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


    日本人愛把人生喻為櫻花,盛開了,很短暫,然後就凋謝了。小波的生命就像櫻花,盛開了,很短暫,然後就溘然凋謝了。


    三島由紀夫在《天人五衰》中寫過一個輪回的生命,每到18歲就死去,投胎到另一個生命裏。這樣,人就永遠活在他最美好的日子裏。他不用等到牙齒掉了、頭發白了、人變醜了,就悄然逝去。小波就是這樣,在他精神之美的巔峰期與世長辭。


    我隻能這樣想,才能壓製我對他的哀思。


    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騎士,一位行吟詩人,一位自由思想家。


    小波這個人非常的浪漫。我認識他之初,他就愛自稱為“愁容騎士”,這是堂?吉訶德的別號。小波生性相當抑鬱,抑鬱既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生存方式;而同時,他又非常非常的浪漫。我是在1977年初與他相識的。在見到他這個人之前,先從朋友那裏看到了他手寫的小說。小說寫在一個很大的本子上。那時他的文筆還很稚嫩,但是一種掩不住的才氣已經跳動在字裏行間。我當時一讀之下,就有一種心弦被撥動的感覺,心想:這個人和我早晚會有點什麽關係。我想這大概就是中國人所說的緣分吧。我第一次和他單獨見麵是在光明日報社,那時我大學剛畢業,在那兒當個小編輯。我們聊了沒多久,他突然問:你有朋友沒有?我當時正好沒朋友,就如實相告。他單刀直入地問了一句:“你看我怎麽樣?”我當時的震驚和意外可想而知。他就是這麽浪漫,率情率性。後來我們就開始通信和交往。他把情書寫在五線譜上,他的第一句話是這樣寫的:“做夢也想不到我會把信寫在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裏呢。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一個女人能夠抵擋如此的詩意,如此的純情。被愛已經是一個女人最大的幸福,而這種幸福與得到一種浪漫的騎士之愛相比又遜色許多。


    我們倆都不是什麽美男美女,可是心靈和智力上有種難以言傳的吸引力。我起初懷疑,一對不美的人的戀愛能是美的嗎?後來的事證明,兩顆相愛的心在一起可以是美的。我們愛得那麽深。他說過的一些話我總是忘不了。比如他說:“我和你就像兩個小孩子,圍著一個神秘的果醬罐,一點一點地嚐它,看看裏麵有多少甜。”這個畫麵所表現出來的天真無邪和純真詩意令我感動不已。再如他有一次說:“我發現有的女人是無價之寶。”他這個無價之寶讓我感動極了。這不是一般的甜言蜜語。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把你看做是無價之寶,你能不愛他嗎?


    我有時常常自問,我究竟有何德何能,上帝會給我小波這樣一件美好的禮物呢?去年10月10日我去英國,在機場臨分別時,我們雖然不敢太放肆,在公眾場合接吻,但他用勁摟了我肩膀一下作為道別,那種真情流露是世間任何事都不可比擬的。我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他轉身向外走時,我看著他高大的背影,在那兒默默流了一會兒淚,沒想到這就是他給我留下的最後一個背影。


    小波雖然不寫詩,隻寫小說隨筆,但是他喜歡把自己稱為詩人,行吟詩人。其實他喜歡韻律,有學過詩的人說,他的小說你仔細看,好多地方有韻。我記憶中小波的小說中惟一寫過的一行詩是在《三十而立》裏:“走在寂靜裏,走在天上,而xxxx倒掛下來。”我認為寫得很不錯。這詩原來還有很多行,被他劃掉了,隻保留了發表的這一句。小波雖然以寫小說和隨筆為主,但在我心中他是一個真正的詩人。他的身上充滿詩意,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詩。


    戀愛時他告訴我,16歲時他在雲南,常常在夜裏爬起來,借著月光用藍墨水筆在一麵鏡子上寫呀寫,寫了塗,塗了寫,直到整麵鏡子變成藍色。從那時起,那個充滿詩意的少年,雲南山寨中皎潔的月光和那麵塗成藍色的鏡子,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從我的鑒賞力看,小波的小說文學價值很高。他的《黃金時代》和《未來世界》兩次獲《聯合報》文學大獎,他的惟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並成為1997年坎城國際電影節入圍作品,使小波成為在國際電影節為中國拿到最佳劇本獎的第一人,這些可以算做對他的文學價值的客觀評價。他的《黃金時代》在大陸出版後,很多人都極喜歡。有人甚至說:王小波是當今中國小說第一人,如果諾貝爾文學獎將來有中國人能得,小波就是一個有這種潛力的人。我不認為這是溢美之詞。雖然也許其中有我特別偏愛的成分。


