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籟地籟天籟


    中國後來許多禪宗祖師都是這樣,講著講著不講了,問你懂不懂?看你還楞眉楞眼站在那裏的話,就給你一棒:“去你的,沒有腦子。”就不講了。南郭子綦不是這個作風,他回答顏成子遊,我已經進入無我的境界了,你自己去悟,懂不懂?顏成子遊當然不懂,那麽南郭子綦就再講:


    <b>“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b>


    這裏提出“人籟”,“地籟”,“天籟”,這幾個詞是莊子提出來的,後來中國文學用得很多。“籟”代表那個音聲。南郭子綦說人境界的實在的音聲你可以聽得到,但是你卻聽不到地境界的音聲。地境界也有音聲,地下熱鬧得很,古人有辦法聽到,古人睡的枕頭是木頭或竹子做的,裏麵是空的,睡下去地下音聲可以聽得到,至少地麵上音聲聽得很清楚。這個“地籟”隻有趴到地下聽。“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假定你懂得了“地籟”,也沒有辦法懂得“天籟”——自然的音聲。這個“夫”字要拉長聲音讀,相當於一個拉長的問號。


    要注意啊,《齊物論》首先告訴我們一個重點,萬事萬物生滅無常,不會永恒存在,“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就是“今之聽話者,非前一秒之聽話者也”。我們現在坐在這裏,都可以體會到,隻要是清醒的,一定有思想。但回轉來反盛體會一下,沒有一個念頭,沒有一個思想是永恒存在的。一個個很快地過去了。我們腦子裏的意識形態,隻要一想到“我現在”,便又立即過去了,現在是不存在的。未來還沒有來,我們說一聲“未來”,就已經變成現在了,這個“現在”又立即過去了。像流水的浪頭一樣,一個個過去了。所以大家做功夫做到亡我,還是你自己在搗亂,你那個“我”就不存在,它每秒總是自己就把你亡掉了,過去了。這個道理要把握祝然後,莊子說你要懂生滅無常這個道理,隻有達到亡我的境界才可以體會,既然不能亡我,那已經到了形而下。現在莊子提出來,形而下萬有的現象裏,自然界要分三個等次,天、地、人三才。不過莊子是用音聲的境界來描寫。這是個值得注意的事情,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在哲學上,尤其是宗教哲學上,最喜歡應用音聲來表達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過程。這個宇宙中的音聲和光是範圍最廣的,是使人可以走到另一個世界去的引導的力量。所以,莊子提出來天、地、人三種音聲,《齊物論》已經開始從形而下講起了。


    <b>子遊曰:“敢問其方。”</b>


    “方”就是方向。“敢問”,是下輩對長輩禮貌謙虛的話,不敢亂說,不敢問。像我們小時候,對長輩、對老師的問話:“我們不敢說埃”實際上表示已經要說了。不敢問就是敢問,說我不敢問,實際上是已經問了。顏成子遊說:天地人這三種音聲的關係,請老師指示我一個方向,告訴我一個頭緒。


    <b>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b>


    首先提出一個“氣”的問題。中國道教的思想認為,形而下第一個發生的作用是氣化。這裏頭有一個問題要特別注意,我們曉得,關於宇宙萬有的原始元素,人類世界東西方的宗教家們都有一套說詞,有的說這個世界上人的創造,是神拿泥巴,水啊什麽的捏成的,再問一下你的神是誰創造的,不能問了,宗教家是“到此止步,謝絕參觀”。信就歸主,不信就不管你了,這是宗教。也許有人要說:你叫我信可以啊,但你告訴我一個理由,你把理由說給我聽,我就信了,說上帝創造也好,神創造也好,菩薩創造也好,開始是先創造哪一樣東西呢?一問就愣了,因此產生了哲學。我們看東西方哲學,大部份的說法都認為宇宙萬有的原始元素,最先創造的是水,先有水,再生長萬物;印度和埃及則認為: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是同時的,也就是泥巴,水、熱能、氣混合在一起形成萬物的最初。這種是唯物哲學最初的說法,與宗教所言的宇宙,根本脫離開了。


