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子開始,許多經典人物對君子都有風度上的要求。


    例如“溫良恭儉讓”;例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例如“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例如“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於是,千百年來,人們對君子的外在神貌有了一種理想型的幻影。時間越長,這種幻影越是美化,早已遠遠超過孔子他們的要求,變得很不真實。


    記得幾年前,我在為北京大學各係學生講授中國文化史時,曾經要求聽課的同學投票選擇自己最喜愛的唐代詩人。結果,李白、杜甫還是穩定地排在了第一、第二位,那麽第三名該是誰?按文學史慣例,該是白居易,但北大同學投出的是王維。問理由,很多同學說,根據一些依稀的記載,王維的外貌、風度更好。


    王維排第三名也有資格,我不反對。然而此事也說明一種社會趨向:隔著層層塵幕,人們很在乎詩情的外化。當然,說大一點,也包括君子之道的外化。


    一般的人,如果想象一個當代君子,浮現在腦海中的首先不是內涵,而是外形。如果要在外形中加一點內涵,那就被稱作“風度”,也還是以外形為主。


    “風度”的具體形象,居然能被大家不約而同、大同小異地想象出來,說明它具有了獨立的價值。它既然能讓人產生近似的聯想和推斷,那也就能形成預設的好感和信任。


    問題就出在這裏。正是對君子風度的價值預設,使很多偽詐之徒有機可乘。


    他們全都衝著“風度”扮演起來了。其中一部分人聰明,能夠扮演得不像扮演。於是,他們從一個特別的角度,成了讓人信任的“君子”。


    寫到這裏,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很多年前寫的一篇文章《這樣的男人》。翻了很長時間才找出來,且抄錄如下。文章有些長,作了一點刪改。


    一九九一年春天,一家法律雜誌的負責人找到我,要我談談對當時轟動上海的三個女貪汙犯案件的看法,他們準備刊登。我一聽就慚愧,當時還在擔任學院院長,忙得連報紙也少看,居然不知道這些案件,便請這位先生先給我介紹一下。


    原來,三個女貪汙犯的案情驚人地相似。她們都是未婚的美貌姑娘,都是單位裏的財務出納員,事發之前都品行端正。她們各自愛上了一個男子,男子借各種理由花她們的錢,她們為了愛,為了麵子,自己省吃儉用,把父母的積蓄也搭上,仍然填不滿無底洞,便開始一筆筆地貪汙公款。


    及至案發,由於貪汙數字巨大,必判重刑,甚至有生命之虞;而那幾個男子,卻因為隻花錢而不問錢的由來,無法定為貪汙犯,隻能輕判,關押一段時間便無事。


    但是,正是這幾個男子,明明知道女友是財務出納員卻故意不問錢的由來。有的還不斷欺騙女友,說自己拿不出人民幣隻因為手頭隻有外幣……


    法律雜誌的負責人開始向我介紹時還彬彬有禮,但越說到後來聲音越高,已經明顯地表露出對這幾個男子的憤慨。而我,則早已怒火中燒。


    我問:“你們刊物是否允許我臭罵他們一頓?或者,提一些疑問向法律界朋友請教?”


    他點了點頭說:“請。”


    記得當時我已無法坐著說話,站起身來邊走邊結結巴巴地吐出一個個斷句。


    我說,作為一個男人,我為他們感到深深的恥辱。他們連“凶惡”這個詞都配不上,因為凶惡者大多數還有點硬氣,他們居然連偷盜的勇氣都沒有,躲在女友柔弱的身體背後宰割女友!他們隻有滑膩膩、陰嗖嗖的邪氣……


    我說,我的呼籲可能已經救不了這幾個可憐而又愚蠢的女孩,但想與法律專家討教,能不能給那幾個真正的騙子更加嚴厲的處罰?


    就像是一座城市的特產,幾年後上海又出現了一個男人出賣女友的事件,雖然沒有那麽嚴重,卻也傳播一時。


    後起的那個男人曾請他的一個朋友四處解釋,試圖挽回名譽。沒想到幾乎所有的人都扭過臉去。“連自己的女朋友也要出賣的男人,還說什麽!”


    一位女記者在一篇報道中寫道,有一天她去參加一個犯人座談會,剛剛結束,就有一位不認識的警察悄悄告訴她,前麵將下樓梯的犯人就是欺騙女友的壞蛋之一。


    女記者立即跳了起來,叫住他,盯住他遊移的目光,整整十秒鍾。然後,強壓心頭的怒火,問了他幾句。最後,厭煩得根本不想再看他了。


    感謝這位女記者,在報道中記述了大家關心的其中一個女貪汙犯。她從一次次申訴、複審中終於保住了生命,然後寫了這麽幾句詩:


