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現在由《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世間》講到《德充符》——道的充實。我們知道,春秋戰國的文化,道跟德是分開的,道是體,就是內涵,是每個人修養學問的內涵;德是用,得了道體就能起用,即用世之道。世路固然難行,在難行中間如何以最高的智慧,最高的藝術去行,那必須要德行的充實,德行的充滿。德行如何充滿呢?莊子用寓言,用高度文學化的筆調,用他藝術化的手法,繪出來一幅人生的圖畫。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後而未往耳!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魯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謂也?”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常季曰:“彼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為最之哉?”仲尼曰:“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受命於地,唯鬆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眾生。夫保始之徵,不懼之實,勇士一人,雄入於九軍。將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猶若是,而況官天地、府萬物、直寓六孩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嚐死者乎!彼且擇日而登假,人則從是也。彼且何肯以物為事乎!”


    無腿的王駘


    <b>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b>


    “兀者”,沒有兩腿的人,魯國有一個沒有兩腿的人名叫“王駘”,他的學生比孔子還多,至少跟孔子差不多。“常季”是孔子的學生,是師友之間的人。常季就問孔子,王駘沒有兩腿,可似說是個殘廢的人,結果他的名氣之大,跟你一樣,“中分魯”。我們如果以曆史的幽默的角度看,魯國有很多的人才,至少有三個,一個是莊子所講的王駘,一個是孔子,一個是搶孔子的飯碗的少正卯,他們三個人都很了不起。不過少正卯究竟是什麽樣的人,他的學說沒有留傳下來,他的思想非常怪,如果流傳下來一定很麻醉人的。


    王駘這個人非常了不起,你如果拜門做他的學生,他沒有上過課,也沒有勸告你,罵你,也沒有跟你討論過問題,但是,奇怪得很,你什麽都不懂,隻要一拜門,一見他,就非常充實地回來,什麽都懂了。那可真是禪宗。照這麽形容,是比孔子還高明一點。我們願意做他的學生,不需要上課,考試,坐在那裏,什麽都懂了,這多好!


    “固有不言之教,”不需要說話的教育,這大概連科學都無法做到,科學知識還需要視聽教育,拿個綠音機之類什麽的。王駘用不著,他是“不言之教”:身教。如果身教,我們跟著他兩條腿要斷掉了,所以我們隻好跟著他學打坐,不用腿了。“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無形”,不著形跡。常季就問了:世上真有這樣一種善於教育善於傳道的人嗎?王駘這家夥是什麽樣的人呢?


    <b>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後而未往耳!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魯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b>


    孔子說,王駘是真正的聖人,得道的人。我呢,心裏早就想拜他為師,隻不過還沒有去罷了,公共汽車沒有搭上,他那裏太擠了。我後一步準備拜他為師,而何況一般人還不及我呢?豈止魯國人拜他為師,我將號召全天下人拜他為師。


    <b>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b>


    常季一聽,這可怪了,沒有腿的人,卻是世上第一位的人,“而王先生。”還勝過先生你。“其與庸亦遠矣,”“庸”同用,那王駘的作用太高深遠大了。假定王駘像老師講的這樣,這個人的道在那裏?他的心法在什麽地方?他的學問中心是什麽?


    <b>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b>


    世界上有一個大問題:人的生死問題,這是人類的大問題。人的生命從哪裏來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這是西方哲學問的問題。今天,講比較宗教,西方講,上帝造了男人以後沒事幹,把男人的肋骨挖出來一根做女人,可見上帝同女人毫無關係。這個生死究竟從哪裏來的?男人女人從哪裏來的?所以佛家禪宗標榜要“了生死”,父母生我以前,我這個生命在哪裏?死了以後,又到哪裏去?究竟有沒有靈魂?這是一個大問題。生死這個問題,在中國文化中首先明顯提出來的是莊子。


    “而不得與之變,”孔子說王駘已經了生死了,生死變化與他沒有關係了。了生死的人就到了這個境界,這是修道的最高成就。“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得了道的人,這個地球即使毀滅了,同他也沒有關係,他可以超然獨立於天地之外。因為天地是物質構成的,地球的毀滅是物質的變化,質能的變化,得道之後,就可以不受這些變化的影響。


    “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審乎無假”,這四個字很難講,王駘能參究到,智能透過了物理與精神兩麵,不用假借任何東西。我們人都要假借物質而活著,我們的肉體就是假借幾十年給我們用,用完了就化掉了。王駘已經超越了,不需要一切的依賴,一切的假借。“而不與物遷”,他是如如不勁的,不用跟著物理的變化而遷流。勉強借用佛學的名詞,他已經到了“不動地”,在密教中有一個佛叫“不動明王”,王駘相當於到了這個境界。物質世界不論怎麽變化,他都在旁觀,“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我們任何人,一切萬物,一切眾生。都受物質的變化,但王駘卻不受影響,因為他能“守其宗”。這個“宗”,我們叫道,西方宗教叫上帝,佛家叫如來,菩提,涅盤,反正有個東西,萬變不離其宗。


    孔子把王駘推崇到逭個程度,常季就糊塗了:


    <b>常季曰:“何謂也?”</b>


    常季說:老師你今天大概感冒了,你講的什麽話。這有什麽說法呢?


