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在外頭等了半天, 才等到趙肅從裏頭出來。


    “大人, 陛下如何了?”


    “歇下了。”趙肅的臉色很難看, 眼裏布滿血絲, 不過張宏也沒好到哪裏去,兩兩相望, 都能看到對方臉上的憔悴。


    “太醫院那麽多太醫, 就拿不出一個辦法嗎?”趙肅思前想後, 覺得朱翊鈞這症狀很像摔傷之後引起的腦震蕩, 因為腦顱裏有積血, 所以一直頭疼嘔吐,還經常昏迷。在現代,這種情況,可以進行開顱手術,又或者病人自己的身體機能讓血塊慢慢化解,但他不是醫生,更不知道幾百年前,中醫有什麽辦法,可以治好這種病症。


    雖然不是立即致死的絕症, 但是這麽拖下去,性命隻怕也不保。


    若論心急如焚,恐怕沒有人比他更甚, 可卻不能過於表露出來。


    張宏苦笑:“什麽辦法都試過了, 可一直沒起色。”


    他的日子也不好過, 皇帝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病重, 可是日複一日,人多嘴雜,怎麽也瞞不住,光是應付後宮那邊的壓力,都足以讓他吃不消,更別提朝裏那些大臣,三不五時都來詢問,別人還好說,像張四維這種閣臣,張宏是怎麽也沒法托詞含混過去的,如今見了趙肅,簡直像是見了救星,總算是有個擋在前麵的了。


    “您看,要不要征召民間名醫?”張宏斟酌著問,這也算是病急亂投醫了,因為朱翊鈞一旦駕崩,太子年幼,後宮就是太後說了算,太後與馮保交好,保不準在冷宮掃地的馮保會東山再起,到時候他張宏就沒有什麽好果子吃,所以即便是為了自己的前程,也要保佑皇帝長命百歲。


    趙肅被他這麽一提醒,忽然就想起一個人來。


    “你可知道李時珍現在在何處?”


    張宏訝然道:“您說的是曾經給世宗皇帝看過病的那位李太醫?”


    “對。”


    張宏想了想:“早年他辭去太醫職位,聽說在民間寫書,後來就沒有音信了。”


    趙肅道:“此事我去安排,你且不要聲張,若有人問起,就依照之前太醫院的說法去說,如今陛下生病之事已經傳遍朝野,再刻意隱瞞也不妥,我與陛下商量過了,索性告知朝臣,也好讓一些人見不得光的心思徹底無所遁形。”


    張宏連連點頭:“您放心,咱家曉得利害!”


    趙肅交代完,出了宮,馬不停蹄找上薛夏,讓他動用錦衣衛的資源打探李時珍的下落,一旦有消息,立即啟程,務必把人請回來。


    翌日朱翊鈞便下了旨,直接起用趙肅,入內閣,掌首輔印,並命其教導太子。


    按理說,這是不符合常規的,首輔的人選需要通過朝臣廷推,最後皇帝蓋章,才算順理成章,現在皇帝越過這個環節,直接下中旨任命,顯然並不準備讓朝臣參與。


    從古至今,臣強則主弱,主強則臣弱,君權和相權之間,都是互相拉鋸的。嘉靖帝強勢無比,任命一個嚴嵩為相二十年,就算不少人彈劾,也奈何不了他,還是皇帝主動厭棄了,才使得嚴嵩下馬。換了隆慶帝,也就是朱翊鈞的老爹就不行了,他從來就沒想過把握主動權,反而還主動讓出權力,讓大臣們自己作主,所以才陸續出了高拱、張居正這等強勢的人物。


    等到朱翊鈞登基的時候,眾人本想延續隆慶朝的傳統,可隨著皇帝逐漸長大,逐漸精幹起來,眾人發現,主動權已經漸漸回到皇帝手裏,連張居正也不得不低頭,所以就算張居正死後,首輔之位一直空懸著,也沒人敢說什麽。


    現在皇帝一病倒,馬上就把趙肅召回京師,還把權柄盡數交付於他,隱隱有托孤的意思,這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即被演繹出許多種含義來。


    有人認為,皇帝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了,不想在廷推的事情上浪費時間,所以直接任命自己信任的人選,而且這位陛下這麽做,擺明了是不信任張四維。


    也有人認為,上回張四維家族侵吞田地的事情,皇帝沒有追究,反而還將他留下來,這是想讓他與趙肅抗衡,以免一家獨大,亂了朝綱,正所謂帝王心術,深不可測。


    還有人認為,皇帝這是在為身後做準備,太子年幼,必然需要輔政大臣,趙肅和張四維顯然是不夠的,還應該再加幾個人,這樣可以達到互相牽製的效果,誰也占不到便宜。


    無論這些揣測包含了善意或惡意,趙肅走馬上任,已經是毫無懸念的事情了。


    仔細想想,他確實是比較適合的人選,因為自從張居正死後,張四維另立門戶,原來依附於張居正麾下的人,就沒了大將之才,王國光或殷正茂,也隻是中上之選,沒有足夠的威望和魄力。反之,假使張四維來當這個首輔,趙肅那一派的人暫且不說,原先張黨的那些人也不會同意。


    當然,趙肅任首輔,張四維也不樂意。


    他籌謀已久,結果一轉眼,煮熟的鴨子就飛了,怎麽讓他高興得起來?


