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劉宗怡本人,並不覺得娶一個風塵出身的寡婦,就如何丟人,這從他為了妻子不受閑言閑語的困擾,親自向太宗皇帝請封誥命便可以看出來了,而且除了謝氏之外,他一輩子,也沒有另娶過妻妾。


    謝氏本人也非凡俗,她精於書畫,尤其擅長畫牡丹,被她畫出來的牡丹栩栩如生,據說連蜂蝶都流連不去。


    終其一生,夫婦二人恩愛有加,鶼鰈情深,令人欣羨。


    但因為謝氏的出身問題,使得許多人,尤其是崇拜劉宗怡的文人,在評價劉宗怡一生時,總是有意無意將謝氏隱去,避而不談,實在避不過去了,這才輕描淡寫一語帶過,簡略得不能再簡略,仿佛多提一個字都是玷汙了劉宗怡,玷汙了自己。


    這次修史,沿用的是紀傳體斷代史的方式,分本紀、誌、列傳、表等,由於他們現在史料不全,並沒有一項項按順序來修,而是就手頭現有的史料先進行撰寫,與帝王有關的本紀還未完成,又要開始進行撰寫誌與列傳部分,因類分傳,劉宗怡自然是當仁不讓的前幾位。


    為劉宗怡一生立傳,不唯獨這一次,早在前朝劉宗怡死後,就有無數文人為他寫傳記,其中多有溢美之詞,但總的來說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因為與劉宗怡有關的史料比較齊全,很多還是見諸於官方,想編造也無從編起。


    譬如劉宗怡的妻子,就明明白白地記載著:妻謝氏,易州人士,父母早亡,占籍教坊,曾嫁易州李氏。


    孔道周與他人爭執的重點正在於此:不少人都覺得,劉宗怡一生堪為文臣楷模,這樣一個人,最好是不能有道德汙點的,而且修史修史,修的就是一個蓋棺定論,都說為尊者諱,這種無傷大雅的細節,最好幹脆不提,也就是隱去劉宗怡的妻族這一節,要麽就簡單提一句“妻謝氏”也就完了,沒有必要將他老婆的過往來曆都寫進去,沒的侮辱了先賢。


    持這種觀點的有鄭敦謹,袁臻等,同樣也是當世知名的學者,他們能夠集合在這裏,不單單是被徐澈所延攬,更不是因為徐澈的名氣當真已經大到感天動地的地步,而是因為他們跟孔道周一樣,的的確確想認真地為前朝立傳,修一部完整的前朝史。


    現在戰火頻起,誰知道現在還存在的史料,過幾年會不會被湮滅在戰火中,好不容易有人組織修史,自然要先趁著有些史料還沒有被摧毀之前,將史書先編撰好。


    如此一來,後世人再讀到前朝那一段曆史時,就不需要四處找資料,而可以直接翻閱這一部前朝史。


    可以說,雖然顧香生他們起初提出修史時,或多或少都帶著揚名立萬的功利性目的,孔道周他們答應修史,同樣也有那麽一丁點小私心,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夠留於青史後世,縱然不能當太史公,起碼也是個班孟堅。


    但所有人更大的願望,則是希望那一段曆史,能夠流傳後世,讓後人在了解前朝的時候,不需要四處查找材料,而能夠從這部史書中,讀到完整的前朝史,更以史為鑒,使得這部書如《史記》《漢書》那樣,成為後世史書的典範。


    這裏沒有一個偉大的人,但他們卻在完成同一件偉大的事情。


    不過就劉宗怡的問題,迥異於其他人的觀點,孔道周卻提出,即便這是劉宗怡的“汙點”,既然有資料可查,而且這資料來源十分可信,就應該原封不動,一字不漏地記載進去,若隻一味講究“為尊者諱”,那麽這部史書即使成了,也不可能被後世引為經典,反而可能變成雞肋。


    然而鄭敦謹,袁臻等人卻與他激烈辯駁,覺得這種細節可有可無,即使不記載,也算不得什麽,根本不會妨礙劉宗怡一生的完整性。


    兩方人馬爭執不下,正好顧香生與夏侯渝二人自外頭走進來,孔道周眼尖,當即就把兩人喊過去,讓他們居中評理。


    袁臻是一個比孔道周還要固執的文人,打從一開始,他就覺得顧香生一個婦人,不適宜來摻和修史這等大事,是以對她很不待見,有時候見她來了,也裝作看不見,他年紀一大把,胡子都花白了,顧香生也不好與一個老頭兒計較,很少幹涉袁臻負責的那一部分,即便需要交涉,也多由宋暝出麵,雙方的相處一直處於某種微妙的平衡。


    現在見孔道周居然要找顧香生來評理,他的眉毛一下子高高揚起:“孔公,此乃千秋大事,怎可由婦人斷言!”


    孔道周年紀比袁臻小,但名氣比袁臻大,是以袁臻也要尊稱一聲孔公。


    聽了這話,顧香生還沒什麽反應,夏侯渝卻不爽得很,張口便道:“莫非老人家不是由婦人所生,怎的倒瞧不起婦人了?你想要成就千秋大事,那也得令堂十月懷胎先將你生下來,如今倒好,你也活了一大把年紀,卻不記得令堂的養育之恩,反倒鄙視起婦人來了,這又是哪門子的聖人教誨?”


    袁臻須發皆張地瞪大:“何方小子,竟敢在此放肆,哪裏有你說話的份!”


    夏侯渝好整以暇:“閣下不就理論理,可是自覺無理,所以準備以資曆壓人,無理取鬧了?”


    見袁臻還要發作,孔道周皺眉插口:“行了,別盡扯閑篇,先說正事!”


    袁臻也倔強起來:“正事便是我不認為需要將謝氏列入傳記!孔公不妨問問,在場有誰讚同為謝氏多費篇幅的?立傳本就講究言簡意賅,再說謝氏也不是那等節烈婦人,有何可書之處,寫多了,反倒讓後人對劉公多生誹謗之言罷了!”


    一直沒開口的顧香生終於出聲:“諸位為劉文成公立傳,可曾問過劉文成公的想法?”


    文成是劉宗怡的諡號,後人提到劉宗怡,多是以諡號稱劉文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溪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溪石並收藏天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