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求仙,一人為神。路為何?自選?”


    徐渭說完便是不在言語,直接定明了兩人的未來。


    如此大能都這麽說道,兩人也不會多麽的懷疑。


    仙神之道,兩人都參悟良久,大概都通曉一些,各有利弊,不過徐渭此言,皆是能得道,能享受長生之路,也算的上對兩人有著一個好交代。


    “我願為仙,九死其尤未毀。”


    簡修已經開始度三災九難之中的一難,明悟了仙道最為關鍵的一步,心生向往,神道雖然強大,卻不是他所願。


    見此,聞克的嘴角囁嚅了一番,還是沒有說出什麽,他看到了徐渭的眼神也頓時明白了,晚了一步,便是失去了氣數。


    天定封神兩人一人隻能為仙,一人隻能為神,如今簡修占據了一縷仙道氣數,剩餘的隻有一個神位在等待著他。


    “仙難矣!”


    徐渭搖了搖頭沒有多說些什麽?既然簡修想要成仙,便是如同薑公之流,今世執掌封神榜,不得成仙,享受人世富貴。


    來世有著輪回,生生生世世之下,若是簡修有心,徐渭也會應今日之約,度他入道,總有一遭,能夠得到成仙。


    徐渭的嘴角微動,吩咐了一番,飄然離去。


    半刻之後,泰山之上。


    簡修手持封神榜大笑三聲離去,眼角滿是淚水。


    聞克對著天托了托手,麵無表情,朝著大夏京都而去。


    天門關楚王宮殿之中


    自泰山而歸,徐渭便是著急心腹手下,將泰山的盟約一一道出。


    “主上此事,雖有凶險,不過對我等也是大有利。”


    徐渭麾下元嬰天師如今有四,除去無量老人之外,說話的便是三才天師之首的天寧道人,一手圓光圈縱橫於世。


    其餘兩人也都是他的師弟,地有天師,人無天師。


    三元嬰天師師出同門,各得一道仙靈之氣,無手續之路,先修元嬰,後轉修散仙之道,求多個五百年的人間逍遙。


    “天下紛爭久矣,大夏這頭猛虎安然臥著,隨時會張開虎口,不知會落到哪一方。”


    “姬晨此人心機深沉,要麽不出手,一出手就是雷霆之勢,定然有著大的計劃。”


    徐渭也與姬晨打過交道,不得不說,姬晨此人端是厲害無比。


    “我等首要目標便是韓王,三月之期,要是再朝著遠處擴張,路途遙遠,除非從中州借道,才能到其餘諸王的麾下,不過難矣。”


    “三月之期,我等滅一韓王足以,烘爐宗畢竟不比流雲宗,更是厲害,本王也未曾想過涉足其餘王者的領域,畢竟中州繞不開,反而要是有著餘力,本王還會前去幫助一番。”


    一人滅兩王威風夠大,若是一個不小心打破了三足鼎立的局麵,再加上一個大夏,局麵變得更加崩壞,徐渭也是不想要看到的。


    看著徐渭如此灑脫,其餘人都送了一口氣,就害怕徐渭被如今大勝之勢衝昏頭腦,如今天下勢力太亂了,不是簡單的直接變強大便是可以。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便是這等道理。


    要是大楚一方引得各方忌憚,成為了眾矢之的,那就糟糕。


    “韓王平弘毅的底牌便是他那十萬丹陽兵,如今我等限製了資源的流入,丹陽兵的威視恐怕會大減,諸王聯盟消失,更是有著大夏的挑撥,恐怕韓王會親自率軍出征,至少要在我大楚的邊界打出一條道路,直通外界,不然的話,隻能被我等溫水煮青蛙一般,慢慢的消磨強軍。”


    “平弘毅此人關鍵此刻也應當是會下的了狠心。”


    徐渭也點了點頭,讚同了手下的分析。


    “如此,邊界漢陽關便是一處關鍵之地,至於其餘的鐵壁關,黑馬關,流沙關都是直通楚地腹地,想必那平弘毅不會有這麽大的野心,當然也不可全都不防,避免狗急跳牆。”


    “主公得到了靈植一元稻如今已經全部催生,足夠大楚行軍的稻草,如今新春來臨,正是春種之際,各地已經開始春播,三月之後,便是秋收季節。”


    “行軍糧草不可少,至於其餘的肉食之類,經曆安排人養殖,本王之王也給予過你們一些小冊子,上書內政,名聲之法,盡管嚐試,如今各地破而後立,以工代賑,世家不成威懾力量,正是時機。”