    夢幻人生


    發生一個無言的故事


    我相信了它


    在日與夜的交異處埋伏


    隻等我失足


    女犯在監獄裏寫詩,可見心情不錯,而那幾個男人則早已出獄。但我還是忍不住,仍然想談談那種男人。


    如果沒有發生上述惡性案件,那種男人看上去並不討厭。而且似乎有一種趨勢,這樣的男人正在多起來。


    他們總的說來都長得英俊、瀟灑,有一種城市化的風度翩翩。讀書成績不錯,聰明,談吐舉止有點品位,講究細節。他們不是一見女孩子就狂轟濫炸、死纏硬磨的那一類人。恰恰相反,他們一開始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愛理不理、懶洋洋的神態,這反而會引起女孩子們的加倍注意。而且,不少女孩子把他們與“白馬王子”這幾個可笑的字連起來了。


    他們從小受到溺愛,被種種方便所慣壞,至今還在生活上時時需要被照顧。他們善於申訴,使每個女孩子聽了一陣之後很容易產生一個姐姐對一個弟弟的憐惜之情,盡管她們的年歲不比他們大。他們在業務上一般不錯,甚至還比較出色,這給了女孩子們一種安全感,期望他們今後有良好的前途。他們不諱避自己的一般缺點,如懶惰、任性之類,這又使女孩子們覺得誠實,而且更容易親近。


    如果僅僅是上述特征,還屬於正常範疇,但這樣的男人還有一個致命的毛病,那就是吹。


    他們的吹,有一套大同小異的公式。總是平靜地睥睨天下,淡淡地鄙夷名人。然後,明確暗示自己已達到的水平,以及在將來三年(不會一年,也不會五年,隻會三年)內必然會取得的成果。這種成果,很少不與國際相連。接下來,一定會提到“懷才不遇”。一半是因為年紀太輕,一半是因為環境不好,隻得暫時受壓,難於施展。說到這一部分時比較具體,有一些令人氣憤的情節。最後,順便傾訴自己遇到的最大麻煩——追求自己的女孩子太多,而自己則要求太高,因此很難處理。說到此處,他們的語氣誠懇而含蓄,又頻頻搖頭,輕輕歎息,很讓人同情。


    聽了這番話,半數女孩子會禮貌地離開,但也有半數女孩子被粘著了。眼前跳動的希望加上自己內心的虛榮,使她們快速地投身到這種話語係統。至此,吹,成了男女雙方需要共同承擔的事情。


    當然,隨之發生的情況,並沒有驗證所吹的一切。唯一的彌補方法,是更加信心十足地吹下去。而且,年輕人生活豐富,要擷取一點零碎證據並不困難。


    即將到北京參加重要會議啦,敢於與某名人進行學術論爭啦,名字已經進入某個關鍵人物的玻璃台板底下啦,全中國進入同一領域的包括他隻有十個人啦,如此等等。


    此時的吹,已升格為騙。


    在這一過程中,又有一些女孩子迷途知返。隻有最老實又略帶一點精神偏執的女孩子,死心塌地,繼續追隨。


    為此,我作為老師一輩,實在忍不住要對著這些可憐的女孩子罵上幾句——


    這樣的男人因你們而存在。他們在你們麵前作狡作態,作威作福,但說到底,他們是你們培養的。因你們的天真,因你們的虛榮,因你們的善良,因你們的愚昧。


    據說,我在法律雜誌上的談話和這篇文章發表後,在法律界產生不小的影響,甚至促使了對那三個女孩子的改判。


    我現在抄錄這篇文章,已經不想談法律,不想談性別,不想談上海,也不想談男女青年的戀愛,隻想談其中所滲透的“偽君子”因素。我當時因為仍然秉持著教師的立場,還是把事情看輕了。其實,那幾個男人,就是“風度偽君子”的典型。


    “風度偽君子”的劣跡,並不僅僅表現在戀愛上麵。


    我們現在見到的“風度偽君子”,從淺裏說,不管什麽年齡,大多有整齊的衣著、妥帖的發型、渾厚的嗓音、謙恭的舉止。從深裏說,他們會經常美言對手,調侃自己,承擔責任,笑臉相迎,全是君子做派。但是,終於有一天會被發現,他們是誹謗事件的推手,落井下石的小人,以及大大小小很多糾葛的起點,上上下下大量流言的源頭。


    當然,未被發現的更多,發現了未被追究的更多。


    與其他“偽君子”相比,“風度偽君子”一旦被揭穿,特別能讓人產生一種感官上的厭惡。但是,厭惡歸厭惡,我們不能由此排斥風度。這就像,不能因為“文化偽君子”的存在而排斥文化,不能因為“道義偽君子”的存在而排斥道義。


    君子的風度仍然至關重要,但必須由一係列“君子之道”自然生發出來,由深厚的道德人格逐漸外化而來。生發和外化,也可以有各種個性化的設計。設計得過分一點也不要緊,這兒正用得上“君子和而不同”這句話。


    過分不是偽,不同不是偽。當很多真正的君子都展現得更有風度,打扮得更加漂亮,那些風度之偽也就減少了招搖的空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子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秋雨並收藏君子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