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一 無產地主</h2>
一九四九年的政權更替,在家鄉並沒有發生戰爭。一天傍晚,有人遠遠地看到有幾十名穿黃衣服的軍人在快速行走,據兩個過路的小販說,這就是共產黨的解放軍。
第二天,來了一幫人,號稱是“浙東農民接管司令部”的,敲著鑼要村民到祠堂開會。大家去了以後,聽一個首領站在凳子上宣布,要每一個三口以上的家庭,在十天之內繳一擔穀子一匹布到吳山廟,供解放軍用。十天不繳,就要加倍。再不繳,關起來。說完,這幫人又到別的鄉去了。
其實,村裏人已經認出來了,這幫人裏有好幾個是當地匪首陳金木的嘍囉。果然,四天後,這批人被真的解放軍抓了起來。
這讓村民更害怕了,因為陳金木是一個讓當地人一聽就冒冷汗的名字,如果他來報複,一定是一場血腥惡戰。
村民戰戰兢兢等了幾天,沒等來陳金木,倒是等來了一支“土地改革工作隊”。一看就知道他們是城裏來的知識青年,與叔叔去安徽的情況差不多。
這些村子本來也有鄉長、保長、甲長,但都不管事。土改工作隊一來,召集大家開會,說要“耕者有其田”,平分土地。因此,先要按各家土地劃分出階級,再把地主的土地分給貧農。
村民聽了幾次,還是說不明白,工作隊有點苦惱。突然有一個鄰村的中年男人找來了,斯斯文文的,坐下後把鄰近四鄉一切有錢人的戶頭和財產說得清清楚楚。工作隊大喜過望,記下了他的名字:餘頤賢。
從第二天開始,工作隊就發現他提供的情況很少有錯,因此把他確定為這個地方第一個“土改積極分子”。餘頤賢提醒工作隊,吳石嶺、上林湖周邊三十七個村落,最富貴的是朱家,也就是我外公家。但是到第六天就有人說了真話:這個人是盜墓的,村子裏的人叫他“夜仙”。了解各家境況,是他的專業功課。我曾外祖父朱乾利先生的墓多次被盜,相信都與他有關。
工作隊一聽大吃一驚,向村民們求證,村民都點頭。但這時再找餘頤賢,卻不見了。他以一個文物商人的身份遊走於杭州、紹興、寧波之間,偶爾也回村,工作隊不知道該怎麽對付他。他總是夜裏回來的,名副其實成了個“夜仙”。
那天,兩個工作隊員來到外公家。領頭的一個告訴外公,自己是隊長。
兩個工作隊員並不怎麽講話,隻是靜靜地看了整個宅院的上上下下、裏裏外外。
房子比鄰村所有的地主都講究,但問來問去,朱家卻沒有地。兩個工作人員立即決定,評為“破產地主”。
幾天後,外公敲開了工作隊的門,說:“破產的說法不大好,聽起來有點晦氣。其實我一直沒有地,那就改一個字吧,叫無產地主,聽起來倒是名副其實。”
他不知道,共產黨裏有一個光榮的詞匯叫無產階級。
幾個工作隊員一聽“無產地主”這個名詞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隻有隊長低聲喝問:“你這是什麽意思?”
外公一聽口氣,就知道事情不妙,連忙說:“沒什麽意思,沒什麽意思。”邊說邊轉身推門離開,步子很快,像逃一樣。
外公挨了幾次批鬥,還被抄了家。但是他與本村村民沒有土地關係,也沒有其他經濟往來,批鬥的時候找不到話題,大家也就沒有怎麽為難他。
農會抄家,並沒有從外公家抄走什麽東西。除了一些細軟外,比較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把紅木象牙太師椅。
這是外公的父親早年從鳴鶴場買來的。聽說還是道台家的舊物,清朝滅亡後道台家敗落,流到了市場。原來是一對,買來後不久另一把散架了。這把太師椅從外公家抄出來之後,所有的村民都覺得它又笨又重又不實用,沒人要,擱到了農會。一年以後,外公看到,東村一個叫李龍的人背著這把椅子在走路。
外公知道這個人,是一個遊蕩的雇農,其實是一個懶漢,綽號叫“濫料”。這樣的人當時在周邊幾個村很多,平時有一頓沒一頓的,等到時勢有變就都衝在頭裏,像個革命者,但時勢一太平他們又賴巴巴地不知道到哪裏去吃飯了。
李龍從農會裏要下這把紅木象牙太師椅,是等著賣個好價錢。因此哪兒有集市就把它搬到哪裏,一天天風雨無阻,一次次汗流浹背。
一天,外公來我家,祖母在閑聊中順便提起:“聽誌敬說,你家有一把很講究的紅木象牙太師椅?”
外公說:“有。但現在不是我的了。”
“到哪裏去了?”祖母問。
“李同誌保管著。”外公說。
祖母問:“這個李同誌是誰?為什麽要他保管?”
外公說:“就是東村的李龍。”
祖母聽了一愣,然後就放聲大笑:“濫料啊,我的最沒有出息的表侄兒!我想天下隻有你一個人會叫他李同誌,他是哪世修的?”
這件事,祖母每次想起總要笑出聲來。她覺得可笑的不是李龍,而是外公。
“真是虎落平陽啊,”祖母說,“幾年前,他擺酒席,恨不得把半個上海都請來。現在倒好,一把椅子都是‘李同誌保管著’!”