    中國的道教,認為第一個成分是“氣”,萬物都是“氣”“化”的作用。這個“氣”不是風,不是印度、埃及哲學中地水火風的風。最初的《莊子》古本裏麵的“氣”,無火之為“炁”,這個“炁”是沒有辦法解釋的,“無以名之”,拿現在的觀念說,就是能,能量。以後,產生了中國道家原始的地球物理思想,它同現在的科學走的路線不相同,但是不能不承認它是個科學。中國過去的地球物理科學,當然並不是從莊子開始的,在莊子同一時代,道家的科學思想、物理思想非常發達,那個時候,燕、齊之間充滿了方士,現在也可以講是搞科技的科學家,他們修道、煉丹的學說非常發達。所以莊子、孟子都受到他們的影響,孟子還講到過“養氣”之說。


    按照中國道家方士的看法,地球是一個活的整體的生命,這個看法現在仍有很高的價值。站在地球的角度講,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的上麵,不過是些細菌而已,等於有些細菌寄生在我們的表皮上。以道家的觀點看,天地是一大宇宙,人身是一小天地。地球也是一個有生機的大生命,他有呼吸,他有活力,他有意誌。譬如認為江、河、海是地球的腸胃血管,血脈都相通,地球的裏麵,中心是通的,人如果有機會到達地球的裏麵,在裏頭優悠自在,有得吃,有得玩,不曉得多少年都不會死。


    地球是“噫氣”的,地球的呼吸之氣,最重要的是在西北。那麽,認為地球是通氣的,這都有書可證,不過這些書現在連書名都很難聽到了。清朝有一個大文豪紀曉嵐,纂修過《四庫全書》,這個人不太講迷信,是個懷疑主義者,講求實際驗證,不過他也好記載這些東西。他在《閱微草堂筆記》上記載:他有一次犯了罪,充軍到新疆天山的北部,在那裏有個洞,它要歎氣的,土人都認為是地球的嘴巴。每年清明,人、駱駝、馬都要躲得遠遠的,地球要開始歎氣了,裏頭有出氣呼吸聲音:“嗬……”,一團氣出來。這是莊子所講“大塊噫氣”。紀曉嵐的筆記上講,那股氣出來不得了,任何人、馬、駱駝碰到這股氣,就會連骨頭的影子都沒有了,化成氣了。這氣出來,往哪裏走不知道,二十四小時以後,它要沿老路回來,因此這條路二十四小時大家都要避開的。等它回到了洞口,好像人的吸氣—樣,倒咽下去,又沒有事了。這一段記載,說明了中國傳統的道家學說認為地球是活的生命,不能隨便破壞,破壞得厲害了地球要出毛病的,甚至於將來會毀滅。


    回到莊子本文,“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這裏所講的,不同於剛才紀曉嵐見到的那個情形,這是講地球有它本身的生命,一股熱氣上去,就是地球的“噫氣”,變化形成風了。我們想想莊子的話對不對?譬如說,熱濕氣流上升遇到高空的冷氣,冷熱氣流相互接觸才會下雨。但地球高空的氣是有限度的,到了一定的高度,空氣就完全稀薄了;超過了太空以上,就幾乎沒有空氣了,那不再屬於地球的氣,那就是地水火風空的空了。因此莊子講的是有科學道理的,值得研究。拿地球和人相比也一樣,凡是人呼吸之氣達得到的地方,人體外麵的光芒就有那麽個範圍。用現代科學技術照相可以照出來。換句話說,人呼吸之氣放射的範圍,就隻有兩個手圍成一圈這麽大。除非經過打坐修持,像南郭子綦一樣達到忘我的境界,光與氣的放射就不同了。因此我們講,人體放射的氣,到達外麵的作用叫做風。這一段比較麻煩的詞語要先把它搞好。


    這裏同南郭子綦忘我境界不同了,到達忘我的時候,沒有談氣不氣,那是解脫的境界,同《齊物論》最後的結論“無何有之鄉”是聯帶的。我們讓南郭子綦躺在那裏,“隱機而坐”好幾個禮拜,求忘我去,我們轉過來從“有我”境界開始。“有我”境界第一個:“噫”動就有“氣”,“氣”動了就形成風。注意這是兩層,造一口“氣”出來以後,呼出來就變成風了。不要認為“大塊噫氣”就是風,裏麵有層次的不同。於是莊子開始作他的文章了:


