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地帶的範圍和成因
發明“破碎地帶”概念的是英國地理學家、地緣政治學家詹姆斯?菲爾格裏夫(1870-1953)。他在1915年出版的《地理與世界大國》中,把破碎地帶定義為海權與陸權之間的國家。實際上,破碎地帶就是沒有權力的地方,既沒有海權,也沒有陸權。因為沒有權力,這一地帶在內部紛爭和外力撕扯的共同作用下四分五裂。破碎地帶以中東為中心,向東沿著歐亞大陸南岸延伸到巴基斯坦和印度,在那裏分為兩岔。北線經過阿富汗到中亞五國,南線經東南亞、台灣海峽到朝鮮半島。以中東為中心,向西也分為兩岔。南線沿著非洲大陸北部向西,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北的所有國家;北線經土耳其到巴爾幹半島。歐亞大陸的南邊是破碎的地緣政治地帶。
這一條海岸線上有一個天然的分界點,這就是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以東是東南亞,是中國的鄰國,距離中國較以西的各國為近。在馬六甲海峽以西基本上都是穆斯林國家,以阿拉伯人、突厥人和波斯人為主。它們都自成一體,彼此聯係不很密切。在本章的論述中,歐亞大陸南邊到馬六甲海峽為止,也不包括海峽以西的緬甸。這樣的劃分隻是為了論述的連貫性。
在21世紀之前,人們常說,從中東到中亞的歐亞大陸南側有一個“不穩定的弧”,組成這個弧的都是伊斯蘭國家,被西方認為是動蕩區域。在蘇聯解體之後,以車臣為首的北高加索地區的確是俄國流血的傷口,也是西方關注的熱點。在美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後,“不穩定的弧”這個說法就消失了,似乎美國給這個地區帶來了和平。美國人不提這個“弧”,其他人也就忘記了。但這個地區的不穩定因素一點都沒有減少,甚至變得更加複雜了。在弧內的其他地方,阿以衝突沒有解決,中東和平一如既往遙遙無期;伊拉克庫爾德人要求獨立的呼聲更高,與土耳其的庫爾德人遙相呼應,土耳其軍隊跨過邊境實施打擊;美國懷疑伊朗支持伊拉克遊擊隊,而伊朗又堅持它的核計劃;在沉寂了幾年之後,阿富汗的塔利班組織從美軍的打擊中逐漸恢複過來並發起新的攻擊;美國試圖在中亞複製它在東歐導演的顏色革命,但進展似乎並不順利,中亞逐鹿正在暗中進行,除了老的遊戲者之外,印度也越過巴基斯坦在中亞設立了軍事基地;目前倒是車臣的局勢暫時比較安靜,但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再次爆發。
這個不穩定的弧固然有它不穩定的內部原因,比如民族的壓迫、專製政權的壓迫、青年人口比例高而經濟卻不景氣,等等。如果放長眼光看,可以看出它是曆史延續,是大國角逐的後遺症和並發症,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1000多年信仰衝突在近代的激化。美國人是踏著英國人的腳印進入中東的——從以色列到伊拉克,莫不如此。當初英國在中東乃至中亞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阻止俄國南下,美國則沿著阿拉伯海的北岸遏製蘇聯。冷戰之後,美國沒有完全取消這一目標,反而因此向北推進,其戰略目的也從俄國擴大到中國和伊斯蘭教國家。美國入侵伊拉克,不僅僅是為了霸占那裏的石油資源,卡住石油消費國的脖子,還試圖在中東的伊斯蘭國家中建立一個民主樣板。在美國的國際政治詞匯中,“民主”隻是美國政治模式的代名詞。
不穩定的弧是破碎地帶的縮小版,主要在中東兩側的穆斯林國家地帶。但破碎地帶的範圍更大,向東延伸得更遠,斷斷續續到東北亞。破碎地帶上大部分仍然是穆斯林國家。它們是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滅亡之後留下的碎片。蘇聯帝國解體之後的碎片中包括中亞國家——也是以穆斯林為主要居民的國家。東南亞在伊斯蘭教主要分布區的東部。那裏有一些宗教衝突,但破碎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上的。熱帶、亞熱帶的崇山峻嶺以及大洋中的島嶼,造成了地理和心理的分裂狀態。朝鮮半島的分裂與對立是二戰和冷戰的產物,暫時看不到統一的前景。
破碎地帶的成因有強大的宗教因素。印度次大陸北部和地中海東岸是世界宗教的兩大發源地,兩地之間的伊朗高原則產生過祆教、摩尼教。現在,這一帶仍是世界上宗教情感最強烈的地區之一,宗教衝突、教派衝突是許多地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伊斯蘭教內部也是分歧眾多,不能團結。破碎地帶還是帝國滅亡後的產物。早在數千年前,北方的入侵者就源源不斷地南下征服了。近2000多年,那裏不僅有過本土的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曾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西方帝國的殖民地。帝國的記憶不會輕易消退,富饒的石油必然引起爭端。溫暖的南方海岸還是俄國南下和英國、美國北上的著力點。所以,那裏還因為受到兩個方向的擠壓而破碎:俄國或蘇聯由北向南,英國和美國由南向北。
中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熱點地區。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世界的衝突從來沒有中斷過。整個地區常年處於戰爭或戰亂狀態。猶太-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最明顯地體現在中東。在政治上,一些中東伊斯蘭國家是美國的盟友,但在文化上則是對立的。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試圖開創與伊斯蘭世界的新時代,這個計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但要見到效果,恐怕需要數十年的不斷努力。如果中東沒有和平,就不能平息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的源頭,受它影響的地區就難以穩定。
在破碎地帶上有幾個較大的國家: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伊朗是波斯帝國的故土。它現在有野心成為地區大國和伊斯蘭世界領袖,正因核開發計劃與美國對抗。巴基斯坦以對抗印度的軍事壓力為立國之本,這是在1947年印巴分治時形成的特點,在兩國取得實質性和解之前不會改變。印度雖然較大,卻難以成為獨霸一方的大國。印度的擴張一定會遭到鄰國的抵抗。它可以在遠處建立軍事基地,卻很難影響本地區。此外,伊朗和巴基斯坦還不是地區的穩定力量。它們分別是美國和恐怖主義的打擊目標。兩國的現狀更增添了地區的不穩定性。
破碎地帶一直向歐亞大陸的中心延伸。在破碎地帶的這一部分是中亞五國,過去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美國、俄國和印度在那裏駐紮軍隊。不過,五國都是內陸國,現在受海外的影響較小,因此相對穩定一些。中亞最繁華的地區在費爾幹納盆地——東西陸地交通的中間點。
南邊的破碎地帶經過土耳其,延伸到歐洲的地中海北岸,到達著名的“火藥桶”巴爾幹地區。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那裏引爆。20世紀末最後的戰爭也在那裏,即美國和歐洲轟炸南聯盟。北約企圖窒息今後可能引爆炸藥的火種,減少俄國的影響。它們目前是成功的。
地中海北岸(北非)也是破碎地帶的自然延伸,位於撒哈拉大沙漠的北部,氣候幹旱。北非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居民大多是阿拉伯人。他們曾長期占領伊比利亞半島,直到17世紀才被趕走。尼羅河三角洲的古埃及長期是世界文明的領先者,也曾經是一個大帝國。突尼斯曾經有過一個強大的國家迦太基。迦太基的居民是從地中海東岸航海而來的殖民者,幾乎毀滅了羅馬共和國。在現在的北非,埃及是實力最雄厚的國家,但發展緩慢,在失去中東戰爭之後對以色列無可奈何。利比亞的領導人卡紮菲曾經向美國挑戰,受到過暗殺轟炸。在美國除掉伊拉克的薩達姆之後,他向美國示好,近年來比較安靜。北非現在不具備形成大國的條件。
東南亞屬於歐亞大陸的南部邊緣,也是“破碎地帶”。雖然東南亞十國組成了聯盟,但各國之間、各國之內的差異非常大。國內有宗教、民族、階級衝突,國際有領土、曆史、宗教之爭,都不是短時期內可以解決的。不過,東南亞的破碎程度與南亞、西亞的有所不同,總體上較後兩個地區好一些。首先,東南亞各國建立了聯盟,互相協調,一體化的前景比較光明;其次,宗教衝突沒有在南亞、西亞那樣強烈;第三,東南亞的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在一定條件下,增長可以緩解社會和國際矛盾;第四,東南亞沒有中東那樣豐富的石油資源,大國幹涉的意願較小;第五,東南亞各國目前都比較弱小,不具備尋求地區霸權的條件,因而不會挑起地區衝突;第六,由於弱小和較少石油資源,即使某個東南亞國家發生動蕩,一般也不會波及更大範圍。這些因素把東南亞與西亞、南亞分開。這裏有必要記住:整個歐亞大陸的南邊都是破碎的;在地理、宗教、民族等方麵,較大一些的東南亞國家都潛藏有動蕩和分裂的因素。
東南亞的人種與破碎地帶的其他地方不同,主要是黃種人和小黑人。那裏的氣候特點不再是幹旱,而是潮濕,在地理上與西段的破碎地帶隔開。東南亞曆史上出現過強大的國家,而且創造了令人讚歎不已的文明,從柬埔寨到印尼都有文物。東南亞濱海或是島嶼,是歐亞大陸南方的交流通道。這一地區接受了儒家和佛教文化,以及後來的伊斯蘭教,現代又接受了西方文明。
破碎地帶上有阿拉伯半島、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三個大半島。它們仿佛是從大陸上垂下來的掛件,向南深入海洋。三個半島的地緣地位非常高。阿拉伯半島上有石油,有伊斯蘭教聖地,其東部有波斯灣,西部有蘇伊士運河;次大陸上有印度,一個被很多人看好的國家;中南半島上有東盟的幾個國家,前端突出的馬來半島與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形成了馬六甲海峽。
再回到歐亞大陸上來。在這四條邊之中,以印度為中心的南邊是最短的一段,限於阿拉伯海沿岸到孟加拉灣沿岸,西不過波斯灣,東不過馬六甲海峽。但是,也可以把南邊看做是最長的一條邊,一直延伸到非洲。問題隻是今天的非洲還不很重要,而印度的力量投射能力很有限。將來非洲變得更加重要的時候,印度將占有有利的地理位置。非洲東海岸長期受到亞洲的影響。馬達加斯加島的絕大多數居民是馬來移民的後裔,屬於馬來語係。
殖民統治是統一的力量,也是分裂的力量。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是因為西方的殖民統治才產生的,比如印度、印度尼西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它們是西方帝國的遺產。同時,外來的力量為了保持統治的穩定,必然會在當地製造分裂,埋下日後紛爭的種子。這些國家的獨立時間還不長,還沒有作為現代國家穩定下來,各方力量還沒有形成比較穩定的比例。
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也屬於破碎的南邊。中國至今沒有完成統一,台灣海峽一度是可能爆發戰爭的世界熱點之一。冷戰期間最大的兩場熱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在這個地帶上。今天,中國在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上與破碎地帶接觸。這兩個地方都是大國的角力場。
破碎地帶當然不是一個完整的地緣政治區域,各國的地位是不穩定的。中亞、東南亞、朝鮮半島都在破碎地帶上,因為與中國相鄰,它們都放在本書的下一章來講。
印度:破碎地帶上的破碎國家
a?一塊前殖民地
在歐亞大陸上,中國、印度、歐盟和俄國形成了一邊一個大國的局勢。在這四個方向大國中,最弱的是印度。印度不僅麵積最小、經濟最落後,而且在它那條邊上所占的麵積比例也很有限。不過,印度在本地區的競爭對手也比較弱,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巴基斯坦和伊朗。如果能夠走向團結,阿拉伯世界將是印度最強的競爭對手。波斯和阿拉伯曾經都是龐大的帝國。帝國的曆史是今天伊朗人和阿拉伯人的驕傲,隻要有機會,他們不會容忍另一個國家控製他們的世界,他們曾經頑強抵抗英國和美國的入侵。現在的波斯(伊朗)站在反美的前沿,有宗教的因素,也有國家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將來不會有大的擴張餘地。
印度麵臨的威脅主要來自西北方。曆史上從來如此,今後很可能也將如此。印度次大陸從來都是一個被征服的地區。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後,波斯帝國、亞曆山大帝國、貴霜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莫臥爾帝國、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都在印度的西北部。當然,西北方的英國人是在次大陸的南方登陸的,他們是航海者。這些帝國或對次大陸構成威脅,或長期占領。次大陸最有效的抵抗是炎熱、潮濕的氣候,如同中亞的嚴寒和幹旱是入侵者的最大敵人一樣。中亞和印度西北都位於民族遷徙的路線上,兩地受到侵略的經曆相似。不過,中亞是一個中間點,不容易防守,容易接受外來影響。那些強大的力量有停留在中亞的,也有路過的。印度次大陸則是一條岔道、一個終點。征服者進入次大陸之後就是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他們停留之後隻能定居下來。先後到來的民族賦予次大陸文明五彩斑斕之色。實際上,印度的曆史就是被征服的曆史,並由此產生了種姓製度。
印度不僅位於歐亞大陸南邊的破碎地帶,印度內部的政治地理也是破碎的。印度曆史上隻有三次統一。第一次是孔雀王朝。亞曆山大的入侵給北印度造成了混亂,旃陀羅笈多趁亂而起,在公元前323年建立了孔雀王朝。他趕走馬其頓軍隊,獲得了今天阿富汗一帶的土地。旃陀羅笈多的孫子、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國王阿育王(約公元前273-約前232在位)統一了次大陸的大部分地方,除了最南端。在完成了血腥的征服之後,阿育王皈依佛教。但是,和平信念沒有挽救他的帝國。阿育王死後,他的帝國迅速分裂。在此後1700多年中,印度出現過麵積較大的王朝,如控製鬆散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扶植婆羅門教。婆羅門教因佛教、耆那教的興起而衰落。在笈多王朝時期,婆羅門教演化為印度教,種姓製度在印度最後確立。(320-540)、阿富汗突厥人的德裏蘇丹(1206-1526),但它們的勢力限於西部和北部,沒有向南越過中部的德幹高原。到了1526年,蒙古-突厥人自中亞入侵次大陸,建立了莫臥爾帝國,漸次擴張。到帝國的第六位統治者、皇帝奧郎則布(1658-1707在位)時,基本上統一了印度,但也不包括次大陸的南端。這是印度的第二次統一。奧郎則布推行激進的伊斯蘭宗教政策,迫害印度教徒,激起了強烈反抗。他在世時就已經硝煙四起,去世後帝國更是分崩離析。此後,莫臥爾帝國名存實亡,皇帝成為入侵的波斯人、阿富汗人的傀儡。在1764年,莫臥爾皇帝投降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到19世紀中期,英國東印度公司第三次統一印度,並從印度向中國走私鴉片,發動鴉片戰爭。可以說,現代印度是由一家英國公司創造的國家。1858年,在鎮壓了印度士兵起義之後,英國撤銷東印度公司,取消了早已沒有任何實力的莫臥爾王朝,對印度實行直接統治,直到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在20世紀初,印度共有700多個大小土邦。在1950年憲法中廢除土邦之後,印度才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國家。但種姓、宗教、民族和階級的對立與衝突仍在撕裂這個國家。
印度次大陸曾經是英國在東方的擴張基地。中國飽受其害。英國人向中國走私印度的鴉片,在中國搶奪勢力範圍,都是因為它占有了印度。此外,英國人向東殖民緬甸,覬覦雲南;向北侵略西藏,控製喜馬拉雅山區的小國;向西北方占領阿富汗,與俄國展開“大角逐”(thegreatgame)——這些還隻是陸地上的行動。作為一個統一的現代國家,印度的國際政治遺產是從大英帝國那裏繼承下來的。征服者給印度現在的外交政策留下了很深的強權印記。獨立之後,在曆史上第一次,印度人開始用征服者的目光打量外部世界。美國學者科亨說:
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給印度留下了許多重要的地理政治慣例。……“在南亞次大陸形成一個核心區和一個周邊地區,核心區即獨立後的印度,周邊區即環繞印度四周的小國。”……印度付出了半個世紀的努力縮小從英國繼承下來的方略與其資源基礎的差距,但是由於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其資源基礎大為削弱。斯蒂芬?科亨:《大象和孔雀——解讀印度大戰略》,10-11頁,新華出版社,2002年。
印度繼承了英國留下的各種土地遺產,也包括強權政治。但印度對許多地方的控製並不順利,尤其在東北地區,武裝反抗從來沒有停止過。科亨說:“在南亞,英國人看到什麽都想要。”《大象和孔雀——解讀印度大戰略》,10頁。於是,印度在獨立之初也是看到什麽都想要,包括英國在西藏的特權。印度試圖以殖民地繼承一個大殖民帝國的傳統,卻缺乏大英帝國那樣的物質資源,也缺乏英國那樣的外交人才和軍事人才,更缺乏英國當年擴張時有利的地緣環境。印度因力不從心而憤憤不平。
印度作為一個國家,是英國殖民地的遺產,國內的“斷層線”既多且深,曆史悠久。印度在強硬的和堅硬的對外政策中消耗資源,對國內矛盾束手無策。不過,如果不能對外保持強硬和堅硬,印度就難以保證國家特征和內部認同,中央政府將處於更加弱勢的地位。這是一個兩難選擇。印度這個國家像是一顆雞蛋,表麵上似乎有堅硬的外殼,但外殼卻很薄,內部是不穩定的流質。印度也可能像雞蛋一樣脆弱。目前,印度的各種衝突還沒有遭到西方傾力批評和攻擊。也許,印度的(家族)民主製把官方的不當行為“合法化”了。西方批評的缺失也從一個側麵說明,印度還沒有成為一個讓西方擔心的東方大國,還不足以撩起西方的興趣,在適當的時候發揮一通正義感。不管怎樣,印度的內部衝突可能被外界利用。如果印度和一個大國發生較大規模的戰爭,這個大國又有足夠的智慧和力量,那麽,印度這枚雞蛋就可能被打破,造成內部的動蕩,就像次大陸在曆史上絕大多數的時期一樣;即使核武器也不能挽救印度,因為裂縫產生在內部。
印度是衝突類型的標本地區。世界上的各種衝突都能在印度找到相應版本:階級衝突、民族衝突、宗教衝突,以及印度獨有的宗教內部的種姓衝突。在當今世界上,隻有少數幾個國家仍然存在著因階級衝突而導致的武裝鬥爭,印度是其中之一。印度東北部有民族遊擊隊,反抗印度兼並他們的土地。低種姓人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抗議減少給予他們的福利。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緊張關係是當年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之間衝突的繼續,又增加了在克什米爾的領土糾紛。印巴分治沒有解決宗教衝突的問題,反而使衝突上升到國家的層麵上,成為兩個有核國家的對立。兩國為克什米爾爭端打了三場戰爭。克什米爾是穆斯林占大多數的地區。所以,克什米爾戰爭不僅是兩國間的戰爭。巴基斯坦國內有穆斯林在為克什米爾而戰。2008年11月孟買發生恐怖襲擊,襲擊者來自巴基斯坦。除了豪華酒店裏的美國人和英國人之外,被襲擊目標還有孟買猶太文化中心。這是穆斯林-猶太教徒衝突在印度的再現。在這之前,2001年,同一個組織(虔誠軍)襲擊了印度國會大廈,2006年襲擊了一列火車。印度國內的宗教衝突與印巴間的國際對立相互糾纏著,使得其中任何一組矛盾都更加難以解決。
印度東北地區與印度本土之間被孟加拉國和尼泊爾隔開,在那裏長期存在著武裝抵抗,特別是在適合遊擊戰的山區。那裏的人們過去被英國人屠殺,但從來沒有放棄對自由的渴望。英國把這個地區移交給印度後,他們也不屈服於印度的統治。印度政府對當地人的要求作出了一些讓步,但仍實行嚴密的軍事管製。武裝反抗仍在繼續。印度在那裏駐紮重兵並不是完全為了對付中國。
在宗教方麵,印度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印度教的好鬥分子,不能發揮足夠的和解與穩定作用。印度教徒的數量占印度總人口的82%。印度教有和平和好鬥兩個方麵,聖雄甘地代表了其和平的一麵,但他被另一位印度教徒暗殺了。接下來1984年,印度政府軍攻占錫克教金殿之後,總理英迪拉?甘地被她的錫克教徒衛兵殺害。印度教的聖經《薄伽梵歌》是好戰的,宣揚武力。在過去數十年中,印度教的好鬥群體正在上升,挑起宗教衝突。印度人民黨(bjp)是一個印度教的政黨,在它的執政期內,印度於1998年爆炸了原子彈,期間又出現了激烈的印度教-伊斯蘭教衝突。印度的宗教衝突不僅存在於印度教與錫克教、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之間,印度教與基督教的衝突近年來也激化了。宗教衝突出現全麵化趨勢。2008年,印度教徒燒毀基督教堂,指責基督教強行把他們的信徒改宗為基督徒。數個邦發生流血衝突,造成數十人死亡。基督教相信自己是唯一正確的信仰,又運用發達的“直銷”傳教手法,難免會引起其他信仰追隨者的反感和反抗,使得彼此難以和平相處。不過,印度現在的情形比1900年中國的義和團運動時好一些。在今天的印度,外國的基督教傳教士不能高高地立於法律和官府之上。沒有外國的蠻橫幹涉,大眾對基督教的反感會少許多。
印度境內有1?5億穆斯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在所有國家中,印度穆斯林人口的數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穆斯林人口占印度總人口的13?4%。有些印度穆斯林認為實際數字比官方公布的高,大約占總人口的20%左右。如此,印度擁有世界第二大穆斯林人口,超過巴基斯坦。,大大超過了許多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的人口。在1947年印巴分治時,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衝突不斷,死亡人數估計在50萬到150萬之間。大約有1500萬人為了他們的信仰和安全,從一個新國家遷移到另一個新國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難民潮。在分治之後,印巴發生過三次大的戰爭。1971年的印巴戰爭造成了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國)與西巴基斯坦的分裂。印度境內的恐怖襲擊也往往與克什米爾有關,並直接導致印巴關係緊張。所以,印巴戰爭和印巴對峙既是國家衝突,也是宗教衝突。雖然兩國政府做過巨大的和平努力,但對立仍在繼續。
綜上所述,印度是破碎地帶上的破碎國家。即使將來能夠幸免於分裂,印度國內的和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很多人在流血衝突和恐怖襲擊中傷亡。內部的分裂必將製約印度在國際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國外,破碎地帶也沒有給印度帶來更多的機會。其他國家或者與它有難以調和的矛盾,或者有自己的野心,不容印度在本地區撒歡。
b?古老的文明
印度和中東是世界上兩大宗教發源地。今天世界上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宗教都起源於這兩個地方。也正是這個原因,印度和中東是當今世界上宗教衝突最激烈的地方。當地國家的外交政策也容易受到宗教的影響。產生於印度(及尼泊爾)的佛教改變、豐富了整個東方世界。印度與這些地方的交往占有先天優勢。不過,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明、道德的自負,對地位、級別的敏感,以及對自己智力的高估,使得印度人在對外交往中采取傲慢的態度。外國官員與他們打交道不是很容易。
印度的古老文明不止一個。種姓製度割裂人群,宗教衝突嚴重。所以,印度文明有內在的緊張。因為缺乏融合的傳統,這種內部緊張很難調和。實際上,在印度古文明區,分裂在製造不同的宗教,創立各個地方政權。這種特征必將影響印度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存在。
在地緣政治上,中國和印度是競爭對手。在地緣文化上,兩國享有相近的文化。佛教起源於印度次大陸,早期在恒河流域一帶發展,然後從次大陸向西北和東南兩個方向傳播,分別形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今天,佛教徒不到印度總人口的1%。許多印度教徒把佛教看做是印度教的分支,對佛教徒較為寬容。印度教是早期婆羅門教消亡後的再生,而佛教從婆羅門教中吸收了某些思想。兩者有共同源頭。不過,兩個宗教在教理上有很大差別,在人與人的關係問題上簡直是對立的。佛教徒相信眾生平等(更不必提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了),而印度教實行種姓製度,把人劃分成高低不同的等級,代代相傳,不可改變。雖然有很大的不同,中印人的思維方式還是因佛教有了很多相通之處,可以成為兩國對話的一個基礎。
