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認為,以上所說的以“無”入“空”,排除障礙,是人生真正的大智慧。同是一個“智”,小機智徒增障礙,被佛經稱之為“漏智”,屬於排除之列。排除了小機智,就能開啟大智慧,那就是“般若”。般若智慧的核心是度化,因此又稱“般若波羅蜜多”,即“大智慧度化”,簡稱“智度”。佛典中,有《大智度論》。


    度,是脫離苦海到彼岸。小乘佛教,重在個人解脫;大乘佛教,重在眾生度化。個人解脫的理由和程序都已經說得很清楚,那麽,從邏輯上,為什麽還要拓展成眾生度化呢?


    有人說,這是佛教順從了普世道德,不在乎自身邏輯。對此,我不能同意。我認為,佛教由“度己”而導致“度人”的邏輯,很清晰。下麵,且讓我略加梳理。


    如前所述,佛教在闡明“空”的學說時,著力排除種種界定,拆卸道道門檻。很快就碰到了最重要的一個界定,那就是他我界定;遇到了最後一道門檻,那就是人己門檻。“我”是什麽?顯然,不管在生理意義、倫理意義還是社會意義上,都是“性空”。前麵已經說到,一切“擁有”,都是“假有”,那麽,接下來,一切“擁有者”本人,也是空相。富人的錢財是空,高官的權位是空,而更重要的是,富人和高官本身,也是空。


    於是,佛教以很大的力度,主張放棄對“我”的執著,即破除“我執”。


    我前麵說到,《心經》裏包含著那麽多“無”,都可以概括為“無常”,其實在“無常”後麵還隱藏著一個最根本的“無”,那就是“無我”。


    曆來有不少佛教學者把“緣起性空,無常無我”八個字當作佛教的精髓,我很讚成。


    在世界各大宗教派別和哲學派別中,佛教明確地提出了對自我個體的放棄、消融和超越,顯示出非同一般的成熟等級。它當然可以與那些主張個體完滿、個體成功的學說共存,但它又不能不指出,一切“完滿”和“成功”都不可能真實,因此所謂“完滿的個體”、“成功的個體”必然承擔著多重虛假。擴而大之,一個世界如果真的存在著很多“完滿的個體”和“成功的個體”,或者企圖“完滿”或“成功”的個體,那他們一定會與周邊的世界天天產生區隔和爭鬥,因此這個世界必然是一個喧鬧和恐怖的天地。而這些以“完滿”、“成功”自許者的下場,也一定是苦,而且是難言之苦。


    佛教正是因為破除“我執”,主張“無我”,才讓那些自許“完滿”、自許“成功”的欲望和追求真正斷滅。簡言之,因“無我”,才“滅苦”。


    需要說明的是,後來禪宗中有“我即是佛”的說法,此“我”與“無我”並不矛盾。此“我”無欲,此“我”無名,隻是作為一個精神載體的例證,說明“人人皆有佛性”,可由切身做起。恰恰是佛性,能夠有力抵消“我”的“自性”。


    正因為“人人皆有佛性”,度化眾人也就成了可能。如果人人都能以“佛”自認,這恰恰是到達了更高意義上的“無我”境界。


    “人人皆有佛性”,但人人又不能單獨完滿,因此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該企求單獨解脫。如果單獨解脫了,而周圍的眾人還困於重重障礙之中,那麽,這個自以為“解脫”了的個人還會寸步難行。如果自己解脫了,別人沒有解脫,那麽,為了守護自己的解脫必須劃出人我之界。一劃界,空境便頓時消失,解脫也無從說起。


    誠如俗諺所說,一滴清水無救於一缸汙水,而一滴汙水卻能把一缸清水毀壞。既然佛教看空人我之界,那麽,一個修行者即便把自己修煉成了一滴最純淨的清水,卻沒有與周邊汙水分割的“薄膜”,那麽,這滴清水怎麽存在?因此,佛教必然指向整體關懷,普世行善,無界救助。要解脫,也要大家一起解脫。


    由此可知,佛教從“度己”躍升為“度人”,思路十分清晰,並不是隨意地從眾悅眾。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心經》最後那個咒語,呼喚得那麽懇切:“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我的翻譯是“去吧,去,到彼岸去,趕快覺悟!”對於這幾句咒語,《心經》自己還反複推崇“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而且“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可見,在佛教看來,頭等重要的大事是“度人”。


    於是,作為佛教修行最高、最後目標的“涅槃”,也與“到彼岸去”連在一起了。《大智度論》在闡釋“波羅蜜”時說:“涅槃為彼岸。”度人到彼岸的修行者稱為“菩薩”,他們的“大誓願”就是“度一切眾生”(見《大智度論》卷四)。


    在中國民間,菩薩常常被看作偶像,其實,他們隻是修行者,因覺悟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護佑眾生、反對傷害。菩薩把佛教本義和民間企盼融成一體,組成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高尚信仰。這八個字的意思很好,即號召一切不認識、不相關的人,也都應該視若一體,感同身受,互相救助,共抵彼岸。彼岸,就是不受世俗羈絆所困苦的淨土。


    回想自己兒時在家鄉隨長輩禮佛,第一印象就是積德行善、惜生護生、樂於助人。當時,很多天天念佛的信眾並不識字,不懂佛經,但是,就憑著積德行善、惜生護生、樂於助人,維護住了苦難大地上的文明脈絡。現在才知,這比煩瑣的經句訓詁更貼近佛教本義,這正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一高尚信仰的民間實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子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秋雨並收藏君子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