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小河邊,河水潺潺,奔流不息,向東流去。
梅玉書就這麽坐在碼頭邊,洗完的碗筷整齊的碼放在一旁,他抬頭看著明晰的月亮,臉上滿是愁容。
“小書哥。”
媳婦兒的聲音從背後響了起來,然後徑直坐在了他的身旁。
“咦,你怎麽來了,外麵涼,快回家。”梅玉書強打起精神關切的說道。
靜兒沒有回家,隻是伸手挽住了梅玉書的胳膊輕聲道:“小書哥,我跟爹爹說過了,同意你去從軍。”
梅玉書一愣:“為什麽?”
“咱們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總不能被蠻子糟蹋了我們的新家。”靜兒眼眶微微濕潤的摟緊了懷裏的胳膊。
“你不怕我回不來嗎?”梅玉書嘴角一翹。
“怕啊!但是那麽多人都義無反顧的去了,我的男人不能比別人差!”靜兒撅了噘嘴。
梅玉書心頭一緊,伸手將靜兒整個攬進懷裏:“放心吧,肯定能回來的,我要給咱們的兒子做個好榜樣!”
懷裏的媳婦兒點了點頭,將頭深深的埋進了丈夫的懷抱裏。
小兩口就這麽坐在月光下,看著那流水東去。
夜深了,靜兒先去哄孩子睡覺,梅玉書則被他爹叫到了一旁。
“你就放心的去吧,我和你娘的身子骨還忙的動,家裏你不要擔心。別聽你娘嘮嘮叨叨的,她懂個什麽。”在地裏勞作了一輩子的老人輕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沒有說太多的言語,卻給了兒子無盡的支持。
梅玉書不言不語,隻是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給父親重重的磕了一個頭。
第二天一早,整個村子都熱鬧了起來,所有的男丁都聚集在了村東頭,足足有數百人。
隻因為一件事,官府又來村頭貼了征兵的告示,所有人都在討論著要不要去投軍。
梅玉書的身影很快也出現在了村頭,奮力的擠到人群前看著告示,周圍都是鄉親們嘰嘰喳喳的聲音。
“看樣子真的是戰事緊張了,告示一個接著一個,這得打成什麽樣子。”
“你管這麽多幹嘛,到底去不去啊?”
“想去又不能去啊,放不下家裏的老爹。”
“你呢?”
“唉,不知道呢,看看大夥怎麽說吧。”
梅玉書看完告示,又瞅了瞅周圍熙熙攘攘的人群,咬了咬牙,爬上了前方的一張木桌上,大喊道:“大家靜一靜,靜一靜!”
和梅玉書最為要好的幾名男子也幫著吆喝起來:“都別吵了,玉書哥有話說!”
因為梅玉書會讀書識字,所以在鄉親們當中有點威望,很快場麵就安靜了下來。
梅玉書站的高高的,大聲道:“鄉親們!你們看到了嗎?那朔風城已經死了那麽多北涼邊軍,我們還要窩窩囊囊的呆在家裏嗎?我們要去投軍!殺蠻子!”
全場寂靜無聲,很快角落裏傳來了一道聲音:“我們隻是農民,哪打得過燕戎蠻子啊。”
這道聲音引起了不少人的附和。
“說得好!”梅玉書沒有急眼,而是豎起了大拇指:“我們是農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告訴我,農民最重要的是什麽!”
“土地!糧食!”
“對!沒有土地沒有糧食,我們算個屁的農民!我們連乞丐都不如!”梅玉書朗聲道:“我們今天種的地是哪來的?是北涼官府分給我們的,我們吃的用的住的,都是涼幽兩地的老百姓從牙縫裏擠出來留給我們的!你們說對不對?”
不少百姓都點頭承認,當初逃難到朔州時哪還有東西吃啊,所有的東西都是北涼官府提供的,沒有北涼官府他們早就餓死了。
梅玉書伸手指向朔風城的方向:“誰生下來就會打仗?誰想拋妻棄子的去戰場上玩命!那些戰死在朔風城頭的北涼邊軍是為誰死的?回答我!”
眾人麵麵相覷,他們突然意識到一件事,大部分北涼邊軍將士的家人可都不在朔州境內。
“他們是為我們死的!”梅玉書怒喝道:“我們的腳下是我們自己的土地,地裏種的是自家的糧食,而為這些土地而死的是那些涼幽兩地的邊軍!我們在幹嘛?我們就站在這裏嘰嘰喳喳?互相推諉?”