在印度文明的源流中,相當大一部分可以上溯到英國——它曾經的宗主國。英語是印度的通用語言。在這個有數十個較大語種流行的國家中,英語是上層社會必不可少的語言硬通貨。印度的政治製度有很深的英國痕跡,它的外交政策也一樣。1962年的中印邊界衝突是英國與俄國“大角逐”的繼續。印度繼承了英國向西藏方向擴張勢力範圍的傳統,導致了與中國的爭端。現在,印度絲毫不想放棄英國原有的利益,以及英國試圖得到的利益。2009年,印度高調宣布向中印邊界東端增兵6萬的計劃,企圖以武力壓迫中國在邊界問題上讓步。
但由於受到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的阻擋,印度很難在歐亞大陸腹地發揮作用。它的北麵是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山的那邊是中國。在青藏鐵路通車之後,山脈兩邊力量對比的天平倒向了中國。而在西邊,從巴基斯坦開始,是伊斯蘭國家的世界。這一陸地局勢迫使印度“向東看”,它也隻能“向東看”。
東麵的第一個國家是緬甸。在殖民時代,緬甸一度屬於印度殖民地。這段曆史可能給印度帶來一些方便。但是,緬甸北部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這是印度不具備的條件。實際上,從印度的東北部各邦(在殖民時期英國人從緬甸劃給印度的)開始,大陸東南亞的人種、語言、文化與中國更為接近——雖然印度古代文明(佛教與文字)一直向東傳播到今天的越南南部和柬埔寨。在東南亞,雖然華人在一些國家一直遭受排斥,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有高有低,卻從來都是最為富裕的族群。在大陸東南亞各國,華人和當地原住民的雜居,可以看做是華人和其他族群之間的過渡地帶。在過去數百年中,華人以他們的方式改變了東南亞。隨著中國日益富強,他們的存在可能會越來越明顯。
c?潛在的海洋大國
由上所述可見,印度在陸地上受到很大的拘束。印度潛在的優勢在海上。印度的東麵有孟加拉灣,西麵有阿拉伯海,這兩個海域是印度洋向北的延伸。在地質上,印度是一個次大陸。在地理上,可以把印度看做是歐亞大陸向印度洋伸出的半島。因為北方有難以逾越的山脈、沙漠和叢林,這個半島相對孤立。馬六甲海峽是東亞的海上咽喉,海峽狹窄,交通繁忙。在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國家中,印度的經濟實力最強,其海空軍也最強,距離海峽比較近。在英國殖民者為印度人留下的遺產中,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是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對印度的價值可能超過了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土地。當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馬六甲海峽時,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即使沒有馬六甲海峽,印度也有可能依靠這兩個群島控製東亞與西亞及歐洲的海上交通。任何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都要從這兩個群島(主要是尼科巴群島)以南通過。馬六甲海峽周邊至少有三個國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而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隻為印度一國所有。即使在泰國的克拉地峽修建運河,通往東亞的航線避開了馬六甲海峽,但仍避不開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而且,前往波斯灣和蘇伊士運河的航線不僅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還要在很近的距離上經過印度的南端,通過它的克拉沙群島和馬爾代夫之間的八度海峽或九度海峽。所以,對於東亞國家,除非與印度保持和平,否則,即使馬六甲海峽平安無事,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航線也不會有絕對安全。
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與印度本土形成犄角之勢,保護著印度的左翼。除了可以威脅經由馬六甲海峽的航運之外,它們還能被用來控製東南亞的西側,尤其是緬甸的海岸,和泰國、馬來西亞的西海岸,充當印度“向東看”的前哨陣地。不過,無論是向東看還是向北看,印度首先看到的國家必然都是中國,然後才是本地區的其他國家。這是由中國的總體實力所決定的。同樣,中國“向西看”的時候也繞不開印度。這也是由印度的總體實力決定的。
印度基本上是一個半島國家,有優越的地理條件成為海上大國。印度次大陸深入印度洋1500多公裏。印度麵對著寬闊的印度洋,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扼守在馬六甲海峽的西部出口。從波斯灣到馬六甲海峽的石油運輸線經過印度以南的海域。也是在這片海域,東方與西方(以及反方向)的航線與石油運輸線是重疊的。在整個環印度洋地區,包括東南的澳大利亞和西南的南非這兩個地區大國,沒有一個國家有潛力在海洋上與印度爭雄。印尼是另一個地區大國,又是一個島國,在海洋上有很好的前景,但目前還不能成為強勁的競爭對手。現在控製印度洋的是美國海軍,它在印度洋中部的迭戈加西亞島有一個基地。在很長時期以內,印度都不會把美國當作對手。但美國在海外的軍事存在將逐漸減少,給其他國家的發展留下機會。
印度向海洋發展的一個障礙是它的經濟力量和技術水平。海軍的建設成本很高,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僅有一個強大的海軍還不夠,還需要強大的空軍、很強的太空能力,才能保證海軍的指揮、通訊、偵察等任務,以及海軍最基本的安全。海軍的攻擊力主要在空中。印度早已擁有航空母艦,表明它對海洋的野心(雄心)由來已久,比中國早得多。不過,現在的印度在安全上處於兩難境地:陸地發展受地緣政治的限製,海洋發展受資金和技術的限製。在北方,印度的地理位置顯然很不利。在成為海上強國之前,印度需要解決它與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領土問題。隻有解決了陸地問題,印度才能夠放手向海洋發展。否則,它隻能在陸地和海洋之中做出選擇。印度的實力還不允許它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大規模發展。
在馬六甲海峽或波斯灣,周邊的一些國家可能製造麻煩。不過,它們這樣做的可能性不大,針對中國的可能性更小。如果美國對某一個國家實施禁運,它可以選擇的點不止一個馬六甲海峽,那裏繁忙的交通使檢查和攔截變得不容易。美國有能力在全航線上阻攔別國的航運,還可以登陸,禁止貨物(如石油)出口。對於需要保障海上航運暢通的一方,確保某一個點的安全還遠遠不夠。它需要保證整條航線的安全,這條線上的任何一點都是一樣的,甚至在貨物的源頭、航線還沒有開始的地方。所以,保護方比攻擊方的任務重得多。一旦出現禁運,或需要保護海上航線的情況,離全麵戰爭就不遠了。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就是因貨船受到德國的攻擊而參戰。日本因不堪美國禁運,才決定偷襲珍珠港。
如果某國針對中國封鎖馬六甲海峽或航線,中國就必須打破封鎖。中國將根據雙方的力量對比采取對策,選擇有利的戰場。有能力在馬六甲海峽打就在那個地方打。但中國不是非要在自己不占優勢的地方作戰不可。如果作戰條件還不成熟,就應該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略,在自己占優勢的地方還擊,攻敵所必救,攻敵所必交換。這個策略不妨礙和平時期在弱勢的地方布局,以圖有所改變。但是,除非國家間的整體實力對比出現大的變化,布局不容易從根本上改變雙方的強弱對比,反而可能在戰時成為對方的便宜目標。
d?中印關係
在中國與每一個鄰國的雙邊關係中,中國可能都多占一點分量。這是由中國的總體實力和地緣位置決定的。但是,美國是歐亞大陸的一個重要玩家,在所有地區都有駐軍;鄰國們也往來密切,經常有彼此借重的時候。這些因素在中國周圍造就了一個複雜係統,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存在單純的雙邊關係,任何兩國都不可能與其他國家分割開來。雙邊關係是複雜係統,牽涉的國家越大、越多,係統的複雜程度就越高。中印雙邊關係就是複雜程度較高的係統。
印度繼承了英國人對錫金的宗主權,並最終吞並了這個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而錫金在曆史上是附屬於西藏的。在與俄國的想象的競爭中,英國把西藏變成了它的勢力範圍,在西藏享有一係列特權,並在江孜駐有軍隊。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之後,也想把這個勢力範圍當成英國人的遺產繼承下來,它繼承的是一個帝國的地緣戰略。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1年進軍西藏之後,印度認為中國侵犯了它的利益,導致它“失去”西藏。這是1959年印度收留達賴喇嘛、中印在1962年爆發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在西藏問題爆發之前,中印兩國是“兄弟”關係,在那些偏遠的地方,本來不至於因對方哨所向前推進了幾公裏而爆發戰爭。兩國領導人也曾這樣說過。印度在1959年接受達賴喇嘛的流亡集團,總理尼赫魯親自前去拜訪。這時,事情起了變化。印度在邊界問題上持強硬態度,中國也不相讓。中印之爭是中英在西藏問題上對立的繼續,是過去地緣政治衝突的延續。邊界戰爭是政治的繼續。
1962年的邊境戰爭是今天中印關係的基礎,在印度尤為明顯。印度人不能忘記慘敗,而中國當時不過是想“教訓”它一下。在1949年以後,中國有過三場較大的邊境戰爭:1962的中印衝突、1969的中蘇衝突、1979年的中越戰爭。隻要看一看戰爭的年代,就知道它們都在巨大的國內動蕩之後: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或困難時期、“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高xdx潮、“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結束。顯然,這些邊境戰爭不僅與邊境局勢有關,更與國內政治密切相關。在國界沒有最後劃定的時候,雙方都很有可能盡量地向前擠占一點,甚至在國內媒體製造一點緊張氣氛,以便在今後的談判中占據主動。這就是當年尼赫魯的策略。畢竟,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領袖,是美國和蘇聯之外“第三勢力”的中堅;印度是中國少數幾個朋友之一,中國在聯合國需要印度的支持。這些是尼赫魯的底氣所在。
中印之間有懸而未決的領土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可能解決。印度必須保持龐大的軍隊對付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是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國家之一,中國不可能放棄支持。印度也不可能驅逐達賴喇嘛和流亡印度的西藏人。中印有爭議的土地麵積大約有12萬平方公裏,包括兩方認為被對方“占領”的領土。在藏東南,有9萬多平方公裏被印度占領,印度的法律依據是中國視為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緬甸也曾經是英國殖民地,一度還是英國的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麥克馬洪線一直延伸到緬甸。中國與緬甸劃定的邊界大致以麥克馬洪線為標準,把一些原來臣服中國、隸屬雲南的土司土地劃歸緬甸。這給印度發出了一個信號,使他們在中印東段領土問題上特別強硬。一般認為,中國的想法是用東段換西端。——英國殖民者的遺產。另外印度聲稱對新疆的阿克塞欽地區擁有主權。新藏公路通過這一塊大約3萬平方公裏的高寒地區這一地區荒無人煙。當初,印度是在中國慶祝新藏公路通車的新聞報道中發現中國“占領”了阿克塞欽。新藏公路原來是一條古老的商道。中國用了17個月的時間翻修了這條道路……印度甚至對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邊界提出異議,要求得到中巴邊界中國一側的部分領土。在領土爭端中,中印兩國政府的立場都很堅定,因此很難以實際控製線為基礎決定邊界線。自從1962年邊境衝突之後,兩國在邊境上都駐紮了重兵,尤其是印度,它要報複當年的失敗。青藏鐵路通車後,中國西藏駐軍的後勤大大改善,必要時後方支援將更快到達。兩國邊界力量對比失衡的情況有所改變。
印度改善中印關係的努力總是在大國政策變化之後。1986年,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發表海參崴講話,把中國的重要性放在印度之上。1988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華。1998年印度進行核試驗,把矛頭直接指向中國。2001年的紐約、華盛頓的恐怖襲擊之後,美國為了進攻阿富汗,迅速改善與巴基斯坦的關係。2003年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華。在2008年開始的世界金融危機中,因為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其中有大筆的美國政府債券),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上升,美國向中國表現出了親善的樣子,姿態很是誘人。這個傾向讓印度非常不安。在兩年之內,中印關係或許會有所改善。由此可見,中印雙邊關係缺少自我推進的動力,總是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尤其在印度一方。
獨立以後,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其經濟政策卻是社會主義的。印度在1991年開始為經濟鬆綁,比中國晚了12年。此後,印度的增長逐漸加快。它比較和趕超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中國,而且經常有樂觀的預測,比如,因較少依賴出口,印度在2010年以後的增長速度將超過中國。印度的崛起對中國不是一件壞事。一個強勁對手的出現可以使中國認真反省自己發展戰略的不足之處,也許能夠刺激中國改善教育和科技——這兩個領域是增加國家長期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卻一直是中國的薄弱環節。說到底,今後國家間的競爭主要就是體製的競爭。創新能力對每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可以用很多辦法來掩蓋腐敗,但無法掩蓋創新能力的匱乏。此外,在企業競爭力方麵,印度也是中國的榜樣,印度有多家具有國際地位的商業公司,而中國的大公司都是國營壟斷企業,此外就是為外國公司打工。中國必須擁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否則不會有前途。
多年來,印度一直把中國作為追趕的目標,而中國對印度的重視程度顯然要低一些。印度近年來的發展很快,其經濟發展潛力可能比中國還大一些。在邊境地區,印度的兵力對中國具有優勢,在2009年又向東北部增兵6萬。印度在核武器方麵獲得了對中國的威懾力。如果印度經濟繼續高速增長,而雙方的關係沒有明顯改善,那麽中國必將更多地感受到印度的威脅。今後,在印度大聲叫嚷“中國威脅論”多年之後,中國也可能會出現“印度威脅論”。
因為有喜馬拉雅山脈和馬六甲海峽的阻隔,而兩國都還處在崛起的初期,目前,中印之間還不會出現非常激烈的地緣政治爭鬥。它們可以建立各自的利益範圍,同時避免侵犯對方的利益。兩國都麵對著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內部發展和穩定的問題,減少彼此間的爭端對國家的發展是有利的。其實,目前的爭端不涉及兩國的核心利益,或至少能夠與核心利益剝離——隻要雙方有政治決心和勇氣。中國和印度應該以現狀為基礎,在爭端上達成妥協。在解決目前的問題之後,兩國就可以和睦相處。另一方麵,如果印度堅持對中國持強硬立場,中國有許多對付印度的手段,比印度能夠拿來應對中國的辦法多得多。最後必定是印度受到更大傷害。
美國等國正在試圖把印度培植成一個大國。對印度影響的評估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預測,其結果很是可疑。美國的扶持效果必將非常有限。首先,任何大國都是依靠自身的努力而繁榮強大的。沒有一個國家有足夠的能力幫助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走向強大。其次,這種扶持必定是三心二意的。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用印度來製衡中國。但印度也是一個潛在大國,印度的崛起同樣對美國沒有好處。其次,中國未必就是美國的敵人。中國不是一個擴張型的帝國,兩國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利益衝突。就現狀而言,中國是一個比印度更有用的朋友。再次,美國的幫助從來都不是無條件的。印度人的自尊心大概很難長期容忍一個發號施令的朋友。退一步說,如果印度決定與美國結為軍事同盟,而美國利用印度把中國擠垮或擊垮,那麽,美國的下一個目標必定是印度。那時,取得勝利的印度將是令人擔心的。作為大英帝國的學生,印度不會看不到這一步。所以,印度在與美國合作的時候不會全心全意。
次大陸的其他國家
在印度次大陸上,除了印度之外,還有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等國家,曆史上還有過錫金。在19世紀,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和印度殖民政府控製了不丹和錫金,割占它們的領土。獨立之後,印度繼承了英國在不丹和錫金的特權,以宗主國自居。1973年,印度派軍隊占領了錫金,兩年後正式吞並,把這個國家變成了印度的一個邦。錫金與孟加拉國之間隔著一條西裏古裏走廊,是印度和它的東北地區(以及印度占領的、與中國有爭議的地區)之間的狹長連接線。印度吞並錫金之後,走廊的寬度增加了,但它仍是脆弱的,甚至更加脆弱。如果中國真的接受了印度吞並錫金,那麽,在中國和西裏古裏走廊之間就不再隔著另外一個國家。印度的東北是封閉的。不過,印度在西裏古裏和錫金一帶駐紮了一個軍,在爆發衝突的時候能夠與東北方向的印軍夾擊中國。另外,東北地區足夠大,地勢很複雜,與孟加拉國之間有無數通道,因此很難被封鎖。
在地理上,尼泊爾位於次大陸和歐亞大陸碰撞之處。它是一個內陸國,在印度吞並錫金之後,尼泊爾隻有兩個鄰國:中國和印度。在中國周邊,與尼泊爾地緣政治位置相似的還有蒙古,差別是尼泊爾離中國政治中心更遠。尼泊爾主要在喜馬拉雅山南坡,它原來的平原地區被英國奪走了。中、尼之間是喜馬拉雅山脈,雖然邊界線長達1400多公裏,卻隻有很少幾個艱險的山口相通,口岸隻有聶拉木。中國這邊的西藏仍是地廣人稀。尼泊爾與印度的邊界非常開放,對外交通基本上都要通過印度。所以,印度很容易維持對尼泊爾的影響,並在1989年因為尼泊爾接近中國而實行經濟封鎖。尼泊爾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現在90%的人口是印度教徒,其餘大多數是佛教徒。2001年,在尼泊爾王室發生血腥事件之後,舊製度難以維持下去。2008年8月,在11年的武裝鬥爭之後,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者)贏得全國大選,組建聯合政府。尼泊爾從君主國變成民主聯邦共和國。2009年5月,在政治上親華的毛主義者普拉昌達辭去總理一職。英國和印度在尼泊爾經營了很久,在那裏有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尼泊爾在中印關係中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如果尼泊爾今後尋求平衡戰略,那將符合中國的利益。
孟加拉國是一個“民族國家”,人口98%是孟加拉人,近90%是穆斯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之一,同時還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在比山西省還略小的土地上生活著1?5億人。現在的人口仍在快速增加,在2009年,出生數是死亡數的3倍多。它的國土大部分在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與印度河的三角洲,地勢低窪,隻有很少地方超過海拔10米,幾乎可算是一個河口國家。因此,季風和海平麵上漲是重大威脅。在殖民時代,孟加拉是德裏蘇丹之下的一個半獨立國家。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詩人泰戈爾就是孟加拉人。1947年,建立獨立的孟加拉國的願望沒有能夠實現。不同的宗教信仰割裂了這個地區。西孟加拉歸屬印度,現在,西部的印度教徒約占72?5%,穆斯林占25%。東孟加拉即東巴基斯坦。1971年,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印度的西孟加拉邦與孟加拉國接壤。在印度,孟加拉族是一個大民族,有8000多萬人口,占全國的8%左右。毫不奇怪,印度的孟加拉人也有獨立的願望,而孟加拉國有伊斯蘭極端主義勢力。雖然兩國關係友好,但在經濟上、宗教上,孟加拉國可能對印度構成破壞性挑戰,兩國將在一定程度上共享繁榮與貧困。
斯裏蘭卡是印度的海上鄰國,在自然地理上是印度次大陸的一部分。2009年,斯裏蘭卡政府軍最終擊敗了泰米爾猛虎組織,平息了數十年來威脅國家統一的分裂和恐怖組織。印度當年派往斯裏蘭卡的維和部隊以失敗和傷亡而告終。這次斯裏蘭卡政府的勝利有中國的貢獻。
中印兩國的競爭主要還是在經濟和製度方麵。印度在經濟起飛階段沒有中國當時的便利。中國開放早期的海外投資主要來自東亞鄰國和港台兩個經濟體,近鄰從日本到新加坡都是富裕的發達國家。而印度是一個窮國,它的鄰國則更窮,增長速度比印度更慢。
伊朗:潛在的地區大國
a?帝國的記憶
伊朗有悠久的曆史和文化,在1935年以前,伊朗一直被稱作波斯。波斯最早在波斯灣北岸的一片地方,在今伊朗的法爾斯省和布什爾省。波斯人本來臣服於北方的米底帝國其核心區域在紮格羅斯山以東、裏海南岸,都城在今伊朗哈馬丹……公元前550年,波斯的國王居魯士二世滅米底,開始擴張。公元前546年,居魯士二世征服了小亞細亞的呂底亞和希臘城邦。希臘在小亞細亞的地中海東岸有一些殖民城邦,這時也臣服於波斯,向波斯納稅和服役。公元前529年,居魯士在錫爾河一帶與馬薩格泰人作戰時陣亡。他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即位,在公元前525年滅埃及。這時,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之間的領土都在波斯帝國的範圍之內。北方沒有能夠深入大草原,南方沒有進入阿拉伯半島的大沙漠。
公元前522年,岡比西斯死後,波斯王權落入王族的旁支、萬人不死軍的總指揮大流士手中。大流士把新的征服目標放在了歐洲,波希戰爭爆發。波希戰爭的起因是希臘城邦的反叛。米利都在今土耳其大門德雷斯河口處。是希臘殖民城邦之一,在小亞細亞的西部、地中海東岸。這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與埃及和兩河流域有密切的貿易往來,吸收了兩地的科學和文化。所以,古希臘哲學最早是在米利都開始的。在米利都的帶領下,各城邦反對波斯的統治。雅典等本土城邦派軍艦支持它們,也是為了與波斯爭奪海上的貿易權力。公元前494年,波斯攻占米利都,接著入侵希臘。這就是波希戰爭,波斯與歐洲強國的第一次戰爭。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派出的艦隊遭遇風暴,損失慘重,不戰而返。他再接再厲,於前490年又派兵出征,渡海在雅典北部的馬拉鬆登陸。在那裏,波斯軍隊被雅典的一萬名重裝步兵(以及普拉提亞的一千名重裝步兵)打敗。大流士於前486年去世,他的兒子薛西斯一世繼續進攻希臘。前480年,波斯大軍水路並進。希臘的31個城邦組成同盟,共同抵抗。在薩拉米斯,希臘海軍打敗波斯海軍。第二年,希臘陸軍又戰勝了波斯陸軍。此後雅典轉入反攻,戰場轉移到小亞細亞。陸權的斯巴達沒有跟進。公元前449年,希臘與波斯簽訂和約。雅典的民主製度和文化藝術從此更加繁榮,進入頂峰時期。
波希戰爭失敗之後,波斯帝國走向衰落。在雅典與斯巴達兩大同盟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前431-前404)期間,波斯玩弄平衡,沒有趁機出擊。之後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崛起。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開始擴張,於4年後滅掉了腐朽的波斯帝國。亞曆山大的大帝國基本上就是波斯帝國的原領域。公元前323年,亞曆山大大帝去世後,帝國分裂了。東方的那一部分是塞琉西王朝,仍然繼續著希臘化的努力。在今天伊朗東北的呼羅珊興起了帕提亞帝國(前247-後224)。前129年,帕提亞打敗敘利亞,占據了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土地,恢複了波斯帝國版圖的大半。帕提亞即中國史書中的安息,是康居和大月氏的西鄰。張騫第三次出使西域時,曾派副使到安息,在前115年到達。兩國遂有了交往。安世高據說是安息的王子,讓位於叔父。他於147年到了洛陽,不久就精通漢語。安世高是把佛經翻譯成漢語的第一個人。
