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真正的腹黑(二)


    [1]當山坡積雪內部的內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時,便向下滑動,引起大量雪體崩塌,人們把這種自然現象稱做雪崩。雪崩是指覆雪處於一種“危險”的平衡狀態下,如果稍微有外力作用,就會失去平衡,造成雪塊滑動,進而引起更多的覆雪運動,使大量的積雪瞬間傾盆而下的現象。雪崩是在長年積雪的山中常有的自然災害,每年都有很多人死於雪崩。2012年4月9號,巴基斯坦北部雪崩受災地區又發現有4人被埋,這令總被埋人數上升到了139人。 積雪的山坡上,當積雪內部的內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時,便向下滑動,引起大量雪體崩塌,人們把這種自然現象稱做雪崩。也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雪崩,每每是從寧靜的、覆蓋著白雪的山坡上部開始的。突然間,咋嚓一聲,勉強能夠聽見的這種聲音告訴人們這裏的雪層斷裂了。先是出現一條裂縫,接著,巨大的雪體開始滑動。雪體在向下滑動的過程中,迅速獲得了速度。於是,雪崩體變成一條幾乎是直瀉而下的白色雪龍,騰雲駕霧,呼嘯著聲勢淩厲地向山下衝去。


    雪崩是一種所有雪山都會有的地表冰雪遷移過程,它們不停地從山體高處借重力作用順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時速度可以達20-30米/秒,隨著雪體的不斷下降,速度也會突飛猛漲,一般12級的風速度為20m/s,而雪崩將達到97m/s,速度可謂極大。具有突然性、運動速度快、破壞力大等特點。它能摧毀大片森林,掩埋房舍、交通線路、通訊設施和車輛,甚至能堵截河流,發生臨時性的漲水。同時,它還能引起山體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現象。因此,雪崩被人們列為積雪山區的一種嚴重自然災害。


    2形成原因


    造成雪崩的原因主要是山坡積雪太厚。積雪經陽光照射以後,表層雪溶化,雪水滲入積雪和山坡之間,從而使積雪與地麵的摩擦力減小;與此同時,積雪層在重力作用下,開始向下滑動。積雪大量滑動造成雪崩。此外,地震運行踩裂雪麵也會導致積雪下滑造成雪崩。


    3事故發生


    雪崩常常發生於山地,有些雪崩是在特大雪暴中產生的,但常見的是發生在積雪堆積過厚,超過了山坡麵的摩擦阻力時。雪崩的原因之一是在雪堆下麵緩慢地形成了深部“白霜”,這是一種冰的六角形杯狀晶體,與我們通常所見的冰碴相似。這種白霜的形成是因為雪粒的蒸發所造成,它們比上部的積雪要鬆散得多,在地麵或下部積雪與上層積雪之間形成一個軟弱帶,當上部積雪開始順山坡向下滑動,這個軟弱帶起著潤滑的作用,不僅加速雪下滑的速度,而且還帶動周圍沒有滑動的積雪。


    人們可能察覺不到,其實在雪山上一直都進行著一種較量:重力一定要將雪向下拉,而積雪的內聚力卻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當這種較量達到□的時候,哪怕是一點點外界的力量,比如動物的奔跑、滾落的石塊、刮風、輕微地震動,甚至在山穀中大喊一聲,隻要壓力超過了將雪粒凝結成團的內聚力,就足以引發一場災難性雪崩。例如刮風。風不僅會造成雪的大量堆積,還會引起雪粒凝結,形成硬而脆的雪層,致使上麵的雪層可以沿著下麵的雪層滑動,發生雪崩。


    然而,除了山坡形態,雪崩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人類活動。據專家估計,90%的雪崩都由受害者或者他們的隊友造成,這種雪崩被稱為“人為休閑雪崩”。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運動愛好者經常會在不經意間成為雪崩的導火索。而人被雪堆掩埋後,半個小時不能獲救的話,生還希望就很渺茫了。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報道,說某某人在滑雪時遭遇雪崩,不幸遇難。但那時,雪崩到底是主動傷人,還是在人的運動影響下,迫不得已發生就不得而知了。