    小波的文學眼光極高,他很少誇別人的東西。我聽他誇過的人有馬克?吐溫和蕭伯納。這兩位都以幽默睿智著稱。他喜歡的作家還有法國的新小說派,杜拉斯,圖尼埃爾,尤瑟納爾,卡爾維諾和伯爾。他特別不喜歡托爾斯泰,大概覺得他的古典現實主義太乏味,尤其受不了他的宗教說教。小波是個完全徹底的異教徒,他喜歡所有有趣的、飛揚的東西,他的文學就是想超越平淡乏味的現實生活。他特別反對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真即是美”的文學理論,並且持完全相反的看法。他認為真實的不可能是美的,隻有創造出來的東西和想像力的世界才可能是美的。所以他最不喜歡現實主義,不論是所謂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還是古典的現實主義。他有很多文論都精辟之至,平常聊天時說出來,我一聽老要接一句:不行,我得把你這個文論記下來。可是由於懶惰從來沒真記下來過,這將是我終身的遺憾。


    小波的文字極有特色。就像帕瓦羅蒂一張嘴,不用報名,你就知道這是帕瓦羅蒂,胡裏奧一唱你就知道是胡裏奧一樣,小波的文字也是這樣,你一看就知道出自他的手筆。台灣李敖說過,他是中國白話文第一把手,不知道他看了王小波的文字還會不會這麽說。真的,我就是這麽想的。


    有人說,在我們這樣的社會中,隻出理論家,權威理論的闡釋者和意識形態專家,不出思想家,而在我看來,小波是一個例外,他是一位自由思想家。自由人文主義的立場貫穿在他的整個人格和思想之中。讀過他文章的人可能會發現,他特別愛引證羅素,這就是所謂氣味相投吧。他特別崇尚寬容、理性和人的良知,反對一切霸道的、不講理的、教條主義的東西。我對他的思路老有一種特別意外驚喜的感覺。這就是因為我們長這麽大,滿耳聽的不是些陳詞濫調,就是些蠢話傻話,而小波的思路卻總是那麽清新。這是一個他最讓人感到神秘的地方。我分析這和他家庭受過冤枉的遭遇有關。這一遭遇使他從很小就學著用自己的判斷力來找尋真理,他就找到了自由人文主義,並終身保持著對自由和理性的信念。不少人可能看過他寫的《沉默的大多數》,裏麵寫到文革武鬥雙方有一方的人咬下了另一方人的耳朵,但是他最終也沒有把那耳朵咽下去,而是吐了出來。小波由此所得的結論極為深刻: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即使是在那麽瘋狂的年代也是難以違背的,比如說不能吃人。這就是人類希望之所在。小波就是從他的自由人文主義立場上得到這個結論的。


    小波在一篇小說裏說:人就像一本書,你要挑一本好看的書來看。我覺得我生命中最大的收獲和幸運就是,我挑了小波這本書來看。我從1977年認識他到1997年與他永別,這20年間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書。作為他的妻子,我曾經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失去了他,我現在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小波,你太殘酷了,你瀟灑地走了,把無盡的痛苦留給我們這些活著的人。雖然後麵的篇章再也看不到了,但是我還會反反複複地看這20年。這20年永遠活在我心裏。我覺得,小波也會通過他留下的作品活在許多人的心裏。櫻花雖然凋謝了,但它畢竟燦爛地盛開過。


    我想在小波的墓碑上寫上斯湯達的墓誌銘(這也是小波喜歡的):生活過,寫作過,愛過。也許再加上一行:騎士,詩人,自由思想家。


    我最最親愛的小波,再見,我們來世再見。到那時我們就可以在一起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再也不分開了!


    1997年4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愛你就像愛生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小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小波並收藏愛你就像愛生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