帕提亞與羅馬的戰爭斷斷續續,在3個多世紀中沒有停止。公元前53年,羅馬統帥克拉蘇率領大軍越過幼發拉底河,入侵帕提亞。在今土耳其烏爾法附近,羅馬人遇到勁敵。克拉蘇的兒子戰敗自殺。兩天後克拉蘇被殺。羅馬七萬步兵和四千騎兵幾乎全被消滅。在這期間,愷撒征服了高盧,正忙著入侵日耳曼和不列顛。帕提亞長期阻止著羅馬向東擴張。最後一個帕提亞國王打退了入侵的羅馬人,還反攻到羅馬境內。但他最終在與薩珊家族作戰時陣亡。薩珊家族也是發源於法爾斯(波斯帝國興起之處)。戰後,薩珊王朝(224-651)取代了帕提亞帝國。
這是伊朗內部的改朝換代。薩珊王朝的第二個王沙普爾一世(241-272在位)3次打敗羅馬大軍,在260年的那場戰爭中俘獲了羅馬皇帝瓦勒裏安。337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臨去世前受洗為基督徒。他死後,薩珊王朝與羅馬帝國的戰爭(337-350)啟動。起因是羅馬帝國停止迫害基督徒,接著以基督教的保護者自居,為此與薩珊王朝發生衝突。在西方接受基督教之初,宗教就成為戰爭的誘因和工具。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部分。東羅馬又稱拜占庭。薩珊與拜占庭的戰爭連續不斷,雙方的戰爭一直持續到薩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滅亡。在阿拉伯人之後,伊朗或者被外族(塞爾柱突厥人、蒙古人、帖木兒)占領,或者陷入分裂與內戰。然後,歐洲人和俄國人從不同的方向來了。
1801年,俄國兼並臣服於伊朗的格魯吉亞。俄伊雙方在1804-1813和1826-1828年間爆發了兩次戰爭。最終伊朗騎兵不敵俄國炮兵,俄國占領了高加索地區。赫拉特(在今阿富汗)也曾隸屬伊朗,1837年,在俄國的支持下,伊朗包圍了謀求獨立的赫拉特,但因為英國出兵幹涉而撤圍。1856年,伊朗趁克裏米亞戰爭之機占領了赫拉特。但最終英國打敗了伊朗,伊朗失去了在阿富汗的影響力。1907年,俄國與英國劃定它們在伊朗的勢力範圍。俄國控製北部,英國控製東南部,中間有一個緩衝區。1941年,蘇聯和英國分別出兵占領了伊朗。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的德黑蘭會議,羅斯福、斯大林和丘吉爾出席。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這個會址是斯大林選定的,這時的伊朗北部在蘇聯占領之下。戰後,英蘇軍隊撤出。1951年,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1951-1953在位)開始石油公司國有化的時候,遭到有巨大利益的英國激烈反對。但這時的英國已經力不從心。丘吉爾告訴美國人,如果不推翻摩薩台政權,伊朗就可能倒向蘇聯。於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動了政變。早前與摩薩台鬥爭失敗而逃走的巴列維國王奪回了權力。與獨裁的國王相比,摩薩台首相是議會選舉的,他也是親近民主的。民主不敵石油,這不是最後一次。1979年,在各地的抗議中,伊朗發生了伊斯蘭革命。國王再次出逃。伊朗扣留了美國使館人員,美國派特種部隊援救,中途失敗。1980年,伊拉克的薩達姆趁伊朗革命之機,出兵進攻。兩伊戰爭打了8年。美國一直向薩達姆提供援助。
現在,美國軍隊已經從三個方向包圍了伊朗:東方在阿富汗,西方在伊拉克,南方在印度洋和波斯灣。僅此一個態勢,美國就需要抗拒很大的誘惑才能夠不去進攻伊朗。伊朗受到很大的威脅。在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總是連接在一起。美國在伊拉克的占領是不穩定的,撤軍之後局勢將更動蕩。伊拉克什葉派教徒占總人口的60%,阿富汗的塔吉克族占總人口的30%。伊朗在這兩大人群中很有影響。這兩個國家的部分領土都曾長期在伊朗的統治之下。伊朗現在沒有利用它的地緣政治優勢,沒有支持兩國遊擊隊員如果這些遊擊隊員願意向美國學習,他們也許會自稱為“自由鬥士”……這是因為伊朗麵對的威脅太大,不能輕舉妄動。一旦威脅有所減輕,就不能保證伊朗不會這樣做。現在兩邊處在微妙的平衡狀態。
伊朗與西方的對立至少有三重原因。其一是伊斯蘭教與基督教持續1000多年的怨恨。伊斯蘭革命以後的伊朗是一個宗教國家,加重了對立情緒。其二是伊朗與西方世界有2000多年的戰爭史,近100多年來有很長時間受到英國和美國的操縱。其三是地緣政治的。伊朗是一個石油生產大國,霍爾木茲海峽邊上的國家。它有能力挑戰美國在該地區的勢力,並被美國視為主要敵人。伊朗位於波斯灣以北,裏海以南。美國在波斯灣有艦隊,俄國在裏海占主導地位。爭奪伊朗是英國(美國)與俄國(蘇聯)在歐亞大陸南部的地緣政治競爭的一個主要方麵。
在蘇聯解體後,俄國已經不再和伊朗接壤,三個高加索國家隔開了它們。俄國向南尋求出海口和暖水港口的路上又多了障礙。但伊朗在俄國的戰略棋局中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棋子。俄國不會放棄伊朗,伊朗也需要俄國的支持以加強它麵對美國時的力量。雖然在陸地上被隔開,但俄國和伊朗可以通過裏海的船運往來。一旦伊朗與美國處於戰爭邊緣,俄國可以很便捷、很安全地向伊朗輸送物資。所以,美國和以色列如果要對伊朗動手,恐怕沒有打擊和入侵伊拉克那麽容易。
b?複興的可能
伊朗是中東最大的國家。其重要性不僅表現在石油產量上,伊朗還是抗拒美國擴張的中堅力量。未來的伊朗將是與印度抗衡的主要力量,這是由它的地理和曆史所決定的。伊朗和印度同處在歐亞大陸的南邊,印度洋的北岸。如果印度向這一地區擴張勢力,必然會損害伊朗的利益。當然,歐亞大陸南邊的較大國家不止印度和伊朗,還有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但印度和伊朗成為強國的潛力最大。原因是多方麵的綜合:人口、資源、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等。在這些方麵,伊朗有豐富的資源。雖然受到美國軍隊的包圍,伊朗的複興有一個優勢:它在本地區的國家中缺少強勁的競爭對手。伊拉克曾經是伊朗的主要敵人,但已經被美國占領和削弱。西北的土耳其已經投身到歐洲,即使返回伊斯蘭世界也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伊朗有能力成為一個地區大國。伊朗的雄心還不止於此,它還要做整個伊斯蘭世界的代言人。
美國占領了阿富汗和伊拉克。這兩個國家正好分別是伊朗的東鄰和西鄰,小布什政府一再有打擊或入侵伊朗的意圖。這不是偶然的。這個事實反映了美國控製歐亞大陸南端的企圖。如果美國控製住了這三個綿延相連的國家,它不僅可以主宰中東的石油生產和石油供應,打擊最強硬反美、反西方的伊斯蘭勢力,還能夠斜刺插入歐亞大陸的心髒地帶,對中國和俄國的後方構成威脅。但這個任務實在太巨大了。所以,當初白宮和五角大樓一再對伊朗發出威脅,卻遲遲不能下定采取軍事行動的決心。今後美國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和氣焰。美國的相對實力在下降,處在戰略收縮期,不會急於向別國動手。其實,即使美國占領了伊朗,與伊拉克、阿富汗的美軍占領區連成一體,美國在歐亞大陸的地緣環境也未必得到改善。相反,它可能陷入更大的泥潭,更快地耗費國力。在現代,征服三個異教徒的國家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務。
如果伊朗企圖主導破碎地帶的中段,它在本地區內不會遇到競爭對手。印度是破碎地帶上最大的國家,經濟規模、軍隊實力都最大,還是有核國家。但印度是一個印度教徒占絕對多數的國家,而且它的地理位置偏東,巴基斯坦阻擋了它與其他伊斯蘭國家交往的陸上通道。所以,印度成為破碎地帶中堅力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20世紀中期,埃及一度是呼聲較高的伊斯蘭的領袖。但在以色列的打擊下,以及它與以色列媾和,都影響了埃及在伊斯蘭世界的聲譽。薩達姆想做伊斯蘭世界的代言人,伊拉克以強硬反以、反美的姿態出現。但美國占領了伊拉克,把他消滅了。薩達姆的消失為伊朗的崛起掃除了一大障礙,這大概是美國沒有預料到的。隨著雙方力量的消長,今後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各一部分可能被納入伊朗的勢力範圍。
伊朗的麵積隻略大於印度的一半,人口還不到印度的7%。這是伊朗的不足之處。但伊朗在本地區建立夥伴關係的潛力比印度大得多。伊朗現在因核武器和選舉問題遇到了很多麻煩。不過,從一個較長時期看,如果能夠改善國內的發展條件,以較快的速度增強國力(這才是最重要的),伊朗仍然有很好的機會成為地區大國。如此,在歐亞大陸的南端,在中東石油向東方的運輸線上,將出現兩個互相競爭的地區大國。這樣的局勢符合中國的利益。要成為伊斯蘭世界利益的代言人,伊朗也有不利的一麵。首先,伊斯蘭世界是分裂的。其次,伊朗的人口以什葉派和波斯民族為主,不是伊斯蘭教的主流教派遜尼派和先知最早傳教的阿拉伯人。但這不是很大的不利條件。代言人總是對外的,內部的差異不那麽重要。伊朗強硬的反美和反以立場已經贏得了許多穆斯林的支持。在伊斯蘭世界內部,代言國家仍需要較長的時期才能出現。伊朗第一步是建設成為地區大國。伊朗必須以經濟實力為基礎,核武倒在其次。
伊朗有自己的核計劃,自稱是為了和平利用能源,它正在發展核武器所需要的技術,製造核材料。顯然,伊朗也和印度一樣,把核武器當作大國的門檻。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國家能夠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但另一方麵,伊朗必須明白,要成為地區大國,僅有核武器以及反美和反以的立場還不夠,它還需要發達的經濟和技術,以及有吸引力的文化。與本地區其他國家相比,伊朗的社會較為開放。伊朗也許可以成為一個較發達的伊斯蘭國家。
支持伊朗複興的有古帝國的記憶,還有古老的文明,盡管這個古文明因伊斯蘭教的傳播而中斷。古代波斯的文明有很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傳播到很遠地方。中國古史中的大食大食的藏文對音是“staggzig”,即tajiks(塔吉克),“指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帝國,同時也指被阿拉伯人征服以前的波斯”。唐朝人也以“大食”稱滅亡波斯薩珊王朝的阿拉伯帝國。波斯在漢朝被稱為安息。見張雲:《上古西藏與波斯文明》,116頁,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年。就是今天的伊朗。起源於波斯的拜火教(祆教、瑣羅亞斯特教)漸次向東傳播到中亞、中國,流行於中亞,到達中國內地的時間大約是6世紀初北魏時期,盛行於隋唐,後漸漸消失。祆教的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的二元對立,在西方文化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記。現在的祆教徒大多生活在印度,善於經商。塔塔集團就是祆教徒的公司。摩尼教也起源於伊朗,曾經傳播到中國。西藏原始的苯教起源於象雄,象雄在今天西藏西部阿裏地區的紮達縣、普蘭縣,以及印占克什米爾東部的拉達克。這一帶在獅泉河(印度河上遊)流域。在鬆讚幹布統一吐蕃之前,象雄是一個獨立的王國。有很濃重的波斯文化痕跡,比如天葬、一妻多夫等習俗。苯教現在流行於藏東和川西一帶,已被藏傳佛教所接受,稱為黑教,與藏傳佛教的四大教派並列。塔吉克人是波斯人的分支,占塔吉克斯坦人口的60%,阿富汗人口的30%。在美國入侵阿富汗之前,與塔利班作戰的北方聯盟就是以塔吉克人為主。中國有4萬多塔吉克族人,主要分布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幹縣。中巴邊界上的紅其拉甫口岸就在這個縣的境內。
伊朗目前的政體不是一個人的獨裁,比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多了不少合法性和靈活性。在有限範圍內,伊朗民眾可以表達不同意見,高層人物之間也有對抗。有了這個基礎,伊朗走向封閉的可能性減小了,而有可能實行政治和經濟改革,成為一定程度上的世俗化社會。這大概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世俗化不會影響伊朗成為伊斯蘭世界代言人,比如俄國是一個世俗國家,卻長期要(在)做東正教的保護國。伊斯蘭世界現在還沒有這樣一個國家,伊朗是一個候選國。
在2009年6月的伊朗大選中,西方國家力圖在信息傳遞等方麵幫助伊朗的民主進程,揭露不公正的選舉,把反西方的內賈德趕下台。伊朗選舉過程中的抗議和動亂加劇了它與西方國家的對抗。與專製國家相比,伊朗有一定的民主,多種力量可以公開競爭。當然,選舉後的暴力抗議和鎮壓是一個汙點,但西方政府的幹涉是它們數百年傳統的延續,與正義無關,卻與伊朗的核武器計劃關係密切。如果不是美國在1953年的伊朗民主進程中策動政變,扶植獨裁政權,也許它們這次能夠有所收獲。伊朗不會不從曆史中汲取教訓而保持警惕。在另一方麵,當伊朗擁有更加公正的民主時,將采取較為溫和的外交政策,這一點大概沒有疑問。同時可以肯定,自由與民主將促使伊朗更快地發展,為伊朗的複興提供更雄厚的基礎。不過,這樣的前景卻未必符合西方的利益。到那時它們就會設法進行另外的幹涉了。
巴基斯坦:中國全天候的朋友
巴基斯坦與中國有著很多共同利益。兩國的友好關係經常被稱為“全天候”的。不過,雙邊合作受到地理限製。巴基斯坦是中國的陸上鄰國。中國的一側是新疆的西南部,巴基斯坦一側是克什米爾。兩國的邊境地區是喀喇昆侖山區,有許多大雪山和荒涼的山穀。中國-巴基斯坦公路(喀喇昆侖公路)是兩國之間的唯一陸路通道。公路經過的紅其拉甫山口,海拔高度有4800米,現在已較少使用的明鐵蓋山口也有4700多米。公路所經地區高寒荒涼,人煙稀少,而且漫長。從新疆喀什(一個邊境小城,離烏魯木齊很遠)出發,經紅其拉甫山口到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共有1300公裏。從伊斯蘭堡到港口城市卡拉奇還有1000多公裏。這條公路的運輸成本非常高。
巴基斯坦對中國的作用,首先是保證中國西北邊疆的安定,其次是與中亞的陸路聯係。至於印度人一直擔心的事情——中國借助巴基斯坦牽製印度——倒在其次,中國與印度的關係還沒有惡化到那一步。在國土麵積、人口、經濟發展諸多方麵,巴基斯坦與印度相比明顯處於劣勢,國內的政局也不如印度穩定。一個動蕩混亂的巴基斯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也不符合印度的利益。那時,東突必將利用巴基斯坦國土作為襲擊中國的基地,印度也必將發生更多的恐怖襲擊,印控克什米爾也必將難以控製。巴基斯坦是阻擋伊斯蘭激進分子進入中國和印度的防火牆。所以,中印兩國在巴基斯坦問題上有共同的利益。這個利益大於它們之間的分歧。
巴基斯坦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印度文明實際上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內,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次大陸插入歐亞大陸之下,地質斷層線大致在巴基斯坦靠近阿富汗一線。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接壤的西北部是部落民的居住點,較少受到政府的控製,非常獨立。這些部落民同情塔利班,據說還保護了本?拉登。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邊界也是南亞和中亞的界限。自古以來,經陸地而來的入侵者大都通過巴阿邊界上的開伯爾山口進入次大陸。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有密切的關係,塔利班的骨幹有許多是從巴基斯坦的宗教學校畢業的。這段邊界很容易滲透,而且滲透的不僅是塔利班成員,也包括從阿富汗起飛的美國無人機,它在巴基斯坦一側殺死了許多平民。由此產生的仇恨在數十年內都不會消失,並動搖了巴基斯坦現政府的基礎。
2008年以來,巴基斯坦更多地倒向美國,美國也更加支持巴基斯坦,這種情形已經引起了印度的擔心。實際上,由於巴基斯坦國內存在著強大的反美力量,與美國的更密切合作將削弱巴基斯坦的力量。在與印度的力量對比中,巴基斯坦將進一步下降。當美國和它的軍事盟友們撤離阿富汗時,這個地區將更加混亂。自獨立以來,巴基斯坦一直被當作地緣政治的一個棋子,沒有成為一個“自在”的權力。在冷戰期間,巴基斯坦是美國圍堵蘇聯的一個盟國,特別是在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巴基斯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擁有核武器的伊斯蘭國家,但從經濟和政治的角度看,巴基斯坦不是一個成功的國家,國內的伊斯蘭極端勢力也很強大。如果巴基斯坦出現大的混亂,必將打破該地區的戰略均勢。因此,各大國有責任幫助維持它的國內穩定。如果巴基斯坦國內局勢動蕩,中國可能會失去一個重要的盟友,而且動蕩可能波及新疆甚至更多的省區。伊朗將能夠從動亂中漁利。因為有相似的宗教和民族背景以及曆史淵源,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伊朗的影響力不會遭到太激烈的反抗。印度不會得到好處,它將麵對更多的敵人。阿富汗有可能重新成為極端勢力的大本營。而美國及其盟友將麵臨更強大的抵抗。
巴基斯坦是中國與中東之間海洋航線的中繼點。但由於前麵提到過的地理的限製,巴基斯坦不太可能成為中國西北的出海口。新疆的發展仍將受到大山和沙漠的限製,短期內沒有克服的可能。中巴貿易將仍然以海運為主。中國修建的瓜達爾港靠近伊朗,距離霍爾木茲海峽已不遙遠。這個港口位於巴基斯坦偏遠的西南角,可以是一個很好的補給站,卻距離巴國內的市場很遠。
巴基斯坦和中國有相同的地緣政治利益。但巴基斯坦的國內政治決定了這是一個不穩定的友邦。巴基斯坦安全政策的首要目標是製約印度。巴基斯坦國內的宗教極端勢力使它難以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妥協,而且時刻威脅著政局的穩定。總統多次遭遇暗殺,總統候選人被暗殺。巴基斯坦的正常權力更迭不會對中巴關係產生大的影響。非極端勢力的政變也不會改變中巴關係。但不能排除巴基斯坦陷入阿富汗在1990年代的那種混亂局麵。如果巴基斯坦出現大的動蕩,印度的安全局勢將更加嚴峻。巴基斯坦的核武器與核技術可能擴散,特別是向伊斯蘭國家擴散。美國可能不得不進行軍事幹涉,而美國與印度的關係就會更加密切。現在美國已經在拉攏印度,開展針對中國的軍事合作。中國的西部邊疆麵臨伊斯蘭極端勢力和美印軍事的雙重壓力。現在這個壓力已經存在,將來會更大。不過,無論中國、美國、印度,都不會從巴基斯坦的動蕩中得到好處。各國目前有必要為維持巴基斯坦的穩定而合作。中國將從巴基斯坦的長期穩定中獲得很多好處,因此應該幫助巴基斯坦找到一條通往長期穩定與繁榮的道路。這是中國國家利益之所在。
雖然海外投資能力有限,而且盈利能力更有限,中國仍可以多嚐試與鄰國實現共同繁榮。應該找到一條路,扭轉一些國家的困境。這些國家有巴基斯坦、緬甸和朝鮮。它們的經濟不景氣,但它們對中國有著至關重要的地緣政治價值,中國不可能看著它們的相對落後。合作應該走中國長期堅持的外交路線,即不附帶政治條件。但是,合作也不應該是中國單方麵的援助,而是這些國家一攬子經濟改革中的一部分。隻有在這種時候,援助才是有效的。鄰國的穩定和繁榮是對中國最好的回報。當巴基斯坦的經濟好轉之後,不僅有助於它國內的穩定,還能夠把繁榮傳給阿富汗,從而減少阿富汗的暴力衝突,進而給中國的西北地區帶來安全。在另一個方向,繁榮將減少好鬥分子對印度的挑鬥,也將減少印度對巴基斯坦動武的誘惑力。
西亞:石油與宗教
破碎地帶上大多是伊斯蘭國家,而西亞則是阿拉伯國家,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在創立後不久,伊斯蘭教就進入了迅速擴張期。在信仰的支持下,阿拉伯人從阿拉伯半島出發,征服了眾多的民族,使他們改信了伊斯蘭教。歐洲也受到穆斯林的攻擊。進入上一個千年之後,歐洲開始反擊。1095年,在教皇的召集下,基督教徒們著手組織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他們向聖地耶路撒冷進攻。現在,基督教在宗教衝突中占了上風。從一開始,這場千年衝突夾雜了許多因素,現在既是宗教戰爭,也是地緣政治之爭;既是意識形態衝突,也是赤裸裸的能源之爭。
伊斯蘭地區以大中東為中心,包括北非、南歐的巴爾幹部分地區、中亞,向南方海島延伸到印度尼西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一些基督教國家也有了相當可觀的穆斯林人口,如在法國有近10%的人信仰伊斯蘭教。各個伊斯蘭恐怖組織沒有形成一個嚴密的全球網絡,但它們在意識形態上是一致的,就像冷戰時期遍布世界各地的共產主義遊擊隊一樣,主要向基督教的西方傳統價值發起挑戰,也有地方自治或獨立的訴求。恐怖主義襲擊表明了伊斯蘭世界的憤怒和無力感。可以說,破碎地帶主要是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世界的分裂造成的,並將隨著它們的發展而彌合。
伊斯蘭世界從來都不是統一的。這一地區常常被描述為一個“不穩定的弧”,豐富的石油資源更加深了該地區的不穩定。雖然有人觀察到許多伊斯蘭國家正在經曆著深刻的社會變化,正在走向世俗的、現代的社會。在可預見的將來,破碎地帶仍將是分裂的、動蕩的,在經濟和技術上與西方的差距不會很快縮小,與西方1000多年的對立也不會立即消失。在一些不公平,或疑似不公平現象的刺激下,雙方的對立還可能被激化。今後仍然會有“聖戰”和“十字軍東征”。雖然“十字軍東征”一詞有強烈的宗教和曆史含義,小布什也許並不了解其本源,他在911之後使用這個詞描述對恐怖主義的戰爭,揭示了這場衝突的曆史淵源。
西亞實際上介於亞洲和歐洲之間。當年地理大發現的促因是南歐人尋找通往東方的航線,避開西亞的阿拉伯人對東西方貿易的控製。在文化地理上,西亞與北非連為一體。這兩個地區的國家大都信奉伊斯蘭教,隻有少數例外,如以色列(猶太教)和亞美尼亞(基督教)。西亞的主體居民有阿拉伯人、突厥人和波斯人。西亞的一個特點是盛產石油,大油田一直向東延伸到中亞。在西亞和中亞,石油蘊藏和伊斯蘭教的範圍似乎是重疊的:產油國都是伊斯蘭教國家,伊斯蘭教國家大都盛產石油。伊斯蘭教和石油是目前國際政治中最熱點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在西亞的重疊使它們變得更為複雜。比如,沙特阿拉伯是伊斯蘭教的聖地,有麥加和麥地那,也有大油田。沙特王室是美國的盟友,但許多沙特人是反對西方的,他們是虔誠的穆斯林。一些最重要的恐怖主義領導人是沙特阿拉伯人。因此,美國更要扶持沙特的王室。
裏海地區和中東地區同是破碎地帶的一部分。它們有相似之處:豐富的石油儲藏、穆斯林國家、幹旱的氣候。但裏海地區從前是蘇聯的一部分,沒有以色列,也不靠近大洋,再加上強烈反美的伊朗,新近出現在該地區的中國,缺少堅定盟友的美國想在這裏擴張,要比在中東困難得多。
美國與奧薩瑪?本?拉登之間的衝突是他們對沙特阿拉伯——伊斯蘭聖地和大油田——的爭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和亞洲戰場都經常圍繞著對油田控製權的爭奪,德國和日本都是缺乏能源的國家。克萊爾說:“美國戰略家認為掌握石油特別重要,因為它是盟軍戰勝軸心國的一個關鍵因素。”thegeopoliticsofwar,bymichaelt?re,fromthenovember5,2001isssueofthenation?在戰爭期間,美國和美洲的石油足夠盟軍使用。那時,美國的分析家已經知道,在戰後將需要更多的石油,需要開發新的油田,而這個地方就是中東。1938年,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aramco,美國各大石油公司組成的聯盟)在沙特的第一口油井噴油。到1939年,這家公司已經獲得了沙特阿拉伯2/3土地的租讓權。1945年2月,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雅爾塔會議之後,在蘇伊士運河上的一艘美國軍艦上會見了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國王伊本?沙特(1932-1953在位)。伊本?沙特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他是瓦哈比派(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沙特阿拉伯國家的創始人。那時,沙特還是英國的受保護國。這次會見之後,沙特接受了美國的軍事保護,同時向美國提供石油開采特權。到了1979年,在破碎地帶發生了三件事情:蘇聯入侵阿富汗、伊朗的親美政權被推翻、在聖地麥加出現了一次叛亂。美國從這三個事件中感到了威脅。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宣稱,任何敵對勢力控製波斯灣地區的企圖都“是對美國核心利益的攻擊”,而美國將使用任何必要的手段——包括軍事力量——予以反擊。這個宣言是“卡特主義”,它加深了美國在沙特阿拉伯的軍事卷入,並激起了反抗。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美國支持伊斯蘭的遊擊隊員,向他們提供了價值30億美元的武器。沙特人本?拉登也在援助名單上。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3年,美國在阿富汗的盟友拉登第一次襲擊紐約世貿大廈,開始了他的新的戰爭。此後他發動多次襲擊。關於美國的反恐戰爭,克萊爾說:“這場戰爭,就像此前的大多數戰爭一樣,堅定地植根於地緣政治競爭。”thegeopoliticsofwar,bymichaelt?re?
