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


    一 秘史朦朧</h2>


    三年前,在上海的一家茶室,一位八十多歲的韓國老人,滿臉皺紋,但身板挺直,帶著助理和翻譯,出現在我麵前。


    我安排他們坐下,沏上茶水。


    老人立即就做自我介紹,他和我一樣,也姓餘。九百年前,宋朝派出不少使臣去高麗,其中有一位姓餘的,辦完事情後留了下來。到今天,餘氏家族在韓國已經繁衍到兩萬四千多人,其中有不少成功人士,遍布科學界、傳媒界、企業界。他本人,便是一個集團公司的老板,已經退休。


    九百年前?宋代?姓餘的使臣?兩萬四千多個後裔?我一聽,立即來了精神。


    老人急切地問我:“我們餘姓,在中國怎麽樣?”


    “人數不多,但也不錯。在我比較熟悉的文化領域,就有不少代表人物。”我說這話的時候,心中想的是頂級詩人餘光中,頂級小說家餘華,頂級音樂家餘隆,以及已故的頂級傳媒人餘紀忠……這些人,都是我的好友。


    “我想證實一下,我們餘姓的男人,是否有兩個共同點?”老人嚴肅地問。


    “哪兩個共同點?”我饒有興趣。


    “一是倔。”老人說。


    我想了一想,說:“對。”


    “二是特別疼老婆。”老人說。


    我連忙向翻譯確認:“他是說怕老婆,還是疼老婆?”


    “疼。”翻譯說。


    我立即輪番想了想那些同姓朋友的家庭,忍不住笑了,便大聲地回答:“對!”


    老人很滿意,立即站起身來與我緊緊握手。


    餘姓,古代的曆史線索比較模糊,好像是從秦代的“由餘”氏派生出來的。反正曆來不是大姓,也沒有出過太大的名人。到了宋代稍有起色,除了那位出使高麗的餘姓官員外,還有一位出使契丹的叫餘靖。好像餘姓比較善於與周邊世界交往。據寧波餘君方先生考證,宋以後,浙江餘姓的線索也漸漸明晰起來,其中“上林車頭餘氏”一脈顯然與我家特別親近。


    但是,餘姓是一個十分活躍的族群,曆來頗多縱橫馳騁的腳印,因此,我更願意離開譜牒排列,把目光放得廣遠一點。例如,公元十三世紀餘姓中所出現的奇跡,就特別吸引我的注意。


    簡單說來,在當時激烈角逐的蒙古軍隊、西夏王朝和宋朝這三個方麵,都十分醒目地冒出了餘姓。其中兩個方麵,顯然是由原來少數民族的姓氏改為餘姓的。


    先看看西夏王朝這邊。《元史》這樣記載著一個叫餘闕的官員的來曆:


    餘闕,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氏,世家河西武威。父沙喇臧卜,官廬州,遂為廬州人。


    請看,這個餘姓的官員是唐兀人。唐兀人其實就是西夏王朝的黨項人,來自古羌民族。


    西夏王朝是被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毀滅的,滅得很徹底,沒有多少人活下來。據《西夏書事》記載:“免者百無一二,白骨蔽野,數千裏幾成赤地。”也就是說,一百個唐兀人隻能活下來一個,其他九十九個都死了。這活下來的一個,改姓了餘。


    奇怪的是,打敗唐兀人的蒙古人中,也冒出了一批姓餘的人,而且明確表示是從蒙古姓改過來的。一九八二年在四川西昌發現的《餘氏族譜》上有這樣兩句詩:“鐵木改作餘姓家,一家生出萬萬家。”還說:


    吾餘氏祖奇渥溫,胡人也,入華夏而起於朔漠,初號蒙古,鐵木真出矣。


    唐兀人改姓餘,和蒙古人改姓餘,兩者有什麽關係?有人認為唐兀人中極少數的幸存者是先被戰勝者改為鐵木,後來再改為餘姓的。但是,也有學者不同意這種猜測。對此,我的朋友、西夏史專家李範文教授說,餘氏的形成和流脈,是西域曆史的一個重大難題,還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


    隻不過,有一點已經可以肯定,我們餘姓中極為重要的一脈,本來不姓餘,也不是漢人,而是由古代羌人繁衍而來。他們從驚天血火中僥幸爬出,改名換姓,頑強生存。他們說不出清晰的家族譜係,卻能“一家生出萬萬家”,有著無與倫比的生命力。據調查,現在中國各地餘姓的絕大部分,都與這一個脈絡有關。而且,就精神氣質而言,今天的餘姓朋友,凡是身心比較堅毅,無懼長途跋涉的,可能都與古代羌人脫不了幹係。