    徐渭也沉吟了一番說道。


    一元稻乃是他用斡旋造化而出,太不符合天道自然生長的規律,所以隻有一元之數,更是不會留下種子。


    而動用如此的造化之力,已經涉及到徐渭的本源力量,消耗十分的恐怖,也不想再次嚐試一次。


    其餘諸地都能夠恢複正常,徐渭也相信大楚也能夠恢複正常,雖然天下去年因為水災一季的作物少了大約有七成,不過大夏年年風調雨順,殘留與世家之間的糧食不在少數。


    當然南方水災,很多糧食都被淹沒在水中,各地的起義剛剛開始萌芽,便是被徐渭收編,化為止水軍,一方麵提供糧食,一方麵提升自身軍隊的戰鬥力。


    本來大災之下,受災的還有世家,徐渭如此便是無形中消弭了世家的災害,不過這之後也哭了一些平民百姓。


    好在徐渭麾下中層官員大多數是九幽精英,不是和之前的反王一樣是世家子弟,杜絕了世家的勢力在此再官方體係蔓延。


    此番世界還未曾開始科舉製的萌芽,都是推薦製,讀書大多數都是世家弟子,要麽就是世外高人等等,尋常的農家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軍隊。


    一番商討,除卻軍隊變化之外,也轉而變成了楚地的治理之上。


    徐渭求穩,暫時還未曾想過改變此番世界本身的階級,他要是如此去做,功在千秋,不過對此刻的局麵來說,容易引起更多的混亂。


    治理一個國家,不是單憑一人之力。


    楚韓邊境之地開始悄聲無息的發生變化,行商全都在短短三日消失不見蹤跡,陷入到詭異的平靜之中。


    漢陽關外百裏之內都密布了無數的暗哨。


    雙方的軍諜已經開始第一次交戰。


    韓王平弘毅正如徐渭所料一般,按捺不住,親自帶著十萬丹陽兵來到了韓邊境新建立的一處關卡,名為劍指關。


    寓意劍指天下之意,從此地,朝著中州大地,人族疆域前進。


    劍指關雖是新建立,不過在道法神通之下,也算是一處雄關,更是有著十萬丹陽兵,其餘各種兵種不斷的匯聚,也有一百五十萬之多。


    平弘毅幾乎將所有的兵馬都匯聚到此處,帶來的壓力也不敢小覷。


    這三日變化的不僅僅是楚韓兩地,其餘諸王的勢力範圍都開啟了大戰。


    尤其是贏王秦戰,三十萬殺神軍,多方麵開張,威視一時無兩,戰無不勝,號稱天下第一強軍,其餘魏王,齊王,兩王都不十分的困擾。


    另外那邊的大明王武明空也開始征戰,直接麵對了燕王,趙王。


    而徐渭則是獨自麵對韓王,算是比較輕鬆。


    秦戰得到上古皇道傳承,來的詭異,更是得到上古皇族的殘留勢力相助,不容小覷,這些上古皇族早就想著複國,底蘊更是不凡。


    武州男兒皆雄壯,天下聞名。


    武州,血氣之州,武者輩出,以武州一州之地,大明王武明空開始征戰天下,女子之身巾幗不讓須眉,背後有著當世第一武者的武王鎮壓,無論是威望,還是勢力等等都是不可小覷。


    而且武明空也和徐渭一樣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布局,占領一地,輕而易舉,天下各地不知道多少人是大明王的手下。


    昔日徐渭手下的神將之一的趙風羽便是神武軍的暗衛,也隻是在西北邊境的一個小縣城生存,既無資源,也不是戰略要地都安排了人,其餘的地界可想而知。


    牽一發動全身,徐渭一邊接受著天下局勢的信息,一邊也仔細的看著韓王這般的動作,丹陽兵雖強,不是無敵,不過丹陽兵有一個特征,乃是徐渭頭疼之處。


    首先丹陽兵能夠使用一些火係道術,更是能夠聯合在一起,這就是外丹之道,頗有玄妙,而這外丹關鍵之時更是能夠自爆。


    自爆的威力不弱於普通道士的一道法術的威力,也不簡單。


    若是強硬,魚死網破之下,萬一平弘毅胡來,就算是能夠滅了十萬丹陽軍,徐渭的手下兵馬至少也要損失三四倍以上。


    丹陽軍更是有著其餘一百四十萬的軍隊協助,更加能夠發揮威能。


    如今徐渭的軍隊總數已經突破了三百萬,不過如今到邊境的隻有二百萬大軍,南守軍的精銳也被抽調至此。


    當然丹陽軍也有弱點,便是資源消耗的問題,遠勝於其餘的軍隊,更是需要丹藥無數,好在背後有著烘爐宗,烘爐宗本身就是丹道宗派,要是有材料,煉製丹藥倒是簡單。


    徐渭鎮守漢陽關,倒是不著急,要是真的戰鬥,自然有著辦法去對付丹陽軍,而去這邊要是太早結束戰鬥,恐怕也不好處置,畢竟按照盟約,他們三方不得對戰,若是有餘力更是要相助。


    相助隻是一句空話,畢竟戰局這麽大,相助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可若是真的有機會,不去相助,麵子之上也不好看,隻有等待機會,中州之外,同時三王鼎立,才是好的時機。


    大夏一方,也在關注著戰局。


    自戰亂起,中州越發的安穩,天下諸王陷入到內耗之中,姬晨都笑了不知道多少次,陳昂也在各地戰場之上尋求機會,消滅諸王的新生力量。


    誰弱幫助誰,使得戰局陷入到平衡互耗狀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香火煉神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來自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來自江湖並收藏香火煉神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