在南高加索地區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好戰者分別和俄國、印度有直接的軍事衝突。他們是國家之外的力量,卻常常把國家(他們的國家和被襲國家)牽涉進他們的襲擊中。恐怖事件是恐怖分子的手段,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都有政治訴求。除了恐怖手段之外,他們無足輕重,這是他們從事恐怖活動的原因。丘吉爾是地緣政治賽台上的老練的拳擊手,他把高加索地區稱作俄國的“軟下腹”。實際上,這個動蕩不安的新月地區不僅是俄國的軟下腹,也是整個歐亞大陸的軟下腹。數百年來,俄國在這裏和英國及美國爭奪勢力範圍,一直持續到今天。這裏距離中國比較遠。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利益不比其他大國更少,同樣依賴中東的石油供應。
在這一大片伊斯蘭世界裏,猶太教的國家以色列是一個異類。以色列造成的戰爭與難民問題導致了阿拉伯國家的利益衝突激化。一個分裂的阿拉伯世界符合西方世界的利益,這是西方支持以色列的重要原因,也是以色列在依賴西方(主要是美國)支持的同時,敢於堅持自己的利益和立場的原因。以色列對西方世界的最大回報就是它在伊斯蘭世界的頑強存在。以色列地處伊斯蘭世界的中心,把北非與西亞的伊斯蘭國家分割開來。以色列有兩線作戰的困境,但可以通過地中海和紅海與外界聯係,得到支持。地中海東岸平緩、光禿的地貌大大突出了現代化武器的優勢。阿拉伯國家較為原始的社會結構,殖民地獨立後漫長的過渡階段,又給了以色列各個擊破的機會。在西方的支持下,以色列仍將長期保持對鄰國的軍事和經濟優勢。
伊拉克地處兩河流域,是世界文明最早的發源地,比埃及略早。在阿拉伯帝國時期,伊拉克是黑衣大食(750-1258,或阿巴斯王朝)的地盤。751年,帝國的軍隊打敗了唐朝高仙芝的軍隊,把勢力擴張到中亞。762年,阿巴斯王朝從大馬士革遷都到巴格達。在此後的時間裏,巴格達是阿拉伯世界的貿易與文化中心。從1055年起,塞爾柱突厥人控製了阿巴斯王朝。在1258年,受同父同母哥哥、大汗蒙哥的派遣,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開始西征,他滅掉了早已衰敗的阿巴斯王朝。因為哈裏發投降太晚,旭烈兀在占領報達(今巴格達)後屠城。接著他派遣軍隊向敘利亞和埃及進發,攻占了阿勒頗(今敘利亞西北的阿勒頗)。1260年,在得知蒙哥的死訊後,旭烈兀趕回蒙古,把軍事大權委任給他的先鋒怯的不花。埃及在耶路撒冷以北的加利利打敗了怯的不花,阻止了蒙古人繼續擴張。旭烈兀的伊利汗國包括今天的伊朗和伊拉克。他的遠征證明,經陸路通過中亞,從蒙古草原出發的騎兵可以遠出到伊拉克。20世紀以來,英國和美國先後占領伊拉克以及附近的國家,它們都是通過海路到達中東的。
美國入侵伊拉克的借口先後有兩個。起初是禁止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武器”。因為沒有找到這樣的武器,白宮又改口為“建立民主”。新的借口顯示,“民主”確實是國際政治中的一張牌。美國入侵伊拉克是為了改變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是為了控製伊拉克的石油。即使伊拉克因此有了民主製度,那也不是美國的初衷。小布什政府的前任財政部長保羅?奧尼爾說,早在911之前,小布什總統就一心想把薩達姆趕下台。奧尼爾是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鍾”節目中說的這些話,播出時間是2004年1月11日。在布什於2001年1月開始執政後的三個月裏,美國官員已經在研究推翻薩達姆的軍事行動方案了。沃爾福威茨是當時小布什的國防部副部長,1990年代初他在老布什政府內任職,製定過入侵伊拉克的戰略。可見美國占領伊拉克是小布什政府的一個戰略目標,不僅是911之後反恐戰爭中的一個行動。
在美軍占領伊拉克之後,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初期是有利於美國的。在美國的進攻態勢之下,利比亞的卡紮菲作出了很大的讓步,中東其他國家也更多地支持美國。但隨著伊朗堅持發展核計劃,以色列出師黎巴嫩不利,美軍在伊拉克陷入泥潭,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已在下降。但對於美國,戰爭仍然有利可圖。在新技術找到可替代能源之前,或者在石油儲藏消耗殆盡之前,西亞仍將是地緣政治爭奪的熱點,西亞的局勢不可能獲得穩定。
美國還借反恐之機,在歐亞大陸的南側高加索到中亞一線取得了很大進展,而這一帶是俄國的傳統勢力範圍。美國出兵占領了阿富汗。這是過去100多年中,任何世界帝國都要占領的國家。在阿富汗,英國和蘇聯都有過失敗的經曆,美國可能正在經曆。美國占領了伊拉克,就在中東取得一個牢靠的支撐點,把它在這一地區的前進成果穩定下來。伊拉克不同於美國在盟國的基地,它完全聽從美國的擺布。在伊拉克的駐軍向東可以威脅伊朗;向西可以震懾敘利亞,與以色列遙相呼應;向北可以與盟國土耳其一起聲援高加索地區,挖俄國的牆角;向南可以鞏固與盟國沙特阿拉伯的關係,同時美國海軍在波斯灣也有了可靠的基地。當然,也控製了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地。但美國在這一線也麵臨不利的局麵:它的軍隊都是孤軍深入,彼此分離。入侵伊朗的計劃很可能是改變這種局勢的一個方案。占領伊朗將使得這些地方連在一起。
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當盟軍停止向伊拉克進軍的時候,很多人遺憾他們沒有推翻獨裁的、好戰的薩達姆。此後,美國和英國耗費了10年的時間,企圖削弱薩達姆。它們的空軍在伊拉克上空的禁飛區巡邏,向地麵目標扔炸彈;它們的軍艦在波斯灣攔截、檢查伊拉克船隻。但薩達姆的統治依然牢固,還有餘力屠殺北部的庫爾德人。盟軍在“誤殺”伊拉克的婦女和兒童,他們的製裁造成更多的死亡。可見,製空權和製海權在地麵上作用是有限的。薩達姆沒有想到美國人在10多年之後又卷土重來。坐鎮白宮和五角大樓的居然是同一批人——小布什總統是老布什總統的兒子,小布什的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都是老布什政府的舊人,是第一次海灣戰爭的主要決策者。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美國為侵略編造借口,仍遭到盟國(如德、法)的強烈反對。在老布什時期,美國本來可以有一場徹底的勝利,卻因一時的猶豫而導致後來毫無道義可言的侵略和占領。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時,冷戰剛結束,美國沒有來得及重新評估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它隻想打一場有限戰爭,不願意像在朝鮮、越南那樣冒進。第二次時美國的信心卻過於爆滿,並且對世界的道義估計不足。那時的美國適應了唯一超級大國地位,有些得意忘形了。同時美國對第一次的克製有些耿耿於懷,況且伊拉克的石油總是很大的誘惑。因為缺少道義,美國的占領激起了更多的反抗,而美國不能大張旗鼓地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伊拉克。兩場伊拉克戰爭的教訓是:戰略目標的完成應該一氣嗬成;如果不能一氣嗬成完成一個目標,除非局勢的變遷已經使它構成全新的戰略目標,否則不應該重新開始原來的執行過程。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
猶太人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是極其傑出的民族。按人口比例計算,猶太人也許是自古希臘以來對人類文明貢獻最大的民族。如果沒有猶太人的貢獻,我們今天的生活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毫無疑問,猶太人有權建立他們的國家,生活在自己軍隊的保護中,不再遭受基督教狂熱分子的宗教迫害和種族屠殺。猶太複國主義由來已久。在建國之前,已經有猶太人前往巴勒斯坦定居。但就其本質而言,在巴勒斯坦故土上建立猶太人的國家是近千年來十字軍東征的繼續,是西方——主要是英國——在殖民地時代結束之前所做的地緣政治安排。以色列國是西方打入阿拉伯世界的一個楔子。一個奇特的現象是,自從以色列建國之後,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對立大大緩和,而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被大大激化了。
二戰之後,美國繼承了英國在中東的遺產。由於以色列和阿拉伯的對立,美國在中東遊刃有餘,控製了這個盛產石油的地區。不過,在美國占領伊拉克以後,以色列對美國的地緣政治重要性有所下降。原因是美國在中東獲取了一個更堅實的落腳點,同時減少了伊拉克這個需要盟國共同對付的敵人。因為美國轉移重心的緣故,近年來以色列成為新聞熱點的機會減少了許多。破碎地帶之所以破碎,主要原因是它有保持破碎的必要,以便為大國幹涉留下空間。
因為美國支持以色列,在伊斯蘭聖地沙特阿拉伯駐軍,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導致了許多穆斯林的敵視。在整個歐亞大陸,最敵視美國存在的是伊斯蘭世界。“基地”組織的目標之一就是把美軍從沙特阿拉伯趕出去。沙特是伊斯蘭世界兩大聖地麥加和麥地那所在地,因此在伊斯蘭中有特別的號召力。雖然美國已經把在沙特的軍事基地遷往迪拜,但對立早已經形成了。
猶太人有權利返回他們祖先的土地,他們也有權力。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更有權利生活在他們的故土上,但可悲的是,他們沒有權力,隻能四處流落。這兩個血緣相近的民族不能相容。巴以衝突是地區性的,有領土爭端,也有一神教的千年衝突。在曆史上,那個地區與中國一直沒有關係。中國沒有過向宗教聖地進軍,沒有經營過殖民地,沒有派軍隊保護石油開采和運輸,而且與雙方都保持友好關係。因此,中國很難插手中東衝突。因為巴以衝突與中國無關,才成為媒體大事。報道既便宜(抄用西方通訊社的稿件和影像),又安全(離中國很遠)。巴以衝突經常掩蓋了國內的大事,似乎成了中國人日常最關心的一件事。這是很不正常的。
非洲:歐亞大陸向南的延伸
本書把非洲放在了亞洲這一章,沒有單獨列為一章。其中有幾個原因。首先,在地理上,非洲是歐亞大陸的一部分。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非洲與亞洲、歐洲的土地是連在一起的,人們可以經陸地往來,不必像摩西那樣穿越紅海。一條運河的開鑿並不足以切割大陸。其二,北非(撒哈拉以北非洲)與西亞的大部分地區同屬於阿拉伯文化圈。北非的古埃及更是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在曆史的早期哺育過希臘文明和猶太文明。其三,非洲的大部分地方曾經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許多非洲國家仍然通用法語、英語等歐洲語言,法、英等前宗主國家仍在非洲保持著很大的影響力。其四,目前,非洲國家在經濟、軍事、科技等諸多方麵仍很虛弱,而且缺少核心國家,難以結合成一個獨立的地緣政治板塊。在可預見的未來,非洲仍將是國際政治中被爭奪的目標,而非主導者。由此可見,無論在自然地理上還是在政治地理方麵,非洲與歐亞大陸都是一體的。非洲與澳大利亞一樣,是歐亞大陸向外的延伸部分。
隔開非洲和亞洲的紅海是一個狹長的裂穀。蘇伊士運河是紅海的延長線,把紅海連向地中海。在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之後,中國海軍正式出海執行作戰任務是在2009年到索馬裏外海驅逐海盜,保護往來商船,地點在紅海之外的亞丁灣一帶。東非是鄭和船隊曾經到達的地方。在歐洲人繞過好望角到來之前,阿拉伯人、印度人、馬來人和中國人就是東非海岸的常客。除了中國相隔較遠之外,其餘這些人都在印度洋沿岸的國家,經營著繁忙的海上商路。其中一部分商品,如東南亞的香料、中國的瓷器等,就是越過印度洋,由阿拉伯人運往歐洲市場。
自古以來,中國對國際關係的看法就像一張蜘蛛網,一圈又一圈,越在內部的圈就越重要。非洲距離中國比較遠,對中國的重要性差一些,但絕對不可忽視。這個世界畢竟越來越小了,而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中非之間的距離將被不斷拉近。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爭奪世界革命的領袖地位時,中國曾經向非洲國家提供過大量的經濟援助。這些援助既不考慮經濟效益,更不考慮經濟回報。因此,在花費了貧窮的中國大筆資金之後,非洲和中國都沒有得到明顯好處。不過,把中國塑造成第三世界代言人的努力沒有完全白費,今天的中國繼承了這筆遺產。中國在北京成功組織非洲峰會,證明了中國在非洲被廣泛接受。日本和韓國都學習中國舉辦非洲峰會。作為工業大國,日本和韓國對非洲的自然資源都有很大的需求。東亞對非洲國家的爭取已經開始。競爭使非洲有了選擇的餘地,能夠為非洲帶來好處。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赤道在這塊大陸的地理南北中間線附近經過。非洲也像歐亞、南北美洲大陸一樣,北寬而南窄。撒哈拉沙漠在北部,有960萬平方公裏,相當於非洲麵積的1/3,或中國的總麵積。沙漠把非洲分割成兩部分:一個是撒哈拉以北的區域,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沙漠在東、西、北三麵抵達海岸,以北地區隻有綠洲和尼羅河沿岸有稠密的人口。另一個是撒哈拉以南的區域,主要居民是黑人,分布著從熱帶雨林到沙漠兩個極端的多種氣候帶。沙漠南北兩部分的地理和文化截然不同。北非曆史與歐洲曆史攙雜在一起。麥金德說:
歐洲的南界過去和現在都是撒哈拉,而不是地中海;因為正是沙漠才把黑人與白人分開的。《曆史的地理樞紐》,59頁。
從迦太基和羅馬時代開始,地中海南北兩岸就爭鬥不已,互有勝負。它們都曾經長期占領過對岸。現在的北非已經遠遠落在了對岸的後麵。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才是一般所說的非洲。與它和地中海北岸的關係相比,北非與黑非洲的互動在曆史上比較少。由於大沙漠的隔絕、不適合農業發展的氣候、可馴化動物的缺乏、瘟疫的泛濫等原因,撒哈拉以南地區長期落後於北非和歐亞大陸,其文明和國家形態的發展程度也不如歐洲人到達之前的中南美洲。在殖民時代,撒哈拉以南是受剝削和壓迫最深重的地區。那裏的國家完全是殖民者劃分勢力範圍的產物。今天非洲的一體化努力包括整個非洲大陸。主要倡導者有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由於非洲各地的種族、文化、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有巨大的差異,一體化是一個早熟的、過於龐大的計劃。北非相近的阿拉伯國家尚不能團結,遑論整個非洲?所以,非洲的一體化應該從區域化開始。非洲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區域性大國,如埃及、南非、尼日利亞等。它們或許可以成為區域化的倡導者。區域化進程隻有區域內的國家才有權力做出安排,也隻有較為民主的國家才會積極響應,因為區域化必然要求國家交出部分權力,而獨裁者很少主動放棄權力。非洲的民主進程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在可預見的將來,非洲不會出現有競爭力的區域組織或大國。同時,法國、英國等前宗主國在非洲的幹涉意願和幹涉能力將繼續下降。
在冷戰期間,美蘇在爭奪勢力範圍,而中國想成為第三世界的領袖。因此,非洲的地位遠遠超過了它的實力。非洲接受了大量的援助,也目睹了許多外來幹涉導致的戰亂。冷戰結束後,非洲恢複了與經濟和軍事實力相對應的地位,世界其他地方幾乎把它遺忘了。即使大國元首偶爾到訪,也是姿態大於實質。戰亂、屠殺、饑荒、瘟疫、貧困、犯罪,人類遭遇的這些災難在非洲最為密集,甚至那些表現較好的國家也難以幸免。這裏有自然條件的原因,也有政治的原因。民族國家本來並不適合非洲大部分地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眾多的部落和部族遠遠沒有形成民族,在它們成為現代國家的過程中充滿了血腥,並至今仍在為這一過程付出代價。在進入較為穩定的發展和融合階段之前,非洲可能先要有一段“沉寂期”:沒有很多壞消息。
現在,非洲最重要的出口物質是自然資源,最有影響的媒體事件則是災難。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非洲仍將是世界的原材料供應地,很難在國際政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如果沒有災難,非洲就會被人們忽略,這不是那些人道主義者所願意看到的。當自然資源與災難聯係在一起時,總是能激起人們的憤怒和抵製,如西非帶血的鑽石。中國在蘇丹的達富爾是另外一個例子。中國在達富爾是為了獲得石油,沒有必要涉及當地的種族矛盾。因為達富爾出現的種族衝突,西方世界對中國在蘇丹的存在產生了喧囂。當然有一些政客在推波助瀾,借此排擠中國。中國有十足的理由可以反駁說,西方世界在非洲做得更惡劣。但是,這場對中國的詆毀並不是壞事,可以促使中國發展出一種新的獲取資源的模式,不同於西方殖民時期的侵略和掠奪,也不同於當代西方對內政的幹涉。在經濟互利的基礎之上,加強政治的互動和相互理解,使中國在非洲的存在更加牢固。沒有任何人可以對人道主義災難視而不見,尤其是在當地獲取利益的人們。如果中國能夠幫助解決衝突,就能贏得世界的尊重,也能在未來贏得更多的實際利益。對達富爾的災難以及國際上的批評,中國回應得遲緩些,卻是正確的。
在非洲的一些國家,人們的平均生活水平比中國的窮人還要好一些。而這樣的窮人占中國總人口的1/4以上。韓國總理李明博相信,朝鮮半島統一後,韓國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朝鮮超過中國。如果考慮到中國窮人的數量,他的話並不是特別大的誇張。國內的貧窮是中國在提供對外援助時必須時時牢記的,不然就會陷入援助過度的陷阱。慈善事業最好從國內開始。
發明“破碎地帶”概念的是英國地理學家、地緣政治學家詹姆斯?菲爾格裏夫(1870-1953)。他在1915年出版的《地理與世界大國》中,把破碎地帶定義為海權與陸權之間的國家。實際上,破碎地帶就是沒有權力的地方,既沒有海權,也沒有陸權。因為沒有權力,這一地帶在內部紛爭和外力撕扯的共同作用下四分五裂。破碎地帶以中東為中心,向東沿著歐亞大陸南岸延伸到巴基斯坦和印度,在那裏分為兩岔。北線經過阿富汗到中亞五國,南線經東南亞、台灣海峽到朝鮮半島。以中東為中心,向西也分為兩岔。南線沿著非洲大陸北部向西,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北的所有國家;北線經土耳其到巴爾幹半島。歐亞大陸的南邊是破碎的地緣政治地帶。
這一條海岸線上有一個天然的分界點,這就是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以東是東南亞,是中國的鄰國,距離中國較以西的各國為近。在馬六甲海峽以西基本上都是穆斯林國家,以阿拉伯人、突厥人和波斯人為主。它們都自成一體,彼此聯係不很密切。在本章的論述中,歐亞大陸南邊到馬六甲海峽為止,也不包括海峽以西的緬甸。這樣的劃分隻是為了論述的連貫性。
在21世紀之前,人們常說,從中東到中亞的歐亞大陸南側有一個“不穩定的弧”,組成這個弧的都是伊斯蘭國家,被西方認為是動蕩區域。在蘇聯解體之後,以車臣為首的北高加索地區的確是俄國流血的傷口,也是西方關注的熱點。在美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後,“不穩定的弧”這個說法就消失了,似乎美國給這個地區帶來了和平。美國人不提這個“弧”,其他人也就忘記了。但這個地區的不穩定因素一點都沒有減少,甚至變得更加複雜了。在弧內的其他地方,阿以衝突沒有解決,中東和平一如既往遙遙無期;伊拉克庫爾德人要求獨立的呼聲更高,與土耳其的庫爾德人遙相呼應,土耳其軍隊跨過邊境實施打擊;美國懷疑伊朗支持伊拉克遊擊隊,而伊朗又堅持它的核計劃;在沉寂了幾年之後,阿富汗的塔利班組織從美軍的打擊中逐漸恢複過來並發起新的攻擊;美國試圖在中亞複製它在東歐導演的顏色革命,但進展似乎並不順利,中亞逐鹿正在暗中進行,除了老的遊戲者之外,印度也越過巴基斯坦在中亞設立了軍事基地;目前倒是車臣的局勢暫時比較安靜,但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再次爆發。
這個不穩定的弧固然有它不穩定的內部原因,比如民族的壓迫、專製政權的壓迫、青年人口比例高而經濟卻不景氣,等等。如果放長眼光看,可以看出它是曆史延續,是大國角逐的後遺症和並發症,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1000多年信仰衝突在近代的激化。美國人是踏著英國人的腳印進入中東的——從以色列到伊拉克,莫不如此。當初英國在中東乃至中亞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阻止俄國南下,美國則沿著阿拉伯海的北岸遏製蘇聯。冷戰之後,美國沒有完全取消這一目標,反而因此向北推進,其戰略目的也從俄國擴大到中國和伊斯蘭教國家。美國入侵伊拉克,不僅僅是為了霸占那裏的石油資源,卡住石油消費國的脖子,還試圖在中東的伊斯蘭國家中建立一個民主樣板。在美國的國際政治詞匯中,“民主”隻是美國政治模式的代名詞。
不穩定的弧是破碎地帶的縮小版,主要在中東兩側的穆斯林國家地帶。但破碎地帶的範圍更大,向東延伸得更遠,斷斷續續到東北亞。破碎地帶上大部分仍然是穆斯林國家。它們是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滅亡之後留下的碎片。蘇聯帝國解體之後的碎片中包括中亞國家——也是以穆斯林為主要居民的國家。東南亞在伊斯蘭教主要分布區的東部。那裏有一些宗教衝突,但破碎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上的。熱帶、亞熱帶的崇山峻嶺以及大洋中的島嶼,造成了地理和心理的分裂狀態。朝鮮半島的分裂與對立是二戰和冷戰的產物,暫時看不到統一的前景。
破碎地帶的成因有強大的宗教因素。印度次大陸北部和地中海東岸是世界宗教的兩大發源地,兩地之間的伊朗高原則產生過祆教、摩尼教。現在,這一帶仍是世界上宗教情感最強烈的地區之一,宗教衝突、教派衝突是許多地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伊斯蘭教內部也是分歧眾多,不能團結。破碎地帶還是帝國滅亡後的產物。早在數千年前,北方的入侵者就源源不斷地南下征服了。近2000多年,那裏不僅有過本土的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曾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西方帝國的殖民地。帝國的記憶不會輕易消退,富饒的石油必然引起爭端。溫暖的南方海岸還是俄國南下和英國、美國北上的著力點。所以,那裏還因為受到兩個方向的擠壓而破碎:俄國或蘇聯由北向南,英國和美國由南向北。
中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熱點地區。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世界的衝突從來沒有中斷過。整個地區常年處於戰爭或戰亂狀態。猶太-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最明顯地體現在中東。在政治上,一些中東伊斯蘭國家是美國的盟友,但在文化上則是對立的。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試圖開創與伊斯蘭世界的新時代,這個計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但要見到效果,恐怕需要數十年的不斷努力。如果中東沒有和平,就不能平息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的源頭,受它影響的地區就難以穩定。
