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九年春六月,大漢宮的新秀宮迎來了慶元年間的第三批秀女。雖烈日當空,但大漢宮依舊忙碌。
但見一個個纖腰束素、娉娉嫋嫋的秀女緩緩步入宮廷,宮女們更細心妥帖照顧主子,太監們更勤快來回奔走。
紀茗萱低著頭跟著前麵的隊伍,雖然好奇這宮殿的華景,但是終究不曾張望。片刻,秀女們進入新秀宮的宮苑,太監宮女慢慢退下,宮苑裏漸漸有了柔聲細語。三三兩兩的秀女聚集在一起,拿著美扇避陽,這小小的一番動作,卻是個個端莊柔雅,姿態妍麗。
能進入新秀宮的有二百三十二位秀女,這些秀女都是是大漢四十二州州府千般挑選出的出眾閨秀,才情品貌均是百裏挑一。
今日進宮殿選的是京城的六十名秀女,這六十名秀女中,紀茗萱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站在花圃角落處的一處小荷池旁的餘蔭,炎炎夏日之下,這塊地方最是清爽。
小荷池她正在想著殿選該如何表現,因為她必須進宮。
自從成為紀茗萱,她的命運就定下來了。不進宮,她就永遠回不去那自由的時代,不進宮,她將麵臨著讓母親待價而沽,因為庶女,在這個世界地位非常低。
這個男尊女卑的社會,被傳最美好的愛情,也會有三妻四妾、通房美姬更是被引為有地位的表現。
紀茗萱的婚姻掌握在母親手中,這個朝代,庶女若是為妻幾乎都是下嫁,然而這樣還隻是極少例子,因為庶女隻比婢女好一點點。這個世界,庶女更多的是做妾的命。
紀茗萱的母親絕不是為一個庶女考慮的人。她與其未來悲慘,任意買賣。不若在宮廷搏鬥一番,或許登上那位置,她還有回去的可能。因為隻有皇家最是矛盾,這個矛盾之處就是最注重嫡庶,卻也同時最不注重嫡庶。
而且皇家的庶出,不管是皇子還是公主,至少以後就永遠擺脫了卑賤庶命。
想到這裏,紀茗萱手指輕劃衣袖,麵容雖然清純可人,但是她的心裏已經轉了無數念頭。
這幾百位秀女,紀茗萱的容貌隻能算中等,她的才學隻能算是平庸,她會的是些雜藝。她的家世雖然在京,但是一個正五品禮部郎中的庶女在眾位公侯之女下根本毫無優勢,這樣的她,前路很渺茫。
紀茗萱摸了摸手指上的指甲,然後將手縮進長袖之中,手指微動,熟悉著早已熟悉的彈琴指法,這次要表現的她練了太久了。
容貌不能脫穎,她隻能攻心上位。
掃向周圍無數美人,紀茗萱眼中複雜之色一閃而過,然後手伸出來撫摸身前開的正豔的薔薇,臉上露出喜歡之色。
“姐姐久候妹妹不至,妹妹卻獨自一旁賞花到真是樂事!”
紀茗萱轉過身,一襲淡紅色的宮裙,頭戴那雙蝶玉釵翩翩若飛,珍珠耳墜在烈日下發出耀眼的光芒。肌膚勝雪,麵容嬌豔無雙,身姿體態柔媚天成,絕對是一個傾城的美人。
這位美人是紀茗芙,紀茗萱的姐姐,正五品禮部郎中的嫡女。
紀茗萱客氣地說道:“姐姐說笑了,妹妹見姐姐和幾位秀女言談甚歡,妹妹謹記母親教誨,不敢有誤姐姐與眾位公侯小姐相交。”
紀茗芙聽了,當即嫣然一笑:“妹妹不必如此氣餒,妹妹姿色雖然在眾位秀女隻是中人之姿,但是勝在清新可人,陛下選中妹妹也未可知?”
