,張雨如約來到與王躍偶遇的那片河灘,遠遠望見王躍業已頭戴竹笠、手持釣竿安坐垂釣了。


    張雨自行在他身旁席地而坐,歎道:“大叔真是守信之人!”


    王躍嗬嗬一笑:“公子不也是麽?早兩****去楊家尋你,聽說楊家不僅將你的家產如數贈還,還助你回家安頓,足見你那位舅父待你已是十分仁義了。”


    張雨輕鬆笑道:“大叔,你今日約我前來,應該不是為了誇讚我舅父仁義的吧?”


    王躍佯怒道:“你這小子!好好一句話在你口中說出來,怎地讓人聽著那麽別扭?罷了,罷了!我與你直說了吧!你托我在縣衙所謀職事,已經有了著落。不過有個條件,我有一事想聽一聽你的看法,不可隨口敷衍了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世非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泰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泰戈並收藏一世非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