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安


    很榮幸地出生於1982年12月28日(係約定俗成之電影誕辰)。幼年起學習樂器演奏及聲樂,後轉而從事文字工作,有《後校園時代》《曇花之內,時間之外》兩本個人文集;2004年開始投身電影、電視劇劇本創作及策劃、拍攝工作;200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影視編導專業,2009年獲電影學碩士學位;同時作為一名歌手、編劇及電影、藝術、文化活動組織者,正在以各種途徑為療救人類心靈的文化事業貢獻力量。


    ◎王牧笛


    他是一名犀利的辯手,創辦北京大學辯論協會,喜歡“胡思亂想”;他是一位校園演講家,摘得北大演講冠軍,擅長“胡說八道”;他讀書、寫作、演講、辯論、乒乓、圍棋樣樣通吃,可謂“胡吃海喝”;他六年求學於國際關係,卻一朝出軌、投身傳媒,實在“胡作非為”!2007年,也就是與秋雨老師相識、相知的這一年,“四胡先生”完成了從學生到傳媒人的角色變遷。如今的他供職於廣東電視台,繼續著“胡思亂想”“胡說八道”的未竟事業。


    ◎何琳


    愛讀書、愛音樂、愛提問、愛逛街。曾經作為北大愛心社副社長,經曆過一段青春在左愛在右的菁菁歲月;曾經作為校園主持人活躍在北京大學的舞台上;曾經作為北京大學電視台記者團團長和諸多政要、學者親密接觸。帶著對世界各國曆史文化的好奇心,帶著對中國文化獨有的自豪感,把促進中國與世界的軟實力交流當成終身追求的職業目標,現在是中國駐美使館最年輕的女外交官。


    ◎歐陽霄


    1985年9月生,四川綿陽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廣播與影視編導專業本科,修哲學雙學士學位,現已保送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攻讀研究生。自幼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寄情於古典詩詞、音樂、繪畫。淺識平仄,拙於裁句,久溺鳳簫之曲,初習絲桐之音,略知繪畫,閑事丹青,道境雖難成,足以自娛。又好遐思,俯仰之間,取諸身物,樂而忘言,得人生真味些許。


    ◎周雙雙


    1984年11月3日生於北京。童年生長在海軍大院,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元培計劃實驗班,哲學方向。2007年7月拿到本科學士學位。同年9月保送研究生,繼續在北京大學攻讀中國哲學碩士。本科擔任元培計劃實驗班宣傳副部長,協同部員們一起創辦了《元培時訊》,被評為校團委優秀刊物,本人也獲得了優秀編輯嘉獎。研究生階段擔任校研究生會女生部部長一職,為女研究生創造生活便利。性格開朗,愛好文學、音樂、寫作。


    ◎薩林娜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電影學專業研究生。有一半的蒙古族血統,可惜已經漢化了。但血液中仍然藏著野性,仍然天生善舞,(本科期間喜愛跳拉丁舞)仍然在夢中看到自己高貴的祖先。小時候在東北長大,後來搬到呼和浩特。自幼喜歡看書,喜歡寫東西,詩歌、散文、小說都寫過些。性情安靜柔和,害怕別人大聲說話,自己說話當然也很輕聲。16歲信主,成為基督徒,生命不再一樣。由一個鬱鬱寡歡的小姑娘漸漸成為他人的安慰、勸勉和祝福。


    ◎諸叢瑜


    1984年9月生於“天府之國”四川成都。03年考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影視編導專業,本科曾擔任院學生會副主席、北京大學電視台學生記者團團長;後保送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攻讀傳播學碩士,是“全麵發展,普遍平府”的典型。多次參與校內外影視劇創作拍攝,央視、鳳凰衛視和雲南衛視等節目錄製並擔任主持人,曾tv3《挑戰主持人》優秀選手和2006北京大學主持人大賽季軍;10年競技遊泳訓練,曾獲全國第七屆冬泳錦標賽100m仰泳銀牌;手風琴9級;相信溫暖和堅持的力量,在感性中遊走,善良人的鼓勵中成長。所著《鳳凰衛視新老主持人“造星”策略對比研究》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本科畢業論文。


    ◎呂帆


    1985年生於西安一個電視人家庭,18歲一路高歌來到偉大首都,進入北大藝術學院影視編導專業學習,輔修哲學雙學位。期間擔任北大電視台記者團團長、戲劇社社長,摘得北大主持人大賽冠軍,也做起了自己的電視欄目,越來越與影視沾親帶故。07年終被保送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隨著名電視人阿憶老師攻讀研究生。用俺一室友的話說:“你電視人,你全家都電視人!”此言不差矣。本人矛盾體。官運亨佳,最怕開會;拋頭露臉,實非所願;站上舞台人來瘋,下了台誰都比我瘋;可於聚會時大放厥詞指點江山,亦喜在獨處時沏茶品茗讀兩本聖賢之作,屬典型兩麵派。所幸人後來不壞,有點可愛,本性溫和,不咬人。


    ◎金子


    1983年3月出生於美麗的冰城哈爾濱。童年與電視結緣,曾是黑龍江省電視台一位小有名氣的少兒節目主持人;主演電視短片《美麗的八音盒》獲東北三省電視劇“金虎獎”。被載入由文化部出版的《飛吧,太陽烏》一書,列入中國文藝十小童星之中;02年與北大結緣,考入北京大學藝術院影視編導專業。曾擔任北京大學電視台記者團團長。四年後得到北大校長許智宏推薦,保送北大藝術學院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讚晟


    誰說生於人間天堂的浙江杭州,就不能長成地獄來客?自幼好說愛動,從杭州劇院到浙江電視台少兒欄目,都曾留下自己的身影。無意中目睹西部窮鄉僻壤的芸芸眾生,頓時覺得追求被萬眾矚目原來隻是窗邊擊鼓,隻有鑽研學問才能成為“天下公器”。於是修身齊家,接受先賢的洗腦,陶醉於墨跡的香氣。現在已是北京大學曆史學係的研究生,若幹校際學術沙龍的組織者。2007年結緣“秋雨時分”節目,感受頗多。


    ◎叢治辰


    山東威海人。2002年獲首屆華人少年寫作征文大賽金獎,同年考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學習,2006年保送攻讀當代文學碩士。在校期間擔任北京大學“我們”文學社社長,參與和組織了大量文學活動,主持編輯北大中文係係刊《啟明星》、“我們”文學社社刊《我們》、北京大學研究生會刊物《縱橫》等。曾擔任《小說選刊》外聘編輯。發表小說、詩歌、散文、評論若幹。嗜愛饕餮,以成臉上橫肉三兩條;好讀雜書,聊存胸中點墨四五滴。落拓難以拘小節,詼諧或偶有妙語——不過細細考察起來,內心裏倒還算是個嚴肅的好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問學·餘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秋雨並收藏問學·餘秋雨·與北大學生談中國文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