    雪崩的發生是有規律可尋的。大多數的雪崩都發生在冬天或者春天的降雪非常大的時候。尤其是暴風雪爆發前後。這時的雪非常鬆軟,粘合力比較小,一旦一小塊被破壞了,剩下的部分就會像一盤散沙或是多米諾骨牌一樣,產生連鎖反應而飛速下滑。春季,由於解凍期長,氣溫升高時,積雪表麵融化,雪水就會一滴滴地滲透到雪層深處,讓原本結實的雪變得鬆散起來,大大降低積雪之間的內聚力和抗斷強度,使雪層之間很容易產生滑動。雪崩的嚴重性取決於雪的體積、溫度、山坡走向,尤其重要的是坡度。最可怕的雪崩往往產生於傾斜度為25°~50°的山坡。如果山勢過於陡峭,就不會形成足夠厚的積雪,而斜度過小的山坡也不太可能產生雪崩。


    和洪水一樣,雪崩也是可重複發生的現象,也就是說,如果在某地發生了雪崩,完全有可能不久後它又卷土重來。有可能每下一場雪、每一年或是每個世紀都在同一地點發生一次雪崩,這一切都取決於山坡的地形特點和某些氣候因素。


    雪崩發生的多少跟氣候和地形也很有關係。天山中部冬季積雪和雪崩經常阻斷山區公路。而念青唐古拉山和橫斷山地經常發生的雪崩是供給現代冰川發育的重要來源之一。在這種地區選擇合適的登山時間就比較苛刻。與此同時,在我國西部靠近內陸的昆侖山、唐古拉山、祁連山等山地,降水量比較少,沒有明顯的旱、雨季之分,雪崩可能也就比較少,選擇合適的登山時間也就比較寬裕。另外,這些內陸山地相對高度較低,一般都在1000—1500米,故山地的坡度也比較緩和。而喜馬拉雅山、喀喇昆侖山相對高度在3000—4000米,甚至達到5000—6000米,故山地坡度較陡,發生雪崩的可能性和雪崩的勢能也就更大。


    雪崩的發生還有空間和時間上的規律。就中國高山而言,西南邊界上的高山如喜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橫斷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風控製,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較豐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積雪也比較多,故易發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爾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極地氣團的影響,冬春降水也比較多,所以這個季節雪崩也比較多。


    5三個區段


    雪崩的形成和發展可分為三個區段,即形成區、通過區、堆積區。


    雪崩的形成區大多在高山上部,積雪多而厚的部位。比如,高高的雪簷,坡度超過50-60度的雪坡,懸冰川的下端等地貌部位,都是雪崩的形成區。


    雪崩的通過區緊接在形成區的下麵,常是一條從上而下直直的u形溝槽,由於經常有雪崩通過,盡管被白雪覆蓋,槽內仍非常平滑,基本上沒有大的起伏或障礙物,長可達幾百米,寬20-30米或稍大一些,但不濕雪崩也許是最危險的,濕雪崩一般發生於一場降水以後數天,因表麵雪層融化又滲入下層雪中並重新凍結,形成了“濕雪層”。 在冬天或春天,下雪後溫度會持續快帶升高,這使新的濕雪層不可能很容易就吸附於密度更小的原有的冰雪上,於是便向下滑動,產生了雪崩。濕雪崩都是塊狀,速度較慢,重量大,質地密,在雪坡上像墨漬似的,愈變愈大。因此摧毀力也更強。這種塊雪崩的形成區通常在坡度稍緩的雪坡上。因為陡坡上的粉雪(鬆散的雪)要幾乎崩完了,才會輪到相對的緩坡,發生塊雪崩。它的下滑速度比空降雪崩更慢,沿途帶起樹木和岩石,產生更大的雪礫。但一旦卷入塊狀的雪崩體中,就決不會有像遇到幹雪崩那樣幸運了。而且它一旦停止下來會立即凝固,往往令搶救工作十分困難。


    幹雪崩夾帶大量空氣,因此它會像流體一樣。這種雪崩速度極高,它們從高山上飛騰而下,轉眼吞沒一切,它們甚至在衝下山坡後再衝上對麵的高坡。一般而言,大雪剛停,山上的雪還沒來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滲入下層雪中再形成凍結之前,這時的雪是“幹”的,也是“粉”的。當此種雪發生雪崩時,氣浪很大底層也容易生成氣墊層。探險隊遭遇此類雪崩時,人可以被裹入雪崩體中並隨雪崩飛瀉而下。 但是幹雪崩和粉雪崩對探險者致命的威脅相對較小。


