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存亡之道
“利害不通,非君子也;”這也是批判儒家。我們在曆史上看到,儒家有時候有利害不通之處,很多讀死書的儒家人物都與這個味道。莊子在那兩個時代也見過很多,所以他認為這一班知識分子,不通利害的關鍵,沒有得道。道家講的“通”利害,怎麽“通”呢?所以曆史上有文化的爭辯:儒家所標榜的是臨危受命,時代越艱苦,我越要站出來,中流砥柱,倒挽狂瀾,救社會就國家救天下。
表麵上看起來氣派很大,但是時代狂瀾不可倒挽,中流是很難的,抵不住地。除了讓別人承認,在曆史上留名之外,對社會沒有貢獻,對國家沒有裨益。但在曆史上,儒家真正做到見危受命的人物並不多,不得已的倒很多。道家不走見危受命這個路線,多半走隱士的路線。道家思想的基本態度,始終是走“因應”的路子,順其自然。
一個時代形成了一個趨勢,挽不回來,所謂“江河東流不回頭”,不可能把曆史拉回來。道家思想是講先知,一件事從它的前因,直到它一定的後果。如石門水庫放水時,沒有辦法把水勢挽回,但計算到水流到某一地段時,輕輕開好一條水溝,就可以把水流疏散。這就是現在流行道家的太極拳原理,四兩撥千斤的道理,也就是軍事謀略,以寡擊眾的要點。所以中國曆史上,出來因應時勢,撥亂反正的,都是道家的人物。所以救世之道,必須要通利害的,“不通利害,非君子也”。
站在道家立場上看儒家是那麽窩囊。事實上,話不能這麽講,這個是普通一般所了解的。我們回過來看孔子在《易經》上的思想,真正研究孔子,不能用四書五經作代表。四書中足以代表孔子思想的書,一部《論語》而已,而且《論語》中又有十分之二的內容是關於孔子學生的。要研究孔子真正的思想,就要看《易經》的“十翼”,此外還有《春秋》這部書,隻有深通《春秋》,才可以了解孔子。所以孔子自己也講:“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後來司馬遷著《史記》,仿照孔子講了兩句話:“藏之於名山,傳之於其人。”這是非常傲慢的話,把當時的人都罵了,他等於說:“你們都看不懂我的書,翻都不用翻,隻有把它藏起來,將來會有聰明人看得懂。”所以有人稱《史記》是漢代的謗書。實際上不止是漢代的謗書,是對曆史嚴厲批評的一部謗書。但是漢朝很偉大,沒有把《史記》毀了。也可以說是司馬遷很偉大,他算定了你們讀不懂他的書,不會毀的。
《史記》很難讀懂,司馬遷寫一篇傳記講某一個人,講他好的一麵都好,很少看的出壞的一棉。那個人都好嗎?不是,壞的一麵,要在同他有關係的人的傳記中,才看得出來。所以要研究一個人,必須要把那個時代都讀遍。《史記》就是仿《春秋》的道理,但不是都一樣。《春秋》這部書怎麽了解呢?孔子講“知我者春秋,最我者春秋”,將來你們呀真正了解我,就要懂得《春秋》,將來你們要罵我,也要把《春秋》研究通了,才夠資格罵我。《春秋》就是大謀略,《春秋》就是大兵法,所以孔子講“罪我者春秋”的道理就在這裏。
像我們小的時候,老一輩按舊式的教育,年輕人絕對不看《春秋》《戰國策》《三國演義》,看了以後要學壞。我們為什麽引用這些呢?孔子著《春秋》刪《易經》,強調“知進退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一個人要懂得進退存亡之道,必須要懂得利害關係,如果不懂進退存亡之道,“非君子也”,這同道家的觀念完全一樣。曆史上標榜的聖人君子,我們用學曆上的等級打個比方,聖人等於是博士,君子稍差一點,等於是碩士,更差一點的,等於是大學畢業的學士。
“行名失已,非士也;”曆史上有很多人為了好名,求名,而忘掉了自己,這夠不上一個知識分子。所以我常對青年同學講,關於名利這兩個概念,我們不得不服日本明治維新大臣伊藤博文的兩句名言:“濟利應濟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這話充分表達了中國文化中儒家的思想。如果隻知為個人一己之名,“行名失己,非士也”,夠不上一個知識分子。