在破碎地帶上有幾個較大的國家: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伊朗是波斯帝國的故土。它現在有野心成為地區大國和伊斯蘭世界領袖,正因核開發計劃與美國對抗。巴基斯坦以對抗印度的軍事壓力為立國之本,這是在1947年印巴分治時形成的特點,在兩國取得實質性和解之前不會改變。印度雖然較大,卻難以成為獨霸一方的大國。印度的擴張一定會遭到鄰國的抵抗。它可以在遠處建立軍事基地,卻很難影響本地區。此外,伊朗和巴基斯坦還不是地區的穩定力量。它們分別是美國和恐怖主義的打擊目標。兩國的現狀更增添了地區的不穩定性。
破碎地帶一直向歐亞大陸的中心延伸。在破碎地帶的這一部分是中亞五國,過去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美國、俄國和印度在那裏駐紮軍隊。不過,五國都是內陸國,現在受海外的影響較小,因此相對穩定一些。中亞最繁華的地區在費爾幹納盆地——東西陸地交通的中間點。
南邊的破碎地帶經過土耳其,延伸到歐洲的地中海北岸,到達著名的“火藥桶”巴爾幹地區。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那裏引爆。20世紀末最後的戰爭也在那裏,即美國和歐洲轟炸南聯盟。北約企圖窒息今後可能引爆炸藥的火種,減少俄國的影響。它們目前是成功的。
地中海北岸(北非)也是破碎地帶的自然延伸,位於撒哈拉大沙漠的北部,氣候幹旱。北非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居民大多是阿拉伯人。他們曾長期占領伊比利亞半島,直到17世紀才被趕走。尼羅河三角洲的古埃及長期是世界文明的領先者,也曾經是一個大帝國。突尼斯曾經有過一個強大的國家迦太基。迦太基的居民是從地中海東岸航海而來的殖民者,幾乎毀滅了羅馬共和國。在現在的北非,埃及是實力最雄厚的國家,但發展緩慢,在失去中東戰爭之後對以色列無可奈何。利比亞的領導人卡紮菲曾經向美國挑戰,受到過暗殺轟炸。在美國除掉伊拉克的薩達姆之後,他向美國示好,近年來比較安靜。北非現在不具備形成大國的條件。
東南亞屬於歐亞大陸的南部邊緣,也是“破碎地帶”。雖然東南亞十國組成了聯盟,但各國之間、各國之內的差異非常大。國內有宗教、民族、階級衝突,國際有領土、曆史、宗教之爭,都不是短時期內可以解決的。不過,東南亞的破碎程度與南亞、西亞的有所不同,總體上較後兩個地區好一些。首先,東南亞各國建立了聯盟,互相協調,一體化的前景比較光明;其次,宗教衝突沒有在南亞、西亞那樣強烈;第三,東南亞的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在一定條件下,增長可以緩解社會和國際矛盾;第四,東南亞沒有中東那樣豐富的石油資源,大國幹涉的意願較小;第五,東南亞各國目前都比較弱小,不具備尋求地區霸權的條件,因而不會挑起地區衝突;第六,由於弱小和較少石油資源,即使某個東南亞國家發生動蕩,一般也不會波及更大範圍。這些因素把東南亞與西亞、南亞分開。這裏有必要記住:整個歐亞大陸的南邊都是破碎的;在地理、宗教、民族等方麵,較大一些的東南亞國家都潛藏有動蕩和分裂的因素。
東南亞的人種與破碎地帶的其他地方不同,主要是黃種人和小黑人。那裏的氣候特點不再是幹旱,而是潮濕,在地理上與西段的破碎地帶隔開。東南亞曆史上出現過強大的國家,而且創造了令人讚歎不已的文明,從柬埔寨到印尼都有文物。東南亞濱海或是島嶼,是歐亞大陸南方的交流通道。這一地區接受了儒家和佛教文化,以及後來的伊斯蘭教,現代又接受了西方文明。
破碎地帶上有阿拉伯半島、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三個大半島。它們仿佛是從大陸上垂下來的掛件,向南深入海洋。三個半島的地緣地位非常高。阿拉伯半島上有石油,有伊斯蘭教聖地,其東部有波斯灣,西部有蘇伊士運河;次大陸上有印度,一個被很多人看好的國家;中南半島上有東盟的幾個國家,前端突出的馬來半島與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形成了馬六甲海峽。
再回到歐亞大陸上來。在這四條邊之中,以印度為中心的南邊是最短的一段,限於阿拉伯海沿岸到孟加拉灣沿岸,西不過波斯灣,東不過馬六甲海峽。但是,也可以把南邊看做是最長的一條邊,一直延伸到非洲。問題隻是今天的非洲還不很重要,而印度的力量投射能力很有限。將來非洲變得更加重要的時候,印度將占有有利的地理位置。非洲東海岸長期受到亞洲的影響。馬達加斯加島的絕大多數居民是馬來移民的後裔,屬於馬來語係。
殖民統治是統一的力量,也是分裂的力量。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是因為西方的殖民統治才產生的,比如印度、印度尼西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它們是西方帝國的遺產。同時,外來的力量為了保持統治的穩定,必然會在當地製造分裂,埋下日後紛爭的種子。這些國家的獨立時間還不長,還沒有作為現代國家穩定下來,各方力量還沒有形成比較穩定的比例。
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也屬於破碎的南邊。中國至今沒有完成統一,台灣海峽一度是可能爆發戰爭的世界熱點之一。冷戰期間最大的兩場熱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在這個地帶上。今天,中國在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上與破碎地帶接觸。這兩個地方都是大國的角力場。
破碎地帶當然不是一個完整的地緣政治區域,各國的地位是不穩定的。中亞、東南亞、朝鮮半島都在破碎地帶上,因為與中國相鄰,它們都放在本書的下一章來講。
印度:破碎地帶上的破碎國家
a?一塊前殖民地
在歐亞大陸上,中國、印度、歐盟和俄國形成了一邊一個大國的局勢。在這四個方向大國中,最弱的是印度。印度不僅麵積最小、經濟最落後,而且在它那條邊上所占的麵積比例也很有限。不過,印度在本地區的競爭對手也比較弱,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巴基斯坦和伊朗。如果能夠走向團結,阿拉伯世界將是印度最強的競爭對手。波斯和阿拉伯曾經都是龐大的帝國。帝國的曆史是今天伊朗人和阿拉伯人的驕傲,隻要有機會,他們不會容忍另一個國家控製他們的世界,他們曾經頑強抵抗英國和美國的入侵。現在的波斯(伊朗)站在反美的前沿,有宗教的因素,也有國家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將來不會有大的擴張餘地。
印度麵臨的威脅主要來自西北方。曆史上從來如此,今後很可能也將如此。印度次大陸從來都是一個被征服的地區。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後,波斯帝國、亞曆山大帝國、貴霜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莫臥爾帝國、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都在印度的西北部。當然,西北方的英國人是在次大陸的南方登陸的,他們是航海者。這些帝國或對次大陸構成威脅,或長期占領。次大陸最有效的抵抗是炎熱、潮濕的氣候,如同中亞的嚴寒和幹旱是入侵者的最大敵人一樣。中亞和印度西北都位於民族遷徙的路線上,兩地受到侵略的經曆相似。不過,中亞是一個中間點,不容易防守,容易接受外來影響。那些強大的力量有停留在中亞的,也有路過的。印度次大陸則是一條岔道、一個終點。征服者進入次大陸之後就是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他們停留之後隻能定居下來。先後到來的民族賦予次大陸文明五彩斑斕之色。實際上,印度的曆史就是被征服的曆史,並由此產生了種姓製度。
印度不僅位於歐亞大陸南邊的破碎地帶,印度內部的政治地理也是破碎的。印度曆史上隻有三次統一。第一次是孔雀王朝。亞曆山大的入侵給北印度造成了混亂,旃陀羅笈多趁亂而起,在公元前323年建立了孔雀王朝。他趕走馬其頓軍隊,獲得了今天阿富汗一帶的土地。旃陀羅笈多的孫子、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國王阿育王(約公元前273-約前232在位)統一了次大陸的大部分地方,除了最南端。在完成了血腥的征服之後,阿育王皈依佛教。但是,和平信念沒有挽救他的帝國。阿育王死後,他的帝國迅速分裂。在此後1700多年中,印度出現過麵積較大的王朝,如控製鬆散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扶植婆羅門教。婆羅門教因佛教、耆那教的興起而衰落。在笈多王朝時期,婆羅門教演化為印度教,種姓製度在印度最後確立。(320-540)、阿富汗突厥人的德裏蘇丹(1206-1526),但它們的勢力限於西部和北部,沒有向南越過中部的德幹高原。到了1526年,蒙古-突厥人自中亞入侵次大陸,建立了莫臥爾帝國,漸次擴張。到帝國的第六位統治者、皇帝奧郎則布(1658-1707在位)時,基本上統一了印度,但也不包括次大陸的南端。這是印度的第二次統一。奧郎則布推行激進的伊斯蘭宗教政策,迫害印度教徒,激起了強烈反抗。他在世時就已經硝煙四起,去世後帝國更是分崩離析。此後,莫臥爾帝國名存實亡,皇帝成為入侵的波斯人、阿富汗人的傀儡。在1764年,莫臥爾皇帝投降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到19世紀中期,英國東印度公司第三次統一印度,並從印度向中國走私鴉片,發動鴉片戰爭。可以說,現代印度是由一家英國公司創造的國家。1858年,在鎮壓了印度士兵起義之後,英國撤銷東印度公司,取消了早已沒有任何實力的莫臥爾王朝,對印度實行直接統治,直到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在20世紀初,印度共有700多個大小土邦。在1950年憲法中廢除土邦之後,印度才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國家。但種姓、宗教、民族和階級的對立與衝突仍在撕裂這個國家。
印度次大陸曾經是英國在東方的擴張基地。中國飽受其害。英國人向中國走私印度的鴉片,在中國搶奪勢力範圍,都是因為它占有了印度。此外,英國人向東殖民緬甸,覬覦雲南;向北侵略西藏,控製喜馬拉雅山區的小國;向西北方占領阿富汗,與俄國展開“大角逐”(thegreatgame)——這些還隻是陸地上的行動。作為一個統一的現代國家,印度的國際政治遺產是從大英帝國那裏繼承下來的。征服者給印度現在的外交政策留下了很深的強權印記。獨立之後,在曆史上第一次,印度人開始用征服者的目光打量外部世界。美國學者科亨說:
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給印度留下了許多重要的地理政治慣例。……“在南亞次大陸形成一個核心區和一個周邊地區,核心區即獨立後的印度,周邊區即環繞印度四周的小國。”……印度付出了半個世紀的努力縮小從英國繼承下來的方略與其資源基礎的差距,但是由於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其資源基礎大為削弱。斯蒂芬?科亨:《大象和孔雀——解讀印度大戰略》,10-11頁,新華出版社,2002年。
印度繼承了英國留下的各種土地遺產,也包括強權政治。但印度對許多地方的控製並不順利,尤其在東北地區,武裝反抗從來沒有停止過。科亨說:“在南亞,英國人看到什麽都想要。”《大象和孔雀——解讀印度大戰略》,10頁。於是,印度在獨立之初也是看到什麽都想要,包括英國在西藏的特權。印度試圖以殖民地繼承一個大殖民帝國的傳統,卻缺乏大英帝國那樣的物質資源,也缺乏英國那樣的外交人才和軍事人才,更缺乏英國當年擴張時有利的地緣環境。印度因力不從心而憤憤不平。
印度作為一個國家,是英國殖民地的遺產,國內的“斷層線”既多且深,曆史悠久。印度在強硬的和堅硬的對外政策中消耗資源,對國內矛盾束手無策。不過,如果不能對外保持強硬和堅硬,印度就難以保證國家特征和內部認同,中央政府將處於更加弱勢的地位。這是一個兩難選擇。印度這個國家像是一顆雞蛋,表麵上似乎有堅硬的外殼,但外殼卻很薄,內部是不穩定的流質。印度也可能像雞蛋一樣脆弱。目前,印度的各種衝突還沒有遭到西方傾力批評和攻擊。也許,印度的(家族)民主製把官方的不當行為“合法化”了。西方批評的缺失也從一個側麵說明,印度還沒有成為一個讓西方擔心的東方大國,還不足以撩起西方的興趣,在適當的時候發揮一通正義感。不管怎樣,印度的內部衝突可能被外界利用。如果印度和一個大國發生較大規模的戰爭,這個大國又有足夠的智慧和力量,那麽,印度這枚雞蛋就可能被打破,造成內部的動蕩,就像次大陸在曆史上絕大多數的時期一樣;即使核武器也不能挽救印度,因為裂縫產生在內部。
印度是衝突類型的標本地區。世界上的各種衝突都能在印度找到相應版本:階級衝突、民族衝突、宗教衝突,以及印度獨有的宗教內部的種姓衝突。在當今世界上,隻有少數幾個國家仍然存在著因階級衝突而導致的武裝鬥爭,印度是其中之一。印度東北部有民族遊擊隊,反抗印度兼並他們的土地。低種姓人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抗議減少給予他們的福利。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緊張關係是當年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之間衝突的繼續,又增加了在克什米爾的領土糾紛。印巴分治沒有解決宗教衝突的問題,反而使衝突上升到國家的層麵上,成為兩個有核國家的對立。兩國為克什米爾爭端打了三場戰爭。克什米爾是穆斯林占大多數的地區。所以,克什米爾戰爭不僅是兩國間的戰爭。巴基斯坦國內有穆斯林在為克什米爾而戰。2008年11月孟買發生恐怖襲擊,襲擊者來自巴基斯坦。除了豪華酒店裏的美國人和英國人之外,被襲擊目標還有孟買猶太文化中心。這是穆斯林-猶太教徒衝突在印度的再現。在這之前,2001年,同一個組織(虔誠軍)襲擊了印度國會大廈,2006年襲擊了一列火車。印度國內的宗教衝突與印巴間的國際對立相互糾纏著,使得其中任何一組矛盾都更加難以解決。
印度東北地區與印度本土之間被孟加拉國和尼泊爾隔開,在那裏長期存在著武裝抵抗,特別是在適合遊擊戰的山區。那裏的人們過去被英國人屠殺,但從來沒有放棄對自由的渴望。英國把這個地區移交給印度後,他們也不屈服於印度的統治。印度政府對當地人的要求作出了一些讓步,但仍實行嚴密的軍事管製。武裝反抗仍在繼續。印度在那裏駐紮重兵並不是完全為了對付中國。
在宗教方麵,印度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印度教的好鬥分子,不能發揮足夠的和解與穩定作用。印度教徒的數量占印度總人口的82%。印度教有和平和好鬥兩個方麵,聖雄甘地代表了其和平的一麵,但他被另一位印度教徒暗殺了。接下來1984年,印度政府軍攻占錫克教金殿之後,總理英迪拉?甘地被她的錫克教徒衛兵殺害。印度教的聖經《薄伽梵歌》是好戰的,宣揚武力。在過去數十年中,印度教的好鬥群體正在上升,挑起宗教衝突。印度人民黨(bjp)是一個印度教的政黨,在它的執政期內,印度於1998年爆炸了原子彈,期間又出現了激烈的印度教-伊斯蘭教衝突。印度的宗教衝突不僅存在於印度教與錫克教、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之間,印度教與基督教的衝突近年來也激化了。宗教衝突出現全麵化趨勢。2008年,印度教徒燒毀基督教堂,指責基督教強行把他們的信徒改宗為基督徒。數個邦發生流血衝突,造成數十人死亡。基督教相信自己是唯一正確的信仰,又運用發達的“直銷”傳教手法,難免會引起其他信仰追隨者的反感和反抗,使得彼此難以和平相處。不過,印度現在的情形比1900年中國的義和團運動時好一些。在今天的印度,外國的基督教傳教士不能高高地立於法律和官府之上。沒有外國的蠻橫幹涉,大眾對基督教的反感會少許多。
印度境內有1?5億穆斯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在所有國家中,印度穆斯林人口的數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穆斯林人口占印度總人口的13?4%。有些印度穆斯林認為實際數字比官方公布的高,大約占總人口的20%左右。如此,印度擁有世界第二大穆斯林人口,超過巴基斯坦。,大大超過了許多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的人口。在1947年印巴分治時,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衝突不斷,死亡人數估計在50萬到150萬之間。大約有1500萬人為了他們的信仰和安全,從一個新國家遷移到另一個新國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難民潮。在分治之後,印巴發生過三次大的戰爭。1971年的印巴戰爭造成了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國)與西巴基斯坦的分裂。印度境內的恐怖襲擊也往往與克什米爾有關,並直接導致印巴關係緊張。所以,印巴戰爭和印巴對峙既是國家衝突,也是宗教衝突。雖然兩國政府做過巨大的和平努力,但對立仍在繼續。
綜上所述,印度是破碎地帶上的破碎國家。即使將來能夠幸免於分裂,印度國內的和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很多人在流血衝突和恐怖襲擊中傷亡。內部的分裂必將製約印度在國際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國外,破碎地帶也沒有給印度帶來更多的機會。其他國家或者與它有難以調和的矛盾,或者有自己的野心,不容印度在本地區撒歡。
b?古老的文明
印度和中東是世界上兩大宗教發源地。今天世界上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宗教都起源於這兩個地方。也正是這個原因,印度和中東是當今世界上宗教衝突最激烈的地方。當地國家的外交政策也容易受到宗教的影響。產生於印度(及尼泊爾)的佛教改變、豐富了整個東方世界。印度與這些地方的交往占有先天優勢。不過,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明、道德的自負,對地位、級別的敏感,以及對自己智力的高估,使得印度人在對外交往中采取傲慢的態度。外國官員與他們打交道不是很容易。
印度的古老文明不止一個。種姓製度割裂人群,宗教衝突嚴重。所以,印度文明有內在的緊張。因為缺乏融合的傳統,這種內部緊張很難調和。實際上,在印度古文明區,分裂在製造不同的宗教,創立各個地方政權。這種特征必將影響印度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存在。
在地緣政治上,中國和印度是競爭對手。在地緣文化上,兩國享有相近的文化。佛教起源於印度次大陸,早期在恒河流域一帶發展,然後從次大陸向西北和東南兩個方向傳播,分別形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今天,佛教徒不到印度總人口的1%。許多印度教徒把佛教看做是印度教的分支,對佛教徒較為寬容。印度教是早期婆羅門教消亡後的再生,而佛教從婆羅門教中吸收了某些思想。兩者有共同源頭。不過,兩個宗教在教理上有很大差別,在人與人的關係問題上簡直是對立的。佛教徒相信眾生平等(更不必提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了),而印度教實行種姓製度,把人劃分成高低不同的等級,代代相傳,不可改變。雖然有很大的不同,中印人的思維方式還是因佛教有了很多相通之處,可以成為兩國對話的一個基礎。
在印度文明的源流中,相當大一部分可以上溯到英國——它曾經的宗主國。英語是印度的通用語言。在這個有數十個較大語種流行的國家中,英語是上層社會必不可少的語言硬通貨。印度的政治製度有很深的英國痕跡,它的外交政策也一樣。1962年的中印邊界衝突是英國與俄國“大角逐”的繼續。印度繼承了英國向西藏方向擴張勢力範圍的傳統,導致了與中國的爭端。現在,印度絲毫不想放棄英國原有的利益,以及英國試圖得到的利益。2009年,印度高調宣布向中印邊界東端增兵6萬的計劃,企圖以武力壓迫中國在邊界問題上讓步。
但由於受到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的阻擋,印度很難在歐亞大陸腹地發揮作用。它的北麵是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山的那邊是中國。在青藏鐵路通車之後,山脈兩邊力量對比的天平倒向了中國。而在西邊,從巴基斯坦開始,是伊斯蘭國家的世界。這一陸地局勢迫使印度“向東看”,它也隻能“向東看”。
東麵的第一個國家是緬甸。在殖民時代,緬甸一度屬於印度殖民地。這段曆史可能給印度帶來一些方便。但是,緬甸北部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這是印度不具備的條件。實際上,從印度的東北部各邦(在殖民時期英國人從緬甸劃給印度的)開始,大陸東南亞的人種、語言、文化與中國更為接近——雖然印度古代文明(佛教與文字)一直向東傳播到今天的越南南部和柬埔寨。在東南亞,雖然華人在一些國家一直遭受排斥,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有高有低,卻從來都是最為富裕的族群。在大陸東南亞各國,華人和當地原住民的雜居,可以看做是華人和其他族群之間的過渡地帶。在過去數百年中,華人以他們的方式改變了東南亞。隨著中國日益富強,他們的存在可能會越來越明顯。
c?潛在的海洋大國
由上所述可見,印度在陸地上受到很大的拘束。印度潛在的優勢在海上。印度的東麵有孟加拉灣,西麵有阿拉伯海,這兩個海域是印度洋向北的延伸。在地質上,印度是一個次大陸。在地理上,可以把印度看做是歐亞大陸向印度洋伸出的半島。因為北方有難以逾越的山脈、沙漠和叢林,這個半島相對孤立。馬六甲海峽是東亞的海上咽喉,海峽狹窄,交通繁忙。在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國家中,印度的經濟實力最強,其海空軍也最強,距離海峽比較近。在英國殖民者為印度人留下的遺產中,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是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對印度的價值可能超過了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土地。當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馬六甲海峽時,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即使沒有馬六甲海峽,印度也有可能依靠這兩個群島控製東亞與西亞及歐洲的海上交通。任何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都要從這兩個群島(主要是尼科巴群島)以南通過。馬六甲海峽周邊至少有三個國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而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隻為印度一國所有。即使在泰國的克拉地峽修建運河,通往東亞的航線避開了馬六甲海峽,但仍避不開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而且,前往波斯灣和蘇伊士運河的航線不僅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還要在很近的距離上經過印度的南端,通過它的克拉沙群島和馬爾代夫之間的八度海峽或九度海峽。所以,對於東亞國家,除非與印度保持和平,否則,即使馬六甲海峽平安無事,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航線也不會有絕對安全。
