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成都府路西疆。


    黎州主府漢源。


    正值蜀中氣候最是涼爽的時候。


    有約莫二十餘文官武將穿著朝廷派發的春季官服坐在府衙大殿之內。


    黎州知州孫樂語著緋色官袍,年紀輕輕,可謂前途無量,此時卻是並未坐在主位上。


    主位上是個武將,官服胸前繡有猛虎。這在大宋軍中代表的是三品軍銜。


    自趙洞庭實施軍改、政改以後,大宋的朝廷體係清晰許多,早不再有虛職或是低職高權的情況。


    軍中將領軍銜,和現代化軍隊已是大同小異,九品對於各級軍銜。


    不同武將的禮服也是有著迥然的詫異。


    一品者,全國上下僅有軍機省的軍機令和副軍機令,禮服鑲有麒麟圖案。


    然後便是各軍區元帥,以及部分副帥、都虞候,被賜二品軍銜,禮服上鑲有雄獅。


    有些副帥、都虞候、集團軍統帥,則是三品軍銜,禮服上鑲猛虎。


    再依次往下,分別是熊、豹、犀牛、鷹、狼。


    尋常士卒和老卒中還分為上等兵和列兵。


    而將領的甲胄上,也都配有肩章。非特殊時候,從肩章上的圖案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級別。


    文官,也同樣是以各種圖案劃分品級。


    此時,坐在這漢源府衙大殿內主位上的少將,乃是成都府守備軍統帥沅英豪。


    在他左側下首,則是成都府、嘉定府、雅州等地軍中的將領。


    其中,嘉定府因是重鎮,其守軍統帥乃是四品軍銜,連帶著,他軍中副將們的軍銜也是不低。


    黎州知州孫樂語雖是正五品官職,但按資排座,他還真坐不到太前麵。


    至於他們黎州守軍團的團長,在這滿殿的武將中,就更算不得什麽。


    當眾人落座以後,是沅英豪率先開口,眼神掃過眾人道:“至今,吐蕃大軍已是在黎州境外滯留將近兩個月之久了吧?”


    孫樂語聞言,眼神落在坐在他更下麵的黎州守軍統帥鍾晉身上。


    雖鍾晉同樣被稱作是統帥,但作為區區黎州守軍統帥,其軍銜較之沅英豪那種自是要低許多,不過是五品軍銜。


    見孫樂語眼神瞟到自己身上,有著幾分溫和氣息的鍾晉緩緩起身,對著沅英豪拱手道:“回沅將軍,準確來說,吐蕃大軍兵壓我黎州邊境距離兩個月隻差三天了。”


    “哦……”


    年約四十的沅英豪輕輕點頭,又道;“自吐蕃大軍兵壓黎州以後,皇上便命我們成都府將士在雅州、成都府沿線布防,其後,因吐蕃兵並未有進攻跡象,我等請示皇上,皇上又讓我等匯軍於這黎州境內,同時,還派遣大理禁軍袍澤們兵發吐蕃。但直到現在,吐蕃兵都還沒有什麽動靜,本將想再呈奏折於皇上,請示皇上咱們接下來該如何做,諸位是何想法?”


    殿內有些許的沉默。


    然後孫樂語緩緩站起身來,拱手道:“沅將軍,我是文臣,對於行軍打仗之事遠遠談不上熟稔。隻我以為,若是咱們大軍繼續屯於黎州境內,光是糧草等後勤物資便得耗費無數。吐蕃國無外患,他們耗費些糧草或許不打緊,但咱們大宋此時正值戰火綿延之際,這般和他們對峙實有些得不償失。”


    沅英豪看向孫樂語,“那孫大人的意思?”


