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鏡陳文的信息真的不準嗎?準。原初三(1)的老班主任淩姍老師確實是今天回來,不過,在最後選擇交通工具時出了個插曲。


    淩姍的確訂的是今天的機票。但一個人突然的出現便改變了她的計劃。這個人叫畢高樂,是她美國研修孤兒心理教育學的同學,一個二十三四歲的美國混血兒。如果更近一點說的話,這個小夥子是淩姍小時候在孤兒院時的保育員畢淑琴的兒子。


    那一年,因為畢淑琴有海處關係被打成了特務。早晚二遍沒完沒了的批鬥,逼供審訊,把她關起來用人看押著,在一個黑頭夜裏,畢老師失蹤了。若幹年以後,人們才知道,畢淑琴逃出了境外,正在聯合國的一個人權機構供職,嫁了一個高鼻子蘭眼睛的美國佬。畢老師的出現確實給孤兒學校辦了不少的好事,也把這所學校推向了國際。學校曾多次接待外國前來參觀訪問包括考察的團體,也接到了許許多多的捐贈,使我們的孤兒工作在國際社會上有了公允的評價。因此,省民政部門和學校一直保持著同畢老師的聯係。不知什麽原因,畢淑琴卻一直沒有接受學校的邀請回到她這個闊別二十多年的學校來看看。淩姍此次的研修名額就是畢淑琴想方設法搞到的。就這樣,在研修班裏,淩姍便認識了這位畢高樂同學,後來才知道他是畢老師的獨生兒子,畢老師的唯一親人──因為她的那個美國丈夫早就和一個金發愛爾蘭女人跑了。畢淑琴不願提起這段不愉快的經曆。


    從畢淑琴對孤兒學校的努力到兒子研修這個專業,淩姍真切地感受到了畢淑琴那顆滾燙的心,她理解這位飽經磨難的老一輩孤兒教育工作者的心。因此,她和畢高樂相處很好。畢高樂在語言上幫淩姍過關,她在業務上幫助畢高樂學習。倆人感情十分深,淩姍很喜歡這個拘無束的小夥子,把他當成自己的弟弟──反正自己的弟弟從小失蹤至現在還沒有著落。畢高樂怎麽想的,淩姍不知道,因為他畢竟生活在那個不同生活方式和思維的國度裏。小夥子喜歡找她在一起玩兒,唱卡拉ok,跳舞,打克郎棋什麽的,有時也遊泳,郊遊,搞得不少同學有些吃醋,忌妒他。他呢,根本不在乎這些,仍我行我素,說來就是一塊粘在淩姍身上的粘糕,一口一個“密斯林”,有時竟把“親愛的”三個字加在前邊,淩姍為此沒少糾正,他就是不改。好在美國那個社會,淩姍也就聽而未聞了。


    淩姍回國前,小夥子也要和淩姍一塊“回國”,說什麽要認祖歸宗,可能媽媽畢淑珍沒有同意,過了幾天,這事也就放下了,他呢也就不再提及了。


    昨天,淩姍在北京下飛機,去國家民政部報到,並帶去一些有關的資料。受到了部裏的熱情接待──其實他們跟姍關係很熟。淩姍做為全國民政係統的勞模,優秀教師,曾隨部裏的事跡報告團走遍各省,多次受到領導的接見。為此,部裏為淩姍舉行晚餐會接風洗塵(要不陳文怎麽會從省民政廳裏聽到關於淩姍回來的消息呢)。等淩姍回到賓館時,已經是午夜時分了。淩姍簡單地洗漱後便準備休息,這時電話鈴響了起來,她接過電話,便聽出是畢高樂的聲音。原來畢高樂已經來到了中國,剛剛下飛機。畢高樂說,他這次是以民間探親的名義來中國的,希望在她的引見下能在孤兒學校呆上幾個月,了解以下中國,也希望能多一點接觸一下孤兒學生,如可能,作下英語教師,借機會學一點中文……。


    其實還有什麽好說的,人都到了中國。外事無小事,特別在當時那個年代。於是淩姍按程序請示了部裏,又打電話向省廳作了匯報,最後電話打到了孤兒學校校長金釗家裏。她以為這事一定很麻煩。可沒想到過去被認為最複雜的情況卻一路綠燈。淩姍這才感到,在自己出去的幾年中,國內確實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


    就這樣,淩姍才準備把畢高樂帶回學校。


    誰知畢高樂這小夥子又提出了要求:不坐飛機,坐火車。要欣賞中國北方的一路風光。他還說,他無論如何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就這樣,淩姍才臨時決定改乘火車歸校,這就是初三(1)同學們空跑飛機場沒有接到她的原因。