紀茗萱看著紀茗芙,表麵上看不出她的話是真意還是客套,但她還是笑得很真心地說道:“謝姐姐吉言,妹妹自知顏色粗鄙,僥幸之心都難心存。姐姐麗色無雙,定能為家族爭光。”
紀茗芙眼光一閃,麵上的笑容讓她顯得更是嬌豔幾分。她連忙扶起紀茗萱,輕聲說道:“妹妹這話還為時過早,新秀宮姝色勝於姐姐甚多,姐姐能否中選還看機運。”
紀茗萱撅嘴笑言:“是姐姐太過自謙了。”
紀茗芙笑了笑,卻不再說話。
紀家主人主母相敬如賓,妾室姨娘柔順聽話,膝下兒女也是嫡庶有別。芙和萱,一花一草,便可以說明父親重視的態度。
紀茗芙嫡女從小就被主母嚴加教導,以期望她光耀門楣。現在紀茗芙年方二八,才藝容貌具是上上之選,她的身上承載著紀家的希望。紀茗芙與紀茗萱這個身體相處並不多,雖然不見得有什麽親密姐妹之情,但麵子上也是相互過得去,這一次,紀茗萱越過更有希望的庶姐紀茗瑩被選入新秀宮,這才讓兩姐妹多說了幾句話。
進得宮來,紀茗萱被淹沒在重重麗色之中,就連紀茗芙對自己的是否中選也有些惴惴不安,所以她就不再對這個妹妹抱有中選的想法,反而聽從母親的話和一些中選可能性高一些的公侯小姐相交。
這時候,苑外傳來腳步聲。
所有的秀女都望向苑門口,一個穿著紅色繡蟒的太監服走了進來,他的身後跟著六個穿著青色無繡畫的小太監。秀女們端莊的站在一起,沒有一個人再說話,因為那身紅色繡蟒的太監服就已經表明他是龍儀殿的一品太監總管,皇帝陛下的信任的近侍常全化。
常全化目不斜視,聲音不大不小:“皇上有旨,每三人一組進殿入選。”
眾秀女紛紛行禮:“謹遵陛下之意。”
隨後,常全化從他身後的太監端著的盤子上拿過一個冊子,所有的秀女都開始緊張起來。
念出三位秀女的名字,常全化帶著這三位緊張卻激動的秀女離去。跟來的六位太監隻走了兩位,其餘四位守在了苑門口。
紀茗萱抬起頭,看見紀茗芙眼睛和大部分秀女一樣看著門口。紀茗萱注意到紀茗芙的雙手緊緊抓住,顯然平時端莊明麗的嫡姐已經緊張到一定的程度。
約莫兩柱香,苑外又來了人,不過這次不是常全化,而是一個普通的太監,這名太監又宣讀三位秀女的名單後將人領走,並不知道情形的秀女臉色各異。
苑內的秀女有些開始整理起衣飾,紀茗芙察覺紀茗萱的目光,她笑了笑,然後她端看庶妹的打扮,一身綠色紗裙,雖然不華貴但是也足夠精致,烏黑的秀發在用兩支碧玉簪別在後頭成為一個簡單的發髻,發髻未將秀發全部盤起,細小柔滑的幾縷發絲垂在腰間,顯得格外清新,額上也有一絲柔亮的細發垂在臉頰,讓人生出可人之感。
如此打扮倒是讓她覺得庶妹美了幾分,果然不愧是最擅長打扮的月姨娘教出來的。
但見一個個纖腰束素、娉娉嫋嫋的秀女緩緩步入宮廷,宮女們更細心妥帖照顧主子,太監們更勤快來回奔走。
紀茗萱低著頭跟著前麵的隊伍,雖然好奇這宮殿的華景,但是終究不曾張望。片刻,秀女們進入新秀宮的宮苑,太監宮女慢慢退下,宮苑裏漸漸有了柔聲細語。三三兩兩的秀女聚集在一起,拿著美扇避陽,這小小的一番動作,卻是個個端莊柔雅,姿態妍麗。
能進入新秀宮的有二百三十二位秀女,這些秀女都是是大漢四十二州州府千般挑選出的出眾閨秀,才情品貌均是百裏挑一。
今日進宮殿選的是京城的六十名秀女,這六十名秀女中,紀茗萱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站在花圃角落處的一處小荷池旁的餘蔭,炎炎夏日之下,這塊地方最是清爽。
小荷池她正在想著殿選該如何表現,因為她必須進宮。
自從成為紀茗萱,她的命運就定下來了。不進宮,她就永遠回不去那自由的時代,不進宮,她將麵臨著讓母親待價而沽,因為庶女,在這個世界地位非常低。
這個男尊女卑的社會,被傳最美好的愛情,也會有三妻四妾、通房美姬更是被引為有地位的表現。
紀茗萱的婚姻掌握在母親手中,這個朝代,庶女若是為妻幾乎都是下嫁,然而這樣還隻是極少例子,因為庶女隻比婢女好一點點。這個世界,庶女更多的是做妾的命。
紀茗萱的母親絕不是為一個庶女考慮的人。她與其未來悲慘,任意買賣。不若在宮廷搏鬥一番,或許登上那位置,她還有回去的可能。因為隻有皇家最是矛盾,這個矛盾之處就是最注重嫡庶,卻也同時最不注重嫡庶。
而且皇家的庶出,不管是皇子還是公主,至少以後就永遠擺脫了卑賤庶命。
想到這裏,紀茗萱手指輕劃衣袖,麵容雖然清純可人,但是她的心裏已經轉了無數念頭。
這幾百位秀女,紀茗萱的容貌隻能算中等,她的才學隻能算是平庸,她會的是些雜藝。她的家世雖然在京,但是一個正五品禮部郎中的庶女在眾位公侯之女下根本毫無優勢,這樣的她,前路很渺茫。
紀茗萱摸了摸手指上的指甲,然後將手縮進長袖之中,手指微動,熟悉著早已熟悉的彈琴指法,這次要表現的她練了太久了。
容貌不能脫穎,她隻能攻心上位。
掃向周圍無數美人,紀茗萱眼中複雜之色一閃而過,然後手伸出來撫摸身前開的正豔的薔薇,臉上露出喜歡之色。
“姐姐久候妹妹不至,妹妹卻獨自一旁賞花到真是樂事!”