    <b>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b>


    這股氣變成風以後,除非不起作用,起了作用以後,那厲害了,厲害到什麽程度呢?“萬竅怒呺。”“竅”就是洞,有洞的地方就發出聲響來,沒有洞穴的地方聽不到有風的音聲。《莊子》處處都是科學。你說風有沒有形體?風沒有形體,我們感覺到風吹在臉上,是我們的反應;風有音聲沒有?沒有音聲,我們聽到風的音聲,是風碰到了東西後相互摩擦發出來的,風的本身不是那個音聲,風的大與小也隻是我們感受的形態,所以讀《莊子》就要留意了。


    莊子講形而上的本體“無何有之鄉”,了無所有,了不可得,由形而上到形而下,“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研究佛學多年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兩句話,形而下起用,就是佛學唯識學的一個名詞,叫作“依他而起”。如果不靠萬物,不“依他”,那個本體的功能就呈現不出來。不靠外物作用和現象,本體的功能哪裏看得出來?但是本體有沒有功能呢?有!一切萬有的用就是它的用,一切萬有的現象都是它的現象,是“依他而起”。莊子形容風沒有起作用,靜態的時候,什麽都看不出來,等它—起作用,動態一來,什麽現象都出來了。這是講風,講氣,同時要注意這也是形容我們心的境界。我們心裏平靜的時候,什麽現象都沒有,心裏念頭一動,什麽喜怒哀樂,什麽怪象都來了,同莊子形容的風一樣。


    <b>而獨不聞之寥寥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汙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b>


    這裏莊子在玩他的文字技巧,形容物理界被風吹的現象:


    “而獨不聞之寥寥乎?”開始那一陣風,高空的風,天風“寥寥”,像現在這個天氣,我們穿一件夾克,爬到阿裏山的山頂上,在都市住久了,爬到高山上,高空那個風吹到耳朵裏來,聲音“寥寥”然,好舒服啊!這個時候人很平靜的。第二個形容:“山林之畏隹,”我們到了山林,有岩石的地方。“畏”是山畏,指山轉彎抹角的地方,山穀突出和凹下去的地方,高山岩穀的地方。莊子說這些地方的風才大咧,聽著嚇都要嚇死人。


    山上的大風不是“寥寥”然,你注意啊!第一句“而獨不聞之寥寥乎?”天風“寥寥”然,那很好聽,很清雅。第二句就不大對了,要是到高山上有轉彎抹角的地方,你再去聽聽,各種各樣的怪聲音都出來了。尤其到夜裏下雨的時候,你爬到山裏頭,一個手電筒也沒有,你坐在那裏,各種怪叫嚇都要嚇死你了,那就是“山林之畏隹”。“畏隹”不佳喔,不要看字麵,那是形容山林彎彎的地方。


    莊子接著形容,跑到原始森林去聽那個風聲,森林裏有“百圍”的大樹,樹上有洞,風吹出氣,“噓……”像鬼叫。莊子形容那些洞穴,凹的像人的鼻子一樣,有的像嘴巴張開著,有的像耳朵,像枅,像橫杠,像圈圈,像搗臼,有些窪進去,“似汙者,”有的像個大的深水池一樣。這是莊子的文學境界,是一副真的畫麵和模型,那些洞穴遇到風一吹,百聲齊發,百家爭鳴,你看莊子很藝術吧。我們看他文字上形容得很好,如果來一根有很多洞的大樹,把它放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裏,裏麵用大風給它一吹,外麵又下起大雨,伴著風的怪叫聲,你是會嚇死的喲。“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這些都是形容風吹百竅洞穴發出來的聲音的名稱,我想就不作多餘解釋了。


    <b>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b>


    “於”就是嘴巴攢起來發出“籲……”的聲音。“隨者唱喁,”“喁”是喉嚨發出來的聲音。所謂“泠風”,指高空上的風,這個“和”不是和平的和,是各種聲音混雜的和音,“小和”,聲音和得比較輕巧,高雅。大風來了,各種聲音和得很混雜。當真正的大台風來了,那些洞穴像悶住了一樣,反而發不出聲音來。這個道理又是一個物理現象。陸放翁的詩:“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山邊住著,夏天大雨快下的時候,那真是風滿樓。古人還有一句詩:“萬物無聲蒸雨來”,夏天熱極了,天氣悶得人的呼吸都出不來,樹葉一動都不動,一根草也不搖,一點聲音都沒有,悶了一陣,大雨就來了。從文學的境界看來很舒服,但科學境界各有不同。