    火車最近實行新圖運行,北京來的特快提前半小時到站,比飛機到港的時間大約晚二十分鍾。因此,當初三(1)的同學們從機場返校的時候,火車正好進站。


    淩姍和畢高樂先後下了車。火車隻停兩分鍾就開走了,留給他們麵前的是美麗的小鎮風景,淩姍覺得忒親切。可對畢高樂這個第一次到中國又到了母親從前工作過的地方來說,那感受可就更深更新鮮了。他那雙蘭眼睛早就不夠用了,嘴裏還不停地用生硬的中國話讚美:“太美了,太美了,東方的景觀實在太美了!密斯林,我真沒有想到,你的祖國,你的家鄉這麽迷人!親愛的,我真想做中國的姑爺,不走了,不走了!”


    淩姍看著他的樣子不禁笑了:“別發感慨了,走吧。沿這條小路,通過這片稻田,噥,那茂密的樹林後麵就是我們的學校了。”


    “ok,ok,我們,我們怎麽走法?”畢高樂聳聳肩攤攤手,意思是說,這麽多東西怎麽辦?


    淩姍笑著說:“你20多歲大小夥子,背著嘛!”


    畢高樂開心地笑著搖頭。


    淩姍招手喊過來一個三輪車夫:“師傅,麻煩把這些東西拉到孤兒學校去!”


    三輪車夫滿臉堆笑地答應著,過來搬行李。


    畢高樂這才知道淩姍在同他開頑笑,主動過來幫忙裝車。


    三輪車裝完了,車夫問:“二位上車嗎?”


    淩姍搖搖頭:“我們走小路。”


    車夫蹬著車子走了。


    畢高樂這時不放心了:“林,這,這不可以的,不可以的!”


    淩姍笑了:“放心吧,沒問題。這是小站有執照的車夫。中國不象美國,咱們走吧。”


    他們二人行進在通往學校的小路上。當然,小站偶然出現一個高鼻子的外國人,也不免引來人們好奇的目光。


    這是小鎮一年中最迷人的季節,也是小鎮一天中最美的時間。難怪畢高樂陶醉。一路上,他不停地向淩姍問這問那,一會兒拉淩姍的胳膊,一會兒拽淩姍的手,真像一個活潑的孩子。


    “親愛的,林,您如果沒有結婚,我真想做你的丈夫,我們在這美麗的地方生活,你說是嗎?”


    淩姍沒有吱聲,她在想怎麽同他談一個問題。


    畢高樂又說:“林,您明白我的話嗎?”


    淩姍站住腳,笑吟吟地望著畢高樂說:“畢高樂先生。”


    畢高樂糾正:“林,為什麽不稱我親愛的?”


    淩姍笑著說:“畢高樂先生,這麽稱呼您,是我對您的尊敬,同時也證明我們之間是普通的朋友關係,這對於中國人判斷兩人的關係來說很重要,懂嗎?”


    畢高樂不解地問:“那麽,稱親愛的不是更能表示我們親近嗎?”


    淩姍搖搖頭,隨即邁開步子。兩人並肩地慢慢走著:


    “畢高樂先生,我有件事必須同您談談。”她望著畢高樂的麵孔說:


    “您是我的同學,我們是朋友,普通的朋友。不是男女的那種關係的朋友,對吧?”


    畢高樂點點頭。


    淩姍說:“在中國的漢語中,‘親愛的’三個字代表著男女間的愛,比如夫妻,情侶。甚至母子,父女間都不用這個詞匯,這方麵界定很嚴格,明白嗎?”


    畢高樂似乎聽懂了淩姍話中的含意,他攤開手問:“您的意思,我不能叫您‘親愛的’是嗎?”


    淩姍肯定地點點頭:“您應該尊重中國的稱謂習慣。從現在開始,你不許再用這個詞來叫我,不然,會在學校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那樣,我也就沒有辦法幫你度過這段日子了!”淩姍說著,甜甜地笑了。


    畢高樂還要爭辯,淩姍推了他一下說:“走吧。就這麽定了。噥,看見這棵大樹了嗎?這是我們常常散步聚會的地方,你媽媽當年就常領我們在這個地方做遊戲。”


    “真的?!”畢高樂眼睛一亮,他三步兩步跑過去,抱著粗大的樹幹看著,然後慢慢地彎下膝跪在樹下,雙手合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雨瀟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樹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樹淮並收藏春雨瀟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