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千媚的戰鬥檄文發出後,整個宇古大陸一片嘩然。
雖然大家都預感到會發生戰爭,可是看東秦國動靜那麽大,都還沒有發出戰鬥檄文,雲羽國反而先一步發出來了,而且理由看起來也非常充分,由於秦思永一係列的動作,都是違背了民意的,所以都成為了雲羽國討伐東秦國的理由。
最大的理由當然是刺殺雲羽國尋求和平相處的訪問團,曆來即使發生戰爭也都有明確的規則,那就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還沒有交戰呢,東秦國就要斬殺來使了,確實是引發了眾怒。
東秦國雖然竭力否認是他們所為,可是《宇古日報》將最近發生的一係列事情列出來之後,讓所有人都一目了然,特別是東秦國的《東秦日報》還明顯的出國虛假報道,已經讓東秦國失去了公信力,大家都相信,這就是東秦國的一次刺殺行動,因為如今的宇古大陸,隻有他們有這樣的實力和動機,於是,雲羽國所有的百姓都支持雲羽國,向東秦國宣戰,討一個公道。
這樣大張旗鼓的宣戰,居然搶在了東秦國之前發出,不僅百姓意外,連秦思永本人也深感意外。
穆千媚就這樣向他宣戰了?
刺殺江雲逸居然成了兩國之戰真正的導火索。
在東秦國調兵遣將的時候,雲羽國也同樣在調兵遣將,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兩國的軍隊都已經在邊境部署完成,如今穆千媚戰鬥檄文發出來之後,兩邊的軍隊更是立刻處於待戰狀態,有種一觸即發的緊張感。
首先發起進攻的就說雲羽國的軍隊,他們就從龍門古鎮出發,首先是快速的占領龍門大橋,然後由此進入東秦國境內,開始了兩國之間的第一戰,這裏是雲羽國訪問團遭遇刺殺的地方,在這裏最能激起百姓和士兵的討伐之情。
平時生活中,都講個理直氣壯,有理自然是走遍天下也不怕。
而在戰爭中,最講究的是士氣,在同樣的力量對比中,士氣高昂的一方自然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有時候,士氣高昂,甚至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因為他們能爆發出比平時高很多的潛力。
這裏雖然與東秦國接壤,可是由於這邊相對比較偏僻,離大城市比較遠,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雙方在這裏駐紮的軍隊都不算多,就是看看邊境有沒有什麽異常就可以了,如果有異常,就通知其他地方的軍隊,及時前來支援。
因為雙方沒打算從這裏開戰,所以駐軍極少,發生刺殺行動後,穆千媚才臨時往這邊增兵的,原因是要徹查刺客的下落,離這裏近的軍隊集中起來也有五六萬人。
頭一天發生刺殺,第二天就早上發出了戰鬥檄文,當天下午就進軍東秦國,這幾乎是閃電般的速度。
東秦國的軍隊都集中在大城市中,離這裏有很遠的距離,最近的支援,也需要一天時間,可是穆千媚沒有給他們這樣
的時間。
雲羽國攻打進來的時候,東秦國這邊的軍隊都毫無防備,當然,就算防備也毫無意義,因為這裏總共才駐紮有五六千人,這仗能怎麽打呢?所以,當雲羽國大軍進來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抵抗,主動投降了。
在東秦國這邊,這裏也有一個小鎮,就叫做長樂鎮,長樂鎮依山傍水,確實像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寧靜優美,這裏沒有發達的商業,也沒有什麽有名的特產,所以算不上富裕,可是這裏有條大河從小鎮邊上流過,而且緊靠著龍門山,除了風景優美之外,種植糧食也還算豐收,算是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不過,這裏雖然靠近龍門山,但是龍門山並不是東秦國的,而是雲羽國的,長樂鎮周邊其實都是一大片的平原地區,所以糧食生產才能豐收,有河,不愁沒有水,平原地區適合種植,因此這裏的人也算是安居樂業了。
而流經這裏的這條大河,就叫做長樂河,也正好是兩國劃分邊界的一條河,過了河就是龍門古鎮,屬於雲羽國,不過河,這邊就是長樂鎮,屬於東秦國,一條長樂河,兩個國家共同使用,需要澆灌的時候,都從這條河裏引水出來即可。
這算是兩國人共飲一江水了。