    1、雪板雪崩


    不穩定且致命的雪板通常位於30至45度的開放坡麵上-看起來很好的路線。通常由於體重的作用引發,發出“怦”的聲音,同時破碎。如果運氣好,發生在你的下麵,但很大可能是破碎就在你周圍,裹挾著受害者。雪板雪崩也可能由自然因素引發,掃過數千尺,甚至經過平坦的路線。避免的方法就是大雪後呆幾天讓雪層之間凍結實(但危險的雪板仍可能存在很長時間)。走路的時候注意空洞的“怦怦”聲,這是不結實雪層的信號。


    2、鬆雪塌陷


    通常位於更陡峭的路線上,這種路線雪板留不住。這種雪崩是可預測的。開始下


    雪後雪坡就會崩陷。這種雪崩比較小,但是大的也很危險。最好的防範是,一旦看起來要下雪,就離開這種陡峭路線。如果下雪時在峽穀裏或陡峭的坡麵上,就在有遮蔽的地方設保護,並且爬到雪流走的主要通道那一麵。


    3、濕雪下滑


    是濕且重的表層雪崩,發生在春夏解凍或夏天的大風雪之後。相對容易預測,由於日照或0度以上的氣溫使雪變暖,一般發生在30度以上的雪坡。特別有可能是由於夜間的雪沒有凍住。濕雪下滑通常由於攀登者引發,由一點向下成三角形扇麵發生。一般下方的人被掃走,比上方引發雪崩的人處境更危險。避免濕雪下滑就要夜裏攀登,上午之前離開雪坡。如果穿過一個可疑的坡麵,記得保護下方的人。


    4、冰崩


    包括冰塔和冰壁崩塌,通常由於中午較熱或冰川運動引發。可能引發下方雪坡的大規模雪板雪崩,從而導致整麵山體的巨大雪崩。無法預料冰崩的時間和規模,但是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可以大概預料這座山的冰崩的情況。如果要從看來不穩定的冰塔或懸冰川下通過,要快!這種路線極度危險!


    7崩落形式


    山坡雪下滑時,有時象一堆尚未凝固的水泥般緩緩流動,有時會被障礙物擋住去路,有時大量積雪急滑或崩瀉,挾著強大氣流衝下山坡,會形成較少見的板狀雪崩。


    雪片崩落


    降在背風斜坡的雪不像山腳下的雪那樣堆積緊實。在斜坡背後會形成縫隙缺口。它給人的感覺是很硬實和安全,但最細微的幹擾或者像一聲來複槍響的動靜,就能使雪片發生崩落。


    堅固崩落


    這種情況下的雪片有一種欺騙性的堅固表麵--有時走在上麵能產生隆隆的聲音。它經常由於大風和溫度猛然下降造成。爬山者和滑雪者的運動就像一個扳機,能使整個雪塊或大量危險冰塊崩落。


    空降雪崩


    在嚴寒幹燥的環境中,持續不斷新下的雪落在已有的堅固的冰麵上可能會引發雪片崩落,這些粉狀雪片以每秒90米的速度下落。覆蓋住口和鼻還有生存的機會,被淹沒後吸入大量雪就會引起死亡。


    8危害


    雪崩對登山者、當地居民和旅遊者是一種很嚴重的威脅。


    在高山探險遇到的危險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為經常、慘烈的,常常造成“全軍覆沒”。因雪崩遇難的人要占全部高山遇難的1/2-1/3。但是,探險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險性也不一樣。如果所遇雪崩處正是在雪崩的通過區,危險要小一些,如果被雪崩帶到堆積區,生還的機率就很小了。


    雪崩摧毀森林和度假勝地,也會給當地的旅遊經濟造成非常大的經濟影響。


    雪崩的破壞


    通常雪崩從山頂上爆發,在它向山下移動時,以極高的速度從高處呼嘯而下,用巨大的力量將它所過之處將一切掃蕩淨盡,直到廣闊的平原上它的力量才消失。一旦發生,其勢不可阻擋。這種“白色死神”的重量可達數百萬噸。有些雪崩中還夾帶大量空氣,這樣的雪崩流動性更大,有時甚至可以衝過峽穀,到達對麵的山坡上。


    </li>


    作者有話要說:一會兒改,雙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一定不是我寫的文(修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碩迷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碩迷離並收藏這一定不是我寫的文(修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