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有些懊悔,當時應該找沙淨仔細問一下才行,隻不過那時候要裝作對天師令茫然無知,所以楊誌故意沒問;現在看,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楊誌隨後練了一會功,在三更天才入睡,一覺睡到日上三竿,聽到外麵人聲嘈雜才起來;等楊誌梳洗完,就看見惠洪和尚帶著一名金兵從外麵走進來。


    小院裏陽光明媚,草地上已經開了一朵藍色的小花,楊誌隨口問:“和尚,去哪兒了?”


    在外人眼裏,藍彬的年紀比惠洪和尚大,這麽叫沒什麽不妥,惠洪和尚笑眯眯地說:“藍大俠,貧僧去了一趟白塔,都說那裏風光好,有靈氣,我看還真沒什麽,說到底,隻不過是一座它罷了,倒是大佑寺的香火好得令人稱奇,幾乎不在洛陽白馬寺之下。”


    白塔在城西北,離西街並不遠,是大佑寺的產業,也是遼陽城標誌性建築,比遼國上京的塔還高,眼下算得上一個旅遊觀光的場所。如果大佑寺的香火真的能比上白馬寺,那就是相當不錯,白馬寺建於漢代,是中原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幾度戰火幾度重建,至今香火不衰。


    楊誌露出一臉不信的表情說:“惠洪,說誇張了吧?”


    看楊誌如此反應,惠洪和尚愈發顯擺:“和尚沒有說謊,大佑寺的善緣全在白塔,那座白塔巍然雲天,由上而下可分為台基、須彌座、塔身、塔簷、塔頂、塔刹六部分,向上漸縮,須彌座外麵青磚雕有鬥拱、俯仰蓮,塔身每麵置磚雕佛龕,龕內有坐佛。兩側磚雕脅侍足踏蓮花,雙手捧缽,或持蓮合十,神態可掬;龕上寶蓋瓔珞四垂,左右上角飛天飄然平飛,真正的流光壁漢,不比龍門石窟差。”


    楊誌笑笑說:“聽你這麽一說,我倒是真想去看看。”


    惠洪和尚搖頭說:“你現在哪有機會,隻要暗殺一案不破,你是根本出不了客棧門,不像和尚,和蜃樓府的人一樣,來去自如。”


    楊誌曉得惠洪是在暗示自己鬧事,可是楊誌既然知道惠洪另有目的,就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做冤大頭;最起碼在惠洪亮出底牌之前,楊誌必須賭,惠洪不會也不敢把真相告訴不錯和尚。不錯和尚與吳乞買都是聰明絕頂的人,惠洪和尚沒有在第一時間匯報這件事,隻要楊誌說出一些證據,惠洪與他的同夥日子也不好過。


    因為有金兵與客棧的夥計站在一旁,陽光下,楊誌和惠洪都在微笑,惠洪從金兵手中接過一件皮衣,示意所有人退下,自己和楊誌在兩把椅子上坐下。看四周沒人,楊誌感受著太陽的溫暖,問惠洪:“你和不錯和尚不是一條心,到遼陽做什麽?”


    惠洪不經意地看著月亮門方向說:“你沒有必要知道,不過你放心,我不會害你的。”


    楊誌自嘲地笑笑:“應該說,到現在為止你還沒害過我。”


    惠洪停頓了幾秒鍾說:“你在惡劣的環境太久,像不錯和尚一樣陰鬱,還多疑……”


    楊誌沒有憤怒,曉得惠洪這個花心和尚說的沒錯,苦笑著說:“那就是一潭沼澤,沒有人能保持本性,我當然也是一樣。我無法對可能置自己於死地的人態度曖昧,你花心和尚出了名的不動聲色地殺人,夠狠夠絕……你在想什麽?”


    楊誌看出惠洪根本沒在意自己的話,懶洋洋地似乎在開小差,惠洪和尚睜大眼睛說:“眼見為實,剛聽說女真的時候,我和郭天信都以為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部落,隻有蔡京那個老狐狸如臨大敵。尤其是在宮廷的會議上,所有的元老都不讚成聯合女真,哪怕蔡京、鄭居中等人是政治上的死敵,意見都出奇的一致。我來了,還沒找到謎底,但是看到,金國越來越有實力。”


    楊誌有些明白了:“你和我一樣,逃到東北是為了保命,但是看到金國有了足夠吞噬遼宋的實力,所以你想做點什麽。”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氣。”惠洪很滿意地說:“我看到你,就感覺老天還沒有拋棄大宋,楊誌,我們是同類,我們血管裏還留著漢人的血,還記得中原才是我們的故鄉。你現在在遼國為官,正好可以幫助我,跟我聯合,毀了雙龍會。”


    還好,不錯和尚有著理智,沒準備靠著兩個在宋朝失意的人毀了金國,隻想剪除金國的爪牙雙龍會;楊誌壓低聲音說:“雙龍會可是宋金兩國官府暗地裏設置的機構,你認為我們有機會嗎?”


    惠洪保持著足夠的警惕,暗運功力查看院內外無人,毫無保留地說:“沒有機會也要做,不錯和尚那個趙世居兒子的身份不是假的,他如果雄心夠大,回到中原去推翻宋徽宗那個昏君,我絕對支持他。可惜不錯和尚沒有信仰,隻想靠著金國的力量,在燕雲十六州做一個兒皇帝,那是對大宋最不利的局麵,最後得利的還是金國。”


    楊誌不由得對惠洪刮目相看,能有這樣的眼光和這樣的胸懷,難怪郭天信會引以外援,和蔡京死磕;不錯和尚如果能占據燕雲十六州,關係到皇帝的寶座,宋徽宗父子絕對不會和不錯和尚相安無事,而戰事一起,不錯和尚的身份就成了很重要的一環,畢竟他是趙匡胤這一支的人。


    自從趙匡義做了皇帝,斧聲燭影的傳說就在大宋流傳。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夜,宋太祖趙匡胤大病,招晉王趙光義議事,席間有人看見宮內燭影搖動,仿佛趙光義離座退避,又過片刻,聽到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夜,趙匡胤駕崩,宋皇後讓太監王繼恩去叫秦王趙德芳來,誰知道趙匡義已在宮中;趙匡義隨後接替帝位,改元太平興國。


    一百多年來,趙匡胤一支不知道有多少怨氣委屈,誰知道不錯和尚振臂一呼,有多少族人會與不錯和尚結盟;中原已經民怨沸騰,委實架不住這麽一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鈒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雲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雲客並收藏鈒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