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與印度本土形成犄角之勢,保護著印度的左翼。除了可以威脅經由馬六甲海峽的航運之外,它們還能被用來控製東南亞的西側,尤其是緬甸的海岸,和泰國、馬來西亞的西海岸,充當印度“向東看”的前哨陣地。不過,無論是向東看還是向北看,印度首先看到的國家必然都是中國,然後才是本地區的其他國家。這是由中國的總體實力所決定的。同樣,中國“向西看”的時候也繞不開印度。這也是由印度的總體實力決定的。
印度基本上是一個半島國家,有優越的地理條件成為海上大國。印度次大陸深入印度洋1500多公裏。印度麵對著寬闊的印度洋,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扼守在馬六甲海峽的西部出口。從波斯灣到馬六甲海峽的石油運輸線經過印度以南的海域。也是在這片海域,東方與西方(以及反方向)的航線與石油運輸線是重疊的。在整個環印度洋地區,包括東南的澳大利亞和西南的南非這兩個地區大國,沒有一個國家有潛力在海洋上與印度爭雄。印尼是另一個地區大國,又是一個島國,在海洋上有很好的前景,但目前還不能成為強勁的競爭對手。現在控製印度洋的是美國海軍,它在印度洋中部的迭戈加西亞島有一個基地。在很長時期以內,印度都不會把美國當作對手。但美國在海外的軍事存在將逐漸減少,給其他國家的發展留下機會。
印度向海洋發展的一個障礙是它的經濟力量和技術水平。海軍的建設成本很高,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僅有一個強大的海軍還不夠,還需要強大的空軍、很強的太空能力,才能保證海軍的指揮、通訊、偵察等任務,以及海軍最基本的安全。海軍的攻擊力主要在空中。印度早已擁有航空母艦,表明它對海洋的野心(雄心)由來已久,比中國早得多。不過,現在的印度在安全上處於兩難境地:陸地發展受地緣政治的限製,海洋發展受資金和技術的限製。在北方,印度的地理位置顯然很不利。在成為海上強國之前,印度需要解決它與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領土問題。隻有解決了陸地問題,印度才能夠放手向海洋發展。否則,它隻能在陸地和海洋之中做出選擇。印度的實力還不允許它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大規模發展。
在馬六甲海峽或波斯灣,周邊的一些國家可能製造麻煩。不過,它們這樣做的可能性不大,針對中國的可能性更小。如果美國對某一個國家實施禁運,它可以選擇的點不止一個馬六甲海峽,那裏繁忙的交通使檢查和攔截變得不容易。美國有能力在全航線上阻攔別國的航運,還可以登陸,禁止貨物(如石油)出口。對於需要保障海上航運暢通的一方,確保某一個點的安全還遠遠不夠。它需要保證整條航線的安全,這條線上的任何一點都是一樣的,甚至在貨物的源頭、航線還沒有開始的地方。所以,保護方比攻擊方的任務重得多。一旦出現禁運,或需要保護海上航線的情況,離全麵戰爭就不遠了。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就是因貨船受到德國的攻擊而參戰。日本因不堪美國禁運,才決定偷襲珍珠港。
如果某國針對中國封鎖馬六甲海峽或航線,中國就必須打破封鎖。中國將根據雙方的力量對比采取對策,選擇有利的戰場。有能力在馬六甲海峽打就在那個地方打。但中國不是非要在自己不占優勢的地方作戰不可。如果作戰條件還不成熟,就應該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略,在自己占優勢的地方還擊,攻敵所必救,攻敵所必交換。這個策略不妨礙和平時期在弱勢的地方布局,以圖有所改變。但是,除非國家間的整體實力對比出現大的變化,布局不容易從根本上改變雙方的強弱對比,反而可能在戰時成為對方的便宜目標。
d?中印關係
在中國與每一個鄰國的雙邊關係中,中國可能都多占一點分量。這是由中國的總體實力和地緣位置決定的。但是,美國是歐亞大陸的一個重要玩家,在所有地區都有駐軍;鄰國們也往來密切,經常有彼此借重的時候。這些因素在中國周圍造就了一個複雜係統,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存在單純的雙邊關係,任何兩國都不可能與其他國家分割開來。雙邊關係是複雜係統,牽涉的國家越大、越多,係統的複雜程度就越高。中印雙邊關係就是複雜程度較高的係統。
印度繼承了英國人對錫金的宗主權,並最終吞並了這個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而錫金在曆史上是附屬於西藏的。在與俄國的想象的競爭中,英國把西藏變成了它的勢力範圍,在西藏享有一係列特權,並在江孜駐有軍隊。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之後,也想把這個勢力範圍當成英國人的遺產繼承下來,它繼承的是一個帝國的地緣戰略。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1年進軍西藏之後,印度認為中國侵犯了它的利益,導致它“失去”西藏。這是1959年印度收留達賴喇嘛、中印在1962年爆發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在西藏問題爆發之前,中印兩國是“兄弟”關係,在那些偏遠的地方,本來不至於因對方哨所向前推進了幾公裏而爆發戰爭。兩國領導人也曾這樣說過。印度在1959年接受達賴喇嘛的流亡集團,總理尼赫魯親自前去拜訪。這時,事情起了變化。印度在邊界問題上持強硬態度,中國也不相讓。中印之爭是中英在西藏問題上對立的繼續,是過去地緣政治衝突的延續。邊界戰爭是政治的繼續。
1962年的邊境戰爭是今天中印關係的基礎,在印度尤為明顯。印度人不能忘記慘敗,而中國當時不過是想“教訓”它一下。在1949年以後,中國有過三場較大的邊境戰爭:1962的中印衝突、1969的中蘇衝突、1979年的中越戰爭。隻要看一看戰爭的年代,就知道它們都在巨大的國內動蕩之後: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或困難時期、“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高xdx潮、“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結束。顯然,這些邊境戰爭不僅與邊境局勢有關,更與國內政治密切相關。在國界沒有最後劃定的時候,雙方都很有可能盡量地向前擠占一點,甚至在國內媒體製造一點緊張氣氛,以便在今後的談判中占據主動。這就是當年尼赫魯的策略。畢竟,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領袖,是美國和蘇聯之外“第三勢力”的中堅;印度是中國少數幾個朋友之一,中國在聯合國需要印度的支持。這些是尼赫魯的底氣所在。
中印之間有懸而未決的領土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可能解決。印度必須保持龐大的軍隊對付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是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國家之一,中國不可能放棄支持。印度也不可能驅逐達賴喇嘛和流亡印度的西藏人。中印有爭議的土地麵積大約有12萬平方公裏,包括兩方認為被對方“占領”的領土。在藏東南,有9萬多平方公裏被印度占領,印度的法律依據是中國視為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緬甸也曾經是英國殖民地,一度還是英國的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麥克馬洪線一直延伸到緬甸。中國與緬甸劃定的邊界大致以麥克馬洪線為標準,把一些原來臣服中國、隸屬雲南的土司土地劃歸緬甸。這給印度發出了一個信號,使他們在中印東段領土問題上特別強硬。一般認為,中國的想法是用東段換西端。——英國殖民者的遺產。另外印度聲稱對新疆的阿克塞欽地區擁有主權。新藏公路通過這一塊大約3萬平方公裏的高寒地區這一地區荒無人煙。當初,印度是在中國慶祝新藏公路通車的新聞報道中發現中國“占領”了阿克塞欽。新藏公路原來是一條古老的商道。中國用了17個月的時間翻修了這條道路……印度甚至對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邊界提出異議,要求得到中巴邊界中國一側的部分領土。在領土爭端中,中印兩國政府的立場都很堅定,因此很難以實際控製線為基礎決定邊界線。自從1962年邊境衝突之後,兩國在邊境上都駐紮了重兵,尤其是印度,它要報複當年的失敗。青藏鐵路通車後,中國西藏駐軍的後勤大大改善,必要時後方支援將更快到達。兩國邊界力量對比失衡的情況有所改變。
印度改善中印關係的努力總是在大國政策變化之後。1986年,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發表海參崴講話,把中國的重要性放在印度之上。1988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華。1998年印度進行核試驗,把矛頭直接指向中國。2001年的紐約、華盛頓的恐怖襲擊之後,美國為了進攻阿富汗,迅速改善與巴基斯坦的關係。2003年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華。在2008年開始的世界金融危機中,因為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其中有大筆的美國政府債券),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上升,美國向中國表現出了親善的樣子,姿態很是誘人。這個傾向讓印度非常不安。在兩年之內,中印關係或許會有所改善。由此可見,中印雙邊關係缺少自我推進的動力,總是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尤其在印度一方。
獨立以後,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其經濟政策卻是社會主義的。印度在1991年開始為經濟鬆綁,比中國晚了12年。此後,印度的增長逐漸加快。它比較和趕超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中國,而且經常有樂觀的預測,比如,因較少依賴出口,印度在2010年以後的增長速度將超過中國。印度的崛起對中國不是一件壞事。一個強勁對手的出現可以使中國認真反省自己發展戰略的不足之處,也許能夠刺激中國改善教育和科技——這兩個領域是增加國家長期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卻一直是中國的薄弱環節。說到底,今後國家間的競爭主要就是體製的競爭。創新能力對每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可以用很多辦法來掩蓋腐敗,但無法掩蓋創新能力的匱乏。此外,在企業競爭力方麵,印度也是中國的榜樣,印度有多家具有國際地位的商業公司,而中國的大公司都是國營壟斷企業,此外就是為外國公司打工。中國必須擁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否則不會有前途。
多年來,印度一直把中國作為追趕的目標,而中國對印度的重視程度顯然要低一些。印度近年來的發展很快,其經濟發展潛力可能比中國還大一些。在邊境地區,印度的兵力對中國具有優勢,在2009年又向東北部增兵6萬。印度在核武器方麵獲得了對中國的威懾力。如果印度經濟繼續高速增長,而雙方的關係沒有明顯改善,那麽中國必將更多地感受到印度的威脅。今後,在印度大聲叫嚷“中國威脅論”多年之後,中國也可能會出現“印度威脅論”。
因為有喜馬拉雅山脈和馬六甲海峽的阻隔,而兩國都還處在崛起的初期,目前,中印之間還不會出現非常激烈的地緣政治爭鬥。它們可以建立各自的利益範圍,同時避免侵犯對方的利益。兩國都麵對著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內部發展和穩定的問題,減少彼此間的爭端對國家的發展是有利的。其實,目前的爭端不涉及兩國的核心利益,或至少能夠與核心利益剝離——隻要雙方有政治決心和勇氣。中國和印度應該以現狀為基礎,在爭端上達成妥協。在解決目前的問題之後,兩國就可以和睦相處。另一方麵,如果印度堅持對中國持強硬立場,中國有許多對付印度的手段,比印度能夠拿來應對中國的辦法多得多。最後必定是印度受到更大傷害。
美國等國正在試圖把印度培植成一個大國。對印度影響的評估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預測,其結果很是可疑。美國的扶持效果必將非常有限。首先,任何大國都是依靠自身的努力而繁榮強大的。沒有一個國家有足夠的能力幫助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走向強大。其次,這種扶持必定是三心二意的。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用印度來製衡中國。但印度也是一個潛在大國,印度的崛起同樣對美國沒有好處。其次,中國未必就是美國的敵人。中國不是一個擴張型的帝國,兩國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利益衝突。就現狀而言,中國是一個比印度更有用的朋友。再次,美國的幫助從來都不是無條件的。印度人的自尊心大概很難長期容忍一個發號施令的朋友。退一步說,如果印度決定與美國結為軍事同盟,而美國利用印度把中國擠垮或擊垮,那麽,美國的下一個目標必定是印度。那時,取得勝利的印度將是令人擔心的。作為大英帝國的學生,印度不會看不到這一步。所以,印度在與美國合作的時候不會全心全意。
次大陸的其他國家
在印度次大陸上,除了印度之外,還有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等國家,曆史上還有過錫金。在19世紀,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和印度殖民政府控製了不丹和錫金,割占它們的領土。獨立之後,印度繼承了英國在不丹和錫金的特權,以宗主國自居。1973年,印度派軍隊占領了錫金,兩年後正式吞並,把這個國家變成了印度的一個邦。錫金與孟加拉國之間隔著一條西裏古裏走廊,是印度和它的東北地區(以及印度占領的、與中國有爭議的地區)之間的狹長連接線。印度吞並錫金之後,走廊的寬度增加了,但它仍是脆弱的,甚至更加脆弱。如果中國真的接受了印度吞並錫金,那麽,在中國和西裏古裏走廊之間就不再隔著另外一個國家。印度的東北是封閉的。不過,印度在西裏古裏和錫金一帶駐紮了一個軍,在爆發衝突的時候能夠與東北方向的印軍夾擊中國。另外,東北地區足夠大,地勢很複雜,與孟加拉國之間有無數通道,因此很難被封鎖。
在地理上,尼泊爾位於次大陸和歐亞大陸碰撞之處。它是一個內陸國,在印度吞並錫金之後,尼泊爾隻有兩個鄰國:中國和印度。在中國周邊,與尼泊爾地緣政治位置相似的還有蒙古,差別是尼泊爾離中國政治中心更遠。尼泊爾主要在喜馬拉雅山南坡,它原來的平原地區被英國奪走了。中、尼之間是喜馬拉雅山脈,雖然邊界線長達1400多公裏,卻隻有很少幾個艱險的山口相通,口岸隻有聶拉木。中國這邊的西藏仍是地廣人稀。尼泊爾與印度的邊界非常開放,對外交通基本上都要通過印度。所以,印度很容易維持對尼泊爾的影響,並在1989年因為尼泊爾接近中國而實行經濟封鎖。尼泊爾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現在90%的人口是印度教徒,其餘大多數是佛教徒。2001年,在尼泊爾王室發生血腥事件之後,舊製度難以維持下去。2008年8月,在11年的武裝鬥爭之後,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者)贏得全國大選,組建聯合政府。尼泊爾從君主國變成民主聯邦共和國。2009年5月,在政治上親華的毛主義者普拉昌達辭去總理一職。英國和印度在尼泊爾經營了很久,在那裏有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尼泊爾在中印關係中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如果尼泊爾今後尋求平衡戰略,那將符合中國的利益。
孟加拉國是一個“民族國家”,人口98%是孟加拉人,近90%是穆斯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之一,同時還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在比山西省還略小的土地上生活著1?5億人。現在的人口仍在快速增加,在2009年,出生數是死亡數的3倍多。它的國土大部分在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與印度河的三角洲,地勢低窪,隻有很少地方超過海拔10米,幾乎可算是一個河口國家。因此,季風和海平麵上漲是重大威脅。在殖民時代,孟加拉是德裏蘇丹之下的一個半獨立國家。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詩人泰戈爾就是孟加拉人。1947年,建立獨立的孟加拉國的願望沒有能夠實現。不同的宗教信仰割裂了這個地區。西孟加拉歸屬印度,現在,西部的印度教徒約占72?5%,穆斯林占25%。東孟加拉即東巴基斯坦。1971年,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印度的西孟加拉邦與孟加拉國接壤。在印度,孟加拉族是一個大民族,有8000多萬人口,占全國的8%左右。毫不奇怪,印度的孟加拉人也有獨立的願望,而孟加拉國有伊斯蘭極端主義勢力。雖然兩國關係友好,但在經濟上、宗教上,孟加拉國可能對印度構成破壞性挑戰,兩國將在一定程度上共享繁榮與貧困。
斯裏蘭卡是印度的海上鄰國,在自然地理上是印度次大陸的一部分。2009年,斯裏蘭卡政府軍最終擊敗了泰米爾猛虎組織,平息了數十年來威脅國家統一的分裂和恐怖組織。印度當年派往斯裏蘭卡的維和部隊以失敗和傷亡而告終。這次斯裏蘭卡政府的勝利有中國的貢獻。
中印兩國的競爭主要還是在經濟和製度方麵。印度在經濟起飛階段沒有中國當時的便利。中國開放早期的海外投資主要來自東亞鄰國和港台兩個經濟體,近鄰從日本到新加坡都是富裕的發達國家。而印度是一個窮國,它的鄰國則更窮,增長速度比印度更慢。
伊朗:潛在的地區大國
a?帝國的記憶
伊朗有悠久的曆史和文化,在1935年以前,伊朗一直被稱作波斯。波斯最早在波斯灣北岸的一片地方,在今伊朗的法爾斯省和布什爾省。波斯人本來臣服於北方的米底帝國其核心區域在紮格羅斯山以東、裏海南岸,都城在今伊朗哈馬丹……公元前550年,波斯的國王居魯士二世滅米底,開始擴張。公元前546年,居魯士二世征服了小亞細亞的呂底亞和希臘城邦。希臘在小亞細亞的地中海東岸有一些殖民城邦,這時也臣服於波斯,向波斯納稅和服役。公元前529年,居魯士在錫爾河一帶與馬薩格泰人作戰時陣亡。他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即位,在公元前525年滅埃及。這時,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之間的領土都在波斯帝國的範圍之內。北方沒有能夠深入大草原,南方沒有進入阿拉伯半島的大沙漠。
公元前522年,岡比西斯死後,波斯王權落入王族的旁支、萬人不死軍的總指揮大流士手中。大流士把新的征服目標放在了歐洲,波希戰爭爆發。波希戰爭的起因是希臘城邦的反叛。米利都在今土耳其大門德雷斯河口處。是希臘殖民城邦之一,在小亞細亞的西部、地中海東岸。這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與埃及和兩河流域有密切的貿易往來,吸收了兩地的科學和文化。所以,古希臘哲學最早是在米利都開始的。在米利都的帶領下,各城邦反對波斯的統治。雅典等本土城邦派軍艦支持它們,也是為了與波斯爭奪海上的貿易權力。公元前494年,波斯攻占米利都,接著入侵希臘。這就是波希戰爭,波斯與歐洲強國的第一次戰爭。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派出的艦隊遭遇風暴,損失慘重,不戰而返。他再接再厲,於前490年又派兵出征,渡海在雅典北部的馬拉鬆登陸。在那裏,波斯軍隊被雅典的一萬名重裝步兵(以及普拉提亞的一千名重裝步兵)打敗。大流士於前486年去世,他的兒子薛西斯一世繼續進攻希臘。前480年,波斯大軍水路並進。希臘的31個城邦組成同盟,共同抵抗。在薩拉米斯,希臘海軍打敗波斯海軍。第二年,希臘陸軍又戰勝了波斯陸軍。此後雅典轉入反攻,戰場轉移到小亞細亞。陸權的斯巴達沒有跟進。公元前449年,希臘與波斯簽訂和約。雅典的民主製度和文化藝術從此更加繁榮,進入頂峰時期。
波希戰爭失敗之後,波斯帝國走向衰落。在雅典與斯巴達兩大同盟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前431-前404)期間,波斯玩弄平衡,沒有趁機出擊。之後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崛起。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開始擴張,於4年後滅掉了腐朽的波斯帝國。亞曆山大的大帝國基本上就是波斯帝國的原領域。公元前323年,亞曆山大大帝去世後,帝國分裂了。東方的那一部分是塞琉西王朝,仍然繼續著希臘化的努力。在今天伊朗東北的呼羅珊興起了帕提亞帝國(前247-後224)。前129年,帕提亞打敗敘利亞,占據了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土地,恢複了波斯帝國版圖的大半。帕提亞即中國史書中的安息,是康居和大月氏的西鄰。張騫第三次出使西域時,曾派副使到安息,在前115年到達。兩國遂有了交往。安世高據說是安息的王子,讓位於叔父。他於147年到了洛陽,不久就精通漢語。安世高是把佛經翻譯成漢語的第一個人。
帕提亞與羅馬的戰爭斷斷續續,在3個多世紀中沒有停止。公元前53年,羅馬統帥克拉蘇率領大軍越過幼發拉底河,入侵帕提亞。在今土耳其烏爾法附近,羅馬人遇到勁敵。克拉蘇的兒子戰敗自殺。兩天後克拉蘇被殺。羅馬七萬步兵和四千騎兵幾乎全被消滅。在這期間,愷撒征服了高盧,正忙著入侵日耳曼和不列顛。帕提亞長期阻止著羅馬向東擴張。最後一個帕提亞國王打退了入侵的羅馬人,還反攻到羅馬境內。但他最終在與薩珊家族作戰時陣亡。薩珊家族也是發源於法爾斯(波斯帝國興起之處)。戰後,薩珊王朝(224-651)取代了帕提亞帝國。
這是伊朗內部的改朝換代。薩珊王朝的第二個王沙普爾一世(241-272在位)3次打敗羅馬大軍,在260年的那場戰爭中俘獲了羅馬皇帝瓦勒裏安。337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臨去世前受洗為基督徒。他死後,薩珊王朝與羅馬帝國的戰爭(337-350)啟動。起因是羅馬帝國停止迫害基督徒,接著以基督教的保護者自居,為此與薩珊王朝發生衝突。在西方接受基督教之初,宗教就成為戰爭的誘因和工具。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部分。東羅馬又稱拜占庭。薩珊與拜占庭的戰爭連續不斷,雙方的戰爭一直持續到薩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滅亡。在阿拉伯人之後,伊朗或者被外族(塞爾柱突厥人、蒙古人、帖木兒)占領,或者陷入分裂與內戰。然後,歐洲人和俄國人從不同的方向來了。
