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楚心頭一緊,不由抬眼打量著她。


    少婦約莫二十歲上下,五官精致不失大氣,緊抿的唇角微微透露出堅毅,神情雖有些憔悴,一雙黑眸卻熠熠生輝睿智靈動。


    這雙眼,似曾相識般,有種說不出的熟悉。


    可她們之前並不曾謀麵。


    易楚彎起唇角,明朗地笑,“見過,夫人想見?請稍等。”提著裙角跨出屋門。


    婆子與兩位丫鬟都站在院子裏,並沒有去取藥。


    易楚心思一轉已知緣由,笑道:“嬸子跟姑娘若不方便見外男,我去把藥取來。”


    婆子臉上堆滿了笑容,“老婦這般年紀怕什麽外男,我隨姑娘進去。你們兩個去伺候夫人。”後一句卻是對錦蘭與素絹說的。


    說罷,婆子雙腳稍稍後退,躬身讓易楚行在前頭。


    禮數很周全,又不顯卑微。


    易楚納罕,這婆子舉止有禮進退有度,身穿昂貴的妝花褙子,瞧著卻並非主子,也不知是什麽樣的人家才用得上這樣的下人。


    思量間已進入醫館,易郎中朝婆子點下頭,問易楚,“脈象如何?”


    因醫館尚有別的病患,易楚有意放低了聲音,仔細地說了說自己摸到的脈象,又將適才寫好的方子給易郎中瞧。


    易楚開得是當歸兩錢、白芍兩錢、茯苓一錢半,加上柴胡、梔子、丹草等林林叢叢共十五味藥。


    方子很對症,並無偏差之處。


    易郎中很是滿意,可想到那些人的衣著裝扮還有適才女子的體態,將方子裏的生地換成了玄參,“二者藥性相似,玄參雖價格稍貴,但藥性較生地溫和。”


    言外之意,畫屏身子弱,用玄參更合適,而且看她們個個衣飾不凡,想必也不會在乎多十幾文銅錢。


    易楚聽明白了,婆子自然也明白,連聲道:“先生斟酌著決定就是。”


    易郎中將方子另謄了一遍,問婆子,“你在本店抓藥,還是……若有相熟的醫館,拿著方子去配藥也使得。”


    旁邊等候的一位老者聞言,大聲道:“貴人放心,濟世堂在曉望街已經四十多年,當年老易郎中就是個慈善人,這位小易郎中是街坊鄰居看著長大的,醫術人品沒得說。”


    醫館營運,一靠大夫診病,二來就靠買藥。


    婆子很精明,豈會不明白這個理兒,嗬嗬地笑,“既然來求醫,哪有信不過先生的理兒,看先生的氣度就知道是個人品端方之人,麻煩您抓藥吧。”


    榮盛接了方子,按著上麵所書一一將藥材稱好,用桑皮紙包了,再捆上兩道麻繩。


    易郎中叮囑婆子,“這是兩個月的量,共六副,先吃著。一副熬兩劑,早晚服用,連服三天。若見好,第三個月就不必服,多注意飲食。要是不好,再來配藥便是。”


    婆子連連點頭,又從衣襟裏摸索著掏出隻五兩的銀錠子,“勞煩令千金辛苦半日,給她買包糖果吃著玩兒。”


    易郎中微笑著接過來轉手交給易楚,“給你的,你自己收著吧。”


    易楚正從藥櫃裏找東西出來,見狀笑嘻嘻地說:“那我就不客氣了,謝謝嬸子,謝謝爹。”


    易楚引著婆子又回到東廂房,見少婦正襟危坐在椅子上,錦蘭與素絹一左一右站在她身後。少婦的神情有點嚴肅,或許還有隱隱的緊張和期待。


    易楚笑了笑,伸開手掌,溫聲開口,“杜仲,色紫而燥,質綿而韌,氣溫而補,能入肝而補腎。”


    掌心裏赫然是兩塊泡製好的杜仲。


    少婦微愣,伸手接過杜仲,“這就是杜仲……姑娘見過的就是這個?”


    “對啊,難不成還有別的東西也叫杜仲?”易楚很是疑惑,“我們醫館用的是這種,杜仲不但能入藥,用來煲湯或者泡酒也是好的,也有人采杜仲葉子烘幹後製茶喝。”


    “回頭我也令人試試,” 少婦臉上浮出個虛幻的笑,“叨擾姑娘這麽久,也該告辭了。姑娘若得閑,去我們府裏坐坐。”起身,被丫鬟們簇擁著往外走。


    畫屏留在最後,屈膝對易楚福了福,“多謝女大夫,我這毛病有兩三年了,一直抹不開臉請郎中看,幸好這次遇到你。等藥吃完了,我再來尋你如何?”


    “好,”易楚點頭答應,又細細地叮囑她一番注意事項。


    送走眾人,易楚無聲地歎口氣。


    這個少婦真是奇怪,杜仲是極平常不過的藥材,父親行醫,自己見過杜仲是再理所當然不過。她為何特特地問這種問題。


    難不成,她所指的並非藥材,而是……人?


    易楚重重地搖了搖頭,揮去深深鐫刻在腦海裏的那道挺拔的身影。


    無意識地來到桌前,看著那張寫了杜仲兩字的宣紙,易楚就著剛才的墨,提筆在底下又加了行,“色紫性平味甘,可補肝益腎。”不等墨幹,伸手將紙團了扔進桌旁的字紙簍。


    這時易齊卻小跑著進來,“姐,老遠看到咱家門口停著威遠侯府的馬車,還有六七個女子,是威遠侯夫人嗎?她們來幹什麽,找爹爹瞧病?”轉念一想又道,“爹沒那麽大名氣還能引得貴人來此,再說人家生病都是請太醫院的太醫診治。姐,到底是怎麽回事?”


