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的一係列原稿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寫的,我已經記憶模糊了。想來大概是五六年前的事吧。很早以前,我就想對自己的小說寫作、對自己作為小說家堅持寫小說的狀態作一番總結,說幾句話。趁工作間隙,便分門別類,斷斷續續、點點滴滴地寫了下來,積攢起來。也就是說,這些文章並非接下出版社的約稿而寫出來的東西,而是從一開始就出於自發,不妨說是為自己而寫的文章。
最初幾章用的是平常的文體,就像我此時此刻正在寫的文體,不過寫完之後重讀一遍,卻發現該說是文章略顯生澀不夠流暢呢,還是有些鬱結,總之沒有巧妙地與心情融為一體。於是,我試著改用麵對眾人、與他們交談般的文體去寫,這才有了一種能較為流暢地寫下去(講下去)的感覺,心想既然如此的話,便試著以寫演講稿的感覺來統一文章。假定在一個小會場裏,有大約三四十個人坐在麵前,我盡量用親密的口氣與他們交談。采用這種方式重新作了改寫。實際上,我並沒有在別人麵前大聲朗讀這些演講稿的機會(隻有最後一章關於河合隼雄先生的文字,真的在京都大學的禮堂裏,當著大約上千名觀眾的麵做過演講)。
為什麽沒有做過演講呢?首先針對我自己,其次針對自己的小說寫作,像這樣堂而皇之地去高談闊論,總讓人有點不好意思。我有一種強烈的心情,就是不太願意對自己的小說妄加說明。談論自己的作品,難免容易自我排解、自我誇讚、自我辯護。就算沒有那樣的打算,結果有時“看起來”也像這麽回事。
嗯,有朝一日可能會有麵向世間談一談的機會,不過時機或許有些早。等年紀再大一點應該更好,我心想。便將它們扔進抽屜不再過問,並且時不時地拽出來,隨處作些細微的修改。圍繞著我的狀況——個人狀況和社會狀況——會一點一滴發生變化,與之相應,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方式也將發生改變。在這層意義上,最初寫的稿子同現在手頭的稿子相比,或許氛圍和基調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但這些另作別論,我的基本姿態與思維方式卻幾乎毫無變化。回想起來,我甚至感覺從當年出道時起,差不多一直在重複相同的事。重讀三十多年前的發言,自己都驚訝:“什麽呀,這不是跟現在說的話一模一樣嘛。”
因此在本書中,此前我曾以種種形式寫過和講過的東西(就算點點滴滴地做了些改頭換麵)可能會再度重複。說不定許多讀者會覺得:“咦,這玩意兒我好像在哪兒看到過。”這一點還請多多諒解。因為像這次一樣,將這些“未經發聲的演講錄”以文章的形態發表出來,就有把此前在各處講過的東西係統地匯集一冊的打算。希望大家把它當作我關於小說寫作見解的集大成般的東西來閱讀。
就結果而言,本書看來會被當作“自傳性隨筆”對待,但我原來並沒有打算這麽去寫。我隻是想盡量具體地、真實地記錄下自己作為小說家走過了怎樣一條路,又抱著怎樣的想法走到了今天。話雖如此,堅持寫小說,也無外乎不斷地表現自我。因此要談論寫作,就不得不談論自己。
至於本書能否對那些立誌成為小說家的人起到指南和入門的作用,老實說,這就非我所知了。因為我是一個思維方式過於個人主義的人,我的寫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究竟有多大程度的普遍性和適用性,就連我自己也無從把握。與小說家同行幾乎沒有交往,不了解別的作家采用什麽樣的寫作方式,所以沒法比較。我隻是因為不用這種寫法就寫不下去,才以這樣的方式寫作,絕不是主張這才是最正確的寫小說的方法。我的方法裏大概有可以普遍化的東西,恐怕也有很難普遍化的東西。這是理所當然,畢竟有一百位作家,就有一百種小說的寫法。這類事請諸位各自清醒認識、正確判斷便好。
隻有一點還請諸位諒解,我基本算是個“極其普通的人”。大概原來就具備幾分寫小說的資質(如果完全沒有,也不可能如此長久地堅持寫小說),然而除此之外,自己說也有點那個,我就是一個比比皆是的普通人,走在街頭並不會引人注目,在餐廳裏大多被領到糟糕的座位,如果沒有寫小說,大概不會受到別人的關注,肯定會極為普通地度過極為普通的人生。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意識不到自己是個作家。
不過機緣巧合,偏巧身上有一點點寫小說的資質,又得到幸運眷顧,再加上幾分頑固(往好裏說是持之以恒)性格的幫助,就這麽作為一介職業小說家,一寫便是三十五年有餘。這個事實至今仍然令我震驚,深深地震驚。我想在這本書裏表達的,就是這種震驚,就是力圖將這種震驚純粹地保持下去的強烈想法(大概稱作意誌也無妨)。歸根結底,我這三十五年的人生,也許就是為了把這種震驚努力維持下來。我如此感覺。
最後我想說明一下:我是一個不善於單純用大腦思考問題的人,不適合邏輯性的論述和抽象的思索。我隻有通過寫文章,才能按部就班地思考問題。親自動手寫文章,一次又一次地反複校讀,仔仔細細地修改,才終於像常人一樣把大腦裏的東西整理妥當、把握透徹。正因如此,我更覺得通過經年累月寫下收入本書的文章,並多次動手修改這些文章,能係統地重新思考和俯瞰身為小說家的自己,以及自己身為小說家的事實。