這條河寬五十米左右,龍門大橋所在的位置正好是河麵最窄的地方,所以就選擇在那裏建了一座大橋,這是這條河上下兩三百裏中唯一的一座能連接兩國的大橋,算起來,這裏也是雲羽國離東秦國首都蘭京城最近的地方。
正是因為這條路最近,所以江雲逸一行才會選擇從這裏返回,坐馬車隻用了三天時間,大概一千裏左右的路程。
現在,率軍占領這裏的人是從丐幫提拔過來的一個將軍林知秋。
林知秋算是穆千媚親自提拔的人,所以對穆千媚懷有感恩之心,對雲羽國的忠心也是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耿直而又很有才能的人。
率領五六萬人占領這裏之後,他也沒有貿然的繼續往前推進,而是暫時駐紮在長樂鎮,沒有擾民,但是已經控製了整個小鎮。
對於投降過來的人,林知秋也沒打算就帶著他們去和東秦國打仗,而是立刻將他們轉移到了雲羽國內,帶到國內的軍營中打散開來,然後和新兵一起訓練,將來會編製到不同的部隊中去。
長樂古鎮被占領之後,秦思永並沒有立刻派大軍前來爭奪,而是選擇開辟新的戰場。
兩國邊境地區主要有三條主幹道可以通行,所以兩邊都分別有三路大軍各自把守,穆千媚之所以沒有從那邊發動進攻,就是因為那邊一開戰就是大戰,而她不想一開始就進入到大戰之中,選擇這邊進攻一來理由充分,二來容易取勝,開門紅最容易激發士兵的士氣。
雖然這邊除了占領龍門大橋的時候打了一會,但是都沒有出現傷亡對方就已經投降,剩餘的五六千人甚至都沒有戰鬥就投降了,算不得有
多轟轟烈烈,算是很平靜,很輕易的就占領了。
可是,外界不知道啊,傳出去的時候都說雲羽國當天宣戰之後,就迅速的占領了東秦國的一個小鎮,投降者近一萬人。
實事求是的說,不費一兵一卒,不傷一人就占領了一個小鎮,還收獲了五六千的降軍,怎麽算都是一場大勝利。
若是隻派五六千人或者一兩萬人來攻打的話,可能傷亡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那樣的戰爭不是穆千媚想要的,你能不戰而勝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天,《宇古日報》上頭版頭條就是醒目的大標題《長樂鎮首戰告捷》,重點寫了下午發起進攻,晚上就迅速占領,大事渲染了雲羽國戰士的驍勇善戰,林知秋大將軍指揮得當,調度有方,所以閃電般的占領了東秦國的咽喉要塞長樂鎮,為今後的進攻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於是,全國百姓爭相奔走,互相轉告,一起分享這首戰大捷的喜悅。
消息傳到別的戰區,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一個個都心情激動,振奮不已,原來東秦國也沒有想象中那麽強大,穆千媚上午發出戰鬥檄文,下午宣布進攻,晚上就首戰大捷,降者近一萬,可見戰鬥也是很激烈的。
而另一邊,《東秦日報》對此卻是隻字未提。
他們不提,雲羽國卻迅速的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免費小報的發放,現在他們對東秦國打開了一個很小的突破口,小報的發放就變得容易了很多,因為東秦國內本來就有自己人隱藏在其中,加上東秦國自己的免費小報也非常盛行,夾在其中也不顯得突出。
能引起轟動的是小報上的內容,東秦國首戰就輸了,投降了近一萬人。
秦思永不知道的是,有時候,你越想隱藏的消息,百姓反而越感興趣,傳播的速度也會變得更快。
有些人不太相信,還特意到附近打聽了一下,附近的居民其實也不知道是怎麽打贏的,也不知道究竟投降了多少人,但是這裏確實已經被占領了,而且這裏的東秦國士兵也投降了。
附近的居民又告訴他們附近的居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東秦國,大家這才真正的相信,小報上的內容是真實的。
《東秦日報》的不報道,反而加速了長樂鎮被占領這個消息的傳播,而且讓百姓更加的驚慌,都說東秦國強大,沒想到遇到雲羽,遇上穆千媚,卻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消息傳到東秦**中,士兵們也是一陣忐忑,雲羽軍隊那麽厲害嗎?
半天時間就占領了一個鎮,投降的人竟然近一萬人,因為都是傳聞,具體怎麽打的也不知道,可是既然有這麽多人投降,傷亡人數肯定也不少,那戰鬥得有多慘烈呀!