    易楚見她進門不問別的,先雜七雜八說了一大堆,沒好氣地說:“我可不知道什麽侯府不侯府的,是個丫鬟病了,正好經過這裏,就進來抓了些藥。其中倒有個少婦,瞧著差不多二十歲,應該就是威遠侯夫人吧。”


    “肯定是,”易齊眼中流露出向往,“原來富貴人家的夫人小姐出門當真這麽排場,光丫鬟就四五個,還跟著小廝侍衛。”


    易楚剛要斥責她,想起她或許是榮郡王的女兒,本來也可以過上養尊處優的生活,便將欲出口的話咽了回去,隨口問道:“大冷的天,你跑到哪兒去了?”


    “沒往別處去,就在附近轉了轉,”易齊支吾著,“遇到胡玫了,她拉著我賠了好一陣不是,又哭了會,說他們家要分家了。”


    胡家祖母還在,孫子輩的除了胡大成了家外,其餘四個兒子都沒說親,這會分得哪門子家。


    易楚深感奇怪。


    易齊撇撇嘴,“胡家亂得不成樣子,又沒有個管事的,鋪子也跟著受連累。胡大提出來要分家,說不要別的,就要之前管的醬貨鋪子,一家三口要住到鋪子裏。胡二也說,不想在家裏過,自己顧著殺豬的營生就行,帶著胡五另外賃了個小院。”


    胡婆娘是讚成分家的,趁著現今家底還算厚實,趕緊分給自己的五個兒子。如果過兩年,小寡婦生個三男兩女,胡屠戶現在心都偏到小寡婦身上了,到時候家產不定落在誰手上。


    胡祖母雖然腿不能動癱在床上,腦子卻清楚得很,知道家亂的源頭就在胡屠戶跟小寡婦身上。幾次提出要把小寡婦攆了,可一向孝順的兒子卻鐵了心護著。要攆可以,他跟著一起走,在外麵雙宿雙~飛。


    這種情況下,不分家也得分。


    現有的宅院胡屠戶夫婦連帶著胡祖母、胡玫先住著,以後就歸給胡大。家裏的銀錢留出一半給宅院的幾人嚼用,其餘一分為五,每人八十兩。


    醬貨鋪歸老大一家,殺豬鋪給胡二,兩間包子鋪,胡三跟胡四各一間。剩下個小五沒有營生,胡祖母做主格外給了一百兩銀子。


    至於嫁娶,胡婆娘脫不了當娘的責任,出麵張羅說親,可花費都從各個兒子手裏出。


    這個家就這麽兒戲般分了,很快就成了街坊間的笑柄。


    有件事,易齊沒有說,那就是當初胡屠戶請郎中遇到的賣身女子就是知恩樓的妓子。


    吳氏惱怒胡家誣蔑易家門風,連累自己女兒清譽,而設下的套。


    妓子訛詐了胡家一百四十兩銀子,雖然沒有撼動胡家的根基,卻勾起了胡屠戶的色心,順帶著挑逗了胡三跟胡四,也算是胡家落敗的的根源。


    姐妹倆對胡家的事感慨不已,威遠侯府的馬車上,少婦正在跟婆子提到易楚。


    馬車從白塔寺回來,隻兩輛,頭前的是翠蓋珠纓八寶車,坐著少婦、婆子與畫屏。其餘眾人擠在後頭的黑漆平頂車上。


    婆子緩慢的聲音響起,“夫人真相信這位易家姑娘沒見過大爺?我記得清楚,上次咱們也是從白塔寺回來,就在這條街上,我看得真真兒的,就是大爺。穿著鴉青色長衫,手裏拎著藥包,也是這種紙包的。”婆子拍拍麵前的藥包。


    少婦歎口氣,“桑皮紙到處都是,用來包藥不稀奇。而且,當初大哥失蹤時才十二歲,如今已是二十三了,十多年的光景,嬤嬤單憑個背影能看出什麽?”


    沒錯,少婦,威遠侯夫人,就是明威將軍杜昕的女兒、杜仲的嫡親妹妹杜俏。


    “怎麽不能?”婆子分辯,“那身材氣度跟將軍當年一模一樣,我在杜家這些年,再怎麽糊塗也不能看走眼……夫人注意到沒有,你問話時,易家姑娘的臉色可是變了。”


    “如果大哥真在京都,你說這些年他都藏在哪裏?竟也不曾來找過我……大哥是不是記恨了我,若能攔下祖母,又何至於……”杜俏哽噎著說不下去。


    婆子勸道:“當時大爺十二,夫人還不滿九歲,別說年紀小,人輕言微,就算你是現在這個年紀,章氏謀劃那麽久,好容易得到個機會,會輕易地放棄?當時餘家夫人跟餘姑娘倒是說了話,章氏不也沒理會?她就是隻吃人不吐骨頭的……”


    杜俏頭倚在靠枕上,雙目微閉,一行清淚緩緩淌下,耳邊似乎又聽到了棍棒一下下落在人身上的悶響聲。


    還有章氏氣急敗壞的聲音,“仲哥兒,你到底知不知錯?隻要你認了錯,祖母再不罰你。”


    年僅十二歲的少年,趴在血泊裏,死死咬著唇,一聲都不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結發為夫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茗荷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茗荷兒並收藏結發為夫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