講到這裏,我們又要引用司馬遷的思想,我常常說,《史記》不是曆史,是曆史哲學,尤其《史記》的學問,長處不在於劉邦項羽,而在“八書”,如《天官書》關於天文,《平準書》關於財政等思想最重要,其次是《伯夷叔齊列傳》中“烈士徇名,誇者死權,眾無馮生”。這三句話就是人生哲學,這是三篇大論文,包含了很多思想。“烈士徇名”,你不要看到這個“烈士”就想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那你就不要研究中國文化了。現在的烈士這一說法是套用古文的,古人的烈士相當於現在觀念的英雄,時代不同觀念不同。
世界上的英雄為了成名成功,不惜自己的生命,像賭錢一樣,最後把命都押上來做賭注,這才夠得上一個英雄。“誇者死權”,“誇者”就是狂人,或者說有神經質的人,如近代的希特勒,墨索裏尼等獨裁的人,他們喜歡控製人,喜歡抓權,為了權力的欲望,可以把命賭上。換句話說,你們要不要成名?要不要權力?要成名就要押上一聲去賭,用命去做賭注;要權力不是等來的,是要拿命去拚,那命去換得,這樣的話,算不定最後你會當英雄當帝王。“眾無馮生”,一般老百姓,象我們這些普通人,隻要吃得飽穿得暖,少一點麻煩,能好好活下去就行了。“烈士徇名”就是“行名失己”,莊子批評“非士也”,這不夠一個知識分子。
“亡身不真,非役人也。”這就是莊子作的結論。大家不要被莊子的話所騙,道家的話同佛家的話一樣,往往象一個珠子在盤子裏滾,它四麵八方都不著邊際的,什麽是“役人”? 替別人服務的稱為役,“役人”是領導別人。“役人”的道理,人差不多隻有兩種人,要麽我聽你的,要麽你聽我的。不論是家庭中的夫婦,還是社會上的朋友,都是這樣。你不肯不聽我的,我也不會聽你的,這就不好辦了。
所以古人講,一個人“不受命,不能令,廢人也”,一個人不肯接受別人的命令,又不能發布命令讓別人服從你,那這個人是廢人沒有用。照這個觀念,人隻有不是你聽我的,就是我聽你的,沒有中間路線可走。那麽,人要如何“役人”呢?如何做一個真正的領導人呢?莊子的結論,要“亡身真”,就是無我,連我都沒有了。這一條命都不要了。真做到無身,無我,才可以做一個領導人,這個結論把前麵都總結了。那怎樣才能做到無我呢?《大宗師》上麵所講的,得道的人,才可以真做到無我。因此莊子下麵提出了一些人做標榜:
“利害不通,非君子也;”這也是批判儒家。我們在曆史上看到,儒家有時候有利害不通之處,很多讀死書的儒家人物都與這個味道。莊子在那兩個時代也見過很多,所以他認為這一班知識分子,不通利害的關鍵,沒有得道。道家講的“通”利害,怎麽“通”呢?所以曆史上有文化的爭辯:儒家所標榜的是臨危受命,時代越艱苦,我越要站出來,中流砥柱,倒挽狂瀾,救社會就國家救天下。
表麵上看起來氣派很大,但是時代狂瀾不可倒挽,中流是很難的,抵不住地。除了讓別人承認,在曆史上留名之外,對社會沒有貢獻,對國家沒有裨益。但在曆史上,儒家真正做到見危受命的人物並不多,不得已的倒很多。道家不走見危受命這個路線,多半走隱士的路線。道家思想的基本態度,始終是走“因應”的路子,順其自然。
一個時代形成了一個趨勢,挽不回來,所謂“江河東流不回頭”,不可能把曆史拉回來。道家思想是講先知,一件事從它的前因,直到它一定的後果。如石門水庫放水時,沒有辦法把水勢挽回,但計算到水流到某一地段時,輕輕開好一條水溝,就可以把水流疏散。這就是現在流行道家的太極拳原理,四兩撥千斤的道理,也就是軍事謀略,以寡擊眾的要點。所以中國曆史上,出來因應時勢,撥亂反正的,都是道家的人物。所以救世之道,必須要通利害的,“不通利害,非君子也”。
站在道家立場上看儒家是那麽窩囊。事實上,話不能這麽講,這個是普通一般所了解的。我們回過來看孔子在《易經》上的思想,真正研究孔子,不能用四書五經作代表。四書中足以代表孔子思想的書,一部《論語》而已,而且《論語》中又有十分之二的內容是關於孔子學生的。要研究孔子真正的思想,就要看《易經》的“十翼”,此外還有《春秋》這部書,隻有深通《春秋》,才可以了解孔子。所以孔子自己也講:“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後來司馬遷著《史記》,仿照孔子講了兩句話:“藏之於名山,傳之於其人。”這是非常傲慢的話,把當時的人都罵了,他等於說:“你們都看不懂我的書,翻都不用翻,隻有把它藏起來,將來會有聰明人看得懂。”所以有人稱《史記》是漢代的謗書。實際上不止是漢代的謗書,是對曆史嚴厲批評的一部謗書。但是漢朝很偉大,沒有把《史記》毀了。也可以說是司馬遷很偉大,他算定了你們讀不懂他的書,不會毀的。