    所以就算他不會明麵上和趙肅過不去,私底下難免也會設些絆子,搞些小動作,甚至他還瞅準機會,開始向李太後那邊靠攏。雖說朱元璋定下祖製,後宮內臣不得幹政,但是如果皇帝駕崩,太子還小,就算外有朝臣,有時候也需要太後出麵主持一些事情,屆時他與趙肅兩人,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就算拋開這些先不提,趙肅甫一上任,就要麵對一個難題。


    張居正留下來的新政,到底繼不繼續?


    如果繼續的話,那些反對聲怎麽辦?視而不見還是強加彈壓?無論哪種辦法,對趙肅隻會有害無益,最終身敗名裂。


    如果不繼續,他勢必要選擇與張四維合作,有合作就有妥協,那麽張四維就可以從他手中一點點把權力拿過來,最後架空他這個首輔。


    想通這些之後,張四維總算轉怒為喜,把自己當不了首輔的鬱悶稍稍壓下,按兵不動,等著看趙肅的笑話。


    博弈恰恰才開始。


    沒過多久,趙肅出手了。


    他選擇了一條張四維沒有想到過的路。


    首先,趙肅的人緣很好。


    在朝為官,人緣好不是很容易辦到的。因為你人在江湖,想往上爬,就需要站隊,站了隊,就代表著你與某些人成為盟友,與另外一些人成為政敵。如果你不想站隊,希望兩麵都討好,那麽恰恰代表你沒有立場,最後什麽也得不到。還有些人比較清介,一心做事,不想摻和黨爭,這當然也算不上人緣好。


    張居正算是一個前期很成功的範例,要知道他當時還是徐階的學生,徐階與嚴嵩父子明爭暗鬥,他還能在兩派之間遊刃有餘,讓徐階認為他是個好學生,讓嚴嵩也覺得這個人很不錯。可惜他晚節不保,或者說他在登上首輔之位後,就失去這種小心謹慎。這是很多人的通病,有時候很難做到始終如一。


    趙肅充分吸取張居正的前車之鑒,對小人,縱然心裏看不上,麵上也不會讓其難堪,始終以禮相待,對有才幹卻鬱鬱不得誌的人,也許對方並不讚同趙肅的政見,但趙肅也不介意提拔他,拉人一把。


    久而久之,就會在許多人心裏形成一種印象,每當提起趙肅,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人,身居高位,卻沒有架子,對前輩禮遇,對平輩和善,又樂意提拔晚輩。所以乍一聽到趙肅回京被起複,就算是張四維那邊的人,也大多覺得這不是不能接受的。


    其次,趙肅在成為首輔之後的官員任用上,展現了一種春風化雨的手段。


    王國光等人,先前是張居正的心腹,屢屢與趙肅作對,趙肅依舊沒有動他吏部尚書的位置,反而在官員選拔的事情上與他諸多商量,並不獨斷獨行,因為他深知王國光的為人,大節不虧,算是個君子,這種人用了他,他隻會感激你,不會忘恩負義。


    先前張居正的新政,總的來說利大於弊,隻是張居正操之過急,有時候難免會讓底下的人有機可趁,那些土地士紳的反對聲也就大些。所以趙肅並沒有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反而繼續把新政執行下去,去掉其中一些弊病,平反起複一批原先因為張居正刻意打壓而蒙冤的官員。他對外也說自己生平敬佩的人,一是啟蒙恩師戴公望,二是老師高拱,三就是張居正。


    要知道天下無人不知,張居正與趙肅不對頭,與趙肅的老師高拱更不對頭,趙肅當上首輔之後,不是趁機打擊張居正的舊黨,反而既往不咎,以德報怨,他的話,更讓很多人都看到他的誠意和胸襟。


    在麵對趙肅一片大好形勢的情況下,張四維有些坐不住了。


    趙肅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揣摩張四維的心思,他現在每天忙於處理政務,處理人際關係,力保朝局穩定,還要擔心朱翊鈞的病情,忙得不可開交,連久別重逢的賀子重,兩人也隻是匆匆見了一麵,敘了一會兒舊,便又進宮來了。


    因為張宏派人來稟報,說皇帝想見他。


    進了乾清宮西暖閣,便瞧見一個小身影伏案執筆,認真地寫著什麽,旁邊榻上朱翊鈞半臥著,在看奏折。


    小孩兒抬頭看見他,放下筆,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拱手躬身,聲音清亮:“太傅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溪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溪石並收藏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