    十三世紀那些年月,大家還沒有搞清餘姓和蒙古人的血緣關係,卻有一個名字把蒙古人嚇了一跳,那就是抗擊蒙古軍隊最有力的將軍,叫餘玠。


    餘玠是在一二四二年出任抗蒙總指揮的,具體職位是四川製置使,兼知重慶府。當時,半個世界都在蒙古馬隊的踩踏下顫抖,但是由於餘玠的高明策劃,合川釣魚城居然像一座鐵鑄的孤島,保持了整整三十六年的不屈態勢。結果,蒙古大汗蒙哥死於釣魚城下,改變了蒙古軍隊的戰略方向,由此也改變了世界曆史。隻是餘玠本人未得善終,才指揮了幾年就死於他人的誣陷。


    餘玠畫下了宋朝在軍事上最動人的一筆,盡管這一筆已經無救於宋。元朝終於取代了宋朝。


    但是,誰能想得到呢,九十幾年後元朝也走向了滅亡,而為元朝畫下最動人一筆的將軍,也姓餘。盡管他的這一筆,也已經無救於元。


    為元朝畫上這一筆的將軍,就是上文提到的那個由唐兀人演變而來的餘闕。在元朝岌岌可危、農民起義軍圍攻安慶並最後破城的時候,作為守將的他自刎墜井而死,妻子相與投井。與他一起赴死的大批官員中,記有姓名的就有十八人。安慶城的市民知道餘闕的死訊後,紛紛搬出樓梯爬到已經破城後的城牆上,說要與此城共存亡,誓不投降。當時城牆已被焚燒,衝入烈焰自願燒死的市民多達一千餘人,實在是夠壯烈的。


    有記載稱,餘闕死後沒留下後代。但是,當時為餘闕作傳的著名學者宋濂訪問了餘闕的門人汪河,知道餘闕還留有一個幼子叫餘淵。


    餘淵知道自己的父親是為捍衛元朝而死的,但他仍然接受了明朝,還在明朝中過舉人。根據幾部《餘氏宗譜》記載的線索調查,餘淵的後代也是強勁繁衍,至今在安徽合肥大約有五千多人,在桐城有一千多人。四川有一萬多人也很可能是餘淵的嫡傳,但還無法確證。


    ……


    餘姓,實在讓我暈眩了。早的不說,就在宋代那個去了高麗的使臣之後,就有唐兀人的餘,鐵木氏的餘,抗擊蒙古人最堅決的餘,最後為蒙古人政權犧牲得最壯烈的餘……在十三世紀的馬蹄血海中,為什麽一切對立麵的終端都姓餘?為什麽最後一麵破殘的軍旗上都寫著一個“餘”?為什麽在戰事平息後一切邀功論賞、榮華富貴的名單中卻又找不到餘?


    細細想來,這幾脈餘姓幾百年來全是被動生存。災難,災難,永遠是災難。我的祖先麵對一個個撲麵而來的災難,先是盡自己的能力辨別道義,然後就忠於職守。


    當然餘家也會有一些不肖子孫在一代代的血火沙場上成為敗類,但他們好像並沒有使自己的家族整個沉淪。因此,曆史上很難找到哪一支驃匪悍盜,以“餘”為號。記得十七年前我在東南亞遊曆時曾有一位餘姓老者向我出示一本手抄家譜,家譜扉頁上用比較生硬的毛筆字寫了這樣四句詩:


    餘孫嘯荒沙,


    財帛奉老家。


    閉戶逐不肖,


    唯仁走天下。


    可以猜想,也許是餘家的一個孫兒在荒漠上呼嘯成勢,獲得不義之財送回老家,但他的祖父把大門關上了,還在門內教訓了他兩句。詩就是這位祖父寫的,寫得比較粗糙,可見是一位鄉間的平民老漢。


    我想,在餘家的曆史上,這樣的老漢可能不止一位。他們都是災難中的生存者,因此絕不給別人增添災難。


    餘氏家譜我看到過很多,每次翻閱,都能從密密麻麻的長輩姓名間看到他們在接連不斷的災難間逃奔、掙紮、奮鬥、苦熬的身影。這個清清朗朗地頂著一個“人”字的姓氏,無法想象為什麽自己的一部部家譜全都變成了災難史。


    今後還會這樣嗎?可能還會這樣。這是餘家的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吾家小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秋雨並收藏吾家小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