士兵們的鬥誌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士氣也降到了最低,有種未戰先怯之勢。
這正是穆千媚想要的效果。
雖然大家都預感到會發生戰爭,可是看東秦國動靜那麽大,都還沒有發出戰鬥檄文,雲羽國反而先一步發出來了,而且理由看起來也非常充分,由於秦思永一係列的動作,都是違背了民意的,所以都成為了雲羽國討伐東秦國的理由。
最大的理由當然是刺殺雲羽國尋求和平相處的訪問團,曆來即使發生戰爭也都有明確的規則,那就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還沒有交戰呢,東秦國就要斬殺來使了,確實是引發了眾怒。
東秦國雖然竭力否認是他們所為,可是《宇古日報》將最近發生的一係列事情列出來之後,讓所有人都一目了然,特別是東秦國的《東秦日報》還明顯的出國虛假報道,已經讓東秦國失去了公信力,大家都相信,這就是東秦國的一次刺殺行動,因為如今的宇古大陸,隻有他們有這樣的實力和動機,於是,雲羽國所有的百姓都支持雲羽國,向東秦國宣戰,討一個公道。
這樣大張旗鼓的宣戰,居然搶在了東秦國之前發出,不僅百姓意外,連秦思永本人也深感意外。
穆千媚就這樣向他宣戰了?
刺殺江雲逸居然成了兩國之戰真正的導火索。
在東秦國調兵遣將的時候,雲羽國也同樣在調兵遣將,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兩國的軍隊都已經在邊境部署完成,如今穆千媚戰鬥檄文發出來之後,兩邊的軍隊更是立刻處於待戰狀態,有種一觸即發的緊張感。
首先發起進攻的就說雲羽國的軍隊,他們就從龍門古鎮出發,首先是快速的占領龍門大橋,然後由此進入東秦國境內,開始了兩國之間的第一戰,這裏是雲羽國訪問團遭遇刺殺的地方,在這裏最能激起百姓和士兵的討伐之情。
平時生活中,都講個理直氣壯,有理自然是走遍天下也不怕。
而在戰爭中,最講究的是士氣,在同樣的力量對比中,士氣高昂的一方自然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有時候,士氣高昂,甚至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因為他們能爆發出比平時高很多的潛力。
這裏雖然與東秦國接壤,可是由於這邊相對比較偏僻,離大城市比較遠,所以一開始的時候,雙方在這裏駐紮的軍隊都不算多,就是看看邊境有沒有什麽異常就可以了,如果有異常,就通知其他地方的軍隊,及時前來支援。
因為雙方沒打算從這裏開戰,所以駐軍極少,發生刺殺行動後,穆千媚才臨時往這邊增兵的,原因是要徹查刺客的下落,離這裏近的軍隊集中起來也有五六萬人。
頭一天發生刺殺,第二天就早上發出了戰鬥檄文,當天下午就進軍東秦國,這幾乎是閃電般的速度。
東秦國的軍隊都集中在大城市中,離這裏有很遠的距離,最近的支援,也需要一天時間,可是穆千媚沒有給他們這樣
的時間。
雲羽國攻打進來的時候,東秦國這邊的軍隊都毫無防備,當然,就算防備也毫無意義,因為這裏總共才駐紮有五六千人,這仗能怎麽打呢?所以,當雲羽國大軍進來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抵抗,主動投降了。
在東秦國這邊,這裏也有一個小鎮,就叫做長樂鎮,長樂鎮依山傍水,確實像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寧靜優美,這裏沒有發達的商業,也沒有什麽有名的特產,所以算不上富裕,可是這裏有條大河從小鎮邊上流過,而且緊靠著龍門山,除了風景優美之外,種植糧食也還算豐收,算是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不過,這裏雖然靠近龍門山,但是龍門山並不是東秦國的,而是雲羽國的,長樂鎮周邊其實都是一大片的平原地區,所以糧食生產才能豐收,有河,不愁沒有水,平原地區適合種植,因此這裏的人也算是安居樂業了。
而流經這裏的這條大河,就叫做長樂河,也正好是兩國劃分邊界的一條河,過了河就是龍門古鎮,屬於雲羽國,不過河,這邊就是長樂鎮,屬於東秦國,一條長樂河,兩個國家共同使用,需要澆灌的時候,都從這條河裏引水出來即可。
這算是兩國人共飲一江水了。
這條河寬五十米左右,龍門大橋所在的位置正好是河麵最窄的地方,所以就選擇在那裏建了一座大橋,這是這條河上下兩三百裏中唯一的一座能連接兩國的大橋,算起來,這裏也是雲羽國離東秦國首都蘭京城最近的地方。