這種在某種意義上很任性的個人的文章——與其說是信息,不如說是私人思維曆程似的東西——究竟能給各位讀者帶來怎樣的益處呢?我自己也不太清楚。不過,假如能有點現實的益處,哪怕隻是一星半點,我也會為之高興。
村上春樹
二○一五年六月
最初幾章用的是平常的文體,就像我此時此刻正在寫的文體,不過寫完之後重讀一遍,卻發現該說是文章略顯生澀不夠流暢呢,還是有些鬱結,總之沒有巧妙地與心情融為一體。於是,我試著改用麵對眾人、與他們交談般的文體去寫,這才有了一種能較為流暢地寫下去(講下去)的感覺,心想既然如此的話,便試著以寫演講稿的感覺來統一文章。假定在一個小會場裏,有大約三四十個人坐在麵前,我盡量用親密的口氣與他們交談。采用這種方式重新作了改寫。實際上,我並沒有在別人麵前大聲朗讀這些演講稿的機會(隻有最後一章關於河合隼雄先生的文字,真的在京都大學的禮堂裏,當著大約上千名觀眾的麵做過演講)。
為什麽沒有做過演講呢?首先針對我自己,其次針對自己的小說寫作,像這樣堂而皇之地去高談闊論,總讓人有點不好意思。我有一種強烈的心情,就是不太願意對自己的小說妄加說明。談論自己的作品,難免容易自我排解、自我誇讚、自我辯護。就算沒有那樣的打算,結果有時“看起來”也像這麽回事。
嗯,有朝一日可能會有麵向世間談一談的機會,不過時機或許有些早。等年紀再大一點應該更好,我心想。便將它們扔進抽屜不再過問,並且時不時地拽出來,隨處作些細微的修改。圍繞著我的狀況——個人狀況和社會狀況——會一點一滴發生變化,與之相應,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方式也將發生改變。在這層意義上,最初寫的稿子同現在手頭的稿子相比,或許氛圍和基調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但這些另作別論,我的基本姿態與思維方式卻幾乎毫無變化。回想起來,我甚至感覺從當年出道時起,差不多一直在重複相同的事。重讀三十多年前的發言,自己都驚訝:“什麽呀,這不是跟現在說的話一模一樣嘛。”
因此在本書中,此前我曾以種種形式寫過和講過的東西(就算點點滴滴地做了些改頭換麵)可能會再度重複。說不定許多讀者會覺得:“咦,這玩意兒我好像在哪兒看到過。”這一點還請多多諒解。因為像這次一樣,將這些“未經發聲的演講錄”以文章的形態發表出來,就有把此前在各處講過的東西係統地匯集一冊的打算。希望大家把它當作我關於小說寫作見解的集大成般的東西來閱讀。
就結果而言,本書看來會被當作“自傳性隨筆”對待,但我原來並沒有打算這麽去寫。我隻是想盡量具體地、真實地記錄下自己作為小說家走過了怎樣一條路,又抱著怎樣的想法走到了今天。話雖如此,堅持寫小說,也無外乎不斷地表現自我。因此要談論寫作,就不得不談論自己。
至於本書能否對那些立誌成為小說家的人起到指南和入門的作用,老實說,這就非我所知了。因為我是一個思維方式過於個人主義的人,我的寫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究竟有多大程度的普遍性和適用性,就連我自己也無從把握。與小說家同行幾乎沒有交往,不了解別的作家采用什麽樣的寫作方式,所以沒法比較。我隻是因為不用這種寫法就寫不下去,才以這樣的方式寫作,絕不是主張這才是最正確的寫小說的方法。我的方法裏大概有可以普遍化的東西,恐怕也有很難普遍化的東西。這是理所當然,畢竟有一百位作家,就有一百種小說的寫法。這類事請諸位各自清醒認識、正確判斷便好。
隻有一點還請諸位諒解,我基本算是個“極其普通的人”。大概原來就具備幾分寫小說的資質(如果完全沒有,也不可能如此長久地堅持寫小說),然而除此之外,自己說也有點那個,我就是一個比比皆是的普通人,走在街頭並不會引人注目,在餐廳裏大多被領到糟糕的座位,如果沒有寫小說,大概不會受到別人的關注,肯定會極為普通地度過極為普通的人生。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意識不到自己是個作家。
不過機緣巧合,偏巧身上有一點點寫小說的資質,又得到幸運眷顧,再加上幾分頑固(往好裏說是持之以恒)性格的幫助,就這麽作為一介職業小說家,一寫便是三十五年有餘。這個事實至今仍然令我震驚,深深地震驚。我想在這本書裏表達的,就是這種震驚,就是力圖將這種震驚純粹地保持下去的強烈想法(大概稱作意誌也無妨)。歸根結底,我這三十五年的人生,也許就是為了把這種震驚努力維持下來。我如此感覺。
最後我想說明一下:我是一個不善於單純用大腦思考問題的人,不適合邏輯性的論述和抽象的思索。我隻有通過寫文章,才能按部就班地思考問題。親自動手寫文章,一次又一次地反複校讀,仔仔細細地修改,才終於像常人一樣把大腦裏的東西整理妥當、把握透徹。正因如此,我更覺得通過經年累月寫下收入本書的文章,並多次動手修改這些文章,能係統地重新思考和俯瞰身為小說家的自己,以及自己身為小說家的事實。
這種在某種意義上很任性的個人的文章——與其說是信息,不如說是私人思維曆程似的東西——究竟能給各位讀者帶來怎樣的益處呢?我自己也不太清楚。不過,假如能有點現實的益處,哪怕隻是一星半點,我也會為之高興。
村上春樹
二○一五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