    我們回到原文,看看莊子是怎麽作文章的,他形容風,從“萬竅怒呺”開始,“而獨不聞之寥寥乎?”夏天晚了,上到高樓的頂上,天風“寥寥”然,很清涼。他形容各種洞穴,橫的、扁的、長的、深的、淺的、每個發出的聲音都不同,吹了一陣,吹得很難聽,就把聲音調和下來,“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接著,“厲風濟則眾竅為虛”,一陣最有力量的風吹來,萬籟無聲,沒有聲音了,把你悶了一陣。悶過去了以後,聲音又出來了,“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注意啊!第一句話“而獨不合之寥寥乎?”是耳朵來聽的;下麵都是耳朵聽風吹的聲音,到了“厲風濟則眾竅為虛”以後,不是耳朵聽的喲,是眼睛看的。最後,“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那些小風大風過後,一陣和風吹來,水波不興,那些草啊,樹葉子慢慢地飄呀飄呀,搖呀搖呀。講到這裏完了。所以莊子全盤都是禪宗,後世禪宗祖師們說法就是學他的,跟你蓋喲,那真是大蓋,跟說評書人一樣,嘴巴要快,那風“嘩礙…”“轟礙…”一路吹到這裏,然後,輕輕地飄啊飄埃後來,說完了,沒有了。


    <b>子遊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b>


    “人籟則比竹是已”。人的感情,人的喜怒哀樂怎麽樣看呢?可以通過吹簫或者彈琴看出來。古代的樂器都是拿竹子做的,在竹子上可以表達出人的思想感情,叫做“比竹”。這個“比”字用得非常妙。人的心理,人的情緒的變化同風一樣,在腦子裏頭亂吹動,於是產生了人世間的是非善惡。我們借用佛學唯識的名詞,這些都不是絕對的,屬於“比量”的境界,通過比較而產生的,都是“依他而起”。顏成子遊這位徒弟一直在聽,聽南郭子綦躺在那裏半睡半醒的侃,侃到這裏,他說,老師啊,你剛才講風吹的聲音,那是地球上的現象,天地人三才中地的作用,是“地籟”,“人籟”就是人的感情變化,心裏有氣打鼓都難聽,發脾氣駡人的聲音,就像狼叫一樣,很難聽,這個“人籟”我也懂了,唯一不懂什麽是“天籟”?


    關於“天籟”,先放下來,我們回頭再來討論。注意,莊子講《齊物論》是由無我境界來的,由無我所起的,莊子借用南郭子綦與顏成子遊的嘴巴來演話劇,對白中間提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這股氣的作用,變化成聲音,有那麽多的現象,有好聽的,有難聽的。先是聽,聽完了還可以看得見各種地球上的現象。


    《道德經》、《南華經》、《衝虛經》是道家的三經,老子的《道德經》為大經,莊子的《南華經》與列子的《衝虛經》為小經,後來修道的人,把這三經列為做功夫的必讀之書。我們看看道家為什麽那麽看重《莊子》。把這本書叫《南華經》,成為道家三經之一?但是我們看了半天,《莊子》裏頭沒有傳你功夫呀!可有一點,你要留意體會《齊物論》。莊子講風吹,“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在座的有許多人打坐,修瑜珈、修密宗、修道,要注意啊,我們這個身體就是地球,打起坐來,什麽上麵打嗝下麵放屁,腸子咕嚕咕嚕叫啦,氣脈動啦,耳朵裏頭聽到聲音啦,都是“大塊噫氣,其名為風”。許多人打坐都是跟著現象轉,打坐都坐成神經了,要認清楚,那都是現象,那是你的氣不能調和而產生的。氣真到了能調和的境界,“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這個時候氣快要充滿了。接著是“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身體上氣充滿了,不動了。所以佛家講修禪定工夫,到了二禪的境界,就四個字:“氣住脈停”,也即是“眾竅為虛”。到那個境界,你就感覺到清靈了。等到氣充滿了,你自己看它“之調調之刁刁乎?”身上的氣機就覺得很輕鬆,很自然了。到那時,才由“人籟”到達“地籟”。“人籟”是什麽呢?就是我們心理上喜怒哀樂的情緒隨時在變化,思想煩惱不能停止。氣通了以後,慢慢由情緒的變化,到思想的升華,從人的本位進入到“地籟”的境界,但是還談不上道。那麽再進一步,第三步,由“地籟”到達“天籟”,“天籟”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莊子南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懷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懷瑾並收藏莊子南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