正是因為這條路最近,所以江雲逸一行才會選擇從這裏返回,坐馬車隻用了三天時間,大概一千裏左右的路程。
現在,率軍占領這裏的人是從丐幫提拔過來的一個將軍林知秋。
林知秋算是穆千媚親自提拔的人,所以對穆千媚懷有感恩之心,對雲羽國的忠心也是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耿直而又很有才能的人。
率領五六萬人占領這裏之後,他也沒有貿然的繼續往前推進,而是暫時駐紮在長樂鎮,沒有擾民,但是已經控製了整個小鎮。
對於投降過來的人,林知秋也沒打算就帶著他們去和東秦國打仗,而是立刻將他們轉移到了雲羽國內,帶到國內的軍營中打散開來,然後和新兵一起訓練,將來會編製到不同的部隊中去。
長樂古鎮被占領之後,秦思永並沒有立刻派大軍前來爭奪,而是選擇開辟新的戰場。
兩國邊境地區主要有三條主幹道可以通行,所以兩邊都分別有三路大軍各自把守,穆千媚之所以沒有從那邊發動進攻,就是因為那邊一開戰就是大戰,而她不想一開始就進入到大戰之中,選擇這邊進攻一來理由充分,二來容易取勝,開門紅最容易激發士兵的士氣。
雖然這邊除了占領龍門大橋的時候打了一會,但是都沒有出現傷亡對方就已經投降,剩餘的五六千人甚至都沒有戰鬥就投降了,算不得有
多轟轟烈烈,算是很平靜,很輕易的就占領了。
可是,外界不知道啊,傳出去的時候都說雲羽國當天宣戰之後,就迅速的占領了東秦國的一個小鎮,投降者近一萬人。
實事求是的說,不費一兵一卒,不傷一人就占領了一個小鎮,還收獲了五六千的降軍,怎麽算都是一場大勝利。
若是隻派五六千人或者一兩萬人來攻打的話,可能傷亡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那樣的戰爭不是穆千媚想要的,你能不戰而勝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天,《宇古日報》上頭版頭條就是醒目的大標題《長樂鎮首戰告捷》,重點寫了下午發起進攻,晚上就迅速占領,大事渲染了雲羽國戰士的驍勇善戰,林知秋大將軍指揮得當,調度有方,所以閃電般的占領了東秦國的咽喉要塞長樂鎮,為今後的進攻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於是,全國百姓爭相奔走,互相轉告,一起分享這首戰大捷的喜悅。
消息傳到別的戰區,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一個個都心情激動,振奮不已,原來東秦國也沒有想象中那麽強大,穆千媚上午發出戰鬥檄文,下午宣布進攻,晚上就首戰大捷,降者近一萬,可見戰鬥也是很激烈的。
而另一邊,《東秦日報》對此卻是隻字未提。
他們不提,雲羽國卻迅速的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免費小報的發放,現在他們對東秦國打開了一個很小的突破口,小報的發放就變得容易了很多,因為東秦國內本來就有自己人隱藏在其中,加上東秦國自己的免費小報也非常盛行,夾在其中也不顯得突出。
能引起轟動的是小報上的內容,東秦國首戰就輸了,投降了近一萬人。
秦思永不知道的是,有時候,你越想隱藏的消息,百姓反而越感興趣,傳播的速度也會變得更快。
有些人不太相信,還特意到附近打聽了一下,附近的居民其實也不知道是怎麽打贏的,也不知道究竟投降了多少人,但是這裏確實已經被占領了,而且這裏的東秦國士兵也投降了。
附近的居民又告訴他們附近的居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東秦國,大家這才真正的相信,小報上的內容是真實的。
《東秦日報》的不報道,反而加速了長樂鎮被占領這個消息的傳播,而且讓百姓更加的驚慌,都說東秦國強大,沒想到遇到雲羽,遇上穆千媚,卻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消息傳到東秦**中,士兵們也是一陣忐忑,雲羽軍隊那麽厲害嗎?
半天時間就占領了一個鎮,投降的人竟然近一萬人,因為都是傳聞,具體怎麽打的也不知道,可是既然有這麽多人投降,傷亡人數肯定也不少,那戰鬥得有多慘烈呀!
士兵們的鬥誌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士氣也降到了最低,有種未戰先怯之勢。
這正是穆千媚想要的效果。