1801年,俄國兼並臣服於伊朗的格魯吉亞。俄伊雙方在1804-1813和1826-1828年間爆發了兩次戰爭。最終伊朗騎兵不敵俄國炮兵,俄國占領了高加索地區。赫拉特(在今阿富汗)也曾隸屬伊朗,1837年,在俄國的支持下,伊朗包圍了謀求獨立的赫拉特,但因為英國出兵幹涉而撤圍。1856年,伊朗趁克裏米亞戰爭之機占領了赫拉特。但最終英國打敗了伊朗,伊朗失去了在阿富汗的影響力。1907年,俄國與英國劃定它們在伊朗的勢力範圍。俄國控製北部,英國控製東南部,中間有一個緩衝區。1941年,蘇聯和英國分別出兵占領了伊朗。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的德黑蘭會議,羅斯福、斯大林和丘吉爾出席。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這個會址是斯大林選定的,這時的伊朗北部在蘇聯占領之下。戰後,英蘇軍隊撤出。1951年,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1951-1953在位)開始石油公司國有化的時候,遭到有巨大利益的英國激烈反對。但這時的英國已經力不從心。丘吉爾告訴美國人,如果不推翻摩薩台政權,伊朗就可能倒向蘇聯。於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動了政變。早前與摩薩台鬥爭失敗而逃走的巴列維國王奪回了權力。與獨裁的國王相比,摩薩台首相是議會選舉的,他也是親近民主的。民主不敵石油,這不是最後一次。1979年,在各地的抗議中,伊朗發生了伊斯蘭革命。國王再次出逃。伊朗扣留了美國使館人員,美國派特種部隊援救,中途失敗。1980年,伊拉克的薩達姆趁伊朗革命之機,出兵進攻。兩伊戰爭打了8年。美國一直向薩達姆提供援助。
現在,美國軍隊已經從三個方向包圍了伊朗:東方在阿富汗,西方在伊拉克,南方在印度洋和波斯灣。僅此一個態勢,美國就需要抗拒很大的誘惑才能夠不去進攻伊朗。伊朗受到很大的威脅。在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總是連接在一起。美國在伊拉克的占領是不穩定的,撤軍之後局勢將更動蕩。伊拉克什葉派教徒占總人口的60%,阿富汗的塔吉克族占總人口的30%。伊朗在這兩大人群中很有影響。這兩個國家的部分領土都曾長期在伊朗的統治之下。伊朗現在沒有利用它的地緣政治優勢,沒有支持兩國遊擊隊員如果這些遊擊隊員願意向美國學習,他們也許會自稱為“自由鬥士”……這是因為伊朗麵對的威脅太大,不能輕舉妄動。一旦威脅有所減輕,就不能保證伊朗不會這樣做。現在兩邊處在微妙的平衡狀態。
伊朗與西方的對立至少有三重原因。其一是伊斯蘭教與基督教持續1000多年的怨恨。伊斯蘭革命以後的伊朗是一個宗教國家,加重了對立情緒。其二是伊朗與西方世界有2000多年的戰爭史,近100多年來有很長時間受到英國和美國的操縱。其三是地緣政治的。伊朗是一個石油生產大國,霍爾木茲海峽邊上的國家。它有能力挑戰美國在該地區的勢力,並被美國視為主要敵人。伊朗位於波斯灣以北,裏海以南。美國在波斯灣有艦隊,俄國在裏海占主導地位。爭奪伊朗是英國(美國)與俄國(蘇聯)在歐亞大陸南部的地緣政治競爭的一個主要方麵。
在蘇聯解體後,俄國已經不再和伊朗接壤,三個高加索國家隔開了它們。俄國向南尋求出海口和暖水港口的路上又多了障礙。但伊朗在俄國的戰略棋局中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棋子。俄國不會放棄伊朗,伊朗也需要俄國的支持以加強它麵對美國時的力量。雖然在陸地上被隔開,但俄國和伊朗可以通過裏海的船運往來。一旦伊朗與美國處於戰爭邊緣,俄國可以很便捷、很安全地向伊朗輸送物資。所以,美國和以色列如果要對伊朗動手,恐怕沒有打擊和入侵伊拉克那麽容易。
b?複興的可能
伊朗是中東最大的國家。其重要性不僅表現在石油產量上,伊朗還是抗拒美國擴張的中堅力量。未來的伊朗將是與印度抗衡的主要力量,這是由它的地理和曆史所決定的。伊朗和印度同處在歐亞大陸的南邊,印度洋的北岸。如果印度向這一地區擴張勢力,必然會損害伊朗的利益。當然,歐亞大陸南邊的較大國家不止印度和伊朗,還有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但印度和伊朗成為強國的潛力最大。原因是多方麵的綜合:人口、資源、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等。在這些方麵,伊朗有豐富的資源。雖然受到美國軍隊的包圍,伊朗的複興有一個優勢:它在本地區的國家中缺少強勁的競爭對手。伊拉克曾經是伊朗的主要敵人,但已經被美國占領和削弱。西北的土耳其已經投身到歐洲,即使返回伊斯蘭世界也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伊朗有能力成為一個地區大國。伊朗的雄心還不止於此,它還要做整個伊斯蘭世界的代言人。
美國占領了阿富汗和伊拉克。這兩個國家正好分別是伊朗的東鄰和西鄰,小布什政府一再有打擊或入侵伊朗的意圖。這不是偶然的。這個事實反映了美國控製歐亞大陸南端的企圖。如果美國控製住了這三個綿延相連的國家,它不僅可以主宰中東的石油生產和石油供應,打擊最強硬反美、反西方的伊斯蘭勢力,還能夠斜刺插入歐亞大陸的心髒地帶,對中國和俄國的後方構成威脅。但這個任務實在太巨大了。所以,當初白宮和五角大樓一再對伊朗發出威脅,卻遲遲不能下定采取軍事行動的決心。今後美國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和氣焰。美國的相對實力在下降,處在戰略收縮期,不會急於向別國動手。其實,即使美國占領了伊朗,與伊拉克、阿富汗的美軍占領區連成一體,美國在歐亞大陸的地緣環境也未必得到改善。相反,它可能陷入更大的泥潭,更快地耗費國力。在現代,征服三個異教徒的國家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務。
如果伊朗企圖主導破碎地帶的中段,它在本地區內不會遇到競爭對手。印度是破碎地帶上最大的國家,經濟規模、軍隊實力都最大,還是有核國家。但印度是一個印度教徒占絕對多數的國家,而且它的地理位置偏東,巴基斯坦阻擋了它與其他伊斯蘭國家交往的陸上通道。所以,印度成為破碎地帶中堅力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20世紀中期,埃及一度是呼聲較高的伊斯蘭的領袖。但在以色列的打擊下,以及它與以色列媾和,都影響了埃及在伊斯蘭世界的聲譽。薩達姆想做伊斯蘭世界的代言人,伊拉克以強硬反以、反美的姿態出現。但美國占領了伊拉克,把他消滅了。薩達姆的消失為伊朗的崛起掃除了一大障礙,這大概是美國沒有預料到的。隨著雙方力量的消長,今後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各一部分可能被納入伊朗的勢力範圍。
伊朗的麵積隻略大於印度的一半,人口還不到印度的7%。這是伊朗的不足之處。但伊朗在本地區建立夥伴關係的潛力比印度大得多。伊朗現在因核武器和選舉問題遇到了很多麻煩。不過,從一個較長時期看,如果能夠改善國內的發展條件,以較快的速度增強國力(這才是最重要的),伊朗仍然有很好的機會成為地區大國。如此,在歐亞大陸的南端,在中東石油向東方的運輸線上,將出現兩個互相競爭的地區大國。這樣的局勢符合中國的利益。要成為伊斯蘭世界利益的代言人,伊朗也有不利的一麵。首先,伊斯蘭世界是分裂的。其次,伊朗的人口以什葉派和波斯民族為主,不是伊斯蘭教的主流教派遜尼派和先知最早傳教的阿拉伯人。但這不是很大的不利條件。代言人總是對外的,內部的差異不那麽重要。伊朗強硬的反美和反以立場已經贏得了許多穆斯林的支持。在伊斯蘭世界內部,代言國家仍需要較長的時期才能出現。伊朗第一步是建設成為地區大國。伊朗必須以經濟實力為基礎,核武倒在其次。
伊朗有自己的核計劃,自稱是為了和平利用能源,它正在發展核武器所需要的技術,製造核材料。顯然,伊朗也和印度一樣,把核武器當作大國的門檻。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國家能夠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但另一方麵,伊朗必須明白,要成為地區大國,僅有核武器以及反美和反以的立場還不夠,它還需要發達的經濟和技術,以及有吸引力的文化。與本地區其他國家相比,伊朗的社會較為開放。伊朗也許可以成為一個較發達的伊斯蘭國家。
支持伊朗複興的有古帝國的記憶,還有古老的文明,盡管這個古文明因伊斯蘭教的傳播而中斷。古代波斯的文明有很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傳播到很遠地方。中國古史中的大食大食的藏文對音是“staggzig”,即tajiks(塔吉克),“指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帝國,同時也指被阿拉伯人征服以前的波斯”。唐朝人也以“大食”稱滅亡波斯薩珊王朝的阿拉伯帝國。波斯在漢朝被稱為安息。見張雲:《上古西藏與波斯文明》,116頁,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年。就是今天的伊朗。起源於波斯的拜火教(祆教、瑣羅亞斯特教)漸次向東傳播到中亞、中國,流行於中亞,到達中國內地的時間大約是6世紀初北魏時期,盛行於隋唐,後漸漸消失。祆教的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的二元對立,在西方文化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記。現在的祆教徒大多生活在印度,善於經商。塔塔集團就是祆教徒的公司。摩尼教也起源於伊朗,曾經傳播到中國。西藏原始的苯教起源於象雄,象雄在今天西藏西部阿裏地區的紮達縣、普蘭縣,以及印占克什米爾東部的拉達克。這一帶在獅泉河(印度河上遊)流域。在鬆讚幹布統一吐蕃之前,象雄是一個獨立的王國。有很濃重的波斯文化痕跡,比如天葬、一妻多夫等習俗。苯教現在流行於藏東和川西一帶,已被藏傳佛教所接受,稱為黑教,與藏傳佛教的四大教派並列。塔吉克人是波斯人的分支,占塔吉克斯坦人口的60%,阿富汗人口的30%。在美國入侵阿富汗之前,與塔利班作戰的北方聯盟就是以塔吉克人為主。中國有4萬多塔吉克族人,主要分布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幹縣。中巴邊界上的紅其拉甫口岸就在這個縣的境內。
伊朗目前的政體不是一個人的獨裁,比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多了不少合法性和靈活性。在有限範圍內,伊朗民眾可以表達不同意見,高層人物之間也有對抗。有了這個基礎,伊朗走向封閉的可能性減小了,而有可能實行政治和經濟改革,成為一定程度上的世俗化社會。這大概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世俗化不會影響伊朗成為伊斯蘭世界代言人,比如俄國是一個世俗國家,卻長期要(在)做東正教的保護國。伊斯蘭世界現在還沒有這樣一個國家,伊朗是一個候選國。
在2009年6月的伊朗大選中,西方國家力圖在信息傳遞等方麵幫助伊朗的民主進程,揭露不公正的選舉,把反西方的內賈德趕下台。伊朗選舉過程中的抗議和動亂加劇了它與西方國家的對抗。與專製國家相比,伊朗有一定的民主,多種力量可以公開競爭。當然,選舉後的暴力抗議和鎮壓是一個汙點,但西方政府的幹涉是它們數百年傳統的延續,與正義無關,卻與伊朗的核武器計劃關係密切。如果不是美國在1953年的伊朗民主進程中策動政變,扶植獨裁政權,也許它們這次能夠有所收獲。伊朗不會不從曆史中汲取教訓而保持警惕。在另一方麵,當伊朗擁有更加公正的民主時,將采取較為溫和的外交政策,這一點大概沒有疑問。同時可以肯定,自由與民主將促使伊朗更快地發展,為伊朗的複興提供更雄厚的基礎。不過,這樣的前景卻未必符合西方的利益。到那時它們就會設法進行另外的幹涉了。
巴基斯坦:中國全天候的朋友
巴基斯坦與中國有著很多共同利益。兩國的友好關係經常被稱為“全天候”的。不過,雙邊合作受到地理限製。巴基斯坦是中國的陸上鄰國。中國的一側是新疆的西南部,巴基斯坦一側是克什米爾。兩國的邊境地區是喀喇昆侖山區,有許多大雪山和荒涼的山穀。中國-巴基斯坦公路(喀喇昆侖公路)是兩國之間的唯一陸路通道。公路經過的紅其拉甫山口,海拔高度有4800米,現在已較少使用的明鐵蓋山口也有4700多米。公路所經地區高寒荒涼,人煙稀少,而且漫長。從新疆喀什(一個邊境小城,離烏魯木齊很遠)出發,經紅其拉甫山口到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共有1300公裏。從伊斯蘭堡到港口城市卡拉奇還有1000多公裏。這條公路的運輸成本非常高。
巴基斯坦對中國的作用,首先是保證中國西北邊疆的安定,其次是與中亞的陸路聯係。至於印度人一直擔心的事情——中國借助巴基斯坦牽製印度——倒在其次,中國與印度的關係還沒有惡化到那一步。在國土麵積、人口、經濟發展諸多方麵,巴基斯坦與印度相比明顯處於劣勢,國內的政局也不如印度穩定。一個動蕩混亂的巴基斯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也不符合印度的利益。那時,東突必將利用巴基斯坦國土作為襲擊中國的基地,印度也必將發生更多的恐怖襲擊,印控克什米爾也必將難以控製。巴基斯坦是阻擋伊斯蘭激進分子進入中國和印度的防火牆。所以,中印兩國在巴基斯坦問題上有共同的利益。這個利益大於它們之間的分歧。
巴基斯坦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印度文明實際上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內,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次大陸插入歐亞大陸之下,地質斷層線大致在巴基斯坦靠近阿富汗一線。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接壤的西北部是部落民的居住點,較少受到政府的控製,非常獨立。這些部落民同情塔利班,據說還保護了本?拉登。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邊界也是南亞和中亞的界限。自古以來,經陸地而來的入侵者大都通過巴阿邊界上的開伯爾山口進入次大陸。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有密切的關係,塔利班的骨幹有許多是從巴基斯坦的宗教學校畢業的。這段邊界很容易滲透,而且滲透的不僅是塔利班成員,也包括從阿富汗起飛的美國無人機,它在巴基斯坦一側殺死了許多平民。由此產生的仇恨在數十年內都不會消失,並動搖了巴基斯坦現政府的基礎。
2008年以來,巴基斯坦更多地倒向美國,美國也更加支持巴基斯坦,這種情形已經引起了印度的擔心。實際上,由於巴基斯坦國內存在著強大的反美力量,與美國的更密切合作將削弱巴基斯坦的力量。在與印度的力量對比中,巴基斯坦將進一步下降。當美國和它的軍事盟友們撤離阿富汗時,這個地區將更加混亂。自獨立以來,巴基斯坦一直被當作地緣政治的一個棋子,沒有成為一個“自在”的權力。在冷戰期間,巴基斯坦是美國圍堵蘇聯的一個盟國,特別是在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巴基斯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擁有核武器的伊斯蘭國家,但從經濟和政治的角度看,巴基斯坦不是一個成功的國家,國內的伊斯蘭極端勢力也很強大。如果巴基斯坦出現大的混亂,必將打破該地區的戰略均勢。因此,各大國有責任幫助維持它的國內穩定。如果巴基斯坦國內局勢動蕩,中國可能會失去一個重要的盟友,而且動蕩可能波及新疆甚至更多的省區。伊朗將能夠從動亂中漁利。因為有相似的宗教和民族背景以及曆史淵源,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伊朗的影響力不會遭到太激烈的反抗。印度不會得到好處,它將麵對更多的敵人。阿富汗有可能重新成為極端勢力的大本營。而美國及其盟友將麵臨更強大的抵抗。
巴基斯坦是中國與中東之間海洋航線的中繼點。但由於前麵提到過的地理的限製,巴基斯坦不太可能成為中國西北的出海口。新疆的發展仍將受到大山和沙漠的限製,短期內沒有克服的可能。中巴貿易將仍然以海運為主。中國修建的瓜達爾港靠近伊朗,距離霍爾木茲海峽已不遙遠。這個港口位於巴基斯坦偏遠的西南角,可以是一個很好的補給站,卻距離巴國內的市場很遠。
巴基斯坦和中國有相同的地緣政治利益。但巴基斯坦的國內政治決定了這是一個不穩定的友邦。巴基斯坦安全政策的首要目標是製約印度。巴基斯坦國內的宗教極端勢力使它難以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妥協,而且時刻威脅著政局的穩定。總統多次遭遇暗殺,總統候選人被暗殺。巴基斯坦的正常權力更迭不會對中巴關係產生大的影響。非極端勢力的政變也不會改變中巴關係。但不能排除巴基斯坦陷入阿富汗在1990年代的那種混亂局麵。如果巴基斯坦出現大的動蕩,印度的安全局勢將更加嚴峻。巴基斯坦的核武器與核技術可能擴散,特別是向伊斯蘭國家擴散。美國可能不得不進行軍事幹涉,而美國與印度的關係就會更加密切。現在美國已經在拉攏印度,開展針對中國的軍事合作。中國的西部邊疆麵臨伊斯蘭極端勢力和美印軍事的雙重壓力。現在這個壓力已經存在,將來會更大。不過,無論中國、美國、印度,都不會從巴基斯坦的動蕩中得到好處。各國目前有必要為維持巴基斯坦的穩定而合作。中國將從巴基斯坦的長期穩定中獲得很多好處,因此應該幫助巴基斯坦找到一條通往長期穩定與繁榮的道路。這是中國國家利益之所在。
雖然海外投資能力有限,而且盈利能力更有限,中國仍可以多嚐試與鄰國實現共同繁榮。應該找到一條路,扭轉一些國家的困境。這些國家有巴基斯坦、緬甸和朝鮮。它們的經濟不景氣,但它們對中國有著至關重要的地緣政治價值,中國不可能看著它們的相對落後。合作應該走中國長期堅持的外交路線,即不附帶政治條件。但是,合作也不應該是中國單方麵的援助,而是這些國家一攬子經濟改革中的一部分。隻有在這種時候,援助才是有效的。鄰國的穩定和繁榮是對中國最好的回報。當巴基斯坦的經濟好轉之後,不僅有助於它國內的穩定,還能夠把繁榮傳給阿富汗,從而減少阿富汗的暴力衝突,進而給中國的西北地區帶來安全。在另一個方向,繁榮將減少好鬥分子對印度的挑鬥,也將減少印度對巴基斯坦動武的誘惑力。
西亞:石油與宗教
破碎地帶上大多是伊斯蘭國家,而西亞則是阿拉伯國家,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在創立後不久,伊斯蘭教就進入了迅速擴張期。在信仰的支持下,阿拉伯人從阿拉伯半島出發,征服了眾多的民族,使他們改信了伊斯蘭教。歐洲也受到穆斯林的攻擊。進入上一個千年之後,歐洲開始反擊。1095年,在教皇的召集下,基督教徒們著手組織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他們向聖地耶路撒冷進攻。現在,基督教在宗教衝突中占了上風。從一開始,這場千年衝突夾雜了許多因素,現在既是宗教戰爭,也是地緣政治之爭;既是意識形態衝突,也是赤裸裸的能源之爭。
伊斯蘭地區以大中東為中心,包括北非、南歐的巴爾幹部分地區、中亞,向南方海島延伸到印度尼西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一些基督教國家也有了相當可觀的穆斯林人口,如在法國有近10%的人信仰伊斯蘭教。各個伊斯蘭恐怖組織沒有形成一個嚴密的全球網絡,但它們在意識形態上是一致的,就像冷戰時期遍布世界各地的共產主義遊擊隊一樣,主要向基督教的西方傳統價值發起挑戰,也有地方自治或獨立的訴求。恐怖主義襲擊表明了伊斯蘭世界的憤怒和無力感。可以說,破碎地帶主要是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世界的分裂造成的,並將隨著它們的發展而彌合。
伊斯蘭世界從來都不是統一的。這一地區常常被描述為一個“不穩定的弧”,豐富的石油資源更加深了該地區的不穩定。雖然有人觀察到許多伊斯蘭國家正在經曆著深刻的社會變化,正在走向世俗的、現代的社會。在可預見的將來,破碎地帶仍將是分裂的、動蕩的,在經濟和技術上與西方的差距不會很快縮小,與西方1000多年的對立也不會立即消失。在一些不公平,或疑似不公平現象的刺激下,雙方的對立還可能被激化。今後仍然會有“聖戰”和“十字軍東征”。雖然“十字軍東征”一詞有強烈的宗教和曆史含義,小布什也許並不了解其本源,他在911之後使用這個詞描述對恐怖主義的戰爭,揭示了這場衝突的曆史淵源。
西亞實際上介於亞洲和歐洲之間。當年地理大發現的促因是南歐人尋找通往東方的航線,避開西亞的阿拉伯人對東西方貿易的控製。在文化地理上,西亞與北非連為一體。這兩個地區的國家大都信奉伊斯蘭教,隻有少數例外,如以色列(猶太教)和亞美尼亞(基督教)。西亞的主體居民有阿拉伯人、突厥人和波斯人。西亞的一個特點是盛產石油,大油田一直向東延伸到中亞。在西亞和中亞,石油蘊藏和伊斯蘭教的範圍似乎是重疊的:產油國都是伊斯蘭教國家,伊斯蘭教國家大都盛產石油。伊斯蘭教和石油是目前國際政治中最熱點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在西亞的重疊使它們變得更為複雜。比如,沙特阿拉伯是伊斯蘭教的聖地,有麥加和麥地那,也有大油田。沙特王室是美國的盟友,但許多沙特人是反對西方的,他們是虔誠的穆斯林。一些最重要的恐怖主義領導人是沙特阿拉伯人。因此,美國更要扶持沙特的王室。
裏海地區和中東地區同是破碎地帶的一部分。它們有相似之處:豐富的石油儲藏、穆斯林國家、幹旱的氣候。但裏海地區從前是蘇聯的一部分,沒有以色列,也不靠近大洋,再加上強烈反美的伊朗,新近出現在該地區的中國,缺少堅定盟友的美國想在這裏擴張,要比在中東困難得多。
美國與奧薩瑪?本?拉登之間的衝突是他們對沙特阿拉伯——伊斯蘭聖地和大油田——的爭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和亞洲戰場都經常圍繞著對油田控製權的爭奪,德國和日本都是缺乏能源的國家。克萊爾說:“美國戰略家認為掌握石油特別重要,因為它是盟軍戰勝軸心國的一個關鍵因素。”thegeopoliticsofwar,bymichaelt?re,fromthenovember5,2001isssueofthenation?在戰爭期間,美國和美洲的石油足夠盟軍使用。那時,美國的分析家已經知道,在戰後將需要更多的石油,需要開發新的油田,而這個地方就是中東。1938年,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aramco,美國各大石油公司組成的聯盟)在沙特的第一口油井噴油。到1939年,這家公司已經獲得了沙特阿拉伯2/3土地的租讓權。1945年2月,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雅爾塔會議之後,在蘇伊士運河上的一艘美國軍艦上會見了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國王伊本?沙特(1932-1953在位)。伊本?沙特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他是瓦哈比派(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沙特阿拉伯國家的創始人。那時,沙特還是英國的受保護國。這次會見之後,沙特接受了美國的軍事保護,同時向美國提供石油開采特權。到了1979年,在破碎地帶發生了三件事情:蘇聯入侵阿富汗、伊朗的親美政權被推翻、在聖地麥加出現了一次叛亂。美國從這三個事件中感到了威脅。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宣稱,任何敵對勢力控製波斯灣地區的企圖都“是對美國核心利益的攻擊”,而美國將使用任何必要的手段——包括軍事力量——予以反擊。這個宣言是“卡特主義”,它加深了美國在沙特阿拉伯的軍事卷入,並激起了反抗。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美國支持伊斯蘭的遊擊隊員,向他們提供了價值30億美元的武器。沙特人本?拉登也在援助名單上。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3年,美國在阿富汗的盟友拉登第一次襲擊紐約世貿大廈,開始了他的新的戰爭。此後他發動多次襲擊。關於美國的反恐戰爭,克萊爾說:“這場戰爭,就像此前的大多數戰爭一樣,堅定地植根於地緣政治競爭。”thegeopoliticsofwar,bymichaelt?re?