    <b>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b>


    大家注意,中國文化尤其是哲學思想,或者文學思想,甚至政治思想都經常用到這兩句話。莊子用文學手法一寫,就代表了那麽多的方麵。


    孔子說,世上任何一個東西,一件事,一個人,你如果帶了一個有色眼鏡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你的觀點見解就不同。“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肝膽在人體內部是連在一起的,都是人體一個重要部分,但是把它們分開來,從不同的角度看,肝膽就像楚國與越國一樣。在春秋戰國之時,楚、越兩個國家互相爭強爭霸。相當於現代的蘇聯與美國,雖然都是白種人,但中間有許多的矛盾,有許多的利害關係。但相反的一麵,“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站在同一立場上,換一個角度看,萬物是一體的。


    這兩句話代表了人的見地,見解,所以世上有智能之學,有哲學家的見解。換一句話說,人生也好,道也好,每一個人抓住了一點,自己蒙蔽了自己的智能,看形而上的道,看形而下的萬物。各有各的不同,越看越生氣。如果得了道的人,從超然獨立於物外的立場,用另外一隻智能的眼睛來看,天下萬物都是一體,都跟我一樣,沒有什麽分別。這個道理就是佛學所講的,得了道的人的智能是“無分別智”。用有分別的觀點來看,“肝膽楚越也”,肝膽在我們身體內同樣重要,但我們把它們看成冤家。用“無分別智”來看,矛盾的東西都不矛盾,都很可愛,是統一的。


    因為孔子認為常季不懂,就進一步解釋另一個道理。你如果懂了這個道理,就懂得了修道,就懂得了道德。莊子在這裏借用孔子的嘴巴在傳道:


    <b>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b>


    孔子說,真正的修養,也是修道的功夫,“不知耳目之所宜,”忘記了眼睛的看,忘記了耳朵的聽,不隨聲色所轉,不被外界所誘惑。像許多喜歡學佛打坐的人。盡管在那裏打坐,但還是被兩個東西牽住了:一個是聽的習慣,所以聽到內在有聲音呀,念念咒子呀等各種聲音出來;一個是好色,雖然眼睛閉住,但要看住前麵黑洞洞的,或白茫茫的。你如果能忘記聲色兩種外境,忘記了耳朵、眼睛的用,然後不用盤腿打坐,到社會上,張開眼睛,“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忘記了眼睛所看見的;張開耳朵,聽到了聲音不是聲音,但又都知道。不是看不見聽不見,是都看見都聽見,但是同你的心裏都不相幹,“不知耳目之所宜”,忘記了聲色耳目,“而遊心乎德之和;”你的心境永遠是平靜的。安祥的,不因外界的聲色而擾亂。你認為一個人同你很有緣,我看見就歡喜,或者,我看見就生氣,你被眼睛騙了;某人罵你,你很生氣,恭維你,你很高興,你被耳朵騙了,而不能做到“德之和”。你如果忘記了這一切聲色,那你的心境永遠是平靜、安詳、快樂地遊戲於這個世間。這是修道的用,不一定要你去盤腿了。


    “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王駘修養到了這個境界,世界上的一切東西他都看見了,卻沒有看見它們的缺點,也沒有看見它們的長處,他沒有善惡美醜是非的分別,他看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是一體的,很適意很安樣很和平。王駘沒有兩條腿,他也忘記了自己有腿無腿,無腿也可以走路。這就是“神足通”了。莊子引用很怪,專門引用無腿的人。實際上我們盤起腿來打坐也是無腿的人,然後功夫到了,心境修養到了,也可以達到佛家講的“神足通”。


    常季這個學生很難教,上一層的談話他不懂,孔子接著又教他,要修養到不被眼睛所騙,不被耳朵所騙,此心永遠很安祥,在這很難行的人世間幸福地行去,這就是道。道的用是德,修養達到了這個境界,才是有道德的人。孔子第二層的談話,總算把他教開悟了:


    <b>常季曰:“彼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為最之哉?”</b>


    常季說我懂了,“彼為己,以其知;”王駘是開了悟得了道的人,他見到了自己的本來麵目,認識了自己。注意,人活了一輩子,不知道我們人是什麽?我們盡管能夠想能夠用,那個想是什麽?當我們睡著了,那個我又是什麽?這個肉體不是我,肉體是假借來用的。因為王駘悟了道,所以有智能的成就,明心見性了,“得其心,以其心。”因此他善於用自己的心。“得其常心,”他得到了自己真正的心,這個心無所在無所不在,永遠不會變的。“物何為最之哉?”所以萬物對於他不相幹,萬物不會動搖他的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莊子南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懷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懷瑾並收藏莊子南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