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的境界
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斛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
上古時代得道的真人,代表我們老祖宗的,夠得上稱為“大宗師”的人,有了出世的修養成就,然後再做入世的事業,所謂能夠救世救人,莊子稱他們為真人、至人。這些真人外表的作為,非常講仁義,為仁義而為之,可以犧牲自我,卻不結黨不用私,是天下為公的。所以,做了就做了,不希望你來恭維我,力所當為義所當為的事,做完了不需要別人知道。莊子這裏不提仁隻講義,這個義不是義氣,是講愛人的發揮。
儒家孟子解釋義:“義者,宜也。”中庸之道,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就是宜。舉例來講,火燒起來了,我趕快挑水滅火,水不夠再去挑,萬一挑累了就算了,聽其天命,反正我盡力了,這就是“宜”,做到恰到好處就算了。墨子對義的解釋帶一點俠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義也。”“天下有難,摩頂放踵,以利天下”,自己犧牲了在所不惜,這是墨家的思想。
莊子這裏講的“義”是近於墨家的義,不是儒家的義。“若不足而不承;”得了道的人作人處世,永遠沒有自滿,覺得自己好象永遠不夠。“而不承”,不接受什麽,也不想什麽東西屬於自己,隻有拿出來的。中國曆史上,很多道家的人物出來因應時勢,撥亂反正以後,“功成、名遂、身退”,一個個都溜走了。為什麽呢?他們都很謙虛:“我德性不夠啊,天下國家你搞就好了嘛。”是永遠都不滿足自己的。
“與乎其觚而不堅也,”道家做人都是內方外圓的,雖然對人都很和藹,無可無不可,但是他沒有成見,不堅持自己的意見,所以才能“張乎其虛而不華也”,像花一樣張開,自己內在空空洞洞,無主觀無成見,沒有虛華,不宣傳,永遠是虛懷若穀。這是做人的態度。
<b>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進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厲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製也;連乎其似好閉也,悗乎忘其言也。</b>
真人對於人生是樂觀的。“崔乎”就是巍巍,高大之意,他雖然站在最高的位置,也有很高的成就,但不是為欲望驅使去做的,是為了天下,“不得已而為之”,是“不得已”去做的。真人雖然對社會貢獻了一切,態度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一點覺得,我幫助了你,你要謝謝我,沒有這回事,“與乎止我德也;”“與”就是同你共同做了事,到了相當的程度就停止了,因為不能再幫助下去了。在曆史上有許多了不起的人,因為不懂這個原理,最後都殺頭抄家了,為什麽?因為功高震主。功勞太大,道德太高,學問太好,到某個時候趕快要溜,不溜不行。道家的人到了某個階段就走了,恰到好處。天下事不能圓的,太滿了要爆的。
“厲乎其似世乎,”他處世的態度很莊嚴很莊重,一切的做法作為很嚴厲。“似世乎‘,跟著一般世俗的走。他不是為自己,是為了世俗的需要而這樣做。得道的人處世,還遠不止有這樣的修養,每個條件他都具備。“敖乎其未可製也;”“敖”等於是很傲慢。傲慢到什麽程度呢?你看不出傲慢,是絕對的謙虛。在傲慢與謙虛之間到什麽程度呢?“天子不能臣,諸侯不能友”,所以永遠不出來,永遠不擔任任何名義的。“其未可製也”,他不屬於哪一個範圍。
“連乎其似好閉也,”雖然如此,他做人處處有一個範圍。表麵上看起來很固執,其實不是固執,一個為人處世自己沒有一個範圍,超過了一個範圍,結果當然是非常不好。因此得了道的人,他自然懂得人生,懂得處世。“悗乎忘其言也。”形容他使個個佩服,信仰,也忘記了他的語言,因為他的理論已經深入人心,大家已經作到了。因此道家的人既不著書又不立說,等於佛說“不可說不可說”,沒有什麽好說的。不過,莊子寫了那麽多,老子也寫了五千言,看來似乎隻有釋迦穆尼佛高明一點,自己沒有動手寫過一個子,都是弟子們寫的。老子莊子都逃不了責任。白居易就笑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言老君是知者,如何自著五千文。”
在講下一段之前,先提一個曆史的經驗與理論。中國曆史上光輝的時代,在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清代“康幹盛世”,這三者在文治武功上都了不起,值得欽佩。宋、元、明都沒有什麽值得特別可提的。但是在這些光輝的時代,起真正指導作用的是道家思想,尤其是老莊。所謂“文景時代,好用黃老”,是用黃老思想來做政治的指導。那麽在中國這三五千年的曆史中,究竟是哪一個家的思想做指導,使天下得太平,時代起光輝的呢?