所有人的眼眶瞬間濕潤。
梅玉書伸手在空中比劃著:“等燕戎蠻子踏破了朔風城,來到這。會奪我們的田地,搶我們的糧食,殺我們的妻兒!難道我們到那個時候還要跟他們說,別殺我,我們隻是個種地的嗎!”
梅玉書的聲聲怒喝傳進了每一個人的耳朵裏,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場仗是替他們自己打的。
“北涼,不單單是他們的北涼,也是我們大家的北涼!”梅玉書指著腳下的土地喝道:“拿起鐮刀,拿起鋤頭,去保衛我們自己的土地。不要再思前顧後!不要再擔心這擔心那!難道那你們還沒有過夠食不果腹的日子嗎?還沒有過夠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嗎!你們就不怕燕戎的馬刀砍在妻兒的頭顱上嗎!”
全場肅穆,所有人都滿臉凝重的看著舉拳高呼的梅玉書。
“呼!”梅玉書深呼了一口氣,怒喝道:“可有人願隨我前往朔風城!”
沒有人說話,或許大家都還在猶豫。
突然,在站的最遠的地方響起了一道脆生生的聲音:“我去!”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了過去,他們看到是一個隻有半人高的小男孩正麵色漲紅的揮舞著拳頭。
“哈哈哈!”梅玉書突然仰頭大笑:“沒想到我梅家村幾百條漢子,個個都是站著撒尿的,關鍵時刻卻沒有一個七八歲的孩童有血性!”
那自嘲的笑聲久久不絕。
“我再問一遍!可有人願隨我前往朔風城!”梅玉書朗聲喝道。
“梅家村梅二牛!願往朔風城!”
“梅家村梅生生,願往朔風城!”
“原蒼青道人士,青州李可,願往朔風城!”
“原陵州人士,下馬縣陳大壯,願往朔風城!”
……
滿場數百位來自中原大地的漢子,一聲聲願往。
“諸位!”梅玉書眼眶微紅,看向眾人猛地抱拳:“隨我投軍!赴沙場!”
景泰四年秋,朔州內地,處處可見從軍之人!處處可見豪情之男兒!
梅玉書就這麽坐在碼頭邊,洗完的碗筷整齊的碼放在一旁,他抬頭看著明晰的月亮,臉上滿是愁容。
“小書哥。”
媳婦兒的聲音從背後響了起來,然後徑直坐在了他的身旁。
“咦,你怎麽來了,外麵涼,快回家。”梅玉書強打起精神關切的說道。
靜兒沒有回家,隻是伸手挽住了梅玉書的胳膊輕聲道:“小書哥,我跟爹爹說過了,同意你去從軍。”
梅玉書一愣:“為什麽?”
“咱們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總不能被蠻子糟蹋了我們的新家。”靜兒眼眶微微濕潤的摟緊了懷裏的胳膊。
“你不怕我回不來嗎?”梅玉書嘴角一翹。
“怕啊!但是那麽多人都義無反顧的去了,我的男人不能比別人差!”靜兒撅了噘嘴。
梅玉書心頭一緊,伸手將靜兒整個攬進懷裏:“放心吧,肯定能回來的,我要給咱們的兒子做個好榜樣!”
懷裏的媳婦兒點了點頭,將頭深深的埋進了丈夫的懷抱裏。
小兩口就這麽坐在月光下,看著那流水東去。
夜深了,靜兒先去哄孩子睡覺,梅玉書則被他爹叫到了一旁。
“你就放心的去吧,我和你娘的身子骨還忙的動,家裏你不要擔心。別聽你娘嘮嘮叨叨的,她懂個什麽。”在地裏勞作了一輩子的老人輕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沒有說太多的言語,卻給了兒子無盡的支持。
梅玉書不言不語,隻是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給父親重重的磕了一個頭。
第二天一早,整個村子都熱鬧了起來,所有的男丁都聚集在了村東頭,足足有數百人。
隻因為一件事,官府又來村頭貼了征兵的告示,所有人都在討論著要不要去投軍。
梅玉書的身影很快也出現在了村頭,奮力的擠到人群前看著告示,周圍都是鄉親們嘰嘰喳喳的聲音。
“看樣子真的是戰事緊張了,告示一個接著一個,這得打成什麽樣子。”
“你管這麽多幹嘛,到底去不去啊?”