《史記》很難讀懂,司馬遷寫一篇傳記講某一個人,講他好的一麵都好,很少看的出壞的一棉。那個人都好嗎?不是,壞的一麵,要在同他有關係的人的傳記中,才看得出來。所以要研究一個人,必須要把那個時代都讀遍。《史記》就是仿《春秋》的道理,但不是都一樣。《春秋》這部書怎麽了解呢?孔子講“知我者春秋,最我者春秋”,將來你們呀真正了解我,就要懂得《春秋》,將來你們要罵我,也要把《春秋》研究通了,才夠資格罵我。《春秋》就是大謀略,《春秋》就是大兵法,所以孔子講“罪我者春秋”的道理就在這裏。
像我們小的時候,老一輩按舊式的教育,年輕人絕對不看《春秋》《戰國策》《三國演義》,看了以後要學壞。我們為什麽引用這些呢?孔子著《春秋》刪《易經》,強調“知進退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一個人要懂得進退存亡之道,必須要懂得利害關係,如果不懂進退存亡之道,“非君子也”,這同道家的觀念完全一樣。曆史上標榜的聖人君子,我們用學曆上的等級打個比方,聖人等於是博士,君子稍差一點,等於是碩士,更差一點的,等於是大學畢業的學士。
“行名失已,非士也;”曆史上有很多人為了好名,求名,而忘掉了自己,這夠不上一個知識分子。所以我常對青年同學講,關於名利這兩個概念,我們不得不服日本明治維新大臣伊藤博文的兩句名言:“濟利應濟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這話充分表達了中國文化中儒家的思想。如果隻知為個人一己之名,“行名失己,非士也”,夠不上一個知識分子。
講到這裏,我們又要引用司馬遷的思想,我常常說,《史記》不是曆史,是曆史哲學,尤其《史記》的學問,長處不在於劉邦項羽,而在“八書”,如《天官書》關於天文,《平準書》關於財政等思想最重要,其次是《伯夷叔齊列傳》中“烈士徇名,誇者死權,眾無馮生”。這三句話就是人生哲學,這是三篇大論文,包含了很多思想。“烈士徇名”,你不要看到這個“烈士”就想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那你就不要研究中國文化了。現在的烈士這一說法是套用古文的,古人的烈士相當於現在觀念的英雄,時代不同觀念不同。
世界上的英雄為了成名成功,不惜自己的生命,像賭錢一樣,最後把命都押上來做賭注,這才夠得上一個英雄。“誇者死權”,“誇者”就是狂人,或者說有神經質的人,如近代的希特勒,墨索裏尼等獨裁的人,他們喜歡控製人,喜歡抓權,為了權力的欲望,可以把命賭上。換句話說,你們要不要成名?要不要權力?要成名就要押上一聲去賭,用命去做賭注;要權力不是等來的,是要拿命去拚,那命去換得,這樣的話,算不定最後你會當英雄當帝王。“眾無馮生”,一般老百姓,象我們這些普通人,隻要吃得飽穿得暖,少一點麻煩,能好好活下去就行了。“烈士徇名”就是“行名失己”,莊子批評“非士也”,這不夠一個知識分子。
“亡身不真,非役人也。”這就是莊子作的結論。大家不要被莊子的話所騙,道家的話同佛家的話一樣,往往象一個珠子在盤子裏滾,它四麵八方都不著邊際的,什麽是“役人”? 替別人服務的稱為役,“役人”是領導別人。“役人”的道理,人差不多隻有兩種人,要麽我聽你的,要麽你聽我的。不論是家庭中的夫婦,還是社會上的朋友,都是這樣。你不肯不聽我的,我也不會聽你的,這就不好辦了。
所以古人講,一個人“不受命,不能令,廢人也”,一個人不肯接受別人的命令,又不能發布命令讓別人服從你,那這個人是廢人沒有用。照這個觀念,人隻有不是你聽我的,就是我聽你的,沒有中間路線可走。那麽,人要如何“役人”呢?如何做一個真正的領導人呢?莊子的結論,要“亡身真”,就是無我,連我都沒有了。這一條命都不要了。真做到無身,無我,才可以做一個領導人,這個結論把前麵都總結了。那怎樣才能做到無我呢?《大宗師》上麵所講的,得道的人,才可以真做到無我。因此莊子下麵提出了一些人做標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