紀茗萱轉過身,一襲淡紅色的宮裙,頭戴那雙蝶玉釵翩翩若飛,珍珠耳墜在烈日下發出耀眼的光芒。肌膚勝雪,麵容嬌豔無雙,身姿體態柔媚天成,絕對是一個傾城的美人。
這位美人是紀茗芙,紀茗萱的姐姐,正五品禮部郎中的嫡女。
紀茗萱客氣地說道:“姐姐說笑了,妹妹見姐姐和幾位秀女言談甚歡,妹妹謹記母親教誨,不敢有誤姐姐與眾位公侯小姐相交。”
紀茗芙聽了,當即嫣然一笑:“妹妹不必如此氣餒,妹妹姿色雖然在眾位秀女隻是中人之姿,但是勝在清新可人,陛下選中妹妹也未可知?”
紀茗萱看著紀茗芙,表麵上看不出她的話是真意還是客套,但她還是笑得很真心地說道:“謝姐姐吉言,妹妹自知顏色粗鄙,僥幸之心都難心存。姐姐麗色無雙,定能為家族爭光。”
紀茗芙眼光一閃,麵上的笑容讓她顯得更是嬌豔幾分。她連忙扶起紀茗萱,輕聲說道:“妹妹這話還為時過早,新秀宮姝色勝於姐姐甚多,姐姐能否中選還看機運。”
紀茗萱撅嘴笑言:“是姐姐太過自謙了。”
紀茗芙笑了笑,卻不再說話。
紀家主人主母相敬如賓,妾室姨娘柔順聽話,膝下兒女也是嫡庶有別。芙和萱,一花一草,便可以說明父親重視的態度。
紀茗芙嫡女從小就被主母嚴加教導,以期望她光耀門楣。現在紀茗芙年方二八,才藝容貌具是上上之選,她的身上承載著紀家的希望。紀茗芙與紀茗萱這個身體相處並不多,雖然不見得有什麽親密姐妹之情,但麵子上也是相互過得去,這一次,紀茗萱越過更有希望的庶姐紀茗瑩被選入新秀宮,這才讓兩姐妹多說了幾句話。
進得宮來,紀茗萱被淹沒在重重麗色之中,就連紀茗芙對自己的是否中選也有些惴惴不安,所以她就不再對這個妹妹抱有中選的想法,反而聽從母親的話和一些中選可能性高一些的公侯小姐相交。
這時候,苑外傳來腳步聲。
所有的秀女都望向苑門口,一個穿著紅色繡蟒的太監服走了進來,他的身後跟著六個穿著青色無繡畫的小太監。秀女們端莊的站在一起,沒有一個人再說話,因為那身紅色繡蟒的太監服就已經表明他是龍儀殿的一品太監總管,皇帝陛下的信任的近侍常全化。
常全化目不斜視,聲音不大不小:“皇上有旨,每三人一組進殿入選。”
眾秀女紛紛行禮:“謹遵陛下之意。”
隨後,常全化從他身後的太監端著的盤子上拿過一個冊子,所有的秀女都開始緊張起來。
念出三位秀女的名字,常全化帶著這三位緊張卻激動的秀女離去。跟來的六位太監隻走了兩位,其餘四位守在了苑門口。
紀茗萱抬起頭,看見紀茗芙眼睛和大部分秀女一樣看著門口。紀茗萱注意到紀茗芙的雙手緊緊抓住,顯然平時端莊明麗的嫡姐已經緊張到一定的程度。
約莫兩柱香,苑外又來了人,不過這次不是常全化,而是一個普通的太監,這名太監又宣讀三位秀女的名單後將人領走,並不知道情形的秀女臉色各異。
苑內的秀女有些開始整理起衣飾,紀茗芙察覺紀茗萱的目光,她笑了笑,然後她端看庶妹的打扮,一身綠色紗裙,雖然不華貴但是也足夠精致,烏黑的秀發在用兩支碧玉簪別在後頭成為一個簡單的發髻,發髻未將秀發全部盤起,細小柔滑的幾縷發絲垂在腰間,顯得格外清新,額上也有一絲柔亮的細發垂在臉頰,讓人生出可人之感。
如此打扮倒是讓她覺得庶妹美了幾分,果然不愧是最擅長打扮的月姨娘教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