“想去又不能去啊,放不下家裏的老爹。”
“你呢?”
“唉,不知道呢,看看大夥怎麽說吧。”
梅玉書看完告示,又瞅了瞅周圍熙熙攘攘的人群,咬了咬牙,爬上了前方的一張木桌上,大喊道:“大家靜一靜,靜一靜!”
和梅玉書最為要好的幾名男子也幫著吆喝起來:“都別吵了,玉書哥有話說!”
因為梅玉書會讀書識字,所以在鄉親們當中有點威望,很快場麵就安靜了下來。
梅玉書站的高高的,大聲道:“鄉親們!你們看到了嗎?那朔風城已經死了那麽多北涼邊軍,我們還要窩窩囊囊的呆在家裏嗎?我們要去投軍!殺蠻子!”
全場寂靜無聲,很快角落裏傳來了一道聲音:“我們隻是農民,哪打得過燕戎蠻子啊。”
這道聲音引起了不少人的附和。
“說得好!”梅玉書沒有急眼,而是豎起了大拇指:“我們是農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告訴我,農民最重要的是什麽!”
“土地!糧食!”
“對!沒有土地沒有糧食,我們算個屁的農民!我們連乞丐都不如!”梅玉書朗聲道:“我們今天種的地是哪來的?是北涼官府分給我們的,我們吃的用的住的,都是涼幽兩地的老百姓從牙縫裏擠出來留給我們的!你們說對不對?”
不少百姓都點頭承認,當初逃難到朔州時哪還有東西吃啊,所有的東西都是北涼官府提供的,沒有北涼官府他們早就餓死了。
梅玉書伸手指向朔風城的方向:“誰生下來就會打仗?誰想拋妻棄子的去戰場上玩命!那些戰死在朔風城頭的北涼邊軍是為誰死的?回答我!”
眾人麵麵相覷,他們突然意識到一件事,大部分北涼邊軍將士的家人可都不在朔州境內。
“他們是為我們死的!”梅玉書怒喝道:“我們的腳下是我們自己的土地,地裏種的是自家的糧食,而為這些土地而死的是那些涼幽兩地的邊軍!我們在幹嘛?我們就站在這裏嘰嘰喳喳?互相推諉?”
所有人的眼眶瞬間濕潤。
梅玉書伸手在空中比劃著:“等燕戎蠻子踏破了朔風城,來到這。會奪我們的田地,搶我們的糧食,殺我們的妻兒!難道我們到那個時候還要跟他們說,別殺我,我們隻是個種地的嗎!”
梅玉書的聲聲怒喝傳進了每一個人的耳朵裏,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場仗是替他們自己打的。
“北涼,不單單是他們的北涼,也是我們大家的北涼!”梅玉書指著腳下的土地喝道:“拿起鐮刀,拿起鋤頭,去保衛我們自己的土地。不要再思前顧後!不要再擔心這擔心那!難道那你們還沒有過夠食不果腹的日子嗎?還沒有過夠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嗎!你們就不怕燕戎的馬刀砍在妻兒的頭顱上嗎!”
全場肅穆,所有人都滿臉凝重的看著舉拳高呼的梅玉書。
“呼!”梅玉書深呼了一口氣,怒喝道:“可有人願隨我前往朔風城!”
沒有人說話,或許大家都還在猶豫。
突然,在站的最遠的地方響起了一道脆生生的聲音:“我去!”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了過去,他們看到是一個隻有半人高的小男孩正麵色漲紅的揮舞著拳頭。
“哈哈哈!”梅玉書突然仰頭大笑:“沒想到我梅家村幾百條漢子,個個都是站著撒尿的,關鍵時刻卻沒有一個七八歲的孩童有血性!”
那自嘲的笑聲久久不絕。
“我再問一遍!可有人願隨我前往朔風城!”梅玉書朗聲喝道。
“梅家村梅二牛!願往朔風城!”
“梅家村梅生生,願往朔風城!”
“原蒼青道人士,青州李可,願往朔風城!”
“原陵州人士,下馬縣陳大壯,願往朔風城!”
……
滿場數百位來自中原大地的漢子,一聲聲願往。
“諸位!”梅玉書眼眶微紅,看向眾人猛地抱拳:“隨我投軍!赴沙場!”
景泰四年秋,朔州內地,處處可見從軍之人!處處可見豪情之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