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去以色列最大的經濟、文化中心特拉維夫,半道上隨意選了兩個地方停留。後來才發現,這實在是為特拉維夫鋪墊了重要的前奏。地理路線變成了邏輯路線,然後在恨襯立維夫做了一個子結。


    先是凱撒利亞(caesarea)。一看地名就知道與羅馬關係密切。我們突然看到萬頃湛藍的地中海前麵居然有一道半空渠道,以一環環連鎖拱門的方式從遠方奔騰而來,真覺得氣魄非凡,便停下來瞻仰。問路人才知,這可是千年古物,是整座城市的淡水命脈,從北方卡密山(c助mel)上引清泉進城,是了不起的一個大工程。


    在驕傲的地中海麵前,人類除了感激它的陽光清風外,還不失尊嚴地向它表示,你有再多的水也未必能讓人們解渴,於是便用一道倔強的黃色一路引卜開兩千年而不潰敗,實在是有誌氣。


    正這麽想,眼前出現一座十字軍的城堡。我爬上城牆,看到上方是城垛、箭孔,一下方是飲戰馬的水槽,為防戰馬失蹄而鑿下深深紋路的石板。再仔細看,發現城堡的建築材料有很大一部分是羅馬式的殘柱。在這裏,泥石裹脅著它們,就像是一個象征,述說著戰爭如何裹脅了和平,野蠻如何裹脅了文明。


    第二個地方離特拉維夫很近,也可算在它的範圍之內,叫雅法(yafo),一座已有三千多年曆史的港口小城,它的名字曾出現在《聖經》中。


    當初所羅門王朝在耶路撒冷建造聖殿,所用木材就是經由雅法港口轉運的。但是,這座小城直到近代還記錄了一場大衝突和大遷徙的曆史。


    一九o九年全城猶太人都離開了,到北部不遠處去開辟新的居住地,由此可見當時與阿拉伯人衝突的嚴重程度。這個新的居住地就是今天舉世聞名的特拉維夫,前不久剛剛慶祝過建城九十周年。


    那麽,這裏銘刻著的是一部怨仇難解的“雙城記,’悲劇。在雅法臨海的聖彼得修道院近旁,我們發現了一條最動人的小街。起伏彎曲、層層疊疊,結構隱蔽而複雜,一看就知道是一些為了躲避戰亂、又舍不得離開的居民世世代代潛心搭建的。直到今天,一個個刁、門洞裏還可找到雅致的小金鋪、作坊和家庭式降物館,對尋常生活的渴求,像血管般彎曲而強勁。


    正是這種血管般彎曲的巷道,使得一座城市即便在傷殘後也能快速接通血脈。


    到特拉維夫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去看拉賓廣場。拉賓遇刺已整整四年,回想那時在遙遠的中國,我和妻子一聽到這個消息就為他流過眼淚。


    先找到特拉維夫政府大樓,登上他那天演講的平台,然後順著他那天的路線,朝東北方向的露天樓梯下樓,一共二十六級。樓梯底下,就是他倒下的地方,一個年輕的極端分子永遠切斷了老人呼喚和平的聲音。


    這地方現在有一個三十平方米左右的黑色大理石祭壇,祭壇前的石碑上刻著:就在這個地方,一個星期六的晚上,以色列總理拉賓遇刺身亡。


    祭壇中央壘著大塊的黑石,前方三個玻璃罩裏,點著很多蠟燭。我們俯下身去,點燭、獻花。以色列人默默地看著我們。


    遇刺地點北側是一條小路,路邊長長的牆上密密麻麻留著大量祭奠者的題詞,由於太多太亂.當局正在用水籠頭衝洗,以保持祭壇附近的整齊肅穆。


    我對這些題詞很感興趣,便一把拉過妻子來到水籠頭還沒有衝洗的最後一塊牆上去辨讀。衝洗鄰牆的水珠已灑落在我們頭上,我們不管,滿臉濕渡渡地在希伯來文、阿拉伯文中間尋找英文,我一句句翻譯給妻子聽:我的兒子出生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你倒下的那天,他現在已經知道你,並將生活在你帶來的和平中。我們全家感激你……


    事件發生的那年我還不知道你倒下的意義,但這幾年我明白了。這個國家需要你,一生在你這樣偉大的人物身旁,居然還有人與愛為敵,向你舉槍,真是可恥……


    給和平一個機會吧…


    世界不會忘記……


    妻子說,我們也寫吧,盡管明天就可能被衝洗掉。我謂以寸,寫,於是我找了一個空白處,用大大的中文字寫了三遍“和平”,然後簽名,再用英文注明,我們來自中國。在充滿戰爭狂熱的土地上,真正的英雄並不坐在坦克裏,或者捧著炸藥躲在街角,而提叨腸些冒死輕呼和平的人。我們知道這個界限,因此用幾個中國字,來支援遠去的老人。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夜宿m?ure旅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年一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秋雨並收藏千年一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