這個問題不是研究過去的曆史,而是二十一世紀的曆史要我們如何開展,這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問題,青年同學們要特別注意,不要因為讀《莊子》而研究古書,這個古書何必研究它呢?所謂“溫故而知新”,我們要知道未來,這是一個思想上的啟發,非常重要!我們向青年同學們提出曆史上一個非常關鍵之處,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有兩點。第一點,剛才講的“文景之治”,在文化哲學史上都是講以黃老,以道家思想作政治思想的主題,實際上不是這樣,是八個字“內用黃老,外示儒術”。黃老是放到口袋裏用的,外麵標榜的招牌是孔孟的儒家思想。
這八個字就是我們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曆史上的大秘密。那麽它的重點在哪裏?我們要知道一個傳統,在中國過去當皇帝比現在困難呦,一輩子好壞,最後給你一個諡號做定評。如曆史上的好皇帝,諡號“宣”的沒有幾個,如周宣王,漢宣帝,唐宣帝,明宣帝隻有幾個,凡是死後諡號是“宣帝”“文帝”的,都了不起。當然不希望將來再有如“獻帝”,把國家都獻了給人家的,“哀帝”那就太悲哀了,值得哭得,“殤帝”,短命死了的。所以一看帝王的諡號,就知道那個時代了,這是讀中國曆史要懂的。
上一次講道,《大宗師》提出來,得道的人“內聖之學”證得了,就是所謂的真人。上麵描述“真人”修養的境界和成就,下麵描述“真人”內聖之後,是否入世起用?換句話說,得道以後是否要修道?這個修道就是道的用,也就是入世的關係。
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與乎其斛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
上古時代得道的真人,代表我們老祖宗的,夠得上稱為“大宗師”的人,有了出世的修養成就,然後再做入世的事業,所謂能夠救世救人,莊子稱他們為真人、至人。這些真人外表的作為,非常講仁義,為仁義而為之,可以犧牲自我,卻不結黨不用私,是天下為公的。所以,做了就做了,不希望你來恭維我,力所當為義所當為的事,做完了不需要別人知道。莊子這裏不提仁隻講義,這個義不是義氣,是講愛人的發揮。
儒家孟子解釋義:“義者,宜也。”中庸之道,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就是宜。舉例來講,火燒起來了,我趕快挑水滅火,水不夠再去挑,萬一挑累了就算了,聽其天命,反正我盡力了,這就是“宜”,做到恰到好處就算了。墨子對義的解釋帶一點俠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義也。”“天下有難,摩頂放踵,以利天下”,自己犧牲了在所不惜,這是墨家的思想。
莊子這裏講的“義”是近於墨家的義,不是儒家的義。“若不足而不承;”得了道的人作人處世,永遠沒有自滿,覺得自己好象永遠不夠。“而不承”,不接受什麽,也不想什麽東西屬於自己,隻有拿出來的。中國曆史上,很多道家的人物出來因應時勢,撥亂反正以後,“功成、名遂、身退”,一個個都溜走了。為什麽呢?他們都很謙虛:“我德性不夠啊,天下國家你搞就好了嘛。”是永遠都不滿足自己的。
“與乎其觚而不堅也,”道家做人都是內方外圓的,雖然對人都很和藹,無可無不可,但是他沒有成見,不堅持自己的意見,所以才能“張乎其虛而不華也”,像花一樣張開,自己內在空空洞洞,無主觀無成見,沒有虛華,不宣傳,永遠是虛懷若穀。這是做人的態度。
<b>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進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厲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製也;連乎其似好閉也,悗乎忘其言也。</b>