在南高加索地區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好戰者分別和俄國、印度有直接的軍事衝突。他們是國家之外的力量,卻常常把國家(他們的國家和被襲國家)牽涉進他們的襲擊中。恐怖事件是恐怖分子的手段,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都有政治訴求。除了恐怖手段之外,他們無足輕重,這是他們從事恐怖活動的原因。丘吉爾是地緣政治賽台上的老練的拳擊手,他把高加索地區稱作俄國的“軟下腹”。實際上,這個動蕩不安的新月地區不僅是俄國的軟下腹,也是整個歐亞大陸的軟下腹。數百年來,俄國在這裏和英國及美國爭奪勢力範圍,一直持續到今天。這裏距離中國比較遠。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利益不比其他大國更少,同樣依賴中東的石油供應。
在這一大片伊斯蘭世界裏,猶太教的國家以色列是一個異類。以色列造成的戰爭與難民問題導致了阿拉伯國家的利益衝突激化。一個分裂的阿拉伯世界符合西方世界的利益,這是西方支持以色列的重要原因,也是以色列在依賴西方(主要是美國)支持的同時,敢於堅持自己的利益和立場的原因。以色列對西方世界的最大回報就是它在伊斯蘭世界的頑強存在。以色列地處伊斯蘭世界的中心,把北非與西亞的伊斯蘭國家分割開來。以色列有兩線作戰的困境,但可以通過地中海和紅海與外界聯係,得到支持。地中海東岸平緩、光禿的地貌大大突出了現代化武器的優勢。阿拉伯國家較為原始的社會結構,殖民地獨立後漫長的過渡階段,又給了以色列各個擊破的機會。在西方的支持下,以色列仍將長期保持對鄰國的軍事和經濟優勢。
伊拉克地處兩河流域,是世界文明最早的發源地,比埃及略早。在阿拉伯帝國時期,伊拉克是黑衣大食(750-1258,或阿巴斯王朝)的地盤。751年,帝國的軍隊打敗了唐朝高仙芝的軍隊,把勢力擴張到中亞。762年,阿巴斯王朝從大馬士革遷都到巴格達。在此後的時間裏,巴格達是阿拉伯世界的貿易與文化中心。從1055年起,塞爾柱突厥人控製了阿巴斯王朝。在1258年,受同父同母哥哥、大汗蒙哥的派遣,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開始西征,他滅掉了早已衰敗的阿巴斯王朝。因為哈裏發投降太晚,旭烈兀在占領報達(今巴格達)後屠城。接著他派遣軍隊向敘利亞和埃及進發,攻占了阿勒頗(今敘利亞西北的阿勒頗)。1260年,在得知蒙哥的死訊後,旭烈兀趕回蒙古,把軍事大權委任給他的先鋒怯的不花。埃及在耶路撒冷以北的加利利打敗了怯的不花,阻止了蒙古人繼續擴張。旭烈兀的伊利汗國包括今天的伊朗和伊拉克。他的遠征證明,經陸路通過中亞,從蒙古草原出發的騎兵可以遠出到伊拉克。20世紀以來,英國和美國先後占領伊拉克以及附近的國家,它們都是通過海路到達中東的。
美國入侵伊拉克的借口先後有兩個。起初是禁止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武器”。因為沒有找到這樣的武器,白宮又改口為“建立民主”。新的借口顯示,“民主”確實是國際政治中的一張牌。美國入侵伊拉克是為了改變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是為了控製伊拉克的石油。即使伊拉克因此有了民主製度,那也不是美國的初衷。小布什政府的前任財政部長保羅?奧尼爾說,早在911之前,小布什總統就一心想把薩達姆趕下台。奧尼爾是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鍾”節目中說的這些話,播出時間是2004年1月11日。在布什於2001年1月開始執政後的三個月裏,美國官員已經在研究推翻薩達姆的軍事行動方案了。沃爾福威茨是當時小布什的國防部副部長,1990年代初他在老布什政府內任職,製定過入侵伊拉克的戰略。可見美國占領伊拉克是小布什政府的一個戰略目標,不僅是911之後反恐戰爭中的一個行動。
在美軍占領伊拉克之後,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初期是有利於美國的。在美國的進攻態勢之下,利比亞的卡紮菲作出了很大的讓步,中東其他國家也更多地支持美國。但隨著伊朗堅持發展核計劃,以色列出師黎巴嫩不利,美軍在伊拉克陷入泥潭,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已在下降。但對於美國,戰爭仍然有利可圖。在新技術找到可替代能源之前,或者在石油儲藏消耗殆盡之前,西亞仍將是地緣政治爭奪的熱點,西亞的局勢不可能獲得穩定。
美國還借反恐之機,在歐亞大陸的南側高加索到中亞一線取得了很大進展,而這一帶是俄國的傳統勢力範圍。美國出兵占領了阿富汗。這是過去100多年中,任何世界帝國都要占領的國家。在阿富汗,英國和蘇聯都有過失敗的經曆,美國可能正在經曆。美國占領了伊拉克,就在中東取得一個牢靠的支撐點,把它在這一地區的前進成果穩定下來。伊拉克不同於美國在盟國的基地,它完全聽從美國的擺布。在伊拉克的駐軍向東可以威脅伊朗;向西可以震懾敘利亞,與以色列遙相呼應;向北可以與盟國土耳其一起聲援高加索地區,挖俄國的牆角;向南可以鞏固與盟國沙特阿拉伯的關係,同時美國海軍在波斯灣也有了可靠的基地。當然,也控製了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地。但美國在這一線也麵臨不利的局麵:它的軍隊都是孤軍深入,彼此分離。入侵伊朗的計劃很可能是改變這種局勢的一個方案。占領伊朗將使得這些地方連在一起。
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當盟軍停止向伊拉克進軍的時候,很多人遺憾他們沒有推翻獨裁的、好戰的薩達姆。此後,美國和英國耗費了10年的時間,企圖削弱薩達姆。它們的空軍在伊拉克上空的禁飛區巡邏,向地麵目標扔炸彈;它們的軍艦在波斯灣攔截、檢查伊拉克船隻。但薩達姆的統治依然牢固,還有餘力屠殺北部的庫爾德人。盟軍在“誤殺”伊拉克的婦女和兒童,他們的製裁造成更多的死亡。可見,製空權和製海權在地麵上作用是有限的。薩達姆沒有想到美國人在10多年之後又卷土重來。坐鎮白宮和五角大樓的居然是同一批人——小布什總統是老布什總統的兒子,小布什的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都是老布什政府的舊人,是第一次海灣戰爭的主要決策者。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美國為侵略編造借口,仍遭到盟國(如德、法)的強烈反對。在老布什時期,美國本來可以有一場徹底的勝利,卻因一時的猶豫而導致後來毫無道義可言的侵略和占領。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時,冷戰剛結束,美國沒有來得及重新評估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它隻想打一場有限戰爭,不願意像在朝鮮、越南那樣冒進。第二次時美國的信心卻過於爆滿,並且對世界的道義估計不足。那時的美國適應了唯一超級大國地位,有些得意忘形了。同時美國對第一次的克製有些耿耿於懷,況且伊拉克的石油總是很大的誘惑。因為缺少道義,美國的占領激起了更多的反抗,而美國不能大張旗鼓地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伊拉克。兩場伊拉克戰爭的教訓是:戰略目標的完成應該一氣嗬成;如果不能一氣嗬成完成一個目標,除非局勢的變遷已經使它構成全新的戰略目標,否則不應該重新開始原來的執行過程。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
猶太人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是極其傑出的民族。按人口比例計算,猶太人也許是自古希臘以來對人類文明貢獻最大的民族。如果沒有猶太人的貢獻,我們今天的生活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毫無疑問,猶太人有權建立他們的國家,生活在自己軍隊的保護中,不再遭受基督教狂熱分子的宗教迫害和種族屠殺。猶太複國主義由來已久。在建國之前,已經有猶太人前往巴勒斯坦定居。但就其本質而言,在巴勒斯坦故土上建立猶太人的國家是近千年來十字軍東征的繼續,是西方——主要是英國——在殖民地時代結束之前所做的地緣政治安排。以色列國是西方打入阿拉伯世界的一個楔子。一個奇特的現象是,自從以色列建國之後,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對立大大緩和,而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被大大激化了。
二戰之後,美國繼承了英國在中東的遺產。由於以色列和阿拉伯的對立,美國在中東遊刃有餘,控製了這個盛產石油的地區。不過,在美國占領伊拉克以後,以色列對美國的地緣政治重要性有所下降。原因是美國在中東獲取了一個更堅實的落腳點,同時減少了伊拉克這個需要盟國共同對付的敵人。因為美國轉移重心的緣故,近年來以色列成為新聞熱點的機會減少了許多。破碎地帶之所以破碎,主要原因是它有保持破碎的必要,以便為大國幹涉留下空間。
因為美國支持以色列,在伊斯蘭聖地沙特阿拉伯駐軍,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導致了許多穆斯林的敵視。在整個歐亞大陸,最敵視美國存在的是伊斯蘭世界。“基地”組織的目標之一就是把美軍從沙特阿拉伯趕出去。沙特是伊斯蘭世界兩大聖地麥加和麥地那所在地,因此在伊斯蘭中有特別的號召力。雖然美國已經把在沙特的軍事基地遷往迪拜,但對立早已經形成了。
猶太人有權利返回他們祖先的土地,他們也有權力。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更有權利生活在他們的故土上,但可悲的是,他們沒有權力,隻能四處流落。這兩個血緣相近的民族不能相容。巴以衝突是地區性的,有領土爭端,也有一神教的千年衝突。在曆史上,那個地區與中國一直沒有關係。中國沒有過向宗教聖地進軍,沒有經營過殖民地,沒有派軍隊保護石油開采和運輸,而且與雙方都保持友好關係。因此,中國很難插手中東衝突。因為巴以衝突與中國無關,才成為媒體大事。報道既便宜(抄用西方通訊社的稿件和影像),又安全(離中國很遠)。巴以衝突經常掩蓋了國內的大事,似乎成了中國人日常最關心的一件事。這是很不正常的。
非洲:歐亞大陸向南的延伸
本書把非洲放在了亞洲這一章,沒有單獨列為一章。其中有幾個原因。首先,在地理上,非洲是歐亞大陸的一部分。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非洲與亞洲、歐洲的土地是連在一起的,人們可以經陸地往來,不必像摩西那樣穿越紅海。一條運河的開鑿並不足以切割大陸。其二,北非(撒哈拉以北非洲)與西亞的大部分地區同屬於阿拉伯文化圈。北非的古埃及更是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在曆史的早期哺育過希臘文明和猶太文明。其三,非洲的大部分地方曾經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許多非洲國家仍然通用法語、英語等歐洲語言,法、英等前宗主國家仍在非洲保持著很大的影響力。其四,目前,非洲國家在經濟、軍事、科技等諸多方麵仍很虛弱,而且缺少核心國家,難以結合成一個獨立的地緣政治板塊。在可預見的未來,非洲仍將是國際政治中被爭奪的目標,而非主導者。由此可見,無論在自然地理上還是在政治地理方麵,非洲與歐亞大陸都是一體的。非洲與澳大利亞一樣,是歐亞大陸向外的延伸部分。
隔開非洲和亞洲的紅海是一個狹長的裂穀。蘇伊士運河是紅海的延長線,把紅海連向地中海。在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之後,中國海軍正式出海執行作戰任務是在2009年到索馬裏外海驅逐海盜,保護往來商船,地點在紅海之外的亞丁灣一帶。東非是鄭和船隊曾經到達的地方。在歐洲人繞過好望角到來之前,阿拉伯人、印度人、馬來人和中國人就是東非海岸的常客。除了中國相隔較遠之外,其餘這些人都在印度洋沿岸的國家,經營著繁忙的海上商路。其中一部分商品,如東南亞的香料、中國的瓷器等,就是越過印度洋,由阿拉伯人運往歐洲市場。
自古以來,中國對國際關係的看法就像一張蜘蛛網,一圈又一圈,越在內部的圈就越重要。非洲距離中國比較遠,對中國的重要性差一些,但絕對不可忽視。這個世界畢竟越來越小了,而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中非之間的距離將被不斷拉近。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爭奪世界革命的領袖地位時,中國曾經向非洲國家提供過大量的經濟援助。這些援助既不考慮經濟效益,更不考慮經濟回報。因此,在花費了貧窮的中國大筆資金之後,非洲和中國都沒有得到明顯好處。不過,把中國塑造成第三世界代言人的努力沒有完全白費,今天的中國繼承了這筆遺產。中國在北京成功組織非洲峰會,證明了中國在非洲被廣泛接受。日本和韓國都學習中國舉辦非洲峰會。作為工業大國,日本和韓國對非洲的自然資源都有很大的需求。東亞對非洲國家的爭取已經開始。競爭使非洲有了選擇的餘地,能夠為非洲帶來好處。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赤道在這塊大陸的地理南北中間線附近經過。非洲也像歐亞、南北美洲大陸一樣,北寬而南窄。撒哈拉沙漠在北部,有960萬平方公裏,相當於非洲麵積的1/3,或中國的總麵積。沙漠把非洲分割成兩部分:一個是撒哈拉以北的區域,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沙漠在東、西、北三麵抵達海岸,以北地區隻有綠洲和尼羅河沿岸有稠密的人口。另一個是撒哈拉以南的區域,主要居民是黑人,分布著從熱帶雨林到沙漠兩個極端的多種氣候帶。沙漠南北兩部分的地理和文化截然不同。北非曆史與歐洲曆史攙雜在一起。麥金德說:
歐洲的南界過去和現在都是撒哈拉,而不是地中海;因為正是沙漠才把黑人與白人分開的。《曆史的地理樞紐》,59頁。
從迦太基和羅馬時代開始,地中海南北兩岸就爭鬥不已,互有勝負。它們都曾經長期占領過對岸。現在的北非已經遠遠落在了對岸的後麵。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才是一般所說的非洲。與它和地中海北岸的關係相比,北非與黑非洲的互動在曆史上比較少。由於大沙漠的隔絕、不適合農業發展的氣候、可馴化動物的缺乏、瘟疫的泛濫等原因,撒哈拉以南地區長期落後於北非和歐亞大陸,其文明和國家形態的發展程度也不如歐洲人到達之前的中南美洲。在殖民時代,撒哈拉以南是受剝削和壓迫最深重的地區。那裏的國家完全是殖民者劃分勢力範圍的產物。今天非洲的一體化努力包括整個非洲大陸。主要倡導者有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由於非洲各地的種族、文化、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有巨大的差異,一體化是一個早熟的、過於龐大的計劃。北非相近的阿拉伯國家尚不能團結,遑論整個非洲?所以,非洲的一體化應該從區域化開始。非洲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區域性大國,如埃及、南非、尼日利亞等。它們或許可以成為區域化的倡導者。區域化進程隻有區域內的國家才有權力做出安排,也隻有較為民主的國家才會積極響應,因為區域化必然要求國家交出部分權力,而獨裁者很少主動放棄權力。非洲的民主進程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在可預見的將來,非洲不會出現有競爭力的區域組織或大國。同時,法國、英國等前宗主國在非洲的幹涉意願和幹涉能力將繼續下降。
在冷戰期間,美蘇在爭奪勢力範圍,而中國想成為第三世界的領袖。因此,非洲的地位遠遠超過了它的實力。非洲接受了大量的援助,也目睹了許多外來幹涉導致的戰亂。冷戰結束後,非洲恢複了與經濟和軍事實力相對應的地位,世界其他地方幾乎把它遺忘了。即使大國元首偶爾到訪,也是姿態大於實質。戰亂、屠殺、饑荒、瘟疫、貧困、犯罪,人類遭遇的這些災難在非洲最為密集,甚至那些表現較好的國家也難以幸免。這裏有自然條件的原因,也有政治的原因。民族國家本來並不適合非洲大部分地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眾多的部落和部族遠遠沒有形成民族,在它們成為現代國家的過程中充滿了血腥,並至今仍在為這一過程付出代價。在進入較為穩定的發展和融合階段之前,非洲可能先要有一段“沉寂期”:沒有很多壞消息。
現在,非洲最重要的出口物質是自然資源,最有影響的媒體事件則是災難。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非洲仍將是世界的原材料供應地,很難在國際政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如果沒有災難,非洲就會被人們忽略,這不是那些人道主義者所願意看到的。當自然資源與災難聯係在一起時,總是能激起人們的憤怒和抵製,如西非帶血的鑽石。中國在蘇丹的達富爾是另外一個例子。中國在達富爾是為了獲得石油,沒有必要涉及當地的種族矛盾。因為達富爾出現的種族衝突,西方世界對中國在蘇丹的存在產生了喧囂。當然有一些政客在推波助瀾,借此排擠中國。中國有十足的理由可以反駁說,西方世界在非洲做得更惡劣。但是,這場對中國的詆毀並不是壞事,可以促使中國發展出一種新的獲取資源的模式,不同於西方殖民時期的侵略和掠奪,也不同於當代西方對內政的幹涉。在經濟互利的基礎之上,加強政治的互動和相互理解,使中國在非洲的存在更加牢固。沒有任何人可以對人道主義災難視而不見,尤其是在當地獲取利益的人們。如果中國能夠幫助解決衝突,就能贏得世界的尊重,也能在未來贏得更多的實際利益。對達富爾的災難以及國際上的批評,中國回應得遲緩些,卻是正確的。
在非洲的一些國家,人們的平均生活水平比中國的窮人還要好一些。而這樣的窮人占中國總人口的1/4以上。韓國總理李明博相信,朝鮮半島統一後,韓國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朝鮮超過中國。如果考慮到中國窮人的數量,他的話並不是特別大的誇張。國內的貧窮是中國在提供對外援助時必須時時牢記的,不然就會陷入援助過度的陷阱。慈善事業最好從國內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