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尋安排的行動隻會是針對攪亂局麵的人,李綱和閭勍不約而同地看看對方,現在在京畿一帶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被康王趙構招攬的那些敗軍。康王采取的還是過去的辦法,任何人都給一個官,正好現在定北軍接管了汴梁,梁尋又抓了趙開,這幾天那些軍隊一直在搶掠,連給定北軍的糧草都劫了,閭勍咽了口唾沫說:“孔彥舟,劫糧草的孔彥舟。”


    統製官馬皋急衝衝地跑進來,見了李綱就叫:“大人,梁興回來的時候,把幾千顆人頭就堆在東門的十裏長亭,讓來往的行人觀看;說是昨天劫糧草的盜賊,糧草已經送去滑州。大人,雖說治亂世用重典,但是定北軍這一手太狠了,幾千人可都是官軍啊。”


    閭勍真是一個烏鴉嘴,說什麽來什麽;閭勍抱歉地笑笑,李綱滿嘴苦澀地問道:“馬皋,你怎麽知道那是官軍?”


    馬皋被說的一愣,隨即暴跳起來:“我不管,我要和張用一起動手,把定北軍趕出汴梁。”


    “那死的就是你,滅族之禍。”閭勍冷冷地說:“滑州大捷,定北軍昨天胙城斬殺金軍一萬三千多人,完顏宗輔退往開德府。楊誌不日將率大軍返回汴梁,估計明日此時,騎兵就到城外。馬皋你是武功比楊誌高明,還是軍隊比定北軍的鐵騎能打?離開汴梁吧,楊誌先在滑州打一仗,就是為了後麵在汴梁大開殺戒,雍丘隻是楊誌給你們看的頭道菜;梁尋已經出榜,勒令進入京畿的流民和潰軍全部放下武器聽從安排,敢於反抗的全部斬殺。”


    馬皋禁不住倒吸一口涼氣,他不是剛出道的菜鳥,真要是想鬧起來,何必先跑到李綱這邊,馬皋稍微一想便懂了閭勍的意思,這幾千人死了,但是康王任命官職的潰軍最起碼還有一兩萬人,必須做出選擇。馬皋點點頭,掉頭就跑了出去,差點和進來的陳東撞個滿懷;陳東是奉康王的命令回來招募願意從軍的太學生,順便把趙開保出去。


    陳東年紀不大,穿著一件薄薄的青袍,清瘦的身材挺直,神情端肅,這些日子為國奔波,比起往日更多了幾分憂色。陳東望望馬皋的背影,回過頭問李綱:“出什麽事了?馬皋這麽慌慌張張,李大人,現在汴梁危機已解,是不是暫緩撤離國子監?”


    李綱從政的經驗遠勝過陳東,曉得陳東的用心,還是想和楊誌鬥一下;在李綱的眼裏,這純粹就是沒事找事,最後陳東恐怕是能把楊誌的名聲搞臭,但是付出的代價將是巨大無比。李綱搖頭說:“國子監已經搬往金陵府,不撤走的人就算離開國子監,不管是官員還是太學生,都將取消資格。陳東,其實我不讚成讓他們去軍營,你要考慮清楚,免得日後後悔。”


    陳東慷慨激昂地說:“李大人,你是沒有看見元帥行營上上下下的熱情。”


    李綱勉強笑了笑,斟酌著說:“可是康王不敢留在汴梁,不敢象定北軍那樣與金人死戰,再多的熱情,不過是空談不是?”


    李綱的話是實話,但是打臉的感覺太強,閭勍不動聲色,陳東的臉立刻陰沉下來:“李大人,沒想到你也是這樣的看法,康王不是楊誌那樣的武夫,在打仗上自然差了一點。要不然,把趙開給我帶走。”


    李綱視而不見地說:“楊誌過兩天就到了,你要是真有豪氣,自己和楊誌說吧。”


    李綱現在真的是不想管了,一個個都牛氣衝天,陳東恐怕到現在還不知道昨夜有一個地方死了幾千人;閭勍低聲說:“聽說昨天有一批幾千人的盜賊被殺了,現在定北軍的騎兵正在處理這些事,梁大人應該沒空管趙開的案子。”


    陳東並不笨,隻是一腔熱血讓自己有些膨脹,聽閭勍這麽一說,立刻冷靜下來說:“難道是劫糧草的那一批。”


    閭勍含糊道:“聽馬將軍說,應該是那批人。”


    陳東頓時謹慎起來,兩名將領殺了,但是下麵的士兵都被放回家了,消息早在汴梁傳開,說是淮西捕盜使孔彥舟劫的糧草;陳東在應天府見過孔彥舟,如果定北軍連孔彥舟都殺了,陳東就要對後麵的凶險重新評估。


    到了下午的時候,李綱總算看到了開封府的公文,種彬連俘虜都沒押回來,卻在雍丘等地搜集了一千多份的狀紙,都是說當地盜賊成群,官府處置不力。梁尋已經發文,要雍丘縣令張汝舟到開封府回話;李綱歎了口氣,問今天第二次送公文來的閭勍:“我們還能做點什麽?”


    閭勍意味深長地說:“大人現在什麽都做不了,後麵能做的就是,將某些案子按照律法,移交到潤州的大理寺去。大人今天沒有出去,開封城內很多人都在慶祝,定北軍獲此大捷,讓人心安定不少,後麵對楊誌來說最大的困難在糧食,對於大人來說同樣如此。楊誌隻要受困於糧食的不足,就會做出種種意想不到的舉措,恐怕每一個舉措都會對大人造成難題。”


    李綱一心為民,對於閭勍的提醒,淡淡地說:“隻要定北軍能留在汴梁,再大的困難我也願意麵對。”


    閭勍沒想到自己會遇到這樣尷尬的場麵,李綱這一表白,讓閭勍後麵的話再也無法說出口;閭勍清楚李綱的性子,不知道謹慎兩個字怎麽寫,隻因為心裏一直藏著抱負,想著做些大事,不願和那些渾水的同僚多親近,隻是楊誌和梁尋,恐怕都是蔡京那樣的人物,才華橫溢,殺伐果斷,就是一灘渾水,恐怕也能變出無數的戲法來。


    滑州的戰果還是震住了汴梁四周的軍隊,楊誌大軍渡過汴河以後,無論是留在汴梁的官軍還是裹挾著百姓的義軍,都是不敢生事;李彥仙等人在後麵,楊誌率領的一萬騎兵,宛如一條長龍奔騰,呼嘯著急行軍,到了陳橋驛才恢複正常的速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鈒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雲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雲客並收藏鈒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