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是文化之偽。


    曆來有很多人,把文化和君子畫上了等號。


    經常聽人這樣說:“那些年輕人做壞事,是因為缺少文化。”


    他們所說的文化,與我在《何謂文化》一書中係統講述過的文化不同,似乎主要是指年輕人的各科考分,以及古文、英文、寫作等文化知識和文化技能。對於年長的人也是一樣,一聽到有人在談論書籍,就會預估這個人品格不錯。如果談論者口中吐出的居然不是口語,而是文言,那就多半會被看成君子。如果那幾句文言大家從來沒聽到過,而其中似乎又帶有一點吟誦的腔調,那大家更會對之鞠躬敬禮了,似乎他剛剛從屈原身邊走來。


    也有一些人比較清醒,並不完全把兩者混為一談。但也會提出一些“中性邏輯”,很容易讓人相信。例如——


    “讀書多了,人就壞不到哪裏去。”


    “一個地區多造幾個圖書館,就會減少幾成犯罪率。”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人品和文品雖有差距,但基本統一。”


    “我兒子年紀輕輕就上了兩個國學班,將來一定是做官的料。”


    “我們老板能流利背誦很多古詩,是個儒商,怎麽會欺詐你們?”


    ……


    這些話,組合成了一種全社會的“職能錯配”,讓文化外飾冒充了道德主體,後果非常嚴重。


    本來,道德缺失就是道德缺失,事情比較明晰,缺失程度的輕重分布也一目了然。但是,有了這種文化外飾的冒充,一切都混亂了。乍一看處處文化,處處國學,處處知識競賽,處處曆史講壇,似乎立即要進入一個“君子國”了,但大家都已經看到,人們對社會精神重建的企盼,仍然非常失望。民眾的道德水準,甚至低於戰火紛紛、衣食不周、文化匱乏的時代。


    為什麽會這樣?還是那個字,“假”了。職能錯配,讓本來不假的兩方麵,都假了。為了揭示這些事端的荒誕性,我想用一個寓言式的比喻來加以說明。


    某鄉有一個潦倒秀才,無以為生,卻寫得一手不錯的毛筆字。有一年該鄉癘疫成災,大家病篤亂投醫,猜想能寫毛筆字的人可能也會開藥方,就把秀才請出來。秀才抵擋不住美言、厚饋的誘惑,也就憑著一點往昔的道聽途說當起了醫生。他飛動的筆墨帶來了民眾的安心,民眾的擁擠帶來了他的自信……這場遊戲就這樣做下去了。遊戲的結局是全鄉的死亡,包括這個偽醫生。


    請注意這個寓言裏的“共偽結構”。不管起因多麽急迫,多麽無奈,多麽可以原諒,但當事情一旦開始,一切都“偽”了。偽醫生,偽按脈,偽醫囑,偽藥方,偽起色,偽痊愈,偽複發……隨之而來,許多無辜的信號也被“偽”所籠罩,例如,半夜的腳步、熬藥的炭火、族長的拜謝、外鄉的傳聞,等等。連那個秀才,也不再是個真秀才。


    百偽之源,就是職能錯配。


    在我看來,以文化外飾冒充道德主體,其後果之惡劣、廣泛、長久,遠遠超過那個鄉間秀才冒充醫生的事件。


    我在《北大授課》中曾以一係列漢奸的姓名證明,“國學”與“愛國”無關,甚至還會產生背逆。由此我還要進一步說明,文化知識、文化技能、學曆、名校、專業等等,也與道德人格關係不大,切莫錯配。錯配了,雖然不見得會產生大量漢奸,卻一定會產生很多一臉文雅的“偽君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子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秋雨並收藏君子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