    孫樂語道:“我以為咱們不僅僅應該向皇上呈折子,更應該在其中言明利害,要麽打,要麽和,請皇上下個定論才好。”


    沅英豪又看向殿內眾人。


    眾人中大部分都是輕輕點頭。


    雖然大宋守軍並非是禁軍那般的精銳,但也非是怯戰之輩。在漢源城內呆這麽長的時間,其實軍中諸將也是有些不耐煩了。


    與其在這裏和吐蕃大軍對峙,耗費糧草,實在還不如帶著將士們在軍營內訓練、演習來得痛快。


    “好。”


    沅英豪看過眾人神態後,不再猶豫,道:“那本將這就寫折子,然後諸位和我聯名上奏皇上。”


    守軍還兼著助社安局管理治安,以及應對城內各種突發災難的責任。他,顯然也並不願意繼續在這裏和吐蕃兵消耗時間。


    隻是很快,便有飛鴿臨空,向著長沙城的方向飛去。


    而這個時候,長沙城內也是有不速之客趕到。是元朝的使臣。


    隻不過這回使臣團終於不再是王惲帶隊,而是個名為李奕南的家夥是大使。


    其實在使臣團尚且還剛剛到得宋元邊疆沒幾天時,趙洞庭就已經得知元朝有使臣團向長沙來的消息。


    但直到今日元使臣團到得長沙北城門下,皇宮內都始終沒有什麽動靜。


    以前麻逸、流求國主,甚至是使臣們到時,趙洞庭都會安排陳文龍等肱骨大臣相迎,這回,隻仿佛不知道這件事似的。


    是以元使臣團到長沙時,實是有些尷尬。


    他們看著城內繁華熱鬧的模樣,忽的便生出股被排斥的感覺來。


    這讓得在元宮中作為真金近臣的大太監李奕南心中有些歎息,看來前麵數次攻宋,已是讓得宋帝不欲再與大元虛與委蛇了。


    他神色複雜看著城內,響起臨行時真金交代的那些話,心裏真是半點底都沒有。


    這時,元駐宋大使祁宏達總算是從城內迎將出來。


    他拱著手直到李奕南麵前,但臉上神色卻是複雜萬分,隻喊了聲,“李大人……”


    還帶著歎息的意味。


    作為元朝駐宋大使,真金此次卻是沒有傳信讓他覲見趙洞庭,而是派這李奕南來,足以讓他嗅到些許不同尋常的味道。


    李奕南也對著祁宏達拱拱手,尖著嗓子喊了聲,“祁大人。”


    祁宏達又是輕歎,伸手道:“諸位使者裏邊請吧!”


    周遭大宋百姓雖是頻頻往這邊張望,卻是誰也沒有接近過來。眼神中,還帶著並不掩飾的敵視意味。


    這更是讓李奕南等人感覺到深深的被排斥的感覺。


    跟著祁宏達走向城內,李奕南似是自言自語般說道:“現在宋國百姓已是如此的敵視我朝麽?”


    以前,或許可以用“敬畏”來形容大宋百姓對元朝的態度,但現在,真正隻剩下敵視了。


    祁宏達輕歎道:“宋國、西夏交好,我朝大軍欺向西夏,宋國禁軍不得不出兵相助,這在宋國境內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整個宋國的百姓都覺得這事端是由我們元朝興起的,如今,全國上下滅元之聲……讓人心顫呐……”


    李奕南微微皺眉,不再言語。


    如此直穿長沙內外兩城,直到大宋皇宮前麵。


    李奕南眼中隱隱有著感慨之色。


    從城外到城內,他將長沙城內的繁華盡皆看在眼裏。常年居於元皇宮的他,真未想過宋國如今竟是已經如此的繁榮。


    難怪……難怪宋國百姓的精氣神都和以前不同了。


    祁宏達走到皇宮禁衛們麵前,道:“還請通報,元使臣團前來覲見宋帝。”


    沒想,那禁衛將領竟然隻是輕輕瞥他,道:“皇上有令,不見。”


    態度可謂生硬。


    祁宏達不禁微愣,隨即問道:“為何不見?”


    禁衛將領道:“皇上的心思怎是我可以揣摩的……”


    緊接著又輕撇祁宏達,道:“咱們大宋也沒什麽好和你們談的。”


    他話語中有著頗為濃鬱的敵意,看向李奕南等人的眼神也是頗為不善。


    這些天來,趙洞庭將前線將士的陣亡數量公之於眾後,可謂讓得大宋境內的抗元、滅元的聲音高漲。


    此時雖然距離元軍犯宋已經過去有些年頭,但壓在百姓們心中的屈辱,已然不知不覺又被點燃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貳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貳蛋並收藏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