一九四九年的政權更替,在家鄉並沒有發生戰爭。一天傍晚,有人遠遠地看到有幾十名穿黃衣服的軍人在快速行走,據兩個過路的小販說,這就是共產黨的解放軍。
第二天,來了一幫人,號稱是“浙東農民接管司令部”的,敲著鑼要村民到祠堂開會。大家去了以後,聽一個首領站在凳子上宣布,要每一個三口以上的家庭,在十天之內繳一擔穀子一匹布到吳山廟,供解放軍用。十天不繳,就要加倍。再不繳,關起來。說完,這幫人又到別的鄉去了。
其實,村裏人已經認出來了,這幫人裏有好幾個是當地匪首陳金木的嘍囉。果然,四天後,這批人被真的解放軍抓了起來。
這讓村民更害怕了,因為陳金木是一個讓當地人一聽就冒冷汗的名字,如果他來報複,一定是一場血腥惡戰。
村民戰戰兢兢等了幾天,沒等來陳金木,倒是等來了一支“土地改革工作隊”。一看就知道他們是城裏來的知識青年,與叔叔去安徽的情況差不多。
這些村子本來也有鄉長、保長、甲長,但都不管事。土改工作隊一來,召集大家開會,說要“耕者有其田”,平分土地。因此,先要按各家土地劃分出階級,再把地主的土地分給貧農。
村民聽了幾次,還是說不明白,工作隊有點苦惱。突然有一個鄰村的中年男人找來了,斯斯文文的,坐下後把鄰近四鄉一切有錢人的戶頭和財產說得清清楚楚。工作隊大喜過望,記下了他的名字:餘頤賢。
從第二天開始,工作隊就發現他提供的情況很少有錯,因此把他確定為這個地方第一個“土改積極分子”。餘頤賢提醒工作隊,吳石嶺、上林湖周邊三十七個村落,最富貴的是朱家,也就是我外公家。但是到第六天就有人說了真話:這個人是盜墓的,村子裏的人叫他“夜仙”。了解各家境況,是他的專業功課。我曾外祖父朱乾利先生的墓多次被盜,相信都與他有關。
工作隊一聽大吃一驚,向村民們求證,村民都點頭。但這時再找餘頤賢,卻不見了。他以一個文物商人的身份遊走於杭州、紹興、寧波之間,偶爾也回村,工作隊不知道該怎麽對付他。他總是夜裏回來的,名副其實成了個“夜仙”。
那天,兩個工作隊員來到外公家。領頭的一個告訴外公,自己是隊長。
兩個工作隊員並不怎麽講話,隻是靜靜地看了整個宅院的上上下下、裏裏外外。
房子比鄰村所有的地主都講究,但問來問去,朱家卻沒有地。兩個工作人員立即決定,評為“破產地主”。
幾天後,外公敲開了工作隊的門,說:“破產的說法不大好,聽起來有點晦氣。其實我一直沒有地,那就改一個字吧,叫無產地主,聽起來倒是名副其實。”
他不知道,共產黨裏有一個光榮的詞匯叫無產階級。
幾個工作隊員一聽“無產地主”這個名詞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隻有隊長低聲喝問:“你這是什麽意思?”
外公一聽口氣,就知道事情不妙,連忙說:“沒什麽意思,沒什麽意思。”邊說邊轉身推門離開,步子很快,像逃一樣。
外公挨了幾次批鬥,還被抄了家。但是他與本村村民沒有土地關係,也沒有其他經濟往來,批鬥的時候找不到話題,大家也就沒有怎麽為難他。
農會抄家,並沒有從外公家抄走什麽東西。除了一些細軟外,比較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把紅木象牙太師椅。
這是外公的父親早年從鳴鶴場買來的。聽說還是道台家的舊物,清朝滅亡後道台家敗落,流到了市場。原來是一對,買來後不久另一把散架了。這把太師椅從外公家抄出來之後,所有的村民都覺得它又笨又重又不實用,沒人要,擱到了農會。一年以後,外公看到,東村一個叫李龍的人背著這把椅子在走路。
外公知道這個人,是一個遊蕩的雇農,其實是一個懶漢,綽號叫“濫料”。這樣的人當時在周邊幾個村很多,平時有一頓沒一頓的,等到時勢有變就都衝在頭裏,像個革命者,但時勢一太平他們又賴巴巴地不知道到哪裏去吃飯了。
李龍從農會裏要下這把紅木象牙太師椅,是等著賣個好價錢。因此哪兒有集市就把它搬到哪裏,一天天風雨無阻,一次次汗流浹背。
一天,外公來我家,祖母在閑聊中順便提起:“聽誌敬說,你家有一把很講究的紅木象牙太師椅?”
外公說:“有。但現在不是我的了。”
“到哪裏去了?”祖母問。
“李同誌保管著。”外公說。
祖母問:“這個李同誌是誰?為什麽要他保管?”
外公說:“就是東村的李龍。”
祖母聽了一愣,然後就放聲大笑:“濫料啊,我的最沒有出息的表侄兒!我想天下隻有你一個人會叫他李同誌,他是哪世修的?”
這件事,祖母每次想起總要笑出聲來。她覺得可笑的不是李龍,而是外公。
“真是虎落平陽啊,”祖母說,“幾年前,他擺酒席,恨不得把半個上海都請來。現在倒好,一把椅子都是‘李同誌保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