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們的心意.一進伊朗應該直奔首都德黑蘭,然後再以德黑蘭為基點,一天天向四周輻射。這是想盡量減少住宿地點,因為每次改住一個地方都要把那麽多設備行李從車上搬上搬下,真是勞累。按照這一路的治安情況,哪怕把車停在旅館的車庫裏,如果不把設備行李卸下,也難免被撬竊。


    昨天,過關耽擱到傍晚,按當地人的說法,從邊境到德黑蘭行車需要九小時,其中又有大量山路。盤算再三,隻能在巴赫塔蘭住一夜,今天起一個大早出發,把早餐安排在半路上。開了兩個多小時後,肚子確實餓了,見有一個小城就停下吃早餐,這個刁、城叫哈馬丹(h柳adan)。在吃早餐時與當地人閑聊,竟然發現這個偶然撞上的小城,也有一些古跡可看。算算今天趕路的時間還比較寬鬆,那初頂便看看吧,權當為深人伊朗作一個適應性的準備。這也是被伊拉克的教胡l嚇怕了:毫無準備地一頭紮到“巴比倫古城”,沮喪得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伊朗總該好一點吧?


    第一個古跡就在城裏,一個古城發掘現場,近旁有一個展示廳。我們問了下作人員一些間題,工作人員覺得比較專業,立即請出一位戴眼鏡的瘦瘦學者,自我介紹叫瑞吉巴倫(m,凡ranjbarall),考古工作者。經他簡單一說,我立即嚴肅起來,難道,我們這次偶爾停留,真的停在那麽重要的地方?


    他說,這是五年前才發現的米底(modea)王國的首都。我想)七這句話就會使,切伊朗史的研究者激動起來。米底是伊朗人建立的第一個王國,這個王國統一了伊朗的各個部落,消滅了殘暴的亞述帝國,而白己又在公元前六世紀中期滅亡。對於這個王國,人們了解側良少,隻有在巴比倫發現的“楔形文字”中有一些記載,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也曾提到,但都是間接的。我們隻是粗略知道,米底人原是目匕方的遊牧民族,向南發展,在一個叫黑克瑪塔納(hegmataneh)的地方建都。據記載這是一個四方交會的山穀,又有雪山消融的水流可供灌溉。誰能想到,我們今天偶爾踏人的,居然是發現不久的黑克瑪塔納古城!這真不知是什麽力量,讓我們從伊朗曆史的第一頁讀起了。我環顧四周,果然是一個山穀,不遠處的雪山在陽光下十分耀眼。


    低頭走進發掘工地,這裏已經搭起一個大棚,中間有一條鋪了木板的過道,過道下麵就是二三幹年前米底王國首都的遺址。密集的房舍,刁司、的街道,都設計得十分周致。從大棚出來,再走不遠就是米底城門的發掘現場,層層城磚清晰可見,邊上還挖掘出一個燎望塔的基座。我問瑞吉巴倫先生,在考古現場,是否發現了這座古城當初湮滅的原因,髻如兵禍、火災或地震?


    瑞吉巴倫先生說:“沒有發現。其實它沒有以突然方式湮滅,隻是人們一代代在這裏居住,經曆無數次改朝換代,拆卸、掩埋、填土、重建,完全忘了它以前是什麽地方。在挖捆過程中,還發現了以後各個時代的文物,波斯帝國時代的,亞曆山大時代的,安息王朝和薩珊王朝時代的,以至伊斯蘭時代的都有。直到三四十年前還有人在上麵建房,他們哪裏知道腳下正是曆史學家們苦苦尋找著的黑克瑪塔納!"


    我問五年前發現的經過,他說是丫次修路施工時碰撞到地下如許風光,便立即由一位考古學教授主持發掘。這位考古學教授是伊朗人,名字很長,我沒有記下來。至此我心中已經明白,在伊朗已不叮能出現“巴比倫古城”的鬧劇。


    吃一頓早餐竟然見到了黑克瑪塔納,我抱著大喜過望的心境與它惜別。真不想讓第二個古跡衝淡了對它的印象,但我們的車隊已經按照當地熱心人的指點在一條街停了下來,說是去看一座猶太人的墳墓。


    這條小街很古老,走不遠見洲座有圓頂的磚石建築,正是墳墓所在。進門,穿過一個小院,見一個極低矮的石洞。石洞有一石門,石門_七有一個小孔,看門老人用手伸人,摸了一下,石門開了。老人要我們脫鞋,躬身進入,進人後一腳踩在厚厚的地毯上,直腰一看,有兩具黑漆發亮的棺木。


    這個過程如此神秘,終於把我的注意力調動起來了。看門老人眼睛奇亮,炯炯有神地看著我們,開始介紹。沒想到他一介紹,與剛才一樣,我又驚異是什麽力量在驅使了,傻傻地站著不會言動,因為我眼前翻開的,正是伊朗史的第二頁,而這一頁又是那麽)勺庫!


    以黑克瑪塔納為首都的米底,最終是被一個來自波斯境內黑山地區的年輕統治者征服的,他便是名震世界曆史的居魯士(cyru,,或拚作kurus)。我們很早就知道了他,因為曆史學家公認,他是古代世界史上特別寬厚仁慈的征服者。不管征服了什麽地方,他總是對那咋弓也方的宗教予以尊重,甚至到了畢恭畢敬的地步,這使被征服地的人民大感意外。他攻入巴比倫之後,把當初被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撤冷擄掠來的萬名猶太人解放,宣布這些著名的“巴比倫之囚”可以自由返回故鄉。


    這就開始了一個動人的事實:古代波斯成為對猶太人特別有禮遇的地方。我們眼前的墳墓,安葬著他所開創的王朝後代統治者的一個王後,她的名字叫埃絲特(ester),正是猶太人。她的夫君戰死疆場,未能合葬。她身邊棺木裏安葬的是她的叔叔莫德哈伊(mordkhai),猶太人中一位著名的智慧先知。


    看門老人非常激動,說他自己也是猶太人,有幸在這裏守望著二千三百年前猶太人和波斯人友誼的人證物證。他腳嚇個小小的石門和棺室裏的梁柱、天窗,都是二千多年前的原物,又說至今還有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到這裏來參拜。


    我問他的名字,他說叫瑞沙德(n.rasoad);我又問這個墓地所在的街名,他說叫夏略底街(slshariati)。我說我會記住,並告訴別人,因為這個地方觸及了我萬裏尋訪的一個主題。這個主題那麽早就出現在伊朗史的第二頁上,真讓我興奮。


    萬分慶幸在哈馬丹的短暫停留。上車吧,對伊朗之行我已經心中有底。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伊胡,從巴赫塔蘭到哈馬丹,夜抵德黑蘭.入eh.旅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年一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秋雨並收藏千年一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