真人對於人生是樂觀的。“崔乎”就是巍巍,高大之意,他雖然站在最高的位置,也有很高的成就,但不是為欲望驅使去做的,是為了天下,“不得已而為之”,是“不得已”去做的。真人雖然對社會貢獻了一切,態度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一點覺得,我幫助了你,你要謝謝我,沒有這回事,“與乎止我德也;”“與”就是同你共同做了事,到了相當的程度就停止了,因為不能再幫助下去了。在曆史上有許多了不起的人,因為不懂這個原理,最後都殺頭抄家了,為什麽?因為功高震主。功勞太大,道德太高,學問太好,到某個時候趕快要溜,不溜不行。道家的人到了某個階段就走了,恰到好處。天下事不能圓的,太滿了要爆的。
“厲乎其似世乎,”他處世的態度很莊嚴很莊重,一切的做法作為很嚴厲。“似世乎‘,跟著一般世俗的走。他不是為自己,是為了世俗的需要而這樣做。得道的人處世,還遠不止有這樣的修養,每個條件他都具備。“敖乎其未可製也;”“敖”等於是很傲慢。傲慢到什麽程度呢?你看不出傲慢,是絕對的謙虛。在傲慢與謙虛之間到什麽程度呢?“天子不能臣,諸侯不能友”,所以永遠不出來,永遠不擔任任何名義的。“其未可製也”,他不屬於哪一個範圍。
“連乎其似好閉也,”雖然如此,他做人處處有一個範圍。表麵上看起來很固執,其實不是固執,一個為人處世自己沒有一個範圍,超過了一個範圍,結果當然是非常不好。因此得了道的人,他自然懂得人生,懂得處世。“悗乎忘其言也。”形容他使個個佩服,信仰,也忘記了他的語言,因為他的理論已經深入人心,大家已經作到了。因此道家的人既不著書又不立說,等於佛說“不可說不可說”,沒有什麽好說的。不過,莊子寫了那麽多,老子也寫了五千言,看來似乎隻有釋迦穆尼佛高明一點,自己沒有動手寫過一個子,都是弟子們寫的。老子莊子都逃不了責任。白居易就笑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言老君是知者,如何自著五千文。”
在講下一段之前,先提一個曆史的經驗與理論。中國曆史上光輝的時代,在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清代“康幹盛世”,這三者在文治武功上都了不起,值得欽佩。宋、元、明都沒有什麽值得特別可提的。但是在這些光輝的時代,起真正指導作用的是道家思想,尤其是老莊。所謂“文景時代,好用黃老”,是用黃老思想來做政治的指導。那麽在中國這三五千年的曆史中,究竟是哪一個家的思想做指導,使天下得太平,時代起光輝的呢?
這個問題不是研究過去的曆史,而是二十一世紀的曆史要我們如何開展,這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問題,青年同學們要特別注意,不要因為讀《莊子》而研究古書,這個古書何必研究它呢?所謂“溫故而知新”,我們要知道未來,這是一個思想上的啟發,非常重要!我們向青年同學們提出曆史上一個非常關鍵之處,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有兩點。第一點,剛才講的“文景之治”,在文化哲學史上都是講以黃老,以道家思想作政治思想的主題,實際上不是這樣,是八個字“內用黃老,外示儒術”。黃老是放到口袋裏用的,外麵標榜的招牌是孔孟的儒家思想。
這八個字就是我們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曆史上的大秘密。那麽它的重點在哪裏?我們要知道一個傳統,在中國過去當皇帝比現在困難呦,一輩子好壞,最後給你一個諡號做定評。如曆史上的好皇帝,諡號“宣”的沒有幾個,如周宣王,漢宣帝,唐宣帝,明宣帝隻有幾個,凡是死後諡號是“宣帝”“文帝”的,都了不起。當然不希望將來再有如“獻帝”,把國家都獻了給人家的,“哀帝”那就太悲哀了,值得哭得,“殤帝”,短命死了的。所以一看帝王的諡號,就知道那個時代了,這是讀中國曆史要懂的。
上一次講道,《大宗師》提出來,得道的人“內聖之學”證得了,就是所謂的真人。上麵描述“真人”修養的境界和成就,下麵描述“真人”內聖之後,是否入世起用?換句話說,得道以後是否要修道?這個修道就是道的用,也就是入世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